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2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2 新人教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能力目标:理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把握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理解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树立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内容。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探究园:听《春天的故事》思考:1.《春天的故事》说明我国实行的是什么决策?2. 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对此,应如何理解?二、自学探究与完成1.社会主义在新时期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是什么?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5.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三、国情导读引入: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这道出了社会主义在新时期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的根本原因。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1. 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2. 总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3、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某某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某某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学教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学教案

第一部分:知识网络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十六大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注:提供十六大内容的摘要,其目的不是让大家去识记,而是要求我们能够运用所学内容对上述观点进行理解。

)㈠基本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㈡基本内容:⑴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⑵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⑶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⑷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①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社会保障事业。

③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⑸……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十六大摘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㈠基本目标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㈡基本内容⑴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⑵必须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⑶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和睦团结。

⑷……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十六大摘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㈠基本目标: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主要特点)㈡基本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⑴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⑵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⑶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有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认识。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八年级历史教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9篇

八年级历史教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9篇

八年级历史教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9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介绍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内容。

二、学情分析对人民代表大会的理解,由于这一政治现象对学生来说不太了解,因此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要性四、教学重点、难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五、教学方法图示法、例举法、讲授法六、教学过程导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哪几方面?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讲授新课:第七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板书)问:政治领域的奋斗目标?民主问: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基本目标:领导——中国共产党基础——人民当家作主内容——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自治协商年度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依法治国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板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问: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原则:民主集中制人员组成:人民选举代表机构性质:权力机关结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国务院——行政机关法院、检察院——司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权力机关——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说明: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板书)2、人民代表是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板书)人民代表产生——选举——直接、间接观看录象3、坚持的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板书)适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确保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参与国家管理、既保证中央集中领导,又发挥地方积极性。

初三年级第四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初三年级第四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键入文字]
初三年级第四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以下是政治网为您推荐的初三年级第四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初三年级第四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识记)
(1)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它包括和。

其中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2)为主体,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的和初级阶段决定的。

2、毫不动摇地、和个体、私营等经济发展(理解)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等。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理解)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

但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和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中西部地区在根据自己的条件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在各个方面支持了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

当改革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党和国家又采取有力措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先富裕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识记)
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达到。

这既包括的改善,也包括的
1。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教案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教案

教学内容备注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2、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第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二、人民民主专政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敌人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两者的性质相同、作用职能相同、历史使命相同。

3.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实质上也是无产阶级专政,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适合我国国情。

”------邓小平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根本不同。

第一、与西方的议会制有着本质区别。

第二、与“一府两院”与西方国家机关间的关系有着本质区别。

第三、与西方议会会员制有着本质区别。

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具体措施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教学内容备注1.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除共产党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

2.我国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专门组织机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基本方针。

3、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的不同:第一、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工厂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议政。

第二、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目标。

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安,参与多家事务管理。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清楚中共当代几次重大的党代会的内容过程与方法:运用列大事年表方法,“以史带论”地形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这个历史概念;利用领导人的图像,让学生了解他们对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有志者应该沿着他所指引的道路前进,确立起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内容。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材料分析、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就深刻地描绘出邓小平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识上的巨大变化。

1979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1980年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诞生了,欧风美雨徐徐而来,中国开始和世界经济接轨。

1992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从此神州大地荡起了滚滚春潮,处处呈现出一片万紫千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课。

(二)、新课讲授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图片展示:江泽民总书记在深圳莲花山顶为邓小平塑像揭幕2、我们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2)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do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案.doc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授课的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授课的班级和时间:高二十五班、高二十六班;2014年11月3日◆课堂类型及课时:讲授性新课,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过程来掌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它是对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认识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指导思想。

✧过程与方法:通过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等重大理论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社会百废待兴的形势,认识邓小平理论提出的必要性,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认识邓小平在创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大贡献。

◆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难点:如何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实质◆教学方法✧方法:讲授法、对比法、图示法、讨论法✧工具:Microsoft Powerpoint◆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春天的故事》,通过多媒体方式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意境。

向学生提问:通过欣赏《春天的故事》,你们知道歌词中的老人是谁吗?邓小平。

那1979年春天邓小平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指的又是哪里?这个圈指的是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之后,在地图上圈定了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由此开始了我国经济特区建设的先河。

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那邓小平理论内容和精髓是什么?它又是怎么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邓小平理论何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案教案标题:培养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与能力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自豪感;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4. 学习和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和成功做法。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和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主题的思考和讨论。

2. 知识讲授:向学生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等内容。

通过多媒体教学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对这些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自由表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感受。

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不同社会角色,通过模拟情景,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如诚信、友善、公正等。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参观社区建设项目、参与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成果和社会责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6. 总结回顾:通过小结和讨论,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回顾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进一步巩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同。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学生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作品评估:评估学生的学习笔记、小组讨论记录、实践活动报告等作品,考察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音视频素材等;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书籍、文章和案例资料;3. 社区建设项目、志愿者活动等实践资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教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教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涵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 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涵和特点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涵和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 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涵、特点、发展历程以及各个组成部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具体运作。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涵和特点,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阐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

3. 讲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意义、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

4. 讲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阐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涵、意义、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

5. 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阐述其不断完善的过程。

6.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实际运作中的具体表现。

7.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8.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性。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教案名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学目标:1.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发展道路。

2.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制度。

3. 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

4.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发展道路1. 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发展阶段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制度1. 党的领导制度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 反腐败制度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进程1. 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初期2. 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 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1. 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和成就2.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3. 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述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发展道路、主要特点和基本制度,让学生了解和理解。

2. 讨论:开展小组或班级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

3. 视频观看: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和成就。

4. 快乐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教学评价:1. 知识承载:学生掌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特点以及发展道路。

2. 能力提升: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思辨能力,能够通过学习和思考,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 情感引领: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4. 学习兴趣:通过趣味性的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了学习效果。

8 年级历史部编版下 教案《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 年级历史部编版下 教案《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单元介绍】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现在,我国正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

【新课导入】经典回顾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生戊戌变法——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启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当时的中国走不通【目录教学目标重难点】目录: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教学目标:1.了解掌掘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理论指导思想的确立。

2.掌握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发表的重要谈话;中共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理解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会议内容以及领导人重要思想和奋斗目标。

【教学过程】模块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视频:中共十二大、十三大2.1982年,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202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新人教版

202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新人教版
4.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和应用情况,以及学生的写作和思考能力。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等方面的表现,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并提供具体的反馈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持续进步和提高。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
1.时空观念:学生能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时间线索。
2.史料实证:学生能够通过分析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就。
针对以上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提高课堂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通过更多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专注,积极参与讨论。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将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减少对小组其他成员的依赖。
3.提升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我将组织专门的课堂训练,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够更加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八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第10课,主要内容是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的显著特点以及对未来建设的展望。

本节课用时1课时,适合于学生初步了解新中国建设的历史背景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和实践。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特点和发展进程;(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与挑战;(3)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展望。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2)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深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3)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弘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自信心;(2)养成良好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设计1.引入环节(5分钟)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情和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中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所面临的挑战。

2.知识讲解(25分钟)(1)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和特点;(2)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3)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和挑战。

3.任务探究(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现实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现,包括发展经济、扶贫惠民、社会治理等方面,最后汇报成果。

4.扩展探究(10分钟)重点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展望,包括未来持续发展的趋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等方面。

5.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鼓励学生在未来发展中继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四、教学方法1. 随机提问法: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合作意识。

3. 图片视频教学法: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

4. 课外调研法: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新人教版
板书设计: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现状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
重点知识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障
重点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重点知识点: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现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经历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文化大革命的曲折、改革开放的探索等阶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评价和反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改进能力,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教学效果的反馈,以便教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课程结束后,我将进行教学反思,以便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下是我将考虑的几个方面:
1.学生参与度:回顾课堂上的讨论和互动,思考是否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如果有学生沉默寡言,我会考虑采取更多的互动环节,以鼓励他们参与。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四项基本原则”内容、理论形成及其指导地位确立的过程十二大、十三大、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十四大、十五大的内容运用列大事年表方法。
2、“以史带论”地形成“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这个历史概念利用教材有关南巡活动的照片及其说明文字,强调他的愿望是“让全国人民都发财”(体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什么?
◎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是什么?
◎现在我们在走到哪一步?【第三步】
◎以上表格的观点可能解决什么问题?
总述:他为中国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掌握所学知识内容
二、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课本48页“导入框”、50页插图和51页“自由阅读卡”的内容都反映了哪件大事?【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
布置作业
背诵所学内容
加强巩固学生本堂所学
授后小记:通过学习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提高自己独立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授课日期:月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难点:为什么说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教学方法与手段:阅读、思考、讲解、讨论、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进行默写
默写
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一、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为什么说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为我们国家的今天和将来做哪些理论指导工作?)
◎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某某专政,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这一时期,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的贡献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基本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培养学生独立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其指导地位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地看待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指导学生收集整理邓小平的相关资料,指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问题,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会运用从具体史实中归纳得出历史结论的方法。

在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成和确立的大事简表》,训练学生学会运用按时序归类整理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介绍,使学生认识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总设计师的敬爱之情。

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逐步确立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处理方法:① 指导学生收集整理邓小平的相关资料,指导学生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得出结论。

② 在教学中抓住“总设计师邓小平”从1977年恢复职务,到1978年底提出改革开放,19 79年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到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构想,然后在1982——1987年的实践中实践这一伟大构想,并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为实现伟大构想的“三步走”战略这一线索,以此为突破口,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的总设计师就是邓小平同志。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中历史教案范文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中历史教案范文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中历史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吗?(2)学生回答:邓小平。

2.探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1)教师讲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过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2)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教材,分析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3)学生汇报: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果,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等。

3.探究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吗?(2)学生回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三个有利于;一国两制等。

(3)教师讲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4.探究三: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吗?(2)学生回答:邓小平理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5.小结与作业(1)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了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

1.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果?2.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有哪些?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使学生了解了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教案标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阶段;3.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原则;4.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和责任感;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阶段;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原则;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体制;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和成就。

教学重点:1.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阶段;3.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1.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体制;2.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和成就。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向学生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概念、内涵、发展历程、重要阶段等内容,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原则,并就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3. 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体制,以及其在实践中的探索和成就。

教学资源:1. 教科书:提供相关章节的教材内容,供学生学习和参考;2. 多媒体资料: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便向学生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实践成果;3. 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一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信息。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成果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原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 个人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整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体制进行分析和总结;3. 课堂互动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教师提问的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程度。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教案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五大历届党代会的主要内容。

2.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含义。

3.了解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指导地位的确立。

二、能力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当代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趋向的能力和动态历史观。

三、德育目标1.中共十二大提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3.中共十三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邓小平为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出历史性贡献,他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5.中共十五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教学重点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

2.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方法1.讲解分析法。

本课涉及的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理论性强,学生较难理解,需要教师讲解分析来完成教学任务。

2.影像法。

通过影像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

教具准备1.投影仪2.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历次党代会的影像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示例]同学们,请听歌曲《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其指导地位确立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地看问题和按时序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介绍,使学生认识邓小平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激发学生对总设计师的敬爱之情;通过“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学难点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教学方法列表求知法、视频求知法、合作求知法等课型及课时新授课;一课时教学过程候课:播放视频《春天的故事》师:教室外,春暖花开,春天象征着希望、象征着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教室内,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让我们一同走进“春天的故事”。

(上课!)一、导入师:同学们每天都怎么来学校?生:骑自行车、坐公交车、汽车…师:有多少同学骑自行车来学校?(或者:有多少同学有自行车?)学生举手师:还真不少,都是有“车”的人呀!1.展示图片师:曾经,咱们的国家被世人称为“自行车王国”,当时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就是“自行车”;现在,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私家车,而我国也从“自行车王国”变成了“车轮上的国家”。

但这仅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

大家来看一组数据。

2.展示数据师: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至2013年呈现什么样的趋势?(做手势)生:上升师: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更是保持年均接近10%的高速增长已超过了30年,真可谓“沧桑巨变”。

我国之所以取得令世人叹服的“中国经济奇迹”,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披荆斩棘,探索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展示课题《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三、展示板块师:本课我们将通过三个板块进行学习,请同学们齐读三个板块的名称。

生: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拨开迷雾,领航改革路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师:让我们开启第一篇章的学习四、立足国情,探索特色路1.展示表格师:老师要向大家重点介绍一种学习方法——列表法,这是老师结合本课第一部分的知识点制作的表格,从表格可以看出,这一部分包括四个历史事件,请同学们大声读书的同时,注意这四个事件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合作,交换意见,检验自学情况。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从此走上了强国之路。

但是正当人们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前行时,忽然刮起了一阵歪风,使不少人在思想和理论上出现了混乱。

欣赏视频: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2.展示视频师:大家一起告诉我,改革开放初期出现了什么问题呀?生: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师:所谓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其实质就是:鼓吹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这必将危害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为此,《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强调“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哪四项基本原则呢?生: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师:一连用了四个必须,剑锋直指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四项基本原则成为支撑起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四根擎天之柱,成为我国的立国之本,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砥柱中流,力挽狂澜,人们不得不赞叹邓小平面对复杂社会现象的惊人洞察力和果敢决断力。

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北京召开。

3.展示表格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在党的十二大(1982年)上,邓小平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什么思想?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师:所谓“特色”,就是指“在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过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指出了光明前景,为了更好地解决这条道路“具体该怎么走,需要注意什么”等问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成功召开,会议有哪些主要内容?4.展示十三大生:1.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有两位同学在学习党的十三大时,出现了这样的对话:小明:我能用“一二三”概括一五计划的成就,即一座武汉长江大桥;二条铁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三条公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小文:我能用“一二三”来概括党的十三大的内容。

大家能帮小文解决这个问题吗?同桌之间商量一下。

生: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战略部署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鲜明地指出了我国的国情,虽然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是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才能完成。

既然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就说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党的基本路线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此来大力发展生产力。

过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不仅照亮了中国的现在,更照亮了中国的未来。

请看三步走战略部署。

5.展示三步走图片(师)这不是一般的经济发展目标,是包含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目标,因此,它是一个切实、具体而又光辉诱人的宏伟蓝图,是激励亿万人民群众不断奋进的目标。

6.合作探究师:回顾我们所学……把表格补充完整吧。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生)…(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从此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遇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问题的困扰,邓小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在党的十二大会议上,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人民指明了航向。

在党的十三大会议上,邓小平正确分析了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作出了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甚至包括我们今天所走的路,也是邓小平设计的。

因此,邓小平初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当之无愧成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设计师。

过渡:然而,希望和危机总是并存的,改革开放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遇到了思想上的困扰,使得改革开放步伐放慢。

在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邓小平站在了历史的制高点,透过国内外风云变幻的迷雾,看到了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邓小平又是怎样拨开迷雾,引航我国改革开放之路的。

请同学们速读本课第二部分第一段。

五、拨开迷雾,引航改革路师: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又遇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1.展示视频生:遇到了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邓小平于1992年初到南方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

师:邓小平都说了些什么,请大家用序号标注下来。

2.展示“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内容”(师)看到邓小平讲话的内容,哪一条你的印象最深刻?(生)(师)“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这句话坚定了人民改革开放的信心,也成了我国的基本国策。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正如邓小平曾经说过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特区姓社不姓资”,邓小平用简介而又准确的语言解决了争论多年的问题,请看课本导入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过渡:结合材料,分析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影响。

3.南方讲话的影响(生)“邓旋风”从深圳吹出,那种犹豫、怀疑、观望之风悄然逝去,代之而起的是响彻神州的进军号角。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是90年代的春雷,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次新浪潮。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它将成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4.十四大、十五大师:自主学习,完成表格中的空生:……师:在课本44页,我们曾学过党的十四大的一个重要内容,那就是“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与南方讲话一起,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5.展示知识梳理师:小组推选代表,结合知识树,带着大家回忆本课内容。

生:师:远见卓识的邓小平、立足国情、开拓创新,终于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这一历史功绩,将用最浓笔墨载入史册。

过渡:人们是如何邓小平的?6.展示材料师:一位有着一生巨大成就的老人,对自己的评价却仅仅是四六开!74岁古稀之年领导社会主义事业,88岁高龄不顾旅途劳累到南方视察,发表重要讲话,解放人们的思想,坚定人们的信心。

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针对领土问题,他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也正是这位老人,在临别之际,留下遗愿,不搞仪式,遗体用于医学解剖,捐献眼角膜,这是对祖国、对人民何等的情怀?(热爱)我的耳边仿佛想起了老人的声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7.展示对联师:老师写了一副对联,让我们共同铭记我们的领袖。

过渡:历史创造了伟人,伟人影响和改变了历史。

踩着伟人的足迹,我们得以走得更高、看得更远,让我们进入第三篇章。

六、继往开来,走向复兴路1.展示“两次历史性飞跃”师: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邓小平则传承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不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