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权项目技术设计书
《软件工程》图书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1.设计目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开展,计算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
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高速开展,计算机作为今天使用最广的现代化工具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并且正在成为未来社会——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资源建立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图书馆工作,管理和效劳平台发生的变化,图书馆不再是传统的手工操作,人工管理,而是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
图书馆的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图书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因此要对读者资源,图书资源,借书信息进展管理。
本系统的开发就是在于提高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
2.可行性研究报告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这一步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在定义阶段及早发现将来可能在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及早做出决断,可以防止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
1.技术可行性:本组开发成员都具有一定的电脑知识,学习过多种程序开发语言。
特别是在工程确定后对C#和SQL Server数据库的强化学习,使本系统成功开发成为可能。
2.经济可行性:本系统有其生存空间,成功后有其市场。
并且本小组开发人员基于一种爱好去研究他的,我们有自己的电脑,可以说本钱开支极其有限。
3.现阶段各种各样的图书馆越来越多,图书馆的书也越来越多,图书的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
本系统就是为了减轻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而设计的。
4.法律可行性:本系统为我五人开发小组独立完成,不关他人,开发成功后其所有权归我们五人所有,用户购置后其使用权一同买断,我们将提供技术支持。
5.基于水平和时间有限,我们的系统还不是十分完善。
可扩展的地方很多,现列举如:建立图书预约机制建立读者反应机制建立过期催还机制建立条码扫描机制等。
以现有的人力和时间来衡量,我们只有放弃。
经过以上可行性论证,本系统可以按任务书要求开发。
3.工程开发方案书4.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该过程是个不断认识不断细化的过程。
室内设计方案合同书(范本)6篇
室内设计方案合同书(范本)6篇篇1甲方(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乙方(设计方):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甲方室内设计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设计项目基本情况1. 项目名称:室内设计方案。
2. 设计地点:____________(详细地址)。
3. 设计范围:包括但不仅限于室内设计、家具布局、材料选择等。
4. 设计风格及主题要求:____________。
二、设计服务内容乙方为甲方提供以下室内设计服务:详细空间规划、创意构思、设计方案展示及解释、材料和色彩搭配建议等。
不包含施工图绘制和后续施工过程中的具体设计和修改等事项。
如有需要,双方应另行签订协议。
三、合同金额及支付方式1. 合同总金额:人民币________元(大写:______元整)。
该费用包括方案设计费用和相关咨询服务费用。
2. 支付方式:甲方应按以下方式支付设计费用:(1)合同签订后,甲方支付乙方设计总费用的____%作为预付款,即人民币______元(大写:______元整)。
(2)乙方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并提交甲方确认后,甲方支付剩余款项的____%,即人民币______元(大写:______元整)。
(3)若涉及设计变更,双方另行协商支付费用。
四、设计进度与交付时间1. 设计周期:本合同签订后,乙方应在______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设计方案。
如因甲方需求变更导致设计周期延长,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
2. 交付方式:设计方案以电子文件形式交付,包括但不限于平面图、效果图等。
如有特殊需求,双方可另行约定交付方式。
五、知识产权与保密条款1. 乙方为本合同项下的设计成果的唯一版权人,甲方在支付设计费用后获得该设计成果的使用权。
2024年技术设计的合同书
2024年技术设计的合同书技术设计合同书本合同书由甲方(以下简称“甲方”)和乙方(以下简称“乙方”)就____年的技术设计项目达成协议,双方遵守以下条款:第一条项目背景和目的1.1 项目背景:甲方拟在____年进行技术设计项目,旨在提升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并符合市场需求。
1.2 项目目的:乙方将为甲方提供专业的技术设计服务,以满足甲方对产品或服务的设计需求。
第二条项目内容和阶段划分2.1 项目内容:本项目的具体内容是根据甲方的要求进行技术设计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制定设计方案、绘制设计图纸、进行模型制作等。
2.2 阶段划分:本项目按以下阶段进行划分:第一阶段:需求确认和问题分析阶段第二阶段:设计方案制定阶段第三阶段:设计图纸绘制和模型制作阶段第四阶段:项目验收阶段第三条项目进度和费用3.1 项目进度:双方共同商定的项目进度如下:阶段一:项目启动时间为20xx年xx月xx日,预计耗时30天阶段二:项目启动时间为20xx年xx月xx日,预计耗时60天阶段三:项目启动时间为20xx年xx月xx日,预计耗时90天阶段四:项目启动时间为20xx年xx月xx日,预计耗时14天3.2 项目费用:阶段一:甲方向乙方支付项目启动费用 xx元;阶段二:甲方向乙方支付设计方案制定费用 xx元;阶段三:甲方向乙方支付设计图纸绘制和模型制作费用 xx 元;阶段四:甲方向乙方支付项目验收费用 xx元;其他费用:如有其他费用产生,将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协商确定。
第四条项目交付标准4.1 项目交付物:甲方要求乙方交付以下项目成果:阶段一交付物:需求确认报告阶段二交付物:设计方案报告阶段三交付物:设计图纸和模型样品阶段四交付物:项目验收报告和验收样品4.2 交付标准:乙方交付的项目成果应符合以下标准:(1) 符合甲方的需求和要求;(2) 技术设计合理、稳定可行;(3) 设计图纸精确、清晰可读;(4) 验收样品质量合格。
第五条项目变更和终止5.1 双方认可的有关项目中的一项或多项主要条款出现变更的,应以书面形式进行修改,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技术设计委托合同书模板
技术设计委托合同书模板合同编号,【编号】。
甲方(委托方),【甲方名称】。
地址,【甲方地址】。
联系方式,【联系电话/邮箱】。
乙方(受托方),【乙方名称】。
地址,【乙方地址】。
联系方式,【联系电话/邮箱】。
鉴于甲方有一项技术设计项目,现委托乙方进行相关技术设计工作,双方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合同:第一条项目内容。
甲方委托乙方进行【项目内容描述】的技术设计工作,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具体工作内容】。
第二条技术标准。
乙方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甲方提供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三条交付时间。
乙方应当在【具体时间】前完成技术设计工作,并将设计方案交付给甲方。
第四条保密条款。
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资料和商业机密,均应当严格保密,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透露。
第五条费用支付。
甲方应当按照双方协商的费用标准,按时足额支付技术设计费用给乙方。
第六条合同变更。
任何一方未经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本合同内容。
第七条违约责任。
若一方违反本合同约定,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造成的损失。
第八条合同解除。
在合作过程中,若因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无法履行合同的一方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并协商解除合同事宜。
第九条争议解决。
因本合同引起的争议,双方应当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第十条其他。
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签订日期:签订日期: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附注,此为技术设计委托合同书模板,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
工程设计合同书通用版范本6篇
工程设计合同书通用版范本6篇篇1甲方(委托人):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设计人):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甲乙双方就本工程设计事项达成如下协议:一、工程概况及设计内容(一)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二)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设计范围和内容:涵盖规划设计方案、初步设计图纸及施工图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等相关内容。
二、设计期限与进度安排(一)设计期限:乙方应在合同签订后______天内完成全部设计内容。
(二)进度安排:乙方应按照甲方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各阶段的设计任务,确保设计进度与工程建设进度相匹配。
三、设计费用及支付方式(一)设计费用:本工程设计费用总额为人民币______元整。
具体费用根据设计方案、工作量及工作量明细进行协商确定。
(二)支付方式:甲方应按以下方式支付设计费用:签订合同后预付______%;提交初步设计图纸后支付______%;提交施工图设计后支付剩余的______%。
款项应汇入乙方指定的银行账户。
四、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一)乙方应根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标准进行设计,确保设计成果符合规范和质量要求。
甲方单位名称:[甲方全称](以下简称“甲方”)乙方单位名称篇2甲方(发包人):__________________乙方(设计人):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甲方委托乙方进行工程设计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设计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2. 项目地点:__________________3. 设计范围:__________________4. 设计内容:__________________二、设计费用及支付方式1. 设计费用:总设计费用为人民币______元(大写:______元整)。
2024年设计委托合同书范文(五篇)
2024年设计委托合同书范文合同编号:【合同编号】委托单位:【委托单位名称】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名称】鉴于委托单位【委托单位名称】(以下简称甲方)欲将【项目名称】的设计工作委托给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名称】(以下简称乙方),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合同:第一条合同背景1.1 甲方是一家【委托单位的性质、行业背景、规模等描述】。
1.2 乙方是一家【设计单位的性质、行业背景、规模等描述】。
第二条项目概述2.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2.2 项目内容:【项目内容的详细描述】。
2.3 项目开始日期:【项目开始日期】。
2.4 项目完成日期:【项目完成日期】。
第三条委托内容3.1 甲方委托乙方负责【明确委托内容】的设计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列举具体设计方案】。
3.2 乙方应按时按质提供设计方案,并保证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第四条双方权利与义务4.1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4.1.1 向乙方提供必要的文件、资料、技术要求等,以保证设计顺利进行。
4.1.2 对乙方提供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并根据需要提出修改意见。
4.1.3 对乙方提供的设计方案满意的,应予以确认,并支付设计费用。
4.2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4.2.1 按照甲方的要求提供设计服务,并在约定的时间内提交设计方案。
4.2.2 根据甲方的修改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并重新提交,直至甲方满意为止。
4.2.3 乙方应对所提供的设计方案负责,并保证其原创性和合法性。
第五条设计费用与支付方式5.1 设计费用为【金额】,甲方应在项目开始前支付【金额】的【比例】作为预付款,剩余款项在项目完成后【时间】内支付。
5.2 价款支付方式:甲方应将款项支付至乙方指定的银行账户。
第六条保密条款6.1 甲方与乙方在合作中可能涉及到具有商业保密性质的信息和技术,双方应对该信息和技术进行保密,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
6.2 保密期限为【保密期限】自合同终止之日起。
第七条违约责任7.1 若甲方未按时支付合同约定的设计费用,应按逾期款的【利率】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设计服务承诺书三篇
设计服务承诺书三篇设计服务承诺书篇1致__________x公司我公司在充分响应比选规则的基础上郑重承诺:我公司具有严格的质量保障管理体系,且获得了国际上相互认可的ISO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证书。
本项目将按照GB/T19001-ISO9000的质量保证体系运作。
一、设计质量保证承诺1. 我公司郑重承诺按以下措施保证设计质量:质量保证体系内递交质量可靠,经济合理的设计文件,我们制定了质量、进度、成本计划,并且为计划的实施确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制度保证(1) 加强内部员工管理和职业道德教育(2) 严格贯彻ISO9001-制度的落实——技术力量保证(1) 成立本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小组,对本项目从方案开始进行内部技术评审,认真履行校审制度,层层把关,确保设计图纸质量;多与甲方和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多作现场调研工作,使设计能与职能部门的要求和实际相符,协助甲方在合理的情况下节省投资、缩短工期。
(2) 配备理论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
我公司承诺:除征得甲方同意外,不得更换设计人员。
2. 本设计中的质量保证措施针对本设计的特点,我们实施严格的设计全过程控制,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体系程序文件,并明确质量体系控制流程图。
——实施全过程控制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步骤如下:(1)设计总进度控制计划编制;(2) 各单位、各专业设计原则编制与会审;(3) 各单位、各专业接口的实施管理;(4) 总体方案和专业方案的评审与优化;(5) 各单位、各专业设计文件的校审与专业之间的会签;(6) 设计文件总体审定与建设方对设计文件意见反馈与处置。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根据质量保证体系的二十个要素,结合本设计的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程序文件,对各项质量活动所采取的方法进行具体描述,明确责任、目的和范围,以及何人、何地、何时、如何做,对质量要素进行控制并记录,共二十二个程序,分别是:(1) 管理评审程序;(2) 质量计划编制与控制程序;(3) 合同评审程序;(4) 设计策划程序;(5) 组织和技术接口控制程序;(6) 设计输入控制程序;(7) 设计输出控制程序;(8) 设计评审、设计验证和设计确认控制程序;(9) 设计更改控制程序;(10)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11) 设计文件、图纸、资料控制程序;(12) 质量体系文件编写程序;(13) 分承包方评定和控制程序;(14) 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程序;(15)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16)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17) 设计文件、图纸印制和交付控制程序;(18)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19) 内部质量审核程序;(20) 培训程序;(21) 设计服务程序;(22) 统计技术应用程序。
技术服务协议书5篇
技术服务协议书5篇技术服务协议书一甲方:乙方:根据县委政府安排,甲方拟在项目。
乙方受的委托,全权负责县境内的建设项目设计合同。
为按时完成任务,甲方委托乙方对该项目规划方案技术服务及设计施工图。
经双方一致协商,特签订以下合同内容,供共同遵守:一、项目名称:施工图设计二、施工图设计费及支付方式:本项目规划方案图技术服务性费用元(大写人民币__元整)施工图技术服务性费用元(大写人民币元整),自本合同签定之日,甲方支付总费用的20%(即元,大写人民币元整)给乙方作为技术服务性定金,余下款项元(大写人民币元整)在乙方提交所有的规划方案图及施工图后,一次性支付给乙方。
三、成果提交时间及质量要求1、本合同签订后,乙方立即随甲方到施工现场,界定征地范围,确定道路布置及附属设施项目户型以及房屋布局;2、甲方在合同签订后,应及时提供该项目的地形图,乙方按甲方的要求,按时提供规划方案图;3、在甲方进行场地平整过程中,乙方按甲方要求时限提交户4、乙方按甲方提交的规划文本,提交道路、给排水管线、综合广场及操场等施工图。
四、相关约定1、乙方提交的施工图,应具有相应设计资格、资质以及法律效力。
2、因乙方有工程造价资质,所以乙方可应甲方要求,对整个项目进行投资预(概)算。
投资预(概)算服务费按国家规定的预(概)算收费标准的减半收取,即千分之一点五。
3、因施工图设计费用过低,所以乙方在提供设计服务过程中,甲方应解决乙方食宿、交通等费用。
五、未尽事宜,另行协商。
六、本合同壹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每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七、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公章):乙方(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年月日年月日技术服务协议书二建设单位:,以下简称甲方;咨询单位:,以下简称乙方。
为使建筑安装工程的构想科学,设计和施工经济、合理,建设速度快,误差小,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特订立本合同,供双方遵守执行。
第一条甲方应于年月日以前将规划局红线图、上级部门批文、委托书以及建筑安装工程的建筑面积、安装项目、消防方式、库房每层净高等资料提交乙方。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一、办理事项: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二、适用范围:按照国家规定需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在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申请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核准、备案后,建设单位申请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建设单位持建设项目的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出让合同申请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三、主办处室:兰州市城乡规划局规划编制处、用地规划处四、审批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甘肃省城乡规划条例》;3、《甘肃省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办法》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5、《兰州市重点区域规划管理暂行办法》;6、《兰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暂行规定》(内部试行);7、《兰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导则》(试行);8、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9、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
五、申报资料:(一)划拨方式供地项目1、申报选址意见书阶段必备资料(1)申请报告,企业法人工商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他人申报手续的还应提供由法定代表人出具的委托书和被委托人身份证明)(复印件);(2)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申报表;(3)市规委会审定意见;(4)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审批制项目)或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文件(核准制项目,原件或复印件);(5)核放过城市五线(红线、蓝线、绿线、黄线、紫线)的1/500现状地形图(若无1/500现状地形图或用地面积超过10公顷,可用1/2000现状地形图代替)。
2、申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阶段必备资料(1)申请报告,企业法人工商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他人申报手续的还应提供由法定代表人出具的委托书和被委托人身份证明)(复印件);(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报表;(3)自有用地土地证(复印件);使用其他单位国有土地需提供土地证(复印件)及用地协议(原件),道路交通工程、拆迁社会居民房屋的项目不要求提供;(4)建设项目审批(或可研报告批复)、核准、备案文件(原件或复印件);(5)市政府有关会议纪要(改变用地性质项目)等依据文件、已取得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复印件)及要求提供的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意见(原件);(6)核放过城市五线(红线、蓝线、绿线、黄线、紫线)的1/500现状地形图(图上标注有建设用地的界线及拐点坐标、若无1/500现状地形图或用地面积超过10公顷,可用1/2000现状地形图代替);(7)建设项目总平面规划图。
设计项目合作协议书6篇
设计项目合作协议书6篇篇1设计项目合作协议书甲方:(委托方)公司名称: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联系地址: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电子邮箱:_________乙方:(设计方)公司名称: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联系地址: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电子邮箱:_________鉴于甲方有一项设计项目需要委托乙方进行设计服务,并且双方均同意遵守本协议的约定,特此达成以下协议:一、项目内容1.1 甲方委托乙方进行_________设计项目,具体内容详见项目需求书,附件1为项目需求书一份。
1.2 设计项目的具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设计风格、配色方案、设计元素等,双方应在设计前确认并签订设计方案。
1.3 设计项目的完成时间为从协议生效之日起______天内。
如需延期,需双方协商一致并签署书面延期协议。
二、设计费用与付款方式2.1 本设计项目的总费用为_________(大写)人民币,具体费用细则详见项目费用说明书,附件2为项目费用说明书一份。
2.2 设计费用的支付方式为_________。
项目启动时,甲方需支付总费用的______%作为首付款,设计完成并交付后,甲方需支付余下款项。
2.3 设计费用的支付方式为_________。
项目启动时,甲方需支付总费用的______%作为首付款,设计完成并交付后,甲方需支付余下款项。
2.4 设计费用不包括设计方案修改次数超过______次的额外费用,超出次数的修改费用应由甲方承担。
三、知识产权保护3.1 设计方案及其衍生品的知识产权归乙方所有,甲方有权在设计成果使用中享有永久、免费且不可撤销的使用权。
3.2 乙方应确保设计方案的独创性和原创性,不得侵犯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如有侵权行为,应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3.3 双方应妥善保管设计项目相关资料和机密信息,并不得向第三方泄露。
四、违约责任4.1 任何一方未履行本协议规定的义务或者明确约定的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自然资源确权技术设计书
自然资源确权技术设计书自然资源确权技术设计书是指在自然资源管理领域中,为了确定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确权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自然资源管理中的权属问题的技术设计书。
本技术设计书旨在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一种高效、准确、可靠的确权技术方案,同时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一、概述自然资源确权技术设计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自然资源管理中的权属问题,确定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本技术设计书包括前期调研、方案设计、实施方案等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以及相关知识点的阐述。
同时,本技术设计书还需要简明扼要地说明本次技术设计的创新之处和实际效益。
二、技术设计本技术设计的核心是技术方案的设计,技术方案包括传统确权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案。
具体来说,本技术设计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确权技术的应用:本技术设计采用传统的土地确权技术,包括土地调查、地籍调查、土地登记等方法,以确定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2.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本技术设计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遥感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以实现自然资源的精准确权。
3.数据处理和分析:本技术设计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影像处理、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等方法,以实现自然资源的准确确权。
三、方法论本技术设计的主要思想和观点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确权技术相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高效的确权技术方案。
具体来说,本技术设计的方法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确权技术的应用:本技术设计采用传统的土地确权技术,包括土地调查、地籍调查、土地登记等方法,以确定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2.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本技术设计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包括遥感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以实现自然资源的精准确权。
3.数据处理和分析:本技术设计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影像处理、土地利用变化监测等方法,以实现自然资源的准确确权。
项目建议书3篇(最新)
项目建议书3篇一、项目概况本项目规划总用地规模18030.5平方米,全部为建设用地,规划建设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
建设内容为商业、酒店用房。
规划总建筑面积98500平方米,现状建筑高度77.37米(实测)不变,拟建建筑高度40米(含机房层高度)。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24350万元。
其中,工程建设费1227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8169万元,基本预备费1022万元,开发费用2886万元。
按照《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暂行规定》(工商企《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和《国字[1987]第38号)、务院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通知》(国发【20xx】27号)中的规定,本项目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总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建议项目建设单位按相关要求补足注册资本金。
结论依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xx]第20号)和《北京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实施办法》(京政办发[20xx]37号)的要求,通过对本项目的申报单位情况、拟建项目情况、资源利用和节能方案、建设用地、生态环境影响、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分析研究后,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项目建设程序符合国家及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2、项目建设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3、项目建设单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好的融资能力,可以确保项目如期顺利实施;二、项目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发展规划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区域规划符合性分析符合北京市发展规划专项规划符合性分析符合国家十二规划、北京市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朝阳区十二区发展规划都对所在项目地区的旅游、商务、酒店发展鼓励发展。
产业政策分析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要求,将北京建设成为我国入境旅游者首选目的地、亚洲商务会展旅游之都、国际一流旅游城市。
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奋斗,努力实现北京旅游业“三大领先”目标:行业准入分析项目建设单位具备行业准入条件根据《外商投资指导目录(20xx)》的相关规定,本项目不属于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限制、禁止的产业,符合产业指导要求。
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地上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技术设计书模板
咸丰县房地一体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项目技术方案郑州新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O一七年二月目录1.1项目来源 (8)1.2基本情况 (8)1.2.1 区域概况 ................................................................................................................... - 8 -1.3总体目标和任务 (9)1.3.1 确权登记发证范围..................................................................................................... - 9 -1.3.2 工作目标 ................................................................................................................... - 9 -1.3.3 区域类型划分.......................................................................................................... - 10 -1.3.4 工作任务 ................................................................................................................. - 10 -1.5作业依据 (11)1.5.1 法律法规 ................................................................................................................. - 11 -1.5.2 规范性文件 ............................................................................................................. - 11 -1.5.3 基础数据及资料 ...................................................................................................... - 12 -1.6总体技术路线、方法和程序 (12)1.6.1 技术路线 ................................................................................................................. - 12 -1.6.2 技术方法 ................................................................................................................. - 13 -1.6.3 作业流程 ................................................................................................................. - 13 -1.7数学基础与土地分类 (14)1.7.1 坐标系统 ................................................................................................................. - 14 -1.7.2 计量单位 ................................................................................................................. - 15 -1.7.3 土地分类 ................................................................................................................. - 15 -1.8编码规则 (15)1.8.1 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的划分与编码............................................................................. - 15 -1.8.2 宗地代码结构.......................................................................................................... - 15 -1.8.3 宗地代码编制方法................................................................................................... - 16 -1.8.4 编制已有宗地编码对应表........................................................................................ - 16 -1.8.5 界址点号编制.......................................................................................................... - 17 -第二章准备工作....................................................................................................................- 18 -2.1组织准备 (18)2.2技术准备 (18)2.2.1 制定工作规定和技术设计书 .................................................................................... - 18 -2.2.2 收集资料 ................................................................................................................. - 18 -2.2.3 业务培训 ................................................................................................................. - 19 -2.3底图编制 (20)第三章通告...........................................................................................................................- 21 -4.1方法概述 (21)4.1.1 土地权属调查.......................................................................................................... - 22 -4.2.2 地籍测量 ................................................................................................................. - 22 -4.2调查单元的划分 (22)4.2.1 宗地划分的基本方法 ............................................................................................... - 22 -4.2.2 需单独设宗情形 ...................................................................................................... - 23 -4.2.3宅基地使用权宗地的设立规则 ................................................................................. - 23 -4.3土地权属调查 (24)4.3.1 调查内容 ................................................................................................................. - 24 -4.3.2 土地权属状况调查................................................................................................... - 24 -4.3.3 界址调查 ................................................................................................................. - 25 -4.3.4 宗地草图的绘制 ...................................................................................................... - 28 -4.3.5 地籍调查表的填写................................................................................................... - 29 -4.3.6 土地权属争议原由书的填写 .................................................................................... - 29 -4.3.7 宗地实景照片的拍摄 ............................................................................................... - 29 -4.3.8 调查的实施 ............................................................................................................. - 29 -4.4地籍测量 (31)4.4.1 已有资料分析利用................................................................................................... - 31 -4.4.2 技术路线 ................................................................................................................. - 31 -4.4.3 地籍控制测量.......................................................................................................... - 32 -4.4.5 界址点测量 ............................................................................................................. - 34 -4.4.6 地籍图测制 ............................................................................................................. - 35 -4.4.7 面积量算 ................................................................................................................. - 40 -第五章土地登记....................................................................................................................- 41 -5.1土地登记申请 (41)5.1.1一般规定 .................................................................................................................. - 41 -5.1.2申请提交资料........................................................................................................... - 41 -5.1.3 土地登记申请的受理和审查 .................................................................................. - 42 -5.1.4申请主体 .................................................................................................................. - 42 -5.1.5土地登记申请的代理................................................................................................ - 43 -5.1.6申请书的填写........................................................................................................... - 43 -5.2权属审核 (43)5.2.1权属主体的认定 ....................................................................................................... - 43 -5.2.3宗地自然状况的审核................................................................................................ - 44 -5.2.3土地权属状况审核.................................................................................................... - 44 -5.2.4不予登记或暂缓登记................................................................................................ - 46 -5.2.5打印土地登记审批表................................................................................................ - 46 -5.2.6土地登记审查办结时限 ............................................................................................ - 47 -5.3.1公告要求 .................................................................................................................. - 47 -5.3.2异议处理 .................................................................................................................. - 47 -5.4注册登记 (48)5.4.1审批 ......................................................................................................................... - 48 -5.4.2建立登记簿 .............................................................................................................. - 48 -5.4.3填写《土地归户卡》................................................................................................ - 48 -5.5核发证书 (48)5.5.1通知 ......................................................................................................................... - 48 -5.5.2验证 ......................................................................................................................... - 48 -5.5.3发证 ......................................................................................................................... - 48 -6.1数据库内容 (50)6.2基本要求 (50)6.3数据建库 (50)6.3.1数据库建设的流程.................................................................................................... - 50 -6.3.2 数据库建设的主要步骤.......................................................................................... - 51 -6.3.3数据采集及要求 ....................................................................................................... - 52 -6.3.4 地籍测量数据预处理 ............................................................................................. - 53 -6.3.5数据及资料检查 ....................................................................................................... - 55 -6.3.6数据转换 .................................................................................................................. - 56 -6.3.7拓扑生成 .................................................................................................................. - 57 -6.3.8数据处理 .................................................................................................................. - 57 -6.3.9资料扫描 .................................................................................................................. - 57 -6.3.10数据建库 ................................................................................................................ - 58 -6.4数据库质量检查 (58)6.5图件编制与统计报表输出 (59)第七章成果及要求...............................................................................................................- 61 -7.1成果内容 (61)7.1.1 数据成果 ............................................................................................................... - 61 -(3)咸丰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情况统计表。
设计委托书合集15篇
设计委托书合集15篇设计委托书1一、委托事项:甲方委托乙方为其公司进行__________________。
二、委托设计费用:设计费用总共为:人民币______元,(大写:______元整)。
三、付款方式:1、甲方需在合同签订时付设计费人民币______ 元,(大写:______元整)。
2、乙方将设计制作正式稿及电子文档交付甲方时,甲方需付设计费人民币______元,(大写: ______元整)。
四、乙方设计作品的时间、交付方式:1、乙方需在双方约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方案。
因甲方反复提出修改意见导致乙方工作不能按时完成时,可延期执行,延期时间由双方协商确定。
如果委托人提供伪造的文件,或隐瞒事实,或在被委托人接受委托后,委托人私下与债务人联系或签署还款协议,由此影响被委托人查明案情或影响追偿效果,其责任由委托人承担;2、乙方以彩色打印稿和光盘电子稿的方式交付设计的作品。
五、知识产权约定:本授权书宣告,在下面签字的__X公司、总经理、__X以法定代表人身份合法代表本单位(以下简称“投标人”)授权:__X为__X公司的合法代理人,授权代理人在______X工程的招标中,以本单位的名义,并代表本人与贵单位进行磋商、签署文件和处理一切与此事有关的事务。
代理人的一切行为均代表本单位,与本人的行为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本单位承担代理人行为的全部法律后果。
1、甲方在未付清所有委托设计费用之前,乙方设计的作品著作权归乙方,甲方对该作品不享有任何权利。
2、甲方将委托设计的所有费用结算完毕后,甲方拥有作品的所有权、使用权和修改权。
乙方接受甲方委托,代理甲方向中国国家商标局在第_________类(商品/服务)上申请注册_________件商标,该注册商标详细内容见本协议附件《商标注册申请书》及《商标代理委托书》。
六、双方的权利义务:甲方权利:1、甲方有权对乙方的设计提出建议和思路,以使乙方设计的作品更符合甲方企业文化内涵。
房屋设计方案变更申请书
尊敬的XX规划局:您好!我司(单位名称)于XX年XX月XX日取得了位于XX市XX区XX街道XX号的房屋土地使用权,并依据当时的设计方案,于XX年XX月XX日取得了该房屋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然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技术进步以及业主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原设计方案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为此,我司特向贵局申请对房屋设计方案进行变更,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一、变更原因1. 市场环境变化: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同类项目在市场中的竞争日益激烈。
为提升项目的竞争力,我司决定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2. 技术进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层出不穷。
为提高建筑质量和降低成本,我司决定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
3. 业主需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业主提出了一些新的需求,如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室内舒适度等。
为满足业主需求,我司决定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变更。
二、变更内容1. 建筑外观:将原设计方案中的建筑外观进行优化,采用现代简约风格,使建筑更具时尚感和竞争力。
2. 结构设计: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3. 室内布局:调整室内空间布局,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室内舒适度。
4. 设施设备:更换原设计方案中的部分设施设备,提高项目整体品质。
三、变更程序1. 我司已按照贵局要求,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证,确保变更后的设计方案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2. 我司已向贵局提交了变更申请及相关材料,包括变更原因、变更内容、变更程序等。
3. 我司将积极配合贵局对变更申请进行审核,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四、承诺1. 我司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贵局的要求,对变更后的设计方案进行实施。
2. 我司将确保变更后的项目符合规划、安全、环保等要求。
3. 我司将积极配合贵局对变更后的项目进行监管,确保项目质量。
敬请贵局审批,并给予指导。
如有需要,我司将随时提供相关资料和协助。
农村宅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技术设计书
目录1 工程概况- 3 -1.1调查区域简介-3-1.2调查区域围和工作量-4-1.2.1调查区域围-4-1.2.2需要完成的工作量-4-1.3分阶段实施方案-4-2 技术路线- 5 -2.1已有资料分析利用72.2图幅分幅与测量基准72.2.1成图比例尺、图幅规格等高距72.2.2测量基准72.3测量精度与方法82.4采用的主要技术82.4.1GPS技术82.4.2数字测绘技术82.4.3数字地籍技术82.4.4完整的图属一体化技术82.5成果数据要求93 引用技术标准93.1法律与法规93.2规章与规性文件93.3规章与规性文件104 控制测量104.1平面控制测量104.1.1控制网布设方案104.1.2GPS E级网设计114.1.3GPS E级点选埋124.1.4GPS控制网测算124.1.4.1GPS控制网外业观测124.2高程控制测量144.2.1高程控制网设计144.2.2高程基准144.3图根控制测量14图根控制点的布设144.3.2图根控制点埋设144.3.3图根控制点编号154.3.4图根控制网观测155 数字地籍、地形测量175.1地籍、地形测量根本精度要求175.2地形要素测绘容及取舍18控制地的表示及高程注记取位规定18居民点和垣栅的测绘18交通及附属设施的测绘18管线及附属设施的测绘19水系及附属设施的测绘19地貌和土质的测绘19植被的测绘19注记要求195.3界址点测量205.4地籍图编制的方法20农村宅基地地籍图的容20宅基地地籍图的地籍要素和地形要素20地籍图分幅编号,图式、图廓格网、注记及整饰215.5地籍编号21地籍登记区编号21宗地编号21界址点编号225.6宗地图编制要求22宗地图容22宗地图绘制226. 权属调查236.1权属调查的任务236.2调查要求236.3调查步骤246.4有关问题的处理266.5考前须知267. 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数据库建立277.1业数据处理技术路线287.2图形数据建库的要求287.3图像数据的建库要求297.4坐标系投影变换307.5属性数据要求307.6图层要求307.7质量检查与控制308 质量保证措施338.1生产设备保障348.2作业技术力量保证348.3加强过程检查348.4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348.5做好技术培训工作358.6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方法359 平安生产与文明测绘359.1平安生产措施359.1.1人员平安措施359.1.2仪器设备平安措施369.1.3成果资料措施379.2文明测绘3710 成果资料提交3811 附件39附件1:土地登记申请书39附件2:法定代表人明书41附件3:委托书41附件4:土地权属来源证明42附件5:地籍调查表42附件6:土地登记审批表52附件7:GPS外业观测记录手簿581 工程概况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开展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认真做好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明晰产权,规管理,依法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确保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顺利进展,国土资源厅联合财政厅共同制定了"自治区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并于2010年8月通过公开招标形式,确定由苍穹数码测绘中标第6标段。
项目研发保密的协议书
项目研发保密的协议书项目研发保密的协议书篇一:项目研发保密的协议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甲方与乙方经友好协商,就有关保密事项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保密信息本协议所述的保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甲方在该项目的引进、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安装、调试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主要包括:(一)乙方在参与甲方有关技术合作期间,包括技术讨论交流、方案研讨等合作前期准备期间,所接触的任何研制、设计、生产、安装、调试和测试过程或相关技术成果,以及发明、发现,包括乙方在此基础之上的相关技术创新及改进的全部或部分细节。
乙方在甲方提供的样品、硬件或零部件等任何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测试或分析而获得的信息也被视为保密信息。
(二)甲方已有的,以及委托乙方或任何第三方合作研究的所有设计方案、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设计资料,技术方案、技术图纸、技术文件、技术资料,制造方法、配方、工艺流程、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研究开发记录、检测报告、实验数据、试验结果,样品、样机、模型、模具,操作手册、技术文档、培训文件、系统说明书、子系统说明书,合同、协议、相关函电,图片、照片、声像资料、电子文档,等等。
(三)甲方尚未对外公开的原材料质量标准、工件技术标准、加工工艺技术标准、装配技术标准、检测技术标准、质量控制技术标准等各类标准,检验和检测方法以及相关图纸、技术资料、装备配臵、操作规范等技术规定。
(四)甲方的系统软件及各子系统软件、各相关统计图表、统计数据、技术数据、系统文件和各子系统文件。
(五)乙方在参与甲方有关技术合作期间,所接触的其他有商业价值的,且甲方已明确属于保密的信息。
第二条保密义务(一)对甲方的保密信息,乙方在此同意:1、严格、全面地履行本协议项下保密义务,采取所有必要的保密措施和制度保护本协议所指保密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权项目技术设
计书
1
1总则
1.1目的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1号)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豫发〔〕1号)以及<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60号)、<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17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意见的通知>(豫政〔〕77号)的有关要求,受**国土资源局的委托,河南天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担了**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确权登记发证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的第四标段的任务。
1.2项目概况
1.2.1项目区域地理概况
1.2.2调查范围及工作任务
工作范围:**四乡镇集体土地使用权地籍测绘及确权登记发证,并负责标段的数据库建设,面积约41.78平方公里。
工作任务:根据<土地登记办法>土地总登记的规定,以总登记的模式,以<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为基准要求,按照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实际归属,查清集体土地使用权宗地界址位置、界线走向、面积等状况。
并按要求配合相关标段和单位完成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每宗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工作;建立集体土地使用权数据库和管理系统;根据县级人民政府对调查结果的确认文件,开展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核发土地证书,确认集体土地使用者的集体土地使用权。
完善已有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成果,提升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管理水平。
1.2.3工作内容
1.土地权利确认
(1)宅基地使用权调查及数据库建设
(2)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及数据库建设
2.土地登记
3.颁证
1.3技术依据
1.3.1法律法规、政策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256号)
4)<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
5)<土地调查条例>(国务院令第518号)
6)<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
7)<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
8)<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7号)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1号)
10)<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60号)
11)<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178号)
12)<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豫发〔〕1号)
13)<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意见的通知>(豫政〔〕77号)
14)<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豫
3
土集发〔〕1号)
1.3.2技术依据
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 )
2)<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国土资厅发〔〕57号)
3)<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 )
4)<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 )
5)<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1016— )
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代码>(GB/T 2260— )
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T 13989— )
8)<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 )
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 )
10)<城市测量规范>(CJJ/T 8- )
11)<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 )
1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图式 >(GB/T 20257.1― )
13)<河南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豫国土资发﹝﹞48号);
14)<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集体土地使用权调查技术规定〉的通知>(豫国土资发〔〕61号);
15)<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 );
16)<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 );
4
1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 );
18)<河南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规程>(豫国土资发﹝﹞153号);
1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与编号>(GB/T 13989—1992);
20)<河南省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实施细则>;
以上规范如有变化,以最新发布的规范为准。
1.4技术路线和作业流程
1.4.1技术路线及技术方法
为了全面掌握宅基地土地利用状况,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切实加快推进宅基地以及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按照<河南省农村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以及根据宅基地以及建设用地使用权调查确权登记发证的主要任务,按照土地所有权的实际归属,查清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界址位置、界址走向、面积等状况。
依据第二次全省土地成果、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和已有的土地权属和土地登记资料,依据县局要求,对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状况全面进行权属调查(核查)、测定界址点、测绘地籍图;各类调查资料经公示确认后,作为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的依据,进行登记发
5
证。
根据地籍调查资料和土地登记资料,建立宅基地及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数据库,并进行村庄用地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评价。
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地形图及地籍图测量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对本行政村内的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进行细部测量,形成完整的地籍地形图,在地籍地形图基础上制作生产权属调查用的工作底图,在此基础上详细测定每宗地的界址点坐标,形成调查底图。
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划分地籍区、地籍子区应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城镇地籍更新调查范围的街道、街坊保持一致,做到无缝衔接、不重、不漏,利用调查底图,采用解析及综合调绘的方式对所要调查的宗地进行现场指界、确权。
具体的技术路线及技术方法如下:
(1)收集整理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相关资料,为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做好衔接,还应收集整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的相关资料。
(2)参照二调权属界线结合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的权属界线制定工作路线和小组分配计划,根据相关法规、规程,测绘好地籍地形图。
并根据地籍图测绘依据实际情况制作权属调查用工作底图,依据工作底图进行土地权属状况调查、界址调查。
填写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等。
权属调查其中一宗地时,需通知相邻宗地的指界人到现场共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