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职高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摘要: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经历由物到意、由意到文的双重变换,要注意生活、阅读、写作的三相联系和内部语言与外部语言、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互相转化,还须进行内容与形式的两度循环。掌握并运用作文教学的这些基本规律,有利于提高职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基本规律;教学策略

什么是规律?规律乃行为的客观法则,亦即事物发展中各阶段间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具有普遍性和重复性等特点,是人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结果。规律对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人们只有正确地揭示、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进行社会的实践活动。为了更有效地从事职高作文教学,揭示、掌握和运用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十分必要的。总结前人和今人关于作文教学的经验和成果,我们可以梳理出以下几条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一、由物到意、由意到文的双重变换

作文教学要遵循学生作文的基本规律。在论述学生作文的基本规律之前,我们先引用一下苏联著名心理学家a·t·科瓦廖夫在《文学创作心理学》一书中有关文学创作规律的一段论述:任何创作过程都包括两个方面,这就是:第一,个体在反映现实过程中积累生活印象。第二,对这种印象进行创造性加工和把这

项工作的成果用语言表现的形式投射出来。换句话说,创作过程不是别的,而是双重变换过程,它是:第一,把外部刺激的能量变换成知觉的显示或者现实的形象;第二,把形象变换成作为形象客观化、物质化体现的文学描写。

科瓦寥夫在这里所讲的虽然只是文学创作的规律,但由于文学创作属于文章写作的一个部分,因此它所揭示的也是文章写作的基本规律。如果我们根据“规律”的定义,对写作的行为过程作一个综合考察的话,那么科瓦廖夫所说的“双重变换”规律是完全适用于一切写作活动的,因为它大致基本地反映出了写作行为“各个阶段间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写作过程的“双重变换”实际上由三个发展阶段紧密联系而成。这三个发展阶段依次是:第一阶段,写作主体从现实生活中“积累印象”;第二阶段,写作主体对积累的“生活印象”在头脑中进行“创造性加工”;第三阶段,把经过头脑创造性加工出来的成果用书面语言“投射出来”。

这样一个过程,也有人曾以郑板桥画竹过程中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种境界来概括;也有人根据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这句话,将这一过程概括为“物—意—文”三个阶段;还有人将写作行为过程概括为“观察—思维—表达”这样三个阶段。这些概括与“双重变换”这一规律基本是一致的。

根据学生写作的基本规律,职高作文训练要着力抓住以下三个基本环节:

1.聚材

唯物论的反映论告诉我们,人的头脑中的一切事物,包括思想、感情、观念等都是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然而头脑这个精神产品的加工厂,又绝不像物质产品的加工厂那样,可以把自然材料直接拿来进行加工生产。它必须首先通过人的感知,化成为一个个概念、表象进入人的意识系统,才可能进行产品的生产和制作。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中所指出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种飞跃,就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所以,写作的源头是生活,写作的前提、基础在于对生活的观察、积累,也就是聚材。

2.运思

学生在观察、积累材料或根据写作要求将表象复活的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写作欲望、写作动机。在这种强烈的写作欲望、写作动机支配下,写作主体进入积极、紧张的构思阶段,在头脑中同时向两个方面运动、投射:一方面凭借那些通过感官感知到的并在头脑中积累储存下来的形象认识材料,加以生发、联想、想象与补充,使写作信息尽量地向多层次、多侧面、多环节的方向分解与辐射;

另一方面又在写作主体的观念、感情和业已形成的主题意绪的笼罩下,将那些通过已生发、联想、想象而分解开来的多层次、多侧面、多环节的写作信息加以归笼与聚合,即将各种符合写作主体的思想意绪,体现写作主体的感情、观念的丰富而又杂多的写作信息加以分析、综合,从而凝结成一块完整的写作题材。所以,运思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积累的材料提炼主题,选择材料,组织安排材料,进行布局谋篇的工作;其主要心理活动是思维、想象(包括联想)。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想象的训练和布局谋篇的指导,以提高学生“运思”的能力。

3.表达

在运思阶段已在头脑中孕育出文章的“胎儿”的基础上,就可以用书面语言将这一精神成果固定下来。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文体的特点、结构的安排,更主要的是对语言的推敲锤炼。

语言的本质特点有两个:(1)语言的符号性决定了它永远只能是“概括”的。与人的无限丰富、无限复杂、时时分解的内心世界相比,它在表现功能上永远是“无力”的。但同时语言又是人类活动符号中最为惊人的成果,因而在传达和描绘人的内心世界上它又是最最“有力”的一种工具。语言的这种既“无力”又“有力”的传达功能,势必促使人们总是想方没法变“无力”为“有力”——让它们尽可能忠实、准确地传达人的内心世界和思维成果,因而也就带来了人们在写作行为中推敲锤炼语言的艰巨性。古人所谓“吟

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正是这种艰巨性的真实反映。(2)语言的特有表征形态规定了它从来都是“逻辑”的。也就是说它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排列的。而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因素、各个侧面组合而成的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可是文章在表现、反映它们时,依靠的却是一种只有说了上句才能再说下句,相互承接的单线前进的“语言流”。因此,在表达时稍不注意,就会顾此失彼,上下断层,造成结构的残缺或紊乱。

二、生活、阅读、写作的三相联系

学生在生活中广泛应接外物,自然会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和表象积累。这种认识和积累不仅会成为写作的素材,也为阅读奠定了基础。阅读时,学生接触到语言文字,相应的表象被一一唤起,在头脑中呈现出了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从而最大限度地接近作者所描述的生活原型,进而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接受作者对生活所持的态度和认识。这种态度和认识一旦被学生所掌握,就会成为生活的指南,使生活变得更加富于理性。当学生在生活中把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认识转化为自己的生活体验时,也就萌发出表达的愿望。而当学生借助语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时,阅读自然会成为一种写作的借鉴。写作的欲望愈强烈,这种借鉴作用也就愈明显。由于生活中的感受是学生自己特有的,那么语言的借鉴也将是创造性的模仿。可见,生活、阅读、写作三者相互联系,协调发展,就会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它们之间的关系可图示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