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水域的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滇池水域的变迁
方国瑜
滇池,在云贵高原是最大的湖泊,承受上游各河流域二八六六平方公里的来水,汇
为巨浸,起着来水和泄水的调节作用。环湖农田和湖里水产以及湖面航运,自古以来被
人们利用,对这地区的社会经济是很有关系的。这个湖的水位及容积,不断变化,即水
位由高而低,容积由大而小,是由于自然的作用,也由于人工所造成。其变迁的情况,
从遗迹及历史记载来考究,便可知其大概。
现在的滇池水域,南北约三十二公里,东西平均约十点五公里,湖岸线最大长度为
一百八十公里,水最深约八公尺,一般为二至五公尺,水位在海拔一八八六点一公尺
时,面积约为三百三十平方公里,水体积约为十五点七亿公方,若水位在一八八四点三
公尺时,水面积约为二二八平方公里,水体积约为十点二亿公方,其调节容量为五点五
亿公方。但历年水位和水体的变化幅度相当大,其最高水位曾达一八八七点零九公尺,
最低水位曾到一八八三点九公尺,相差至三点一九公尺。在一年之内,水位相差最大数
二点二八公尺,容量差七点零二亿公方,水位相差最小数零点八九公尺,容量差二点七
七亿公方:一般为水位差一点九公尺,容量差五点九五亿公方,调节水量大致如此。
滇池来水,一为接受降雨量,一为河水流入。在滇池地区,雨量最大年降雨达一五
四七点五公厘,最小年降雨只五六二点七公厘,一般年平均雨量一零七十公厘。湖面每
年受到的雨水,可以有二.点六四亿至三点一五亿公方。又流入滇池之水,最大者为盘龙江,较大者有宝象河、东白沙河、马料河、洛龙河、西白沙河、呈贡大河、梁王河、柴河、昆阳东大河诸水,尚有若干小河。各河流入滇池之水,每年有五点五亿至七点一亿公方,平均约为六亿公方。故每年滇池接受之水约九亿公方。这是一个重要的水利资源。
滇池去水,一为蒸发,一为流出。每年蒸发水份,据观测,最大年蒸发量一零八四
点三公厘,最小年蒸发量八八五点五公厘,以此计算,每年水面蒸发约三亿公方,相当
于湖面所受雨水被蒸发损失。又由海口河流出的水量,最大年有九点二五亿公方,最小
年只有二点九五亿公方,一般年份平均每年流出水量为五点二七亿公方。
以上所说滇池水域的容积,水利资源丰富,用于农田灌溉、繁殖水产、城市用水、
排水以及水面航行,都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由于古代的社会结构限制生产力,利用水力
资源很有限,但在各时期水位有变迁,作用也就不同了。
(二)
从自然情况来看,滇池水域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个断层湖的形成以及冲击海口河出水,
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这要靠地质学家来调查研究。已有出水口,一年一度的雨季、早季、水涨、水落,也不知多少年了。形成这样一个湖的局面以后,又在不断变化中。四面雨水冲刷泥沙流入,不断沉积在湖底。当大雨之后,在高空俯瞰,可以看到湖边缘呈现泥水荡漾之状,数日后橙清,泥土祝锭,经历年所,逐渐加厚,湖水也越来越浅了。又有十多条较大的河流常年带着泥沙冲积,在入口的两岸,逐渐增高,向湖里伸展,成三角洲,不断扩大,在五万分一的地形图上,看得很清楚。所以,从自然演变来看,湖的面积和体积不断在缩减,终有抢海变为桑田之一日,这是自然的趋势;而所能讲的滇池二三千年的历史,以地理年代来说,只是短暂的年份,变化不是太大。
据可考的历史,古时滇池水面有多大呢?从遗迹来考察,在滇池西南到东南地区,分布着很多螺蜘壳堆,据解放后考古调查,在海口至官渡一带,发现有十四处,这些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螺蜘壳堆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人为的遗址。遗址里每一个螺蜘壳尾部搞成小孔,是被人挑取螺肉的痕迹,(现在还用这个办法取螺肉),并且在螺蜘壳堆中掘出石斧、石锌、石锤、石刀,还有骨制的锥、铲,蚌制的刮、削器,以及多量的泥质红陶、夹沙红陶、夹砂灰陶制成的碗、盘、罐等破片,还发现有烧灶遗迹,可知古代居民住在这些遗址的年代很长,才会有大量螺蜘壳堆积如山,这是现在所知滇池地区最早的文化遗址。这些遗址,当时应在水滨,现在已离湖岸一至五公里,因为滇池水面退缩了。螺蜘壳堆以在晋宁河泊所附近者为最大,长五百公尺、宽一百五十公尺,地面海拔约一八八八公尺,可推测当时滇池水位海拔在一八八八公尺上下。文化遗址的年代尚未确定,但《史记·西南夷传》载:战国晚年(当公元前三世纪初期)楚国遣将军庄踌率兵至滇池,说:“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十里”;这时是“耕田有邑聚”的社会,是在原有文化基础发展起来的,所以新石器遗址,应在庄蹄至滇以前相当长的时期。居民以滇池水产供食,后在池旁开辟农田,形成“耕田有邑聚”、“肥饶数十里”的格局,又后,农业生产逐渐发展,《后汉书·西南夷滇王传》说:“王莽时以广汉文齐为益州太守,造起破池,开通灌概,垦田二千余顷,”《华阳国志》卷十《文齐传》说:“迁益州太守,造开稻田,民咸赖之。”按:益州郡城在滇池县,这时引水开田,只能是在滇池旁改进农业生产条件,没有变动滇池水位。从很古时期延续至公元十三世纪中叶,滇池水面保持原来情况,没有多大改变。
元普祥撰《创建官渡妙湛寺碑记》说:拓东演习高生世,常乘舟至“云水杳霭”的
“涡洞之乡,绳船于渡头,命之日官渡”,则以湖滨渡口名为官渡。这里所说拓东演习
高生世,是公元十一世纪后期大理段氏分封为善阐(拓东)演习之高升样的曾孙,继任
演习(大府主将)职务,又传四世至十三世纪中叶为元兵所灭,则高生世的年代应在十
二世纪后期,这时官渡在滇池岸上。高生世居善阐(拓东)城,过着腐朽享乐生活,优
游自得,经常乘舟到官渡停泊,饮酒赋诗,有人称为“停舟烟舍”,也有以“官渡鱼
灯”为昆明八景之一。到元代初年,滇池水面退缩,在官渡筑宝象河堤,后来堤身继续
延伸至五公里入滇池,虽然官渡地名未改,已不是湖边的渡头了。普样撰《创建妙湛寺碑》说:“至元庚寅(公元一二九O年),即于郭外江北浒鼎新梵宇,额日妙湛”,就在
宝象河旁新建佛寺。寺旁有螺蜘壳堆,高三公尺,一九六六年春,因修整官渡街道,伦
取大量螺蜒壳填路面,时瑜在官渡,检得很多陶片,即新石器时代遗物。可知远古以
来,官渡地滨滇池,直到十三世纪中叶以后才改变。
《晋宁州志》卷四说:“金沙渡,在城西七里村后,今淤废”,此即金砂村,古为滇
池渡头,明代淤废。村中金砂寺,有至元戊寅(公元一三三八年《创建碑记》,说:“滇
滔浩渺,烟木香霭”,又说“梵刹与滇涛相抑扬”,是湖滨的景象。后来湖水退缩,金
砂渡淤废,把渡口移到距离三里的河泊所,今河泊所又成为陆地。在河泊所偏东北的石
寨山,出土西汉时青铜器,山下有一片农田,瑜曾至此访古,据农民说:数百年前,农
田为水域。明万历年间许伯衡撰《海口记》(载康熙《昆阳州志》卷三)说:“尝真之长老云,先是,昆阳县学前与教场南村诸处,皆滇池也”,则昆阳城垣以东一片,古为滇池水
域,后才变为陆地。
以上所说几处的地势,官渡海拔标高一八八九公尺,金砂村一八九O公尺,石寨山
下农田一/八八九公尺,昆阳城边一八八八点八公尺,比现在海口河滩水位高出三至四公尺,此可推测滇池古水位海拔约一八八九公尺,到十三世纪中叶以后,水位降低,才露
出大片农田。
大理高氏统治家族所居之拓东善阐城,元初称为押赤城,即明、清时期的昆明城,
城址南、北两面有变动,,但东、西两面城垣地基则未改变,其西面城垣,今已拆除为东
风路。当公元一二五四午,元兵来攻昆明时的情况,据《元史·兀良合台传》说:“进至
乌蛮所都押赤城,城际滇池,三面皆水,既险且阻,”何以说“城际滇池,三面皆水”
呢?《元史·张立道传》说:“昆明池环五百里,夏潦暴至,必冒城郭”。兀良合台是秋
天来到这里,正当雨季水涨之时,而且盘龙江水,每年雨季洪流暴发,俺及城郭,东、
南面与滇池水汇流,一片汪洋,成为押赤城“三面环水”了。记得一九四五年的雨水
多,滇池水位高达一八八七点零九公尺,湖滨被淹农田有八万多亩,滇池水回流淹至篆
塘新村,高出路面约半公尺,行人要用船摆渡,如果水位高至一八九O公尺,就要冒至
城边,使昆明城三面皆水了。《张立道传》“夏潦暴至,必冒城郭”,是兀良合台至滇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