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7.燕子南飞教学设计
燕子南飞教案设计
![燕子南飞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8c287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7.png)
燕子南飞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知道燕子南飞的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
2. 燕子南飞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1. 燕子的迁徙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燕子的图片、燕子迁徙的图片。
2. 视频素材:燕子迁徙的视频。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出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特征。
1.2 学生分享对燕子的了解。
1.3 导入课文《燕子南飞》。
2. 学习课文2.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 教师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疑问。
2.3 学生讨论:为什么燕子要南飞?3. 了解燕子的迁徙特点3.1 出示燕子迁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3.2 学生分享对燕子迁徙特点的理解。
3.3 教师讲解燕子迁徙的特点。
4. 观看燕子迁徙的视频4.1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燕子迁徙的过程。
4.2 学生分享观看视频的感悟。
5. 总结与拓展5.1 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分享学习收获。
5.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5.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5.4 布置作业: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写一篇观察日记。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燕子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的理解。
2. 评估学生对燕子南飞原因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馈:1. 学生对燕子的习性和迁徙表现出浓厚兴趣,课堂互动积极。
2. 学生能够明确燕子南飞的原因,并对迁徙现象有初步理解。
3. 观察日记显示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观察中,对周边鸟类有更深入的了解。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反馈,适当增加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鸟类生活。
2. 对于环保意识的培养,可以结合学校或社区环保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
3. 在下一节课中,引入更多关于鸟类迁徙的案例,拓宽学生视野。
三年级科学下册《燕子南飞》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下册《燕子南飞》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ac23de2b160b4e777fcf82.png)
7.燕子南飞
第10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能说出燕子迁徙的过程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燕子的生活规律及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通过爱鸟活动,认识到爱鸟护鸟的重要性
教学媒体及
学具准备
燕子迁徙的路线图、记录表、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及指导策略
学生学习活动安排
课后反思及评价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
2.提问:燕子为什么要迁徙?是怎样迁徙的?
(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
1.调查一年中燕子的生活规律
(1)提出问题
(2)阅读资料,简单讲解快速阅读方法。
(3)交流评价
(4)得出结论:根据教材中的“燕子生活周期图”概括燕子一年中的生活规律。
2.查阅燕子迁徙的路线图
(1)提出问题:燕子是怎样迁徙的?在迁徙过程中,燕子的主要活动?停留时间?
快速浏览每一段落,找出与燕子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有关的内容,勾画重点词语或句子。
迁徙是鸟类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一种积极适应的本能,鸟类迁徙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食物短缺。
培养学生爱鸟护鸟意识,制作宣传标语,张贴到学习、小区等地方,或者制作爱鸟护鸟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燕子南飞
北迁→求偶→筑巢→孵化→育雏→集群→南迁→越冬→
(2)整理资料
(3)汇报交流
(4)得出结论:迁徙பைடு நூலகம்燕子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出示:两组图片
2.引导:爱鸟护鸟意识
3.制作爱鸟宣传语
观看燕子迁徙的视频,思考燕子为什么要迁徙?它是怎样迁徙的?
《燕子南飞》教学设计
![《燕子南飞》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39134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4.png)
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问题提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观察和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如燕 子南飞的导航机制、迁徙过程中的食物来源等。
问题分析与解决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或进行小组讨论等方 式,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成果展示与交流
让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报告、海报或PPT等形式进行展示,并 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与分享。
持续改进和优化课程设计
反思和总结
定期对课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持课程的时效 性和前瞻性。
创新教学方法
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THANK YOU
观察内容与记录
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飞行 姿态、群体行为、觅食活 动等,并记录观察到的现 象和特点。
分组讨论与分享经验
分组方式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以便更好地进行讨论和分享。
讨论内容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经验 ,探讨燕子南飞的原因、迁徙路线 、遇到的困难等话题。
讨论引导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 提出问题或给予引导,促进讨论的 深入进行。
素。
数据分析
指导学生整理和分析观察记录, 探讨燕子南飞的原因、迁徙路线 和特点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
探究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03
实践活动与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观察
观察时间与地点
选择燕子南飞的季节和合 适的观察地点,如公园、 湖泊或其他燕子聚集的地 方。
观察工具与准备
准备望远镜、记录本、相 机等观察工具,并提前让 学生了解燕子的基本特征 和习性。
三年级下册科学PPT课件 - 第7课 燕子南飞 冀人教
![三年级下册科学PPT课件 - 第7课 燕子南飞 冀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f5703b89ce2f0066f53322c6.png)
调查一年中燕子的生活规律,研究燕子为什么要迁徙
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喜欢吃什么?
小组讨论,分组汇报
燕子喜欢生活在温暖的地方与其生活习性有关。 燕子以蚊蝇等昆虫为食,并习惯在空中捕食飞虫, 不善于在在树缝和地隙中投寻昆虫,不能发掘潜 伏的昆虫幼虫、虫蛹、虫卵。
燕子什么时候南迁、北迁、繁殖呢?
燕子主要在2至3月北迁,4至7月
繁殖,在10至11月南迁。
小组讨论 燕子是怎样迁徙的?在迁徙过程中,
燕子在繁殖地、迁徙距离、越冬地会进 行哪些主要活动?停留多长时间?
繁殖地
迁徙距 离
越冬地
燕子进行的主要活动
求偶、筑巢、孵化、育 雏
白天寻找食物,夜晚飞 行
生长活动
停留时间
4-9月 3至4月和10至1月
12至2月
燕子在繁殖地主要进行求偶、筑巢、孵化、育 雏等活动,停留时间一般持续在4至9月之间。燕子 在迁徙过程中主要在白天寻找食物,夜晚飞行,迁 徙时间主要在3至4月和10至1月。燕子在越冬地主要 进行生长活动,停留时间主要在12至2月之间。
爱鸟护鸟,做一个爱鸟护鸟的小使者。请 大家设计一份爱鸟宣传语,张贴在学校、 小区、公园等有鸟类出现的地方吧!
感谢您的聆听与观看
1.社会主 义 思 想 道 德 : 其 建 设 是 发 展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文 化 的 中 心 环 节 , 集 中 体 现 了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文 化 的 性 质 和 前 进 方 向 。 2.社会主 义 荣 辱 观 : 是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体 系 的 基 础 , 体 现 出 社 会 主 义 思 想 道 德 建 设 的 根 本 要 求 。 3.发 达 国 家 和 发 展 中 国 家 是 根 据 发 展 水 平 的 差 异 划 分 的 4.在国际 经 济 秩 序 中, 发 达 国 家 和 发 展 中 国 家 的 经 济 合 作 并 不 平 等 5.发达国 家 需 要 从 发 展 中 国 家 购 买 原 料, 向 发 展 中 国 家 出 售 产 品 。 6.发展中 国 家 需 要 从 发 达 国 家 引 进 资 金 、 设 备 、 先 进 的 生 产 技 术 和 管 理经验等, 并 购 买 一 些 本 国 难 以 生 产 的 产 品 。
《燕子南飞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燕子南飞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c1cea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1.png)
《燕子南飞》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设计背景《燕子南飞》是我国著名古代文学家柳永所作的一首词,曲调悠扬,意境深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学习这首词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词曲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作业设计目标1. 了解《燕子南飞》的作者柳永及其创作背景;2. 理解《燕子南飞》的词意,领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3. 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对《燕子南飞》的理解和感受。
三、作业设计内容1.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燕子南飞》这首词,了解作者柳永的生平及写作背景,理解词的结构和意境。
2. 课堂学习:教师为学生讲解《燕子南飞》的词意,引导学生分析词中的情感和意象,共同探讨词的深层含义。
3. 词曲表现: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曲调或乐器,将《燕子南飞》词曲和谐地结合起来进行表演,展现词曲之美。
4. 作业要求: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读后感,包括对《燕子南飞》词意的理解和感悟,以及与自己生活经验的联系。
四、作业评价标准1. 了解作者和背景:掌握作者柳永的生平和《燕子南飞》的写作背景,独立思考并有深入见解;2. 理解词意:准确把握《燕子南飞》的情感和意境,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3. 表达能力:文章结构合理,表达准确流畅,观点独到,语言优美。
五、作业设计理念通过对《燕子南飞》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学修养。
同时,通过自主感悟和表达,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创造性思维和表现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怀。
第二课时一、作业设计目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燕子南飞》,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内容,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7燕子南飞_》教案【精品】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7燕子南飞_》教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ba1cac4a27284b73f2425068.png)
燕子南飞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
3.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4.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物迁徙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保存。
5.能解释动植物变化与环境的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动物各种迁徙方式的研究,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课前准备】
有关动物迁徙的资料片或自制的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冬天的时候,人们是怎样过冬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二、指导学生认识鸟类的迁徙。
1.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燕子吗?
2.让学生展开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当地的哪些鸟有迁徙的习性。
5.学生讨论: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习性。
6.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三、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冬眠。
1.让学生观看课文的插图。
2.哪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
3.当地有哪些动物用冬眠的办法过冬的?
四、指导学生认识动物过冬的其他办法。
1.与夏天相比,一些动物的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惯在冬天会发生哪些变化?
2.学生展开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学生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板书设计】
燕子南飞
迁徙:燕子、大雁……
动物过冬的办法冬眠:蛇、青蛙……。
小学科学燕子南飞(课件)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冀人版)
![小学科学燕子南飞(课件)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冀人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cc593c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a.png)
小学科学燕子南飞(课件)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冀人版)燕子是一种常见的候鸟,它具有令人惊叹的飞行能力。
每年春天,燕子们会从南方飞到北方,秋天又会从北方飞回南方,这种行为被称为“燕子南飞”。
燕子南飞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了解燕子南飞,学习到许多有关动物行为和迁徙的知识。
燕子南飞是燕子进行迁徙的一种行为。
燕子属于候鸟,它们在气温变冷的时候会迁徙到气候较为温暖的地方过冬。
迁徙是动物为了寻找适宜的生存条件而进行的长途旅行。
燕子南飞的迁徙距离相当长,有些燕子甚至会飞行上千公里。
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但燕子们却能够成功地完成它。
燕子南飞有许多原因。
首先,随着季节的变化,气温和食物供应都会发生变化。
北方的冬天非常寒冷,食物也相对较少,燕子很难在那里找到足够的食物维持生命。
另外,燕子的繁殖季节一般在北方,北方的春天和夏天是燕子繁殖和照顾幼鸟的最佳时机。
因此,燕子们会在冬天结束之际,南飞回北方进行繁殖。
燕子南飞的迁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燕子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适应迁徙的特点。
首先,燕子的身体轻盈且具有优秀的飞行能力,这使得它们能够长时间地飞行,跨越遥远的距离。
其次,燕子有很强的导航能力,在迁徙时能够准确地找到回到自己出生地的路。
科学家们认为,燕子可能是通过观察地标、太阳和星星的位置来导航的。
我们还可以通过研究燕子南飞了解一些有用的科学知识。
比如,我们可以了解到动物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迁徙的原因和方式。
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习到一些有关导航和方向感的知识,了解动物是如何在没有地图和指南针的情况下找到回家的路的。
这些知识对我们理解动物行为和生态系统的运作都非常重要。
燕子南飞不仅在科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想象。
燕子南飞是春天来临的象征,它标志着冬天即将过去,大自然重新焕发生机。
同时,燕子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它们快乐地飞翔在空中,给人们带来热爱生活和追求自由的感觉。
燕子南飞教案设计
![燕子南飞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1a779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a.png)
燕子南飞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知道燕子南飞的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获取知识。
二、教学重点:1. 燕子南飞的原因。
2. 观察燕子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燕子南飞的科学原理。
2. 如何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燕子北飞、南飞的照片。
2. 视频素材:燕子生活的纪录片。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燕子北飞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特点。
1.2 展示燕子南飞的照片,引发学生对燕子南飞的好奇心。
2. 燕子南飞的原因2.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燕子要南飞?2.2 讲解燕子南飞的科学原理,如气候、食物等。
3. 观察燕子的方法3.1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燕子的生活习性。
3.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燕子的方法和心得。
4. 热爱自然4.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保护燕子和其他动物?4.2 讲解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 总结与拓展5.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5.2 布置课后作业,如观察燕子、写一篇关于燕子的作文等。
6. 课后反思6.1 总结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6.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学生能解释燕子南飞的原因,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
2. 技能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观察方法,记录燕子的生活状态。
3. 情感态度:学生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树立环保意识。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运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利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燕子南飞的原因和观察燕子的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如何保护鸟类进行讨论。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实践活动。
三下燕子教案范文
![三下燕子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b8496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d.png)
三下燕子教案是一套教学资源,主要针对学前教育的课程。
该教案备有有趣、具有启发性的内容设计,让学生能够自然地学习知识,并在体验中获得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素养。
三下燕子教案采用的方法是探究式学习,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行动、发现、验证三个步骤激励学生发挥主动性,培养创造力,提高对问题的思考水平。
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设计方面,三下燕子教案除了重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外,还注重课程的“可玩性”。
通过有趣的游戏环节、趣味性的讲解、直观的教学展示等多种手段,教师能够创设生动、富有情感色彩的教育场景,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
在教材选取方面,三下燕子教案也非常注重主题的连贯性,选择的指导性教材能够完整地覆盖三年级上、中、下册,每个学期都会设置一到两个主题,并以此安排具体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从而让学生可以在不断地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渐把所学内容有机地拼接起来,形成一种高度整合的学科体系。
三下燕子教案也展示了很强的实用性。
教案中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的教育技术结合起来,教师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课件播放等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三下燕子教案的优秀范例在于它既注重学生的思维启发,也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和情景感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达到了教育的目标。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7《燕子南飞》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7《燕子南飞》](https://img.taocdn.com/s3/m/6dbfff1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f.png)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7《燕子南飞》第七课《燕子南飞》教学目标:1、能说出什么是迁徙。
2、能说出燕子迁徙的过程及其作用。
3、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
4、能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燕子的生活规律及生活习性。
5、能通过分析综合得出燕子为什么要迁徙和怎样迁徙的结论。
教学重点:1、能说出什么是迁徙。
2、能说出燕子迁徙的过程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能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燕子的生活规律及生活习性。
课前准备:搜集动物过冬的方式;搜集有关燕子的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同学们,咱们北方四季分明,冬天相对来说比较寒冷,想一想咱们是怎样过冬的?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方法教师:同学们,那动物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的呢?把你知道的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吧!学生: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交流(可能说到:冬眠、换毛或换羽、飞到南方等)教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你们是怎样知道这些的呢?学生:说一说教师:看来只要大家有心,获取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
刚才提到有些动物会飞到南方过冬,动物因季节不同改变栖息地区的习性,就是迁徙。
比较常见的就有燕子,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燕子南飞》二、探索与发现教师:同学们,关于燕子,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可能有南迁、北迁的路线、时间、繁殖等)教师: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有哪些方法呢?学生:搜集查阅资料,调查走访等等教师:先把你们课前查阅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能解决哪些问题,在书中简单记录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感兴趣的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走访调查,但一定要有家人陪伴哦!教师:播放鸟类迁徙的视频三、拓展应用做一个爱鸟护鸟的小使者教师:古人说“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
我国人民对于爱鸟有着悠久的历史。
大家也尝试写一份爱鸟倡议书吧!。
冀教小学科学五上册《7燕子南飞 》word教案
![冀教小学科学五上册《7燕子南飞 》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36684cf111f18582d05a0f.png)
燕子南飞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
3.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4.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物迁徙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保存。
5.能解释动植物变化与环境的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动物各种迁徙方式的研究,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课前准备】
有关动物迁徙的资料片或自制的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冬天的时候,人们是怎样过冬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二、指导学生认识鸟类的迁徙。
1.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燕子吗?
2.让学生展开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当地的哪些鸟有迁徙的习性。
5.学生讨论: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习性。
6.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三、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冬眠。
1.让学生观看课文的插图。
2.哪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
3.当地有哪些动物用冬眠的办法过冬的?
四、指导学生认识动物过冬的其他办法。
1.与夏天相比,一些动物的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惯在冬天会发生哪些变化?
2.学生展开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学生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板书设计】
燕子南飞
迁徙:燕子、大雁……
动物过冬的办法冬眠:蛇、青蛙……。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7 燕子南飞丨冀人版 (1)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7 燕子南飞丨冀人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857240f5b7360b4c2f3f6477.png)
《燕子南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说出人类抵御严寒的各种方法。
2.能解释动植物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3.能关爱生物,感受到生物生活习性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多媒体视频了解鱼类的洄游行为,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与教师配合,学生学习的热情比较高。
在教学中,丰富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视野,做足课外知识拓展,全面提高科学成绩。
学生已经掌握植物具有的适应环境的一些特性,如向光性,对动物同样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特性不难理解。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活动探究法,自主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冬天的时候,人们是怎样过冬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2.指导学生认识鸟类的迁徙。
(1)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燕子吗?(2)让学生展开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当地的哪些鸟有迁徙的习性。
(5)学生讨论: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习性。
(6)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指导学生通过视频认识鱼类的洄游。
(1)学生讨论:为什么许多鱼类具有洄游的生活习性。
(2)哪些鱼类具有洄游的习性。
4.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迁移。
学生讨论:植物的迁移有哪些方式?常见的植物有哪些?5.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冬眠。
(1)让学生观看课本的插图。
(2)哪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3)当地有哪些动物用冬眠的方法过冬?6.指导学生认识动物过冬的其他方法。
(1)与夏天相比,一些动物的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惯在冬天会发生哪些变化?(2)学生展开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学生将讨论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7.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本节课自己都学到了什么。
8.课堂练习。
9.板书设计。
燕子南飞迁徙:生物学家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
洄游:有些鱼类平日生活在海里,到生殖季节,它们会逆着河流回淡水中产卵;还有些鱼类大部分时间栖居淡水,只是在生殖季节入海产卵,如鳗鲡。
动物的迁移: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
7燕子南飞 教学设计
![7燕子南飞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644de4e009581b6bd9eb37.png)
7、燕子南飞山海关区南园小学李全奇一、本课概述:《燕子南飞》从学生熟知的御寒方式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给生物带来哪些影响,生物的生活习性又是怎样与环境相适应的。
活动1“鸟类的迁徙”,通过了解当地动物和鸟的迁徙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研究兴趣,扩大知识面。
活动2“动物的冬眠”通过对冬眠活动进行了解,分析动物的这种生活习性对自身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3、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4、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植物迁移的资料进行整理。
5、能根据各种动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现象,总结出动植物生长与生活习性和环境的变化有关。
科学知识目标:1、在多数情况下,能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5、能用自己的话举例说出什么是动物的迁徙、洄游等习性。
6、能关爱生物,感受到生物生活习性的多样性。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举例说明我们根据动物或植物的习性,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好动植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对动物各种迁移方式的研究。
难点: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及生物是如何与外境相适应的。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一)谜语挑战、引入新课师:听说咱们五(1)班的孩子都很聪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想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敢不敢挑战?生:敢。
师:仔细听:‘像只大雁两翅膀,银光闪闪爱飞翔,展翅能飞千万里,起飞就把歌儿唱。
’生:这是“飞机”。
师:真厉害,一下就猜对了。
机会给你们,谁给大家出一个?指名学生出谜语,师生互动。
师:看来咱班同学可真聪明呀,这还有一条多年前我就非常喜欢的谜语,想不想猜猜?生:想。
师:那你就竖起耳朵仔细听(课件出示谜语:小小姑娘黑又黑,秋天走了春天回,带着一把小剪刀,半空之中飞呀飞。
教师口念。
冀教小学科学五上册《7燕子南飞 》word教案(2)
![冀教小学科学五上册《7燕子南飞 》word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82b79482910ef12d2af9e7b7.png)
燕子南飞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
3.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4.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物迁徙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保存。
5.能解释动植物变化与环境的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动物各种迁徙方式的研究,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课前准备】
有关动物迁徙的资料片或自制的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冬天的时候,人们是怎样过冬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二、指导学生认识鸟类的迁徙。
1.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燕子吗?
2.让学生展开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当地的哪些鸟有迁徙的习性。
5.学生讨论: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习性。
6.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三、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冬眠。
1.让学生观看课文的插图。
2.哪些动物有冬眠的习性?
3.当地有哪些动物用冬眠的办法过冬的?
四、指导学生认识动物过冬的其他办法。
1.与夏天相比,一些动物的外部形态或生活习惯在冬天会发生哪些变化?
2.学生展开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学生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板书设计】
燕子南飞
迁徙:燕子、大雁……
动物过冬的办法冬眠:蛇、青蛙……。
燕子南飞说课稿
![燕子南飞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a5c02f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2.png)
《燕子南飞》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燕子南飞》,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重难点、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燕子南飞》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7课内容。
第二单元有四个内容:葵花向阳、燕子南飞、仙人掌的刺以及奇妙护身术,这四课共同告诉了学生一个大自然总法则——“适者生存”。
燕子南飞这一课探究的主要问题是通过指导学生对动物各种迁移方式的研究,理解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二、说学情分析每个学生都曾不同程度地体验过寒冷的滋味,都了解或感受过多种多样的御寒方法。
本课从学生熟知的御寒方式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的生活习性是怎样与环境相适应的。
三、说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各种迁移方式。
2.认识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
3.感受生物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什么是迁徙、洄游、冬眠。
难点:认识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
五、说教法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学生合作探究,讨论法、互动教学法等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学导入。
谈话导入:冬天马上就要来临了,我们怎么抵御严寒,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呢?小组讨论总结出你们了解的或感受过的御寒的方法,然后派小组代表说出你们小组的办法。
2.提出问题。
当我们穿上厚厚的棉衣,守在温暖的火炉旁,度过寒冷的冬天,我们适应了周围寒冷的环境。
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动物,它们是怎样适应寒冷的冬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燕子南飞》。
板书课题:燕子南飞【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出自己了解的御寒方法,为学生猜想动植物过冬方法打下基础。
二、新知讲授,猜想假设,鸟类为什么要迁徙?1.认识什么是迁徙。
(1)我讲述:说到燕子,老师不禁想到一首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确实如歌词所说,小燕子一样,每年要进行两次“旅行”。
《燕子南飞》教学设计
![《燕子南飞》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118810a0722192e4536f638.png)
《燕子南飞》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小燕子》这首童谣是学生唱着长大的,同学们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
燕子是学生比较了解的鸟类,但其他能迁移的动植物学生却知之甚少,同学们可以在课外搜集有关资料,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生动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逐步形成生物迁徙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行为这一概念。
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引领学生思考和认识,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提出鸟类迁徙有关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假设。
2.能根据搜集各种动植物迁移的资料,得出结论。
3.能根据动植物的迁移习性总结出动植物生长与其生活习性和环境的变化有关。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和其他同学合作完成探究活动,关爱动植物,感受生物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什么是鸟的迁徙,鱼的洄游,举一些动物冬眠的实例。
2.能解释动植物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3.能根据动植物的习性总结动植物生长与其生活习性和环境变化有关。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动物的各种迁徙方式研究,知道环境对动物生长及其生活习性方面有影想及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难点:搜集整理动物和植物适应环境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今天我们看一段《小燕子》儿歌视频,看之前老师有个要求,结合生活实际现象思考这段视频里反应出一种什么样的科学(自然)现象?(播放视频)生:小燕子刚刚飞回北方;希望小燕子长期住在这里;小燕子每年冬春都要搬家;……师:小燕子每年到了冬天飞到南方,到了春天又飞回来。
你们春天见过小燕子吗?生:见过;我还看到它们垒窝哪……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燕子南飞》这课内容。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培养能力1.播放深秋群鸟南飞的视频。
(展示部分画面)结合生活经验分组讨论:猜想哪些鸟春秋两季爱搬家?哪些鸟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讨论(猜想)结果记录在报告单上。
一组学生代表汇报,其余组可以补充。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冀人教三年级下册科学 第7课 燕子南飞 课件
![冀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冀人教三年级下册科学 第7课 燕子南飞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7c968fb7360b4c2f3f641c.png)
繁殖地
迁徙距 离
越冬地
燕子进行的主要活动
求偶、筑巢、孵化、育 雏
白天寻找食物,夜晚飞 行
生长活动
停留时间
4-9月 3至4月和10至1月
12至2月
燕子在繁殖地主要进行求偶、筑巢、孵化、育 雏等活动,停留时间一般持续在4至9月之间。燕子 在迁徙过程中主要在白天寻找食物,夜晚飞行,迁 徙时间主要在3至4月和10至1月。燕子在越冬地主要 进行生长活动,停留时间主要在12至2月之间。
爱鸟护鸟,做一个爱鸟护鸟的小使者。请 大家设计一份爱鸟宣传语,张贴在学校、 小区、公园等有鸟类出现的地方吧!
感谢您的聆听与观看
燕子南飞
冀教版 三年级下册
燕子南飞
迁徙
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 “旅行”。春天,它们陆续从 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后 代;秋天,它们又陆续飞到 南方度过寒冬。生物学家们 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 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 徙。
调查一年中燕子的生活规律,研究燕子为什么要迁 徙
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喜欢吃什么?
小组讨论,分组汇报
燕子喜欢生活在温暖的地方与其生活习性有关。 燕子以蚊蝇等昆虫为食,并习惯在空中捕食飞虫, 不善于在在树缝和地隙中投寻昆虫,不能发掘潜 伏的昆虫幼虫、虫蛹、虫卵。
燕子什么时候南迁、北迁、繁殖呢?
燕子主要在2至3月北迁,4至7月
繁殖,在10至11月南迁。
小组讨论 燕子是怎样迁徙的?在迁徙过程中,
迁徙对燕子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呢?
迁徙是鸟类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一种 积极适应的本能,鸟类迁徙主要是为了躲 避寒冬的低温和食物短缺。
Hale Waihona Puke 在生活中人们 伤害鸟类的,如入 们过量使用农药会 杀死鸟、过量使用 捕鸟工具、捕食幼 鸟和鸟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迁徙是鸟类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一种积极适应的本能,鸟类迁徙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食物短缺。
培养学生爱鸟护鸟意识,制作宣传标语,张贴到学习、小区等地方,或者制作爱鸟护鸟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燕子南飞
北迁→求偶→筑巢→孵化→育雏→集群→南迁→越冬→
2.查阅燕子迁徙的路线图
(1)提出问题:燕子是怎样迁徙的在迁徙过程中,燕子的主要活动停留时间?
(2)
(3)整理资料
(4)汇报交流
(5)得出结论:迁徙对燕子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出示:两组图片
2.引导:爱鸟护鸟意识
3.制作爱鸟宣传语
观看燕子迁徙的视频,思考燕子为什么要迁徙它是怎样迁徙的
三年级科学下册7.燕子南飞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
7.燕子南飞
第10课时
授课时间
月日
教学目标
能说出燕子迁徙的过程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燕子的生活规律及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通过爱鸟活动,认识到爱鸟护鸟的重要性
教学媒体及
学具准备
燕子迁徙的路线图、记录表、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设计及指导策略
学生学习活动安排
课后反思及评价
研究燕子为什么要迁徙(季节性)
从燕子喜欢的生活环境、食物、什么时候北迁、南迁和繁殖等方面来了解燕子的生活规律。
指定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并将资料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学生汇报整理后的资料。
观看图片:1.人类伤害鸟类的图片;2.古诗词“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
以视频导入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引导: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
2.
3.提问:燕子为什么 要迁徙是怎样迁徙的
4.
(二)探究发现,形成知识
1.调查一年中燕子的生活规律
(1)提出问题
(2)阅读资料,简单讲解快速阅读方法。
(3)交流评价
(4)得出结论:根据教材中的“燕子生活周期图”概括燕子一年中的生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