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 专题八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要求名师解读
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Ⅱ盐类水解知识在高考中的重现率是100%,高考试题对本节的考查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
力主,试题难度中等偏上。
热点观测:溶液中离子
浓度大小比较既与盐类的水解有关,又与弱电解的
电离平衡有关,还注重溶液中的各种守恒,是高考
的必考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Ⅱ
基础巩固
一、盐类水解的原理
1.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生成_________的反应。
2.实质
盐电离→→
破坏了_________→水的电离程度______→c(H+)≠c(OH—)→溶液呈碱性或酸性。
3.特点
(1)可逆:水解反应绝大多数是反应。
(2)吸热:水解反应是反应的逆反应。
(3)微弱:水解反应程度一般很微弱。
4.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一般情况下盐类水解程度较小,应用表示,水解反应生成的难溶物或挥发性物质。
例如,Al3++3H2O 、HCO3—+H2O
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要分步书写,以第一步为主:如,S2—+H2
O ,。
多元弱碱的阳离子水解,习惯一步书写:如Mg2++2H2O ,Fe3++3H2O
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盐本身性质,组成盐的酸根相对应的酸越弱(或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
如,同浓度的CO32—水解能力SO32—。
2.外因:受的影响。
(1)温度: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温促进水解;
(2)浓度:盐的溶液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这里盐的浓度指水解离子,而不含不水解的离子。
如,氯化铁溶液,Cl—并不影响水解平衡。
(3)外加酸碱: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水解。
下面分析不同条件对氯化铁水解平衡的影响情况如表Fe3++3H2O Fe(OH)3+3H+(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条件移动方向H+数pH Fe3+水解程度现象
升温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氯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水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镁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NaHCO
3
(3)
条件移动方向H+数pH Fe3+水解程度现象
升温向右增降增大变深
通氯化氢向左增降减小变浅
加水向右增升增大变浅
加镁粉向右减升增大红褐色沉淀,无色气体
向右减升增大红褐色沉淀,无色气体加NaHCO
3
实验探究
拓展实验:茶水——墨水——茶
【原理】因为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会立刻生成单宁酸亚铁,它的性质不稳定,很快被氧化生成单宁酸铁的络合物而呈蓝黑色,从而使茶水变成了“墨水”。
草酸具有还原性,将三价的铁离子还原成两价的亚铁离子,因此,溶液的蓝黑色又消失了,重新显现出茶水的颜色。
【准备】单宁酸、硫酸亚铁、草酸。
【操作】
(1)取一杯不满的棕黄色茶水;
(2)取一根玻璃棒,一端蘸上绿矾粉未,另一端蘸上草酸晶体粉未;
(3)用玻璃棒蘸有绿矾粉未的一端在茶水中搅动一下,茶水立刻变成了蓝色的墨水;
(4)将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杯里搅动一下,刚刚变成的蓝墨水又变成了原来的茶水了。
【说明】这种现象在人们生活中也是经常遇到的,当你用刀子切削尚未成熟的水果时,常常看到水果刀口处出现蓝色,有人以为是刀子不洁净所造成的。
其实,这种情况同上述茶水变墨水是一样的道理,就是刀子上的铁和水果上的单宁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练一练:
1.绿矾的化学是什么?
草酸的作用是什么?
参考答案
1.FeSO4·7H2O
2.草酸作还原剂,将Fe3+还原为Fe2+。
重点突破
一、直击考点:
考点一对盐的水解规律的考查
本题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考查水解平衡规律。
1.越弱越水解(盐水解生成的弱酸或弱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
反之,越水解越弱(盐的水解程度越大,对应水解生成的弱酸或弱碱越弱)。
常以此判断盐的水解程度的大小和弱碱(或弱酸)的相对强弱。
如等浓度的NaX、NaY、NaZ三种盐溶液,pH依次增大,则酸性HX>HY>HZ。
由于CH3COOH
的酸性大于H2CO3,则等浓度的CH3COONa 和NaHCO3溶液相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强,pH
大。
2.酸式盐溶液的判断
1强酸的酸式盐只是电离,不水解,溶液呈酸性,如NaHSO4液:NaHSO4=Na++H++ SO42—。
2弱酸的酸式盐,取决于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如NaHSO3,NaH2PO4,NaHC2O4等;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如NaHS,NaHCO3,Na2HPO4等。
3.相同条件下的水解程度:正盐>相应酸式盐,如CO32—>HCO3—。
4.相互促进水解的盐>单独水解的盐>相互抑制水解的盐。
如NH4+的水解:(NH4)2CO3>(NH
)2SO4>(NH4)2Fe(SO4)2。
4
【例1】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符合按pH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A.Na2CO3NaHCO3NaCl NH4Cl
B.Na2CO3NaHCO3NH4Cl NaCl
C.(NH4)2SO4NH4Cl NaNO3Na2S
D.NH4Cl (NH4)2SO4Na2S NaNO3
【例2】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A.(NH4)2SO4、B.(NH4)2CO3、C.(NH
)2Fe(SO4)2,c(NH4+)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4
A.a=b=c B.a>b>c C.a>c>b D.c>a>b
【解析】三种溶液中存在共同离子NH4+的水解:NH4++H2O NH3·H2O+H+,c(NH4+)相
等;CO32—水解:CO32—+H2O HCO3—+OH—,Fe2++2H2O Fe(OH)2+2H+,所以,c中亚铁离子水解抑制了NH4+水解,而b中CO32—水解产生OH—,中和H+促进NH4+水解。
【答案】D
【点评】比较同种离子浓度大小时,要考虑其他离子水解的影响。
考点二对盐类水解应用的考查
本考点多在选择题中出现,有时也以填空题形式出现,考查部分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1.制泡沫灭火剂:泡沫灭火剂由碳酸氢钠溶液与硫酸铝溶液构成而不是由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铝溶液构成。
2.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如,FeCl 3+3H2O(沸水)Fe(OH)3(胶体)+3HCl。
3.铵态(NH4+)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如草木灰,消石灰),如,2NH4++CO32—=2NH
↑+CO2↑+H2O。
3
4.明矾、高铁酸钠等净水:如,Al3++3H 2O Al(OH)3(胶体)+3H+。
5.热碱液去污效果更好:升温促进碳酸钠水解:CO 32—+H2O HCO3—+OH—,溶液碱性增强。
再如,明矾与小苏打用于炸油条。
6.利用盐溶液除锈:如用氯化铵溶液除铁锈:N H 4++H2O N H3·H2O+H+ Fe2O3+6H+=2Fe3++3H2O,Cu2(OH)2CO3+4H+=2Cu2++CO2↑+3H2O。
7.盐溶液配制与贮存:如,配制氯化铁、氯化铝溶液防水解,加入对应的稀酸。
8.判断离子共存问题:弱碱阳离子与弱酸根阴离子在溶液中一般不能大量共存。
如,2Al3++3S2—+6H2O=2Al(OH)3↓+3H2S↑。
9.制无水盐或结晶水合物:对于易水解的盐,只有在对应的酸的环境中蒸干得到结晶水合物,若用结晶水合物制得无水盐,也要在酸的气氛中灼烧。
例如,从氯化铜溶液中制氯化铜晶体(含结晶水),必
须在氯化氢气氛中蒸干,从氯化镁结晶水合物中得到无水氯化镁,必须在氯化氢气氛中灼烧氯化镁结晶水合物。
10.试剂保存与量取:如,贮存碳酸钠溶液不能用玻璃塞,因为碳酸钠水解溶液呈较强碱性,Na2CO 3+H2O NaOH+NaHCO3,2NaOH+SiO2=Na2SiO3+H2O。
硅酸钠具有粘合性,将玻璃塞与瓶口粘在一起;NH4F水解生成HF,所以不能用玻璃瓶装氟化铵溶液,NH4F+H2O=NH3•H2O+HF,SiO2+4HF=SiF4↑+2H2O。
再如,选用滴定管也要考虑盐溶液的水解,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不能用酸式滴定管量取。
11.除某些杂质:利用水解反应,除去杂质。
如,除去氯化镁溶液中少量氯化铁溶液:加入氧化镁或氢氧化镁或碳酸镁促进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过滤除去固体得到较纯的氯化镁溶液。
【例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不同
B.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硫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C.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Fe3+
D.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原料是碳酸钠和硫酸铝
考点三对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比较的考查
本题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突出考查守恒思想,有时与图像相结合考查。
1.比较依据
(1)两个理论依据
1弱电解质电离理论:电离粒子的浓度大于电离生成粒子的浓度。
例如,H2CO3溶液中:c(H2CO3)>c(HCO错误!)≫c(CO错误!)(多元弱酸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
2水解理论:水解离子的浓度大于水解生成粒子的浓度。
例如,Na2CO3溶液中:c(CO错误!)>c(HCO错误!)≫c(H2CO3)(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2)三个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电荷守恒是指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即溶液中所有阳离子的电荷总浓度等于所有阴离子的电荷总浓度。
例如,NaHCO3溶液中:c(Na+)+c(H+)=c(HCO错误!)+2c(CO错误!)+c(OH—)。
2物料守恒:物料守恒也就是元素守恒,变化前后某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守恒。
例如,0.1mol/L NaHCO3溶液中:c(Na+)=c(HCO错误!)+c(CO错误!)+c(H2CO3)=0.1mol/L。
3质子守恒: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
例如,0.1mol/L NaHCO3溶液中:c(H+)= c(OH—)—c(H2CO3)+c(CO32—)
2.四种题型
(1)多元弱酸溶液
根据多步电离分析,如:在H3PO3溶液中,c(H+)>c(H2PO错误!)>c(HPO错误!)>c(PO 错误!)。
(2)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
根据弱酸根的分步水解分析,如:Na2CO3溶液中:c(Na+)>c(CO错误!)>c(OH—)>c(HCO 错误!)。
(3)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
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其产生的影响。
例如,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1NH4NO3溶液,2CH3COONH4溶液,3NH4HSO4溶液,c(NH错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3>1>2。
(4)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
要进行综合分析,如电离因素、水解因素等。
例如,在0.1mol/L的NH4Cl和0.1mol/L 的氨水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H错误!)>c(Cl—)>c(OH—)>c(H+)。
在该溶液中,NH3·H2O的电离与NH错误!的水解互相抑制,但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错误!的水解程度,溶液呈碱性,c(OH—)>c(H+),同时c(NH错误!)>c(Cl—)。
【例5】(2011广东)对于0.1mol·L—1Na2SO3溶液,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
B.c(Na+)=2c(SO错误!)+c(HSO错误!)+c(H2SO3)
C.c(Na+)+c(H+)=2c(SO错误!)+2c(HSO错误!)+c(OH—)
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错误!)与c(Na+)均增大
【例6】(2012盐城)在常温下,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0.1mol/L pH=7.82的NH4HCO3溶液中:c(HCO3—)>c(NH4+)>c(OH—)>c (H+)
B.0.1mol·L—1Na2S溶液中:c(OH—)=c(H+)+c(HS—)+2c(H2S)
C.浓度均为0.1mol·L—1的NH3·H2O和NH4Cl溶液等体积混合:
c(NH4+)+c(H+)>c(NH3·H2O)+c(OH—)
D.0.1mol·L—1Na2S与0.1mol·L—1NaHS等体积混合:2c(Na+)—3c(S2—)=3c (HS—)+3c(H2S)
二、走出误区:
误区一认为pH=9的NaOH与pH=9的CH3COON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外加酸碱,对水的电离是抑制作用,加入能水解的盐,对水的电离是促进的。
【例1】室温下,下列关于pH均为9、体积均为10 mL的NaOH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溶液中的c(Na+)相等
B.分别加热到相同温度时,CH3COONa溶液的pH小
C.分别加水稀释到100 mL时,两种溶液的pH依然相等
D.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之比为10—9/10—5
错解:B或C
原因:忽视后者存在水解平衡。
正解:D
原因:pH相同的NaOH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浓度并不相同,CH3COONa溶液的浓度远大于NaOH溶液的浓度;对两溶液加热时,CH3COONa水解程度增大,c(OH—)浓度增大,然而Na OH 溶液中的c(OH—)不变,故加热后的溶液CH3COONa的pH大;加水稀释10倍,NaOH溶液的pH 变为8,CH3COONa溶液的pH在8~9之间;对于D项在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10—9,在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10—5,故D项正确。
误区二认为AlCl3溶液蒸干得AlCl3固体
(1)考虑盐水解生成的酸是否挥发: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对应的原溶质。
如,硫酸铜溶液、硫酸铁溶液蒸干后得到硫酸铜、硫酸铁。
注意:这里“蒸干”与“灼烧”不同,如硫酸铜、硫酸铁灼烧得到氧化铜,氧化铁。
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如盐酸、硝酸等,蒸干溶液一般得到对应弱碱,如果灼烧得到对应的氧化物。
如,氯化铁、硝酸铝溶液蒸干得到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灼烧得到氧化铁、氧化铝。
(2)考虑盐受热时是否分解:因为Ca(HCO3)2、NaHCO3、KMnO4、NH4Cl固体易分解,
因此,蒸干Ca(HCO3)2溶液得CaCO3固体;蒸干NaHCO3溶液得到Na2CO3固体;蒸干KMnO4溶液得到K2MnO4,MnO2固体混合物;蒸干NH4Cl溶液无固体。
(3)考虑盐的还原性:还原性盐溶液在空气中蒸干会被氧气氧化生成高价态盐。
如,亚硫酸钠溶液蒸干得到硫酸钠,2Na2SO3+O2=2Na2SO4。
硫酸亚铁溶液蒸干得到硫酸铁。
(4)综合考虑多种性质:如,蒸干次氯酸钠溶液时,既要考虑水解,又要考虑次氯酸分解,所以蒸干次氯酸钠溶液得到氯化钠。
【例2】下列物质的溶液经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后,所得固体的成分不相同的是()A.FeCl2、FeCl3B.NaHCO3、Na2CO3
C.NaAlO2、AlCl3D.Mg(HCO3)2、MgCl2
错选:B或D
原因:忽视分解。
正解:C
原因:A项中可考虑FeCl2被氧化后再水解,A中的最终产物均为Fe2O3,故A项错误;B项中可考虑NaHCO3分解后再水解,B中的最终产物均为Na2CO3,故B项错误;C项中的最终产物为NaAlO
和Al2O3,故C项正确;D项中可考虑Mg(HCO3)2的分解,最终产物均为MgO,故D项错误。
2
巩固复习
1.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纯碱溶液去油污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2.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
.H C O
O +H 2O
H
C
O
O —
+
H
3O +
C
.
—+
H
2O H — +OH — D.HS —+H 2O S 2—+H 3O +
2.C 解析:A 项和D 项中分别为HCOOH 和HS —的电离方程式,故A 项和D 项都错误;B 项中为CO 2溶于水生成碳酸并发生电离的电离方程式,故B 项错误,只有C 项正确。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配制FeCl 2溶液时,可将FeCl 2晶体先溶于浓盐酸,再加水稀释和少量铁屑保存 B.中和滴定前,锥形瓶用蒸馏水荡洗后直接装入待测液 C.弱酸H Y溶液的pH=3.0,与等体积水混合后的pH 范围是(已知lg 2=0.3)3.0~3.3 D.用pH 试纸蘸取稀盐酸,取出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3.D 解析:D 项中会污染盐酸,应用洁净的玻璃棒醮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中部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4.25 ℃时,将稀氨水逐滴加入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 ( )=c ( —) C.c ( )<c ( —)4.B 解析:p H =7的
溶
5.为了配制NH 4+的浓度与Cl —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 4Cl 溶液中加入( ) 1适量的HCl 2适量的NaCl 3适量的氨水 4适量的NaOH
A.12 B.3 C.34 D.4 6.HA 为酸性略强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 —1 NaA 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
的是( )
A.c (Na +)>c (A —)>c (H +)>c (OH —) B.c (Na +)>c (OH —)>c (A —)>c (H +)
C.c (Na +)+c (OH —) = c (A —)+c (H +) D.c (Na +)+c (H +) = c (A —)+c (OH —)
6.D 解析:A 项和B 项是浓度的相对大小,C 项和D 项是等式。
NaA 溶液中:A —+H 2O HA +OH —,溶液显碱性,其相对大小为c (Na +)>c (A —)>c (OH —)>c (H +),故A 项和B 项都错误;根据电荷守恒,c (Na +)+c (H +) = c (A —)+c (OH —),故C 项错误,D 项正确。
7
.在
一
定
条件
下,N a 2
C
O
3溶
液
存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通入CO 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CO ()HCO (233--c c 减小 D.加入NaOH 固体,溶液pH 减小 8.有四种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都由一价阳离子A +和B +及一价阴离子X —和Y —组成的盐溶液。
据测定常温下AX 和BY 溶液的pH =7,AY 溶液的pH >7,BX 溶液的pH <7。
由此判断可能不水解的盐是( ) A.BX B.AX C.AY D.BY
8.B 解析:由AY 溶液pH >7知A +是强碱阳离子,Y —是弱酸阴离子,BX 溶液pH <7知X —应是强酸阴离子,而B +为弱碱阳离子,故不水解的盐应是AX ,故B 项正确。
9.常温下,100 mL 0.1 mol·L —1的三种盐溶液NaX 、NaY 、NaZ 的pH 分别为7、8、9,则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 A.HX 、HY 、HZ 的酸性依次增强 B.溶液中的离子浓度c (X —)<c (Y —)<c (Z —) C.电离常数K (HY )>K (HZ ),水解常数K (Y —)>K (Z —)
D.c (X —)=c (Y —)+c (HY )=c (Z —)+c (HZ )
9.D 解析:由题意知,HZ 是强酸,HY 、HZ 是弱酸且酸性HY >HZ ,故A 项和B 项都错误;电离常数K (HY )>K (HX )(HX 完全电离)则水解常数K (Y —)<K (Z —),故C 项错误;根据物料守恒定可知c (X —)=c (Y —)+c (HY )=c (Z —)+c (HZ )=c (Na +),故D 项正确。
提高训练
10.(2011四川)25 ℃时,在等体积的1pH =0的H 2SO 4溶液,20.05 mol·L —1的Ba (OH )
2溶液,3pH =10的Na 2S 溶液,4pH =5的NH 4NO 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0∶1010∶109 B.1∶5∶5×109∶5×108
C.1∶20∶1010∶109 D.1∶10∶104∶109
11.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 的NaHCO 3和Na 2CO 3溶液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
C
.
c
(
O
H —)前
者大
12.(2011全国)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 1、V 1的NaOH 溶液和c 2、V 2的CH 3COOH 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pH>7,则一定是c 1V 1=c 2V 2
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 (Na +)+c (H +)=c (CH 3COO —)+c (OH —)
C.当pH =7时,若V 1=V 2,则一定是c 2>c 1
D.若V 1=V 2,c 1=c 2,则c (CH 3COO —)+c (CH 3COOH )=c (Na +)
13.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或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L —1 pH 为4的NaHB 溶液中:c (HB —)>c (H 2B )>c (B 2—)
B
.等物质
的
量浓度
的
下
列溶液中
,
1
N
H
C.
a mol·L —1 HCN 溶液与
b mol·L —1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 (Na +)>c (CN —),则
a 一定大于
b D.
0.1 mol·L —1醋酸的pH =a ,0.01 mol·L —1醋酸的pH =b ,则a +1=b
14.如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 mol·L —1 CH 3COONa 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1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3中加入NH 4NO 3晶体,烧杯2中不加任何物质。
(1)含酚酞的0.01 mol·L —1 CH 3COONa 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1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3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C.NH 4NO 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NH 4NO 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3)向0.01mol·L—1CH3COONa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浓盐酸、NaOH固体、Na2CO3固体、FeSO
固体,使CH3COO—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左”、4
“右”或“不移动”)。
14.(1)CH 3COO—+H2O CH3COOH+OH—,使溶液显碱性(2)BD
(3)右左左右
15.现有常温下的0.1mol·L—1纯碱溶液。
(1)你认为该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证明你的上述观点,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简述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甲认为该溶液中Na2CO3的水解是微弱的,发生水解的CO错误!不超过其总量的10%。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乙就该溶液中粒子之间的关系写出了下列四个关系式,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c(Na+)=2c(CO错误!)
B.c(CO错误!)>c(OH—)>c(HCO错误!)>c(H2CO3)
C.c(CO错误!)+c(HCO错误!)=0.1mol·L—1
D.c(OH—)=c(H+)+c(HCO错误!)+2c(H2CO3)
(4)水解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
水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称为水解常数(用K h表示),请写出Na2CO3第一步水解反应的水解平衡常数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CO错误!+H 2O HCO错误!+OH—向纯碱溶液中滴加数滴酚酞试液后,溶液显红色;然后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直至过量,若溶液红色逐渐变浅直至消失,则说明上述观点正确
(2)用pH试纸(或pH计)测常温下0.1mol·L—1纯碱溶液的pH,若pH<12,则该同学的观点正确;若pH>12,则该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3)BD (4)K h=c(HCO错误!)·c(OH—)/c(CO错误!)
16.某溶液中只含有Na+、H+、OH—、CH3COO—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
1c(Na+)>c (CH3COO—)>c(OH—)>c(H+)2c(Na+)>c (CH3COO—)>c(H+)>c (OH—)
3c(CH3COO—)>c(Na+)>c(H+)>c(OH—)4c(Na’)>c(OH—)>c(CH3COO—)>c (H+)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上述四种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填序号)
(2)若上述关系中3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氢氧化钠和醋酸溶液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c(NaOH)c(CH3COO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大小关系是c(H+)c(OH—)。
17.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 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H2A===H++HA—;HA—H++A2—。
回答下列问题:
(1)Na2A溶液显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0.1mol·L—1的Na2A溶液中,下列微粒的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c(A2—)+c(HA—)+c(H2A)=0.1mol·L—1
B.c(OH—)=c(H+)+c(HA—)
C.c(Na+)+c(H+)=c(OH—)+2c(A2—)+c(HA—)
D.c(Na+)=2c(A2—)+2c(HA—)
(3)已知0.1mol·L—1NaHA溶液的pH=2,则0.1mol·L—1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________0.11mol·L—1(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1mol·L—1NaHA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碱性A2—+H 2O HA—+OH—(2)BCD (3)<H2A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抑制了HA—的电离(4)c(Na+)>c(HA—)>c(H+)>c(A2—)>c(OH—)解析:由于“H 2A===H++HA—;HA—H++A2—”,因此在NaHA溶液中仅存在HA—H++A2—的电离情况,没有HA—的水解过程。
在H2A溶液中H2A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抑制了HA—的电离。
理解上述内容,答案迎刃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