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公式

合集下载

高考必读:数学等差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高考必读:数学等差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na+r[1+2+...+(n-1)]
=na+n(n-1)r/2
同样,可用归纳法证明求和公式。〔略〕
2,a(1)=a,a(n)为公比为r〔r不等于0〕的等比数列。
2-1,通项公式,
a(n)=a(n-1)r=a(n-2)r^2=...=a[n-(n-1)]r^(n-1)=a(1)r^(n-1)=ar^(n-1).
假设n=k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成立。a(k)=a+(k-1)r
那么,n=k+1时,a(k+1)=a(k)+r=a+(k-1)r+r=a+[(k+1)-1]r.
通项公式也成立。
因此,由归纳法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正确的。
1-2,求和公式,
S(n)=a(1)+a(2)+...+a(n)
=a+(a+r)+...+[a+(n-1)r]
可用归纳法证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略〕
2-2,求和公式,
S(n)=a(1)+a(2)+...+a(n)
=a+ar+...+ar^(n-1)
=a[1+r+...+r^(n-1)]
r不等于1时,
S(n)=a[1-r^n]/[1-r]
r=1时,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那么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清楚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老师应具有的根本概念都具有了。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在数学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两种常见的数列形式。

它们的递推公式分别用于描述数列中各项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就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展开探讨。

一、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保持恒定。

假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第n项为aₙ,则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可表示为:aₙ = a₁ + (n-1)d这个公式表示第n项等于首项a₁加上前n-1个公差d的和。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已知的首项和公差来求解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例如,考虑等差数列3,6,9,12,15...,其中首项a₁ = 3,公差d = 3。

我们可以使用递推公式计算第5项:a₅ = 3 + (5-1)3= 3 + 12= 15二、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保持恒定。

假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r,第n项为aₙ,则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可表示为:aₙ = a₁ * r^(n-1)这个公式表示第n项等于首项a₁乘以公比r的n-1次幂。

同样地,我们可以利用已知的首项和公比来求解等比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例如,考虑等比数列2,6,18,54,162...,其中首项a₁ = 2,公比r = 3。

我们可以使用递推公式计算第5项:a₅ = 2 * 3^(5-1)= 2 * 81= 162通过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我们可以轻松计算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这些公式在数学和实际问题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总结: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为 aₙ = a₁ + (n-1)d,其中a₁为首项,d为公差。

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为 aₙ = a₁ * r^(n-1),其中a₁为首项,r为公比。

以上就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的相关内容。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我们能够更好地处理数列问题,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出它们的作用。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知识点梳理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知识点梳理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知识点梳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知识点梳理一、等差数列的公式和相关性质1.等差数列的定义:如果一个数列的后一项减去前一项的差为一个定值,那么这个数列就是等差数列。

记为:an-an-1=d(d为公差)(n≥2,n∈N*)。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a1+(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推广公式:an=am+(n-m)d。

变形推广:d=(an-am)/(n-m)。

3.等差中项:(1)如果a、b、A成等差数列,那么A就是a与b的等差中项,即b成等差数列,A=(a+b)/2;(2)等差中项:数列{an}是等差数列,当且仅当2an=an-1+an+1(n≥2),或2an+1=an+an+2.4.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n(a1+an)/2=n^2+(a1-d)n/2=An^2+Bn(其中A、B是常数,当d≠0时,Sn是关于n的二次式且常数项为0)。

特别地,当项数为奇数2n+1时,an+1是项数为2n+1的等差数列的中间项,Sn=(2n+1)(a1+an)/2= (2n+1)an+1/2.5.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若an-an-1=d或an+1-an=d(常数n∈N*),则{an}是等差数列;(2)等差中项:数列{an}是等差数列,当且仅当2an=an-1+an+1(n≥2),或2an+1=an+an+2;(3)数列{an}是等差数列,当且仅当an=kn+b(其中k、b是常数);(4)数列{an}是等差数列,当且仅当Sn=An^2+Bn(其中A、B是常数)。

6.等差数列的证明方法:定义法:若an-an-1=d或an+1-an=d(常数n∈N*),则{an}是等差数列。

7.等差数列相关技巧:(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中,涉及到5个元素:a1、d、n、an及Sn,其中a1、d称作为基本元素。

只要已知这5个元素中的任意3个,便可求出其余2个,即知3求2;(2)设项技巧:一般可设通项an=a1+(n-1)d。

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值相等的数列。

比如:1,2,4,8,16,32,64, ... 就是一个以2为比例的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值相等的数列。

比如:1,3,5,7,9,11,13, ... 就是一个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都是常见的数列,它们都有一定的规律,可以使用数学公式来表示。

等比数列可以使用通项公式an = a1 * r^(n-1)来表示,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n为项数。

等差数列可以使用通项公式an = a1 + (n-1)d来表示,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这两种数列在数学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在金融领域中用于计算复利或利率,还可以用于计算物理中的运动问题,以及在计算机算法中的循环计算等。

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及求和公式

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及求和公式

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及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保持恒定的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非常重要,在数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ₙ=a₁+(n-1)*d其中,aₙ表示数列的第n项。

2.求和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末项为aₙ,共有n项,公差为d,则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求和公式为:Sn=(a₁+aₙ)*n/2其中,Sn表示数列的前n项和。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保持恒定的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也具有重要的应用。

1.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q,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ₙ=a₁*q^(n-1)其中,aₙ表示数列的第n项。

2.求和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共有n项,公比为q,则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求和公式为:Sn=a₁*(1-q^n)/(1-q)当q=1时,数列为等差数列,求和公式退化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数学应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在数学中有重要的应用,如解方程、求极限、推导函数的表达式等。

2.物理应用:在物理学中,很多现象和规律都可以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来描述,如自由落体运动、等速直线运动等。

3.经济应用:在经济学中,很多经济指标的增长变化都可以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来表达,如GDP增长、利润增长、市场份额等。

4.工程应用:在工程学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通信系统的信号强度衰减等。

总之,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和工具,深入理解和熟练应用这些公式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等比等差数列公式总结

等比等差数列公式总结

等比等差数列公式总结数列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数列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最为常见和基础的两种形式。

它们具有简单明了的规律性,用简洁的公式能够表达出来。

本文将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公式进行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对数列感兴趣的读者。

一、等差数列公式总结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保持相等的数列。

比如,1,3,5,7,9,11...就是一个等差数列,它的公差为2。

对于等差数列,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总结。

1. 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用来求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第n项为aₙ,则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ₙ = a₁ + (n-1)d 。

这个公式的原理是通过每一项之间的差值与公差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每一项的值。

2. 前n项和公式在等差数列中,我们经常需要求出前n项和的值。

这可以通过前n项和公式来实现。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则前n项和公式可以表示为:Sₙ = n/2(2a₁ + (n-1)d) 。

这个公式的原理是通过将数列拆分成两个相同的递增序列,然后对每一项求和来计算前n项和的值。

二、等比数列公式总结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保持相等的数列。

比如,1,2,4,8,16...就是一个等比数列,它的公比为2。

对于等比数列,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总结。

1. 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用来求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q,第n项为aₙ,则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ₙ = a₁ * qⁿ⁻¹。

这个公式的原理是通过每一项与首项之间的比值与公比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每一项的值。

2. 前n项和公式在等比数列中,我们同样需要求出前n项和的值。

这可以通过前n项和公式来实现。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q,则前n项和公式可以表示为:Sₙ = a₁(1-qⁿ)/ (1-q) 。

这个公式的原理是通过将数列拆分成n个相同的递增序列,然后对每一项求和来计算前n项和的值。

数列的等差和等比公式及其应用

数列的等差和等比公式及其应用

数列的等差和等比公式及其应用数学中,数列是由一系列数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形成的序列。

在数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它们都有各自的公式和应用。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保持恒定的序列。

首项记作a,公差记作d,那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 + (n - 1)d。

等差数列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借助等差数列的概念计算每天的步数增量。

假设第一天我们走了1000步,每天步数增加100步,那么根据等差数列的公式,第n天的步数可以表示为an = 1000 + (n - 1)100,利用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出任意一天的步数。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保持恒定的序列。

首项记作a,公比记作r,那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r^(n - 1)。

等比数列在许多实际问题中都有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等比数列来计算一笔存款在多年后的总额。

假设我们将1万元存入银行,年利率为5%,那么每年末的存款总额就可以用等比数列的公式来计算。

每年的总额等于上一年的总额乘以(1 + 5%),也就是说an = 10000 * (1 + 5%)^(n - 1)。

三、应用实例除了上述的步数增量和存款总额等计算问题,等差和等比数列还在其他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等差数列应用实例:求和等差数列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求和问题。

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来计算一段连续整数的和。

假设我们要计算从1到100的所有整数的和,可以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n = (n/2)(a + l),其中Sn表示前n项和,n为项数,a为首项,l为末项。

在这个例子中,n=100,a=1,l=100,代入公式得到Sn = (100/2)(1 + 100) = 5050,因此从1到100的和为5050。

2. 等比数列应用实例:不断蔓延的细菌假设有一种细菌,每隔一小时会繁殖出两倍的数量。

等比等差数列的所有公式

等比等差数列的所有公式

等比等差数列的所有公式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数学领域里比较基础且常见的两种数列。

它们不仅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出现,同时也在大学的高级数学科目中应用广泛。

本文将会全面介绍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公式以及应用,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且清晰的了解。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一种数列,其任意两个相邻项之间的差值是相等的,这个相等的差值叫做公差。

举个例子,1,3,5,7,9....,就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任意一个等差数列,其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a1+(n-1)d,其中an表示该数列的第n项,a1表示该数列的首项,d表示该数列的公差。

这个公式用起来非常方便,读者只需要知道该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就可以轻松地得出该数列的任意一项。

等差数列的和公式等差数列的和公式就是数列的所有数值之和,它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计算数列中所有数值之和。

韦达定理是该公式的基础,韦达定理是指求等差数列和时将数列上下颠倒,在叠加两个相同的数列使其首项与末项分别相加后,其中的所有项均相等,其和是所求等差数列的和的两倍。

求和公式: Sn=n(a1+an)/2其中n表示项数,a1表示首项,an表示末项。

(特殊情况下)如果公差为1,那么求和公式可以变为:Sn=n(a1+an)/2=n(a1+1)/2 。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一种数列,其任意两个相邻项之间的比值是相等的,这个相等的比值叫做公比。

例如,1,2,4,8,16....就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对于任意一个等比数列,其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n=a1×r^(n-1),其中an表示该数列的第n项,a1表示该数列的首项,r表示该数列的公比。

与等差数列的情况类似,知道等比数列的首项和公比,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出该数列的任意一项。

等比数列的和公式等比数列的和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数列中所有数值之和。

其中,如果公比r=1,那么求和公式就是Sn=na1,这个公式表示如果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中有n个元素,那么这个数列的和就是该数列第一个元素的值与这n 个元素数值之和相等。

等差等比数列计算方法

等差等比数列计算方法

等差、等比数列的公式1.概念与公式:①等差数列:1°.定义:若数列}{),(}{1n n n n a d a a a 则常数满足=-+称等差数列;2°.通项公式:;)()1(1d k n a d n a a k n -+=-+=3°.前n 项和公式:公式:.2)1(2)(11d n n na a a n S n n -+=+=②等比数列:1°.定义若数列q a a a nn n =+1}{满足(常数),则}{n a 称等比数列;2°.通项公式:;11kn k n n q a q a a --==3°.前n 项和公式:),1(1)1(111≠--=--=q qq a qq a a S nn n 当q=1时.1na S n =2.简单性质:①首尾项性质:设数列,,,,,:}{321n n a a a a a1°.若}{n a 是等差数列,则;23121 =+=+=+--n n n a a a a a a 2°.若}{n a 是等比数列,则.23121 =⋅=⋅=⋅--n n n a a a a a a ②中项及性质:1°.设a ,A ,b 成等差数列,则A 称a 、b 的等差中项,且;2b a A +=2°.设a ,G ,b 成等比数列,则G 称a 、b 的等比中项,且.ab G ±=③设p 、q 、r 、s 为正整数,且,s r q p +=+ 1°. 若}{n a 是等差数列,则;s r q p a a a a +=+ 2°. 若}{n a 是等比数列,则;s r q p a a a a ⋅=⋅④顺次n 项和性质:1°.若}{n a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nk n n k nn k kk kaa a 121312,,则组成公差为n 2d 的等差数列;2°. 若}{n a 是公差为q 的等比数列,∑∑∑=+=+=nk n n k nn k kk kaa a 121312,,则组成公差为q n 的等比数列.(注意:当q =-1,n 为偶数时这个结论不成立)⑤若}{n a 是等比数列,则顺次n 项的乘积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3221222121,, ++++组成公比这2nq的等比数列.⑥若}{n a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1°.若n 为奇数,则,,:(21+==-=n n a a a a S S na S 中中中偶奇中即指中项注且而S 奇、S偶指所有奇数项、所有偶数项的和);2°.若n 为偶数,则.2nd S S =-奇偶练习 1.三个数,,1,,1,1,122成等比数列又成等差数列n m nm的值为则nm n m ++22 ( )A .-1或3B .-3或1C .1或3D .-3或-1 2.在等比数列1020144117,5,6,}{a a a a a a a n 则中=+=⋅=( )A .2332或B .2332--或 C .515--或 D .2131-或3.等比数列===302010,10,20,}{M MM M n a n n 则若项乘积记为前( )A .1000B .40C .425D .814.已知等差数列5,8,11,…与3,7,11,…都有100项,则它们相同项的个数 ( ) A .25 B .26 C .33 D .345.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5项的和是120,最后5项的和是180,又所有项的和为360,则此数列的项数为 ( ) A .12项 B .13项 C .14项 D .15项 6.若两个等差数列)(27417,}{},{+∈++=N n n n B A B A n b a nn n n n n 且满足和项和分别为的前则的值是1111b a( )A .47 B .23 C .34 D .71781.B 2.A 3.D 4.A 5.A 6.C求通项方法(一)一 公式法:利用熟知的的公式求通项公式的方法称为公式法,常用的公式有1n n n a S S -=-(2)n ≥,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等比数列的含义 求和公式分别是什么

等差等比数列的含义 求和公式分别是什么

等差等比数列的含义求和公式分别是什么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是指从其次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A、P表示。

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例如:1,3,5,7,9……2n-1。

通项公式为:an=a1+(n-1)*d。

首项a1=1,公差d=2。

前n项和公式为:Sn=a1*n+[n*(n-1)*d]/2或Sn=[n*(a1+an)]/2。

留意:以上n均属于正整数。

等比数列是指从其次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值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G、P表示。

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等比数列a1≠0。

其中{an}中的每一项均不为0。

注:q=1时,an为常数列。

等比数列的性质1、在等比数列{an}{an}中,若m+n=p+q=2k(m,n,p,q,k∈N∗)m+n=p+q=2k(m,n,p,q,k∈N∗),则am⋅an=ap ⋅aq=a2kam⋅an=ap⋅aq=ak2。

2、若数列{an}{an},{bn}{bn}(项数相同)是等比数列,则{λan}(λ≠0){λan}(λ≠0),{1an}{1an},{a2n}{an2},{an⋅bn}{an⋅bn},{anbn}{anbn}仍旧是等比数列。

3、在等比数列{an}{an}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即an,an+k,an+2k,an+3k,⋯an,an+k,an+2k,an+3k,⋯为等比数列,公比为qkqk。

4、q≠1q≠1的等比数列的前2n2n项,S偶=a2⋅[1−(q2)n]1−q2S偶=a2⋅[1−(q2)n]1−q2,S奇=a1⋅[1−(q2)n]1−q2S奇=a1⋅[1−(q2)n]1−q2,则S偶S奇=qS偶S奇=q。

5、等比数列的单调性,取决于两个参数a1a1和的取值,an=a1⋅qn−1an=a1⋅qn−1。

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各项同加一数所得数列仍是等差数列,其公差仍为d。

等差、等比数列常用公式对照表

等差、等比数列常用公式对照表

8、证明等差数列的方法: 1、定义法:
an q ,q 为常数 an 1
2、通项法: an c q n 1 ,c、q 为常数 3 前 n 项和法: S n k q n k ,k,q 常数
2 4、等差中项法: an 1 an an 2
Sn 是等差数列 n
是等比数列、 或
bn 是等差数列,
cn
用裂项相
11、若 an
bn 是等差数
cn
消法
1 Tn c1 c2 anbn ,求
列, cn anbn
cn
bn an ,求
Tn c1 c2
cn
用错位相减法
一、求 an 二、求 S n
的方法:1、公式法;2、观察归纳法;3、累加法、累乘法;4、特征方程法 的方法:1、裂项相消法;2、错位相减法;3、倒序相加法;4、分组求和法
m
8、证明等差数列的方法: 1、定义法: an an 1 d ,d 为常数 2、通项法: an kn b ,k、b 为常数 3、前 n 项和法: S n An 2 Bn ,A,B 常数 4、等差中项法: 2an 1 an an 2 9、 bn 是等差数列, an bn 、
10、若 an an 1 f (n) ,则用累加法求
b 是等比数列, 9、 n
bn 、 an2 、 an bn 、是等比数列
10、若
an 1 bn 、 an
an
11、若 an 、
an f (n) ,则用累乘法求 an an 1
an am nm
an am
aq 特殊情况:若 m+n=2p,则 an am 2a p

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

等差数列及等比数列的性质总结

【说明】)d -a (dn d )1-n (a a 1m n +=+=,nS =d 2)1-n (n na 1´+【说明】d a -a a ac c c c 1-n n 1-n n ==7、偶奇n 偶奇n S S S 表示偶数项的和,则S 表示奇数项的和,S 项和,n 是前S += 当n 为偶数时,d 2n S -S 奇偶´=当n 为奇数时,n a S中n´=,中偶奇a S -S =,1-n 1n S S 偶奇+=【说明】当n 为偶数时,d 2n )a -a ()a -a ()a -a (S -S 123-n 2-n 1-n n 奇偶´=+¼¼++= 当n 为奇数时,中11-n n 231偶奇a d 21-n a )a -a ()a -a (a S -S =+=+¼¼++=,,1-n 1n 21-n )a a (2121n )a a (21S S 1-n 2n 1偶奇+=´++´+=n a S S -S S S 中n 偶奇偶奇==+ 8、设1-2n 1-n 2n n n n n n T Sb a项和,则n 的前}{b 、}{a 分别表示等差数列T 和S = 【说明】nn 中中1-2n 1-n 2b ab )1-n 2(a )1-n 2(T S == 【例】等差数列1515n n n n n n b a,求1-n 31n 5T S ,若T 和S 项和分别为n 的前}{b 、}{a +=9、1-d ,0a),则q p (p a ,q a qp qp==¹==+q--p a),则q p (p S ,q S qp qp=¹==+a),则q p (S S qp qp=¹=+= n )2d-a (n )2d (12´+´ 6、若、若数列数列}{a n是等差数列,则}{c n a 为等比数列,c>0+ïîí,q -1q a -a q -1)q -1(a n 11【说明】m 2k m k a a a a ++【说明】n 22n 1n n n 2a a a a a a S S -S +¼¼++++++【说明】q log a a log a log -a log c 1-n nc1-n c n c == 7、偶奇n 偶奇n S S S 表示偶数项的和,则S 表示奇数项的和,S 项和,n 是前S +=;若n 为偶数时,q a a 奇偶=;当n 为奇数时,q S a -S 偶1奇=;【说明】当n 为偶数时,q a a a a a a a a 1-n 41n 42奇偶=+¼¼+++¼¼++=; 当n 为奇数时,q a a a a a a S a -S 1-n 42n 53偶1奇=+¼¼+++¼¼++=; 8、设偶奇n 偶奇n T T T 表示偶数项的积,则T 表示奇数项的积,T 项积,n 是前T ×=当n 为偶数时,n 中奇中偶奇2n 奇偶a T ,a T T 为奇数时,n ;当q T T ===;【说明】当n 为偶数时,2n 1-n 42n42奇偶q a a a a a a T T =×¼¼×××¼¼××=;当n 为奇数时,中1-n 42n421偶奇a a a a a a a a T T =×¼¼×××¼¼××=;n中1-n 2n 1n 21奇a a a a a a a a T =¼¼××=×¼¼××=。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一列数。

在数列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最为常见的两种类型。

今天我们将探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一、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个数与它的前一个数之差保持恒定的数列。

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第n项为aₙ。

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a₂ = a₁ + da₃ = a₂ + d = a₁ + 2da₄ = a₃ + d = a₁ + 3d......aₙ = aₙ₋₁ + d = a₁ + (n - 1)d因此,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ₙ = a₁ + (n - 1)d通过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我们可以轻松计算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无需逐个相加或者列出整个数列。

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个数与它的前一个数之比保持恒定的数列。

同样,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r,第n项为aₙ。

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a₂ = a₁ × ra₃ = a₂ × r = a₁ × r²a₄ = a₃ × r = a₁ × r³......可以发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中,每一项都是前一项乘以公比的结果。

因此,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aₙ = a₁ × r^(n - 1)借助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我们同样可以轻松计算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三、总结与应用通过上述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便捷地计算数列中的任意一项,无需进行繁琐的逐个相加或者列出整个数列。

此外,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金融领域中的利息计算、成长模型中的人口增长等都可以使用数列来描述,并借助通项公式进行计算和预测。

等差等比数列通项及前N项和公式

等差等比数列通项及前N项和公式

等差等比数列通项及前N项和公式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一组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的序列。

在数列中,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最基本的两种形式。

而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则是用来表示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重要公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并给出它们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是一个常数d,这个常数称为公差。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如下:1.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第n项为an,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 - 1)d2.前N项和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前N项的和为Sn,则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 = (a1 + an) * n / 2在等差数列中,从第一项到第N项的和可以用前N项和公式来表示。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计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是一个常数q,这个常数称为公比。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如下:1.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第n项为an,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q^(n-1)2.前N项和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前N项的和为Sn,则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a1*(q^N-1))/(q-1)(当q≠1时)在等比数列中,从第一项到第N项的和可以用前N项和公式来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当公比q等于1时,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中含有0的指数项,这时候通项公式的形式为an = a1,等比数列变成了一个常数数列。

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事物的变化规律都可以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来描述。

1.等差数列应用举例:(1)一些数学问题中常常出现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比如计算一些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这在数学竞赛中是经常出现的题型。

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公式

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公式

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的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文章:咱先来说说这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这俩可是数学里挺重要的知识点呢。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商场逛街,想买双运动鞋。

到了一家店,发现他们正在搞促销活动。

那双我心仪已久的鞋子,原价 500 块,第一天打 8 折,第二天打 6.4 折,第三天打 5.12 折,以此类推。

这可不就是个等比数列嘛!先来说说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_{n}=a_{1}+(n-1)d\) ,这里的\(a_{n}\)表示第\(n\)项的值,\(a_{1}\)是首项,\(n\)是项数,\(d\)是公差。

比如说,一组数 1,3,5,7,9 ,这就是一个公差为2 的等差数列。

首项\(a_{1}\)就是 1 ,公差\(d\)是 2 。

要想知道第 10 个数是多少,那就是\(a_{10}= 1 + (10 - 1)×2 = 19\) 。

再看等比数列,它的通项公式是:\(a_{n}=a_{1}×q^{(n - 1)}\) ,其中\(q\)是公比。

比如说,一组数 2,4,8,16 ,这就是一个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首项\(a_{1}\)是 2 ,公比\(q\)是 2 。

要算第 5 个数,那就是\(a_{5}= 2 × 2^{(5 - 1)} = 32\) 。

在实际生活里,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应用可多了去了。

像存钱,每个月固定存一定数额,这就是等差数列。

投资收益按照一定比例增长,这就是等比数列。

回到开头我买鞋的事儿,每天折扣越来越低,这就是一个公比小于1 的等比数列。

要是我能算出第几天买最划算,那可就太棒啦!可这计算过程也不简单,得仔细琢磨琢磨。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是:\(S_{n}=\frac{n(a_{1}+a_{n})}{2}\) 。

比如 1 到 100 所有整数的和,就可以用这个公式,首项 1 ,末项 100 ,项数100 ,算出来就是 5050 。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分两种情况,当公比\(q≠1\)时,\(S_{n}=\frac{a_{1}(1 - q^{n})}{1 - q}\) ;当公比\(q = 1\)时,\(S_{n}=na_{1}\) 。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公式总结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公式总结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公式总结在咱们的数学世界里,有两位“大咖”总是默默无闻却又不可或缺,那就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

今天就让我们轻松聊聊这两位“数列明星”,说不定还能学到些实用的公式呢!1. 等差数列1.1 什么是等差数列?首先,等差数列就像是一条直线,咱们每走一步,步幅都是一样的。

想象一下,你在马路上散步,走一步是1米,接着再走一步,还是1米,依次类推。

这种情况就是等差数列的典型特征!如果首项是a,公差是d,那么等差数列可以表示为:a, a+d, a+2d, a+3d……如此类推。

1.2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要是你有一大堆等差数列的数字,想知道它们加起来是多少,那就得用到求和公式啦!这个公式可简单了。

假设你有n个数,求和公式是:S_n = n/2 × (a + l),其中l是最后一项。

你还可以把这个公式变形为:S_n = n/2 × (2a + (n1)d)。

简直就是大显身手的好工具呀!例如,1到10的和,数一数,没错就是55,这背后可是有等差数列的功劳呢。

2. 等比数列2.1 什么是等比数列?说到等比数列,它就像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植物,每一步都在乘以一个固定的数。

比如,你的第一年收入是1000元,第二年你要是涨了个30%,那第二年的收入就是1000× 1.3 = 1300元,接下来再以此类推。

简单来说,如果首项是a,公比是r,那么等比数列就可以表示为:a, ar, ar², ar³……就这样一层层往上叠加。

2.2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求和有点儿小复杂,但只要掌握了也没啥好怕的。

求和公式是:S_n =a × (1 r^n) / (1 r),这里n是项数。

假设你要算从1开始的等比数列,公比是2,想知道前5项的和,那你就可以直接代进去,最后得出结果,噼里啪啦就搞定了,太爽了!3. 生活中的应用3.1 等差数列的应用等差数列不仅仅存在于书本中,它们其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等比数列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在数学中,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经常被使用于各种数学问题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等比数列和等差数列,并给出它们的求和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一项与其后一项之间的差值都相等的数列。

例如:1,3,5,7,9就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Sn=n×[2a1+(n–1)d]/2其中,Sn表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a1表示等差数列的首项,d 表示等差数列的公差,n表示等差数列的项数。

二、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一个数列中每一项与其前一项之间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

例如:1,2,4,8,16就是一个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S=a1×(1–qn)/(1–q)其中,S表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a1表示等比数列的首项,q表示等比数列的公比,n表示等比数列的项数。

三、应用举例1、等差数列在数列求和、算数平均数、时间、距离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假设小明从6:00开始在操场边上跑步,他每分钟的跑步速度增加了2米,而他最后一次记录进入7:00时跑了3200米,并且在训练期间从未停止,求他在训练期间跑了多少米?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每分钟的速度都增加了2米,这意味着他的距离满足等差数列的形式,即3200,a2,a3,…,an。

我们可以根据等差数列的和公式计算小明跑了多少米。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小明共训练了多少分钟。

假设小明训练了n 分钟,则a1=0,q=2,d=2,因此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有:3200=n×[2×0+(n–1)×2]/23200=n×(2n–2)/23200=n×(n–1)n^2–n–3200=0n≈64.8故小明共跑了64.8分钟,跑了64个完整的1分钟和最后一次跑步不到1分钟,因此跑了64×120+80=77120米。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数列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数列类型,它们有着特定的求和公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求和公式。

一、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一个等差数列可以用如下的形式表示:a,a + d,a + 2d,a + 3d,...其中,a为首项,d为公差。

对于一个有n项的等差数列,它的求和公式为:Sn = (首项 + 末项) ×项数 ÷ 2例如,对于等差数列1,3,5,7,9,首项a为1,公差d为2,共有5项。

根据求和公式,可以得到:S5 = (1 + 9) × 5 ÷ 2= 10 × 5 ÷ 2= 25所以,等差数列1,3,5,7,9的和为25。

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一个等比数列可以用如下的形式表示:a,ar,ar²,ar³,...其中,a为首项,r为公比。

对于一个有n项的等比数列,它的求和公式为:Sn = 首项 × (1 - 公比的n次方) ÷ (1 - 公比)例如,对于等比数列2,4,8,16,32,首项a为2,公比r为2,共有5项。

根据求和公式,可以得到:S5 = 2 × (1 - 2的5次方) ÷ (1 - 2)= 2 × (1 - 32) ÷ (1 - 2)= 2 × (-31) ÷ (-1)= 62所以,等比数列2,4,8,16,32的和为62。

总结: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都有各自的求和公式。

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首项 + 末项) ×项数 ÷ 2,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Sn = 首项 × (1 - 公比的n次方) ÷ (1 - 公比)。

根据这些公式,我们可以轻松地求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比数列:是一种特殊数列。

它的特点是: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是一个常数。

称为公比,符号为q。

公比公式
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可得:
通项公式
我们可以任意定义一个等比数列
这个等比数列从第一项起分别是,公比为q,则有:
a2 = a1q,
a3 = a2q = a1q2,
a4 = a3q = a1q3,

以此类推可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 n = a n − 1q = a1q n − 1,
求和公式
对于上面我们所定义的等比数列,即数列。

我们将所有项进行累加。

于是把称为等比数列的和。

记为:
如果该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则有:
(利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1) 先将两边同乘以公比q,有:
(1)式减去该式,有:
(q − 1)S n = a1− a1q n (2)
然后进行一定的讨论
当时,
而当q = 1时,由(2)式无法解得通项公式。

但我们可以发现,此时:
= na1
∙综上所述,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为:
∙经过推导,可以得到另一个求和公式:当q≠1时
(更正:分母为1-q)
当时, 等比数列无限项之和
由于当及n 的值不断增加时,q n的值便会不断减少而且趋于0,因此无限项之和:
(更正:分母为1-q)性质
如果数列是等比数列,那么有以下几个性质:

证明:当时,
∙对于,若,则
证明:


∙等比中项:在等比数列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是与它等距离的前后两项的等比中项。

即等比数列中有三项,,,其中,则有
∙在原等比数列中,每隔k项取出一项,按原来顺序排列,所得的新数列仍为等比数列。

∙也成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数列的一种。

在等差数列中,任何相邻两项的差相等。

该差值称为公差。

例如数列
就是一个等差数列。

在这个数列中,从第二项起,每项与其前一项之差都等于2,即公差为2。

通项公式
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标为,公差标为,那么该等差数列第项的表达式为:
.
等差数列的任意两项之间存在关系:
等差中项
给定任一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从第二项开始,前一项加后一项的和的値为该项的两倍。

例:
证明:
设,

∵(矛盾)

证毕
等差数列的和
等差数列的和称为等差级数。

公式
一个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前n项的级数为:
等差级数在中文教科书中常表达为:
一个等差数列的和等于其首项与末项的和乘以项数除以2。

通常认为数学家高斯在很小的时候就发现这个公式。

在他三年级的时候,他的老师让学生们做从1加到100的习题。

高斯很快发现数列的规律,用上面的公式得出了5050的答案。

但显然可以肯定的是,在远远比这更早的古希腊甚至古埃及,就已经有人掌握了等差数列的这种求和的方法。

证明
将一个等差级数写作以下两种形式:
将两公式相加来消掉公差d:
整理公式,并且注意,我们有:
.
证毕
等差数列的积
等差数列的积较其和的公式复杂。

给定一首项为,公差为且其首项为正整数的等差数列,其前项的积写作:
其中为的次上升阶乘幂。

注意,该公式对于首项不是正数的等差数列并不适用。

等差数列的积的公式是基于阶乘定义的一个推广。

等比,等差数列,规律(公比,公差)从第二项开始算起,第n项a n的公比q(次数),公差d(系数)的值为n-1 。

即意味着公比,公差是从第二项开始算起的,而不是从第一项。

来自: /%B3%A4%DF%F7%DF%F7/blog/item/258c5626faad6e3fc895593c.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