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分子遗传标记简介共30页文档

合集下载

各种分子遗传标记简介32页PPT

各种分子遗传标记简介32页PPT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各种分子遗传标记简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分子遗传全

分子遗传全

名词解释:1)遗传标记:是指在遗传分析上用作标记的基因,也称为标记基因。

在重组实验中多用于测定重组型和双亲型。

2)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基因组和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学问。

用于概括涉及基因作图、测序和整个基因组功能分析的遗传学分支。

3)表观遗传学:(由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如DNA甲基化和染色质结构变化)研究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可遗传修饰,即探索从基因演绎为表型的过程和机制的一门新兴科学。

4)微卫星DNA:重复单位序列最短,只有2~6bp,串联成簇,长度50~100bp,又称为短串联重复序列。

5)遗传缺陷:是由于人体染色体或染色体所携带的遗传物质发生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6)体细胞转基因克隆:把体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使其发生再程序化并发育为新的胚胎,这个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

7)数量性状基因座:对数量性状有较大影响的基因座称为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它是影响数量性状的一个染色体片段,而不一定是一个单基因座。

8)质量性状:是指个体间没有明显的量的区别而表现非连续性变异的性状,各变异类型间存在明显区别,能够直接加以描述的性状。

9)表型相关:就是同一个体的两个数量性状度量值间的相关。

10)遗传力:广义遗传力:指数量性状基因型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它反映了一个性状受遗传效应影响有多大,受环境效应影响多大。

狭义遗传力:指数量性状育种值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

11)重复力:是衡量一个数量性状在同一个体多次度量值之间的相关程度的指标。

12)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结构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是结构基因的正常核苷酸序列,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的阅读框可编码完整的多肽链,其间不存在使翻译中断的终止密码子。

1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通过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分子标记, 对DNA 目标区域进行直接筛选,进行育种。

分子标记介绍

分子标记介绍

分⼦标记介绍分⼦标记是指可遗传的并可检测的DNA序列或蛋⽩质。

即DNA⽚段即能反映⽣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特征的DNA ⽚段;能受基因控制并且能够稳定遗传的,能代表个体或群体的遗传特征,并可被⽤作遗传分析的物质。

它能够直接反映基因组间DNA间的差异。

常⽤的分⼦标记有RFLP、RAPD、AFLP、SSR、ISSR、EST等。

RAPD、AFLP属于以PCR为基础的分⼦标记;RFLP属于以Southern为基础的分⼦标记;SSR、ISSR属于以重复序列为基础的分⼦标记;EST以mRNA为基础的分⼦标记。

1 主要的分⼦标记介绍1.1 限制性⽚段长度多态性(RFLP)RFLP是应⽤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DNA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形成的特定DNA⽚段的⼤⼩。

所以对于引起酶切位点变异的突变如点突变或部分DNA⽚段的缺失、插⼊、倒位⽽引起酶切位点缺失或获得等均可应⽤。

此⽅法的基本步骤包括:DNA的提取、⽤限制性内切酶酶切DNA、凝胶电泳分开DNA⽚段、把DNA⽚段转移到滤膜上、利⽤放射性标记的探针显⽰特定的DNA⽚段、分析结果。

探针⼀般选择单拷贝的。

其优点为共显性标记,稳定且可重复但耗时,昂贵且需应⽤同位素。

⽤该技术可作出植物的RFLP图谱,并应⽤于植物遗传和育种研究。

杨长红等采⽤PCR-RFLP技术,对库尔勒⾹梨等19个主要梨品种的cpDNA遗传多态性进⾏研究,其利⽤10对通⽤引物对总DNA进⾏扩增,并且采⽤7种限制性内切酶对PCR产物进⾏酶切,通过软件分析得出:7对引物(cp01、cp02、cp03、cp04、cp06、cp09、cp10)能在梨属植物上扩增出1条特异性谱带,cp09/MvaI,cp03/Hin6I的酶切位点有显著差异。

根据结果分析,库尔勒⾹梨与鸭梨、砀⼭梨、苹果梨、早酥、慈梨、⾦川雪梨、锦丰、新疆句句梨的平均距离系数较⼩,与其他梨的平均距离系数较⼤。

1.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RAPD是以8-10个碱基的随机寡聚核苷酸序列为引物,利⽤PCR技术⾮特异性扩增DNA⽚段,然后⽤凝胶电泳分开扩增⽚段,即得到⼀系列多态性DNA⽚段.染⾊后即可进⾏多态性分析。

分子标记

分子标记

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s),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内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的反映。

每一代的分子标记技术代表如下:
(1)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
RFLP是第一代分子标记技术,指把特定的DNA用特点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进行切割,将切割形成的片段进行标记之后与其他个体进行杂交,以检测不同物种间的多态性。

(2
RAPD是指把第一个生物的基因组用特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进行切割,将切割后形成的片段进行扩增,以这些片段为探针来检测2个或多个物种的多态性。

SSR是第二代分子标记技术,指将人工合成或提取的2-8个核苷酸为探针,将其标记之后检测2个或多个物种的多态性。

(4
SNP是第三代分子标记技术,标记单个特殊的核苷酸,用来检测不同个体间的差异性。

检测SNP 的最佳方法是DNA 芯片技术。

对单个核苷酸的差异进行检测,SNP 标记可帮助区分两个个体遗传物质的差异。

分子遗传标记

分子遗传标记

二、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别的依据
3.DNA分子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 性,较蛋白质、同功酶等还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在 陈旧标本中所保存下来的DNA仍能够用于DNA分子遗传 标记的研究,由于DNA分子所载信息量巨大,并且相 对稳定,PCR技术具有高速、高效和特异性高等特点, 因此用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别中药材品种和对中药复 方制剂中组分的检测具有快速、准确、专属性强、重 现性好等优点。
三、DNA分子遗传标记在生药鉴定中的应用
1.生药真伪鉴定是生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同属不同种药材鉴定及药材真伪鉴定,保证中医用 药的准确性,维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传统 的中药鉴定主要依靠颜色、形状、气味、味道和质地 等感性特征,这种鉴定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不准确。 利用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直接分析药材的DNA多态性, 找出真品特有的DNA片段,对此进行测序,进而制备 DNA探针,来检测相应的药材。是一种便捷、准确的 生药鉴定方法。
三、DNA分子遗传标记在生药鉴定中的应用
4.在药用植物道地性研究上的应用 药材道地性的原因就是植物的遗传物质DNA及初生和 次生代谢过程中的酶系统发生了“道地性”变化。道 地性药材与非道地性药材毕竟同种,甚至同一亚种。 二者在形态和生药性状等特征上,差别往往不明显, 给道地药材的鉴别带来了困难。采用DNA分子诊断技 术并辅以等位酶技术,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来揭示药材 的“道地性”。对药材的“道地性”研究有重要意义。
重复序列为基础的DNA分子标记技术
卫星DNA(Satellite重复序列为几百~几千个碱 基对),微卫星DNA (Microsatellite,重复序 列单位为2~5个碱基对),小卫星DNA (Minisatellite,重复单位为大于5 个碱基对) 等。

遗传标记

遗传标记

SNP标记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广泛存在于基因组中的一类 DNA序列变异,其频率为1%或更高。 它是由单个碱基的转换或颠换引起的点突变,稳定而 可靠,并通常以二等位基因的形式出现。采用生物芯 片和DNA微阵列技术来检测SNP,便于对基因组进行大 幅度和高通量分析。因此,作为新一代分子标记,SNP 在生物学诸多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分子标记的应用
2、构建遗传连锁图
通过比较DNA标记在遗传图谱中的位置,从而建立起 染色体区段千碱基对与分摩尔根的线性关系,为位置克 隆提供精确的坐标,同时为从基因组水平上研究物种进 化和变异提供新方法。 目前,已构建出牛、马、猪、绵山羊等家畜的遗传连锁 基因图谱。 绵羊基因组遗传连锁图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主要 采用RFLP标记,第二代与第三代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 加了大量的STR分子标记,精度上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山羊的第一个遗传连锁图是Vaiman于1996年发表的, 山 羊的第二代基因组连锁图已经构建出来。
遗传标记
概念:遗传标记的提出已有近半个世纪,其定义随着
它的不断发展而渐渐趋于完善。目前较完整的表述是指易 于识别,遵守孟德尔遗传模式,具有个体特异性或其分布 规律具有种质特征的某一类表型特征或遗传物质。
分类:
形态标记
传统遗传标记 细胞学标记
遗传标记 蛋白质标记
DNA标记
形态标记
形态标记(morphlogical marker),即表型标记,是
细胞学标记
染色体分带技术是将某物种染色体制片,用不同物
化手段处理,再用不同染料染色,可使染色体臂显示 出 不 同 的 带 数 , 如 G 带 ( Giemsa banding)、C 带 ( 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 banding)、R 带 (Reverse G&C banding)、N带(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 banding)等,可明确鉴别许多物种核型中的任 一条染色体,染色体带型也是分辨率较低的物理图谱, 此外,染色体结构变异如缺失、易位,非整倍体如缺 体、单体、三体等都各有去特定的细胞学特征,也可 作为一种细胞标记。显然,细胞学标记的数目也很有 限。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微卫星主要以两个核苷酸为重复单元,如(GT)n, (GA)n,(CA)n,(TG)n (AT)n,也有一些重复单元为 3核苷酸,少数为4个或更多。
不同遗传材料重复次数的可变性导致了SSR长度 的高度变异。
微卫星的突变率在不同物种、同一物种不同位点 和同一位点的不同等位基因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4.2 SSR标记技术的特点
3.杂交分析和遗传育种
董在洁等(1999)对兴国红鲤、德国境鲤和苏联境鲤 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兴国红鲤与苏联境鲤 的遗传距离最大。由此推断这两个品种间的杂种优 势较强,并与育种实践一致。
4.基因定位和基因连锁图构建
• 孙效文等(2000)利用RAPD和SSLP遗传标记建立 了鲤鱼的遗传连锁图。 • Postlethwait等以单倍体遗传法主要用RAPD绘制 了斑马鱼的第一张连锁图,图谱促进了斑马鱼突 变基因定点克隆,染色体重排和脊椎动物基因组进 化的研究。
缺点
由于创建新SSR标记需要知道重复序列两端的序 列信息,不能直接从DNA数据库查询,需要先对 其进行测序。 研发初期困难,开始筛选重复序列和引物涉及过 程较慢,费用较高;一旦引物确定,使用较方便 结果也稳定。
4.3 SSR标记技术的操作
1)PCR扩增
通过相关文献、近源种引物、根据从研究类 群基因组问库中筛选出SSR两翼序列设计引物 或者专用数据库搜寻进行引物设计。 PCR反应
宋林生(2000)等用RAPD技术对6种不同科以及不 同属的海产虾类进行了基因组DAN多态性的研究,结 果显示6种虾的亲缘关系与传统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 说明RAPD在海洋动物的遗传学研究中是一种具有 重要价值的遗传标记。
2.群体遗传结构以及遗传变异
刘必谦(1998) 利用RAPD技术对四个不同地区的 大连湾牡蛎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邻种群的遗传变 异不明显,地理位置相距越远,遗传变异越明显。

分子标记种类及概述

分子标记种类及概述

分子标记概述遗传标记主要有四种类型: 形态标记(morphological marker)、细胞标记(cytological markers)、生化标记(Biochemical marker)和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

分子标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他是以个体间遗传物质核苷酸序列变异为基础的遗传标记,是DNA 水平遗传多态性的直接的反映。

早在1923年,Sax等就提出利用微效基因与主基因的紧密连锁,对微效基因进行选择的设想。

但由于形态标记数目有限,而且许多标记对育种家来说是不利性状,因而难以广泛应用。

细胞标记主要依靠染色体核型和带型,数目有限。

同工酶标记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

作为基因表达的产物,其结构上的多样性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反映生物DNA组成上的差异和生物遗传多样性。

但由于其为基因表达加工后的产物,仅是DNA 全部多态性的一部分,而且其特异性易受环境条件和发育时期的影响;此外同工酶标记的数量有限,不能满足育种需要。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植物遗传标记提供了一种基于DNA变异的新技术手段,即分子标记技术。

与其它标记方法相比,分子标记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它直接以DNA形式出现,在植物体的各个组织、各发育时期均可检测到,不受季节、环境的限制,不存在表达与否的问题;数量极多,基因组变异极其丰富,分子标记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多态性高,利用大量引物、探针可完成覆盖基因组的分析;表现为中性,即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与不良性状无必然的连锁;许多标记为共显性,对隐性的性状的选择十分便利,能够鉴别出纯合的基因型与杂合的基因型,提供完整的遗传信息。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现在DNA分子标记技术已有数十种,广泛应用于遗传育种、基因组作图、基因定位、物种亲缘关系鉴别、基因库构建、基因克隆等方面。

分子标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分子标记是指可遗传的并可检测的DNA序列或蛋白质。

分子遗传标记的概念

分子遗传标记的概念

分子遗传标记的概念
分子遗传标记是指在基因组中存在的具有多态性的DNA序列,它们可以用来区分不同个体、种群或品系之间的遗传差异。

常见的分子遗传标记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微卫星(SSR)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等。

RFLP是一种早期的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它通过酶切DNA分子并检测不同长度的DNA片段来鉴别基因型。

RAPD是一种PCR技术,它利用随机引物扩增DNA片段来产生多态性,但它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较差。

SSR是一种基于DNA序列中微卫星位点多态性的标记技术,由于其高度多态性和稳定性,已成为许多动植物物种遗传多样性研究和育种工作中广泛应用的标记类型。

SNP是一种单个核苷酸变异,它在基因组中广泛存在,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分子标记类型之一,其高度自动化和高通量的特点使其在基因组学、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分子遗传标记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可以用来研究物种间的遗传关系、基因型分析、种质资源鉴定和育种等方面。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分子遗传标记类型也在不断涌现,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不断推动生物学和农业科技的发展。

常用分子标记技术原理及应用 共35页

常用分子标记技术原理及应用 共35页
扩增产物的电泳分析
AFLP特点
AFLP 结合了 RFLP 和 RAPD两种技术的优点
优点:
1、具有分辨率高 2、稳定性好 3、效率高的优点 缺点:
1、试验成本高 2、对 DNA 的纯度和内切酶的质量要求很高
SSR
Simple Sequence Repeat
基本原理:微卫星DNA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 组中的串状简单重复序列,每个重复单元的长度在1— 10bp之间,常见的微卫星如TGTG……TG= (TG)n或 AATAAT……AAT= (AAT)n等,不同数目的核心序列呈串联 重复排列,而呈现出长度多态性。在基因组中,因每个 SSR序列的基本单元重复次数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很大, 从而形成其座位的多态性。而且每个SSR座位两侧一般是 相对保守的单拷贝序列,据此可设计引物,其关键是首先 要了解SSR座位的侧翼序列(Flanking Region),寻找其 中的特异保守区。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imple mucleotide polymorphism
中文名称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序列标签位点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

1.RFLP 2.RAPD 3.AFLP 4.SSR 5.ISSR 6.SNP
多态性(Polymorphism):-群体内同一DNA序列的 两种或多种变异形式,统计表明:群体内任何两 个生物个体平均每1000~10000个碱基对有一对有 差别,这种差别就是多态性。
一. 分子标记相关概念
1.广义的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是指可遗传的 并可检测的DNA序列或蛋白质。
分子标记的分类
在遗传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DNA分子标记已经发展了 很多种,一般依其所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大致可以分 为三大类:

第二章遗传标记1 52页PPT文档

第二章遗传标记1 52页PPT文档
与形态标记相比,细胞学标记的优点是能进行一些 重要基因的染色体或染色体区域定位。但细胞学标记 材料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和较长时间来培育,难度很 大;同时某些物种对染色体变异反应敏感;还有些变 异难以用细胞学方法进行检测。因此到目前为止,真 正应用于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细胞学标记还很少。
(一)核型和核型分析定义
1, 3, 5, 7, 9 分别为晋A 不育系 的叶片、苞叶、花蕾( 造孢细 胞增殖时期、小孢子母细胞 减数分裂时期、小孢子形成 时期) , 2, 4, 6, 8, 10 分别为 保持系的叶片、苞叶、花蕾( 造孢细胞增殖时期、小孢子 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小孢 子形成时期) 。
图2 棉花晋A 及其保持系 过氧化物酶谱及模式图 。
(四)核型分析的方法
1.取材
观察染色体的适宜的材料的选取:凡是能进行细胞 分裂的植物组织和单个细胞都可以作为观察染色体 的材料,比如像一些植物的顶端分生组织(根尖和 茎尖)、居间分生组织、愈伤组织和胚乳、大小孢 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时期等等。但是并不是随时取 来的材料都可以用。各类材料有自己的特点及取材 操作的注意事项。可以采用种子萌发取根,鳞茎水 培取根,扦插取根和植株上直接取根等等。一般常 用根尖作为材料。对于那些难萌发的种子或有植株 无种子的材料可以用茎尖进行染色体压片.
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Q带)


Eg 蚕豆的核型分析
2n=12, 染色体长度:大小 臂比:大小 带型:同源+编号
(二)核型分析的应用
1.核型分析应用于植物的分类研究 2.核型分析应用于探讨物种的起源 3.核型分析应用于外源染色体的检测与验证杂种的真
实性
(三)核型分析内容
核型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个是染色体的数目, 另一个是染色体的形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