小升初文言文50篇

合集下载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王积薪闻棋王积薪①棋术功成,自谓天下无敌。

将游京师,宿于逆旅②。

既灭烛,闻主人媪③隔壁呼其妇④曰:“良宵难遣,可棋一局乎?”妇曰:“诺。

”媪曰:“第几道下子矣?”妇曰:“第几道下子矣。

”各言数十。

媪曰:“尔败矣!”妇曰:“伏局⑤。

”积薪暗记。

明曰复其势,意思皆所不及也。

(《唐国史补》)[注释] ①王积薪:唐朝著名围棋手。

②逆旅:旅店。

③媪:老妇人。

④妇:指媳妇。

⑤伏局:这局棋认输。

[文化常识]围棋。

我国的围棋,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就流行,久盛不衰。

《学弈》中说到的“弈秋”,就是著名的围棋手。

到了唐朝,围棋已定型为今天的纵横19道,361个点。

它最初叫“弈”,“围棋”这个名词在西汉时出现。

到魏晋南北朝,上至帝王、贵族,下到平民百姓,都喜爱下围棋,因此高手辈出。

当时已实行九等品级制,是今天围棋九段等级制的雏形。

汉朝的班固、马融等都总结过下围棋的经验,至唐与五代,关于围棋的专著已很多,如《棋图义例》、《棋势》等。

棋盘(棋枰)及棋子有木质、石质的,也有玉制的。

日本、朝鲜及东南亚的围棋,都是从中国流传过去的。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敌②京师③既2.翻译:①良宵难遣②明曰复其势3.理解:这则故事说明【参考译文】王积薪下棋的功夫很高超,自认为天下没有敌手。

有一次他到京师去,路上借个小旅馆过夜。

熄灯以后,听见旅馆老板老婆婆隔了墙壁叫她的媳妇,说:“今夜气候温和,没有什么消磨时光,和我下一局棋怎样?”媳妇回答说:“好。

”老婆婆说:“我在第几道下了一子。

”媳妇说:“我在第几道下了一子。

”这样轮流说,各下了几十子。

老婆婆说:“你输了!”媳妇说:“是我输了。

”王积薪把两人下棋的过程记在心里。

第二天,复验那盘棋的局势,发现两人下棋用意之妙,都是他远远比不上的。

【参考答案】1.①匹配②京城、国都③已经2.①美好的夜晚难以打发;②第二天(按婆媳下棋的过程)恢复局势。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提高训练50篇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提高训练50篇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提高训练50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1),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2)以天下为己任。

发愤苦读,或夜昏怠[dài](3),辄[zhé]以水沃面(4);食不给[jǐ],啖[dàn](5)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chán]受贬(6),由参知政事谪[zhé]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7)。

”【译文】(1)孤:幼年丧父;(2)每:常常;(3)或夜昏怠:有时晚上昏睡懈怠;或:有时;(4)辄以水沃面: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沃:洗。

(6)乃至被谗受贬: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谗:说别人坏话;(7)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决心努力刻苦读书,有时读书读到夜晚疲惫困倦,就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使自己头脑清醒。

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

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

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的点。

①啖.粥而读。

(吃)②辄.以水沃面。

(往往,总是)③食不给.。

(供应)④乃至被谗.受贬。

(说别人坏话)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B)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50篇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50篇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50篇及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陆游筑书巢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③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选自《渭南文集》)【注】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

②觌:(dí)相见。

③间:偶尔。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俯仰四顾.无非书者()(2)未尝不与书俱.()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不接待到访的客人,不去和妻子相见。

B.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来相见。

C.不接待到访的客人,不去和妻子子女相见。

D.客人不来拜访,妻子不来相见。

3.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句子“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中“笑”的含义是怎样的?(2)为什么说陆游的书房是“书巢”?(用文中语句回答)4.本文主要体现了陆游()A.酷爱读书B.喜爱建筑C.不拘小节D.乐观幽默译文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看着,四周环顾下来,无非都是书。

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叹息,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在一起,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来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变化,也都不知道。

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像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所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当时的情形。

客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屋子,进到屋中,又不能出来,于是容人也笑着说:“它确实像鸟窝啊!”1.(1)看(2)一起2.B3.(1)自嘲。

(2)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稿枝4.A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魏收改武学文阳②郑伯调③之日:“魏郎弄戟(jǐ)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

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50篇(含答案)

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50篇(含答案)

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50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专力则精,杂学则粗(jiē)语休宁③戴东原曰:“吾昔畏姬传,今不畏之矣。

”东原曰:“何耶?”凤喈曰:“彼好多能,见人一长辄思并之。

夫专力则精,杂学则粗,故不足畏也。

”东原以见告,余悚其言,多所舍弃,词其一也。

(选自清•姚鼐《惜抱轩集》)[注释]①余:本文作者清人姚鼐(nài)自称,他字姬传,是“桐城派”的杰出代表。

②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

③休宁:古县名,今浙江境内。

[文言知识] 说“少”。

作为多少的“少”,古今相同。

“少”在文言中还作“年轻”、“年轻时”解。

上文“余少时尝效焉”中的“少时”,即为“年轻时”。

贺知章诗“少小离家老大还”,其中“少小”指年轻时。

古人年龄在30岁之内的都可指“少年”。

岳飞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年头”即年轻人的头发。

古语有“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少年”也指年轻人。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盛②焉③悚2.翻译:①彼好多能,见人一长辄思并之3.“多所舍弃,词其一也”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很多爱好都抛弃了,只有词没放弃;②很多爱好抛弃了,词便是其中之一;⑧很多爱好没放弃,词便是其中之一;④很多爱好没放弃,只有词抛弃了。

4.理解:姚鼐感到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译文】词学以浙中为盛,余少时尝效焉。

一日,嘉定②王凤喈(jiē)语休宁③戴东原曰:“吾昔畏姬传,今不畏之矣。

”东原曰:“何耶?”凤喈曰:“彼好多能,见人一长辄思并之。

夫专力则精,杂学则粗,故不足畏也。

”东原以见告,余悚其言,多所舍弃,词其一也。

词学以浙中为最盛,我小的时候曾经效仿过。

一天,嘉定王凤喈对休宁的戴东原说:“我从前怕姬传,现在不怕了。

”东原说:“为什么?”凤喈说:“他喜欢多才,见到有人有一个处便要和他一样。

专心学一门则精,学杂了就粗了,所以不怕了。

”东原见到我,把凤喈的话告诉了我,我感到震惊,于是把其他的爱好舍去,只功词一项。

小升初必背文言文

小升初必背文言文

小升初必背文言文(30首)1、曹冲称象曹冲称象【魏晋】陈寿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

”太祖悦,即施行焉。

2、田忌赛马田忌赛马【两汉】司马迁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3、晏子使楚晏子使楚节选一【两汉】刘向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4、刘颇偿瓮直刘颇偿瓮直渑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路。

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

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数千,罗拥在后,无可奈何。

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中瓮值几钱?”答曰:“七八千。

”颇遂开囊取缣,立偿之。

命僮仆登车,断其结络,悉推瓮于崖下。

须臾,车轻得进,群噪而前。

5、包拯断牛包拯断牛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

始举埋鄢作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

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

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

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知而又告之。

”盗惊服。

(《宋史•包拯传》)6、刻舟求剑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2020-2021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2020-2021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2020-2021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盲人识日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

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mén]烛而得其形。

他日揣籥[yuè],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导读】要想了解某种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通过实践了解它。

单凭道听途说,走马观花,只能是一知半解。

【阅读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

1.生而眇.者不识日( 眼瞎)2.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古代乐器,形状像笛)3.而人之未达.也( 洞晓)4.扪.烛而得其形( 用手摸)二、翻译1.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诱导,也超不过盘和烛的比喻。

2.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从盘到钟,从蜡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终结吗?三、“盲人识日”的错误在哪里?答:只了解事物的局部,甚或是皮毛。

它告诫我们,单凭道听途说或者走马观花,至多不过是一知半解;要真正了解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亲自实践。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jì]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1)牛陇[lǒng]上,窃(2)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3)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4)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hé](5)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6)出坐佛膝上,执策(7)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8)。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9),冕小儿,恬[tián](10)若不知。

(《宋学士文集》)【注释】(1)牧:放牧牲畜。

(2)窃:偷偷地,暗中。

2020-2021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2020-2021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2020-2021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盲人识日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

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mén]烛而得其形。

他日揣籥[yuè],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导读】要想了解某种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通过实践了解它。

单凭道听途说,走马观花,只能是一知半解。

【阅读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

1.生而眇.者不识日( 眼瞎)2.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古代乐器,形状像笛)3.而人之未达.也( 洞晓)4.扪.烛而得其形( 用手摸)二、翻译1.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诱导,也超不过盘和烛的比喻。

2.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从盘到钟,从蜡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终结吗?三、“盲人识日”的错误在哪里?答:只了解事物的局部,甚或是皮毛。

它告诫我们,单凭道听途说或者走马观花,至多不过是一知半解;要真正了解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亲自实践。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jì]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1)牛陇[lǒng]上,窃(2)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3)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4)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hé](5)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6)出坐佛膝上,执策(7)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8)。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9),冕小儿,恬[tián](10)若不知。

(《宋学士文集》)【注释】(1)牧:放牧牲畜。

(2)窃:偷偷地,暗中。

部编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50篇及答案

部编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50篇及答案

部编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50篇及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答苏迈书①辱书勤恳千万②,观所自道③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

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

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注释]①答苏迈书: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给苏迈的回信摘录。

苏迈是苏轼的长子。

②辱书勤恳千万:意为你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受。

③自道:自己所说。

[文言知识]说“顾”。

“顾”解释为“看”、“回头看”、“拜访”等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但它另外两个义项要特别注意:一、指“只是”、“但”。

上文“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意为只是自身已在官府,便难以得到老师和朋友。

又,《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又,《促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

”上述两例中的“顾”,也解释为“只是”。

二、指“反而”、“却”。

《为学》:“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病________②窃________③学问________2.理解:“从学就仕”是分别指__________与__________3.理解:“取诸鞍乘之间耳”中的“鞍”与“乘”分别指__________与__________4.翻译: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__________》是________所说。

【译文】您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受,看了(您)自己所说的从师学习和做官(的事),就知道(您的)弊病的所在之处了。

(我)体察了您学习询问的用意非常美好,只是自身已经在官府,便难以得到老师和朋友,阅读书籍的时间又少,然而人的一生又什么时候能够自由自在,有充分的闲适散淡呢?“三人同行,肯定会有我的老师”,这是担任州官或县官的拜求老师的方法。

部编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文言文的阅读50篇含答案

部编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文言文的阅读50篇含答案

部编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文言文的阅读50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赞刘谐有一道学①,高屐②大履,长袖阔带,“纲常"③之冠,“人伦"④之衣,拾纸墨⑤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

时遇刘谐。

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

"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⑥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⑦而行也?"其人默然自止。

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生⑧闻而善,曰:“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

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

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

”(选自明•李贽《李温陵集》)[注释]①道学:指崇奉儒家学说的人。

②屐(jī):木底有齿的鞋,此指鞋底。

③纲常:指三纲五常,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及仁、义礼、智、信。

它是封建社会提倡的道德规范。

④人伦:为人的伦理道德。

⑤纸墨:指儒家著作。

⑥羲皇:伏羲氏,传说中的古帝。

⑦纸烛:灯笼。

⑧李生:作者李贽自称。

[文言知识]词类的活用。

词类的活用,古今汉语中均有,只不过古汉语中稍多罢了。

现代汉语中“铁了心"的“铁”,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上文“敢呼仲尼而兄之”中的“兄”,是名词作动词用,“兄之”意为做他的兄长。

又,上文“李生闻而善”中的“善”,本为形容词,但在句子中要作动词用,解释为“认为好"。

又,上文“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中的“昭”,本为形容词,指明朗,在句子中要理解为“照亮”天空。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的词性在句子中临时活用为其他词性。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哂②斯③易2.翻译:①窃唇吻之三四②其人勃然作色而起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3.解释下列词组与句子中的“徒":①自谓真仲尼之徒焉(上文) ②徒劳无益③家徒四壁;④徒步当车4.理解:“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是一个反问句,请用陈述句表示它的意思。

小升初必考 小古文60篇 含注释

小升初必考  小古文60篇 含注释

(一)杨氏之子梁国杨氏①子九岁,甚聪②惠③。

孔君平④诣⑤其父,父不在,乃⑥呼儿出。

为设⑦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⑧儿曰⑨:“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⑩孔雀是夫子⑪家禽。

注释:①氏:姓氏。

②甚:非常。

③惠:惠同“慧”智慧聪明。

④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延尉。

⑤诣:拜见。

⑥乃:就;于是。

⑦设:摆放,摆设。

⑧示:给……看。

⑨曰:说⑩未闻:没有听说过。

⑪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补充:指以:是“以指的倒装”,用手指指着的意思(二)郑人买履郑①人有欲买履②者,先自度③其足,而置之其坐④。

至之⑤市,而忘操⑥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⑦,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⑧自信也。

”注释①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②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

③度——duó,考虑,在这里是“计算、测量”的意思。

后面的度字,作名词用,就是尺子。

④坐——同“座”,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

⑤之——代词,这里指代量好的尺码。

⑥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表⑦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⑧无——不。

补充:有欲买履者:者,----的人;反:同“返”,返回。

遂:最终。

何不试之以足:以,用。

自信,相信(自己的脚)。

(三) 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①牛垄上,窃入学舍②,听诸生③诵书; 听已④辄⑤默记。

暮归,忘其牛。

……父怒挞⑥之,已而⑦复如初。

母曰:“儿痴⑧如此,曷不听其所为⑨?”冕因去依⑩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⑪映长明灯⑫读之,琅琅达旦⑬。

佛像多土偶⑭,狞恶可怖⑮;冕小儿,恬⑯若不见。

注释①牧:放牧牲畜。

②窃入学舍:偷偷地进入学社。

③诸生:学生们。

④已:毕,完。

⑤辄:就。

⑥挞(tà):用鞭子、棍子等打。

⑦已而:不久。

⑧痴:此指一心一意,沉醉于……⑨曷不听其所为:何不听凭他做想要做的。

曷:为什么。

小升初知识点-文言文50篇

小升初知识点-文言文50篇

小升初知识点-文言文50篇1、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翻译: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孔君平来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是父亲不在,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

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拓展:本文选自《世说新语》。

作者是南朝宋代的刘义庆。

这是我国第一部志人小说。

注释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甚:非常。

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诣:拜见。

乃:就;于是。

未闻:没有听说过。

示:给……看。

曰:说。

未:没有闻:听,听说。

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本课描述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把杨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风趣。

2、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之内善于下围棋的人。

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认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

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注释弈秋:弈:下棋。

(围棋)。

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古人会把职业和人名连在一起,比如庖丁是叫丁的厨师。

师旷是叫旷的乐师。

通国:全国。

通:全。

之:的。

善:善于,擅长。

使:让。

诲:教导。

其:其中。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虽听之:虽然在听讲。

以为:认为,觉得。

鸿鹄:天鹅。

(大雁)援:引,拉。

将至:将要到来。

思:想。

弓缴:弓箭。

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之:谓,说。

弗若:不如。

弗:不。

是否定词。

小升初重点文言文30篇

小升初重点文言文30篇

小升初重点文言文30篇在小升初的语文学习中,文言文是重点内容之一,它不仅考察学生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掌握,还考察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积累。

以下是30篇小升初重点文言文的精选内容,这些篇目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文言文,是学生学习和复习的重要材料。

1. 《论语》节选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孟子》节选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庄子》节选庄子曰:“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4. 《左传》节选晋师伐齐,齐人败之,晋师退,齐人追之,晋师复战,齐人又败之。

5. 《史记》节选太史公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6. 《战国策》节选苏秦曰:“合纵连横,以制诸侯。

”7. 《汉书》节选班固曰:“文帝宽仁,百姓安居乐业。

”8. 《后汉书》节选范晔曰:“光武中兴,天下大治。

”9. 《三国志》节选陈寿曰:“诸葛亮忠臣也,其智足以辅国。

”10. 《世说新语》节选刘义庆曰:“王羲之书圣也,其书法妙绝古今。

”11. 《文选》节选萧统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2. 《文心雕龙》节选刘勰曰:“文以载道,以文会友。

”13. 《诗经》节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4. 《楚辞》节选屈原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5. 《古诗十九首》节选“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16. 《乐府诗集》节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17. 《唐诗三百首》节选杜甫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8. 《宋词三百首》节选苏轼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9. 《元曲选》节选关汉卿曰:“天净沙·秋思。

”20. 《明清小说选》节选罗贯中曰:“三国演义,英雄辈出。

”21. 《古文观止》节选“岳阳楼记,范仲淹。

”22. 《文苑英华》节选“滕王阁序,王勃。

”23. 《文心雕龙》节选“文赋,陆机。

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张明善讥张士德张士城①据苏府②,其弟士德,攘夺民地,以广园囿。

侈肆宴乐,席间无张明善则弗乐。

一日,雪大作,士德设盛宴,张女乐,邀明善咏雪。

明善倚笔题云:“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

冻杀万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

”书毕,士德大愧,卒亦莫敢谁何。

(选自明•蒋一葵《尧山堂外记》)[注释] ①张士诚:元末豪强,曾一度在江苏苏州称王,后为朱元璋所败。

②苏府:苏州。

[文言知识]说“作”。

“作”是个多义词。

一、指“工作”。

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二、指“兴起”、“出现”。

上文“雪大作”,意为出现大雪。

又,《石钟山记》:“如乐作焉。

”三、指“激发”、“振作”。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另外还作“起立”、“制造”、“写作”等解释。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瑞②毕2.翻译:①攘夺民地,以广园囿②侈肆宴乐③张女乐④卒亦莫敢谁何3.理解:“白占许多田地”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请从上文中再找出一例。

【译文】张士诚占据了苏州府后,(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抢夺百姓土地,用来扩大(自己的)园林。

大肆挥霍设宴及娱乐,在宴席间如果看不到张明善就不高兴了。

有一天,下了很大的雪,张士德摆下了丰盛的宴席,让歌女弹唱,邀请张明善提笔咏雪。

张明善提笔写倒:“(大雪)漫天坠落,直望田地飞去,白白侵占了那么多田地。

都是你,冻死了千万的百姓,你难道还能称做是国家的祥瑞之景吗!”写完之后,张士德感到非常惭愧,最终也不敢(对张明善)怎么样。

【参考答案】1.①吉利②结束2.①抢夺百姓土地,用来扩大(自己的)园林;②大肆挥霍设宴及娱乐;③让歌女弹唱;④最终也不敢(对张明善)怎么样。

3.双关;冻杀万民都地你。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dàn]菱,并角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全)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全)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全)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青文胜为民请命青文胜,字质夫,夔州①人。

仕为龙阳典史④。

龙阳濒洞庭④,岁罹水患,逋赋⑤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

文胜慨然诣阙⑥上疏⑦,为民请命。

再上,皆不报⑧。

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以进,遂自经于鼓下。

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⑨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⑩,定为额。

邑人建祠祀之。

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

万历⑾十四年诏有司⑿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选自《明史》卷一百四十)[注释] ①夔(kuí)州: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内。

②龙阳:古县名,在今湖南境内。

③典史:县令的属官。

④洞庭:指洞庭湖。

⑤逋赋:拖欠赋税。

⑥阙(què):宫殿外的望楼。

此指宫门外。

⑦疏:给皇帝的奏章。

⑧不报:不答复。

⑨诏宽:皇帝下令宽贷。

⑩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⑾万历:明神宗年号。

⑿有司:官吏。

[文化常识]“登闻鼓”及其他。

登闻鼓是古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听取臣民谏议之言或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悬鼓,让臣民击鼓以使里面的人听到。

从县、府、州直至皇宫外,都设有“登闻鼓”。

所谓“击鼓鸣怨”就是敲击登闻鼓喊冤枉。

然而古代有几个青天大老爷呢?登闻鼓只是形式罢了,从上文看,青文胜击鼓后还不是因毫无作用转而自杀的吗?有句谚语叫“堂堂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古代百姓申怨还有一种方法,即拦住官员出行的马车,诉说冤情,但效果也极小。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仕②濒③具④悯⑤邑⑥祀2.选择:①“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中的“诣”,解释为:(A)上告;(B)到;(C)登上;(D)责骂。

②“妻子贫不能归”中的“归”,是指(A)回到娘家;(B)回到故乡;(c)没有住房;(D)不能耕种。

3.翻译:①岁罹水患②死者相踵③遂自经于鼓下④养以公田百亩4.理解:这则故事除赞扬青文胜为民请命外,还说明什么【译文】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

做官担任龙阳县令的属官。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全)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全)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全)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康德涵救李梦阳狱,必死之。

客曰:“念非康德涵,无可脱梦阳者。

”梦阳曰:“死吾安之,何以累德涵?且德涵必不屈瑾。

”客强梦阳致二语德涵:“德涵救我,惟德涵为能救我。

”海得书喜曰:“我屈一瑾,而活良友,天下后世其许我!”即上马驰瑾门。

明日辄赦出之。

(选自清•查继佐《罪惟录•列传》)[注释]①康海:字德涵。

②梦阳:李梦阳,明代著名文学家。

[文化常识]太监。

太监早在殷商时代就有,最早叫“寺”,本是割势后在宫中侍奉帝王及嫔妃的男子。

至唐朝,统称为宦官。

太监因为亲近帝王,有的深得帝王宠爱,因此掌握大权。

历史上出了名的太监有赵高、高力士、魏忠贤、李莲英等。

刘瑾是明武宗朱厚照时期的权倾一时的太监。

他掌握东厂、西厂特务机关,镇压异己,斥逐大臣,抢夺民间土地,是个无恶不作的家伙。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亲②脱③致2.翻译:①海不与通②我屈一瑾,而活良友,天下后世其许我!【译文】康海①与太监刘瑾同乡,瑾以其文名,欲亲之,海不与通。

瑾拘梦阳②狱,必死之。

客曰:“念非康德涵,无可脱梦阳者。

”梦阳曰:“死吾安之,何以累德涵?且德涵必不屈瑾。

”客强梦阳致二语德涵:“德涵救我,惟德涵为能救我。

”海得书喜曰:“我屈一瑾,而活良友,天下后世其许我!”即上马驰瑾门。

明日辄赦出之。

(选自清•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康海和太监刘瑾同乡,刘因为他的文才,想和他亲近,康海不与之来往。

刘瑾把梦阳拘禁,想置死他。

有宾客跟梦阳说,非康海不能救他。

梦阳说:“我死不足惜,怎么能连累德涵?”宾客强迫梦阳给康寄去两句话:“德涵救我,惟德涵为能救我”,海得书高兴地说:“我屈服于一个刘瑾,而能使好朋友活命,天下与后世的人大概会谅解(同意)我的!”于是上门求刘瑾,第二天就放了梦阳。

【参考答案】1.①接近②使……摆脱③转达2.①康德涵不跟他交往;②我屈服于一个刘瑾,而能使好朋友活命,天下与后世的人大概会谅解(同意)我的!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画蛇添足》楚有祠[cí]者,赐其舍人卮[zhī]酒。

最新小升初文言文精选36篇(含答案)

最新小升初文言文精选36篇(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讲)(1篇)司马光砸缸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

(1)众皆弃去(离开)(2)破之(击破)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从此以后手不离书,以至于到了不知饥渴寒暑的地步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

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

请举一例。

曹冲称像、瓦特发明蒸汽机(2篇)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旁。

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1.解释下列加点字(1)、常嬉为墓间之事,(游戏、戏耍)(2)、为贾人街卖之事,(商人)(3)、其舍近墓(靠近)(4)、遂迁居市旁(于是)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孟母三迁3、孟母三次带子离开的原因是什么?这个地方不适合教育孩子。

4、翻译句子:此非吾所以处子也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3篇)曾子杀猪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C )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2.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制止)(2)遂烹彘也(于是)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一.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

”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妻之市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反:.同“返” C.妻适市反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3答:二.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A、以荻画地以:用B、教以书字书:写C、使学为诗为:作为D、及其稍长把及:等到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A、欧阳修聪明过人B、太夫人教子有方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三.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世说新语•容止》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2)既.毕,令间谍问曰(3)魏王雅望非常..(4)魏武闻之.,追杀此使2.魏王为什么要“追杀此使”?3.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为什么?你认为魏王是个怎样的人?四.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常羊学射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①于云梦,使虞[yú]人②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mí]交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hú]拂王旃[zhān]③而过,翼若垂云。

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

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

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④矣。

’”【注释】①田:同“畋”,打猎。

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

③旃(zhān):红色曲柄的旗。

④必:完全肯定。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王引.弓欲射。

(拉开)⑵如使置十叶焉.。

(于之,在那里)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欲闻射道乎?你想要听(知道)射箭的道理吗?3.从养叔的话中,你领悟出一个什么道理?一个人做事不能三心二意,必须专心致志才能做好。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盲人识日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

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mén]烛而得其形。

他日揣籥[yuè],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导读】要想了解某种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通过实践了解它。

单凭道听途说,走马观花,只能是一知半解。

【阅读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

1.生而眇.者不识日( 眼瞎)2.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古代乐器,形状像笛)3.而人之未达.也( 洞晓)4.扪.烛而得其形( 用手摸)二、翻译1.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诱导,也超不过盘和烛的比喻。

2.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从盘到钟,从蜡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终结吗?三、“盲人识日”的错误在哪里?答:只了解事物的局部,甚或是皮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1.下列选项中对方括号内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武将见匈奴【使】使:使者B.【使】崔季珪代使:派遣C.【既】毕既:已经D.此【乃】英雄也乃:于是2.下列选项中,方括号内的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魏武将【见】匈奴使B.帝自捉刀【立】床头C.魏王雅望【非常】D.此乃【英雄】也3.下列选项中,对方括号内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以行陋自:指代曹操B.【帝】自捉刀立床头帝:指代曹操C.【此】乃英雄也此:指代曹操D.魏武闻【之】之:指代上文使者指认的事情4.下列选项中,方括号内的词是虚词的是()A.魏武将【见】匈奴使B.帝自捉刀【立】床头C.【令】间谍问曰D.此乃英雄【也】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5.下列选项中对方括号内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鄙:卑鄙B.贫者【语】于富者曰语:告诉C.子何恃而【往】往:去D.吾一瓶一钵【足】矣足:足够6.下面括号内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蜀之【去】南海去:距离B.【犹】未能也犹:尚且C.子何【恃】而往恃:凭借D.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下:向下7.下列选项中“之”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之:到B.吾欲【之】南海之:的C.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之:的D.西蜀【之】去南海之:代词,指富僧8.下列括号内的字属于古今异义的是:()A. 蜀之鄙有二【僧】B.贫者语于【富】者曰C.【子】何恃而往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三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当时流辈皆讥笑之。

丞相自若也。

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

使侄录之。

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

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9.下列选项中对方括号内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好:擅长B.使侄【录】之录:抄录C.侄【罔然】而止罔然:窘迫D.执所【书】问曰书:纸张10.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当时【流辈】皆讥笑之流辈:女流之辈B.丞相【自若】也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C.一日【得句】,索笔疾书得句:得到佳句D.【诟】其侄曰诟:责骂11.下列选项中,方括号内的词不是虚词的是()A.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B. 当时流辈皆讥笑【之】。

C. 丞相自【若】也。

D. 此何字【也】。

12.与“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丞相熟视久之B.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C.时有物外之趣《童趣》D.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四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13.下列括号中的字词存在词类活用的是:()A.黄琬幼而【慧】B.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C.太后诏【问】所食多少D.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14.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是:()A.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B.即以其言应诏。

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

C.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以状元的身份听到了这件事。

D.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

15.下列选项中“而”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琬幼【而】慧而:表递进,并且B.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而:表承接C.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之而:表修饰D.【而】深奇爱之而:表承接16.下列括号内人物填写正确的是()A.祖父琼,(黄琬)为魏郡太守B.太后诏问(黄琬)所食多少C.琬年七岁,在旁,(黄琬)曰D.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太后)深奇爱之五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

猫善扑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

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若之何而去夫猫也?17.下列选项中对方括号内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之【患】在鼠患:担忧B.告其父曰:“盍【去】诸”去:去往C.穿吾【垣墉】垣墉:短墙壁D.【若之何】而去夫猫也若之何:为什么18.下列选项中,方括号内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是非】若所知也B.不【病】于无鸡乎?C.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D.若之何而【去】夫猫也19.下列选项中,方括号内的词不是虚词的是()A.鼠尽【而】鸡亦尽B.不病于无鸡【乎】C.是非若所知【也】D.坏伤【吾】器用20.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尚在所不惜。

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C.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应看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

D.“有失才会有得”是本文的主旨。

六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

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载于南朝·梁·僧佑《弘明集》)21.下列选项中对方括号内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操:曲子B.伏食如【故】故:以前C.孤犊之【鸣】鸣:鸣叫声D.即【掉】尾奋耳掉:掉下22.下列选项中,对“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一句翻译正确的是()A.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刚才一样埋头吃草。

B.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就像故意地一样埋头吃草。

C.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就像牛刚才埋头吃草一样。

D.公明仪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就像刚才埋头吃饭一样。

23.对“蹀躞而听“中的虚词“而”的解释正确的是()A.表修饰B.表承接C.表转折D.无意义24.对这则文言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公明仪是一个不聪明的人。

B.公明仪是一个善变的人。

C.牛坚持不听“清角之操”象征人的清高。

D.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都是不可取的。

七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是日,饮酒乐,天雨。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25.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错误的是()A.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猎:打猎B.是日,饮酒乐,天【雨】雨:下雨C.公将焉【之】之:那里D.岂可不一会【期】哉期:约定的时间26.下列选项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期:动词约定B.乃往,身自【罢】之罢:取消C.【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左右:侍从D.【是】日,饮酒乐是:代指这27. 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B.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劝学》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D.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28.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A.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B.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C.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D.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八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吕氏春秋·卷十四·义赏》)29.下列选项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竭泽而【渔】渔:打鱼B.焚薮而【田】田:通“畋”,打猎C.【虽】今偷可虽:虽然D.虽今【偷】可偷:侥幸30.找出下列选项中有词类活用的一项()A.【竭】泽而渔B.竭泽而【渔】C.后将无【复】D.【焚】薮而田31.“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中的两个“而”的用法分别是()A.表递进——表顺承B.表修饰——表转折C.表因果——表顺承D.表顺承——表转折九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

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所以归。

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32.下列选项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水泉深则鱼鳖归之归:回来B.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则:那么C.而务其所以归务:致力于D.强令之笑不乐令:让,叫33.下列选项中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人主贤则【豪杰】归之B.【故】圣王不务归之者C.而务其【所以】归D.强令之【为】道也十管仲、隰朋①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②,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之,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③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注释:①管仲、隰(xǐ)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

②孤竹: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

③不难:不惜,不耻。

34.下列对“乃”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掘之,遂得水。

乃:于是,就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乃:你的C.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乃:是D.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乃:于是,就35.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老马之智可用也。

译文: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

B.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译文: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北面,夏天住在山的南面。

C.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译文: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

D.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

译文:凭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到他们有所不知的时候,并没有因为向老马、老蚁学习而感到羞耻的。

36.下列方括号中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B.便要还家(想要)C.【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D.曝沙之鸟,【呷】浪之鳞(吸,这里用其引申意)37.下列方括号中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参加)B.【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C.朝【晖】夕阴(日光)D.【且】焉置土石(况且)38.下列句子中方括号内字的解释不属于第一人称的是()A.【余】闻而愈悲B.【吾】忘持度C.【尔】安敢轻吾射D.属【予】作文以记之39.下列各组句子中方括号内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使内外【异】法也B.便【舍】船/屋【舍】俨然C.停数日,辞【去】/乃记之而【去】D.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40.下列各句中,“之”字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的一项是()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