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香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

(山香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
(山香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

心理学概述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学科性质来看,心理学是一门()学科。

A.行为

B.自然

C.社会

D.交叉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

A.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B.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

D.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

3.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A.意志

B.能力

C.气质

D.兴趣

5.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

A.感知、记忆和思维

B.情绪、思维和意志

C.动机、需要和兴趣

D.能力、气质和性格

6.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A.认知

B.需要

C.客观现实

D.个性

7.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为()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征

C.心理过程

D.个性心理

8.人类特有的最高级的心理现象是()

A.认识

B.情感

C.能力

D.意识

9.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意识

B.信念

C.性格

D.理想

10.辩证唯物主义者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心理的器官。

A.神经系统

B.大脑皮层

C.神经元

D.脑

11.注意是一种()

A.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

B.非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

C.感知活动过程

D.思维活动过程

12.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个性倾向性

13.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是()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14.下列不是反射活动的一项是()

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

B.人的手被火烫便立即移开

C.黑猩猩解决问题获取食物的行为

D.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

15.一个原本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多次重复后,该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该反射被称为()

A.工具性条件反射

B.无条件反射

C.经典性条件反射

D.第一信号系统

16.下列选项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防御反射

D.信号反射

17.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的是()

A.见风流泪

B.谈梅生津

C.睹物思人

D.望而生畏

18.无条件刺激物与中性刺激物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这个过程是()

A.泛化

B.分化

C.强化

D.动力定型

19.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神经元

B.突触

C.反射

D.神经系统

20.一个简单的反射弧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反馈、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C.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反馈

D.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1.()合称为脑干。

A.延脑脑桥间脑

B.间脑小脑大脑

C.延脑脑桥中脑

D.脑桥中脑间脑

2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A.兴奋-消退过程

B.抑制-分化过程

C.消退-抑制过程

D.兴奋-抑制过程

23.神经元具有()的机能。

A.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B.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发动反应

C.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发动反应

D.接受刺激、转换能量和传递信息

24.听觉中枢位于()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25.大脑皮层部位由于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是()

A.正诱导

B.负诱导

C.扩散与集中

D.相互诱导

26.“引水上山”体现了人类心理的()特点。

A.概括性

B.预见性和目的性

C.主观能动性

D.社会制约性

2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心理是()

A.脑的机能

B.对客观认识的反映

C.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D.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28.下列()是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B.1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

C.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D.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了条件反射学说

29.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

B.亚里士多德

C.杜威

D.桑代克

30.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A.杜威

B.冯特

C.詹姆斯

D.华生

31.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研究,强调心理学应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学派为()

A.人本主义学派

B.格式塔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

D.精神分析学派

32.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33.()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A.弗洛伊德

B.华生

C.埃里克森

D.皮亚杰

34.()认为,心理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成熟,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A.精神分析心理学派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行为主义

35.发生认识论的创立者是()

A.卡尔

B.皮亚杰

C.罗杰斯

D.奈塞尔

36.()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格式塔

D.认知

37.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弗洛伊德

C.罗杰斯

D.奈瑟尔

38.认知心理学起源于对()心理学的反对。

A.格式塔

B.机能主义

C.行为主义

D.构造主义

39.()首创实验内省法。

A.卡尔

B.皮亚杰

C.罗杰斯

D.冯特

40.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的代表人物是()

A.冯特和铁钦纳

B.马斯洛和罗杰斯

C.华生和斯金纳

D.詹姆斯和杜威

41.把人看成一个信息加工者,一个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主义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42.在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是视觉中枢。

A.顶叶

B.颞叶

C.额叶

D.枕叶

43.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这属于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A.客观性

B.发展性

C.系统性

D.教育性

44.教师以非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平,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这种做法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A.发展性

B.整体性

C.系统性

D.教育性

45.下列属于新生儿条件反射的是()

A.抓握反射

B.惊跳反射

C.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

D.游泳反射

46.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47.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是()

A.遗传因素

B.先天素质

C.环境

D.基因

48.心理活动抽象概括和有意性的生理基础是()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言语系统

D.生理系统

49.心理活动具体形象性和无意性的生理基础是()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言语系统

D.生理系统

50.大脑左半球主要是对()负责。

A.空间能力积极情感

B.空间能力消极情感

C.言语能力消极情感

D.言语能力积极情感

51.中枢神经系统由()组成。

A.脊髓和突触

B.突触和反射弧

C.脑和反射弧

D.脑和脊髓

52.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捏住,这是新生儿的()

A.怀抱反射

B.抓握反射

C.觅食反射

D.吸吮反射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心理过程属于认识过程的是()

A.感觉

B.想象

C.记忆

D.情感

E.意志

2.下列选项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价值观

B.动机

C.能力

D.性格

E.意志过程

3.下列心理学家属于格式塔学派的有()

A.铁钦纳

B.苛勒

C.霍尔

D.考夫卡

E.韦特海默

4.下列选项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态度

B.兴趣

C.动机

D.品德

E.智力

5.心理学研究的领域有()

A.学习心理

B.人格及其发展

C.品德心理

D.教学与管理心理

E.心理健康与辅导

6.在大脑分为四叶,() 在组织有目的、有方向的活动中,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主要是调节机体的触、温、动感觉等。

A.额叶

B.枕叶

C.顶叶

D.颞叶

E.脑叶

7.认知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影响其诞生的学科理论有()

A.计算论

B.信息论

C.控制论

D.系统论

E.认识论

三、填空题

1.心理学是研究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共同性,而个性心理特征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

3.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二是。

4.是最基本的认识过程,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础。

5.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元是。

6.神经系统产生心理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7.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和两大类。

8.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和。

9.“望而生畏”属于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属于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10.膝跳反射是反射,听到上课铃声进教室是反射。

11.脑的枕叶是中枢。

12.同一班的学生,听同一节课,每人对讲课内容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是因为人的心理具有。

13.在西方历史上,最早论述心理现象的专著是。

14.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5.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统的心理学派是。

16.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17. 心理学完全否定了对人的心理、意识的研究,以行为和生理反应代替心理现象。

18.弗洛伊德创建的学派是学派。

19.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

20.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21.大脑的语言中枢的优势半球是。

2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性格。

23.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并由弟子铁钦纳将其发展成为严密的心理学体系。

24.低级中枢是指大脑皮层以下的部分,是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其受高级中枢的支配。

25.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四、判断题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2.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

3.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需要、态度、理想和能力等。()

4.顶叶主要是调节机体的触、温、动感觉等()

5.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

6.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区是各负其责,互不相干的。()

7.语言中枢的优势半球在右半球。()

8.构造主义心理学积极地研究一般人的心理规律,并致力于实际的心理学应用。()

9.行为主义心理学反对研究意识的结构,主张研究意识的功能。()

10.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斯金纳、马斯洛和罗杰斯。()

五、名词解释

1.个性心理

2.神经元

3.反射

4.第二信号系统

六、简答题

1.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是什么?

2.简述心理的实质。

3.简述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

4.简述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5.简述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6.简述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7.简述心理学的三大势力及其主要观点。

七、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知、情、意三者之间的关系。

八、案例分析

某教师在教《乌鸦喝水》时,组织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乌鸦为什么喝不到瓶子里的水?”经过讨论,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瓶子的口太小,乌鸦的嘴伸不进去;二是瓶子里的水太少,乌鸦的嘴够不着。但一位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因为乌鸦的嘴太大了,伸不进瓶子。”教师一愣,随后付之一笑:“坐下,再仔细读读课文。”学生满脸不解地坐下,可是不到两分钟,学生又举手了:“老师,我说的书上没写。”被打断教学的教师显然有些始料未及,便不耐烦地说:“既然书上没写,就不能乱说,必须想清楚再举手,坐下吧!”学生欲辩又止,却又不肯坐下,教师上前,将学生按在座位上……

读完上述案例,你有什么感想?试评析。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5-03-07 分类: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C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反应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D )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D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B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举一反三属于(A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6、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C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B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B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C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 )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 )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C ) 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 )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 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 ) A、关注生存阶段B 、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就阶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7、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山香教育)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

(山香教育)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

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 一、单项选择题 1.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情绪、情感的外在行为表现是() A.热情 B.表情 C.激情 D.心情 3.情绪与情感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认知 4.情绪、情感是在人的()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A.动机 B.认识 C.个性 D.态度 5.下列情绪的性质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情绪与动机关系不是很密切B.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 C.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D.情绪为

刺激所引起 6.()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A.热情 B.应激 C.激情 D.心境 7.()状态下,有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剧烈的生物性反应,叫适应综合症。 A.心境 B.热情 C.应激 D.激情 8.“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 9.“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应的情绪状况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11.绝望属于()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理智感

18.“捧腹大笑、手舞足蹈”是()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20.“心有余悸”是描写人在恐惧中的() A.心境状态 B.应激状态 C.激情状态 D.热情状态 21.高兴时手舞足蹈、恐惧时手足无措的情绪表达方式是() A.面部表情 B.身段表情 C.言语表情 D.语调表情 22.愿望不能实现或达到目的的行动受挫时引起的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是() A.愤怒 B.恐惧 C.悲哀 D.痛苦 23.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这指的是情绪情感的() A.动机功能 B.健康功能 C.调控功能 D.信号功能 2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2017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2018教育理论基础提纲精简(山香版)

2018教育理论基础提纲精简(山香版)

山香教育教育教学理论提纲归纳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概述 教育的概念 教育: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历史性:不同时期有其不同历史形态、特征 继承性:前后相继 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独立性:独立于政治经济 生产性 民族性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朱熹(教育由神、天、上帝创造) 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无意

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马克思 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的教育 标志:极端的原始性和局限性。 特征:1.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无阶级性,教育机会均等 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古代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的教育:学校教育基本上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封建社会的教育: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古代中国:

学校萌芽;夏已有学校的设置“序”“校”;商已有正规的学校教育场所“大学、小学、庠、序” 西周的教育;政教合一,学在官府,基本学科: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官学衰微,私学兴起;私学是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特点学术自由。 两汉时期的教育;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武帝设立太学(最高教育机构);灵帝设立鸿都门学(研究文学艺术);地方官学称为郡国学或郡县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国子学与太学并列;建立郡国学校制度;开设四馆;九品中正制选士。 隋唐时期的教育;三教并重;科举选士;六学二馆组成中央官学主干。 宋元明清时的教育:程朱理学产生;四书五经成为科举依据;书院盛行;明代八股文成为科考格式;1905年光绪废除科举。 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吠陀经》、佛教教育 古代埃及:文士(书吏)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 古代希腊罗马:雅典教育(身心发展)、斯巴达教育(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拟试题与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 A.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B.20 世纪 50 年代 C.20 世纪 60 年代末D.1903年 2.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3.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A.共同要素说 B.概括原理说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4.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的行为 6.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 B.态度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 7.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哪种模式进行教学()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发现学习 8.下列对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单维思维 B.思维的不可逆性 C.思维的可逆性 D.自我中心

9.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10.奥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答案:1-5:DCCBD 6-10:ABCBA 二、概念比较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正强化和负强化 2.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3.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 4.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5.上位学习与下位学习 6.算法式策略与启发式策略 三、简述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 1.简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有何特点,高校教师如何帮助他们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 3.按照维纳的观点,人们对成功或失败的解释主要涉及哪三个维度? (举例说明) 4.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容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联系高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实际,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山香教育)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

情绪与意志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 一、单项选择题 1.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情绪、情感的外在行为表现是() A.热情 B.表情 C.激情 D.心情 3.情绪与情感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认知 4.情绪、情感是在人的()活动基础上产生的。 A.动机 B.认识 C.个性 D.态度 5.下列情绪的性质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情绪与动机关系不是很密切 B.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 C.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 D.情绪为刺激所引起 6.()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A.热情 B.应激 C.激情 D.心境 7.()状态下,有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剧烈的生物性反应,叫适应综合症。 A.心境 B.热情 C.应激 D.激情 8.“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 9.“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所致。 A.激情 B.心境 C.热情 D.应激 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应的情绪状况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11.绝望属于()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理智感 12.狂喜、恐惧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13.学生临考的怯场属于() A.心境 B.理智感 C.应激 D.激情 14.车祸、地震、水灾等突如其来的灾难引起的情绪体验是()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热情 15.“灰心丧气”“见花落泪”“对月伤神”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抑郁 D.焦虑 16.“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 A.愤怒 B.恐惧 C.应激 D.激情 17.小刚得知自己被理想的大学录取后,整个一周都很开心,这种情绪状态是()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理智感 18.“捧腹大笑、手舞足蹈”是()情绪状态。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山香教育内部试卷

综合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是() A.本体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实践性知识 D.文化知识 2.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3.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级中等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这体现出() A.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D.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促进个体身心发展从潜在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是() A.遗传 B.环境 C.学校教育 D.个体主观能动性 5.某初一男生,学习浮躁,作业敷衍,但他却能精心侍弄班上的盆栽花卉,经常施肥浇水,使花卉长势良好。看到这种情况,班主任没有过多批评该生的学习行为,而是经常表扬他在侍弄花卉上的耐心与细心,并鼓励他将这种耐心和细心同样用于学习。不久该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好转,并最终以优异成绩初中毕业。这位班主任的做法,主要体现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6.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 A.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B.主体价值 C.创造价值 D.教育价值 7.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 A.苏霍姆林斯基 B.杨贤江 C.凯洛夫 D.赞可夫 8.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A.提出教学目的 B.选择教学方法 C.涉及教学进程 D.规划板书内容 9.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2教师招聘重点考点(山香版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下)吐血整理

第一部分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关系到人的生命,被称为“生命中枢”。 A.后脑 B.骨髓 C.前脑 D.延髓 12.用所谓省的方法研究心理学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是()。 A.神经心理学 B.构造主义心理学 C.认识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23.行为主义的观点是()。 A.主研究意识 B.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 C.重视对异常行为的分析 D.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行为 24.把人看成一个信息加工者,一个具有丰富的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积极的有机体的心理学观点是()、 A.行为主义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现象学的观点 D.认识心理学的观点 25.看同一部电影或上同一堂课,不同的人感受却不同。这说明人的心理具有()。 A.客观性 B.主观性 C.现实性 D.能动性 26.主意识是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的心理学流是()。 A.构造主义心理学 B.精神分析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 D.机能主义心理学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是()。 A.脑 B.脑神经 C.脊髓 D.脊神经 E.神经元 2.下列属于巴浦洛夫提出的概念的有()。 A.操作性条件反射 B.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C.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D.动力定型 E.观察学习 3.以意识为研究对象的西方心理学流派有()。 A.构造主义心理学 B.机能主义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人本主义心理学 E.刺激—反应学派 4.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 文案大全

A.兴趣 B.爱好 C.信念 D.理想 E.世界观 7.“怒发冲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上词语所描写的心理活动有()。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过程 E.观察过程 8.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 A.意识 B.前意识 C.潜意识 D.后意识 E.无意识 第二章认知发展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4.知觉恒常性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线索有重要作用。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触觉 5.审美活动中最突出、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 A.感知 B.记忆 C.思维 D.情感 17.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是记忆的()品质。 A.敏捷性 B.持久性 C.准确性 D.准备性 20.永久性遗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 A.存储性障碍 B.提取性障碍 C.生理性障碍 D.心理性障碍 21.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28.人的心理活动能在时间上连续,主要是由于()。 A.记忆的作用 B.思维的作用 C.想象的作用 D.联想的作用 31.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识,以及对社会关系和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识,与个体的认识能力发展相对应的是()。 A.社会认识 B.社会体验 C.社会性交往 D.人际认识 32.医生通过量血压、心电图等确定病情,体现了思维的()。 A.概括性 B.间接性 文案大全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涉及( )。 、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被认为产生于( )。 A 18世纪末 B 、19世纪末 C 、18世纪中期 D 、19世纪中期 2、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 A 、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 B 、 20世纪 80 年代以后 3、美国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4、美国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5、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8、 1924 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潘菽 D 、廖世承 9、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于 1867~1869 年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 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 A 、《大教学论》 B 、《人是教育的对象》 C 、《教育心理学》 D 、《教育心理学大纲》 10、 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俄国的( ) 1 877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 A 、卡普杰列夫 B 、乌申斯基 C 、维果斯基 D 、布隆斯基 11、 (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 、教学环境 B 、教学过程 C 、教学媒体 D 、教学手段 12、 ( )在 1994 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 80 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 A 、布鲁纳 B 、皮亚杰 C 、维果斯基 D 、乌申斯基 13、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分支来进行研究,反对把普通心理学的成果简单的移植到教育心理学, 并创立 了心理学的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并从这一理论出发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他是前苏联著名 的心理学 家( )。 A 、维果斯基 B 、布隆斯基 C 、鲁宾斯坦 D 、列昂节夫 14、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认为心理过程不但在活动中表现出来,而且也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是前苏联 著名的 教育心理学家( )。 A 、鲁宾斯坦 B 、维果斯基 C 、布隆斯基 D 、列昂节夫 15、 在教育心理学中, (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 要 内容。 A 、教学内容 B 、教学媒体 C 、教学环境 D 、评价/反思过程 16、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 、教学过程 B 、教学手段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17、 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 、教学媒体 B 、教师 C 、学生 D 、教学环境 18、 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它起作用。 A 、教师 B 、教学环境 C 、学生 D 、学校领导 19、 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以 1903 年《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其作者是( )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布鲁姆 D 、詹姆士 20、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 、教学过程 B 、学习过程 C 、评价过程 D 、反思过程 21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 A 、学生 B 、教师 C 、教学内容 D 、教学媒体 E 、教学环境 22、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 ) A 、学习过程 B 、教学过程 C 、评价/反思过程 D 、管理过程 E 、互动过程 23、 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 )。 A 、如何教 B 、如何评价 C 、如何学 D 、如何管理 E 、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C 、 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 D 20世纪 90 年代以后 A 、 19世纪 20年代以前 B 、 19 世纪 80 年代 C 、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 、 20 世纪 80 年代 A 、 19世纪 20年代以前 B 、 19 世纪 80 年代 C 、 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 、 20世纪 80 年代以后 A 、桑代克 B 、斯金纳 6、 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 A 、斯金纳 B 、布鲁纳 7、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C 、华生 D 、布鲁纳 )编著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C 、华生 D 、桑代克 )。 ,这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布鲁纳 D 、加涅

教育心理学重点背诵培训资料

教育心理学重点背诵

二、名词解释 1动机2替代强化3成就动机4需要5思维6注意7有意注意8差别感受性9创造力 1气质 2最近发展区3顺应4迁移5学习6学习策略7认知风格8教师教学效能感9罗森塔尔效应 晕轮效应从众 三、简答 1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因此,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内容 答: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七个基本的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是: 首先,出现的顺序由低到高,只有较低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较高一层的需要,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其次,各层次需要在全人类所占比例由大变小,自我实现的人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最后,七个层次可概括为两个水平,即基本需要(前四种)和成长需要(后三种)。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是相互影响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也会影响成长需要的实现。

3 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3)利用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表征;定势;迁移;情绪与动机;原型启发。 5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 (1)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 6知觉特性 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7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 无意注意是指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影响因素有:(1)刺激物的特点,如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刺激物的活动变化,新异刺激物等。(2)人的主观状态,如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等。 8保持健康情绪的条件 (1)正确的人生追求(2)宽广的胸襟(3)理性地适应生活(4)寻找身边的欢乐9发散思维特征 流通性、变通性、独特性 10简述奥苏伯尔同化论的认知结构变量。 ①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2认知结构的可辨别性;3认知结构的稳定性。 11教师教学效能感作用 所谓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有些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有些教师的工作效率。

教师招聘重点考点山香版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上吐血整理

第一部分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4.代表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的著作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大教学伦》 D.《论演说家的教育》 5.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52.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表现新式是()。 A.教育的生产性 B.教育的民族性 C.教育的历史性 D.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70.“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教育的一大特征。 A.印度 B.中国 C.巴比伦 D.埃及 71.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 A.社会化过程 B.学习与发展过程 C.个体化过程 D.认知与发展过程 72.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和浓厚的宗教性。具有这一教育特征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2.教育学的价值是在对教育习俗性认识与教育科学性认识的认识的比较中凸显出来的,主要体现在()上。 A.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B.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C.提高教育者的教育学修养 D.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E.促进教育发展 3.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A.社会性 B.生产性 C.实践性 D.意识性 E.科学性 5.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E.社区教育 6.()提出的教育理论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赞科夫 D.瓦·根舍因 E.苏霍姆林斯基 8.广义的教育包括()。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A]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D]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A]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 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B ]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 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 D]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 D]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 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 A]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A.举一反三B.聪明过人C.思维敏捷D.物以类聚[ A] 18. 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A.态度学习迁移B.情感迁移C.知识与技能迁移D.气质迁移[ D] 19. 下述所列的迁移说中有一种被认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A.形式训练迁移说B.同化学习迁移说C.经验类化迁移说D.认知结构迁移说[ A] 20.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6.1) 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 D] 21. 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A.程序性知识B.实用的知识C.直观的知识D.可应用的知识[ A] 2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知识直观的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

山香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含义 (一)广义的学习 1、广义学习的含义: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产生广义学习的三个特征: (1)学习必须使个体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有些主体的变化,如疲劳,创伤等引起的变化是暂时的,经过一段时间或一旦条件改变就会自行消失,这种变化不能称作学习。 (3)这种变化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二)狭义的学习 1、狭义学习的含义:指人类的学习,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2、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1)人的学习是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科学文化知识,获得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 (2)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与他人的交往时,以语言的中介进行的。 (3 3 (1)学生学习的含义: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和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2)学生学习内容:①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②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的发展,③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3)学生学习的特点:①以系统地掌握人类的间接经验为主;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③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④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 二、学习的分类 (一)从学习的主体来说,学习可以分为:动物学习、人类学习和机器学习。 (二)按学习的意识水平,[美]心理学家阿瑟.雷伯将学习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认为学习结果就是各种习得的才能、本领。获得以下五种才能: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1、言语信息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 2、智慧技能的学习: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用以对外界的符号、信息进行处理加工。辨别技能是最基本的智慧技能,按不同的学习水平及其所包含的心理运算的复杂程度,依次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3、认知策略的学习: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智慧技能指向外部环境,而认知策略指向学习者内部。 4、态度的学习: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加涅提出三类态度:(1)儿童对家庭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认识;(2)对某

1教师招聘重点考点(山香版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上)吐血整理

1教师招聘重点考点(山香版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上)吐血整理

第一部分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4.代表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发展最高成就的著作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大教学伦》 D.《论演说家的教育》 5.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52.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表现新式是()。 A.教育的生产性 B.教育的民族性 C.教育的历史性 D.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70.“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教育的一大特征。 A.印度 B.中国 C.巴比伦 D.埃及 71.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 A.社会化过程 B.学习与发展过程 C.个体化过程 D.认知与 -第2页-

发展过程 72.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和浓厚的宗教性。具有这一教育特征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2.教育学的价值是在对教育习俗性认识与教育科学性认识的认识的比较中凸显出来的,主要体现在()上。 A.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B.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C.提高教育者的教育学修养 D.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E.促进教育发展 3.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A.社会性 B.生产性 C.实践性 D.意识性 E.科学性 5.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E.社区教育 6.()提出的教育理论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第3页-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课件6) ●桑代克学习理论: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桑代克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联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应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律:(1)效果律:指从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2)准备律:指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3)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练习律由作用率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P56——57)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的学习。(P81)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67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具体定义为: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简单地说,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P157) 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者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P205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一般性策略,它包括一般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与自我调控方式等内容。课件P154 ●元认知。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调节。 P240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的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P276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P426 ●发现学习,有意学习。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P106、107 有意学习:有意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指的是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

(山香教育)认识过程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

认识过程教育理论高分题库精编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 A.注意 B.知觉 C.想象 D.观察 2.“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A.强度的特点 B.新异性的特点 C.变化的特点 D.对比的特点 3.“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 A.注意的指向性 B.注意的集中性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性 4.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更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是() A.随意后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无意注意 5.课堂上有的学生会开小差,这属于() A.注意的分散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不稳定 D.注意的分配 6.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这是()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不稳定 D.注意的分散 7.有了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后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无意注意 8.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特性。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9.在中小学的注意发展中,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占主导地位。 A.随意后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无意注意 10.当个体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心理学称之为()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起伏 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转移 11.喧嚣的闹市中,大声地叫卖未必能引起人的注意,但在安静的阅览室中小声交谈就可能引起人的注意,这是因为() A.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对注意产生的影响 B.刺激物的新颖性对注意产生的影响 C.人的感觉阈限在不同环境中是不同的 D.注意具有集中性的结果 12.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 A.阈限 B.绝对阈限 C.差别阈限 D.相对阈限 13.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14.视觉适应表现为感受性() A.提高 B.降低 C.有时提高有时降低 D.既不提高也不降低 15.人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人的感觉阈限() A.缓慢下降 B.急速下降 C.缓慢上升 D.急速上升

继续教育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

继续教育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 更多继续教育考试试题:/course_938/ 继续教育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一、教育学 1. 古代《四书集注》的作者是。 A.韩愈 B.王守仁 C.董仲舒D.朱熹 2. 《教育论》的作者是。 A.乌申斯基 B.卢梭 C.斯宾塞 D.昆体良 3. 《大教学论》一书是的著作。 A.斯宾塞 B.洛克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齐 4. 在中国古代,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用人的力量去矫正人的恶性,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 A.《大教学论》 B.《教育论》 C.《爱弥尔》 D.《教育漫话》 6. 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家是。A.苏霍姆林斯基B.巴班斯基 C.赞科夫D.巴拉诺夫 7. 将教学过

程划分为:社会、心理、控制三方面成分的教育家是。A.布鲁纳 B.赞科夫 C.阿莫纳什维利 D.巴班斯基8. 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洛克9. 在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名著是。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大教学论》D.《教育论》10. 主张用实验方法来研究儿童和教育问题的教育理论是。 A.批判教育学 B.实用主义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D.实验教育学第 1 页共14 页)。更多继续教育考试试题:/course_938/ 11.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育家是。A.皮亚杰 B.赞科夫 C.维果茨基 D.苏霍姆林斯基12. 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 A.苏霍姆林斯基B.赞科夫 C.皮亚杰 D.

巴拉诺夫13. 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洛克 D.斯宾塞 14. 卢梭的人性观是。 A.性善论 B.性恶论 C.性不善不恶论 D.善恶兼有论15. 在中国古代,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保持人所固有的善心,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A.孟子 B.荀子 C.孔子D.老子16. 《德国教师指南》的作者是。 A.赫尔巴特 B.第斯多惠 C.培根 D.亚里士多德17.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相当于。 A.幼儿园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18. 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的生理前提因素是。A.遗传 B.身体素质 C.生理成熟度 D.个体活动 19. 在我国5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儿童,其身心发展的指标具有差异,这说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 C.差异性 D.可变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