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案件分析10.6
涉税法律案件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生产销售电子产品。
公司成立初期,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经营状况不佳,盈利能力较弱。
为了逃避税收,公司通过虚假记账、虚开发票、少计收入等手段,长期偷税。
经过税务机关的多次检查,发现该公司存在严重的偷税行为。
二、案件经过1. 税务机关调查税务机关在接到群众举报后,立即组织人员对某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调查过程中,税务机关调取了公司的财务账目、银行账户、发票等相关资料,并对公司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进行询问。
2. 发现偷税事实调查发现,某公司在2006年至2010年间,通过以下手段进行偷税:(1)虚假记账:公司利用虚假的销售合同、采购合同等,虚构销售收入和成本,少计应纳税所得额。
(2)虚开发票:公司利用虚假的采购合同,虚开发票抵扣进项税额,降低应纳税额。
(3)少计收入:公司通过少计销售收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3. 税务机关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相关规定,税务机关对某公司作出如下处罚:(1)追缴该公司2006年至2010年偷逃的税款及滞纳金。
(2)对该公司处以偷逃税款50%的罚款。
(3)对公司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进行行政处罚。
三、案例分析1. 案件特点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偷税案件,具有以下特点:(1)涉及时间长:该公司长期偷税,涉及时间长达5年。
(2)手段多样:该公司利用多种手段进行偷税,包括虚假记账、虚开发票、少计收入等。
(3)金额巨大:该公司偷逃税款金额较大,给国家财政收入造成严重损失。
2. 法律依据本案涉及的法律依据主要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3. 案件启示本案给我们的启示如下:(1)企业应依法纳税,不得采取任何手段逃避税收。
(2)税务机关应加强对企业的税收征管,严厉打击偷税、逃税等违法行为。
(3)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税收监督,共同维护国家税收秩序。
四、结论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偷税案件,某公司通过多种手段长期偷税,给国家财政收入造成严重损失。
税务系统典型违法违纪案例剖析材料
税务系统典型违法违纪案例剖析一、案例背景1.1 案例名称:某地税务局局长王某涉嫌滥用职权、接受贿赂案1.2 案例概况:某地税务局局长王某在担任局长期间,涉嫌滥用职权,违规插手税务处理事务,并接受有关企业和个人的贿赂。
1.3 案发地点:某地税务局1.4 案发时间:2018年至2019年二、案例详述2.1 滥用职权:王某在担任局长期间,违反税务法律法规,滥用职权干扰税收工作,对涉及其个人利益的税务处理事务进行干预,影响了税收管理秩序和公平性。
2.2 接受贿赂:王某利用职权之便,接受有关企业和个人的财物,谋取私利。
他以帮助企业减免税款、提供税务优惠等为由,收受大额贿赂,严重损害了税务机关的公信力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2.3 违法行为:王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管理法》、《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重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和税收管理制度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三、案例影响分析3.1 对税务系统影响:此案件曝光后,严重破坏了税务机关的形象和信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质疑,对税收工作的稳定进行了负面影响。
3.2 对纳税人影响:王某的违法行为导致税收管理失序,损害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使纳税人对税收管理系统产生了质疑和不信任。
3.3 对国家税收影响:王某接受贿赂,滥用职权,导致了国家税收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失,极大地影响了国家税收利益的保障和维护。
四、案例教训和启示4.1 严明纪律,依法行政:税务系统内部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规范的纪律管理机制,坚决遏制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4.2 建立监督机制,强化履职责任:税务机关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确保税收工作的公正、规范和高效进行。
4.3 依法惩处,维护税收秩序:对于违法违纪行为,必须严格依法处理,维护税收管理秩序和国家税收利益,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打击力度,净化税收管理环境。
五、总结以上案例充分暴露了税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漏洞,对税务系统和国家税收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
税务争议解决的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
税务争议解决的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税务争议也愈发频繁。
税务争议的解决不仅关乎企业的经营环境,还牵涉到法律与公平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有效的税务争议解决方法,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案例分析1. 案例一:企业与税务局的税收核算差异某企业在年度审计过程中发现自己和税务局对税收核算存在差异。
企业认为,税务局在核算过程中存在错误,导致企业缴纳了过多的税款。
在税务争议解决过程中,企业首先与税务局进行沟通,有针对性地提供了相关证据和数据,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核算方法,并通过专业的会计师对税收核算进行了再次审查。
最终,企业与税务局达成了一致,而且获得了一部分税款的退还。
2. 案例二:职工个税申报问题引发的争议某公司的职工因个人所得税申报存在疏忽,未按规定缴纳个税。
税务局对该公司进行了税务检查,并对公司提出了处罚意见。
在争议解决过程中,公司积极与税务局合作,依法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增加对职工个税的指导与培训。
通过主动配合和积极纠正错误,公司减轻了处罚,并与税务局建立了更好的沟通与信任。
二、实践经验1. 充分了解税法政策企业要积极了解、学习国家税法政策,清楚了解有关税务规定,以避免因误解或不熟悉法律法规而导致的税务争议。
2. 合理规避税务风险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应注重税务合规,加强内部控制,制定严格的财务会计制度,规范税务申报程序,避免出现漏报、错报等问题。
3. 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企业与税务机关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如定期进行沟通会议,及时了解税务政策的变化和解读,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争议产生。
4. 建立专业税务团队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税务顾问或税务团队,提供咨询、指导和备案服务,及时解答税务问题,为企业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5. 积极参与税务争议解决程序企业在税务争议解决过程中应积极与税务机关合作,提供相关证据和数据,详细解释企业的观点和理由。
此外,企业还可以选择采取行政诉讼或仲裁等法律手段解决争议。
税务法律追责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市A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自成立以来,A公司一直采用“收据抵扣”的方式处理部分业务费用,未在财务账簿中记载。
2016年,税务机关在对A公司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存在以下问题:1. 2015年度,A公司通过虚开发票的方式,将部分成本费用在账外处理,少计收入50万元,少缴企业所得税12.5万元。
2. 2016年度,A公司通过隐瞒收入、虚列成本等手段,少计收入100万元,少缴企业所得税25万元。
3. A公司在2015年至2016年间,未按规定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税费。
税务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A公司进行了税务处理。
以下是税务机关的处理结果:1. 对A公司虚开发票、少计收入的行为,依法补缴企业所得税37.5万元,并处以少缴税款50%的罚款18.75万元。
2. 对A公司未按规定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税费的行为,依法补缴相关税费15万元,并处以少缴税款50%的罚款7.5万元。
3. 对A公司财务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其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发票开具和使用。
二、案例分析本案中,A公司存在以下税务违法行为:1. 虚开发票:A公司通过虚开发票的方式,将部分成本费用在账外处理,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
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属于严重的税务违法行为。
2. 少计收入:A公司通过隐瞒收入、虚列成本等手段,故意少计收入,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
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偷税行为。
3. 未按规定缴纳相关税费:A公司未按规定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税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税务十大经典案例
税务十大经典案例税务案例是指在税务实践中产生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个案,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税法,规避税务风险,提高纳税人的合规管理水平。
以下是税务十大经典案例的相关参考内容:1. "维权女孩"案例这是一起涉及个体工商户企业所得税纳税问题的案件。
个体户主被税务部门认定为劳务报酬所得,但个体户主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最终胜诉,被认定为企业所得,减少了纳税额。
这个案例提示纳税人们在遇到纳税纠纷时应主动维护自身权益,合理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
2. "6194亿元逃税门"案例这是一起跨国公司利用转让定价等手段进行逃税的案件。
该跨国公司通过虚构海外关联企业的交易,将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地区,避免了高税率地区的纳税义务。
该案例提示税务部门应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税务审计和监管,防止相关逃税行为。
3. "增值税发票管理"案例这是一起企业通过虚假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虚假增值税退税行为的案件。
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现场核查,发现了涉案企业的问题,最终确立了相关纳税义务并追缴了相关税款。
该案例提示纳税人们应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开具和索取增值税发票,避免违规行为。
4. "失信纳税人"案例这是一起涉及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的案件。
税务部门通过对失信纳税人的惩戒措施,如限制出入境、冻结银行账户等措施,促使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该案例提示纳税人们应诚实守信,按时足额缴纳税款。
5. "非法退税"案例这是一起企业通过虚假报关、伪造合同等手段进行非法退税的案件。
税务部门通过加强对企业退税申报的审核,发现了涉案企业的问题,最终追缴了相关税款。
该案例提示税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退税行为的监管,确保退税合规。
6. "跨区域税负优化"案例这是一起企业通过在不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调整资金流动等方式进行税负优化的案件。
税务工作人员的税收违法违规案例分析
税务工作人员的税收违法违规案例分析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税务工作人员作为税收征管的执行者,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税收征管过程中,一些税务工作人员也存在着税收违法违规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实际案例,探讨税务工作人员的税收违法违规行为,并思考如何加强税收征管,提高税收合规性。
一、案例一:虚开发票案某地税务局一名税务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与一家企业主串通,虚构交易,虚开增值税发票,帮助企业主逃避税收。
该税务工作人员通过提供虚假的交易记录和发票,使企业主获得了大量的增值税退税。
该案件最终被揭发,税务工作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一案例反映出税务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企业主提供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税收征管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为了防止这类案件的发生,需要加强对税务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发票的审核和核查,提高发票管理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二、案例二:滥用职权案某市税务局一名税务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为自己的亲戚朋友减免税款,滥用职权。
该税务工作人员通过虚构减免理由,为亲戚朋友减免了大量的税款,严重损害了税收征管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该案件最终被揭发,税务工作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一案例揭示了税务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的问题,为自己的亲戚朋友减免税款,严重侵害了税收征管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为了避免这类案件的发生,需要加强对税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监督,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加强对税收减免的审核和审批,确保减免税款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三、案例三:贪污受贿案某地税务局一名税务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企业主的贿赂,提供税务优惠政策,帮助企业主逃避税收。
该税务工作人员通过收受贿赂,为企业主提供了大量的税收优惠,使企业主逃避了应缴纳的税款。
该案件最终被揭发,税务工作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
这一案例揭示了税务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的问题,为企业主提供税收优惠,严重损害了税收征管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税务案例分析总结
税务案例分析总结内容总结简要作为一名在税务领域积累了多年工作经验的员工,深知税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在本文中,结合自身经历,对税务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大家有益的参考。
在我国,税务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环节,包括税收筹划、税务申报、税务审计等。
我曾参与过多个税务案例的分析与处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一家制造业企业因税收筹划不当而导致的税务纠纷。
该企业为了降低税负,采用了复杂的税收筹划手段,却未料到引发了税务部门的关注。
税务部门对企业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审计,最终认定企业存在逃税行为,对企业及其负责人进行了处罚。
这一案例让深刻认识到,合理的税收筹划至关重要,一旦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在案例研究中,注意到税收筹划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税收法律法规的变动,二是企业对税收政策的理解与应用。
因此,我对税收政策进行了深入学习,以便为企业更有效的税收筹划建议。
在数据分析方面,我利用excel等工具对企业的税务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中发现了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例如,企业在税务申报中存在扣除项目不合规、税前扣除凭证不完整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协助企业进行了调整。
在实施策略方面,我主张企业应遵循合规性、合理性和风险可控性的原则进行税收筹划。
具体而言,企业应密切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动,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同时确保税收筹划方案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企业还应加强税务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税务内部控制制度,以应对可能的税务检查和审计。
税务工作对企业经营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发现税收筹划的风险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为了规避这些风险,企业应合理进行税收筹划,密切关注税收政策变动,加强税务数据分析和风险管理。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实现税负的合理减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以下是本次总结的详细内容一、工作基本情况在我的税务工作经历中,我主要负责税收筹划、税务申报和税务审计等工作。
总结税务稽查案例分析
总结税务稽查案例分析税务稽查案例分析总结税务稽查是一项重要的税收管理措施,旨在确保纳税人履行税收义务并促进税收公正。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税收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案,提高税务稽查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通过对一系列税务稽查案例的分析,总结出税务稽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和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1. 案例一:企业虚假销售行为案该案件涉及一家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被怀疑存在虚假销售行为,通过虚构交易来逃避税收。
税务稽查人员通过调查销售记录、采购发票以及客户反馈等手段,最终确定了该企业存在虚假销售行为的证据,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在这个案例中,关键问题是如何识别虚假交易并收集证据。
税务稽查人员需要详细了解企业的销售模式和交易流程,通过比对销售记录和采购发票的真实性,拆解销售链条,查看实际产品流向,以确定虚假销售的可能性。
同时,还需与客户进行沟通,获取客户对企业产品和交易的真实反馈,以作为证据之一。
2. 案例二:个人隐瞒收入案此案发现一位个体经营者隐瞒了一部分收入,逃避了纳税义务。
税务稽查人员通过查阅银行账户明细、收支凭证、购物发票等,发现了大量收入被隐瞒的痕迹。
最终,对个体经营者进行了罚款和补缴税款的处罚。
这个案例中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发现隐瞒的收入。
税务稽查人员需要仔细核对个体经营者的账目、收支凭证、购物发票等,找寻其中的漏洞和矛盾之处。
同时,还需与其他相关证据进行比对,以揭示隐瞒行为的真实情况。
另外,隐瞒收入往往会带来一些异常状况,如银行账户资金流动的不合理变动等,税务稽查人员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异常状况来发现隐瞒行为。
3. 案例三:跨境交易避税案这个案例涉及一家公司通过虚构跨境交易来避税的行为。
税务稽查人员通过与海关、外汇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合作,收集了大量的涉案企业账目、贸易合同、报关单据等,最终揭示了该企业存在的避税行为,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在这个案例中,关键问题是如何获取跨境交易的真实情况并找出其中的避税行为。
税收案例法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一家知名企业甲公司,因涉嫌偷税、逃税,被当地税务机关稽查。
税务机关在调查中发现,甲公司自2016年起,采取虚假申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逃避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款。
经核算,甲公司涉嫌逃避税款共计人民币5000万元。
税务机关依法对甲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法律问题1. 甲公司是否构成偷税、逃税行为?2. 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是否合法?3. 甲公司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三、法律分析1. 甲公司是否构成偷税、逃税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采取虚假申报、虚开发票等手段,逃避缴纳应纳税款的,构成偷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虚假申报、虚开发票等手段,逃避缴纳应纳税款的,构成逃税罪。
在本案中,甲公司采取虚假申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逃避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款,其行为符合偷税、逃税的构成要件。
因此,甲公司构成偷税、逃税行为。
2. 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是否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税务机关对偷税、逃税的纳税人,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在本案中,税务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甲公司作出行政处罚,符合法律规定。
因此,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合法。
3. 甲公司是否应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虚假申报、虚开发票等手段,逃避缴纳应纳税款的,构成逃税罪。
在本案中,甲公司逃避缴纳的税款数额巨大,达到人民币5000万元,符合逃税罪的构成要件。
因此,甲公司应承担刑事责任。
四、案例分析1. 本案中,甲公司通过虚假申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逃避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款,其行为严重扰乱了税收秩序,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
税务机关依法对甲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体现了我国税收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税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税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引言税务案例分析报告是对实际税务案例的深入剖析和分析,从中获取经验教训,并提供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实际案例出发,分析某公司在税务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专业制造企业,主要生产和销售电子产品。
由于其产品具有特殊的技术含量和市场需求,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从国外进口部分关键零部件。
近期,税务机关对该公司进行了税务审计,并发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分析问题1:关联交易转移定价问题税务机关发现,该公司与其境外母公司存在大量关联交易,特别是在进口零部件方面。
通过审计发现,该公司存在将部分利润通过关联交易进行转移的行为,即通过合理设定进口零部件的价格,从而在国内实现减少纳税的目的。
解决方案:•严格遵守相关税务法规,确保关联交易的定价符合公允原则;•建立完善的关联交易档案,确保关联交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对关键关联交易进行定期审计和监督,防止利润转移行为再次出现。
问题2:税务优惠政策合规问题审计中发现,该公司未充分利用相关税务优惠政策,失去了应享受的税收减免。
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具备符合条件的研发项目,但由于对相关政策不熟悉,未能及时享受相关税务优惠政策。
解决方案:•充分了解税务法规中的优惠政策内容,与税务机关保持沟通和对接;•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和审批流程,确保研发项目能够及时纳入相关优惠政策;•对税务优惠政策的变动保持关注,及时调整和优化公司的税务筹划方案。
问题3:进口环节税务管理问题审计中还发现,该公司在进口环节存在不合规的税务管理行为。
例如,在进口零部件时,未按规定进行税金缴纳,存在逃税的嫌疑。
此外,该公司在海关申报时存在一定的虚报行为。
解决方案:•加强内部税务管理意识,明确税务合规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的税务管理制度;•对涉及税务申报的员工进行培训,提高税务合规意识和操作能力;•加强内部审计和监督,确保进口环节税务管理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结论针对以上问题,某公司应当加强税务风险管理意识,确保税务合规运作。
税务工作案例分析
税务工作案例分析在现代社会中,税务工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税收是政府运转的重要资金来源,对于保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满足民生需求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在税务工作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案例,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和公平性。
本文将以实际案例为基础,探讨税务工作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案例一:企业逃税行为分析某公司在申报税款时,故意隐瞒一部分收入,以此来减少应缴纳的税款。
这种行为通常称为逃税。
逃税不仅损害了国家财政的健康发展,也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
在这种情况下,税务部门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首先,税务部门可以进行税收稽查,对涉嫌逃税的企业进行核实和调查。
通过仔细查看企业的账簿和财务报表,可以发现是否存在收入隐瞒的行为。
同时,税务部门还可以要求企业提供相关的经济业务记录,对比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来进行检查。
其次,税务部门可以通过数据比对来发现逃税行为。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税务部门可以将企业报税数据与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如果发现企业申报的信息与实际数据不一致,就可以进一步深入核实,寻找到逃税违法行为的线索。
最后,税务部门可以加强对企业的税务监管。
建立健全的税务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提高税收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对于涉嫌逃税的企业,采取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追缴逃税款项并处以相应的罚款,以起到震慑的作用。
案例二:个人所得税申报错误问题分析在个人所得税申报中,有时个人会因为疏忽或者不了解相关法规而发生申报错误的情况。
例如,个人漏报收入、虚报扣除等问题。
对于这种情况,税务部门应当及时发现并进行纠正。
首先,税务部门可以加强对个人所得税申报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发布宣传资料、开展宣讲会等方式,提高个人对个人所得税申报的认知和了解,明确申报要求和操作步骤,避免因为不了解而发生错误。
其次,税务部门可以建立纳税申报监控系统。
通过建立信息化系统,实现个人所得税申报数据与其他相关数据的联动,及时发现申报数据的异常情况。
税务案例分析事件报告范文
税务案例分析事件报告范文税务案例分析是税务专业学生和税务工作者必备的技能之一,它涉及对具体税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法律依据、税务处理、风险评估及税务筹划等方面。
以下是一个税务案例分析事件报告的范文。
案例背景某公司是一家从事电子产品制造与销售的企业,注册地为A市,其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外市场。
2023年,该公司在税务审计中被发现存在一些税务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增值税发票管理不规范、企业所得税申报不准确等。
问题分析1. 增值税发票管理问题:审计发现,该公司在开具增值税发票时存在虚开行为,部分发票金额与实际交易不符。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税法规定,还可能导致公司承担额外的税收风险。
2. 企业所得税申报问题:公司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时,未能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导致申报税额低于实际应纳税额。
这一问题可能源于公司对税法的理解不深入,或是故意隐瞒收入。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依法纳税,不得通过虚开发票等手段逃避税收。
同时,企业应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准确申报应纳税所得额,确保税收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税务处理建议1. 立即整改:公司应立即停止虚开发票的行为,并对已开具的不规范发票进行整改,确保所有发票金额与实际交易相符。
2. 重新申报:公司应对企业所得税进行重新申报,确保申报的税额与实际应纳税额一致。
同时,应加强内部审计,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 加强培训:公司应加强对员工的税务法规培训,提高员工对税法的理解和执行能力,确保税务工作的规范性。
风险评估1. 法律风险:虚开发票和不准确申报企业所得税可能会使公司面临税务机关的处罚,包括罚款、追缴税款等。
2. 信誉风险:税务问题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市场信誉,降低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对公司的信任度。
3. 经营风险:税务问题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增加公司的财务负担,影响公司的经营和扩展。
税务筹划建议1. 合法合规:公司应严格遵守税法规定,确保所有税务活动合法合规,避免因税务问题而受到不必要的处罚。
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完善建议
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完善建议一、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近5年来,市局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共审理重大税务案件37件,占市局稽查局同期案发数的10.6%。
通过审理共变更稽查部门拟处理意见17件,退回稽查部门补充调查案件3件。
通过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制度,纳税人共补税款2,688万元(其中,企业所得税651万元),交罚款233万元。
从实践情况看,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制度在以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保证了国家税法的正确贯彻执行。
通过重大案件审理,纠正了基层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和偏差,确保了国家统一税法的正确贯彻执行。
(二)强化了执法监督。
在重大案件审理中,法规部门(审委会办公室)和有关业务部门在案件审理环节介入,通过事中监督,进一步深化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增强了执法责任感,提升了执法水平。
(三)优化了纳税服务。
在重大案件审理中,审委会办公室坚持严把“证据关、法律关和程序关”,坚持合法行政和合理行政的依法行政原则,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和合理权益,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满意度和美誉度得到提升。
例如,在审理一起案件时,稽查部门以纳税人批量销售给关联企业的价格低于销售给非关联散户的价格为由,依据征管法第36条予以调整征税,经审理认为,纳税人大批量售价低于小额零星售价符合营业常规,而稽查部门又没有纳税人销售给非关联企业的批量售价作比较参考,据此,市局审委会办公室认为该案证据不足,退回稽查部门补证。
(四)规范了执法行为。
通过重大案件审理,就有关问题加强与稽查部门、税源管理部门交换意见,对一些典型性问题,审委会办公室通过向税源管理部门发出税收执法建议书,切实解决了一些执法上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
(五)降低了税收执法风险。
在案件审理中,审委会办公室十分关注税收执法风险的防范,对于一些纳税人与税务部门争议较大,且政策缺乏明文规定的,本着“法不禁止即自由”、“疑案从无”的原则,作出了有利于纳税人的意见和决定,有效防范了税收执法风险。
税务工作人员的税收违法案例分析
税务工作人员的税收违法案例分析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维持社会运转的基础。
税务工作人员作为税收征收的执行者,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然而,近年来,一些税务工作人员却涉嫌违法行为,严重破坏了税收秩序,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本文将对一些税务工作人员的税收违法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引起对税收违法行为的关注和警惕。
案例一:虚开发票案件在税收征收过程中,一些税务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与企业合谋虚开发票,以此骗取税款返还或者抵扣。
虚开发票案件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虚构交易,即企业与无实际经营关系的公司进行交易,通过虚开发票形成虚假的进项税额;二是无交易实质,即企业与不存在的公司进行交易,虚构购销合同,以此虚开发票。
这些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财政利益,也给企业经营和市场秩序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案例二:收受贿赂案件一些税务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企业贿赂,为企业提供违法减免税款的便利。
这些税务工作人员往往以“内部消息”、“关系”等方式向企业透露税务稽查的信息,帮助企业规避税收风险。
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税收征收的公平性,也严重侵蚀了税收的合法性和公信力。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税务工作人员的行为,严重损害了税收征收机关的形象和声誉。
案例三:滥用职权案件滥用职权是一些税务工作人员的常见违法行为之一。
他们利用职务之便,滥用权力,为企业提供非法减免税款的便利。
这些税务工作人员往往以“特殊情况”、“政策调整”等名义,擅自调整企业的纳税标准,导致企业减少纳税负担,甚至免税。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税收征收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也严重破坏了税收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针对以上案例,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税务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以防止类似违法行为的发生。
首先,税务机关应加强对税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其次,建立健全税务工作人员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同时,加强对税务工作人员的监督和检查,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税收违法行为的打击中来。
税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税务案例分析报告范文1. 案例背景在财务管理中,税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税务问题的处理往往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研究一家实际企业遇到的税务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和解决方案。
2. 案例分析2.1 公司简介该公司是一家中型制造企业,主要经营电子产品生产和销售业务。
公司成立多年,一直保持良好的盈利状况和稳定的市场份额。
2.2 问题描述近来,该公司收到了税务部门的一份税务调查通知。
通知指出公司在前一年的申报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进一步调查。
具体问题包括:•销售收入和成本匹配问题:税务部门发现公司在销售收入和成本的核算上存在不一致的情况,税务部门怀疑公司故意调整成本以降低纳税额。
•营业税申报问题:税务部门发现公司在营业税的申报中存在漏报和虚报的情况,公司未按规定缴纳应纳税款。
•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税务部门质疑公司在进项税额抵扣方面存在错误,有可能虚增抵扣金额。
2.3 分析原因通过对该公司的税务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原因可能导致了税务问题的出现:•财务管理不规范:公司在核算销售收入和成本时存在问题,这很可能是财务管理方面的失误导致的。
公司需要加强财务管理的规范性,确保账务准确无误。
•知识不足:公司财务人员对税务法规的了解可能不够全面。
他们可能没有掌握最新的税务政策,导致了申报中的错误。
公司应该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提升其税务方面的知识水平。
•内部控制不完善:公司在税务申报的内部控制方面存在问题。
缺乏有效的审核机制和内部审计,导致了申报数据的不准确。
公司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确保申报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4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加强财务管理:公司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程序,确保销售收入和成本的核算准确无误。
公司可以引入财务软件辅助核算,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提升税务知识:公司应定期组织税务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税务知识水平。
公司也可以聘请专业的税务顾问,及时了解最新的税务政策和法规。
对《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的理解与适用10.6.30
《行政证据规定》第五十七条规定: 下列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二) 以偷拍、偷录、窃听等手段获取侵害他 人合法权益的证据资料。 不违反法律规定、不损害社会公德、 不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私下录 音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税收执法中的录 音不违反上述原则,是合法有效的证据。
6、电子证据的提取、固定方式的规 定。 电子计算机存储的数据资料(电子 证据)收集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二、对案源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机 分析、人工分析、人机结合分析)、筛 选,发现有税收违法嫌疑的,确定为稽 查对象。 三、制作《税务稽查立案审批表》, 经稽查局长批准后立案检查。
实施检查前对被查对象的告知问题: 检查前,应当告知被查对象检查时 间、需要准备的资料等,但预先通知有 碍检查的除外。 “有碍检查”:主要是指被查对象 有可能走逃、隐匿销毁证据等情形。 “突击检查”是防止“有碍检查” 的有效方式,但应当同时“突击调账”。
3、形式合法,即证据本身的形式合 法。 不同形式的证据有不同的要求。
真实性,是指证据的形式和内容的 真实。 形式真实:证据本身是否具有客观 真实性,是否是虚假的或伪造的证据。 内容真实:证据所证明内容是客观 存在的。
关联性,是指证据与案件需要证明 的事实具有一定关系,并能够证明案件 事实。
证据与要证明的内容与案件事实有 关; 证据所要证明的问题对案件事实的 认定具有实质意义; 具有证明力。
如: 《征管法》第五十四条:税务机关 有权进行下列检查:(六)税务机关在 调查税收违法案件时,经设区的市、自 治州以上税务局长批准,可以查询案件 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
《征管法》第五十七条:税务机关 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时,有权向有关单位 和个人调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 当事人与纳税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 税款有关的情况,有关单位和个人有义 务向税务机关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 材料。
税收相关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甲公司成立于2000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近年来,甲公司业绩良好,但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公司管理层决定采取偷税手段。
具体做法如下:1.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甲公司故意少计收入,多列支出。
如将部分销售收入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长期挂账不进行纳税调整;将部分费用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不进行纳税调整。
2. 甲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虚增成本。
通过关联公司采购原材料,将部分采购成本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3. 甲公司将部分销售收入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长期挂账不进行纳税调整。
在税务机关进行检查时,甲公司承认有此行为,但声称是公司财务人员失误,并非故意为之。
4. 甲公司利用虚假发票抵扣税款。
在税务机关检查过程中,发现甲公司有大量虚假发票,涉及金额巨大。
二、法律分析1.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纳税人应当依法纳税,不得采取虚假记账、隐瞒收入、虚列支出、虚增成本等手段逃避纳税。
”根据该规定,甲公司采取少计收入、多列支出、虚增成本等手段逃避纳税,属于违法行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采取虚假记账、隐瞒收入、虚列支出、虚增成本等手段逃避纳税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应纳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该规定,甲公司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具体如下:(1)责令甲公司限期改正。
税务机关应要求甲公司补缴少缴的税款,并按规定加收滞纳金。
(2)处以罚款。
根据甲公司偷税金额,税务机关可处以应纳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3)追究刑事责任。
若甲公司偷税行为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虚假记账、隐瞒收入、虚列支出、虚增成本等手段逃避纳税,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税法法律案件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A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于2010年至2015年期间,通过虚构业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骗取国家税款共计人民币2000万元。
2016年,该案件被税务机关发现,A公司被立案调查。
二、案件分析1. 税法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纳税人应当依法如实申报纳税。
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进行虚假申报等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案件事实(1)虚构业务:A公司在2010年至2015年期间,虚构了多笔业务,通过虚开发票的方式,将公司收入虚报为成本,从而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
(2)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A公司在虚构业务的基础上,通过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进一步骗取国家税款。
(3)骗取税款:A公司通过虚构业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共计骗取国家税款人民币2000万元。
3. 案件处理(1)税务处理:税务机关依法对A公司进行立案调查,追缴其骗取的税款人民币2000万元,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A公司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责任人涉嫌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三、案例分析1. 税法风险防范(1)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业务流程的监督和管理,防止虚构业务、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2)加强税收法律法规学习:企业应加强对税收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防止因不了解税法而导致的违法行为。
(3)加强税务申报管理:企业应依法如实申报纳税,确保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2. 案件启示(1)加强税收监管:税务机关应加强对企业的税收监管,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行为,维护税收秩序。
税法法律真实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税收收入持续增长,税收法治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税收违法行为仍然存在,严重损害了国家的税收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本案例将以某企业逃税案件为例,分析税法法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案情简介某企业成立于2008年,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采取虚开发票、隐瞒收入等手段,逃避国家税收。
经过税务机关调查,发现该企业2009年至2017年累计逃税金额达1000万元。
(二)案件性质本案涉及的主要税种为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逃税行为。
本案中,某企业通过虚开发票、隐瞒收入等手段,逃避国家税收,构成逃税行为。
二、税法法律分析(一)税法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应当按照规定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应当依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真实、准确地计算和申报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一)未按照规定设置账簿的;(二)未按照规定保存账簿、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的;(三)未按照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的;”(二)案件分析1.某企业通过虚开发票、隐瞒收入等手段,逃避国家税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构成逃税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纳税人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 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以 上行政处罚,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 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 分之十以上;
3、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 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 五万元以上的。
纳税人在公安机关立案后再补 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或者接受 行政处罚的,不影响刑事责任的追 究。
据此,该公司及法定代表人向税务机关 提出“核查申请书” :
1、确认某税务机关将该公司欠缴税款一 案移交公安机关的行政行为是否属实; 2、如第一条属实,请将税务机关对于该 公司开出的《欠缴税款催缴通知书》及欠缴 税款的事实依据,交付该公司以便完税; 3、如税务机关未向公安机关移交过该公 司,请书面答复予以确认或出具完税证明。
《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 偷税与刑法修正案的关系:
1、《征管法》未修改前,税收执法 仍应按照六十三条的规定执行,即按照 偷税及构成要件定性处理。
2、《征管法》六十三条的规定与刑 法修正案没有原则冲突,偷税行为是以 欺骗、隐瞒为特征。
3、“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应是构成“逃避缴纳税款罪”, 满足该犯罪构成且不具有免罪情形的, 移送司法机关。
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认 定该公司在开发项目中进行了虚假的纳 税申报,造成少缴应纳税款,构成偷税, 处以偷税款0.5倍罚款。
该公司认为:稽查局认定事实错误, 证据不充分,适用税法不当,处罚没有 依据。主要理由为:
1、工程未完工,未达到完工验收标准; 2、部分业主入住不合法,工程是否完工 的解释权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是税务机 关; 3、没有偷税的主观故意。
3、对定罪量刑的绝对数额标准未作 具体的规定。 经济水平不断发展,收益大幅增长, 原数额标准不符合社会需要。 社会经济会不断发展变化,不宜将 标准在法条中固定。刑法中一些财产犯 罪均未规定具体数额,而由司法机关作 出司法解释。
4、规定了免罪条款,体现立法目的 和宽严相济原则。
立法目的在于打击、惩处不履行纳 税义务的犯罪,维护正常征管秩序,保 证国家税收收入。 对于初犯,履行纳税义务并接受行 政处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屡犯屡改,不适用免罪规定。
法院判决认定:
本案争议焦点是该公司是否存在虚假纳税申报 问题。 1、国税发[2006]31号文未对开发产品“已开始 投入使用”作出明确界定;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该公司开发产品在 2006年并未通过竣工验收备案,不能认定2006年已 投入使用; 3、不能证明该公司在主观上存在偷税的故意。
案例: 某税务机关移送某公司逃税案
1999年7月10日,某税务局第二税务 所向某公案局刑警队出具证明:“某公 司合计欠税23万余元,至今一直未交, 属偷逃税款”。 1999年8月,某市政法委作出收文批 办单:“请某税务局将张、于偷逃税问 题查清,移送XX县公安局”。
1999年8月,某税务局第二税务所出具证 明:“某公司在申报后,连续三个月未发现 税款凭证。自99年7月,便与上述单位法人及 财务人员失去联系,经电话查找仍无回音, 对其欠税至今无法追缴。”
1、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主体是特殊 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即依法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依法负有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 其纳税义务和扣缴义务由法律、行 政法规确定。
2、行为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采取 欺骗、隐瞒手段,实施了虚假纳税申报 或不申报行为。
欺骗:用虚假的言行掩盖事实真相。 隐瞒 Nhomakorabea掩盖真相,不让人知道。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六 条的规定:“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 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建筑法》六十一条的规定:建 筑工程竣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 付使用;未经验收合格或验收不合 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分析:
一、关于本案的法律适用问题 1、不同部门的法律调整不同的社会 关系,其立法目的、适用范围、调整对 象不同。 2、不同的法律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 不同,有其各自的立法目的和适用范围。
2005年内,完成门窗、室内外粗装 修、给排水、电气等;
2004年4月28日,取得预售许可证, 并开始销售;
2004年4月30日,建筑商将工程项目 钥匙移交给该公司; 2005年6月起,该公司、业主、物业 公司陆续办理交房手续;
2004年至2006年,该公司实现销售 收入6736万元,至2006年该项目房产销 售完毕;
3、判决适用的《建筑法》、《城 市房地产管理法》不调整税收征管活动, 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
4、本案是税务争议行政诉讼案件, 应适用税收法律规范。“完工”有其特 定的内涵和解释。 5、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的原则。
二、国税发[2006]31号文合法 有效,应由国家税务总局作出解 释。
三、关于偷税行为的主观故 意问题。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 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 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 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 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 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 行政处罚的除外。
“二次”以上,包括二次; “多次”,指三次以上,包括三 次。
税务案件分析
在税收执法中 对逃避缴纳税款罪的理解与适用
刑法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 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 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 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 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 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 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 前款的规定处罚。
追缴通知:以税务机关作出的 税务处理决定书、处罚决定书为准 时限:以税务机关处理决定书、 处罚决定书规定的缴款时间为准; 数额:以全部缴清为准; 对税务机关移送的案件,由司 法机关审查作出决定。
案例: 某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不服稽查局行政处罚案
2003年8月,竞拍取得某停缓建房 地产项目开发权;
2004年4月,开工建设; 2005年3月,主体完工;
根据《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 只要纳税人实施了该条列举中的其中一种违 法行为,并且在客观上造成了不缴少缴税款 的事实,则应当认定偷税违法行为成立,至 于该纳税人实施该违法行为的真实目的或者 动机,在此不论。因此,其不是判定是否构 成偷税违法行为的要件。
四、同一法院就该房产项目购房人 与该公司因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于 2007年11月作出民事判决书,“认定被 告(该公司)已于2006年6月19日交付房 屋给原告使用”、“原告也在交房签收 单上签收”,该判决书已生效。
至2007年4月30日,该公司既未将预 售收入进行纳税申报,预缴税款;同时 也未确认收入、结转成本,向税务机关 申报。
该公司的开发项目应当何时确认、 结转收入,企业所得税应当何时申报缴 纳? 依据是什么?
2008年11月,稽查局对该公司作出 《税务处理决定书》:查补税款516万元, 并加收滞纳金;
1999年9月,某税务局出具《涉税案件移 送意见书》:“某公司欠税一案,经我局研 究认为已触犯《刑法》第203条之规定,现连 同证据材料移送你局审查,决定是否立案侦 察,请于15日内将审查结果告知我局。”
1999年9月,公安机关以该公司法定代表 人于某涉嫌逃避追缴欠税罪实施刑事拘留。
1999年9月,公安机关对于某取保候审。
4、构成犯罪后能否进行处罚的问题 得到明确,不再有争议。
追究行为人逃避缴纳税款罪的刑事 责任,以不接受行政处理及处罚为前提, 因此,税务机关应先行行使行政执法权, 对(偷税)逃避缴纳税款行为依法作出 行政处理。 此前对构成偷税罪能否先行给予行 政处罚的争议。
5、相关问题未明确前对案件移 送的把握
2、以抽象概括的表述方式取代了原 条文具体列举的方式,更准确地概括了 (偷税)逃避缴纳税款的本质特征是欺 骗、隐瞒。
(偷税)逃避缴纳税款行为多种多 样,难以列举穷尽。原条文已不能含盖 所有违法犯罪行为。原列举行为也都是 以欺骗、隐瞒为特征。
相关案件: T公司不服税务机关 定性偷税处罚案
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 一、违法事实: 你单位2005年通过设置两套帐的手段, 隐匿借款利息收入、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费用支出,造成少缴营业税、城市维护 建设税、企业所得税;2006年通过设置 两套帐的手段,隐匿股票交易所得、银 行存款利息收入、费用支出,造成少缴 企业所得税。
“免罪”规定: 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 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 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不予“免罪”的情形: 1、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 处罚的; 2、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被税务机 关给予二次以上处罚的。
《刑法》修正案 与原刑法条文的不同:
1、准确表述税收违法犯罪行为,与 财产盗窃行为相区别,以“逃避缴纳税 款”取代“偷税”。
二、处罚决定 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第一 款规定,对你单位上述少缴的税款处以3 倍罚款。
T公司请求撤消处罚决定书的理由:
(1)不存在征管法63条第1款所列 举的偷税情节,税务机关适用关于偷税 的相关规定,适用法律明显错误; (2)不具有偷税的故意; (3)处罚明显不当,罚款数额加税 款、滞纳金已超过全年收入。
根据上述材料能否认定该公司的欠 税事实?
该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逃避追缴欠 税罪?
逃避追缴欠税罪:
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欠 缴应纳税款,并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 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 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二)主观上为故意,具有逃避缴纳 应纳税款而非法获利的目的。 1、对欠缴应纳税款的事实是明知; 2、为达到最终逃避税款的目的故意 转移隐匿财产; 3、动机不影响犯罪成立。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地产企 业开发产品完工标准税务确认条件 的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