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河长制水质监测系统方法
河道治理河长制水质监测系统方法
精心整理河道治理河长制水质监测“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江河湖泊具有重要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是最重要的水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日,经月12为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11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8 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意见》要求建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领导的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确认了六方面的主要任务: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加强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水生态修复和加强执法监管《意见》对河湖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其指导下,北京、上海、江苏、福建浙江等地纷纷推出了地方性“河长制”《实施细则》和《实施办法》,打响了污防治、河道治理、建立河道管理保护长效机制的攻坚战1.河道治理与长效监管河道治理是“河长制”的重要工作内容,上海市《关于本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中,提出了2017年底,实现全市河湖河长制全覆盖,全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水域面积只增不减,水质有效提升;到2020年,基本消除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水体,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升到78%,河湖水面率达到10.1% 的工作目标。
.精心整理与短期的河道治理相比,河道水质的长效管理持续时间更长,涉及部门和行业更多,协调和管理难度更大,是河湖管理保护中的一个难点。
缺乏有效的河道水质长效监管解决方案,业已修复的河道也容易被再次污染,黑臭反弹,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适用于全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1.4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水质很好。
既无天然缺陷又未受人直接污染,不需要任何处理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优为Ⅰ类和Ⅱ类水质,良好为Ⅲ类水质,轻度污染为Ⅳ类水质,中度污染为Ⅴ类质,重度污染为劣Ⅴ类水质1.地表水主要水质指标详溶解氧D)代表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
水利工程中的水利工程水质监测与治理技术
水利工程中的水利工程水质监测与治理技术水利工程是指为了调节、利用、控制水资源,保障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需要而建设的工程。
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水利工程的水质监测与治理技术是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重点探讨水利工程中的水质监测与治理技术。
一、水质监测技术1. 水质监测目的在水利工程中,水质监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含量和水质状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保证水质达标。
2. 水质监测手段水质监测可以通过采样分析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传感器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采样分析需要定期采集水样,送至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而实时监测则通过传感器将数据直接传输至监测中心,实现快速监测。
3. 水质监测指标水质监测需要关注的指标主要包括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PH值等。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水体中的有机物质、营养物质和酸碱性等情况,从而评估水体的水质状况。
二、水质治理技术1. 水质治理目标水质治理的目标是减少或消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提高水质,保护水资源,促进生态平衡。
水质治理的重点是对污染物质进行有效控制,并降低其对水体的危害。
2. 水质治理方法水质治理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不同方法来实现。
物理方法包括搅拌、沉淀、过滤等;化学方法包括添加消毒剂、絮凝剂等化学物质;生物方法则利用微生物来降解污染物质。
3. 水质治理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水质治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利用纳米材料进行水质净化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治理技术。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高反应活性,能够更有效地吸附和分解污染物质。
三、水质监测与治理技术的应用案例1. 环境保护工程水质监测与治理技术在环境保护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排放入河水体的废水处理过程中,通过监测废水的水质,控制污染物质的含量和浓度,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保护水体环境。
2. 水资源管理水质监测与治理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河道水质监测方案
河道水质监测方案河道水质监测方案1. 引言河道水质是衡量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河道水质的状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河道水质监测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2. 目标和目的本文旨在设计一个河道水质监测方案,以实现以下目标和目的:- 实时监测河道水质,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 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为水质管理和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评估水体污染状况,指导水环境治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为公众提供水质状况信息,增强社会监督力度。
3. 监测指标和频率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指南,我们选择以下常见的水质监测指标进行监测:1. 溶解氧(DO):监测水体中溶解氧的饱和度和浓度,用于评估水体中的富氧状态。
2.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水样中的有机物含量,反映水体的有机污染程度。
3. 水温:监测水体的温度变化,可为生态环境研究提供参考。
4. pH值:测定水体的酸碱度,用于评估水体的酸碱状况。
5. 悬浮物:监测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反映水体的浑浊程度。
对于以上指标的监测频率,建议进行每月一次的定点监测,并在重大污染事故发生时进行临时监测。
4. 监测方法和设备针对不同的水质监测指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和设备进行监测:1. 溶解氧(DO):使用溶解氧仪进行现场监测,记录溶解氧饱和度和浓度。
2. 化学需氧量(COD):采用紫外光消解法和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配备COD分析仪器。
3. 水温:使用水温仪进行现场监测,记录水体温度。
4. pH值:采用玻璃电极酸碱度计进行现场监测,记录水体的酸碱度。
5. 悬浮物:使用浊度计进行快速监测,记录水体的浊度。
为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监测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校正和维护,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5. 数据采集和处理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水质监测方案的重要环节。
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应包括时间、地点、监测指标和数值等信息。
数据的处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录入: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录入电子表格中进行存储。
水利工程水质监测与治理方案
水利工程水质监测与治理方案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水利工程则扮演着保障水资源供给和水环境保护的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水质问题成为制约水利工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水质监测与治理方案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水质监测的重要性水质监测是评价水体健康状况、发现水质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水质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水体中的污染物质,评估水质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水质监测的结果可以为水利工程的正常操作提供依据,为水质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质监测内容与方法水质监测内容应包括常规指标监测和特定污染物监测。
常规指标监测主要包括温度、溶解氧、浊度、PH值、电导率等参数的监测,这些参数可以直观反映出水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特定污染物监测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水质监测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现场监测和实验室监测。
现场监测可以通过现场仪器设备对水体进行快速检测,具有操作简便、周期短、结果快速的特点。
而实验室监测则需要采集水样后,经过深度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结果,适用于大规模的水质监测需求。
三、水质治理的原则水质治理的目标是保障水质安全,维护水生态平衡,需要根据水体的实际情况制定治理方案。
一般来说,水质治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治理源头,控制污染物排放。
水质治理应从源头上入手,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输入量。
通过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建立健全的排污许可制度,加强工业生产过程的监管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2. 加强治污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对于已经存在的污染源,应当加强治污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同时,要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处理效果,确保出水达标排放。
3. 推进生态修复,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生态修复是保障水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湿地修复、植被恢复等措施,可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少污染物的积累,改善水体环境。
河长制监测实施方案
河长制监测实施方案一、引言河长制是指由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通过建立健全的河长制度,加强对河流水域的保护和管理。
而监测是河长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监测,及时了解河流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为河长制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河长制监测实施方案,对于保护河流水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监测目标1. 监测水质:包括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指标,以及水体的透明度、溶解氧、pH值等参数。
2. 监测生物:包括水中生物多样性、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
3. 监测环境:包括河流周边土地利用情况、沿岸植被覆盖率、河道变化等。
三、监测方法1. 定点监测:选择代表性的监测点位,对水质、生物和环境进行定期监测,以了解河流水域整体情况。
2. 定时监测:按照季节变化和特定事件,进行定时监测,以掌握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季节变化和突发事件对水域的影响。
3. 移动监测:采用移动监测设备,对河流水域进行全面覆盖式监测,以获取更为全面的数据。
四、监测技术1. 传感器技术:利用水质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对水质、生物的实时监测。
2.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技术,对河流水域进行遥感监测,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监测数据。
3. 生物标志物技术:通过监测特定生物的存在和数量,来评估水体的生态环境。
五、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采集:建立监测数据采集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处理:对监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处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3.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规律。
六、监测结果应用1. 提供科学依据:监测结果可作为政府部门制定河长制工作计划和政策的科学依据。
2. 监测预警:发现水质异常和生态环境变化,及时发出预警,采取相应措施。
3. 公众参与:将监测结果向社会公众公开,增强公众对河长制的参与和监督。
七、结论河长制监测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和管理河流水域具有重要意义。
河道监测系统方案
河道监测系统方案方案背景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迫使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解决的有效办法。
因此,采用现代化手段,建设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动态掌握区域水资源变化及利用情况,最大限度的调控使用效率,对区域内的雨情水情进行自动监测,实现雨情水情监测数据的及时采集和准确传输;对各类水资源信息和防汛抗旱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查询、分析和处理,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借助四信工业级无线遥测终端机及数据中心平台对全区河道的水文、雨量、流速、水质等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测,做到了全局把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操作维护成本。
方案组成本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1.监控中心:服务器、监控大屏等;2.传输设备:厦门四信3G路由器、厦门四信F9164遥测终端机;3.前端采集设备:水位计、流量计等各种传感器;4.视频监控设备:视频服务器、摄像头等;方案机制河流无线监测系统主要针对降雨量、水位、水质、流量等监测量进行采集与处理,同时支持现场图片抓拍、视频传输,通过数据、图片、视频的形式了解现场的状况。
可采用全数字网络化平台管理,将前端数字视频图像及控制信号,利用无线通信终端,通过GPRS/3G 网络传回到控制中心及各水务局监控中心,实现分布监控,集中控制和管理的功能。
方案结构图终端型号F3X34:工业级3G、4G路由器F9164:工业级遥测终端机,集GPRS、3G通信、传感数据采集、远程遥控、图片抓拍一体方案优势1.实现了对河道沿河流域的实时监测和自动化管理,随时掌握河水的水位、流速、水质等信息,为防洪防汛工作提供及时全面的数据支持,保障沿河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视频监控和图像抓拍随时掌握现场情况,无需人工巡逻,节省人力物力;3.一体化设计:集传统水文遥测终端机功能与2.5G/3G/4G传输功能于一体,实现水文/水资源数据的采集、存储、显示、控制、报警及传输等综合功能。
河道治理河长制水质监测系统方案
河道治理河长制水质监测系统方案河道治理是指对河流进行综合整治,包括水质改善、河道疏浚、堤防加固等一系列措施,旨在提高河流水质和水环境的整体质量。
而河长制是指通过设立河长制度,明确河长职责,加强河道管理和治理的一种机制。
河长制水质监测系统则是为了配合河长制,实时监测河流水质情况,为河长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的方案。
河道治理水质监测系统的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监测点的设置:首先要对河流进行全面的调查,确定监测点的布设位置。
监测点应覆盖整个河流的主要断面,并考虑到上游、中游、下游的分布情况。
根据河道的特点和水质问题,还可以将监测点设置在河流的污染源附近,以便及时掌握污染源的情况。
2.监测参数的选择:水质监测参数的选择应考虑到河流的水质特点和治理目标。
常见的水质监测参数包括水温、溶解氧、pH值、悬浮物浓度、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采集水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营养盐等其他参数的数据。
3.数据采集与传输:为了实现实时监测,系统应采用现场自动化监测设备,如水质多参数在线监测仪、自动采样器等。
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或有线传输技术传输到监测中心,并进行实时存储和分析。
此外,还可以考虑在监测点安装摄像头,实时监测河道的水质情况。
4.数据处理与分析:监测中心应配备专业的水质监测仪器和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抽样分析和趋势分析,从而判断河道水质的变化趋势和异常情况。
同时,还可以利用GIS技术将监测数据与地理信息进行关联分析,绘制水质分布图和变化趋势图,以便河长制的管理和决策。
5.数据共享与公开:河长制水质监测系统的数据应及时共享和公开,以方便相关部门和公众了解水质状况和河道治理进展。
可以通过建立网站或移动应用程序,向公众提供实时的水质数据和污染源信息。
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河道治理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水质监测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
河道水质监测系统方案
一、浮标式水质监测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感知层、采集传输层及漂浮装置系统构成。
感知层由数字化组合式多参数水质传感器和COD在线监测仪、氨氮在线监测仪及漂浮系统组成。
采集传输层由采集测控终端及无线传输设备组成;漂浮装置由浮标及太阳能供电系统构成。
1.1测量参数综合性水质测量参数:COD、氨氮;常规水质测量参数:水温、酸碱度、氨氮、溶解氧、电导率、浊度。
1.2工作参数■最大工作水深:10m;■测量周期:传感器实时检测;■数据传输:无线远传;■通讯方式:GPRS,或者其他无线通讯方式;■环境温度:-5℃-55℃;■防水等级:IP65/IP68;■防雷等级:600W雷击浪涌保护;■抗风等级:10级;■供电方式:24VDC75W。
二、河道型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系统介绍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现场水质数据的在线监测功能,完成水质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控制、传输等功能。
水质自动监测站要求能进行24小时连续在线监测。
每日监测次数可以本地设置也可以远程设置,监测结果即时报出。
监测采用定时自报和召测工作方式。
水质监测系统要求具备自动运行、定期自动清洗功能。
测量参数有浊度(悬浮固体)、溶解氧、pH、电导率、温度,集成式传感器,仅需输出一组RS485信号即可,沉入式、管道式等多种安装方式,传感器自动清洗,免维护。
2.1数字化组合式多参数水质传感器2.1.1概述数字化组合式多参数水质传感器,是一款(多合一在线多参数水质传感器组合,可用于江河、湖泊、地下水、废水等不同水体的水质在线监测。
监测参数涵盖pH、ORP(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悬浮固体、温度、深度共7种参数。
该数字化组合式多参数水质传感器内部完成测量计算补偿,直接输出RS485数字信号包,可通过各种数据链向计算机、服务器和其他上位机系统无失真数据传输,数字化组合式多参数水质传感器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4G、GPRS、433MHz等)直达互联网系统。
产品一体化设计,测量精确可靠,维护简便、易操作。
河道管养水质监测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1、河道全线按照道路与河道相交处进行分段保洁,人员按照河段定岗配置.2、河道护坡保洁人员至少 2 人一组,协同工作,确保安全.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配置用于水面保洁作业的船只.4、河道护坡范围的人工排水明沟清掏纳入日常保洁工作范围.5、保洁工作含河道绿线范围内的规划未实施道路(现状土路、碎石路)保洁.喷泉曝气机,曝气机等设备的易损部件和现场需要材料,仓库内备有足够存货,用于保障项目的材料和设备供应保障.核心设备及材料供应方与我公司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有售后服务承诺书,可保障材料、设备、及技术更新.本项目材料、设备的维护工作主要是对建设期内实施的各项措施的检查与维护,主要内容包括:(1)每周两次定期巡检曝气机及供电路线,巡检内容主要有:a. 观察设备是否正常启动;b. 观察运转是否正常(声音是否正常,水流水花是否正常,有无拥堵现象);c. 子细观察裸露或者外置的电器电缆有无破损或者异常,浮现问题及时处理;d. 观察设备的固定有无松动情况;e. 及时清理曝气机周围飘荡物和垃圾,以免阻塞曝气机进水口, 影响其正常工作.(2)每两月一次检查并校准控制箱内的时间继电器,及时更换电池,确保其保持自动运转控制功能.(3)浮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关联事项:a. 电器部份浮现故障需立刻停机检修;b. 涉水的维护管理作业应即将住手,以防漏电等问题浮现安全事故.(4)定期保养和维修:增氧机每年(或者累计运行 2500h)应维护保养一次,内容包括:拆开增氧机主体部份潜水电泵,对所有部件进行清洗,去除水垢和锈斑,检查其完好度 ,及时整修或者更换损坏的零部件;更换密封室内和电动机内部的润滑油;密封内放出的润滑油若油质混浊且水含量超过50 米 L,则需更换整体式密封盒或者动、静密封环.(5)运行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运行时间,且不对附近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建立一套定期保养制度 ,主要易损件是风机和水泵,风机转向不能搞反,如进入污水,必须清理,更换机油后方能使用,风机启动前必须注意空气闸门是否打开,风机每运行 10000 小时必须保养一次,水泵每运行 5000-8000 小时必须保养一次,以保证系统长期正常运行.设备常见故障检查1)、不正常出水:检查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污泥池联通管道是否阻塞(堵塞物普通为脱落的生物膜和损坏的弹性立体填料).2)、接触氧化池曝气不均匀:检查曝气风机出口阀门是否在正常位置,曝气头是否损坏.3)、生物挂膜接触效果不明显A、检查接触氧化池曝气是否均匀,二沉池污泥是否泵提至该池;B、如果以上情况正常,则向该池投加适量的营养(白糖、尿素等).4)、出水水质不达标A、进水过大;B、接触氧化池曝气不均匀或者长期停运(此时必须重新培养生物膜);C、沉淀池污泥过多(必须彻底清除污泥);D、消毒装置停运和长期对出水不进行消毒.5)、自动控制浮现故障A、检查自动控制柜电源是否正常;B、检查配套提升泵和曝气风机是否损坏(此时可形成电流过大, 短路开关自动断开).生态浮床的各项结构管理在于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延长浮岛使用年限.任何细微的损坏或者裂缝,都会因不断的污水流动,造成损坏不断扩大,每月对生态浮床池体如坝、泄洪沟及其它控制水流的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植物是生态浮床处理核心,也是生态浮床后期管理最重要工作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植物栽种初期为了使植物的根扎得比较深,需要通过控制浮床的水位,促使植物根茎向下生长.生态浮床植物普通生长较快,根据不同的植物类型,在其生长茂盛、成熟后应对植物进行及时收割,并处理和利用.普通的植物收割时间为上半年的 3~5 月份和下半年的 9~11 月份.防止浮床内其它杂草滋生,对已生长的杂草应及时清除;需及时清除植物的枯枝落叶,以防止腐烂等污染.暴风雨后,浮床上植物发生歪倒,要及时扶培,排除积水.(1)挺水植物枯萎枝叶的整修清理是挺水植物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残枝败叶堆制沤肥或者深埋焚毁能减少病虫害,使植株保持美观、整齐的姿态,同时,植物残体在水中积累,会分解产生 H S 等气体,使水质恶化,2并导致水体营养素的循环而使水体保持富营养化状态,所以这是防止水体污染的必要措施.冬季清除植株地上枯萎部份,整剪留茬要低矮整齐.生长期修剪则结合疏删弱枝弱株,达到通风透光.挺水型植物无性繁殖能力强,如果超过设计需要的范围不予控制,便会造成过度蔓延的状况.在生长期需要结合修剪进行整治, 切除多余根蘖,防止种子散播,以及使用围护、切边等措施进行土壤隔离.一、不同环境条件条件下的日常养护挺水型植物的环境适应性普通较强,但对光照、温度、土壤、水体及其他环境、生物因子的要求也有差异,应根据不同情况,满足各自需要,并进行相应的使用和养护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日常巡查:每周巡查两次,及时修剪枯黄、枯死和倒伏植株, 及时清理滨岸带挺水植物周围的杂物或者垃圾.2)、生态浮岛种植植物后,每半月检查一次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及时补植缺损植株.3)、定期去除杂草,除草时注意不要破坏植被根系;对于生态浮岛上种植的挺水植物,注意不要破坏浮岛单体;在生长季节,每月至少除草一次.4)、冬至后至立春萌动前应对枯萎枝叶进行删剪.5)、植物更换:生态浮岛上种植的挺水植物一年更换2 次,时间为7 月和 11 月;更换时将种植蓝内的植株连根取出,再用利刀分出一株,重新植入种植蓝内(种植方法:采用海绵将植株根系包裹密实后放入种植蓝);植物更换后每周检查 1 次,如有坏死及时将根系全部取出并补种同种植物;更换下的植株要及时清除.6)、对于滨岸带种植的挺水植物,在春、夏季每月修剪一次,去除扩张性植物和死株,并适当修剪、挖除过密植株,以维持系统的景观效果.修剪下的植株要及时清除,防止蚊蝇滋生和影响景观.7)、对于因病虫害等原因造成某个或者某些植被死亡时,应将植被撤出,并进行相应的补种;当植物有严重病虫害时,应撤出后再喷洒杀虫剂处理.(2)沉水植物1)、及时清除水体表面的植物及非目的性沉水植物.2)、沉水植物长出水面影响景观时,应进行人工打捞或者机割.对于浮出水面的死株,应及时清除.3)、对于成活率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要进行补植,补植方法同设计种植方法.4)、根据沉水植物种类的不同,一年收割 1 次,收割时间为枯萎 1 周内开始收割,收割方式为机收割或者人工打捞.5)、台风、大风大雨天气及强泄洪后 2-3 天,检查沉水植物的冲毁情况,如有冲毁,及时补植.(3)浮水植物1)、日常巡查:每周巡查一次,及时打捞枯黄、枯死和倒伏植株, 及时清除浮水植物上的枯枝落叶.2)、对于生长扩张出种植网框外的浮水植物,视超出网框外围情况,每月修剪 1 次;每月定时打捞一次种植网框内的浮水植物,打捞面积为网框面积的 1/5;修剪、打捞出的植物残体及时运走.3)、冬季霜冻后部份枯死植株及时打捞清理.4)、台风、大风大雨天气及强泄洪先后 2-3 天检查浮水植物种植框的固定情况,固定绳应留有足够的伸缩长度 .恶劣天气过后及时检查,如有冲走,及时补种.5)、及时清除岸边浅水区的挺水类杂草,如双穗雀稗、糠秕草等, 以及采用人工打捞方法去除水面非目的飘荡植物.6)、对因各种原因造成成活率较低、覆盖水面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需要补植,补植方法同种植方法(浮水植物种植方法:将种苗均匀放到水体表面,要做到轻拿轻放,以确保根系完整,叶面完好,种植时植物体切忌重叠、倒置).7)、浮水植物发生病虫害一周内,及时喷施农药.8)、浮水植物控制在适当量,一年四季,保证三季开花,冬季不枯萎.(4)水生植物病虫害防治1)、有害生物防治原则根据水生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立地环境特点,加强对有害生物的日常监测和控制.根据不同水生植物种类、生长状况确定有害生物重点防治的对象. 禁止使用菊酯类等对鱼虾敏感的农药.提倡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的无公害防治方法.2)、水上虫害防治常见种类:刺吸类害虫(蚜虫类、叶螨类、蓟马类、蚧虫类、叶蝉类、网蝽类、飞虱类、木虱类等)和食叶类害虫(叶甲类、象甲类、夜蛾类、螟蛾类、刺蛾类、蝇类、软体动物类等).为害特点:刺吸或者锉吸水生植物水上部份植物组织汁液或者取食水生植物水上部份植物组织,造成植物组织破坏,植株生长势衰弱.识别方法:看叶片有无卷曲,叶片表面有无结网(叶螨类),叶色有无失绿的灰白斑或者失绿变灰白;看植株叶片上有无害虫分泌的蜜露(发亮的油点),叶片正面有无煤污分布;看叶片正面或者反面有无灰白的蛻皮壳 (蚜虫类、叶蝉类、叶螨类、飞虱类等);看植物叶片有无食叶害虫取食造成的孔洞、缺刻,叶面有无失绿的潜道(潜叶蝇、潜叶蛾、潜叶甲等),有无拉丝结网;看植物叶面上有无虫粪,叶片背面有无发亮的粘液干燥膜和黑色分泌物颗粒(蜗牛、蛞蝓)等.防治方法:食叶害虫成虫期用高压纳米诱虫灯诱杀、性信息素诱集;食叶害虫幼虫期喷药防治,如灭幼脲、高渗苯氧威、甲维盐等;刺吸性害虫喷药防治,如苦参碱、蚜虱净、机油乳油等;叶螨类害虫喷药防治,如克螨特、哒螨灵等;软体动物害虫喷药防治,如嘧达等.3)、水下虫害防治常见种类:水叶甲(鞘翅目),潜叶摇蚊(双翅目).为害特点:群集地下茎节部危害,吮吸荷花等根茎的汁液,导致荷叶发黄.或者幼虫蛀入荷花的浮叶叶背,潜食叶肉,致全叶腐烂,枯萎.识别方法: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缺少光泽,大叶明显减少,严重的整株浮出水面(水叶甲).或者荷花的浮叶叶面上弥漫紫黑色或者酱紫色虫斑 (潜叶摇蚊).防治方法:根施辛硫磷颗粒剂或者茶籽饼粉(水叶甲);叶面喷施蝇蛆净或者灭蝇胺(潜叶摇蚊).4)、病害的防治常见种类:白粉病、炭疽病、诱病、叶斑病、煤污病、病毒病等.识别方法:看植株叶片正反面有无灰白色的病斑和白色粉状物(白粉病);植物病部有无呈轮纹状罗列的小黑点(炭疽病);叶片病部有无黄色或者褐色粉状物(锈病);叶片病部有无黑色粉煤层覆盖(煤污病);植株有无花叶、班驳、矮缩、丛枝等(病毒病).防治方法:水生植物休眠期,结合清理植株上的枯枝和病叶,喷洒晶体石硫合剂等进行病菌预防控制;水生植物发病初期用药防治,如烯唑醇、氟硅唑(黑星病、锈病);氟菌唑、丙环唑(白粉病、锈病、叶斑病);炭特灵、咪鲜胺(炭疽病);病毒清、盐酸吗啉胍(病毒病).通过河道保洁长效管理,进行时常性打捞保洁,确保河流水面洁净,达到河面无杂草、无飘荡废弃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 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总目标.管理具体目标为:(1)保持河道畅通,河中无障碍物;(2)河面无影响水生态的杂草,岸顶、岸坡无因管理导致的垃圾;(3)水面无飘荡废弃物,干净整洁水面飘荡垃圾停留时间不允许超过 30 分钟;(4)河道管理范围内无垃圾;(5)河道管理范围内无违章建造;(6)水环境保持良好,水质感官好(水清、无异味).我公司将建立河道管理保洁队伍,确定专职管理人员和保洁员,并签订保洁合同,保证责任落实到人;每天一次对河面进行打捞,开展日常的保洁工作,在秋冬季节对河边落叶杂草进行集中清理.每条河道合理配置保洁船 1 条,打捞器具有投标人自行配置, 及时清理水面飘荡物及水草,做到日产日清,合理布置暂时堆放点,做到堆放点垃圾日产日清.设技术支持热线电话(固话、手机),接到采购人通知后要即时电话响应,如电话响应无法解决的,2 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8 小时内处理完毕.如 8 小时内无法解决,则必须采取应急措施,不得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长期储备应急使用的菌剂作为水污染应急管理使用的物资以便及时调用.根据项目河段的具体情况我们确定了本项目的最主要突发性的污染风险源有:未截污的工业区或者环保设施处理能力不足的超标排污情况未纳入监管系统的违法企业的违法偷排行为未经处理的养殖业超标排放污水现象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等造成局部或者较大法务的工厂污水处理设施、有毒有害化学品仓库的破坏、崩塌,进而使污染物的泄漏形成的突发性污染以及突发性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污水管网设施、污水厂的破坏造成的污水直排和雨污合流现象在整个施工过程及项目维护期,为了及时处理这些突发性事件制定了下列应急事件的预防措施:协助政府相关部门的河流突发污染事件预警系统的建设我们针对本项目的管理河段设置了 1 个专职的环保巡查员的岗位,加强管理河段的人工巡视、监测协助政府相关部门针对本项目管理范围内的截污工程及配套区域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工作;协助政府相关部门针对本项目管理范围内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及污染处理;协助政府相关部门针对本项目管理范围内工业企业员工生活污水管理与管理力度 ;在整个施工过程及项目维护期,为了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本方案已经规划设计了下列应急预案,作为补救措施,避免污染蔓延, 影响环境及市民的安全:微生物技术应急方案物理增氧技术应急方案危(wei)险化学品污染应急方案重金属污染应急方案电力供应应急方案防洪排涝应急方案地质灾害应急方案物理拦截应急方案吸附抗生素处理应急方案活性炭处理应急方案生物化学法处理应急方案化学中和法处理应急方案等异位处理设施应急方案避免管理河段二次污染的应急方案本公司在能力许可范围内,可对以下几种突发状况作出应对, 并作出应急方案:配备 500 千克的复合脱氮菌(常温菌)及 10000 片降氨氮超浓缩型片剂用于突发事件使用.就直接把底质净化剂投放到水中. 常备活性炭作为化学品污染应急材料,活性炭可吸附处理含氰废 水、含汞废水、含酚废水、甲醇废水 .活性炭应用于处理含氰废水的文献报导越来越多, CN_、HCN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容量,普通为 3 米 gCN/gAC~8 米 gCN/gAC(因品种 而异).1、制定原则(1)快速反应原则.电力应急要坚持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理 快、恢复快”.(2)协同作战原则.在市电力有序供应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做 好电力生产突发事件的应急错峰和供电平衡工作.(3)平衡缺口原则.电力系统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供电部门要尽快通过实施对工业、商业错峰、避峰等手段做到供用电平衡.(4)有保有限原则.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重要单位的用电需求.突发事件解决后,优先恢复上述单位用电.启动应急预案前先限制高耗 能、高污染工业负荷.必要时可要求工业用户动力生产全停.2、组织保障①电力有序供应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1)贯彻国家、省、市对电力供应应急的决策和部署.(2)领导和指挥全市电力供应应急工作,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3)根据负荷变化情况决定启动(或者解除)相应的电力供应应急预.区安监局负责危(wei )险化学品企业的检查,严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单位报请政府关停. 案(4)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电力供应应急的各项工作.(5)负责向市政府和省经贸委报告电力供应严重短缺的情况.②电力有序供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1)落实电力有序供应应急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和部署.(2)根据电力缺口情况,会同有关单位制定全市错峰用电方案.(3)负责各项应急措施的监督落实.(4)负责对错峰用电情况的采集整理,并向市电力有序供应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工作.(5)负责向有关部门、媒体披露有关应急信息.(1)为了保障防汛抗洪工作的顺利进行,项目部应好急救援设备、物资储备.(2)对防汛设施定期进行全面巡查,做好记录,同时做好工程施工地段的安全查工作和现场管理,及时清理作业现场,同时严格落实防汛保障措施.在汛期加强对配电柜设施等的安全栓查工作,使之处于良好运转状态.(3)项目部所有人员及现场作业队及其他作业队的人员在汛期时刻处于战斗状态,发现险情即将进入战斗状态.在防汛抗洪应急期间用纺织袋装土对堤坝,便道等处浮现的小型溃口,泄露等进行封堵泄洪前,撤离现场的物资、设备;在需要进行土方挖除泄洪时,迅速组织防汛设备、物资、人员对河中的围堰进行开挖泄洪.在应急救援袭击抢险过程中,袭击抢险队员一定要穿好救生衣才能到现场进行袭击抢险工作,以免在抢险过程中不慎落水造成淹溺等事故.当汛期结束后,项目部着手开展污染物采集、清理与处理.对于应急响应中为泄洪而开挖的便道进行重建,及早恢复施工.1) 每月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2) 做好现场各工作安全防护措施,并每月检查防护设施有效性,发现问题即将整改.3) 在危(wei)险地段悬挂明显警示标志.4) 制定安全可靠的操作规程,杜绝生产过程中因人为操作错误造成人、财、物的损失.5) 建立安全保障小组,在进行危(wei)险作业时必须有保障小组成员在场监督作业,发现违规操作应即将制止,浮现事故应即将采取应急措施,降低人、才、物的损失.6) 建立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浮现突发紧急事件即将启动该预案.并及时将现场发生的各类事故即将汇报相关领导.1、项目施工阶段结束,经监理、招标人对完工内容进行验收.2、验收阶段水质的检测由招标人与中标人指定的具有国家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主要在主河道区域进行采样,每月进行一次,由检测单位派人采样,采样时采购方、中标方必须在场,费用中标方承担, 在连续降雨量超过 20 米米时,为避免降雨对河道水质数据的影响,采样检测工作需延后一星期进行.3、设置多个水质检测点位的,每次随机抽取其中 1 个点位作为最终评判该指标是否实现目标的依据.监测间隔(日常观测期):每月对水质指标进行监测一次.水样应该在水面以下 30 厘米处抽取.监测分析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以及各项检测国标中规定的有关方法进行.。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为确保河流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保护河流生态环境,提出以下河流水质监测方案。
一、监测点的选择1. 选择代表性点位:根据河流特征、水质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河段作为监测点位,确保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可比性。
2. 考虑污染源:选择靠近工业排放口、农田排水口、生活污水排放口等潜在污染源附近的监测点,以及远离污染源的自然河段进行对比监测。
3. 分布均匀:在整个河流流域内选择监测点位,分布均匀,以反映整个流域的水质状况。
二、监测参数的选择1. 常规监测参数:包括水温、溶解氧、浊度、pH值等常规水质指标,以了解水体的基本性质和污染程度。
2. 优先监测污染物:根据河流流域的特点和潜在污染源的排放情况,选择对流域影响较大的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物等污染物进行优先监测。
3. 生物监测指标:选择一些生物指标,如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等,反映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三、监测频次和时段1. 监测频次:根据河流特点和变化趋势,确定监测频次。
一般情况下,可选择每季度进行定期监测,对于重点污染源附近的监测点,可适当增加监测频次。
2. 不同时段监测:选取不同季节、不同气象条件、不同污染物排放情况下的监测点位,使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四、监测方法和设备1. 常规监测方法:采用标准方法进行水质监测,使用经验证的仪器设备进行参数测量。
2. 污染物监测方法:根据不同污染物的特性,采用适宜的化学分析方法或生物监测方法。
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自动监测设备:可在河流上设置自动监测设备,实现连续、实时监测,以获取更为精确的数据。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收集:建立数据库,及时收集河流水质监测数据,并进行合理分类和整理。
2.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水质状况的综合评价。
3. 监测结果报告:定期生成监测结果报告,包括监测点位的水质状况、污染物浓度、生物指标等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读。
河流治理工程水质监测方案设计
河流治理工程水质监测方案设计1. 背景现如今,随着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河流面临着水质污染的严重问题。
为了保护和恢复河流的水质,进行河流治理工程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为了确保治理工程的有效性和长期可持续性,水质监测方案的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2. 监测目标水质监测方案的首要目标是及时检测和解决河流水质问题,从而实现水质的持续改善。
具体监测目标包括但不限于:监测主要污染物浓度、监测水生态系统状况、监测水质变化趋势等。
通过监测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河流水质的保护和恢复。
3. 监测方案设计3.1 监测指标选择根据河流治理的具体需求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监测指标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监测指标包括:水温、浊度、氨氮、总磷、总氮等。
针对具体的河流情况,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特定的指标。
3.2 监测频次和监测点布设根据河流的长度、水质变化的空间分布以及治理工程的需求,在河流上设置合理的监测点是必要的。
同时,监测频次的安排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在选择监测点和监测频次时,需要充分考虑如下因素:河流水质变化的季节性和日变化、人类活动及污染源分布的影响等。
3.3 监测方法和设备选择根据监测指标的特点和监测要求,需要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和设备。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方法、生物监测方法和物理监测方法。
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设备,能够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4 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有关水质变化趋势、污染源识别和评估治理工程效果等重要信息。
因此,在设计水质监测方案时,需要明确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4.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为了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需要建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体系。
具体措施包括:标准操作规程的建立、设备校准和维护、样品采集和保存规范等。
5. 结论河流治理工程水质监测方案的设计是实现水质保护和治理工程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
河流水质监测方法与数据分析技术指南
河流水质监测方法与数据分析技术指南河流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水资源,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河流水质,监测和分析河流水质数据,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河流水质监测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指南,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河流水质监测方法1. 采样方法采样是河流水质监测的重要环节,正确的采样方法能够确保采集到具有代表性的水样。
在选择采样点时,应考虑河流流域面积、河流水质变化以及可能存在的污染源等因素。
在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二次污染,并遵循相关的采样规范和标准。
2. 参数监测河流水质监测需要测量一系列的水质参数,包括但不限于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总氮、总磷等。
这些参数能够反映水体的酸碱性、氧气含量以及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含量等信息。
监测参数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保能够准确评估水体的水质状况。
3. 监测设备监测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监测设备包括多参数水质分析仪、溶解氧仪、光谱仪等。
在选择设备时应注意设备的准确性、稳定性以及易于操作和维护等特点,同时需要密切关注设备的校准和维护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二、河流水质数据分析技术指南1. 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收集是进行水质分析的第一步,可以通过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和文献调查等方式获取数据。
在整理数据时,应注意记录数据的来源、时间、空间等信息,并进行数据筛选和合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 数据质量控制数据质量控制是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包括数据校验、异常数据处理、数据精度评估等工作。
在进行数据校验时,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标准,通过比对和修正数据,消除可能存在的误差。
3. 数据分析方法河流水质数据的分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时空分析、趋势分析等。
统计分析能够揭示数据的分布特征、相关性和变化趋势等;时空分析可以研究河流水质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趋势分析能够预测未来水质的变化趋势。
如何进行河流水质监测与评价
如何进行河流水质监测与评价河流水质监测与评价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它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河流水质的状况,还可以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本文将从监测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河流水质监测与评价。
一、监测方法河流水质监测主要有现场监测和实验室监测两种方法。
其中,现场监测是指直接在河流中采样、测量和分析,通常采用便携式仪器,如多参数水质仪、色谱仪等。
实验室监测则是将采样的水样带回实验室进行深入分析,通常使用高灵敏度的仪器,如质谱仪、光谱仪等。
现场监测的优点是实时性强,结果能够立即得到,可以及时采取措施。
然而,由于现场测试设备受限,很多指标无法直接检测,只能通过取样后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
因此,实验室监测的结果更为精确,能够得到更多的水质指标数据。
二、评价指标河流水质评价需要依据一定的指标体系,常用的指标包括生化指标、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
1. 生化指标生化指标主要反映了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程度和生物活性。
其中,溶解氧是评价水体呼吸生态系统和水生生物生存状况的重要指标。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则反映了有机物的分解过程和水体自净能力。
此外,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数量和种类也可作为评价水质的指标。
2. 物理指标物理指标主要反映了水体的透明度和浑浊程度。
透明度可以通过测量水体中可见光的透过程度来评价。
浑浊度则反映了水体中颗粒物质的含量和粒径分布。
物理指标的测量通常较为简单,可以通过目测或使用专用仪器进行测量。
3. 化学指标化学指标主要关注水体中溶解性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
常见的化学指标有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总氮、总磷等。
其中,氨氮和总氮可以反映水体中氮的含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则反映了水体中氮化合物的含量。
三、河流水质评价方法进行河流水质监测与评价时,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根据河流水质的类别和标准,将各项指标的监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判断出河流的水质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河流水质监测与水环境治理技术
河流水质监测与水环境治理技术Chapter 1 河流水质监测的意义和目的河流是自然界最为重要的水源之一,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保障河流水质安全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水资源,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河流水质监测也就成为了一项极为重要且必要的工作。
河流水质监测的目的是评估河流水质的状态,及时发现河流水质问题,釆取相应的管理和修复措施,提高河流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同时,河流水质监测可以对河流环境的重要指标进行测量,了解水体富营养化和水污染的情况,为水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Chapter 2 河流水质监测的途径和方法河流水质监测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促进水质监测工作更加全面和深入进行。
1.定点取样法:河流的水质监测最基本的方法是定点取样法,在水体中选取几个代表性的点位进行水样釆集取样,选择的点位需要有较强的代表性,多釆用常年流量的中段或下游作为取样点。
通过定点取样法可以反映水体的总体状况,对建立河流水质监测基本数据相当关键。
2.小型便携式水质分析设备:小型便携式水质分析设备往往使用在现场水质测试中。
该设备具有体积小、操作便捷等特点,方便生产和生活用水等领域的相关人员在需要时便捷地进行水质检测。
3.遥感监测法:通过卫星图像获取河流水质的信息就是遥感监测法,可以通过长时间获取卫星数据和图像,掌握一些污染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影响水质的关键因素,提供可信、可靠、有用、及时的决策和防治信息。
Chapter 3 水质监测中需要釆取的预处理措施在进行水质监测时,必须先对水样进行处理,以确保水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有:1.水样采集:在进行水质监测时,我们需要从水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取样,然后将釆样的水样放入一个装有分析药剂的试剂瓶中。
2.净化和去除胶体颗粒物(Coagulation and Flocculation):在样品液体中添加适量的药剂,在短时间内混合搅拌即可凝结成沉淀,以达到净化和去除胶体颗粒物的目的。
河道水系监测系统方案
河道水系监测系统解决方案一、系统概述河道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在河道监测点布设河道监测仪、水质、液位和流量等监测设备,实时掌握河道流量、河道液面高度、河道水质以及现场视频状况,实现河道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和城域化汇集管理,并通过可靠的传输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接入到各个应用系统中,实现实时监测告警,并通过现场真实画面反馈河道运行情况。
二、系统架构1. 感知层感知层是物联网的核心,是信息采集的关键部分。
感知层内的设备通过传感网络获取感知信息。
2. 网络层网络层是数据通信的核心,是数据传输的主要通道,网络层主要采用4G或NB-IOT通信网络,具备覆盖广、连接多、速率快、成本低、功耗低、架构优等特点。
3. 通信服务层通信服务层主要是实现河道水系监测设备数据的汇集与数据管理,并提供Socket通讯服务、Data base存储服务、Web Service、MQTT代理服务、App回调服务,实现系统数据与一体化管理平台对接,为平台等应用层提供专业、全面、可靠、稳定的数据通信服务。
4. 应用层应用层为河道水系监测系统平台及第三方应用平台,为运维部门、管线权属单位等相关部门提供数据展示、决策分析等信息服务,实现业务范围内的河道水系进行集中展示与监管,为紧急情况处理、辅助决策判断、综合规划发展等提供支持。
系统架构图三、系统功能:1. 视频监控视频监控是河道进行实时监控的物理基础,管理部门可通过它获得有效数据、图像或声音信息,对突发性异常事件的过程进行及时的监视和记忆,例如河道水位过高、人为破坏设备等状况的及时掌握,用以提供高效、及时地指挥和调度、处理突发事件等。
2. 实时监测告警实时监测河道的环境状态,根据预先设定报警规则,对河道液位、水质、河道流量超阈值等异常情况进行实时告警监测。
3. GIS地图展示在电子地图上显示监测点位、基本信息、实时状态等,也可以通过文本形式展示监测位置、基本信息、实时状态、历史状态记录等信息。
4. 河道调度运行管理掌握河道的真实运行状况,当河道运行发生状况时,进行事故分析,高效协调相关部门的协同工作。
河流水质监测方法及环境保护方案讨论
河流水质监测方法及环境保护方案讨论河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河流水质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研究河流水质监测方法以及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河流水质监测方法1. 传统监测方法传统的河流水质监测方法主要包括采样分析和现场监测。
采样分析是指定期去河流取样然后进行实验室分析,通过分析水样中的化学物质浓度、含量和污染物的种类等指标评估水质状况。
现场监测则是利用专业水质监测仪器对河流中的水质实时进行监测。
这两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获得准确的数据,但存在着采样点选择困难、周期较长、费用较高等问题。
2.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监测方法近年来,随着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进步,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河流水质监测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方法通过获取卫星图像和无人机图像,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能够实现对整个河流流域水质的全面监测和分析。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监测范围广、频率高、实时性强等优点。
二、环境保护方案讨论1. 提高水污染治理能力为了保护河流的水质,必须加强水污染的治理能力。
在城市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废水排放,推广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厂。
同时,加强农田和畜禽养殖的管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河流的影响。
2. 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为了使水质监测更加科学和有效,有必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
建立完善的监测机构和监测体系,提高监测设备的先进性和精准性。
加强对水质监测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
加强对水污染行为的执法力度,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严格处罚,形成法治的环境保护机制。
3. 宣传教育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应加强对公众的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河流水质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鼓励公众参与河流的护理和保护,组织志愿者进行河流的清理和保洁活动。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水质监测方法与水体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水利工程中的河道水质监测方法与水体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水利工程是人类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工程。
在水利工程中,河道水质监测方法和水体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是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河道水质监测方法和水体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河道水质监测方法河道水质监测方法是了解水体环境状况的最直接手段,为科学有效地控制水体环境污染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常见的河道水质监测方法包括实地采样分析和遥感监测。
1. 实地采样分析实地采样分析是通过收集水样进行室内分析来获取水体的水质信息。
常见的实地采样参数包括溶解氧、水温、PH值、浊度、氨氮、总磷、总氮等。
这些参数可以反映水体的有机质、无机物含量、营养盐水平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等情况。
通过实地采样分析,可以及时了解河道水体的水质状况,判断是否存在污染情况,为环境保护和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2. 遥感监测遥感监测是利用飞机或卫星等遥感技术获取水体环境信息。
通过遥感监测,可以实现对大范围、连续性的水体环境状况进行观测。
遥感监测可以获取到的水体环境参数包括水体颜色、水体悬浮物浓度、水体透明度、水体叶绿素a浓度等。
利用遥感监测可以实现对水体的全面监测,提高监测效率,为水体环境污染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二、水体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水体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减少或消除水体环境污染,维护水体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体环境污染控制技术。
1. 水质净化技术水质净化技术主要有物理净化技术、生物净化技术和化学净化技术。
物理净化技术包括悬浮物沉降、过滤、离心等,可以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和沉积物。
生物净化技术利用某些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有机物或无机物进行降解和吸附,净化水体。
化学净化技术利用化学反应将水体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通过水质净化技术,可以实现水体的净化和恢复。
2. 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是将污水经过一系列处理步骤,去除其中的有机物、无机盐、悬浮物等污染物质,使之符合排放标准或达到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道治理河长制水质监测“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江河湖泊具有重要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是最重要的水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12月11日,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
《意见》要求建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领导的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确认了六方面的主要任务: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水生态修复和加强执法监管。
《意见》对河湖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其指导下,北京、上海、江苏、福建、浙江等地纷纷推出了地方性“河长制”《实施细则》和《实施办法》,打响了污染防治、河道治理、建立河道管理保护长效机制的攻坚战。
1.2河道治理与长效监管河道治理是“河长制”的重要工作内容,上海市《关于本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中,提出了2017年底,实现全市河湖河长制全覆盖,全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水域面积只增不减,水质有效提升;到2020年,基本消除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水体,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升到78%,河湖水面率达到10.1%的工作目标。
与短期的河道治理相比,河道水质的长效管理持续时间更长,涉及部门和行业更多,协调和管理难度更大,是河湖管理保护中的一个难点。
缺乏有效的河道水质长效监管解决方案,业已修复的河道也容易被再次污染,黑臭反弹,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适用于全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1.4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水质很好。
既无天然缺陷又未受人为直接污染,不需要任何处理。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优为Ⅰ类和Ⅱ类水质,良好为Ⅲ类水质,轻度污染为Ⅳ类水质,中度污染为Ⅴ类水质,重度污染为劣Ⅴ类水质。
1.5地表水主要水质指标详解溶解氧(DO):代表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态氧。
水中溶解氧指标是反映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含有有机物污染的地表水,在细菌的作用下有机污染物质分解时,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发黑发臭,会造成鱼类、虾类等水生生物死亡。
在流动性好(与空气交换好)的自然水体中,溶解氧饱和浓度与温度、气压有关,零度时水中饱和氧气含量可14.6mg/L,25℃为8.25mg/L。
水体中藻类生长时由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会造成表层溶解氧异常升高而超过饱和值。
pH值:表征水体酸碱性的指标,pH值为7时表示为中性,小于7为酸性,大于7为碱性。
天然地表水的pH值一般为6~9之间,水体中藻类生长时由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会造成表层pH值升高。
水温:水温指标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物理指标。
实际上对人体的健康及安全等并无直接的危害,其环境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温变化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存在着加速或抑制作用,二是水温对其他水质指标的环境效应有协同作用,比如在其他水质指标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水温升高或降低,可能会导致某些环境灾害现象的发生。
浊度: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细有机物、无机物、浮游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使水样呈现浊度。
浊度值对于了解水质状况和水质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OD: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
重铬酸钾的氧化能力很强,能够较完全地氧化水中大部分有机物和无机性等还原性物质,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水样分析。
总氮: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
包括NO3、NO2和NH4等无机氮和蛋白质、氨基酸和有机胺等有机氮,以每升水含氮毫克数计算。
常被用来表示水体受营养物质污染的程度。
水中的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测定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染和自净状况。
地表水中氮、磷物质超标时,微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生长旺盛,出现富营养化状态。
水中油:水中的油类物质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各种油类漂浮在水体表面,影响空气与水体界面间的氧交换;分散于水体中的油类可被微生物氧化分解,从而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质恶化,红外分光光度法不受油品种的影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石油类的污染程度。
高锰酸盐指数: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处理地表水样时所消耗的量,以氧的mg/L 来表示。
在此条件下,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亚铁盐、硫化物等)和有机污染物均可消耗高锰酸钾,常被作为地表水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也称为化学需氧量的高锰酸钾法,以别于常作为废水排放监测的重铬酸钾法的化学需氧量(COD)。
氨氮: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也称水合氨,也称非离子氨。
非离子氨是引起水生生物毒害的主要因子。
水中的氨氮受微生物作用,可分解成亚硝酸盐氮,继续分解,最终成为硝酸盐氮,此过程消耗水中DO,还会造成藻类大量繁殖,即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发臭,鱼类死亡等等总磷:就是水体中磷元素的总含量,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
对于引发水体富营养化而言,磷的作用远大于氮的作用,水体中磷的浓度不很高时就可以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2、河长制水质监测系统解决方案“河长制”河道水质监测系统解决方案为河长制的落实提供全方位的产品支持、系统平台支持和技术支持。
通过现场检测和实时在线监测,配合信息化系统和应用终端,帮助河道管理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河道水质信息,为预警预报重大流域性水质污染事故,监管污染物排放,以及监督总量控制制度落实等提供帮助。
该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主要是水质分析解决方案,包括了水质监测中心、岸边站、水质监测浮标和便携式水质检测箱,提供了多种获取河道水质信息的方法,可以依据河道监测需求以进行选择。
网络层主要是网络通讯以及水质数据库,存储河道及水质数据。
应用层以应用软件为主,包括电脑管理终端和移动管理终端。
2.1水质监测中心水质监测中心是固定永久性水质监测站,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支持安装复杂的水质监测设备并提供良好的测试环境。
水质监测中心一般由采水和配水单元、分析测试单元、系统控制单元和通讯单元等组成,具备完善的供水、供电、防雷、防水、保暖、防冻、网络通讯以及视频监控等功能。
在监测站内,还加装化学试剂柜、实验台等设施,放置实验室分析测试设备等,使其在在线水质监测功能之外,同时具备实验室水质分析能力。
水质监测中心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分析测试单元可根据不同的监测需求进行选择,即可用于重点监控江河断面的水质监测,也可用于普通河道的水质监测。
监测指标PH、ORP、电导率/TDS、溶解氧、浊度、COD、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等。
2.2岸边站岸边站是半永久性水质监测站,一般采用彩钢或不锈钢材料建造,表面做喷塑或烤漆处理。
岸边站由采水和配水单元、分析测试单元、系统控制单元和通讯单元等组成,具备完善的供水、供电、防雷、防水、保暖、防冻、网络通讯以及视频监控等功能。
岸边站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适用于土地资源紧缺,地形复杂,无法建设砖瓦结构站房的场景。
岸边站可采用整体设计,在必要时可进行整体迁移。
监测指标PH、ORP、电导率/TDS、溶解氧、浊度、COD、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等。
2.3水质监测中心和岸边站的结构设计采水单元采水单元主要用于从河道抽取水样,通常由采样泵、采样浮筏和粗隔离栅、压力流量监控及采水管道等组成。
配水单元和样品预处理单元水单元采集的水样,通过配水单元分配给不同的分析测试设备,以及自动留样器。
配水单元同时也具备自动清洗功能,通过使用自来水进行反向冲洗,可以排除管路和系统内的泥沙等杂质和污染物,确保管路通常。
样品预处理单元负责水样的预处理及分配过程,保证水样满足各分析仪器的进样要求。
通常情况下,常规五参数(温度、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的测量不需要进行预处理,可以直接分析。
其他分析仪器,如氨氮等,通常需要经过多级过滤,进行预处理后,才可进样测试。
2.4水质监测浮标江河、湖泊、水库是重要的饮用水水源,也是水环境治理和监管的重要环节。
基于自动水质分析仪器的水质监测站具有强大的水质监测能力,具有良好的测试准确性和可靠性。
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局限性,特别是:●占用岸边土地资源,选址难度大;●需要一定的供电供水等基础保障设施,在偏远的山区难以实现;●采样点比较固定,无法对特殊位置进行取样等。
水质检测浮标结合了现代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水体的化学和理变化,实现数据的远传和分析。
通过大数据建立水质污染指数模型和特征污染物预测数据库,可以对河道水质变化进行预测,并对突发性污染事件进行预警。
主要监测指标●水质参数:pH、ORP、电导率、TDS、盐度、溶解氧、浊度、温度、氨氮、COD、TOC、叶绿素a、蓝绿藻、硝氮等;应用领域●水源地预警;●江河、湖泊、湿地、海洋等的生态监测;●蓝藻、赤潮的监测和预警;●富营养化状况监测和调查;●生态修复工程的效果评估和长效监管;●水产养殖水质环境监测;●突发性污染事件监测和预警。
水质监测浮标主要特点●直接投放到河道中进行水质监测,使用简单灵活,不占用岸边土地;●浮标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抗撞击能力强,防生物附着性,耐腐蚀;●大浮力设计,有效载荷更高,可搭载更多水质监测设备和辅助设备,存放电池和电子设备的密封箱水密封性佳;●浮标具有自平衡能力,具有良好的抗风抗浪性能;●采用传感器进行水质监测,可根据测试需求配置不同传感器,测试过程绿色无污染;●支持蓄电池和太阳能双重供电,有效提高续航时间;●支持无电报警,提示运维周期;●支持单点标定、多点标定、动态标定功能;●支持双向通讯,可远程控制浮标,调整测量参数;●支持大容量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支持数据无线传输,可设置测试和数据发送间隔;●支持传感器自清洗功能,减少日常维护量;●支持GPS,支持全球定位;●支持离水报警和位置偏离报警,加强防盗功能;●具有警示灯标,有效提醒过往船只,防止碰撞;●具有固定及回收系统,可根据水下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形式的锚和抛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