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学案(带答案)演示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学案(带
答案)
五《咬文嚼字》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
(2)过程与方法: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课文,理解文中所选的诗词及故事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平常的学习中“咬文嚼字”。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法,诵读法,点拨法
一、预习分享
1. 知人论世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和《诗论》。解放后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为止无人敢取代它的地位,无作品敢替代此书。文革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诗论》《西方美学史》《谈美书简》等。
2. 了解有关常识:
文艺随笔:文艺随笔是一种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趣味性的批评样式。随笔很注重内容的知识性,它不像规范的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且选用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做铺垫,从中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再与文学领域的有关话题联系起来加以评论。随笔的行文很讲究文采,笔调轻松活泼、亲切随意,深入浅出。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炼字: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
3. 给加点字注音
嫌.弃垂涎.唾.骂氛.围潜.能锱铢
..箭镞
..嚼.碎月晕.焚.香意蕴.灞.桥携.手
4. 字形
陈词()调自()得意咬文()字举不()举
留心玩()推陈()新清()肺腑变化莫()()()必较()然无味胸()气度轮外圆()5. 熟语积累
咬文嚼字:形容过分推敲词句;形容卖弄才学;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含贬义)
陈词滥调:陈旧不切实际的话。
索然无味: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
锱铢必较:很少的利益,很小的事情也会斤斤计较。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二、整体感知
1. 解题
“咬文嚼字”本是贬义词,在本文中该如何理解?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2. 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
第一层(1至4)通过三个例子,说明文字与思想之间的关系,强调“咬文嚼字”实质上就是思想_和情感的调整。
第二层(5至7)从正反两方面强调: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第三层(第8段)点明写作目的:对多文学作者的要求和希望: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三、合作探究
1. 作者举的下列例子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
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
答: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
答:斟酌文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感情,所以文字一增一减,意味就随着变了。
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答: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也是推敲作品的意境。不同的字眼表现不同的意境,使用什么字眼,要由表现的意境来决定。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答: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的联想意义是游离的,偏于个性的,迷离不易捉摸、难以控制的,既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支离。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以在含混中显得意蕴丰富,达到艺术的妙境。
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答: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容易滑向套板反应,袭用套话滥调。文学创作要克服惰性,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做到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
2. 作者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理由是什么?试从自己的写作体会或者读过的诗文中举例说明这个论断。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答:文字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如果思想还没有透彻,感情还没有凝练,文字就会含糊。只有思想透彻、感情凝练,文字才会明确。因此,文字上的推敲实际上是思想感情的推敲。
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到江南岸”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既写活了春到江南的勃勃生机,又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心情。
3. 从课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咬文嚼字”的极高水平,这对我们“咬文嚼字”有什么启示?
第一,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拿“你是”式、“你这”式来说,仅仅一字之差,作者却品味出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而且讲出表达效果不同的原因。这告诉我们,无论阅读或写作,一个字也马虎不得。
第二,咬文嚼字要有较强的语感、丰富的语言知识以及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能力。作者之所以能对课文中所举的例子进行精辟的分析,不仅得力于作者有极强的语感和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得益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能力。例如,作者对“推”“敲”二字的品味。从“推”字想到门是虚掩的,由虚掩又想到“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由一个和尚又想到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作者又联系上句“鸟宿池边树”,想到“推”“可以无声”,气氛冷寂,才不至于惊动宿鸟。这样的咬文嚼字就显得很到位。
第三,咬文嚼字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要敢于创新。作者在课文中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对任何见解、任何名人不迷信、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发表新的见解。对郭沫若,对王若虚,对韩愈,尽管他们都是名人,但作者不盲从,发表了与他们不同的见解。尤其韩愈对“推敲”的意见,似乎成了定论,获得许多人的认同,作者却提出相反的看法。
4.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这篇课文是随笔,作者以漫谈的方式,似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字字句句沁入读者心田。作者不以深奥的理论吓人,举例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