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讲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判断句》课件
判断句的语气
肯定语气:表示肯定、确定、不 容置疑
疑问语气:表示疑问、询问、不 确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Βιβλιοθήκη 否定语气:表示否定、拒绝、反 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感叹语气:表示感叹、赞美、惊 讶
判断句的语调
否定句:语气否定,语调下 降
疑问句:语气疑问,语调上 扬
肯定句:语气肯定,语调平 稳
祈使句:语气强烈,语调下 降
古代汉语判断句 的翻译和运用
判断句的翻译技巧
理解句意:首 先要理解判断 句的意思,明 确其表达的观
点和态度。
翻译技巧:根 据句意,选择 合适的翻译技 巧,如直译、 意译、增译、
减译等。
词语选择:在 翻译过程中, 要注意词语的 选择,尽量选 择与原文意思 相近的词语。
句式调整:在翻 译过程中,要注 意句式的调整, 使翻译后的句子 符合目标语言的 语法和表达习惯。
《古代汉语判 断句》PPT课 件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添加目录标题 课件介绍
古代汉语判断 句概述
古代汉语判断 句的类型
古代汉语判断 句的语气和语 调
古代汉语判断 句的翻译和运 用
古代汉语判断 句的特殊形式 和注意事项
总结与展望
添加章节标题
语气特点:肯定、否定、疑 问、祈使
用词特点:常用判断词、副 词、助词等
句式特点:陈述句、疑问句、 祈使句等
判断句的作用
描述事物的性质、状态或特 征
判断句是古代汉语的重要组成 部分,有助于理解古代汉语的
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表达肯定或否定的观点
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广泛 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
古代汉语之判断句
古代汉语之 判断句
▪ 一、句子的分类 ▪ 句子的分类方法很多,用不同的标准,
分出的句子种类 是不同的。
▪ 根据语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 句、感叹句;
▪ 根据语气还可以把句子分成肯定句和否 定句;
▪ 根据结构的繁简,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 ▪ 根据谓语的性质可以分为判断句(名词
谓语句)、描写句(形容词谓语句)、 叙述句(动词谓语句).
六、“是”字在判断句中 的使用
▪ 先秦汉语中,“是”字是指示代词,作用 和“此”一样,常作主语。如:
▪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 之过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 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
▪ 3、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
▪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四、“为”字在判断 句中的使用 p247
是个涵义非常广泛的实义动词,被称作古代汉语 的“万能动词”。甲骨文意为:役象劳作。一般 不看作判断词,只有极个别应看作判断词。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算是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变为,成为 ▪ 至于赵之为赵,赵之子孙侯者:建立 ▪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治 ▪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做 ▪ 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作为 ▪ 大家请看教材p202《长沮桀溺耦而耕》
▪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养生主)
▪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 谖之计也。《冯谖客孟尝君》
3:表示较复杂内容
▪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刿论战) ▪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战国
策·冯谖客孟尝君》 ▪ 子野之言君子哉。《左传·昭公八年》 ▪
课堂作业
说明下列判断句的结构形式: 1、张骞,汉中人也。 2、秦,虎狼之国。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南冥者,天池也。 5、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古汉语语法教案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2.3 “乃”“爲”等詞的作用
古代漢語判斷句的謂語前面常用副詞“乃” 加強肯定,如: 是乃仁術也。(孟子·梁惠王上) 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 左右曰:“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 (戰國策·齊策)
以上的“乃”有人看作是判斷詞,理由是 副詞不修飾名詞。其實這是以今律古,古 代漢語的副詞是可以修飾名詞的。這裏的 “乃”是副詞,其作用是加強判斷語氣, 這類副詞還有“即”“必”等,如: 梁父即楚將項燕,爲秦將王翦所戮者也。 (史記·項羽本紀) 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同上)
古代漢語的判斷句
本講的主要內容
一、句式的簡單分類 二、古代漢語的判斷句 三、有係詞的判斷句 四、結論
一、句式分類
根據謂語的詞性,可以把句子分爲不同類 型。動詞或動詞短語作謂語的爲敍述句; 形容詞或形詞性短語作謂語的爲描寫句; 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謂語的爲判斷句。
二、古代漢語的判斷句
(3)“„„,„„者也。” 晏嬰,齊之習辭者也。《晏子春秋·內篇雜 下》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 策一)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 神農、倉頡,聖人者也。《齊民要術·序》
(4)“„„者,„„。” 在主語後面用者字,謂語後面不用也字。如: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虎者,戾虫。(戰國策·秦策) 黃帝者,少典之子。(史記·五帝本紀) 陳軫者,遊說之士。(史記·張儀列傳) 天下者,高祖天下。(史記·魏其武安侯列 傳)
判別:“爲”所在句都可轉換成無係詞的判 斷句而基本義不變,如“項燕爲楚將”,主 語前都不能加“使”變成兼語句式;“爲” 字句,句未除少數有“也”外,大多數沒有 語氣詞;係詞“爲”之前不出現助動詞,可 以有“皆、俱、誠”等出現。如: 余爲伯倏,余而祖也。《宣公三年》 夫子爲王子圍,寡君之貴介弟也。《襄公二 十六年》 周公旦爲天下之聖人;關叔爲天下之暴人。 《墨子·公孟》。 楚爲荊蠻。《晉語八》 吾爲女父也。《呂氏春秋·疑似》
1.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古代漢語的判斷句(12)
第六, 在“„„者,„„也”式及其省略形式的謂語前面加 上否定詞“非”,表示否定判斷。“非”的作用是否定整個謂語, 譯成“不是”,但“非”並不是判斷詞,而是副詞。例如: 《左傳·成公四年》:“楚雖大,非吾族也。” 《論語·憲問》:“管仲非仁者與?” 《戰國策·趙策》:“吾乃今然後知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也。” (表示否定判斷的主謂詞組“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作動詞“知” 的賓語)
一、古代漢語的判斷句(5)
(三) “„„者,„„”式 這種形式也可以看成“„„者,„„也”式的省略。例如: 《老子》:“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是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 資。” 《史記·張儀列傳》:“陳軫者,遊說之士。” 《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天下者,高祖天下。” 《史記·項羽本紀》:“陳嬰者,故東陽令使。” 晁錯《論貴粟疏》:“粟者,民之所種。”
一、古代漢語的判斷句(6)
(四) “„„,„„”式 這種形式也可以看成“„„者,„„也”式的省略。例如: 《史記·孟軻荀卿列傳》:“荀卿,趙人。” 《史記·孝文本紀》:“農,天下之本。” 《漢書·文帝紀》:“朕,高皇帝側室之子。” 《詩·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Hale Waihona Puke 一、古代漢語的判斷句(3)
一、古代漢語判斷句的基本形式及其變體 古代漢語典型的判斷句,是不用判斷詞的。 其表現形式主要有四種: (一)“„„者,„„也”式 這種格式中的“者”是輔助性代詞,它的作用是復指前面的名 詞主語;“也”是語氣詞,其作用是幫助判斷,“也”前是直接作 謂語的名詞、名詞性詞語或代詞。例如: 《莊子·逍遙遊》:“南冥者,天池也。” 《戰國策·趙策》:“彼秦者,棄禮義而尚首功之國也。” 《史記·陳涉世家》:“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 人也,字叔。” 《史記·項羽本紀》:“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有時,判斷句的主語是“者”字結構,如《孟子·離婁下》: “追我者,誰也?”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
形式如下:一、肯定形式:1、不用判断词,在判断句的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也)例如:王,人君也;斶chu51四声,人臣也。
《战国策·齐策四》严斶面折齐宣王2、在主语后面,还可以加上代词“者”复指,引出谓语。
(——者,——也。
)如: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冥:古义黑,五行中以黑代水,故本义水。
)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五蠹》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起义》3、有时候“也”字可不用(——者)如: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4、“者”“也”都不用。
如:夫鲁,齐晋之唇。
《左传》二、否定形式:在判断句的谓语之前加上“非”字(非——也)例:楚虽大,非吾族也。
《左传》耕渔与陶,非舜官也。
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
《韩非子》(官:职责。
败:社会的败坏风气。
韩非子引孔子讲学)三、省略形式:“也”字必不可少判断句的主语句有时根本不出现,有时应承上文而省略。
在这种情况下,句末的“也”字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例: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论语》四、附加形式:判断句中,在谓语前面可以加副词“乃”和“即”或语气词“维”和“惟”例如:是乃狼也。
《左传》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记》我马维骐。
《诗经》尔惟旧人。
《尚书》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左传》问题:乃、即、和维、惟的异同同:1、都不是判断词2、都可以加在谓语前面3、还常常和副词非结合起来使用异:1、经常出现的时间不同:加乃、即的先秦不太多,后代用的较多。
加维、惟的先秦常见,后代不多见。
2、词性不同:乃、即是副词,用来加强肯定语气,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便(是)、就(是),因此出现了判断动词是以后,它们可以加在是前面,构成乃是、即是,作用和“非”相近都是加在判断句谓语前的副词。
维、惟是放在句中的语气词,起引出谓语的作用,在多数情况下后面的谓语并不能和前面的主语发生判断关系。
《古代汉语判断句》课件
宾语与动词
宾语
例如
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一般紧跟 在表语之后,由名词、代词等充当。
“刘备称帝。”其中,“帝”是宾语 ,“称”是动词。
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通常出现在句 末,是对宾语的描述或说明。
04
判断句的语义关系
等同关系
同类关系
表示两个概念属于同一类别,如“此乃虎也”。
属性关系
表示某一事物具有某种属性,如“君子坦荡荡” 。
疑问句主要用来提出问题或询问信息,而判断句 则是用来回答问题或提供信息,其答案通常是肯 定或否定的。
03 与感叹句的区别
感叹句主要用来表达情感或评价事物,而判断句 则是客观地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特征,不带有个人 情感色彩。
02
判断句的分类
肯定判断句
01 肯定判断句的定义
肯定判断句是用判断语气的助动词“乃、为、即 ”等词来强调肯定事实的句子。
形式差异
古代汉语判断句与现代汉语在形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如古 代汉语中常见的“者”和“也”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 。
语义差异
虽然现代汉语判断句在形式上更加简单明了,但在某些语 境下,古代汉语判断句所表达的语义更加深刻和丰富。
使用场合
古代汉语判断句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场合相对较少,但在 文学作品、学术论文等正式文体中仍有一定应用。
比喻能够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 ,增强读者的感知和理解。
比拟
比拟的定义
比拟是指将一个事物赋予人的情感、行为或特征 ,以形象地表达出该事物的特点或情感。
比拟的分类
比拟可以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类型。
比拟的作用
比拟能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 知和理解。
借代
借代的定义
古代汉语语法判断句
5.3系词“是”产生的时代
5.3.1“是”成为系词的三条标准: 第一,摆脱语气词“也”,“是”字成为 必要的成分。 第二,系词“是”前面出现副词修饰。 第三,系词“是”前加“不”表示否定, 代替上古的“非”字的否定判断句。
5.3.2按照这三条标准,文献中确定无疑是系 词的为《史记》中的用例,如: ①此是家人言耳。 (史记· 儒林列传) ②此必是豫让也。(史记· 刺客列传) ③其是吾弟与?(史记· 刺客列传) ④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为。(史 记· 封禅书)
古代汉语判断句类型
1语气词“惟”的强调作用形成的判断句 2语气词“也”的确认作用形成的判断句 3动词“为”的判断句 4副词“乃”“即”等的确定语气形成的判断 句 5判断动词“是”的形成
1语气词“惟(维)”的强调作用形成 的
见于西周金文,在《尚书》《诗经》中用得 很多,以后逐渐消失。 尔惟旧人。(尚书· 大诰) 我马维骐。(诗经· 小雅· 皇皇者华)
判断句的活用
1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 王制) 2表示某种事理关系: 夫战,勇气也。(左传· 庄公十年)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 齐策四) 3表示因果逻辑: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 养生主)
5.2系词“是”的来源
5.2.1第一种可称为“代词说”,以王力、洪诚、 林序达为代表。 王力认为“‘是’字是由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的”。 洪诚认为,虽然“‘是’之成为系词,是由代词变 来的,这话极正确”但演变为系词的“是”“不 是纯粹指代词”,“它有以指示表肯定的意义”。 林序达说:“指示代词‘是’之可以具有确认或肯 定作用,事理完全可通。因为形容词‘是’由指 示代词‘是’演变而来,至少应该承认它们之间 的同源关系。”
古代汉语-判断句
❖ “为”字式:判断句or动词谓语句
▲古代汉语的“为”是一个意义十分广泛的及物
动词,对它的解释须根据文意而定。
❖ 王使人为冠。(战国策·齐策) ❖ 为国以礼。(论语·先进) ❖ 女为《周南》、《召南》矣乎?(论语·阳货) ❖ 杀鸡为黍而食之。(论语·微子) ❖ 固哉,高叟之为诗也。(孟子·告子) ❖ 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元)
❖ 演变的原因是这种复指代词“是”,具有判断意 味。
❖ 产生时间:
❖ 起源于先秦,发展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口语 中已不可或缺。
❖ 文言中仍很少用,一直延续到白话文兴起的时代。
❖ 判断动词“是”的早期用例
汉代:
a小儿谣曰:“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 剖而食之美如蜜。”此楚之应也。(说苑·辨物)
❖ 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名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
B.以副词“乃”、“即”、“诚”、“必”、“亦”、 “皆” 、“惟”、“维”、“伊”、“繄” 、 “诚”、“实”、“尽”、“素”、“固”、 “良”、“必”、“真”、“又”、“本”、 “盖”、“其”等帮助表判断。
❖ 主语+副词+谓语+(也)
❖ 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 温衣美食者,必此家也。(韩非子·六反) ❖ 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荀子·非十二子)
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 尔共苞茅不纳,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
寡人是问。(左·僖4) ❖ 判断词“是”的形成?
来源 产生时间
1.上古汉语判断句中,常以指示代词“是”作主语
❖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 故也?(墨子·非攻上)
王力《古代汉语》判断句
王力《古代汉语》判断句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句子根据谓语表示的语法意义,分为描写句、叙述句、判断句。
描写句,一般指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
叙述句,一般指用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表示一种动作或叙述一件事情。
判断句,一般指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判断句,古今有明显的变化。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是”。
如:张骞,汉中人也.。
(《汉书·张骞传》)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齐桓公伐楚》)古代汉语常见的判断格式有:1. ……者,……也语气词“者”表停顿,语气词“也”加强肯定。
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吾所欲者.,土地也.。
(《韩非子〃五蠹》)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起义》)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2. ……者,……语气词“者”表停顿,谓语后不加“也”。
虎者,戾虫。
(《战国策〃秦策二》)粟者,民之所种。
(晁错《论贵粟疏》)兵者,不祥之器。
(《老子》第31章)3. ……,……也谓语后用语气词“也”加强肯定。
制,岩邑也.。
(《左传〃隐公元年》)董狐,古之良史也.。
(《战国策〃齐策一》)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左传〃齐桓公伐楚》)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张骞,汉中人也.。
(《汉书〃张骞传》)4. ……,……今秦,万乘之国。
(《战国策〃赵策》)荀卿,赵人。
(《史记〃孟轲荀卿列传》)农,天下之本。
(《史记〃孝文本纪》)刘备,天下枭雄。
(《资治通鉴〃汉纪》)注意:语义上不表示判断,即不能说明是什么、不是什么的句子,不是判断句。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柳宗元《捕蛇者说》》蟹六跪而二螯。
(《荀子·劝学》)二、判断句中帮助判断的词语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还可以在谓语前加上副词“乃、即、则”和语气词“惟、维”等。
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
• 朕,高皇侧室之子。(汉书·文帝纪)
•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
2
二、主语+名词性谓语+也
• 制,岩邑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供给?(左传·齐伐楚盟于
召陵) • 滕,小国也。(孟子·梁惠王上) •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战国策·赵策) • 王,人君也;斶,人臣也。(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 • 楚,天下之强国也。(战国策·楚策) • 淳于髡,齐人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史记·伯夷列传) • 张骞,汉中人也。(汉书·张骞传)
• 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四)
•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 管仲非周公旦。(韩非子·难二)
• 故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孟 子·梁惠王上)
•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李斯《谏逐 客书》)
• 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 ·德行)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竟斩阳
周。何者?功多,秦不能尽封,因以法诛之。(
史记·项羽本纪)竟斩阳周,竟至在阳周被逼自
杀。
·
12
• 人君无智愚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 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 所谓贤者不贤也。(史记·屈原列传)人 君无智愚贤不肖,人君不论智者或者蠢人 ,贤者或者坏人。求忠以自为,求取忠臣 替自己办事。
·
13
古代汉语中的“是”不是判断词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吴 立 友
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2010·09·17
1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2
判断句是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属于某一类
或不属于某一类的句子。
在现代汉语中,肯定性的判断句,必须在主语和
宾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表示。例如:‚北京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王老师是重庆人。‛
否定性的判断句,则必须在‚是‛前加上否定副词
26
判断句的活用,主要有三种类型:
(1)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这既是 语法问题,也是修辞问题。在修辞上,
这叫暗喻(隐喻)。 例如:
27
《左传· 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 唇。‛ 《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曹公,豺虎
也。‛
《荀子· 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 水也。‛
者,……也”式及其省略形式,在多
数情况下“是”仍作指示代词。
23
(2) 用判断词‚为‛的判断句 ‚为‛在古汉语中主要作动词用,很少作判断词 用。有时,‚为‛在句中的作用很像判断词,而且 似乎也可以译成‚是‛,例如: 《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晋为盟主,诸侯或 相侵也,则讨之。‛ 《论语· 子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 夫子?” 《史记· 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 肉,何辞为?” 24
坠。‛
《战国策· 魏策》:‚此庸夫之怒也,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士之怒也。‛
15
第四,有些判断句的主语后面用“也者”,
而在谓语后面则用“者也”或“耳”等。例如:
《国语· 鲁语上》:‚夫君也者,民之川泽 也。‛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故吏者,民之木 纲者也。‛ 《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白起,小竖子 耳!”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
从意义上看,判断句是对事物或事物的属性做出判断(包括肯定的和否定的句子),即判断主语所表达的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从句型上,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性成分做谓语的句子。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1、主语+谓语+也(某,某也)例:A、张骞,汉中人也。
B、王,人君也。
2、主语+者+谓语+也(某者,某也)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3、主语+者+谓语(某者,某)例:A、兵者,不祥之器。
B、陈轸者,游说之士。
4、主语+谓语(某,某)例:A、荀卿,赵人。
B、夫鲁,齐晋之唇。
5、主语+副词+谓语(+也)(某,非某也)例:A、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B、耕渔与陶,非舜官也。
C、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6、谓语+也(某也)例:A、隐者也。
B、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谷阳操觞酒而进之,子反曰:“嘻!退,酒也。
”谷阳曰:“非酒也。
”主语(名词)后面的“者”是个指示代词,表示复指,意思是这个人,这件事,又起提示强调作用。
句尾语气词“也”,帮助表示判断。
三、古代汉语的“是”的词性和用法(一)指示代词1、做主语例:是社稷之臣也。
2、做前置宾语例:寡人是问。
3、复指前置宾语例:唯命是听。
(二)判断词(汉代以后出现,仿先秦文言不用)例:A、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B、此必是豫让也;(三)形容词例:A、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
B、魏其言是也。
古代汉语判断句中的复指代词“是”演变为后来的判断词,其原因是具有判断意味。
例: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是”做判断词来用,汉代就有了。
例:此必是豫让也。
四、古代汉语判断句中“为”、“维(惟)”、“乃”“即”的词性与作用。
1、“为”多数都为普通动词例:A、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
B、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C、余为伯侯,余尔祖也。
2、“维(惟)”是句中语气词,起引出谓语的作用例:A、百日维新,维新变法、B、尔维旧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主语+谓语 .主语+ 天下之本。( 史记孝文本纪 。(《 孝文本纪》 农,天下之本。(《史记 孝文本纪》) 贾生,洛阳之少年。( 贾谊论》 。(《 贾生,洛阳之少年。(《贾谊论》) 5.主语+副+谓语(也) 谓语( .主语+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 秋水》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 秋水》) 梁父即楚将项燕。( 项羽本纪》 。(《 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羽本纪》)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鸿门宴》 。(《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 6.主语+为+宾语(谓语由“为”构成的动宾结 宾语(谓语由“ .主语+ 构) 桀溺曰: 子为谁? 论语微子 微子》 桀溺曰:“子为谁?”(《论语 微子》)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叙述句)颖考叔为( 颖谷封人。 项羽本纪》 (叙述句)颖考叔为(作)颖谷封人。《项羽本纪》
(三)与古汉语判断句相关的几个词 1、乃、即、则:副词,加强判断。 副词,加强判断。 、 此乃张飞也。(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如:①此乃张飞也。(三国演义)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史记 项羽本纪) ②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 项羽本纪)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 2、为:是动词,一般是叙述句。 是动词,一般是叙述句。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算作) 如:①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算作)夫 ?(论语 子路从而后) 论语子路从而后 子?(论语 子路从而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论语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3、非:否定副词,在判断句中表示否定判断, 否定副词,在判断句中表示否定判断, 、 否定整个谓语,译为“ 否定整个谓语,译为“不”。如: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战国策 魏策) ①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 魏策
2受事主语+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 受事主语+ +名词(施事者) + 受事主语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五蠹》 。(《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五蠹》)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史记刺客列传 。(《 刺客列传》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 刺客列传》) 至今未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 至今未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 传鞌之战》) 鞌之战》 3.受事主语+见+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 及物动词+ 于 名词(施事者) .受事主语+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 。(《 秋水》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 秋水》)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皆以见侮为辱。( 荀子正论 。(《 正论》 人皆以见侮为辱。(《荀子 正论》) 南北朝后,被动助动词“ 用在主动句的动词前, 南北朝后,被动助动词“见” 用在主动句的动词前,表 示 怎样, 是副词性质。 对“我”怎样, “见”是副词性质。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李密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 南史江淹传 。(《 江淹传》 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南史 江淹传》)
11讲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一、古汉语判断句 (一)定义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 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 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 (二)古汉语判断句常见格式可分为: 古汉语判断句常见格式可分为: 1.主语+谓语+也 .主语+谓语+ 岩邑也。( 郑伯克段于鄢》 。(《 制,岩邑也。(《郑伯克段于鄢》)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齐桓公伐楚》 。(《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齐桓公伐楚》) 2.主语+者+谓语+也 谓语+ .主语+ 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 。(《 逍遥游》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 逍遥游》) 追我者,谁也?( 孟子离娄下 ?(《 离娄下》 追我者,谁也?(《孟子 离娄下》) 3.主语+者+谓语 .主语+ 兵者,凶器。( 史记酷吏列传 。(《 酷吏列传》 兵者,凶器。(《史记 酷吏列传》) 虎者,戾虫。( 战国策秦策二 。(《 秦策二》 虎者,戾虫。(《战国策 秦策二》)
(3)“于”字句经常用在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句子里 )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滕文公上 。(《 滕文公上》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 滕文公上》)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汉书项羽传 。(《 项羽传》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 项羽传》) (4)在一些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里,介词“于”只是介绍动作 )在一些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里,介词“ 行 为的处所,而不是引出主动者。 为的处所,而不是引出主动者。 (吾)围于陈蔡之间。(《庄子山木》) 围于陈蔡之间。(《庄子 山木》 。( 山木 百里奚举于市。( 孟子告子下 。(《 告子下》 百里奚举于市。(《孟子 告子下》) (5)在个别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里,介词“于”引出主动者还 )在个别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里,介词“ 是 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是不容易确定的。 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是不容易确定的。 昔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邹阳 昔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邹阳《狱中上梁王书》) 屈原放逐于楚国。(《盐铁论相刺》) 屈原放逐于楚国。(《盐铁论 相刺》 。( 相刺 相同,也可引出主动者。 (6)“乎”与“于”相同,也可引出主动者。 ) 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 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 庄公十二年》 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公羊传 庄公十二年》) 志乎古,必遗乎今。(韩愈《答李翊书》 。(韩愈 志乎古,必遗乎今。(韩愈《答李翊书》)
二、古代汉语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 (一)被动句 1、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两类: 、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两类: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 主动句) (主动句)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 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 被动句) (被动句) 2、根据有无表示被动的形式标志分两类: 、根据有无表示被动的形式标志分两类: (1)语义上的被动句。 )语义上的被动句。 蔓草犹不可除(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 如:蔓草犹不可除(《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韩非子五蠹 。(《 五蠹》 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韩非子 五蠹》) (2)被动句式:在谓语动词的前面或后面带有表示被动关 )被动句式: 系的词语。 系的词语。 克伤于矢。( 左传鞌之战》 。(《 如:郤克伤于矢。(《左传 鞌之战》)
(三)古代汉语被动句式的类型 1受事主语+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 受事主语+ 名词(施事者) 受事主语 及物动词+ 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者,何也?( 汉书贾山传 ?(《 贾山传》 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者,何也?(《汉书 贾山传》) 王姚嬖于庄王。( 左传庄公十九年 。(《 庄公十九年》 王姚嬖于庄王。(《左传 庄公十九年》) 名词(施事者) 句子仍表被动意义。 (1)去掉“于+名词(施事者)”,句子仍表被动意义。 )去掉“ 是以好恶见则下有因,而人主惑矣。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是以好恶见则下有因,而人主惑矣。《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 任智则君欺。( 韩非子八说 。(《 八说》 任智则君欺。(《韩非子 八说》) (2)一些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甚至可以把表示主动者的名 ) 词性直接跟在动词后,以施事宾语的形式出现。 词性直接跟在动词后,以施事宾语的形式出现。 不夭斤斧,物无害者。( 庄子逍遥游 。(《 逍遥游》 不夭斤斧,物无害者。(《庄子 逍遥游》) 纵有姊姁 以医幸王太后。( 汉书义纵传 。(《 义纵传》 纵有姊姁(xǔ) ,以医幸王太后。(《汉书 义纵传》)
4、先秦时代,“是”字一般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 、先秦时代, 字一般是指示代词, 语。 表判断的演变过程可通过以下例句来分析: “是”表判断的演变过程可通过以下例句来分析: ①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天论) 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 天论) 。(荀子 天论 [“是”复指主语 是 复指主语] 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三 。(战国策 魏策三) ②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 魏策三) [“是”前有短主语,指代性减弱,“也”还在。] 还在。 是 前有短主语,指代性减弱, ③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 刺客列传) 。(史记 刺客列传 [“是”前另有代词主语,还有副词,表判断,不表指代, 是 前另有代词主语,还有副词,表判断,不表指代, 但 未脱落。 “也”未脱落。] ④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史记封禅书) 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史记 封禅书 。(史记 封禅书) [“是”前有主语,还有副词。句尾“也”脱落,完全表判 脱落, 是 前有主语,还有副词。句尾“ 断] “是”变为完全系词的标志:①谓语后“也”脱落;②受 是 变为完全系词的标志: 谓语后“ 脱落; 副词
(四)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即主语和谓语的意义关系。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即主语和谓语的意义关系。 1、表示类属关系。即主语表达的事物属于谓语所表达事物的同类。 、表示类属关系。即主语表达的事物属于谓语所表达事物的同类。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史记 陈涉世家)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 陈涉世家) 小国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 梁惠王下) ②滕,小国也。(孟子 梁惠王下) 2、表示等同关系。即主语表达的事物就是谓语表达的事物。 、表示等同关系。即主语表达的事物就是谓语表达的事物。 子之所慎: 。(《论语述而 述而》 ①子之所慎:斋、战、疾。(《论语 述而》) 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记项羽本纪 。(《 项羽本纪》 ②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 项羽本纪》) 3、表示比喻。即主语表达的事物在某些方面很像谓语表达的事物。 、表示比喻。即主语表达的事物在某些方面很像谓语表达的事物。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荀子 王制) ①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 王制) 曹公,豺虎也。(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②曹公,豺虎也。(淝水之战) 4、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 、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解牛) ①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 庖丁解牛)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冯 ,(战国策 ②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 冯 谖客孟尝君) 谖客孟尝君) 5、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即说话人要表达的内容比较 、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 复杂,却把它压缩在一个判断句的形式里) 复杂,却把它压缩在一个判断句的形式里)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 。(战国策 齐策四) ①百乘,显使也。(战国策 齐策四) 子野之言君子哉!(左传昭公八年 !(左传 昭公八年) ②子野之言君子哉!(左传 昭公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