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统计指标解释
工业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核算方法
工业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核算方法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为了了解工业的发展状况和评估工业的经济效益,需要进行统计指标的解释和核算。
本文将对工业主要统计指标的含义进行解释,并介绍其核算方法。
一、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是指一定时间内工业部门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货币价值总和。
它是衡量工业生产规模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核算方法是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的生产总值(GDP)和行业内各产品的产量和价格来求得。
二、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所增加的货币价值。
它是衡量工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核算方法是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的总产值和各种生产要素的消耗量来求得。
三、工业利润工业利润是指工业部门在一定时间内所获得的盈利金额。
它是衡量工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核算方法是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的收入和成本来求得。
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指用于购买、建设和改建固定资产的资金投入。
它是衡量工业部门发展和扩大投资的重要指标。
核算方法是通过统计工业部门投资项目的资金投入情况来求得。
五、工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是指工业部门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
它是衡量工业部门能源消耗状况的重要指标。
核算方法是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的用电设备数量和使用时间来求得。
六、工业就业人数工业就业人数是指工业部门在一定时间内所雇佣的劳动力数量。
它是衡量工业部门劳动力投入的重要指标。
核算方法是通过统计工业部门的职工人数和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来求得。
七、工业企业数量工业企业数量是指工业部门所拥有的企事业单位的数量。
它是衡量工业部门发展规模和结构的重要指标。
核算方法是通过统计工商登记注册的工业企业数量来求得。
以上所介绍的是工业主要统计指标的解释及核算方法,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准确统计和分析,可以对工业部门的发展情况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推动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统计月报表指标说明
企业统计月报表指标说明一、工业总产值1、指标解释工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工业产品总量。
2、计算原则(1)工业生产的原则工业总产值是将成千上万种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工业产品和劳务进行同一量度相加的唯一标志。
因此,凡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均应包括在内,不能有所遗漏,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
(2)最终产品原则以企业最终产品计算产值,不允许在同一企业内部产品价值的重复计算,亦即不能将工业企业一种产品的各生产环节,各个车间生产的产品价值简单相加,从而造成同一种产品的价值在企业内部的重复计算。
二、增加值1、指标解释增加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生产过程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既包括物质产品和物质性服务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性服务生产部门。
2、核算方法:采用收入法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本计算方法同样适合工业增加值的计算)(1)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得的全部报酬。
劳动者范围:既包括本企业单位的职工,也包括从本企业单位获得报酬的临时人员,如冬季取暖临时聘用的锅炉工、临时搬运工等。
报酬的范围:主要包括三种形式:一是货币性收入,包括企业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二是实物收入,包括企业单位以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劳动者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还包括居民自产自用于生活消费的货物价值;三是企业单位为劳动者支付的社会保险,具体包括企业单位为劳动者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待业、退休、养老、人身、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
另外,对个体活动来讲,其所有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和经营利润不易分开,在增加值计算时,这两部分一并作为劳动者报酬处理。
(2)生产税净额:即除去所得税之外的其他所有税金之和(是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的差额)。
生产税:是指政府对企业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等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
工业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核算方法
工业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核算方法工业是指通过物质转化和能量转换,将自然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经济活动。
工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判断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对工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和比较,需要统计和核算一系列指标。
以下是对工业主要统计指标的解释及核算方法的介绍。
1.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衡量工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创造价值的总量。
它可以通过三种核算方法来计算:产出法、贡献法和支出法。
产出法是将工业生产的最终产品加总得到的总产值;贡献法是将工业部门分别对其他部门和其他部门对工业部门的需求相加得到的总产值;支出法是将工业部门对资本、劳动和投入的支出相加得到的总产值。
2.工业产值:工业产值是指工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的总价值。
它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核算:总产值和净产值。
总产值是工业产品的市场销售额,主要用于衡量工业部门的规模和活跃程度;净产值是总产值减去各种生产成本(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后的剩余价值,主要用于衡量工业部门的效益和创造能力。
3.工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是指工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消耗的电能的总量。
它可以通过直接测量工业部门的电表读数来获取,也可以通过对全国范围内各个工业企业用电数据的汇总来计算。
工业用电量是衡量工业部门活动强度和能耗水平的关键指标。
4.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或增加工业固定资产的总金额。
它可以分为新建和扩建固定资产的投资和更新和扩充固定资产的投资。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是衡量工业部门投资意愿和资金投入的重要指标。
5.工业企业数量:工业企业数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从事工业经营活动的企业的总数。
它通常通过对工业企业登记注册信息的统计来计算。
工业企业数量是衡量工业部门规模和活跃程度的关键指标。
6.工业产品产量:工业产品产量是指工业部门生产的产品的总数量。
它通常通过对工业企业的生产报表和销售报表的统计来计算。
工业企业统计指标全解
工业企业统计指标全解一、企业规模指标企业规模是衡量企业经营规模大小的关键指标之一、常用的企业规模指标有从业人数和企业数量。
1.从业人数: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雇佣的总人数。
从业人数可以衡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并反映企业生产规模的大小。
2.企业数量:指特定地区或全国范围内的工业企业总数量。
企业数量反映了一些地区或国家工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二、产值指标产值是衡量企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产值指标可以通过统计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额等来分析企业的经济活动规模和水平。
2.销售额:是指企业销售的产品数量乘以产品的单价所得到的值。
销售额可以反映企业产品的销售情况和市场竞争力。
三、利润指标利润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核心指标之一、利润指标可以通过统计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成本等来评估企业的盈亏情况和经营状况。
1.利润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通过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全部利润。
利润总额可以反映企业盈亏的总体状况和经营能力。
2.净利润: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扣除各项费用后的纯利润。
净利润是评估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四、资产负债表指标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的财务报表。
通过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指标可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稳定性。
1.资产总额:指企业所有的资产价值的总和。
资产总额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规模和财务实力。
2.负债总额:指企业所有的债务总额。
负债总额可以反映企业的债务承担能力和财务风险。
五、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是衡量企业财务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之一、常用的财务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利润率和偿债能力等。
1.资产收益率:是指企业利润与资产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
资产收益率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
2.利润率:是指企业的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
利润率可以反映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盈利能力。
3.偿债能力:指企业清偿债务的能力。
常用的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可以评估企业在面临债务支付压力时的债务偿还能力。
工业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工业统计主要指标解释工业统计是指对国民经济中工业部门的生产、销售、投资和利润等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揭示工业发展的情况和趋势,为相关部门制定经济政策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主要指标包括工业增加值、工业产量、工业销售额、工业利润等。
一、工业增加值是工业生产的总产值与自用产品产值的总和。
它是衡量工业部门生产能力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工业增加值的高低反映了工业部门的总体发展水平。
工业增加值的高增长意味着工业生产活动兴旺,经济发展稳定;低增长则可能意味着产能过剩、需求不旺或经济下行。
二、工业产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工业部门生产和制造的商品数量。
工业产量是对工业生产规模的直接反映,是判断产业发展水平和工艺技术进步的重要依据。
通过监测工业产量可以了解不同产品的供求情况、市场竞争状况以及日常生产运行情况。
三、工业销售额是指工业部门在一定时间内销售出的商品总价值。
工业销售额是反映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市场需求状况的重要指标。
高销售额意味着产品市场畅通,企业受欢迎;低销售额则意味着产品需求不旺或市场竞争激烈。
四、工业利润是指工业部门在一定时间内由生产经销活动所获得的净额,是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
工业利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风险。
高利润意味着企业盈利能力强,经营风险低;低利润则意味着企业盈利能力弱,可能存在经营困难。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指标外,工业统计还包括一些衡量工业部门其他方面的指标,如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数、能耗、污染物排放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工业部门的发展投入、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对于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工业统计主要指标是衡量工业部门发展状况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工业生产、销售、投资和利润等方面的情况,并及时调整政策和采取措施,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工业统计规范化指标解释
工业统计规范化指标解释工业统计规范化指标是用于衡量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综合性指标体系。
它是通过对一系列的统计数据进行分类、筛选、加权和计算,综合反映工业经济运行的总体状况和质量、效益的高低。
下面将详细解释工业统计规范化指标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工业统计规范化指标是通过对工业数据的归类和加权计算,得出的一系列反映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综合性指标。
它包括许多子指标,如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利润、投资额、用电量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工业经济的规模、增长速度、盈利能力、投资活动水平以及能源资源消耗程度。
首先,工业总产值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根据工业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的产量和价格,对工业经济总产值进行统计和计算得出的。
工业总产值反映了工业经济的规模和增长情况,是衡量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次,工业增加值是反映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它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附加值,是净产值与投入值之差。
工业增加值反映了工业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效益水平,是衡量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
工业利润是反映工业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
它是企业通过生产和销售创造的利润额,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体现。
工业利润反映了工业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发展潜力,对于评估工业经济质量和发展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投资额是反映工业企业投资活动的重要指标。
它是指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额度,包括购置、增加以及固定资产的改造和升级等。
投资额反映了工业企业对于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生产扩张的投入情况,对于评估工业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用电量是反映工业生产活动能耗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所使用的电力总量。
用电量反映了工业生产活动对能源资源的消耗程度,是评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工业统计规范化指标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数据基础,能够客观地反映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和质量、效益的高低。
它是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可以用以评估工业经济的健康程度和问题所在,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工业统计的主要指标
工业统计的主要指标杭州统计信息网2004-2-9 11:47:06(一)价值量指标工业总产值1、定义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的指标,是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基础指标。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应遵循三条原则(1)工业生产的原则。
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反之亦然,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2)最终产品原则。
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要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
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么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3)工厂法原则。
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
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的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即不包括本企业生产的而又消费于本企业生产过程的产品价值(自用量的价值),但允许在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3、内容工业总产值的内容包括本期生产成本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和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
(1)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半成品)价值合计,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
不包括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品、边角余料、废料等。
生产成品价值中不包含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2)对外加工费收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产品)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修理作业所取得的加工费收入。
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按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对于本企业对内非工业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的劳务收入,如果企业会计核算基础比较好,能取得这部分资料,而且这部分价值所占比重较大,应包括在对外加工费收入中。
工业产值统计与分析
工业产值统计与分析工业产值统计与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部门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将从工业产值统计的定义、计算方法、统计指标以及分析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工业产值统计的定义工业产值统计是指对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进行量化和测算,以获取工业产出的数值化指标。
它包括了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最终产品的制造和销售等。
通过对工业产值的统计,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生产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
二、工业产值统计的计算方法1.总产值法:按照市场价格计算工业总产值,包括了工业部门的全部生产成果,如销售额、纯收入等。
2.增加值法:按照产品增加值进行计算,即用产出减去投入的成本,包括原材料、能源、人工成本等。
3.投入产出法:通过建立工业产业链模型,综合考虑各个环节的生产投入和产出,计算出工业部门的总产值。
三、工业产值统计的指标1.工业总产值:反映了工业部门全部生产活动的总价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产值规模的重要指标。
2.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生产中新创造的价值,是工业产值中扣除了购进物资和服务费用以后的部分。
3.工业销售额:反映了工业产品市场的销售情况,包括出口和内销两个方面。
4.工业利润:是指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衡量指标。
四、工业产值统计的分析应用1.经济发展评估:通过对工业产值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2.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分析工业产值的构成和变化趋势,可以发现产业结构的强势和弱势领域,从而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的建议。
3.区域经济对比:比较不同地区的工业产值,可以了解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为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4.行业竞争力评估:通过对不同行业工业产值的分析,可以评估各行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制定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工业产值统计与分析是经济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工业部门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工业企业主要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一、工业总产值的定义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指工业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1。
工业总产值计算应遵循的原则(1)工业生产的原则。
即凡是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均应包括在内.其中的最终产品,不管是否在本年内销售,只要是本年内生产的,就应包括在内。
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
(2)最终产品的原则.即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
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计入工业总产值。
而在本企业内各车间转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能计算其期末期初差额价值.(3)“工厂法”原则。
即以法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工业总产值是其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价值量.(二)、工业总产值的内容包括三部分: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1)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本年内生产,并在本年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包括半成品)价值合计。
成品价值中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但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工业总产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本年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
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帐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
(2)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内非工业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等收入•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入出现跨年度支付的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产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则应将对外加工费收入按实际情况调整,记录本年应实际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入。
工业企业统计指标全解
工业企业统计指标全解工业企业统计指标是对工业企业经营状况和运行情况进行度量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绩效、生产能力、盈利能力和风险状况,有助于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决策。
下面是对工业企业统计指标的全面解析。
一、生产能力指标1.年产值:反映企业生产规模和产出量的主要指标。
2.产量: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产品数量。
3.产值增长率:反映企业产值的增长速度,是衡量企业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4.生产效率:反映企业单位时间内创造产品的能力,可以通过比较产量和用工人数进行评估。
5.生产周期:反映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品出厂的所需时间。
二、质量指标1.产品合格率:反映企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合格比例,是衡量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2.不合格品率:反映企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比例,与产品合格率相反。
3.不良品处理率:反映企业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能力和控制水平。
4.售后服务满意度:反映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
三、成本指标1.总成本:反映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全部费用支出。
2.人工成本:反映企业用工成本的大小,包括工资、社保等。
3.原材料成本:反映企业原材料采购和使用的费用。
4.能源成本:反映企业能源采购和使用的费用,包括电力、燃料等。
5.制造成本: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制造费用,包括设备维护、设备折旧等。
四、盈利能力指标1.销售收入:反映企业销售产品所获得的收入。
2.销售增长率: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
3.利润率:反映企业单位销售收入中的利润比例,可以通过净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值计算得出。
4.资产利润率:反映企业资产运作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指标。
5.投资收益率:反映投资回报的比例,可以通过利润和投资额的比值计算得出。
五、库存指标1.原材料库存:反映企业未加工原材料的存货量,可以通过比较原材料用量和采购量进行评估。
2.半成品库存:反映企业未完成生产过程的半成品存货量。
工业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工业统计主要指标解释工业统计是对工业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的一种方法,通过对主要指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工业生产的总体情况、结构变化、发展趋势等,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依据。
下面是对工业统计主要指标的解释:1.工业增加值:指一定时期内工业部门生产活动中所增加的价值。
这是衡量工业生产总量的指标,也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反映了工业生产活动的扩张和发展。
2.工业产值:指其中一时期内工业部门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实际销售收入。
工业产值的增长反映了工业产品的销售规模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
3.工业用电量: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电力总量,是反映工业生产活动规模和能源消耗的指标。
工业用电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工业生产的波动和发展情况。
4.工业投资:指投资者为在工业部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进行的资本投入。
工业投资的增长反映了工业部门投资者对未来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信心,对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工业利润: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
工业利润的变化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是评价工业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指标。
6.工业产能利用率: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实际利用的产能与理论产能的比例。
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增长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充分利用程度和经营效率。
7.工业就业人数:指从事工业生产活动的人员总数。
工业就业人数的增长反映了工业经济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和就业状况。
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指工业品在出厂环节的价格水平变动情况。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变化可以反映工业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9.工业品消费价格指数:指工业品在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变动情况。
工业品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可以反映工业品的价格上涨或下跌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总之,工业统计的主要指标涵盖了工业生产、投资、利润、用电量、人员就业、出厂价格和消费价格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工业经济的发展状态和趋势,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依据。
工业统计指标解释
工业国家统计局2001-03-15 10:12:50工业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具体包括:(1)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采矿、晒盐、森林采伐等(但不包括禽兽捕猎和水产捕捞);(2)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粮油加工、食品加工、轧花、缫丝、纺织、制革等;(3)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炼铁、炼钢、化工生产、石油加工、机器制造、木材加工等,以及电力、自来水、煤气的生产和供应等;(4)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如机器设备的修理、交通运输工具(包括小卧车)的修理等。
1984年以前农村的村及村以下办工业归属农业,1984年以后划归工业。
工业统计调查单位工业统计调查单位分为两类: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和工业活动单位。
(1)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是指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承担民事责任;②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③独立核算盈亏,并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2)工业活动单位是指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工业生产活动的经济单位。
它包括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按主营业务活动(即工业生产活动)划分的主营业务活动单位和非工业企业所属的工业生产活动单位(即原非独立核算工业生产单位)。
工业活动单位,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具有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工业活动;②单独组织工业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③单独核算收入和支出。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指国有企业加上国有控股企业。
国有企业(即过去的全民所有制工业或国营工业)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
包括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联营企业。
1957年以前的公私合营和私营工业,后均改造为国营工业,1992年改为国有工业,这部分工业的资料不单独分列时,均包括在国有企业内。
工业统计要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工业统计要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工业统计是一种对工业领域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和技术。
它是在工业生产和经济管理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工具,通过对各种工业指标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工业活动的现状、趋势和规律,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工业统计的概念源于对工业发展的需求。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工业部门的规模与重要性不断提升,对相关数据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通过对工业活动中涉及的各种经济指标、生产指标和质量指标的统计分析,可以为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详细的工业发展情况、产能利用率、产出效率以及市场需求等重要信息。
工业统计的核心在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通过对工业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可以获得大量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
然后,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可以揭示出工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并提供对相应问题的解释和预测。
工业统计在工业生产和经济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帮助政府制定工业政策和规划,优化工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对企业而言,工业统计可以提供决策支持,指导生产运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此外,对研究机构而言,通过分析工业统计数据,可以开展相关的产业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意见。
总之,工业统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数据分析工具,对于了解和推动工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对工业领域的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和统计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工业活动的现状和趋势,为工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工业生产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文的整体组织架构,方便读者了解文章的逻辑框架和内容安排。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本文的背景和目的。
然后,通过对工业统计的定义和背景的介绍,引导读者对工业统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接下来,强调了工业统计的重要性和应用,以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工业统计指标解释
工业统计指标解释2006-01-14-16-14-51 亮剑- 阅读:242工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
工业总产值包括:生产成品价值指企业本年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半成品)价值合计。
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
生产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本期产品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帐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
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不包括增值税销项税额。
该指标可根据会计制度中“产品销售收入”科目的资料取得。
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入出现跨年度支付的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产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应将对外加工费收入按实际情况调整,记录本年应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入。
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指按照新的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应该计入工业总产值中的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根据改革后的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本指标的填报原则是:如果企业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不计算半成品、在制品成本的,不需填报该指标;如果企业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必须填报该指标。
从而使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中的中间物质消耗价值口径一致,便于同口径准确计算"生产法"工业增加值。
工业总产值不包括:⑴非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价值,如购自厂外而在本企业内未经任何加工又转售的产品价值;按照合同规定不需要本企业加工和安装的协作件(如机组、仪表)的价值。
⑵本企业非工业活动单位的非工业产品价值和收入,如农牧场的农、畜产品的价值,基本建设部门的建筑安装价值,运输部门的运输收入,住宅、公用事业及福利事业单位(洗衣房、澡堂、理发室等)的收入等。
工业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工业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具体包括:(1)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采矿、晒盐(但不包括禽兽捕猎和水产捕捞);(2)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粮油加工、食品加工、缫丝、纺织、制革等;(3)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炼铁、炼钢、化工生产、石油加工、机器制造、木材加工等,以及电力、自来水、煤气的生产和供应等;(4)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如机器设备的修理、交通运输工具(包括小卧车)的修理等。
工业统计调查单位工业统计调查单位分为两类: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和工业活动单位。
(1)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是指从事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
独立核算法人工业企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承担民事责任;②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③独立核算盈亏,并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2)工业活动单位是指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工业生产活动的经济单位。
它包括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按主营业务活动(即工业生产活动)划分的主营业务活动单位和非工业企业所属的工业生产活动单位(即原非独立核算工业生产单位)。
工业活动单位,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具有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工业活动;②单独组织工业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③单独核算收入和支出。
本年鉴中涉及的企业登记注册类型:(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指国有企业加上国有控股企业。
国有企业(即过去的全民所有制工业或国营工业)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
国有控股企业是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企业进行的“国有控股”分类。
它是指这些企业的全部资产中国有资产(股份)相对其他所有者中的任何一个所有者占资(股)最多的企业。
该分组反映了国有经济控股情况。
(2)集体企业指企业资产归集体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经济组织。
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指标
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指标引言工业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评估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定相应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而生产情况统计指标则是评估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的重要工具,通过统计数据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率、产能利用率、产品质量等关键指标,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指标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产能利用率、产品质量等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分析这些指标对于评估工业企业生产情况以及制定相应政策的意义。
1. 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生产总值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的价值总和。
在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中,生产总值常被用作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
计算方法:生产总值的计算可以采用支出法、产出法和收入法等不同方法,其中最为常用的是产出法。
产出法计算生产总值主要考虑工业企业直接生产的价值。
生产总值的意义:生产总值是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生产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生产总值的统计,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生产的总体规模和变化趋势,为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2. 工业增加值(Industrial Added Value)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的总体增值金额。
它是衡量工业企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的重要指标。
计算方法:工业增加值的计算一般采用产出法,即通过减去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的价值,得到最终产品的净增值。
工业增加值的意义:工业增加值可以反映工业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益水平。
通过工业增加值的统计,可以了解一个工业企业或整个工业部门的总体发展情况,比较不同企业或不同地区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效益水平。
3. 产能利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产能利用率是指工业企业实际生产能力与理论最大生产能力之间的比率。
它是评估工业企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状况的重要指标。
《工业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工业统计主要指标解释一、基本概念1、工业定义工业企业定义个体工业经营户2、工业统计基本填报单位3、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格)4、工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新产品企业提取的技术开发费二、财务指标1、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产品销售利润2、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利润总额资产总计3、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存货产成品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4、固定资产折旧负债合计应交增值税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职工工资总额三、中间投入与增加值1、工业中间投入工业增加值2、工业中间投入与工业增加值的关系3、计算中间投入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四、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周转率2、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产品销售率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国民经济核算统计1、商品流通企业增加值统计2、非物质生产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增加值统计劳动情况统计年报主要指标解释1、主要指标2、平衡关系3、注意事项一、基本概念1、工业定义: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生产活动部门。
工业划分标准为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中有关采掘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分类。
工业生产活动主要包括:⑴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如采矿、晒盐、森林采伐等,但不包括禽兽捕猎和水产捕捞;⑵对农副产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粮油加工、食品加工、轧花、缫丝、纺织、制革等;⑶对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如冶金加工、石油加工、化学加工、机械加工、木材加工等,以及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等;⑷对工业品的修理、翻新:如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的修理等,不包括属于居民服务业的日用品修理。
2、工业企业定义:工业企业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有固定或相对固定的生产组织、场所、设备和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员;常年从事工业生产活动,或全年开工三个月以上的季节性工业生产活动;能够同农业及其他生产行业分开核算(会计上独立核算);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取了营业执照。
统计表指标解释
统计表指标解释1、已开发面积:指实际上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
包括已完成通道路、电力、供水、排水、燃气和土地平整等全部〃五通一平〃的区域。
2、工业用地面积:指已开发土地面积内按照土地规划作为工业用地的面积。
工业用地是指工矿企业的生产车间、库房及其附属设施等用地。
3、新建成面积:指当年园区道路新延伸区域内年内完成征地拆迁和三通一平的园区土地面积,已纳入以往年度面积计算的不再重复计算。
4、新建标准厂房面积:指当年由园区统一规划建设,用作工业企业和工业项目生产经营且具备了基本生产条件的新建成的厂房面积,包括园区自行投资建设、社会筹集资金建设及企业自建自用的标准厂房面积。
5、园区平台公司实际到位资金:指园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用于园区建设的资金额度。
6、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指园区当年用于园区内〃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总和。
7、新引进项目个数:指当年园区新签约引进的固定资产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租赁标准厂房的固定资产投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个数,以通过环评、安评和立项批复为准,每个项目只一个年度计分,不重复计分。
8、工业招商引资额:指当年园区新引进的工业项目预计投资的金额,以正式签订的合同金额为准。
9、入园项目实际到位资金:指当年园区工业项目法人或自然人通过购买土地、设备、仪器仪表,兴建厂房等实际投入到工业项目建设的资金,包括新建、续建工业项目实际投入的资金,不包括旧项目技术改造投入的资金,以银行到帐单为准。
10、新开工项目个数:指当年开工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租赁标准厂房的固定资产投产在IoOo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个数,以厂房动工建设为考核标准,租赁厂房项目以设备安装为考核标准。
11、新竣工投产项目个数:指当年竣工投产的固定资产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租赁标准厂房的固定资产投产在1000万元以上)或税收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个数,以完成竣工验收和批量出产品为考核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统计指标解释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
它是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的重要指标。
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
1995年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对工业总产值的范围和计算方法作出新规定。
工业总产值包括本年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新规定与原规定的变化:一是对工业产值中凡自备原材料,不论其加工繁简程度如何,一律按全价计算产值。
凡来料加工,一律按加工费计算总产值;二是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的计算改变了生产周期六个月以上的原则,而以当期会计是否将其计入成本核算作为是否计入产值的依据;三是现价产值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
1995年以后各年工业总产值均是按新规定计算的。
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包括全部国有(含国有联营、国有独资公司)和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工业行业类别:国家1994年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将现行的“工业”门类调整为“采掘业”“制造业”和“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个门类。
依据产业活动单位其经济活动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即按企业生产的产品经济用途、使用的原材料、生产工艺性质来划分,而不是按其所属行政管理系统分类。
轻工业:一般指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按其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指直接和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棉、毛、麻、丝、纺织和服装、皮革及其制品、纸浆和造纸、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等工业。
(2)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主要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工业,包括日用金属品、日用化工品、化学纤维及其制品、制盐、日用玻璃陶瓷以及铁制小农具、竹木农具、匠作工具等工业。
重工业:一般指生产生产资料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工业。
包括下列三类:
(1)采掘工业:指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工业等。
(2)原料工业:它是提供国民经济各部门使用的原材料和动力、燃料工业。
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等原材料工业以及电力、石油、煤炭等能源工业。
(3)加工工业: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制造的工业。
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和金属结构,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化肥、农药等工业。
大、中、小型企业:是根据国家统一标准划分的,划分标准有两种:一种是按企业产品的年生产能力划分,凡产品比较单一的行业如电力、原煤、石油、钢铁、有色金属、硫酸、烧碱、纯碱、合成氨、发电设备、汽车、拖拉机、手表、缝纫机、自行车等均属这类划分标准;另一种是按企业拥有的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划分,凡产品种类繁
多,难以按生产能力划分的,则以企业拥有的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作为划分标准。
实收资本: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人投入的资本。
企业实收资本按照投资主体一般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外商资本以及港澳台资本。
其中,国家资本为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外商资本为外国投资者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港澳台资本是指我国香港地区、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
产品销售收入:指企业销售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总额。
新会计制度计算产品收入是“以产品已经发出、劳务已经提供,同时收讫或者取得收取价款的凭据为原则”,由此计算范围扩大。
1994年实行税制改革后,产品销售收入中不含增值税。
与1994年前产品销售收入指标不可比。
产品销售成本:指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的实际成本。
它是按制造成本法计算的,不同于旧制度中的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实际成本。
所谓完全成本法,就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都摊到产品成本中去,形成产品的完全成本。
制造成本法则是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分配与生产经营有密切关系的部分,而将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联系的部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现产品销售成本经济涵义的变化,使其包括的范围小了。
产品销售费用:指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
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
费、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福利费、业务费等经常费用。
新制度中的产品销售费用包括范围比旧制度要小,因此同1994年前数不尽可比。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1994年实行新税制后,取消了产品税,产品销售收入中不再含增值税。
因此现在的“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指标包括消费税、城市建设维护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
与1994以前年度数不可比。
产品销售利润:指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收入,扣除其成本、费用、税金后的利润。
由于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等指标都有变化,因此,今年产品销售利润与1994年以前同一指标不可比。
营业利润: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利润。
分为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
营业利润是企业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再减去营业收入应负担的营业税金(流转税金)后的余额。
利润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亏损以负数表示)。
它集中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方面的效益,是企业的最终财务成果,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综合性指标。
该项指标由于营业利润的变化,特别是新增加了一项投资收益指标,因此与1994年前不尽可比。
利税总额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和本期应交增值税之和。
能源消耗量: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过程的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和工艺消耗的各种能源。
能源折标准煤:各种能源由于原始计量单位不同,热值也不一样,因此必须折算成同一标准计量单位,才能汇总、对比和分析。
本资料采用的标准计量单位是“标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