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师培训模式的不足及纠偏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教师培训模式的不足及纠偏策略

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种不同内容的继续教育,这不

仅是经常发展变化的社会形势和教育形势对广大中小学教

师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业务

水平,以增强工作适应能力与生存能力的极好方法和有效途径。我国以往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城乡普遍采用的培训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办短训班,进行短期培训。一期培训班一般开

课10~15天,参培教师集中在县以上培训机构(包括培训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参加面授,学完即举行结业考试。像现代信息

运用培训、普通话培训等,都是采用这种模式。二是业余自修和面授学习相结合的模式。一期培训班,时间跨度三四个月至五六个月、甚至半年不等,此期间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将参培教师集中在培训机构面授10天左右;面授之外,要求参培教师在业余必须自学培训课程;按计划授完、学完所有课程后便举行结业考试。像学科岗位培训、小学校长培训等,都采用这种模式。

这两种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虽然操作的程序和过程略

有区别,本质却相同,二者都是以培训机构为主、以参培教师

为次,培训机构处于主动地位而参培教师处于被动地位来举

办的,所以无论在长处方面还是不足方面,都存在共同之点。

它们的长处概括起来有三:一是统一计划,统一课程,统一授课,

便于管理;二是培训内容在理论上比较系统、完整,参培教师通过努力在理论方面能得到较快的提高;三是培训时间大多不长,参培教师容易拿到结业证书。

但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存在不足也是无庸讳言的,而且十分严重和突出。这种不足,可以从培训机构和参培教师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认识。

从培训机构的角度来看,至少存在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和教学实践严重脱节。培训机构确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只能是按上级师资培训主管部门所作的规定来开设,内容上基本以讲述理论为主,面授课堂上所讲的教育教学观点也好,方法也好,都是别人的,是书上的,而极少有来自教学第一线、由授课教师和参培教师自己探索出来的东西。就连岗位培训中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教材研究”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授课教师们也往往是关起门来上课,纸上谈兵,闭门造车,让中小学老师们参加过培训后获益不大。理论脱离实际,这是过去中小学教师培训中最大的不足。

第二,培训方式机械、呆板,形式主义之风盛行。传统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两种模式,都要将参培教师定期集中于县级以上培训机构进行面授,尽管培训时间不是太长,但因参培教师绝大多数不居住在城里或城郊,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有的路途还相当遥远,再加上他们在单位担负的教学任务繁

重,经济状况也普遍较差,所以缺勤现象比较严重。参培教师缺勤,培训机器却是照常运转,授课教师的课也照上不误,而且最后让参培教师基本上都拿到结业证书,这样就势必造成培训效果跳水。有的课程,培训已经结束了,参培教师却一无所得,学后真正有所提高的寥寥无几,上上下下没几个人满意,其结果是大家都对教师培训持否定的态度。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在传统模式下开展的所有培训活动基本上是在白费功夫,培训机器都是在空运转,所谓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是在白白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一句话,是在搞形式主义!

第三,培训单位授课教师匮乏,师资力量明显不足。传统的培训模式,都得靠培训机构(如培训中心、教师进修学校等)的教师来授课,而培训机构的教师人手都是有限的,一个培训机构中,不说有多少人忙于做管理工作,不说有没有人学历不合格,也不说存不存在现在中小学普遍存在的教师年龄偏大现象,单说应付几千甚至上万名各个科目的教师前来培训,这需要多大精力?像学科岗位培训这一块,需要开设多少学科专业?在培训过程中,一个培训机构,即使其全部人马拼尽全力,即使能够从校外、从高校及上级教科所请进一些专家、教授授课,又怎能满足培训工作的需要?这样一来,在培训中就势必放低标准,势必把一些本来不能授课的人也安排去授课;培训机构中的某些教师,在疲于奔命的培训授课中,也很难不产生“审美疲劳”,他们上课时照本宣科、敷衍塞责肯定在所难

免――这种既缺乏激情又缺少创造性的“培训”课堂,不是给人罪受又是什么?

从参培教师的角度看,也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参培积极性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热情和动力。广大中小学教师花费了许多时间、精力,消耗了一定财力来参加培训学习,却往往学非所用,或者所获得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相当有限,到头来他们除了得到一纸毫无用处的结业证书,能够用于指导教学实践的知识几乎为零,这样的“培训”,何必参加!所以教师们如果不到万不得已时不会走进继续教育课堂,进入这个课堂后也是想来就来想去就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参培率低,出勤率差,这些难道是偶然的吗?

第二,造成了工学矛盾,增加了参培教师的压力。传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两种模式,即使面授时间全部是双休日或节假日,参培教师还是会耽误一些教学时间。他们坐在培训机构的教室里参加面授,心中却难免惦念着自己的单位和学生。心挂两头,坐立难安,如此他们怎能学习得好?再者,他们因参加培训学习而耽误的教学工作,以后还不是得靠他们自己去努力弥补?在应试教育之风事实上依然劲吹的今天,各中小学校竞争激烈,一般中小学教师的压力本来就很大,而参加培训学习显然会使教学工作受到某些影响,这就意味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第三,需承担一些培训费用,加重了经济负担。不可否定,

现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仍是不高的,收入还是偏低的,乡村学校和贫困地区的教师尤其如此。在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并未受到应有重视的今天,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无论政府在财务预算中如何考虑教师培训资金,一个普遍而不能改变的事实是――教师们参加培训的费用主要还需自己负担;虽然早就有“上面拨一点,当地报一点,自己出一点”这样的话语流行,但教师们能得到报销的部分还是很少的。这使参培的教师增加了数目不小的开支。以笔者所在的湖南邵阳市为例,据了解,在邵阳市所辖的“九县二区”中,不论城乡,除少数地方的教师能报销部分培训费外,绝大多数地方的教师全部得自己负担;教师们参加培训的来往车费、住宿费,起码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不能得到报销;至于培训面授期间的生活补贴,教师们基本上是闻所未闻!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本应是政府行为,费用本应主要由政府承担,可实际上却是大部分参培者需自己掏腰包,这对他们显然是不公平的。

传统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模式可谓弊端重重,而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又不可废止。那么要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矛盾呢?笔者认为,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对传统的师训模式加以改造,加以变革,使之变得有吸引力、有作用力,能适应在新形势下师训工作的需要,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发自内心地愿意参培。较好的培训模式,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能将理论和教学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