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专题:可持续发展.pptx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考点可持续发展课件

高三地理第一轮总复习考点可持续发展课件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发展 目标
以经济增长为指标, 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指标,
经济增长就意味着 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
发展
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增长 粗放式(高投入、低 集约式(低投入、高产出、 方式 产出、高污染) 低污染)
消费 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
6
续表
传统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观
文明标准 建立的是物质文明,要物质文明的同时,
12
例1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 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 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指出: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 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正在发生新的 变革,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据此完成(1)~(2)题。
A.把非法占用的耕地全部用来植树造 林,以绿化环境
B.牧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土流失综合 治理 D.保护本地珍稀物种,禁止外地物种 引进
15
考点 农业可持续发展
解析 (1)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发展方式
粗放,故A选项错误;B选项本身错误;我国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故D选项错误。 (2)A选项本身错误;B选项牧区水源缺乏, 不宜大力发展灌溉农业;D选项应该是科学 地引进外地物种。
(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20
考点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21
解析 当地用冰雪融水灌溉作物,应为西北干
旱、半干旱地区,水源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首要 因素,因此①为水窖集雨,而种苗培育则属于 农业技术研发;作物秸秆经过②用于畜禽养 殖,应为饲料加工;沼气是能源,③应是供 暖;沼渣用于作物种植,④是肥料;⑤进入沼 气池,是作物种植的废弃物。该园区农业生产 是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其特点是:科 技水平高、集约化程度高、商品率高。小农经 营是传统农业生产特点。 答案:(1)D (2)C

高三地理第一轮章节复习课件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高三地理第一轮章节复习课件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 (1)图中a、b、c分别代表( )
● A.电厂、化工厂、盐场
● B.盐场、电厂、化工厂
● C.电厂、盐场、化工厂
● D.盐场、化工厂、电厂
● (2)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
●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Biblioteka ●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3)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

A.晋南

(3)选项中只有冀东临海,有条件建设海水淡化站、盐厂等。

【答案】 (1)C (2)B (3)C


项目 传统经济与循传环统经济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 用方式
粗放利用
资源输入减量化, 集约利用
资源利 一次性利用,利用 多次利用,利用率

率低

废弃物 处理
污染和废弃物大量 排放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流 动
B.粤北

C.冀东
D.闽西
● 【思路导引】 (1)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明确产业链 中a、b、c环节代表的企业类型,从产业链中a与建材厂 的关系知建材厂既利用了a的物质能量,又利用了副产品 或废弃物。可推断a是电厂,建材厂利用其电能及废渣。 b是盐场,利用太阳能晒盐,其中海水淡化后的浓盐水也 可以被盐场利用。c是化工厂,利用电厂的电能及盐场废 弃的浓盐水。(2)通过上题判断结合图示,A选项中发电 厂的废水被海水淡化站利用,废渣被建材厂利用,但废 气没有被有效利用;图中制盐的副产品被化工厂利用; 从图示可知建材厂没有利用盐场的废弃物;化工厂的废
● 【答案】 A

(2)该电厂的生产模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A.减弱噪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道路的主要途径。
探究点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类型
1.环境污染 2.生态破坏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 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 染、海洋污染等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 土地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资源短缺
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的减少
一.自然资源枯竭问题
表现
原因
对策
【答案】(1)特点:东南多,西北少或(南多北少,东 多西少。原因:东南部水热丰沛,人工林生长速度快。
(2)差异:广东多于广西。原因:广东工业发达,快递 发货量多,对快递包装箱的市场需求大;快递包装箱 生产靠近消费市场,导致广东碳排放量多;广东经济 发达、人口众多,快递收发量大,产生大量废旧纸箱, 在使用和回收过程中造成大量碳排放。
1.与二氧化碳矿物封存法相比,地质封存法 A.储存量大,易泄露
CO2和水 高压注入
B.储存量小,易泄露 C.储存量小,不易泄露 D.储存量大,不易泄露 2.图中的多孔岩层最可能是( )
水泥密封
坚固的岩 石层
容纳气体 的多孔岩 石层
A.花岗岩 B.玄武岩
C.石灰岩 D.片麻岩
水泥塞子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人工“固碳”成为世界各国的热门研
CO2和水
3.二氧化碳矿物封存法产生固体
高压注入
碳酸盐的形成过程,与自然界中相 似的地质作用是( ) A.沉积作用 B.变质作用 C.搬运作用 D.固结成岩作用
水泥密封
坚固的岩 石层
容纳气体 的多孔岩 石层
水泥塞子
城市可持续发展受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限 制,随着大型城市人口的不断聚集,城市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 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电力供应存在一定的短缺现象。下图为北 上广深四座超大型城市人口增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6.阅读课本P105~106正文内容,总结并记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人类的共识及其具体内容
人类的共识
①消除贫困
贫困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根 本原因。环境恶化又会阻碍这些国家 的发展。因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从公平性原则看,消除贫困是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国际社会 的共同努力。
学生自学 • 迅速浏览课本P104—P106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 1.找出阅读内容中的知识点; • 2.找出阅读内容中的重点; • 3.找出阅读内容中的困惑或疑难问题
自学指导2
• 1.阅读课本P104第一段结合图5.11,概括并记忆: • ①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变革 • ②说一说政府—企业—公众在可持续发展实施中的关系 • 2.阅读课本P105~106正文内容, (1)归纳并记忆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实践 (2)总结并记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人类的共识及其具体 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 的发展。
3.阅读课本P102第二段,结合图5.9,总结并概括: ②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③可持续发展内涵之间的关系
②可持续发展的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 社会持续发展。
生产废弃物 环境资源
③三者的联系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可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既是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了曲折、反复的过程。对人地关系思想 的研究和实践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自学窗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既是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了曲折、反复的 过程。对人地关系思想的研究和实践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生产力水平低下,人 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 弱,环境对人类的制 约较强,人类对环境 既崇拜又依赖。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1.下列对使用化肥、农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 )
A.高温多雨时比较适合施用钾肥 B.长期施用硫酸铵会造成土壤板结 C.石灰硫黄合剂必须与硫酸混合后才能施用 D.硝酸铵是一种高效氮肥,可直接施用
2.下列关于小药箱中常备药物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B )
A.板蓝根冲剂用于治疗感冒 B.氟哌酸用于退热止痛 C.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 D.胃舒平用于抑酸止胃痛
成而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高分子化合物的链节为 B.该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C3H3Cl3 C.形成该化合物的单体是 CHCl===CHCl D.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写为 CHCl
1.化肥、农药的合理施用
(1)合理施用化肥 ①考虑因素:土壤__酸__碱__性__、作物营养状况、化肥本身的性质。 ②不合理施用化肥的危害:造成浪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土壤的__酸__碱__性__ 和土壤结构。
酸雨
SO2、NOx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SO2+H2O H2SO3,2H2SO3+ O2===2H2SO4;2NO+O2===2NO2,3NO2+H2O===2HNO3+NO
光化学烟雾 臭氧空洞 水体污染
机动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光照条件 下生成的复杂的污染物
NOx、氟氯代烷等与臭氧发生作用,导致了臭氧层的损耗 化肥、农药的过度施用,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水体富
(3)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原子利用率是100%,即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 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4)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遵循的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
1.做好“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生态环
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B
A.秸秆在农田里焚烧成草木灰,使之变成肥料 B.大力实施垃圾分类与回收,实现垃圾资源化 C.用硝酸溶解电路板上的铜,残渣倒入下水道 D.含Hg2+废水加入过量碱溶液,反应后直接排放

可持续发展(课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可持续发展(课件)-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我国扶贫攻坚计划
(2)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资
源与环境。 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互协调。
典型案例:伏季休渔;轮封轮牧;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3)共同 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典型案例: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界问题,全球共有的大气、海 洋、生物资源等问题都需要在照顾各国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国际合作,建立世界
11.海平面上升的影响12.森林的价值、锐减的原因、破坏森林的危害13. 湿地的成因(水圈P2右)我国东北地区(三江平原)/俄罗斯中部(西西 伯利亚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原因?14.外流湖萎缩的原因、湖泊面积 缩小的影响、内流湖萎缩的原因15.湿地的功能、保护措施16.臭氧层的 作用、臭氧空洞的成因、臭氧层破坏的影响、措施17.生物入侵的原因、 危害、措施18.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危害、措施
①资源化,使“废物”最大 限度地转化为产品; ②减量化,使资源消耗量最少、污染产生量和排放量最小; ③无害化,尽可能减少有毒有害原材料的使用及有害污染物的产生于排放; ④再利用,对生产和流通中产生的废物,作为再生资源充分回收利用。
生态农业
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与普通的生产方式相比,其突出的 好处有哪些?①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节约资源;
环境与发展
模块四:和乡村环境问题的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环境问题的不同3.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物、形成条件、导致鱼类死 亡的原因4.咸潮的发生地区,__________季节最为严重5.咸潮的形成原 因、措施、6.雾霾的时空分布夏季灰霾天数少的原因?7.雾霾的成因、措 施8.酸雨产生的条件、危害、措施9.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措施10.全球 变暖对生态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是建立在人地关系正确认识基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可持续发展(25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可持续发展(25张)

②公平的观念 同代人之间 代际之间
物种之间
地区之间
公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可持续发展(共25张PPT)
③环境的观念
合理开发和利用 ——自然资源
保持适度规模 ————人口 处理好关系 ——经济与环境
经济活动 社会发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可持续发展(共25张PPT)
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 承载能力之内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可持续发展(共25张PPT)
可持续发展
健康的经济发展 应建立在生态可 持续能力、社会 公正和人民积极 参与自身发展的 基础上。
活动 (P100): ①③⑤——生态可持续能力(持续性观念) ②——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权利的观念)
④——社会公正(公平的观念)
3.基本内涵
①发展的观念
鼓励经济发展。没 有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不可能消除贫 困,也谈不上可持 续发展。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可持续发展(共25张PPT)
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 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 成危害的发展。
1.核心思想
健康的经济 发展应建立 在生态可持 续能力、社 会公正和人 民积极参与 自身发展的 基础上。
2.追求的目标
既要使人类的各 种需要得到满足, 个人得到充分发 展,又要保护资 源和生态环境, 不对后代人的生 存和发展构成威 胁

4.联觉现象对于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 的研究 ,具有 特殊意 义。许 多专家 指出, 联觉现 象的研 究为找 到比喻 和语言 能力的 神经学 基础打 开了大 门。一 些针对 联觉现 象的研 究提出 ,使声 音和物 体形状 之间建 立联系 的能力 可以成 为语言 和抽象 思维发 展的一 粒种子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可持续发展原则:①公平性原则:理解同代公平、代代公平、 区域公平和人与生物公平的含义,并结合实例进行综合分析。②持 续性原则:其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 的承载能力。③共同性原则: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从总体上看,本专题的复习,需要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环境问 题,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能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着重培养分析能力与评价能力。 2.环境问题与防治 环境问题是指地理环境中出现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种种问题, 包括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和人为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两大方面。 目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产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 污染。全球突出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 荒漠化、水土流失、酸雨、水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这些环境 问题的产生,究其原因一是巨大的人口压力,二是对资源的不合理 利用,三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从中可以看出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 展问题。所以人们提出节约资源、进行清洁生产、发展清洁燃料技 术、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推动环境保护、参加国际协作和合作等都 是行之有效的。
然而,相对于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这些努力犹如杯水车薪。正如 安南指出的那样:“1992年以来取得的进步比预期的迟缓,更重 要的是比需要的更慢。”最新公布的《2002年生命地球》报告表 明,人类目前对地球的掠夺性使用已超过地球能力的20%,支持人 类生存与空间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森林、海洋、耕地与草场、 气候继续遭到巨大破坏。如森林以每年14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 全球土地沙漠化已严重威胁到100多个国家。
(2)北方地区的沙尘暴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连续出现浮尘、扬沙乃至沙尘暴天气,严重 的风沙天气造成了很大危害。在牧区和农村,大气席卷着流沙,吞 没了草场和农田,毁坏了牧区和农村的建筑物,甚至造成了人员伤 亡;在城市,广告牌坠落,大树连根拔起,街灯受损,火灾频起, 风沙所到之处,沙尘遮天蔽日,空气严重污染。 沙尘暴天气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大气污染。为此,加快全国范 围内的荒漠化治理,尤其是西北部荒漠化的防治,已十分紧迫和重 要。 (3)沿海赤潮 赤潮发生的原因 ①全球气候的变化。 ②受风、海流的影响。 ③人类活动的影响。 (4)旅游业与假日经济 ①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
4.中国可持续发展有关问题 (1)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 南水北调
三条线路的规划情况如下:
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市江都段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大致与其 平行的河道作为主干线,通过13级抽水台阶提水64米到东平湖, 再采用隧洞虹吸方式穿越黄河进入天津北大港水库。总调水规模为 每秒800至1000立方米,年调水量150多亿立方米,主要解决 黄淮地区东部、山东、冀东和天津的缺水问题,主干线长1150千 米。工程分三期实施,到2010年完成第一、二期工程。 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加高水库大坝,沿京广线 以西的伏牛山、太行山引水到北京玉渊潭,供水范围是京、津、华 北地区,年调水量140多亿立方米,全长近1240多千米。工程分 两期实施,到2010年完成第一期,从丹江口水库引水80到90亿立 方米。 西线:从大渡河、雅砻江、通天河调水150亿立方米至黄河上游, 供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用水。不同方案的线路长度相差悬殊, 从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
旅游业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旅游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 发展而产生,并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一种属于第三 产业的服务性行业。旅游业的主要作用是:a 通过旅游活动可以使人们的体力、脑力得到休养,文化知识得以积 累,还能陶冶人们的情操。b 够增加外汇收入,发展国内旅游能促进货币回笼,同时,发展旅游 业还可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机会。c扩 大交流。旅游业具有促进不同地区间的科技切磋、文化交流、商务 往来等重要作用。 ②我国主要旅游景点 自然风光类主要有: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 嵩山、南岳衡山)、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台湾日月潭、 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海南岛“天涯海角”、白头山天池、天山天 池、云南滇池、湖南张家界、四川峨眉山、九寨沟等。
知识整合
3.背景材料 联合国于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可持续 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人类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一 步。
从里约热内卢到约翰内斯堡,在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全新概念 的10年里,全世界做出了不少努力。80多个国家把《21世纪议程》 的主要内容纳入国家发展规划,6000多个城市在议程的指导下制 定了远景目标。国际社会还以法律形式加强国家间的环保合作,如 165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特别是1997年 通过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必须在2008年至2012年间 将废气排放量减少到低于1990年排放量的5%以下,从而在一定程 度上控制“温室效应”。
文化古迹类主要有: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承德避暑山庄、敦煌 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秦陵兵马俑、苏州园林、拉萨布达拉宫、 南京明孝陵等。
③旅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业并非无污染产业,由于旅游业发展和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而 引发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使旅游资源出现退化现象。受旅游业 管理水平和游客自身素质的限制,旅游资源破坏现象也比较严重, 包括对文物古迹的破坏以及对背景环境的破坏等。 (5)WTO与中国经济 WTO是世界贸易组织的英文缩写,它是全球惟一一个涉及国与国贸 易规则的国际性组织。其宗旨是确保贸易往来尽可能地顺畅、自由。 世贸组织正式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其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世贸组织成立以来,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 贸易的发展。
第2课时 可持续发展及相关问题
要点·疑点·考点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 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等三方面。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 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它强 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增加效益、节约 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 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 量 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