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小说中的文化意识
从小说《秦腔》感悟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
从小说《秦腔》感悟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贾平凹的小说《秦腔》以乡土文化流失为主题,通过叙述一个秦腔艺人的故事,反思了中国乡土文化的变迁和流失。
小说中,贾平凹尝试通过描绘人物的挣扎与坚守,表达了对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小说反映出中国乡土文化的深层次问题。
秦腔是中国戏剧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乡村逐渐沦为城市的附庸,传统文化也逐渐面临被遗忘的命运。
小说中的秦腔艺人老佛爷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和热爱,但却始终无法在现代社会中立足。
他的艺术被认为是过时的,被人看不起。
这反映出乡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边缘化和 marginalized,并引发了对乡土文化的思考。
小说呈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碰撞和矛盾。
小说中城市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生活方式,但也带来了破坏和消解乡土文化的因素。
在小说中,贾平凹通过描写庙会逐渐萎缩和现代化的剧变,强调了乡土文化面临的严峻挑战。
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城市的现代文化渗透进乡村,使人们对传统文化渐渐淡漠。
艺人们失去了观众,传统技艺逐渐流失,导致了乡土文化的破碎。
贾平凹通过描写人物的情感和内心矛盾,表达了对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小说中,艺人老佛爷虽然在现实中挣扎和受伤,但却始终无法抛弃对秦腔的热爱和执念。
他坚守着自己的梦想,一直在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向往。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有类似的情感表达。
他们对乡土文化流失的痛苦和无奈,使人们反思和思考乡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从小说《秦腔》感悟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
从小说《秦腔》感悟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秦腔》是贾平凹的小说作品,通过描绘中国乡村的生活和秦腔这一特殊艺术形式的逐渐衰落,呈现了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与关注。
本文将从小说中贾平凹对乡土文化的思考和观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秦腔》这部小说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情节的展开,展示了中国乡土文化的衰落和生活的困境。
小说中的主人公杨典印是一位秦腔表演艺人,他忠诚于乡村的土壤与人民,一直坚持传统文化的表演形式,并希望能够将秦腔传承下去。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杨典印所在的乡村逐渐失去了传统艺术的需求和支持,导致他的生活日益艰难和无望。
小说中描述了乡村几乎所有人转行或外出务工的情景,乡土文化也因此遭受了重大的破坏和流失。
小说中的描写使人感到心酸和惋惜,同时也引发了对于乡土文化流失的深思。
贾平凹通过对杨典印等人物的思考和故事的叙述,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乡土文化流失的原因和影响。
小说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面临各种困境和诱惑,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乡土文化的衰落。
在小说中,杨典印的儿子阿生一直对秦腔不感兴趣,而是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在乡村的现实环境中,村长等相关人物也不重视和支持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
这些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设置,引发了对现实社会对乡土文化冷眼旁观的思考。
贾平凹希望通过《秦腔》这部小说,唤起人们对中国乡土文化的关注和珍惜。
通过小说中深情的描写和思考,贾平凹表达了对秦腔这一乡土艺术形式的热爱和对乡土文化流失的担忧。
他通过杨典印等人物的坚守和努力,展现了乡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魅力。
小说中的背景设定和人物刻画也呼唤人们对乡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
贾平凹的写作用心良苦,希望能够引起读者对乡土文化的重视和思考,进而积极参与到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去。
从小说《秦腔》感悟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
从小说《秦腔》感悟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秦腔》是贾平凹创作的一部小说,它以陕西乡村的秦腔文化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故事。
小说中贾平凹通过对乡土文化的流失进行思考,表达了对中国乡土文化逐渐消失的忧虑和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思考。
从《秦腔》这部小说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
贾平凹通过对主人公农村家庭的描写,展现了乡土文化的根深蒂固。
小说中主人公一家以秦腔为生,他们代代相传,世世为秦腔而生活。
这种文化传承在乡土社会中形成了独特的传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乡土文化逐渐被忽视和淡化。
贾平凹通过对主人公家庭的描写,表达了对乡土文化流失的忧虑和对传统的珍惜。
贾平凹通过对乡村文化艺人的描写,折射出乡土文化的困境。
小说中,主人公的家族是一支秦腔艺人家族,他们世世代代用秦腔为生,为人们带来欢乐。
随着现代娱乐业的兴起,人们对传统艺术的需求逐渐减少。
贾平凹通过对乡村文化艺人的描写,表达了对乡土文化的无奈和对艺人们的关切。
他希望通过小说,唤起人们对乡土文化的关注和对传统艺术的尊重。
贾平凹通过对城乡关系的描写,探讨了乡土文化流失的原因。
小说中,城市的发展导致了农村的经济和人口流失,乡村的传统文化逐渐遭到摧残。
农民们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故土,乡村文化被割裂和湮灭。
贾平凹通过对城乡关系的描写,反思了乡土文化流失的原因,并呼吁人们重视乡村的发展,保护乡土文化的传承。
通过阅读《秦腔》,我深切感受到了贾平凹对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
他以一个艺人家族的故事,展现了乡土文化的传承与流失,并反思了乡土文化流失的原因。
小说中贾平凹对乡土文化的思考也引起了我的共鸣。
我看到了中国乡土文化脆弱的一面,见证了乡村文化的消失。
在不断变迁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乡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通过各种方式让它焕发新生,使之能够与时俱进,传承下去。
贾平凹小说创作中乡土文化意识
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乡土文化意识摘要:贾平凹的作品中充满着浓厚的西北乡土文化气息,那忧郁的埙音、激越的秦腔和淳厚的民风,代表着西北作为当代文化重地的高亢之音。
贾平凹在《废都》中描写了知识分子在后现代社会的悲哀,他必须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必须在荒凉的无何有之乡孤独地前行。
《怀念狼》则描写了人类生存的一种悲哀和幻灭感,而这种感觉正是通过以狼为视角的狼性思考来体验的一种人类孤独感。
关键词:贾平凹;乡土文化;乡土意识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之《小说二集》之序中指出:“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
”又说,他们的作品大都是“回忆故乡的”,“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
所谓“乡土小说”,主要就是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
鲁迅是现代小说开风气的大师,沈从文以写湘西淳朴的民风而著称,而当代乡土小说的重镇则转移到了西北这块有着浓厚传统文化积淀的土地上。
一贾平凹的小说创作与乡土文化的关系西北这块热土,不仅有着信天游一样的民歌和淳朴的民风,也产生了像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为代表的西北乡土小说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充满着深厚的西北乡土文化气息,那忧郁的埙音、激越的秦腔和淳厚的民风,代表着西北作为当代文化重地的高亢之音。
人们必须摒弃观念中对于西部地区轻视的思维陋规,因为经济上的落后绝不等于人文的赤贫,恰恰是这些地区,往往能创作出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而当代西北风的小说是有着悠久传统的中国乡土文学在新时代的发展和延伸,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地域性的分支。
放眼文坛,处于风潮中的众多文学作品看似对于中国现状的真切表现,实际上只不过是对于种种都市时尚生活、时尚感受和时尚人生样式的描述。
而相比之下的西北作家群中的路遥、陈忠实和贾平凹则独树一帜,文笔到处充满着朴实的西北风,震撼了当今中国的文坛。
从小说《秦腔》感悟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
从小说《秦腔》感悟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秦腔》是贾平凹的一部小说,通过描写中国农村的变迁,展现了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现象。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
在《秦腔》中,贾平凹通过描述中国农村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命运,展现了中国乡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流失。
小说中的人物身世交错,生活在一个被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社会中。
在这个社会中,传统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逐渐被新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所取代,农村的传统文化渐渐淡化。
贾平凹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塑造,表达了对乡土文化流失的忧虑和思考。
他通过小说中的语言和情节,揭示了乡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呼吁人们应该珍惜和传承乡土文化,而不是随波逐流、盲目追求现代化。
通过阅读《秦腔》,我们可以感受到贾平凹对乡土文化流失的深刻思考。
他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呈现了乡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他对乡土文化的思考并不仅仅停留在对其流失的忧虑,更多的是对其内涵和价值的思考。
他认为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因此应该得到尊重和传承。
在当今社会,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乡土文化的流失现象愈发严重。
传统的农村社会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传统乡土文化在这一变革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
我们有必要从《秦腔》中感悟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乡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通过阅读《秦腔》,我们可以感悟到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
他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呼吁人们应该珍惜和传承乡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希望每个人都能认识到乡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2000字】。
贾平凹乡土小说中的民间文化与生存哲学
贾平凹乡土小说中的民间文化与生存哲学贾平凹,这位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熠熠生辉的作家,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而真实的乡土画卷。
在他的乡土小说中,民间文化与生存哲学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且引人深思的文学世界。
一、民间文化在贾平凹乡土小说中的呈现民间文化是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传承和享用的文化,它涵盖了民俗、宗教、艺术、语言等多个方面。
在贾平凹的乡土小说里,这些元素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民俗风情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的习俗。
比如《秦腔》中,对于夏家娶亲的描写,热闹的场面、繁琐的仪式,都展现了当地独特的婚俗文化。
而在过年时的祭祀活动,更是反映了人们对祖先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民间艺术在贾平凹的小说中也大放异彩。
秦腔作为陕西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戏曲形式,在《秦腔》里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书中对秦腔表演的描写,演员们的唱腔、身段,以及观众们的沉醉与痴迷,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民间艺术的魅力。
此外,剪纸、皮影等民间艺术形式也常常出现在他的作品中,成为了展现乡土生活的重要符号。
宗教信仰在贾平凹的乡土世界中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佛教、道教等宗教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往往会祈求神灵的庇佑,这种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给予了他们心灵上的慰藉和支撑。
民间语言是民间文化的鲜活载体。
贾平凹在小说中大量运用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方言土语,使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那些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和语句,不仅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智慧,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独特的乡土环境之中。
二、生存哲学在贾平凹乡土小说中的体现生存哲学是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困境时所形成的关于生存的思考和态度。
在贾平凹的乡土小说中,这种生存哲学体现在多个方面。
对土地的依赖与坚守是乡土人民生存哲学的重要基石。
土地是他们生活的根本,是他们获取食物和财富的源泉。
试论贾平凹小说中的民俗文化
试论贾平凹小说中的民俗文化第一篇:试论贾平凹小说中的民俗文化试论贾平凹小说中的民俗文化贾平凹(1952~)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
陕西丹凤人。
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现为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后从事文学专业创作。
出版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记》、《野火集》等,长篇小说《废都》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民俗文化是社会群体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某种媒介作用,既沟通着民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也沟通着传统与现实的联系它是生生不息的“一泓清泉”山地之子贾平凹深深地浸润其中,汲取丰富的写作资源,并将文学与民俗“联姻”,呈现出风俗民情地域化,生命活动立体化,话语运作神秘化的特质,从而扩大了小说文本的叙述空间,建构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一、风俗民情地域化商州是贾平凹开垦的一片生土,他在这里开始了“田野作业”,着重考察商州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和风俗民情,奋力开凿脚下的文化岩层,把艺术光圈对准西部这块黄土地,摄下了一幅幅具有地域化特色的民俗万象图。
“民俗文化,是社会生活普遍存在,而又比较潜隐不露的一种文化规范。
”①民俗文化包罗万象,涉及面广,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文化网络。
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传播,一经俗成,对民众具有普遍的约束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民俗文化不断地被过滤,筛选和沉淀,凝聚在民众心理结构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较强的生命力。
民俗文化融于历史长河之中,它的荷载是多层次的,倾注着民族精神,折射着价值取向,摧生着艺术情趣,孕育着审美风尚。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民俗是任何民族所不能缺少的文化事象,大都有地方色彩,并打上自己的烙印。
如鲁迅小说的绍兴味,老舍小说的北京味,沈从文小说的湘西味。
贾平凹也以自己的小说楔入地域文化之中,具有独特的“商州味”。
对贾平凹来说,商州既是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也是精神家园,他对这块土地有着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又有所超越。
贾平凹长篇小说中文化意蕴
贾平凹长篇小说中文化意蕴贾平凹长篇小说中文化意蕴贾平凹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坛的代表人物,他的长篇小说成就在其文学创作中尤为突出。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创作数量是很可观的,通过对这些文本的细读,可以发现贾平凹具有丰富的文化素材。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一些奇特的意象和象征,使得贾平凹的创作在很大程度超越了文本层面进入到文化意蕴的层面。
好的作品不应该是单纯的文本表现,还更应该存在着人文关怀。
贾平凹的作品更多的是对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思考,研究贾平凹的小说中所包含的文化意蕴就显得尤为重要。
贾平凹长篇小说中的文化意蕴,总体而言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在贾平凹作品中,传统文学和文化的影响随处可见,作者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借鉴,融合自己的见解在小说中呈现,使小说具有了深层的文化意蕴。
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包括以下两方面:(一)受志怪志人小说的影响。
贾平凹在作品中多次记载了有关志怪志人的故事。
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农村中依旧还存留的神秘的`巫术和神话传说,还在深远地影响着生活在片土地上的人民。
在《浮躁》中,老百姓对阴阳风水的讲究,韩文举卜卦观天象的应验,梦中土地神与和尚的谈玄讲空,阴阳师线装书的神秘之语等神秘现象,《废都》中庄之碟的老岳母,《土门》中的云林爷,《秦腔》中的中星爹都是神神秘秘,能通天地阴阳之人,无不带有神秘气息。
中国古代小说有一类志怪小说,指汉魏六朝时期以来带有神怪色彩的小说,它们多数来源于巫和方士的奇谈怪论,从《世说新语》到《聊斋志异》都是志怪小说的代表。
贾平凹作品中的这些神秘现象是对志怪小说的一种延续。
通过对这些奇异事件的描写,使得贾平凹的作品在趣味性和神秘性上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二)受到中国古典主义作品影响在创作《秦腔》时,作家创作风格渐趋成熟,创作技巧也得心应手。
对古典主义作品如《红楼梦》等的借鉴开始突显。
作者自己也承认了这点,作者说当他在接触了《红楼梦》以后发现写的竟像是他家的故事。
贾平凹作品的地域特色
西北作家贾平凹,他自觉不自觉地以家乡商州的人文地理、自然风光、历史现实为创作的背景,并且越来越广阔、深入地表现着时代剧变中家乡的民情风俗、社会心理、个人命运的变迁,刻画着乡里人的性格与灵魂。
他散文创作中的地域文化意识,主要是秦汉文化意识。
他的《黄土高原》、《秦腔》、《专三边》、《商州初录》、《商州又录》等散文,从文化的深度揭示了人们的生存世相,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表现了商州人生命力的质朴、坚韧、绵长。
《黄土高原》一文,全景式地写出了陕北高啄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自然景貌。
它从“绳一般地缠起来”的路,沙质的土,写到人们冬日吃饭的情景,婚丧红白喜事,乃至村头小店等,对它们都写得既概括、跳跃,又具体、内在。
高原的粗犷、开阔,人民的勤劳、淳朴,种种特质皆如诗如画地展现了出来。
从《秦腔》中知道了,这八百里秦川,老孺皆能演唱的秦腔,有着与秦川广漠旷远的地理同构的旋律,内化着秦川公牛的力度,早已与秦川农民的生活融为一体。
待黄昏降临,秦腔在这地平线上激扬起来,相撞开去时,我们会随着作者一道慨叹:“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通过写秦腔,自然写出了秦川人的懔悍粗犷、单纯而复杂的心境,它弥补了我们由于地域阻隔造成的人文地理和民俗学上的欠缺,拓宽了我们对本民族历史的感性认知视野。
在《走三边》即走定边、靖边、安边,作者抓住沿途奇特的所见所闻,以行踪为线,用纪实性写法,抒发了对陕北“三边”辽阔、富饶、美丽、粗犷的礼赞之情、倾爱之情。
一幅幅独特的动态西北风景画,不仅活画出了黄土高原独特的地域环境色调,而又着力渗透了作家自己的感情氛围,把景色、情感和人物都活灵活现地立在读者的脑际中。
贾平凹在写山写水写人物的散文中,无不充满着黄土的气息、秦腔的旋律、汉唐的雄风,在参与秦川尤其是商州山地文化的艺术改造和重建中,贯注着他特有的文化意识和审美价值取向,这是因为贾平凹生于斯长于斯,充分了解这一方土地并得之于心、寓之于文的结果。
贾平凹散文的文化意蕴
贾平凹散文的文化意蕴贾平凹散文的文化意蕴导语:贾平凹散文以纤细的文笔、朴拙的语言、玩赏的情致,述说着人生的沧桑与无奈,散文的气象与胸襟是研究当代小说家散文的一个重要文本。
一、忧郁的灵气贾平凹散文浸染着忧郁的灵气,病态的忧郁与做作、病态的旷达与淡泊,一种先天与后天催变的精神叹息症。
“我写散文,多是心绪不好的时候开笔,病中及病后,也就有了另一批散文。
”哲理、风情、世相的散文呈现着病态的缠绵撒娇状。
“贾平凹的写意之作,不外乎故作稚拙状,行文扭捏如水、道出一点点小哲理,文风纤弱做作;风情之文,贾氏得心应手,上下起伏,颇具大家气象,只不过在他感觉良好恣肆汪洋的风情中,多的是文人笔墨,少的是坚实体验。
眼光缥缈、顾盼生姿,用意不用力,终觉浅薄。
”近年来,贾平凹一直倡导大散文(美文),也在试图把这种霉变的蛋黄孵化成雄鸡,但也无奈其病斑块块,雄鸡破壳终成梦幻。
他扩展着散文写作的范围,总想穷极物理、格物致知般地把一切都揽而入文,写作的野心演绎成了逞才使气的张狂、一种文情才思的宣泄喷涌,只可惜其文人气太浓,清朗的题材也总是濡染着道学的酸腐气。
贾平凹散文纤细绵软,缺的是嶙峋的骨骼;琐碎芜杂,乏的是天地清正之气的贯通。
他在哲理的诱惑中来悟道得法,究天际,察人事,味道单一,模式相同,就连其本人也感到“老在尾巴处引出一个什么哲理来,我已经腻透了”。
在忧郁中,他的散文走向了朴拙憨厚的内敛。
在憨拙平淡无奇的散文题目下,他积聚着能量,开阔着散文写作的胸襟与气象。
诸如《桌面》《燕子》《门》《未名湖》这些俗见不花哨的文章题材,硬是要腾挪跌宕写出万千气象来,这是贾平凹的过人之处。
他在散文创作中较劲儿的似乎不是什么题材的新颖独特,那是雕虫小技,而是要以此锻打自己“穷极物理,万事皆可入文法”的意蕴,开掘深度与视角观照的穿透力与敏感度,他追求的是浑朴敦厚、苍茫沉郁的原生态。
朴拙既使他的散文创作突出重围,又使他的散文少了节制的爽净,多了患漫的伪拙,被林贤治称之为“一个在阴影下写作的作家”,阴气森森,大拙实巧,静态颓废,消极无为,妖妖道道。
贾平凹散文的文化意蕴(2)
贾平凹散文的文化意蕴(2)三、浑厚的苍茫贾平凹散文主旨思想折射出的灵光是显豁中的混沌、混沌中的显豁。
说显豁是他调侃人生的理趣,说混沌是理趣中传统道学的颓废气、没落气、暮气。
谈玄说佛、生老病死,《说死》《人病》《谈病》《说生病》等一组都能看出他对社会人生的拷问,“把生与死看得过分严重是人的秉性,这秉性表现出来就是所谓的感情。
其实,这正是上天造人的阴谋处。
识破这个阴谋的是那些哲学家、高人真人,所以他们对死从容不迫。
另外,对死没有恐惧是那些糊里糊涂的人。
”贾平凹谈论这些沉重的哲学命题,却幽默诙谐,冷峻峭拔,轻盈如风。
他的许多优秀散文篇章并非超拔在主旨的深刻上,而是卓越于他化解深刻的功力上,在他看来多大的宏旨在人生的天平上都会变得无足轻重,笔调儿举重若轻,“人吃五谷生活,谁就不敢说他的头是铁箍了,不会生病。
病是人自我的一种制约,也是自然界对人类的一种调节。
”参透人生谜底,说破个中玄机,他却将清醒的创作主旨意识之糖融化在文字里,正如费秉勋所论,“贾平凹散文命意的模糊性特征,恰好感应着这样的时代风尚,恰好与呈现多元化和辐射状的世界审美潮流合拍。
”贾平凹散文最动人处就在于细致入微的描绘,令人看到了细密针眼儿缝缀的文字有了汁水和水色。
散文是碎嘴的婆娘,写实写意交互进行,点和面不分表里,如月晕光影,影影绰绰,荡胸生层云,说尽说透,网面撒开,细节的意象溢满理趣情趣。
“细节”是对当今散文过分提纯的拨乱反正,他把散文写成了囫囵囵的一脉山,他厌烦当前散文写作的“净菜上市”,少了泥土,没了枯叶腐皮,洁净倒洁净,可也少了田园的生野之气。
他在提倡大写细节的同时,也注意到了素材的择取。
人物散文,三教九流,却也能在尺幅中突现人的音容笑貌和个性,信笔勾勒,入木三分,骨血全现。
如他写杨清秀,“他冒雨敲门,先探进来一个硕大的脑袋,后又招呼入座,身子又塞满了我那只大沙发”;夏坚德,“文章写得少,人又大大咧咧,无意于在文坛上争名夺利,似乎就没那份斯文,也没染上那种神经兮兮的病,是个很独立的人。
从小说《秦腔》感悟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
从小说《秦腔》感悟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1. 引言1.1 贾平凹作品中的乡土文化贾平凹作品中的乡土文化是他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他通过小说描写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变迁和人们在这一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笔触,呈现了乡村生活的细腻和真实,将乡土文化中的人情味、风俗习惯、传统习俗等细节描绘得淋漓尽致。
贾平凹的作品中往往充满了对于家乡、故土的眷恋和热爱,他试图通过作品来呼吁人们重视和珍惜乡土文化,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在贾平凹的作品中,乡土文化常常被赋予一种神秘的色彩和深厚的情感,他通过对乡土生活的细致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浓厚的乡愁和对故乡的思念。
贾平凹尤其擅长通过人物的命运和情感来展现乡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他的小说中往往充满了对于家国情怀和生活哲理的揭示,引起了读者对乡土文化的深思和回味。
贾平凹通过他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视角,使乡土文化在他的作品中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和生命力,为中国当代文学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2 小说《秦腔》的主题小说《秦腔》的主题主要围绕着中国乡土文化的流失展开。
贾平凹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塑造,表达了对乡土文化的关切和担忧。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秦岭深处一个叫“白鸽村”的小山村,展现了乡土文化逐渐消失的过程。
这个村庄原本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冲击,村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传统习俗逐渐被摧毁。
《秦腔》一书在讲述乡土文化流失的也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现状和发展矛盾。
贾平凹通过小说中的反转和冲突,表达了对传统乡土文化的珍视和怀念。
小说中的人物在现代文明与传统乡土文化之间摇摆不定,他们的命运也受到了这种文化冲突的影响。
贾平凹通过《秦腔》这部小说,呈现了一个关于乡土文化流失的深刻思考,引起了读者对乡土文化保护和弘扬的思考与关注。
2. 正文2.1 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原因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现代化的发展,许多乡村地区的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和淡化。
论贾平凹的《废都》
论贾平凹的《废都》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备受推崇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思考内容而广受读者喜爱。
其中,《废都》无疑是他创作中的一部经典之作,该小说借助虚构的废墟城市形象,展示了人性的各种弱点和不幸命运,以对当代社会现实的深刻探讨和反思。
本文将从文化、精神和艺术等多个方面对贾平凹的《废都》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文化价值《废都》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当代社会的批判性思考。
该小说中废墟城市的形象是虚构的,但其背后所展现的却是当代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作者通过废都的生存状态,揭示了社会中诸多问题,如生存困境、道德沦丧、权力傲慢等现象,让读者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2)对历史和文化的重构。
废都不仅是一个虚构的城市,它也具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作者通过废都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淀,重构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某些片段,并将其与小说的情节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3)对人性和生命价值的思考。
《废都》不仅是一部社会现实小说,更是一部探讨人性和生命的作品。
小说中的人物个性鲜明,生命意义深刻,每个人物都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生命的珍贵。
作者通过描写这些人物,让读者深刻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精神内涵《废都》的精神内涵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方面:(1)对毁灭和重生的思考。
废都的最终命运是毁灭,但废都的毁灭并不是终结,而是代表着一种新的开始。
作者通过废都的命运,探讨了毁灭和重生的关系,反思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同时对于新的转型期变革注入了信仰和力量。
(2)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小说中的每个人物都独具特色,他们各自的生命都展现了生命的本质。
作者通过描写这些人物的生命经历,表现了生命的珍贵和可贵,同时对于理解生命的概念和价值注入了思考的力量。
(3)对人性本质的思考。
小说中的人物几乎都拥有着一些更深层次的特质,这些特质展现了西方的文化背景和中国文化背景,同时也赋予了小说深刻的思考性。
三、艺术表现《废都》的艺术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说结构上的创新。
舜耕历山读后感
舜耕历山读后感《舜耕历山》是一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历史小说,作者是著名作家贾平凹。
小说以舜的传奇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
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挖掘和再现。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中国传统价值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小说中对古代社会的描绘让我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小说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人民生活等方面。
通过对舜的生平和事迹的描述,我了解到古代社会的政治权力是如何传承和继承的,以及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是如何运作的。
这些描绘让我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运行机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加深了我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好奇和兴趣。
其次,小说中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再现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舜的品德和行为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的传统价值观念,如忠诚、孝顺、仁爱等。
这些价值观念贯穿于整个小说的情节之中,让我对中国传统价值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意识到中国传统价值观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最后,小说中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再现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古代社会的描绘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再现,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通过这部小说,我意识到中国古代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总之,《舜耕历山》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历史小说,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中国古代社会、传统价值观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刻挖掘和再现,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对中国传统价值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从小说《秦腔》感悟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
从小说《秦腔》感悟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贾平凹是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涉及了中国乡土文化的多个方面,小说《秦腔》是一部以中国北方农村为背景的作品。
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和感慨。
在今天的社会,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乡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贾平凹通过《秦腔》提出了对乡土文化的思考和反思。
本文将从小说《秦腔》中的一些具体情节和人物入手,探讨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
小说中对农村生活的描写非常细腻,贾平凹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农村人的真实生活状态。
小说中描写了农村人的务实和坚韧,他们多是身怀绝技的手工匠人,能把各种农具、日用品制作得精美细致。
他们的劳动不仅是为了生活,更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延续。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化的冲击,这些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着消失的危机。
在小说中,贾平凹对于这种传统技艺的流失表现出了深深的忧虑和愤慨。
他认为,这些手工艺是中国乡土文化的珍贵遗产,而现代化的进程却在不断地侵蚀和摧毁它们。
贾平凹通过对农村人的真实生活状态的描写,传达了他对这种乡土文化的流失所产生的痛心和愤慨。
小说中对乡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进行了展现。
在小说中,贾平凹通过对人物和事物的描写,展现了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他呈现了一个充满了各种传统民俗和风土人情的农村世界,这其中包括了许多古老的乐曲、民间艺术、传统戏剧等等。
这些乡土文化在小说中被赋予了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内涵,它们不仅是农村人的精神支柱,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乡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衰落和消失。
贾平凹通过对乡土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展现,表达了对这种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的珍惜和怀念之情。
小说中对乡土情感的表达让人动容。
《秦腔》中有许多爱情、亲情、友情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所反映的正是农村人的淳朴与真挚的情感。
在小说中,贾平凹通过对人物情感的细腻描写,使得这些情感显得格外真切和动人。
文化视角下对贾平凹《秦腔》的解读
引言:中国文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乡村文学是中国文学创作的主要形式。
《秦腔》作为贾平凹的代表作,其中蕴涵了深重的民族文化。
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对《秦腔》作出了解读。
乡村文学是中国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是值得我们分析和探究的。
贾平凹以《秦腔》为载体,以其独特的创作特色,将当时中国的乡村状况展现给读者。
一、《秦腔》创作背景《秦腔》的创作原型是陕西丹凤县的现实生活,作者通过描述一个大户人家将近二十年的变化,展现了改革开放对中国农村人民生活的影响,变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农村在转型期间的思考。
中国改革开放对农村有着很大的影响,中国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作者以独特的写作手法将中国农村这种发展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通过《秦腔》表达出来,使人们看到了曾经的中国。
在这里秦腔是民间文化的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它的含义已经不再是戏曲本身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1]。
二、文化视角下对《秦腔》的解读(一)文化环境的预示贾平凹认为秦腔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是陕西声音,它不仅能够表现出当代陕西部分人的生活现状,也表现出了当代陕西人民精神上的变化。
《秦腔》中,唱腔和相关音乐段落不仅呼应小说的主题,也是营造出一种文化艺术环境。
秦腔的节奏和音乐是人物心理活动和人物表达的重要方式,在营造一种文化氛围的同时,人物的感情和思想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秦腔对环境也有着暗示的作用,是小说的精神支柱,贯穿整个文章的始末。
文章由一个“疯癫”的引生进行叙述,这种特殊的身份也是为了营造神秘氛围。
在他的意识里面,动物和人一样,是可以交流可以互相理解的,不仅为文章增添了神秘色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
在文章中还有一些神秘的“预言”,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为文章增添神秘色彩。
例如作者描绘大清寺的白果树在开两委会时流泪三天三夜,像下雨一样。
作者使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描绘出这种环境,是对清风街将面临的变异作出暗示。
白果树的流泪预示了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受到变革的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
贾平凹小说中的文化意识(★)
贾平凹小说中的文化意识(★)第一篇:贾平凹小说中的文化意识试论贾平凹小说中的文化意识摘要:贾平凹是当代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位不断追求创新多变、艺术上日臻完善的作家。
他的文学创作以小说起家,同时旁及散文与诗歌,并且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可以说他的散文已成定论,大都认为是上品。
但对于其小说历来争议较大。
有鉴于此,本文只从“文化意识”转型的角度,对贾平凹的小说作品进行了一番盘点和检视,发现他在文化追寻上由和谐到错位到崩塌再到建构的螺旋轨迹,而这又集中地体现了作家的一种文化思考和追寻。
关键词:贾平凹;小说;文化追寻贾平凹是当代文坛上少有的持续高产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位不断追求创新、艺术上日臻完善的作家,更是一位在理论界备受批评家关注的作家,尤其是他的小说创作一直争议很大。
有鉴于此,我们只从文化的角度对贾平凹的小说作一个宏观的梳理和窥探。
从“文化意识”转型的角度,我们首先把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7年——1983年):即《满月儿》时期的创作。
这一时期我们认为是作家自我文化意识的萌醒阶段。
其创作大都合乎规范,合乎当时人们的审美习惯和社会价值尺度,具体表现为笔调清新而浪漫,自然而流动,情调趋于“田园牧歌”式的和谐与恬淡。
第二阶段(1983年——1993年):即“商州系列”小说创作阶段。
这一时期作家的创作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也逐渐走出了农耕文明的那种水月山色的和谐,并且伴随着这种和谐与圆满的破裂,从而逐渐进入到了一种动态的文化追寻当中,风格上也趋向了沉稳朴实、厚重深沉。
第三阶段(1993年——1995年):即从《废都》到《白夜》的创作阶段。
此时的作者开始都市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尤其《废都》的发表,那种与时代相契合的文化的崩塌和精神的颓丧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同时,这也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第四阶段(1996年——1998年):即从《土门》到《高老庄》的创作阶段。
这一阶段的作者进一步自觉地从深层文化的角度去思考乡村与都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复杂关系。
贾平凹作品中的乡土文化意识
贾平凹作品中的乡土文化意识贾平凹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乡土文化的深刻关注和表达。
在贾平凹的作品中,乡土文化意识扮演着重要角色,贯穿着整个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贾平凹作品中的乡土文化意识。
首先,贾平凹作品中的乡土文化意识体现在对乡村生活的真实描绘和揭示。
他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了乡村的风土人情、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
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农田、村庄、农具等乡土元素,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写,他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
同时,他也揭示了乡村生活中的苦难和困境,如农民的辛勤劳作、贫困落后的生活状态等。
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真实描绘和揭示,贾平凹传递了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关怀。
其次,贾平凹作品中的乡土文化意识还体现在对传统价值观的思考和反思。
他通过对乡村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设置,探讨了传统价值观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他关注了乡村人物的道德观念、家庭观念和社会观念等方面,通过对这些观念的揭示和分析,他对传统价值观进行了思考和反思。
贾平凹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思想的乡村人物,他们对传统价值观持有不同的态度和看法,这种对立和冲突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样,也引发了读者对传统价值观的思考。
此外,贾平凹作品中的乡土文化意识还体现在对乡村精神世界的关注和呈现。
他通过对乡村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的描写,展现了乡村人物的独特精神风貌。
他关注了乡村人物的梦想、追求和内心挣扎等方面,通过对这些精神世界的描绘,他传递了对乡土文化的尊重和赞美。
贾平凹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具有坚毅、乐观和积极向上精神的乡村人物,他们在困境中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念,这种精神力量给予了读者积极的启示和鼓舞。
最后,贾平凹作品中的乡土文化意识还体现在对乡村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
他通过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呈现和弘扬,传递了对乡土文化的珍视和呵护。
他关注了乡村的民俗风情、传统节日和习俗等方面,通过对这些文化元素的描绘和表达,他保护了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从小说《秦腔》感悟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
从小说《秦腔》感悟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秦腔》是贾平凹创作的一部小说,通过讲述一个普通秦腔行当的传承与流失,反映了中国乡土文化的衰落和贾平凹对此现象的思考。
在小说中,贾平凹通过深入的观察和细腻的叙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底蕴,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乡土文化流失的忧虑和思考。
从小说《秦腔》中,我们可以感悟到贾平凹对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思考有以下几个方面。
贾平凹通过《秦腔》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底蕴。
小说以秦腔行当的传承者冯淑慧为主线,描绘了秦腔的表演技法、唱腔和歌曲等细节,展示了这一民间文化的精髓。
通过对唱腔的描写,读者可以深刻感受到秦腔的独特之处,它融汇了戏曲、音乐、舞蹈和表演艺术于一体,通过吟唱和动作的配合,表达情感和人物性格。
贾平凹用文字描绘出的秦腔曲调优美动人、情感真挚,使读者为之陶醉。
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国乡土文化的瑰宝。
通过对秦腔的描绘,贾平凹传递了对传统文化的珍惜和推崇之情。
贾平凹通过《秦腔》展示了中国乡土文化面临的困境和流失的危险。
小说中,冯淑慧所在的秦腔行当面临着因观众缺失、市场竞争等原因逐渐式微的局面。
这一情景不仅是乡土文化流失的具体体现,也反映了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文化无法适应社会变革的现实问题。
小说中,冯淑慧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面临着无人接班、身体力行照顾婆婆、养育子女等生活困境。
这种困境以及传统文化的衰落,让贾平凹深感不安和担忧。
贾平凹通过《秦腔》探讨了如何挽救中国乡土文化流失的问题。
小说中,贾平凹通过描绘冯淑慧的坚持和努力,传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坚守和信念的重要性。
冯淑慧在面临困境时没有放弃,她坚持传统文化之美,并积极寻找新的表演方式和市场,努力将秦腔推广传承下去。
贾平凹通过冯淑慧和其他人物之间的互动,传达出家庭、友情和爱情的力量,以及这些力量对于传统文化的支持和推动。
通过这些细节,贾平凹呼吁每个人都应当为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做出努力,唤醒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之情。
贾平凹小说的地域文化特征及蕴含
又比如 在《秦腔》(小说)中,引生谈自己 的理想时说:“等咱有了钱,想蘸白糖蘸白糖,想 蘸红糖蘸红糖,豆浆么,买两碗,喝一碗,倒一 碗。”这可是陕西人通用的表达理想的语句。 再看《晚雨》中的“笑声嘘了,男人和女人的头都 瓷仔残缺口”这一句(“瓷”在商州方言中式发呆、痴痴 的样子,用在这里更形象生动增添了西北文化乡土 气息)。不仅这些,在贾平凹的小说中还会常出现 “长胳膊长腿”、“稀泥抹光墙”、“眉不是眉眼 不是眼”等方言。这些都无不体现出贾平凹小说的地 域文化特征。
在《浮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民俗 风情,“成人节”是洲河岸上唯一的庙会,是仅
次于大年三十和正月十五的,比清明节、中秋节
还看得要紧,人们到静岗寺烧香磕头,这蕴含着
深厚的民间习俗的风情。再如小说中,“看山狗”
是一种鸟,别的地方没有,单这儿有,便被视若 熊狗一样珍贵又比熊狗神圣,作各种图案画在门 脑上,屋脊上,“天地神君亲”牌位的左右,保 佑平安等等。贾小说蕴含的西北民俗处处可见。
三、民俗风情大展身手
民俗文化,是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社会区
域的风情民俗。小说中的西北民俗意识、民俗风情成为贾平凹
小说的地域特色之一。商州的民俗风情深深打动着他,他用笔 记录下质朴人民的影子,叙述这里发生的一切感人的故事,刚 柔并济是西北民俗最大的亮点。 四面环山、远离都城、闭塞难走,使曾经一座繁华的商州日 益趋于寂寞,因此“保守”成了商州民俗的典型特点。在贾平 凹小说中表现了这一特点。商周人纯朴落后,正是其民俗中对 静的守候,他们甚至守着“要富都富,要穷都穷”的迂腐观念 过日子,但商州民俗文化中也不乏进取的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贾平凹小说中的文化意识摘要:贾平凹是当代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位不断追求创新多变、艺术上日臻完善的作家。
他的文学创作以小说起家,同时旁及散文与诗歌,并且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可以说他的散文已成定论,大都认为是上品。
但对于其小说历来争议较大。
有鉴于此,本文只从“文化意识”转型的角度,对贾平凹的小说作品进行了一番盘点和检视,发现他在文化追寻上由和谐到错位到崩塌再到建构的螺旋轨迹,而这又集中地体现了作家的一种文化思考和追寻。
关键词:贾平凹;小说;文化追寻贾平凹是当代文坛上少有的持续高产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位不断追求创新、艺术上日臻完善的作家,更是一位在理论界备受批评家关注的作家,尤其是他的小说创作一直争议很大。
有鉴于此,我们只从文化的角度对贾平凹的小说作一个宏观的梳理和窥探。
从“文化意识”转型的角度,我们首先把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7年——1983年):即《满月儿》时期的创作。
这一时期我们认为是作家自我文化意识的萌醒阶段。
其创作大都合乎规范,合乎当时人们的审美习惯和社会价值尺度,具体表现为笔调清新而浪漫,自然而流动,情调趋于“田园牧歌”式的和谐与恬淡。
第二阶段(1983年——1993年):即“商州系列”小说创作阶段。
这一时期作家的创作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也逐渐走出了农耕文明的那种水月山色的和谐,并且伴随着这种和谐与圆满的破裂,从而逐渐进入到了一种动态的文化追寻当中,风格上也趋向了沉稳朴实、厚重深沉。
第三阶段(1993年——1995年):即从《废都》到《白夜》的创作阶段。
此时的作者开始都市题材长篇小说的创作,尤其《废都》的发表,那种与时代相契合的文化的崩塌和精神的颓丧被表现的淋漓尽致。
同时,这也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第四阶段(1996年——1998年):即从《土门》到《高老庄》的创作阶段。
这一阶段的作者进一步自觉地从深层文化的角度去思考乡村与都市、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复杂关系。
并且,因为逐渐走出了《废都》时期文化思考和追寻的那种犹豫和徘徊,漂泊和茫然。
于是,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便多多少少露出了一点文化建构的端倪。
基于此,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作家在文化追寻上由和谐到错位到崩塌再到建构的发展轨迹。
一、《满月儿》时期的创作《山地笔记》是贾平凹1970年代的短篇小说集,其中以《满月儿》等小说作品为代表,歌颂了理想的事业和爱情,笔调浪漫,自然而流动,情调趋于“田园牧歌”式的和谐恬淡。
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我们认为是作家自我文化意识的萌醒阶段。
如果仔细阅读贾平凹这一时期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为了能够发表,作者不惜迎合意识形态,图解政治、政策,有些小说甚至是依照当时的“阶级斗争”模式写作的。
当然,这与作者创作之初的特殊境遇有关。
作为一名工农兵大学生,他虽然有幸进入了高等学府,但依当时的政策,工农兵大学生原则上是哪里来回哪里去。
他要实现留在省城的梦想,就必须在创作上有所出息,而且,生性的敏感、遭遇的不幸等也使他胸中有很多话要说,这便有了与文学的结缘。
可是,贫寒的家庭出身,自认丑陋的外表,羸弱的身体,贾平凹的天性自卑孤独,既便有机会进入大学进行深造,并终于发表了若干作品,凭此进入了陕西人民出版社,当上了一名编辑,成了一名真真正正的“城里人”,但他仍然无法摆脱自卑与孤独。
“按照创作心理学来说,那些出身卑微、地位低下的作家,最开始的写作,最原始最直接的动机也许就是梦想倚此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处境。
因此,为了作品能够得到发表,自己的价值能够得到社会认可,他们的创作肯定要力求合乎规范,合乎当时人们的审美习惯和社会价值尺度。
然后,才是突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这样才容易为人们所认可,为社会所接纳。
”[1](P50)事实证明,贾平凹早先的小说,尤其《满月儿》时期的作品,是合乎规范,合乎当时人们的审美习惯和社会价值尺度的。
这主要表现在他的小说整体上展示的都是社会的和谐、文化的和谐以及心理和谐的一面。
从《兵娃》起步,一直到《山地笔记》的结集,贾平凹就一直默默地体察着一种平静的乡土生活氛围,追求着一种静达、清朗的意境。
其中虽不乏对时代动律的描摹速写,但更多的还是在平和旷远之中积淀了富于传统音韵的日常情趣,“拙厚、古朴、旷远”是他的审美追求。
对于这一时期的小说,我们还可以对应其“商州系列”的散文创作来看,大都呈现出一种恬静的、月亮石头和水月山色的和谐与圆满。
此时的贾平凹内心是平静的,他以故乡的儿子的身份和热情,用优美的笔触给我们尽力挖掘着商州那块神秘的文化土壤,竭力地展示着那古老历史演进的缓慢节奏和充满和谐的稳固性。
因此“月儿是圆满的”。
1983年以后,贾平凹的小说风格虽然走向了沉稳、朴实,并伴随着《小月前本》、《鸡窝洼的人家》、《腊月·正月》这三部中篇的问世,作家的创作真正进入了自觉阶段。
但是,文化意识上仍处于和谐阶段。
在《小月前本》中,作家重在描写小月的爱情婚姻的发展变化,揭示出受到强烈的现代意识冲击下的人物的命运。
小月本不爱才才,但受到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道德意识的父亲的逼迫,再加上自身存在的传统文化道德基因,只好向传统低头,与才才缔结了婚约,但仍不能忘情于门门,最后遭受毒打,迫于无奈,才与门门私奔外逃,而直到那时,仍不能表现出她对传统的彻底反叛与决裂,她不可能忘情于才才。
小说中她最后站在木排上,心里酸酸地说:“……如果门门和才才能合成一个人,那该是多好呢?”[2](P397)对才才的歉疚和留恋,再一次强化了她的道德感。
在这里作者重点并没有给人一个明确的回答,最终还是传统文化道德占据了支配地位。
在反映农村改革的《腊月·正月》里若按现实发展的需要,就要表现出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竞争观念和独立的人格意义,可是深怕失去传统的道德的贾平凹非要把它扭回到“仁义”的框架里:专业户王才为了发展经济,根据党的“富民”政策开办食品加工厂,本是合情合理的事,是改革的需要,可是代表着传统势力的韩玄子却百般设障阻拦,不仅反对自己的儿子去帮助他,就连王才的土地让人承包、王才想买下队上的房屋他都要从中作梗,不仅如此,还到处散布谣言,推波助澜。
而王才对于这个传统人物呢,不仅不表示不满和义愤,还总是以谦卑的态度去求得韩的谅解、同情和支持,有时诚恳咨询,有时厚礼求助,简直成了传统道德的学究。
在这里作家企图复活自然经济时代的田园牧歌,让人们和乐共处,求其友声,以求得和平、自然。
《鸡窝洼的人家》写的是发生在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山区常有的“换妻”现象,虽然不乏经济改革时代的印迹,表明作家已经对渗透而来的现代意识的一种建构,但是作家所竭力追求的还是以传统的文化伦理观照其遗落于荒村野店、山区农舍的文化情趣,仍然流露出一种宁静、合谐、疏淡潇洒的审美理想。
“从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作家刻意追求现实原本的‘真’在叙事结构上都钟爱于原生的故事形态,而在表现时大都择定‘凡人小事’,在各种叙事因素的自然发展中,显示出一种朴素意义的暗示,对风俗掌故,自然景致的耐心铺叙,无不显现了农经文明时代的超然静观、和谐圆满的文化神韵”。
[3](P83)总之,贾平凹的早期商州系列小说中总是尽可能地呈现传统文化的精神及其叙事风格。
作品的情节发展和变故都被以传统的方式赋于意义,加以解释,回避了尖锐的矛盾冲突,因而平息了应有的跌宕感,所有的故事均被安全地定位于宁静和谐的格局之中。
当然,作者在这种审美意韵的统摄下,有时也会升腾起一些明晰的价值倾向,从而使作品具有了一定的社会的、文化的批判深度。
“不过,这种社会的、文化的揭示和批判,大多是在生活湖泊漫长的历史沉淀中进行的,又常常敷上了一层山光水色和月的朦胧,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冲突作了静化和淡化的处理。
”[4](P26-27)使作品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浪漫的理想的色彩。
二、“商州系列”小说创作阶段如果说《满月儿》时期以及“商州系列”时期的大多数小说作品,贾平凹常常在展示社会、文化、心理的和谐。
那么,到了《浮躁》,这种和谐、圆满被社会变革的实践打破了,从而进入到了动态的文化追寻当中,即《浮躁》写出了现实与文化的错位。
《浮躁》是贾平凹第一部对变革社会与人生作了深层次探讨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作者对现实的把握已经进入了一种新的审美境界,从而逐渐走出农村文明的那种水月山色的和谐。
《浮躁》以纵览商州地域的宽阔视野,以流贯商州的州河为纽带,描写了中国农民进入了历史新时期以来为摆脱贫困、封建残余势力和自身旧意识的束缚所经历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心理的复杂曲折的斗争。
这种从改革的社会实践层面,展开人物故事和情节的写法,不同于《满月儿》时期那种采用散点透视,几近散文的写法,尽管仍有自然风光,民情风俗等的描绘,但“小说高视点、宽视野,写的不是一个人、一件事,而是以商州州河为纽带,把聚光点投到州河子孙们的心态上,透过性格各异的人物心态的描写,反映大千世界的林林总总,并循着农民心理演变的轨迹概括出社会转型期当代人那种既躁动不安、又充满生命追求和活力的典型情绪——浮躁”,[5](P450)而“浮躁”这个象征性极强的文学语言又给人以丰富的时代意义上的叹息。
“州河的子孙们,从心理内应力、精神承受力上说,几乎是一夜之间面临另一种时代。
于是,他们兴奋、激动、鲁莽、困惑、宽厚、忠实、狭隘、愚昧、浅薄、刁滑、奸诈……都挤上了‘浮躁’的舞台。
”[3](P84)作品为我们展示了一对极富“文化层”意义的个性形象:金狗和雷大空。
在时代的洪流不可遏止的进入商州这片土地之时,他们走向两极,金狗的浮躁发展为深沉,坚定完善,是向良性发展,而雷大空则发展为浅薄盲目失落,向兽性发展。
生活本身加上他们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而导致了完善与毁灭的趋势,而在本质上,这二者是互补的,是势所必然的。
这一对在偏僻、闭塞、狭隘、愚昧的宗法制农业文化色彩浓厚的“文化层”中生长起来的后代,除了他们固有的文化心理构成之中集体无意识的胎记的内容外,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同样的文化土壤造就出来的另一些州河的子孙田有善、田中正、巩专员们,自觉不自觉的夸大和竭尽所能的利用着农业文化中的宗法制性质,并把它与极左路线嫁接在一起,这就使得主体意识崛起或将起的金狗、大空的心内浮躁有了更强烈、更明显的反作用依托点。
从而,为我们形象地揭示出了,作为改革者在变革现实的同时,还应不断完善自身,也表达了作者的社会文化思考。
于是,在《浮躁》中我们看到了从社会实践到社会心理,从群体精神世界到个体精神世界,方方面面、里里外外的不协调、不同步。
至此,那种传统的农业文明的和谐与圆满被社会变革的实践打破了,并发生了错位,作者内心不再平静,对客观世界和社会文明的进程有了深切关注,对人类生存意义和自身灵魂进行不懈追问,尤其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更有了痛苦的反思。
三、从《废都》到《白夜》的创作阶段以《废都》和《白夜》为代表,文化的崩塌和精神的颓丧被表现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