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如何做出决策的经济学分支。

以下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核心知识点:需求与供给- 需求: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 供给: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 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市场价格通过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来决定。

需求法则- 需求法则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价格弹性- 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

消费者行为- 效用:消费者从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程度。

-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额外满足度逐渐减少。

生产者行为- 成本:生产商品或服务所需的资源的货币价值。

- 边际成本:生产额外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增加的成本。

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许多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没有交易成本,没有进入和退出壁垒。

- 垄断竞争:许多卖家,产品略有差异,存在一定程度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 寡头垄断:少数几个大卖家,产品可以是同质或有差异,存在进入壁垒。

- 垄断:单一卖家,产品独特,存在很高的进入壁垒。

市场效率- 帕累托效率:在没有使任何人变得更糟的情况下,无法使任何人变得更好的状态。

- 市场失灵: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如外部性、公共品、信息不对称等。

外部性- 正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额外的利益,而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

- 负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损害,而没有支付相应的成本。

公共品-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无法阻止任何人使用,且一个人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

信息不对称- 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差异,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 生产者剩余:市场价格与生产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之间的差额。

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市场价格达到均衡状态。

微观观经济知识点总结

微观观经济知识点总结

微观观经济知识点总结1. 市场结构在微观经济学中,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参与者的数量和规模、市场内部的竞争关系等方面的情况。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寡占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中有很多卖方和买方,产品没有差异性,参与者都是价格接受者,市场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

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难以对产品定价,只能接受市场价格。

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或买方,具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能够通过垄断价格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获取超额利润。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参与者面临的竞争相对较弱,市场价格会偏高,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

寡头市场是指市场上有几个大型卖方或买方,并且市场份额较为均衡,彼此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竞争。

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对激烈,但由于市场份额不够分散,价格竞争的空间有限。

寡占市场是指市场上有少数几个卖方或买方,并且几个主要卖方或买方的市场份额占据绝对优势。

这种市场结构下,参与者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但是市场份额不够分散,价格竞争的空间有限,市场价格相对较高。

2. 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供给量。

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包括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表示的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随价格变化的关系,通常表现为价格上升时需求下降,价格下降时需求上升的负相关关系。

供给曲线表示的是生产者对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随价格变化的关系,通常表现为价格上升时供给上升,价格下降时供给下降的正相关关系。

市场价格和供给量的确定则是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处。

在市场经济中,当市场供求出现变化时,市场价格和供给量也会随之变化。

例如,当商品的需求量增加时,市场价格也会上升,供给量也会随之增加,直到市场再次达到供需平衡。

3. 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经营所追求的目标。

在微观经济学中,企业利润最大化是通过使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来实现的。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的行为与决策。

它关注的是个体的供求关系、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市场效率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微观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市场供求市场供求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之一。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它受到生产成本、技术水平和预期利润等因素的影响。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它受到收入水平、个人偏好和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在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当需求增加而供给不变时,价格上升;当供给增加而需求不变时,价格下降。

市场达到均衡时,供给与需求相等,价格稳定。

2. 弹性弹性是衡量市场对价格或收入变化反应程度的指标。

常见的弹性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价格弹性衡量了市场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价格弹性大于1,说明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如果价格弹性小于1,说明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不太敏感。

•收入弹性衡量了市场需求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正常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0,说明需求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劣质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0,说明需求随着收入增加而减少。

•交叉弹性衡量了两个相关商品之间的关系。

正交叉弹性表示两个商品是替代品(如牛奶和豆浆);负交叉弹性表示两个商品是互补品(如汽车和汽油)。

3.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程度和市场行为。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完全竞争市场中有很多卖家和买家,产品同质化。

企业无法通过调整价格来影响市场,只能接受市场价格。

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的利润最小化,市场效率最高。

•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卖家,没有替代品。

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价格来控制市场需求。

这种市场结构下,企业能够获得垄断利润,但市场效率较低。

•寡头垄断市场中有少数几个卖家,产品可能同质化也可能差异化。

这些卖家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互相竞争,但仍然能够对价格产生影响。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之一、供给是指市场上各个经济主体愿意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市场上各个经济主体愿意在一定价格条件下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需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的形成。

2.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衡量商品或服务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可以分为价格弹性大于1的弹性需求和价格弹性小于1的不弹性需求。

弹性需求表示当价格上涨时,需求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上涨的幅度。

3.成本和效益:这是企业经济决策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成本是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所需要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的价值。

效益是指商品或服务的使用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感。

企业需要在成本和效益之间做出权衡,以最大化利润。

4.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各个参与者的数量、性质和行为方式。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寡头竞争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市场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都有不同的影响。

5.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要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曲线的。

生产函数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最优的输入要素组合,以最大化产出。

6.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研究单位输入或输出的变化对总收入或总成本的影响。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需要的额外成本,边际效益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使经济效率达到最优。

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等。

8.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经济政策的社会效果和经济福利。

它可以通过计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剩余来评估经济政策的效果,以及实现最大福利的方式。

9.供给约束和需求约束:供给约束和需求约束是个体面临的决策问题。

供给约束指个体面临有限资源的限制,需求约束指个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限制。

10.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和不确定性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在市场上,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弹性:弹性是指供给或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了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那么它们具有较高的弹性。

3.效用理论:效用理论研究了人们如何做出消费决策。

效用是个体对一个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效用理论认为,人们的消费决策是基于他们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效用进行权衡和比较。

4.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带来的额外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认为,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个单位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会递减。

5.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要素(如劳动力和资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可以用来衡量新增投入要素对产出的贡献。

6.成本理论:成本理论研究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如何决定其生产和定价策略。

固定成本是企业无论产量如何都不变的成本,而可变成本是与产量成正比的成本。

7.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生产一个额外单位的成本。

边际成本递增的原理认为,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产量会导致边际成本逐渐增加。

8.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上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定价能力和市场效率。

9.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产生经济活动的副作用对非相关经济主体的影响。

正外部性是指副作用给非相关经济主体带来积极影响,如环境保护行为的外部效应。

负外部性是指副作用给非相关经济主体带来负面影响,如污染的外部效应。

10.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所有人都可以无法排除且共同享受的商品或服务。

公共物品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干预,因为私人企业无法从中获利。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个体经济主体的决策、市场的运作和经济体系的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个别经济单位(个人、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决策对市场的影响。

以下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1.供需关系:供需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供给指的是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指的是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需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和交易量。

当供给增加,需求不变时,价格下降;当需求增加,供给不变时,价格上升。

2.弹性:弹性是衡量市场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的指标。

需求的价格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供给的价格弹性衡量了生产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

弹性的高低影响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3.成本与收益:生产者决策的核心是成本和收益的比较。

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变化的成本。

收益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确定的,生产者通过比较成本和收益来确定生产量。

4.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或消费量对总效益的影响。

当边际效益递减时,增加产量或消费量带来的额外效益逐渐减少。

生产者在决定产量时要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消费者在决定消费量时也要考虑边际效用。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企业数量和竞争程度的决定因素。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市场价格和市场效率。

6.外部性:外部性指的是个人或企业的经济活动对其他个人或企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没有通过市场价格体现出来。

外部性可以是正向的,如教育的外部效应;也可以是负向的,如环境污染。

外部性会导致市场无法达到最优状态,需要政府干预来修正。

7.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它们的使用不会排除其他人的使用,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

公共物品通常由政府提供,因为私人企业没有动力提供这种物品。

8.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达到经济效率的情况。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一、引言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让读者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二、需求和供给1.需求曲线需求曲线代表了消费者在不同价格下购买商品数量的关系。

需求曲线的下降趋势反映了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的现象。

2.供给曲线供给曲线代表了生产者在不同价格下供应商品数量的关系。

供给曲线的上升趋势反映了价格上升导致生产者积极增加供应的现象。

3.市场均衡市场均衡发生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的点上,此时市场上商品的需求量等于供给量,价格稳定。

市场均衡的调整机制能够自动使市场向均衡状态靠拢。

三、弹性和边际效用1.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描述了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量变化较大时,价格弹性大;反之,价格弹性小。

了解价格弹性对企业制定价格和政府进行市场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2.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指的是消费者在消费一单位商品后额外获得的满足感。

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逐渐减小。

边际效用理论对消费者的决策和企业的生产优化具有指导作用。

四、市场结构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存在大量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化,市场进入和退出自由。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由市场竞争自发决定。

2.垄断市场垄断市场下,只存在一个生产者或卖家,其对市场产量和价格具有较大控制力。

垄断市场的运行机制与完全竞争市场有很大不同,并影响着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

3.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市场下,少数卖家对市场具有较大控制力,但市场上仍有多个竞争者存在。

五、外部性和公共物品1.外部性外部性指的是市场交易对第三方产生的非交易成本或收益。

正的外部性带来社会效益,负的外部性则会导致社会成本。

了解外部性有助于制定政府政策和调控市场。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一个人的消费并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机会。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供需关系: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互相作用的两个基本力量。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购买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了价格和市场出清程度。

2.弹性:弹性是衡量市场参与者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收入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概念有助于理解市场的变化和预测市场的反应。

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一个特定的决策而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选择。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个体和企业必须权衡不同的选择,并评估放弃其中一种选择所付出的机会成本。

4.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多消费一个单位的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额外满足感。

根据边际效用理论,消费者根据消费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和产品价格来选择消费的数量。

5.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出现失败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是外部性(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没有反映在价格中),公共品(无法排除非付费消费者)、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只有一家或少数几家供应者)等。

6.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剩余:生产者剩余是指卖方愿意以较低的价格售出商品或服务时,实际售价与卖方期望价格之间的差异;而消费者剩余是指买方愿意以较高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实际购买价格与买方期望价格之间的差异。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剩余是衡量市场效率和经济福利的指标。

7.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供应和需求的竞争程度。

根据市场结构,市场可以被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等不同类型。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于价格、效率和创新具有不同的影响。

8.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群体设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弹性和市场竞争程度,企业可以创造性地设计价格歧视策略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9.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是指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交易市场。

通过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这些价格影响了企业的成本和资源配置。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原理-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机会成本和边际分析的概念和应用-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第二章: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计算和意义-市场福利和市场效率-市场结构和垄断的产生及其对市场机制的影响-价格歧视和公平性的讨论第三章:个体消费者行为-效用理论和效用最大化原则-预算约束和货币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和计算-混合品和边际替代率的应用第四章:生产和成本-生产函数和边际产出递减-边际成本的概念和计算-长期和短期成本的比较-规模经济和生产要素组合的选择第五章:市场结构和垄断-垄断的特点和存在原因-垄断定价和利润最大化-垄断的福利损失和政府干预-自然垄断和垄断竞争的比较第六章:企业策略和市场均衡-市场竞争和均衡价格-不完全竞争的特点和存在原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市场行为- Oligopoly和游戏理论的应用第七章:财政与政府干预-公共产品和原则代理的概念和分类-税收和供给侧政策的效果-收入再分配和社会福利的考量-政府干预的成本和效果评估第八章:市场失灵和外部性-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正面和负面外部性的影响和后果- Pigouvian税和补贴的应用-公共物品和市场处置的问题第九章:信息经济学-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的性质-隐性行动和道德风险-信号模型和屏蔽效应的应用-信用市场和逆向选择的问题第十章:劳动经济学-边际生产力理论和工资决定-人力资本和教育投资-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和分化-最低工资和劳动合同的效果第十一章:地租与土地市场-土地价格和市场竞争的影响-土地和城市规划的问题-土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冲突以上只是对微观经济学各章节的重点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具体内容可能因不同教材和教授的教学方式而有所差异。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还应注重理论的应用和例题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微经知识点总结

微经知识点总结

微经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个体市场,分析市场经济中的生产、消费、价格、利润等现象,研究个体企业如何决策以及市场上的竞争和垄断等现象。

本文将对微观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需求与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市场运作的基础。

需求代表了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则代表了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曲线是负斜率的,代表了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供给曲线是正斜率的,代表了价格上升时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增加。

市场均衡发生在需求和供给曲线相交的点上,此时市场上的商品量达到了最佳状态。

2.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商品数量对价格的变化的敏感度。

如果商品数量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那么这个商品的价格弹性就是弹性的;如果商品数量对价格变化不敏感,那么这个商品的价格弹性就是不弹性的。

价格弹性可以帮助生产者决定价格和产量,也能帮消费者决定需求量和购买行为。

3.边际效用及其衰减规律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额外一单位消费带来的满足度收益。

通常情况下,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小,这就是边际效用衰减规律。

消费者在追求最大化效用的时候,会根据边际效用来做出消费决策。

在生产方面,边际生产力和边际成本的概念也非常重要。

4.生产者行为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者行为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通过生产决策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市场竞争尤其激烈的情况下,生产者会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等方式来获得竞争优势。

但在垄断市场中,生产者有更多的控制权,可以通过设定高价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5.市场形态市场形态是根据市场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来划分的。

完全竞争市场中有许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产品同质化、信息透明。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有少量的生产者控制市场,它们可以通过协作甚至操纵价格来获取更多的利润。

在完全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生产者存在,它可以通过垄断定价获取最大的利润。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

下面为您介绍一些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需求与供给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众多,包括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以及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消费者收入增加,对正常商品的需求增加,对劣质商品的需求减少;相关商品中,替代品价格上升,本商品需求增加,互补品价格上升,本商品需求减少。

供给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供给增加;生产技术进步,供给增加;相关商品中,替代品价格上升,本商品供给减少,互补品价格上升,本商品供给增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导致价格下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促使价格上升。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在进行消费决策时,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

效用是消费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出,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预算约束和商品的价格来选择消费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预算线则反映了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商品价格条件下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消费者均衡是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的点上达到的,此时消费者在既定预算下实现了最大效用。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并有能力购买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价格是根据需求和供给的关系确定的,当需求超过供给时,价格上涨,反之亦然。

2.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变动较大,则称之为弹性的;如果变动较小,则称之为不弹性的。

价格弹性有助于理解市场变动和政策影响。

3.效用理论:效用是指人们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感。

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在消费决策中会追求最大化效用。

马歇尔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认为,随着消费增加,边际效用递减,也就是说人们对每个额外单位的消费都会感到越来越少的满足感。

4.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和固定设备费用。

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费用。

了解生产成本有助于企业决策和市场竞争分析。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竞争的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在完全竞争市场,存在许多卖家和买家,没有单个市场参与者可以控制市场价格。

在垄断市场,只有一个卖家,可以通过控制价格来操纵市场。

6.垄断力:垄断力指的是一个企业或市场对价格和产量的控制能力。

垄断力强的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和减少产量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不能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可能发生在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情况下。

这时,政府可能需要干预来修正市场失灵。

8.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研究不同个体或群体在经济中获得收入的情况。

收入分配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社会福利和最低工资等手段来调整。

9.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市场调节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决定价格和分配资源。

然而,市场机制并不完美,政府可能需要干预来调整市场失灵或实现公共利益。

政府干预可能包括价格管制、补贴、税收和监管等。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经济学基本概念
-经济学的定义和分类
-个体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理性选择理论和边际分析的概念及应用
2.市场供求
-供求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市场均衡的概念与分析
-市场调节机制及其限制
3.弹性
-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弹性对价格变动和收入变动的影响
4.生产与成本
-长期和短期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组合及其边际生产力
-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关系
5.市场结构
-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的特点与分析
-垄断定价策略及效果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6.消费者行为
-效用理论和效用最大化
-偏好和预算约束的相互作用
-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
7.生产者行为
-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优化问题-生产要素选择和投入组合
8.广义均衡
-供给和需求的整体均衡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影响
9.非完全信息理论
-隐藏动机和逆向选择
-计划与契约
10.公共物品和外部性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区别
-外部性和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11.剩余理论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计算和分析
-税收和补贴对剩余的影响
12.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的指标和影响因素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知识点的汇总。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可以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和练习,使其更加熟悉和掌握。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1.市场供求:市场供求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供应曲线表示企业对产品的供应意愿,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意愿。

市场均衡发生在供求曲线交叉点,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2.弹性:弹性是指市场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供应弹性衡量了企业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3.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描述如何将输入转化为产出的关系。

它显示了不同输入对产出的影响,并通过边际产品表示每个额外的输入对产出的贡献。

4.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和折旧费用。

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不同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以及它们之间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6.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有许多小型买家和卖家,产品是标准化的,市场价格由供求决定。

7.垄断市场:在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供应者,可以通过控制价格和产量来影响市场。

8.垄断竞争市场: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许多相对小型的供应商,他们生产的产品相似但不完全相同,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

9.寡头垄断市场: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市场由少数几个大型供应商主导,他们可以通过协调定价来控制市场。

10.不完全信息:在经济活动中,信息的不对称性会导致市场出现问题。

卖方通常拥有更多的信息,这可能会影响消费者和企业的决策。

11.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不直接参与该交易的其他个人或企业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外部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失衡。

1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可被免费使用且无法排他性使用的物品,无法通过市场供给机制进行有效供应。

13.税收和补贴:税收是政府收取的对于商品或服务销售额的一种费用,补贴是政府的支付给企业或个人的一种款项。

税收和补贴可以影响市场均衡,改变消费和生产决策。

ap microeconomics 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ap microeconomics 重点知识点超全整理

AP 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的考试涵盖了多个重点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分:1. Scarcity, choice and opportunity cost(稀缺性、选择和机会成本):这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探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最优的决策。

2.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生产可能性曲线):这条曲线表示在既定资源下,一个经济体生产不同商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3. Comparative advantage, absolute advantage(比较优势、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是分析国家间贸易的基石,表明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商品时,相对于其他国家所拥有的优势。

4. Specialization and trade(专业化与贸易):专业化生产可以带来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而贸易则可以使得各国能够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和技术优势。

5. Economic systems,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role of incentives(经济制度、产权与激励机制):不同的经济制度会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而产权和激励机制则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

6. The behavior of firms under different market conditions(企业在不同市场条件下的行为):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这些市场的特性会影响企业的行为和决策。

7.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markets(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包括政府的价格控制、反垄断政策、税收政策等,这些政策会影响市场的运行和企业的决策。

8. Consumer behavior and welfare(消费者行为与福利):探讨消费者在有限的收入下如何做出最优的消费决策,以及政府政策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供给是生产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交互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2.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即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在市场均衡点,价格和数量被决定。

3.弹性:需求或供给的弹性衡量了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高表示消费者对价格敏感,需求弹性低表示消费者对价格不太敏感。

4.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益。

当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理性的消费者或生产者会停止增加或减少其行为。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其中一种行动而放弃的最佳替代行动的成本。

考虑机会成本能帮助人们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导致资源浪费或不公平分配。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问题、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等。

7.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上的竞争程度。

市场结构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价格和数量的确定。

8.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政府决策的经济学理论。

它考虑政府行为的动机和影响,并研究公共政策的效果。

9.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生产过程中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可以帮助生产者决定最有效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的使用。

10.成本理论:成本理论研究生产过程中成本的决定因素。

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它们的变化会影响生产者的决策。

11.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研究社会中各个经济主体收入的分配情况。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关注点。

12.进步性税收和累进性税收:进步性税收是指税收在收入较高的人身上征收的税款比例大于在收入较低的人身上征收的税款比例,累进性税收是进步性税收的特殊形式。

以上是对微观经济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经济决策。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1.需求与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需求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供给是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将决定市场价格和数量。

2.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市场中的竞争程度。

完全竞争市场下存在许多买家和卖家,没有个体的市场力量影响价格。

垄断市场下只有一个卖家,可以控制价格和供给。

其他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3.弹性:弹性是个体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

需求弹性可以分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4.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在短期内不变的成本,例如租金和工资;变动成本是根据生产数量的变动而变化的成本,例如原材料和劳动力。

5.效用与边际效应:效用是个体对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的度量。

边际效应是指个体通过增加或减少使用或购买一个单位的商品或服务而产生的额外满足度。

6.生产函数与边际生产力:生产函数表示输入因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边际生产力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输入因素所产生的额外产出。

7.利润最大化:生产者的目标是最大化利润。

利润最大化发生在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点上。

生产者需要考虑不同的生产要素、供给曲线和竞争环境。

8.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可能的市场失灵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竞争。

9.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研究个体和社会收入如何分配的经济学。

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受到工资、利润和利息等不同因素的影响。

10.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通过立法、监管和纳税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方式。

政府干预的原因包括解决市场失灵、促进资源分配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个体和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一、需求与供给1.需求的弹性: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变化,需求可以分为完全弹性需求、完全不弹性需求和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弹性需求。

2.供给的弹性:供给弹性是指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变化,供给可以分为完全弹性供给、完全不弹性供给和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弹性供给。

3.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价格和数量都确定下来,并且不存在供需失衡情况。

市场均衡由供给与需求曲线的交点确定。

二、市场结构1.垄断: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或几个卖方控制市场的情况。

垄断市场上的卖方能够通过控制价格和供给量来影响市场的行为和价格水平。

2.寡头垄断:寡头垄断是指市场上仅有少数几个卖方控制市场的情况,他们的行为也能够影响市场的行为和价格水平。

3.完全竞争: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许多卖方和买方,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少,没有一家企业能够通过调整价格和供给量来影响市场的行为。

4.垄断竞争:垄断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多个卖方和买方,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多,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能够通过调整产品差异化、广告宣传等手段来影响自己的市场地位。

三、价格与边际效益1.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或服务对个体效用或利润的影响。

边际效益递减的原则表明,随着消费或生产量的增加,边际效益会递减。

2.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弹性的大小,需求和供给可以分别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弹性。

3.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买方的需求弹性、价格敏感程度以及市场竞争程度,对不同买方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四、消费者行为1.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通过边际效用的比较来决定最大化自己的总效用。

根据边际效用的递减原则,消费者倾向于先满足基本需求,再增加对其他需求的追求。

2.效用弹性:效用弹性是指对需求变化的敏感程度。

微观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1、稀缺性:经济资源以及用经济资源生产的物品总是不能满足人类无穷无尽欲望的事实2、研究的问题:资源配置问题3、经济学基本问题:资源配置问题、资源利用问题、经济体制问题。

4、理性人假定:“理性人”假设(hypothesis of rational man )是指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都是充满理智的, 既不会感情用事, 也不会盲从, 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 其行为是理性的。

在经济活动中, 主体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如消费者追求的是满足程度最大化, 生产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理性人"假设实际是对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的延续.1、①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各种可能的价格,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②需求量:是指消费者在某一价格下愿意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③需求的变化: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而引起的对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化④需求量的变化: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2、供求规律:①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减少②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导致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减少③当供给和需求同时增加或减少时,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均衡价格不确定④当供需反方向变动时,均衡价格与需求同方向变化,均衡数量不确定3、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该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QP P Q Ed ∆∆-= 4、点弹性的几何意义: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点弹性系数的值,等于这一点沿着需求曲线到横轴的距离比上其沿着需求曲线到纵轴的距离点弹性的类型: 1;,需求的价格弹性小于1五种类型:①AC 段,Ed 〉1,富有弹性②CB 段,Ed 〈1,缺乏弹性③C 点Ed=1,单位弹性④A 点Ed→∞,完全有弹性⑤B 点Ed=0,完全无弹性5、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①概念: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其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敏感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需求量的变动?什么是需求的变动?简述两者之间的区别。

答: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购买量的变动,称之为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在同一条曲线上的点的位置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包括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等因素)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该商品所有价格水平下的需求数量都发生了变动的情况。

这种变动在需求曲线上表现为从一条需求曲线平行移动到另一条需求曲线。

2.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当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时,请画图分析牛肉市场的均衡将如何变化?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将导致消费者对牛肉需求的增加,牛肉市场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与之前相比牛肉市场的均衡点从E1移动到E2,均衡价格由P1上升到P2,均衡数量由Q1增加到Q2。

3. 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技术进步大幅度降低了轿车的生产成本,请画图分析该类技术进步对轿车市场均衡的影响?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轿车产技术进步将会降低了轿车的生产成本,提生产效率从而增加轿车的生产量,会导致轿车市场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与之前相比轿车市场的均衡点从E1移动到E2,均衡价格由P1下降到P2,均衡数量由Q1增加到Q2。

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 d=400-40P,Q s=-20+20P 。

(1)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计算价格从3涨到5 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以涨价前为基期计算)。

(3)计算P=6时的需求价格点弹性是多少?2、解:(1)根据均衡价格模型Qd=400-40PQs=-20+20PQ d =Qs解之得:Pe =7,Qe=120(2)价格从3涨到5 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P=3时,Q d=400-40×3=280;P=5时,Qd=400-40×5=200;ED=-(200-280)/(5-3)×3/280=3/7(3)由Q d=400-40P可得P=6时,Qd=400-40×6=120;又由Q d=400-40P得dQ/dP=-40,根据点弹性计算公式可知:Ed=-(-40)×6/120=22、某商品的价格由50元上升到70元后,需求量相应减少30%,价格为50时的需求量是1000。

(1)计算价格从50涨到7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以涨价前为基期计算)。

(2)该商品价格上涨之后对总收益有何影响?解:(1)根据题意可知,⊿P/P=(70-50)/50=0.4E d=-(-30%)/0.4=0.75(2)P=50时,Q d=1000TR1=P×Q d=50×1000=50000由价格由50元上升到70元后,需求量相应减少30%可得,TR2= P×Q d=70×(1-30%)×1000=49000TR2- TR1=49000-50000=-1000因此,涨价之后总收益减少了1000。

3、请使用所学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和“薄利多销”的经济现象。

答:谷贱伤农,因为粮食属于正常品中的必需品,无论它的价格如何变动,它的需求量是一定的,所以它的价格弹性小。

当粮食丰收,粮食的价格会下降,但相应的粮食的需求量变化不大,所以农民的收入反而少了。

也就是说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即E<1,降价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提价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d加。

因为降价导致的需求量增加带来的销售收入P·Q值的增加量小于降价造成的销售收入P·Q值的减少量。

薄利多销,指针对一些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即E>1,降价会增加厂商的销d售收入,提价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

因为降价造成的销售收入P·Q值的减少量小于需求量增加带来的销售收入P·Q值的增加量。

1.什么是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答: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无差异曲线的主要特征有:(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2)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3)平面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坐标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坐标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

(4)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

2.水的使用价值很高,对人类的生存而言不可或缺,但是它的市场价格很低;宝石的使用价值不大,而它的市场价格很高。

经济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价值悖论”,请使用所学效用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

水和钻石的价值悖论是指:水对人们很有用,必不可少,缺乏弹性的必需品,但是水价很便宜;钻石对人们的用途很有限,但是却很昂贵(即弹性>1的奢侈品)。

根据效用理论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大小,而不是该商品的使用价值。

虽然水的使用价值很大,人们对水的消费量也大,但是一般情况下水源充足,水的边际效用很小,价格也就很便宜。

同理,钻石的使用价值有限,然而它的对人类的边际效用巨大,钻石的价格也就很昂贵,发生上文所说的“价值悖论”现象。

3.假定某消费者购买X和Y两种商品,X商品的边际效用函数是:MU X=60-6X,Y商品的边际效用函数是:MU Y=40-Y,消费者的收入I=2000;如果P X=20,P Y=10,则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是多少单位X商品和多少单位Y商品?解:当消费者均衡时实现效用最大化,当消费者均衡时有:MU X /P X= MU Y/ P Y∵MU X=60-6X,MU Y=40-Y,P X=20,P Y=10可以求得:Y=10+3X又∵P X×X+P Y×Y=II=2000得X=42,Y=136∴最大效用的商品组合是X=42,Y=136。

1.什么是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答: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所有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等产量曲线具有以下特征:(1)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

(2)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3)一个坐标平面上存在无数条等产量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水平越高。

(4)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

2.画图并简述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注:可以参考课件,TP、MP和AP曲线画在同一图形中)答:(1)总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是总产量曲线上任意一点到原点射线的斜率。

(2)总产量TPL 与边际产量MPL之间的关系:边际产量MPL 是总产量TPL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的斜率。

当MPL >0时,总产量增加;MPL=0时, 总产量达到最大值;MPL<0, 总产量减少。

(3)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MPL >APL,则APL增加;MPL<APL,则APL减少; MPL=APL,则APL最大; MPL与APL 相交于APL的最高点。

3.假设某厂商的短期生产函数为Q=-L3+6L2+36L 试求:(1)该企业的AP L函数和MP L函数;解:AP L= Q/L=-L2+6L+36MP L=dQ/dL=-3L2+12L+36(2)计算企业使用劳动的合理投入范围。

解:在短期企业使用劳动的合理投入范围在生产的第Ⅱ阶段。

在生产的第Ⅱ阶段的左侧边界值有:AP L= MP L-L2+6L+36=-3L2+12L+36求得L1=3,L2=0(舍去)在生产的第Ⅱ阶段的右侧边界值有:MP L=0-3L2+12L+36=0求得L1=6,L2=-2(舍去)∴企业使用劳动的合理投入范围是3≤L≤6(3)企业使用劳动生产要素的数量为L=10,是否处于短期生产的合理区间?因为L=10≥6,所以不处于短期生产的合理区间。

1.画图并简述AC、AVC、MC的定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答:(1)边际成本MC与平均成本AC的关系有:MC>AC时,AC递增;MC=AC时, AC达到最小值; MC<AC, AC递减;MC与AC 相交于AC的最低点。

(2)平均成本AC与平均可变成本AVC的关系有:AC=AVC+AFC,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AC与平均可变成本AVC之间的纵向距离逐渐减少。

(3)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AVC的关系有:MC>AVC,则AVC递增;MC<AVC,则AVC递减;MC=AVC,则AVC达到最小值;MC与AVC相交于AVC的最低点。

2.某企业的平均可变成本为AVC=Q²-30Q+300,Q为产量,当市场价格为300时,该企业利润为0。

试问该企业的固定成本(TFC)是多少?课堂上已讲,参照课堂笔记3.某企业使用资本和劳动生产一种小器具,在短期中,资本固定,劳动可变,短期生产函数为Q= -L3+24L2+240L,其中,Q是小器具的每周生产量,L是雇佣工人的数量,每个工人一周工作40小时,工资率为12/小时。

(1)计算企业在下列情况下L的取值范围:生产的第Ⅰ阶段;生产的第Ⅱ阶段;生产的第Ⅲ阶段。

(2)使企业愿意保持短期生产的最低产品价格是多少?1.什么是完全竞争市场?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答:完全竞争市场是指不包含有任何垄断因素且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其特征如下:(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2)产品同质没有差别,(3)资源完全自由流动,(4)市场信息是畅通的。

2. 什么是垄断竞争市场?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答:垄断竞争市场是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其特征如下:(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不同厂商的产品在消费者眼中是有差异的。

(2)、不同厂商的产品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3)、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该行业。

(4)、厂商数量很多,厂商行为相互独立。

3.什么是价格歧视?其具体内容是什么?答:完全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是指同一厂商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

价格歧视包括三种形式:(1)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对每单位商品都制定不同的价格,即每单位商品都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

(2)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对某特定消费者,按其购买数量的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以获得较大收益的一种方法。

(3)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4.劳动供给曲线具有什么特征?具体原因是什么?答:劳动的供给曲线为向后弯曲的曲线,这主要是受工资上涨时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形成的。

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工资上涨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也就是随着工资的上涨,人们会减少休闲时间,而增加工作时间,因此劳动供给会增加。

当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工资上涨的收入效应就会大于替代效应,即工资上涨时,劳动供给会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