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美术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A. 发展儿童的观察力B. 培养儿童的想象力C. 增强儿童的数学计算能力D. 激发儿童的创造力答案:C2.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中,老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A. 指导者和参与者B. 纯粹的观察者C. 严格的监督者D. 被动的听众答案:A3. 在美术活动中,以下哪种材料不适合学前儿童使用?A. 彩色笔B. 剪刀C. 橡皮泥D. 纸张答案:B4.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哪种类型的活动最能激发儿童的兴趣?A. 单一的绘画活动B. 多样化的手工活动C. 重复的临摹活动D. 严格的技巧训练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美术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A. 确保使用无毒的美术材料B. 监督儿童正确使用工具C. 允许儿童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由创作D. 确保活动空间宽敞,避免拥挤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6. 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应该以成人的审美标准来评价。

(错)7. 鼓励儿童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是有益的。

(对)8. 美术活动只是简单的娱乐,对儿童的成长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错)9. 在美术活动中,老师应该为儿童提供充分的材料和工具。

(对)10. 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不需要保存,因为它们没有价值。

(错)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答案: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够培养儿童的审美观念,还能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儿童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是情感表达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12. 描述在组织学前儿童美术活动时,老师应该注意的几点事项。

答案:在组织学前儿童美术活动时,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提供安全、无毒的美术材料和工具。

- 创造一个鼓励探索和自由表达的环境。

- 引导儿童学习基本的美术技巧,而不是强制他们遵循固定的模式。

- 鼓励儿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010年7月自考《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2010年7月自考《0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卷(课程代码00396)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分类,美术是一种【】A.时间艺术B.空间艺术C.综合艺术D.时空艺术2.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A.审美价值B.认识功能C.教育功能D.历史价值3.被誉为“儿童绘画之父’’的儿童美术教育先驱者是【】A.福禄倍尔B.西泽克C.陈鹤琴D.山本鼎4.“欣赏艺术作品中形象的象征性、夸张性和体验作品的意蕴”体现了美术教育的【】A.审美情感目标B.审美创造目标C.审美感知目标D.审美表现目标5.教师用散文来引导绘画“瞧这两片新叶,多象是两只蝴蝶在花丛中开心地飞舞”,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A.作品临摹法B.情景观察法C.联想迁移法D.语言描述法6.很多农村幼儿园,老师常用青椒、茄子等农产品引导幼儿做出各种有趣的动物造型,这类材料属于【】A.点状材料B.线状材料C.面状材料D.块状材料7.中班幼儿手工发展大致处于【】A.无目的的活动期B.基本形状期C.样式化期D.意图期8.法国儿童画研究者吕凯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A.四个阶段B.五个阶段C.六个阶段D.七个阶段9.儿童叙述视觉形式的能力可以通过三种叙述方式加以培养,它们是【】A.描述、讨论、解释B.讨论、解释、说明C.描述、解释、评价D.对话、解释、评价10.适合染纸的材料是【】A.铅画纸、水彩颜料B.宣纸、油画颜料C.铅画纸、油画颜料D.宣纸、水彩颜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空间(平面或立体)”。

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形体、结构和色彩。

3、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福禄倍尔、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及杜威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

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福禄倍尔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4、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

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

创造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5、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写实期。

6、里德生平着作等身,最重要的着作是《通过艺术的教育》。

7、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四种水平。

8、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9、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10、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和手工三大方面。

11、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

12、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反思、表达这样一个流程。

13、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教师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14、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步骤,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15、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价,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导和活动效果的评价。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真题及答案4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真题及答案4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美术是一种Λ.有用艺术B.表演艺术C.综合艺术D.造型艺术2、能综合运用多种媒介和工具进行创作,体现了儿童美术教育中的A.审美情感目标B.审美评价目标C.审美认知目标D.审美制造目标3、学习区分并尝试画出主体色和背景色,培育他们对使用颜色的爱好,是3~4岁儿童美术的A.绘画教育目标B.观赏教育目标C.手工教育目标D.制造教育目标4、提出"儿童以嬉戏为生活”的观点,主见“嬉戏性的教育”的是我国闻名幼儿教育家A.陶行知B.陈鹤琴C.张雪门D.王守仁5、下列关于我国最早的幼儿园,表述正确的是A.陶行知创办的鼓楼稚嫩园B.陶行知创办的燕子矶幼儿园C.陈鹤琴创办的鼓楼稚嫩园D.陈鹤琴创办的燕子矶幼儿园6、幼儿园老师经常使用刨花、树叶等物品引导幼儿制作各种好玩的造型,这类材料属于A.点状材料B.线状材料C.面状材料D.块状材料7、4岁一5岁幼儿手工进展大致处于A.无目的的活动期B.基本外形期C.样式化期D.意图期8、美国心理学家罗文斐尔德把儿童绘画进展分为A.四个阶段B.五个阶段C.六个阶段D.七个阶段9、在对话法教学中,师生关系应当是A.公平的B.以老师为中心C.以同学为中心D.以老师为主体10、儿童叙述视觉形式的力量可以通过三种叙述方式加以培育,它们是A.描述、争论、解释B.争论、解释、说明C.描述、解释、评价D.对话、解释、评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Γ5DDABC6"IOCBBA。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三)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三)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三)一、填空题(共7题,共21分)1.凯洛格把儿童早期的样式配置分为______种。

2.儿童绘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涂鸦期、______和图式期。

3.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和眼手的逐渐协调,儿童会用轮廓线勾画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图形的外部界线,而图形之间相互结合的部位则______在一起。

4.凯洛格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图形结合而形成的图形称为______。

5.儿童刚开始运用水平——垂直参照系统进行构图时有些呆板和模式化,此时所画的人,我们称之为______。

6.“给予幼儿一张硬纸,幼儿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它制作一个立方体” 。

这一目标取向属于______目标。

7.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画蝌蚪人是因为他们的知觉______。

二、问答题(共12题,共109分)8.名词解释:散点式构图9.名词解释:透明式表现10.名词解释:蝌蚪人11.名词解释:展开式12.简述儿童绘画发展中象征期的特征。

13.简述儿童在绘画中是如何处理事物之间关系的?14.家庭美术教育有哪些方法?15.教师如何指导幼儿的粘贴活动?16.试述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的理论17.试述幼儿美术教育的功能与目的18.谈一谈幼儿园艺术环境的创设及对幼儿的影响19.试分析幼儿早期涂鸦的原因及意义1、正确答案:172、正确答案:象征期3、正确答案:融合4、正确答案:集合体5、正确答案:稻草人6、正确答案:行为7、正确答案:尚未分化8、正确答案:摆脱了地平线,开始表现出物体的离散关系。

9、正确答案:把看不到的物体象 X光透视一样表现出来。

10、正确答案:头部、躯干部和四肢尚未分化完全的人。

11、正确答案:儿童把在不同视角看到的物体在一张画面上表现出来。

12、正确答案:造型上:用图象表达意愿,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线条组合,具备物体的基本部分。

色彩上:对颜色有自己的喜好,并用它们来描绘各种事物,注意按物体的固有色来选择相应的颜色涂染。

7月全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7月全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9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儿童画发展阶段中的写实期,大约发生在儿童()。

A.3岁—4岁左右B.4岁—5岁左右C.5岁—7岁左右D.8岁—14岁左右2.某教师在组织学前儿童美术活动时,尽量引导儿童多感官参与活动,避免纯技巧和纯抽象的说教,该教师主要运用了()。

A.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C.实践性原则D.正面教育原则3.一个儿童欣赏完齐白石画的虾后,对老师说:“看到这幅画,我好象看见了真的虾,会动会跳。

”这主要是幼儿的()在起作用。

A.美的感受力B.美的表现力C.美的创造力D.审美兴趣4.学前儿童美术欣赏发展的本能直觉期,儿童()。

A.对形式审美要素的知觉敏感性和注意的选择性,是纯表面的B.有了真正独立的美感反应C.美术欣赏不仅与生理机能有关,更多地受社会认识的制约D.不仅能感知作品内容,还能感知作品的形式5.在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中,某教师用情景、气氛暗示、感染,使儿童接受信息,产生心理体验,该教师主要运用了()。

A.高度的艺术性与儿童的可接受性原则B.潜移默化原则C.渐进性原则D.程序性原则6.粘贴、剪贴、撕贴、剪纸等形式属于()。

A.实用性手工活动B.科技性手工活动C.平面手工活动D.立体手工活动7.剪纸活动中,儿童开始剪得较为顺手,但只限于剪直线,这个特征出现在手工发展的()。

A.无目的的活动期B.基本形状期C.样式化期D.定型期8.关于学前儿童手工发展阶段的基本形状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儿童由无目的的动作到呈现出有意图的尝试B.手工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C.只是一种纯粹的玩耍活动,不能正确使用手工工具和材料D.会借助辅助工具表现所制作物体的细节、特征19.儿童凭主观直觉印象描绘出物体的粗略形象、描绘的形态多半是粗略的、不完整的,如“蝌蚪人”。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分类,美术是一种()。

A.时间艺术B.空间艺术C.综合艺术D.时空艺术2.“避免功利化的美术教育取向,实施合理的美术课程”体现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

A.发展性原则B.实践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兴趣性原则3.“喜欢各种不同风格的艺术品”体现了儿童美术教育中的()。

A.审美感知目标B.审美情感目标C.审美创造目标D.审美表现目标4.用“大雨和小雨”让幼儿感受线条的力度和粗细,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

用“大雨和小雨”让幼儿感受线条的力度和粗细,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

A.作品临摹法B.情景观察法C.联想迁移法D.语言描述法5.适合染纸的颜料是()。

A.油画颜料B.国画颜料C.丙烯颜料D.油彩6.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的基本指导方法是()。

A.临摹法B.园丁法C.对话法D.综合法7.大班幼儿的绘画发展大致处于()。

A.涂鸦期B.象征期C.图式期D.写实期8.属于块状材料的是()。

A.果核B.贝壳C.刨花D.瓶子9.幼儿手工发展进入基本形状期的年龄段大约是在()。

A.托班B.小班C.中班D.大班10.“培养完满和谐的人格”体现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

A.一般目的B.具体目标C.心理目标D.年龄目标二、判断题(共8题,共24分)11.与其他意识形态相比,艺术最主要的价值是教育价值。

正确错误12.福禄倍尔“恩物”是供儿童游戏和作业的材料。

正确错误13.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兴趣在人的认识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正确错误14.综合法鼓励儿童自发的表现力,提倡让儿童自己去发现和探索。

正确错误15.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是一对相同的概念。

正确错误16.心理学家们把儿童绘画发展划分成各个不同的阶段,因此,儿童绘画发展是一个非连续的阶段性过程。

正确错误17.儿童大约要到 4 岁才能真正把握按照垂直一水平关系式样发展起来的方形。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与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与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从幼儿实际的涂画行为和过程上看,涂鸦是()的画线活动。

A.有意识B.表达思想C.没有表现意图2.在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两个方面。

A.教师的教学效果B.教师的可持续发展C.天赋3.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A.完形性B.主动性C.情感性4.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A.废物利用B.物尽其用C.因意选材5.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

A.空间B.色彩C.形状6.1923年幼儿教育家()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7.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饰阶段、()三个阶段。

A.兴趣阶段B.游戏阶段C.再现和表现阶段8.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A.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B.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C.更好地把握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活动成果9.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感带入其他活动中,把自己当作是某个形本身,沉浸在角色之中。

A.外显性B.直觉性C.弥漫性10.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儿童涂鸦期的线条有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四种水平。

A.曲折线B.命名线C.平行线一、选择题答案 1.C没有表现意图2.B教师的可持续发展3.B主动性4.C因意选材5.A空间6.C陈鹤琴7.C再现和表现阶段8.B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9.C弥漫性10.B命名线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

12.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全国2010年7月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7月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

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卷和答案(课程代码 0039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分类,美术是一种【 B 】1-2A.时间艺术 B.空间艺术 C.综合艺术 D. 时空艺术2.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 A 】1-2A.审美价值 B.认识功能 C.教育功能 D.历史价值3.被誉为“儿童绘画之父’’的儿童美术教育先驱者是【 B 】2-29A.福禄倍尔 B.西泽克 C.陈鹤琴 D. 山本鼎4.“欣赏艺术作品中形象的象征性、夸张性和体验作品的意蕴”体现了美术教育的【 C 】3-60A.审美情感目标 B.审美创造目标 C.审美感知目标 D.审美表现目标5.教师用散文来引导绘画“瞧这两片新叶,多象是两只蝴蝶在花丛中开心地飞舞”,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 D 】4-85A.作品临摹法 B.情景观察法 C.联想迁移法 D.语言描述法6.很多农村幼儿园,老师常用青椒、茄子等农产品引导幼儿做出各种有趣的动物造型,这类材料属于【 D 】6-165A.点状材料 B.线状材料 C.面状材料 D.块状材料7.中班幼儿手工发展大致处于【 B 】6-160A.无目的的活动期 B.基本形状期 C.样式化期 D.意图期8.法国儿童画研究者吕凯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 A 】5-88A.四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六个阶段 D.七个阶段9.儿童叙述视觉形式的能力可以通过三种叙述方式加以培养,它们是【 C 】7-194A.描述、讨论、解释 B.讨论、解释、说明C.描述、解释、评价 D.对话、解释、评价10.适合染纸的材料是【 D 】6-183A.铅画纸、水彩颜料 B.宣纸、油画颜料C.铅画纸、油画颜料 D.宣纸、水彩颜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问答题】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是什么?2.【问答题】谈一谈幼儿园艺术环境的创设及对幼儿的影响3.【单选题】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分类,美术是一种()。

A.时间艺术B.空间艺术C.综合艺术D.时空艺术4.【填空题】_________原则指的是要根据学前儿童具体基础和接受能力,区别对待,使每一个学前儿童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最好的发展。

5.【判断题】关于美术的起源,表现说认为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代表人物有托尔斯泰等。

6.【问答题】名词解释:发展性原则7.【问答题】为什么说运用图形与图形融合的方式是幼儿绘画一种较高级的表现方式?8.【问答题】名词解释:园丁法9.【填空题】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方法主要包括灌输法、园丁法、综合法和_____。

10.【问答题】如何评价幼儿美术作品11.【单选题】剪贴活动的重点在于()A.剪B.贴C.目测D.折叠12.【问答题】名词解释:过程目标13.【问答题】名词解释:模仿说14.【判断题】由于剪刀具有危险性,所以应该尽量避免让幼儿使用。

15.【单选题】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分类,美术主要是一种()A.动态艺术B.静态艺术C.再现艺术D.表现艺术16.【问答题】名词解释:建筑17.【判断题】学前儿童平面手工活动有粘贴、剪贴、撕贴、染纸四种形式。

18.【填空题】儿童绘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涂鸦期、______和图式期。

19.【问答题】众多学者都认为艺术与游戏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请谈谈它们与幼儿成长的关系?20.【判断题】学前儿童泥塑的发展与其绘画的发展相比,前者稍超前于后者。

第2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问答题】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低控制原则及实施要点。

2.【单选题】在儿童美术欣赏进入形式阶段时,主要分析()A.作品的内容B.作品的题目C.作品的造型、色彩D.作品的时代背景3.【填空题】自由画是在绘画题材、内容、形式和_________上对幼儿不加任何限制,完全按照幼儿自己的意愿去作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它的()A.教育价值B.认识价值C.审美价值D.历史价值2.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分类,美术主要是一种()A.动态艺术B.静态艺术C.再现艺术D.表现艺术3.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是()A.游戏B.自然C.语言D.观察4.“观察和感受自然万物的生命形象,体验大自然的无限变化和运动”体现了美术教育的()A.审美感知目标B.审美情感目标C.审美创造目标D.审美表现目标5.教师用散文诗引导幼儿绘画,如“美丽的银杏树叶真像一把把小扇子” ,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A.作品临摹法B.情景观察法C.语言描述法D.联想迁移法6.老师常常就地取材,使用玉米、纽扣、谷物等物品引导幼儿制作各种作品,这类材料属于()A.点状材料B.线状材料C.面状材料D.块状材料7.当孩子在泥塑活动中能够借助辅助工具表现物体的细节特征时,说明其手工发展基本处于()A.表现期B.无目的的活动期C.基本形状期D.样式化期8.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A.三个时期B.四个时期C.五个时期D.六个时期9.学前儿童欣赏美术作品要发展的能力主要包括美感知觉能力和()A.初步的美术表现能力B.适当地进行迁移运用的能力C.初步的艺术判断能力D.适当地叙述视觉形式的能力10.剪贴活动的重点在于()A.剪B.贴C.目测D.折叠二、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1.关于美术的起源,表现说认为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代表人物有托尔斯泰等。

正确错误1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与体验以及表现与创造的能力。

正确错误13.灌输法能迅速高效地将知识传达给儿童,适用于学前儿童美术教学。

正确错误14.艺术大师的杰作尽管很好,但并不适合幼儿欣赏。

正确错误15.在学前儿童美术教学中,可鼓励儿童与艺术品、与自然、与教师、与同伴、与自己进行对话,提高其审美能力。

自考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历年真题 汇总

自考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历年真题 汇总

全国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9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艺术形象存在方式分类,美术是一种( )A.空间艺术 B.视觉艺术C.静态艺术D.造型艺术2.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是( )A.绘画 B.雕塑C.工艺美术D.建筑艺术3.“感受线条、色彩、形状的疏密、曲直、明暗、鲜浊所产生的节奏感”是美术教育中( ) A.审美情感目标的要求 B.审美感知目标的要求C.审美创造目标的要求D.年龄目标的要求4.“给学前儿童自由选择美术内容的机会,教学气氛尽量轻松、愉快”是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 )A.实践性原则的实施要点 B.兴趣性原则的实施要点C.低控制原则的实施要点D.因材施教原则的实施要点5.心理学家柏特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 )A.三个时期 B.四个时期C.五个时期D.七个时期6.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第二阶段称基本形状期,其年龄段为( )A.2岁~3岁 B.3岁~4岁C.4岁~5岁D.5岁~7岁7.属于点状材料的一组材料为( )A.草棒和高粱秆 B.牙膏盖和谷物C.泥和纸盒D.羽毛和树叶8.属于手工创作过程中意图阶段指导的是( )A.在欣赏作品中明确制作意图 B.积累多种表象C.提供材料,引导联想D.学习工具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9.属于平面手工活动的内容是( )A.折纸 B.染纸C.废旧材料制作D.果蔬制作10.加登纳将儿童艺术知觉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其第五阶段是( )A.符号认知期 B.写实高峰期C.审美参与的危机期D.写实终结和审美感受初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1.综观世界美育指导思想,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方法大体上有如下几种:灌输法、园丁法、综合法和_____法。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判断题】学前儿童平面手工活动有粘贴、剪贴、撕贴、染纸四种形式。

2.【问答题】名词解释:意象造型3.【问答题】如何评价幼儿美术作品4.【单选题】大班幼儿的绘画发展大致处于()。

A.涂鸦期B.象征期C.图式期D.写实期5.【填空题】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___________、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6.【问答题】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角活动的延伸包括哪几类?7.【判断题】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学前儿童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创造教育。

8.【问答题】名词解释:模仿说9.【判断题】指导儿童欣赏美术作品,主要是帮助儿童分清哪些画是好的,哪些画不好。

10.【问答题】名词解释:工艺美术11.【填空题】学前儿童手工活动可分为平面手工活动和______。

12.【单选题】用自己的实践去证明“每一个儿童,无论其先天情况如何,只要他能获得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可以成为有才能的人”这样一个推论的教育家是()A.达尔克罗兹B.柯达依C.铃木D.奥尔夫13.【问答题】简述幼儿园自由画的指导原则。

14.【单选题】教师用散文诗引导幼儿绘画,如“美丽的银杏树叶真像一把把小扇子” ,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A.作品临摹法B.情景观察法C.语言描述法D.联想迁移法15.【问答题】名词解释:美术16.【判断题】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涂鸦期、图式期、定型期和写实期。

17.【单选题】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小班儿童在泥工中塑造()A.平面物象B.简单立体物象C.结构复杂物象D.物象主要特征和细节18.【填空题】小班儿童的绘画教育目标之一是引导儿童认识绘画工具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养成正确的_________和作画姿态。

19.【填空题】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有些完形给人的感受是愉悦的,这就是那些在特定条件下视觉剌激物被组织得最好、最规则(对称、统一、和谐)和具有最大限度的____________的完形。

全国2011年7月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00396

全国2011年7月自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及答案00396

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卷和答案(课程代码 0039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分类,美术是一种【 A 】1-2A.视觉艺术 B.听觉艺术 C.视听艺术 D.综合艺术2.“通过科学的指导,对学前儿童实施合理的美术课程,促进他们美术才能的发展”体现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 A 】4-71A.发展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低控制原则3.“对视觉艺术的兴趣和积极投入的态度”体现了儿童美术教育中的【 A 】3-60A.审美情感目标 B.审美认知目标 C.审美感知目标 D.审美表现目标4.“画面中的雨滴可以作为叮咚的音乐,激烈的节奏能感受到密集的线条”体现了美术教学中的【 C 】4-85A.作品临摹法 B.情景观察法 C.联想迁移法 D.语言描述法5. 在一些农村幼儿园,老师常用树枝、麦秆等物品引导幼儿制作各种有趣的造型,这类材料属于【 B 】6-165A.点状材料 B.线状材料 C.面状材料 D.块状材料6.大班幼儿手工发展大致处于【 C 】6-162A.意图期 B.基本形状期 C.样式化期 D.元目的的活动期7.美国心理学家罗文斐尔德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 B 】5-90A.四个阶段 B.五个阶段 C.六个阶段 D.七个阶段8.适合染纸的材料是【 C 】6-183A.卡纸 B.铅画纸 C.宣纸 D.打印纸9.托班幼儿的绘画发展主要处于【 A 】(在文中找不到具体的答案)5-91A.涂鸦期 B.象征期 C.图式期 D.写实期10.福禄倍尔认为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是【 B 】2-28A.观察 B.游戏 C.语言 D.造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7月期末统一试《22506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及答案-开放专科

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7月期末统一试《22506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试题及答案-开放专科

A.交流与展示
B.探索与发现
C.精讲与点拨
D.合作与探究
.根据国内外已有学者的研究,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可以划分为本能直觉阶段(0-2岁)、( 2-7岁)两个阶段。
)(
A.样式化阶段
B.象征阶段
C.主观的审美感知阶段
D.图式阶段
.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化的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应该包括整体感受、要素识别与形式分析、( )、心理回忆 与构思、创作与表现、作品评议六个基本环节。
.婴儿似乎天生对简单的图形有所偏爱。(

.幼儿园美工区是教师根据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幼儿提供一个
自由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的自主性学习场所。(

.美工室是为全园各年龄班幼儿提供的功能室,并不专属于某个班级。(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中可以忽略的组成部分。
A.回到整体 B.技巧点评
C.美术创作 D.语言表达
.我们将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玩耍阶段(约2-4岁)、(

阶段(约4-5岁)、样式化阶段(约5-7岁)。
A.图式
B.直觉表现
C.想象
D.象征
.幼儿园美工区的定位:是( )、是有准备的美术活动空间、包含综合性的美术活
动内容、在美工区中,绘画手工和欣赏活动相互交织,相互促进。
C.样式化阶段
D.图式阶段(约5-7岁)
.在造型中,画我的妈妈时,孩子们对妈妈的描画全面和具体,画出了妈妈的发型、眼睫毛、耳环,对服装的描 摹也非常细致,这属于( )。
A.样式化阶段
B.象征阶段
C.涂鸦阶段 D.图式阶段
.学前儿童手工教学主要包含以下五个环节:一、激趣导入,二、感知与体验,三、

7月全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7月全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396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儿童画发展阶段中的写实期,大约发生在儿童()。

A.3岁—4岁左右B.4岁—5岁左右C.5岁—7岁左右D.8岁—14岁左右2.某教师在组织学前儿童美术活动时,尽量引导儿童多感官参与活动,避免纯技巧和纯抽象的说教,该教师主要运用了()。

A.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B.长善救失原则C.实践性原则D.正面教育原则3.一个儿童欣赏完齐白石画的虾后,对老师说:“看到这幅画,我好象看见了真的虾,会动会跳。

”这主要是幼儿的()在起作用。

A.美的感受力B.美的表现力C.美的创造力D.审美兴趣4.学前儿童美术欣赏发展的本能直觉期,儿童()。

A.对形式审美要素的知觉敏感性和注意的选择性,是纯表面的B.有了真正独立的美感反应C.美术欣赏不仅与生理机能有关,更多地受社会认识的制约D.不仅能感知作品内容,还能感知作品的形式5.在美术欣赏教育活动中,某教师用情景、气氛暗示、感染,使儿童接受信息,产生心理体验,该教师主要运用了()。

A.高度的艺术性与儿童的可接受性原则B.潜移默化原则C.渐进性原则D.程序性原则6.粘贴、剪贴、撕贴、剪纸等形式属于()。

A.实用性手工活动B.科技性手工活动C.平面手工活动D.立体手工活动7.剪纸活动中,儿童开始剪得较为顺手,但只限于剪直线,这个特征出现在手工发展的()。

A.无目的的活动期B.基本形状期C.样式化期D.定型期8.关于学前儿童手工发展阶段的基本形状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儿童由无目的的动作到呈现出有意图的尝试B.手工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C.只是一种纯粹的玩耍活动,不能正确使用手工工具和材料D.会借助辅助工具表现所制作物体的细节、特征19.儿童凭主观直觉印象描绘出物体的粗略形象、描绘的形态多半是粗略的、不完整的,如“蝌蚪人”。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四)-自考专业(学前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四)-自考专业(学前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四)-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卷面总分:182分答题时间:100分钟试卷题量:70题一、单选题(共20题,共38分)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小班儿童在泥工中塑造()A.平面物象B.简单立体物象C.结构复杂物象D.物象主要特征和细节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中班儿童在绘画中表现感受过的物体的()A.轮廓特征B.基本形态C.基本结构和主要特征D.动态结构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的第三阶段称样式化期,它的年龄段为()A.2岁~3岁B.2岁~4岁C.4岁~5岁D.5岁~7岁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罗达·凯洛格列举了大量世界儿童画资料,说明了儿童绘画发展的详细历程。

在这一历程中由抽象到绘画途径的重要一环,标志着幼儿已能画出具有构造意义的图画的是()A.结合体B.集合体C.曼陀罗D.放射型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初入园的儿童用四条边线组成方形物时非常困难,因为此时他们尚处于()A..“垂直性”无区别阶段B.“方向性”无区别阶段C.“水平性”无区别阶段D.“平面性”无区别阶段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在美术起源学说中,认为“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的观点属于()A.游戏说B.表现说C.模仿说D.巫术说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大正时期,领导日本自由画教育运动的画家是()A.山本鼎B.福禄培尔C.乌索娃D.西泽克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根据比纳(A·Binet)关于儿童对图画感知阶段的划分,能说出关于人或动物所做事情的简短语句的儿童处在对图画感知的()A.罗列对象时期B.解释时期C.描述对象阶段D.涂鸦阶段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关于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目标的表述,错误的是()A.应让幼儿对某些名画有初步的印象B.应培养具有知觉美的某些基本要素的能力C.应让幼儿有叙述和谈论艺术作品的能力D.应让幼儿能开展高质量的艺术批评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本题解析:10.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在儿童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最近发展区B.成熟C.同化和顺应D.模仿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运用线条、色彩等要素,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视觉形式的艺术形式是()A.绘画B.雕塑C.工艺美术D.建筑艺术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在近代儿童美术教育史上,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应首推()A.裴斯泰洛齐和福禄贝尔B.裴斯泰洛齐和罗伯特·欧文C.蒙台梭利和福禄贝尔D.蒙台梭利和罗伯特·欧文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包括美术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要培养的人格类型是()A.审美型人格B.冲突型人格C.独立型人格D.功利型人格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4.《幼儿园工作规程》将美育目标规范为:“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的情趣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
童美术教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划分,美术主要是一种( )。

A.时间艺术
B.空间艺术
C.动态艺术
D.静态艺术
2.关于艺术起源问题的最古老的理论——模仿说始于( )。

A.古希腊哲学家
B.席勒
C.斯宾塞
D.雪莱
3.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 )。

A.蔡元培
B.陈鹤琴
C.弗兰兹·西泽克
D.杜威
4.引导儿童完整地表现感受过的或想象中的物体的动态结构和简单情节,这一绘画教育目标适合于( )。

A.2岁—3岁(托儿班)
B.3岁—4岁(小班)
C.4岁—5岁(中班)
D.5岁—6岁(大班)
5.在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上,适合小班幼儿的目标为( )。

A.引导儿童认识油画棒、蜡笔、水彩笔、水粉画笔和纸等绘
画工具和材料,掌握其基本使用方法、养成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态
B.引导儿童认识油画棒、水彩笔、水粉画笔等绘画工具并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感情
C.引导儿童学习利用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运用不同技法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D.引导儿童进一步学习多种绘画方法(如蜡笔画、水墨画等),体验创造的快乐
6.以常规和训练摹仿技能为特点,将大量感悟、直觉、创新精神排除在外的美术教育方法是( )。

A.作品临摹法
B.情景观察法
C.语言描述法
D.联想迁移法
7.儿童画发展阶段中的涂鸦期开始于儿童( )。

A.4岁左右
B.3岁左右
C.2岁左右
D.1岁半左右
8.儿童画从记忆画、想象画转向自然描绘阶段,这种特征出现于( )。

A.概念画期
B.错画期
C.图式期
D.写实期
9.7岁以下儿童所画的桌子,往往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总是加上四条腿;所画物体不论远近,都保持同样大小,甚至大小颠倒,说明:( )。

A.儿童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B.儿童画中表象符号的形成
C.儿童画他所知,而非画他所见
D.是涂鸦期的典型特征
10.早期儿童画中出现“蝌蚪人”的主要原因是( )。

A.儿童手、眼动作不协调
B.儿童知觉的不完善,并缺乏综合概括能力
C.儿童为了获得肌肉运动所产生的满足感
D.起因于一种有意识的模仿
11.以下说法不符合自由画指导原则的是( )。

A.教师提出绘画主题和要求
B.创设自由而快乐的气氛
C.对幼儿绘画技能不作过高要求
D.老师必须仔细观察儿童作画意图,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适当地引导、暗示
12.幼儿园绘画创作过程的指导中,引起儿童绘画兴趣、刺激儿童思考的基本方法是( )。

A.语言讨论
B.引导儿童亲身体验
C.材料经验
D.感觉经验
13.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过程中的形式分析阶段,教师为了引导儿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提出的主要问题是( )。

A.“画面上有什么¡”
B.“你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
C.“画家为什么这样画¡”
D.“这副画的创作风格怎样
¡”
14.关于美术教育的目的,正确的说法是( )。

A.即美术教育的目标
B.具有具体性、操作性
C.具有理念性
D.是对各级各类美术教育要培养的人提出的具体标准
15.日本大正时期,画家山本鼎领导了( )。

A.自由画教育运动
B.临画教育运动
C.命题画教育运动
D.西洋画教育运动
16.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结构应以( )为中心。

A.创造力教育
B.个性教育
C.想象力的教育
D.美感教育
17.以下手工活动形式中,属于幼儿园立体手工活动的是( )。

A.娱乐性手工
B.实用性手工
C.印染
D.折纸
18.某6岁儿童画一“吃西瓜图”,画面的西瓜比人还要大,两排十分尖锐的牙齿在人的脸上占了突出的位置。

这主要表明此时儿童画( )。

A.表象符号的形成
B.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C.画他所知
D.绘画技能高超
19.泥、面团、石块、土豆、纸盒、瓶子是学前儿童手工活动常用的( )。

A.点状材料
B.线状材料
C.面状材料
D.块状材料
20.“培养儿童通过美术操作活动体验美的模式,懂得表现自我、表现生命”这是美术教育的( )。

A.审美情感目标
B.审美感知目标
C.审美创造目标
D.审美社会性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5分)
1.儿童绘画教育活动中,为了让儿童练习“旋转、重叠的线”可设计下列( )课题。

A.公共汽车
B.龙卷风
C.水的波纹
D.旋转的陀螺
E.侧面人
2.美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即( )。

A.文学艺术
B.绘画
C.雕塑
D.工艺
E.建筑艺术
3.依据艺术的美学原则,艺术可分为( )。

A.实用艺术
B.造型艺术
C.表演艺术
D.语言艺术
E.综合艺术
4.关于艺术起源问题,表现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

A.雪莱
B.泰勒
C.托尔斯泰
D.古希腊哲学家
E.狄德罗
5.学前儿童手工发展经历了( )。

A.视的写实期
B.无目的的活动期
C.知的写实期
D.基本形状期
E.样式化期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平面手工活动
2.本能直觉期
3.发展性原则
4.象征期
5.对话法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程的目标。

2.简述我国当前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简述儿童绘画造型的内容。

4.简述引导儿童进行泥工活动时,教师应注意的要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联系实际分析说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特点。

2.举例说明学前儿童手工创作过程中制作与装饰阶段的指导
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