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贫困地区调研报告 曲靖市贫困地区千村万户调研报告 精品

合集下载

贫困地区千村万户调研情况汇报

贫困地区千村万户调研情况汇报

贫困地区千村万户调研情况汇报根据《云南省扶贫办关于开展贫困地区千村万户调研活动的通知》(云贫发电[2016]5号)要求,针对我市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生活现状、主要致贫原因、解决脱贫措施等主要问题,**市扶贫办高度重视,组织市、县、乡三级相关人员,历时一月,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和汇总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贫困村情况(一)基本情况这次调研9个村委会,分布在8县1区,每县区1个村委会,共76个小组,3781户,13882人。

其中:扶贫对象2271户,8007人。

我市贫困村主要分布在边缘干旱山区,这些山区是我市今后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和难点区域。

这些山区,有一定经济能力的部分农户都移民到条件较好的城镇等地居住生活,留下的基本是基础条件差,无经济能力,完全靠天吃饭,解决贫困的难度很大。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收入偏低。

2016年9个村委会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616元低元,不到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

2.温饱不足。

人均产粮公斤,90户共买粮食40606公斤,一年仅能吃九个月的米饭,其余时间靠薯、小麦、玉米充饥。

3.交通不便。

9个村委会村道绝大部分地方路基损坏,路况较差,晴通雨阻,出行不便;村民的运输方式靠摩托车和少数的拖拉机。

4.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

调研90户,只有17人外出务工,月收入最高的3000元是新平扬武马鹿寨1名大学毕业的,平均月收入元。

5.农业投入不足,产业化水平低。

尽管特色农业发展有了一定基础,但因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的制约,产业发展仍呈低层次状态,优势未能得到凸显。

6.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减少了贫困地区农村家庭在初级教育阶段的学费负担,入学率100%,但小学、中学离村庄的距离远,小学远的有23公里,中学71公里。

7.村级虽然有村级卫生室,但从医人员技术能力有待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覆盖全市,但处于起步阶段。

关于调研深度贫困村发展的报告

关于调研深度贫困村发展的报告

关于调研深度贫困村发展的报告一、基本情况XX村为该乡最大行政村,与XX、XX村等村相邻。

该村共有558 户3491人、11个村组,农田7500亩,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199人。

截止目前,尚有1户4人未脱贫(该户为2019年度因病致贫的新纳入贫困户,计划明年脱贫)。

二、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情况(一)己实施项目情况1.利用村自筹方式和高标准农田项目等资金,新建4. 5km村级公路。

2.高标准农田己实施4000亩,下剩2500亩计划明年实施。

3.完成该村第8、第9和第10组的电路改造。

4.对村里部分涵闸和渠道进行了加固重建。

(二)下阶段实施项目1.新建村委会项目计划2019年12月开工建设。

2.村两委班子通过一事一议,决定利用村自筹资金12万元建设3.5km左右碎石路,以缓解村民出行问题。

3.1. 7km乡村道路提档升级项目己于11.14日挂网(招标)。

三、产业发展情况1.引进恋香圃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目前,己流转700亩(900元 /亩,其中农户800元/亩、村集体100元/亩)土地用于种植苗圃。

同时,村里成立劳务合作社向该公司提供人工。

2018年年初至今,该公司向村民累计支付工钱约40万元,村民参与人次超1000人。

2.引进伟姜宏养殖合作社。

该社投资近300万元进行生态甲鱼养殖,同时,村民散户养殖而积约1500亩(其中有6户贫困户进行了生态甲鱼养殖)。

四、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情况2019年6月,xx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按洪扶组发(2019) 3号文文件要求,对该村“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

经查,发现突出问题3个,截止11月13日,以上问题均己整改销号并报市扶贫办。

具体如下:1.问题:户主汤梅山家已进行危房改造,但自来水龙头距离住房较远,疑似饮水不方便。

整改:老湾中心水厂己派员上门安装自来水并成功通水。

7月19日,经洪湖市饮水办上门核实,确定己整改。

3.问题:户主肖作新本人因患尿毒症,常年透析,疑似贫困户。

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三篇

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三篇

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三篇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三篇(篇一)**村作为“十三五”贫困村,在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下,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使得扶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标。

近年来由于受历史发展因素的影响和地理条件的限制,我乡基础设施落后,科教、文化、卫生条件差,农民经济收入来源少,产业结构单一,以种植脐橙、油茶、水稻和家庭式养殖业为主,但由于土地少、技术落后,农民经济收入有限,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近年来,我村立足实际,发挥自身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市扶贫办的大力支持和全村村民的共同奋斗,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扶贫工作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开展扶贫工作基本情况1、扎实做好贫困村整村推进建设。

整村推进是我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综合扶贫工程,事关贫困农户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大问题。

做好整村推进的项目申报工作是做好整村推进工作的关键和前提,确保做到每一次项目计划报送及时规范,按要求报送资料,不迟报不漏报,并按要求对项目计划、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了不下3次公告公示。

我村共上报水泥路硬化、水利设施修建、桥梁建设等10个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和村庄整治建设项目。

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扶贫项目计划,在建设和实施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履行项目实施责任状,认真执行年度计划项目建设地点、规模、标准和内容,并做好项目建设用地、拆迁、责任田补偿工作,没有发生过一起信访上访事件。

2、认真做好移民搬迁工作。

在乡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在前期做了大量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发现此项工作群众反响热烈,现已有13户移民乡镇安置,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3、做好扶贫对象识别及建档立卡工作。

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要求精准识别贫困户并建档立卡,此项任务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安排落实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加班加点工作,严格识别程序,规范公示公告,并录入信息采集系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此项工作,确定贫困户121户、443人全部建档立卡,为全乡的扶贫开发奠定了基础。

贫困村情况的调研报告

贫困村情况的调研报告

贫困村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贫困村情况一、调研背景近年来,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为了更好地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贫困村问题,我与我的团队选择走遍全国各地开展贫困村情况的调研。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贫困村的实际情况,找出产生贫困的原因,以及采取实际有效的措施,推进贫困村的脱贫工作,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居民生活状况及生产状况的基本情况,同时也走访到了实地,并与当地领导及出现贫困现象的居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相关的情况。

四、调研结果1.贫困村状况根据调研,贫困村的治理面临巨大的困难,很多地区仍然存在贫困人口数量众多,并且成因复杂、情况各异。

主要表现为:(1)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由于资源、地域、交通等原因,很多贫困村无法拓展经济,农业经济单一,产业结构单一,无法增加居民收入。

(2)教育、文化、保健设施不完善:由于教育资金不足,贫困村的学校面临师资力量不足、设施简陋等问题。

同时缺乏无障碍通道和保健设施。

(3)基础设施不配套:由于交通不便,垃圾处理不力,绿化率低,自来水缺乏,贫困人口日常生活条件也非常差。

2.致贫原因经过对多个贫困村进行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我们认为影响贫困的主要因素如下:(1)自然条件限制。

贫困地区多山丘陵,水源匮乏,农业生产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会导致农民收入减少。

(2)政策、教育引导不力。

政策和教育对改变农民思想、帮助农民走上富裕道路起到关键作用。

但一些贫困村贫困村没有形成发展意识、理念和动力,政策引导不到位也加剧了贫困。

(3)就业机会不足。

大多数贫困人口是农民,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和外出打工经验,造成就业机会不足。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贫困村缺乏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水利设施等,这些设施是脱贫的基础,缺乏这些设施会限制贫困村的发展。

五、调研建议为了解决贫困村存在的问题,以下是我们的建议:(1)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村的扶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开展文化、教育和产业帮扶项目,提高贫困村的发展潜力。

对贫困户的调研报告

对贫困户的调研报告

对贫困户的调研报告《贫困户调研报告》调研日期:2021年10月调研地点:某县某乡某村一、调研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贫困户的生活状况、致贫原因以及他们所需的帮助和支持,我们进行了一次对贫困户的实地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走访采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先通过问卷了解贫困户的家庭人口状况、收入来源、生活条件等基本情况,然后进行走访,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

三、调研结果1. 家庭人口状况:调研对象中,多数为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的家庭成员中有患病者,家庭人口较多,但收入来源较为单一。

2. 生活条件:绝大多数贫困户生活条件较为艰难,房屋简陋,饮水、取暖等生活条件不太能保障。

3. 收入来源:大部分贫困户靠打零工、务农和低保等微薄收入维持生计,且收入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4. 致贫原因:部分贫困户因病致贫,部分因缺乏劳动力,缺乏技能技术等原因致贫。

5. 需求情况:贫困户对于医疗保障、教育帮扶、就业培训等方面的帮助需求较为迫切。

四、建议1. 加强医疗保障:提供贫困户基本的医疗保障,帮助他们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2. 加强教育帮扶:为贫困户提供教育帮扶,鼓励他们接受技能培训,增强劳动力素质,提高就业能力。

3. 加强产业扶贫: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来源,改善生活条件。

4. 加强精准扶贫:根据不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实施精准扶贫措施,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五、结语通过对贫困户的调研,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也明确了下一步帮扶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我们希望政府、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能够共同致力于扶贫工作,帮助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深度贫困调研报告

深度贫困调研报告

深度贫困调研报告
《深度贫困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在扶贫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部分地区和群体处于深度贫困状态,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为了更好地了解深度贫困地区的真实情况,为贫困群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进行了一次深度贫困调研。

此次调研覆盖了多个深度贫困地区,包括偏远的山区、荒漠地带和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我们详细了解了深度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状况、教育医疗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调研结果显示,深度贫困地区存在多方面问题。

首先,在生产生活方面,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一些地区居民的主要生计来源仅限于农业和畜牧业,收入较低,生活水平落后。

其次,在教育医疗方面,由于交通条件不便、医疗资源短缺等原因,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条件也较为艰苦。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交通、通讯、供水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

首先,应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通过政府补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助当地居民增加收入。

其次,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交通、通讯、供水等方面的不足。

此外,还应加强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援助,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水平和健康状况。

总的来说,深度贫困地区的存在是我们国家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解决深度贫困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都应积极参与其中,为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脱贫致富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通过这次调研报告,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为深度贫困地区的改善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关于“千村万户”的调研报告

关于“千村万户”的调研报告

关于“千村万户”
的调研报告
(原创,可修改)
20XX年度
关于“千村万户”的调研报告
关于“千村万户”的调研报告
根据新扶贫…20XX‟20号文件要求,XX县扶贫办联合XX乡和XX乡组成摸排小组对X县三个村(XXX村、上XX村、XX村)30户农村低收入人口进行了一次进村入户摸底调查。

通过与乡村干部和低收入农户逐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入户走访调查等方式,对重点贫困村低收入户的基本情况、贫困状况、脱贫需求、扶贫政策需求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调查。

从调查情况来看,自实施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

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农牧民脱贫压力仍然巨大。

现将调研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贫困原因分析
经入户调查分析,自治县农村低收入户产生贫困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 自然条件恶劣致贫。

调查显示,农村低收入户居住地自然环境恶劣,低收入家庭较多主要分布在离中心城镇较远的偏远山区和村落,交通不便,资源匮乏,就业渠道较少,水资源匮乏,农户收入来源较为单一,农业难以增产增效,并且易受灾害性气候影响,收入长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成为致贫的重要因素。

关于“千村万户”的调研报告。

贫困地区调查报告

贫困地区调查报告

贫困地区调查报告贫困地区调查报告在当今社会,贫困问题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尽管许多国家都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但仍有许多贫困地区存在着深层次的贫困。

本文将通过对某个贫困地区的调查,探讨其贫困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贫困地区的背景这个贫困地区位于某个发展中国家的偏远山区。

由于地理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导致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

农业是该地区居民的主要生计来源,然而,由于缺乏现代化农业技术和设施,农民的产量很低,难以满足生活需求。

二、贫困原因的分析1. 地理环境:贫困地区的地理环境限制了经济发展的可能性。

山区地势崎岖,交通不便,限制了商品的流通和市场的开拓。

2. 教育水平: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缺乏教育机会使得居民缺乏技能和知识,难以找到好的工作机会。

3. 就业机会:由于地理条件和教育水平的限制,贫困地区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

大部分居民只能从事农业劳动,收入微薄。

4. 公共服务: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薄弱。

医疗资源匮乏,教育设施不完善,这些都限制了居民的发展和生活质量。

三、贫困对居民的影响1. 经济困难:贫困地区的居民生活贫困,缺乏基本生活所需。

他们常常面临食品短缺、住房不足等问题。

2. 教育落后:由于教育资源匮乏,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的教育质量低下,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这将进一步限制他们的发展。

3. 健康问题:由于医疗资源的匮乏,贫困地区的居民容易患上一些可预防的疾病。

缺乏适当的医疗保健措施,使得他们的健康状况更加脆弱。

四、解决方案的探讨1. 政府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

同时,政府还应该制定更加公平合理的土地政策,促进农民的土地流转和农业现代化。

2. 教育改革: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

此外,还应该加大对农村学生的资助力度,帮助他们继续接受高等教育。

3. 农业发展:政府可以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施,提高农民的产量和收入。

扶贫调研情况的报告

扶贫调研情况的报告

扶贫调研情况的报告报告:扶贫调研情况一、调研目的及背景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扶贫工作,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为了深入了解扶贫措施的落实情况,我进行了一次扶贫调研。

二、调研方式及范围本次调研采取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方式。

调研范围主要包括我所在地的贫困地区以及附近的农村地区。

三、调研结果分析1. 扶贫政策落地情况: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发现扶贫政策在贫困地区的落地情况较好,如易地扶贫搬迁、农村产业发展、教育扶贫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贫困群众生活状况: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到贫困地区的居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生活条件和收入水平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3. 扶贫措施的可持续性:通过座谈会和问卷调查,了解到一些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较差,主要表现为对于技能培训和就业岗位缺乏长远规划,导致部分受过培训的人员难以找到稳定就业。

4. 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部分贫困地区的居民对于相关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较低,对于如何申请扶贫政策的流程和条件不清楚,需要加强政策宣传和普及工作。

四、调研结论及建议1. 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水、电、通信等方面投入更多资金,提高贫困地区的发展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将就业岗位和技能培训相结合,加强对受过培训人员的就业指导和实际帮扶,避免培训过后就业困难的问题。

3.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向居民普及相关政策和申请流程,增加政策的知晓度和透明度。

4. 提高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确保项目的长期效益和对贫困地区的持续帮扶。

5. 加强对扶贫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定期开展调研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通过本次扶贫调研,我对扶贫工作的实施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总结调研结果,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我国扶贫工作,为贫困地区的居民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主题调研: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的调研报告.doc

主题调研: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的调研报告.doc

主题调研: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的调研报告主题调研: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难题的调研报告X 月,XXX市四大班子领导带队,深入全市脱贫攻坚任务最繁重的深度贫困地区,集中调研了解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现状、基础设施、文化特点、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情况,找准制约性发展因素,市扶贫局根据各组调研情况,深入分析整理,形成全市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制约性问题的工作建议,为下步工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深度贫困地区的基本情况XXX4个县(市、特区、区)中,有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XX特区、XX市、XX县)、XX个贫困乡镇、XXX个贫困村,截至10月,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X.XX万人,贫困发生率为X%,高于全省X.X个百分点。

按照省的标准,全市深度贫困地区含1个深度贫困县(XX 县),13个深度贫困乡镇(XX乡、XX乡、XX乡、XX乡、XX 乡、XX镇、XX镇、XX乡、XX镇、XX镇、XX乡、XX镇、XX乡)和162个贫困发生率高于建档立卡时,有贫困人口24.6万人,通过这几年艰苦战斗,减少了10余万人,目前还有贫困人口4.03万户14.5万人,占全市现有贫困人口比重为71.36%,贫困发生率高达22.53%,高出全市有14.53个百分点,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一)深度贫困县域分析。

通过定性、定量等指标分析XX县被列为全国189个、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全县总人口93.46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4.52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470元,贫困发生率高达17.3%,高于全省9.5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9.3个百分点;全县299个行政村中贫困村182个,贫困村占比60.87%,占全市贫困村总数的29.6%,其中深度贫困村有100个(其中钟山战区29个),占全市162个深度贫困村62%。

(二)深度贫困乡镇分析。

通过采取客观和发展环境两项评估指标评定,XXX市在省认定省级极贫乡镇XX乡和XX乡的基础上,认定“216”扶贫开发试验区另外的11个贫困乡镇为市级的深度贫困乡镇。

走访贫困调研报告

走访贫困调研报告

走访贫困调研报告走访贫困调研报告一、引言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贫困的原因和特点,我进行了一次走访贫困地区的调研。

二、调研背景我选择了某县的贫困地区进行调研,这个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通过这次调研,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生活状况、教育水平、就业情况以及获得的扶贫政策等方面的情况,为今后的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三、调研内容1. 生活状况在调研中,我发现贫困地区的生活状况普遍比较困难。

由于经济收入有限,很多家庭只能生活在简陋的房屋中,基本生活设施也不完善。

饮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此外,许多贫困家庭的饮食摄入不均衡,营养不良的问题也比较严重。

2. 教育水平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经济困难,很多家庭无法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

学校设施较差,教育经费也比较紧张。

在一些贫困山区,还有很多学生因为长途跋涉而放弃上学,这给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 就业情况贫困地区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就业机会有限。

许多劳动力只能外出打工,但他们往往面临较低的工资、劳动条件不佳等问题。

另外,技能培训相对不足也使得贫困地区的劳动力竞争力较弱。

4. 扶贫政策对于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相对完善。

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扶贫工作的措施,包括精确识别贫困对象、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同时,政府还组织了一些培训和技能提升项目,帮助贫困人口提高就业能力。

四、调研成果通过这次调研,我对贫困地区的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认为,要解决贫困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扶贫政策,提高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解决贫困地区的基本生活问题。

2. 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3. 鼓励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强贫困地区劳动力的竞争力。

有关贫困村调研报告范文有关贫困村帮扶单位扶贫调研报告范文精品

有关贫困村调研报告范文有关贫困村帮扶单位扶贫调研报告范文精品

有关贫困村调研报告范文有关贫困村帮扶单位扶贫调研报告范文精品关于贫困村的调研报告关于贫困村帮扶单位扶贫调研报告第一书记.为确保各项帮扶目标的实现,一到任以后在某某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某某村两委的积极配合下,很快融入新的环境,扎实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实地察看了某某村的人畜饮水、村屯道路、水利设施、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入农户家中,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与某某镇党委、政府领导和某某村两委班子座谈,具体了解某某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研究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对切实帮助某某村理思路,出点子,供信息,找资金,抓管理,积极谋划定点扶贫工作新举措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一、基本情况某某村位于某某镇南部,面积某某某某平方公里,距某某市某某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东与集合村相连,南与那银村接壤,居住着壮、瑶两个民族.全村辖那母、百秀、六合、百拿、那幸、那户、百苗、平利、六烟、那华、那马等11个自然屯,17个村民小组652户2745人,其中瑶族6个自然屯,瑶族人口140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51%,均为农业人口.全村目前共有五保户14户,88人享受政府低保.全村土地总面积2.2万亩,耕地4031亩,其中水田1201亩,旱地2830亩;有经济林面积6000亩,其中油茶成林面积3000亩、八角800亩,杉.树成林面积100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1000亩.农作物以种植甘蔗、水稻、玉米为主,主要经济林有油茶、八角、桐果、杉木等.全村有农资商品服务部3个,小型茶油加工厂8家.村属地界内无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去年开始有区直单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员驻村.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一)经济发展情况.2022年,某某村人均纯收入某某某某元.经济结构较为单一,还是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主要经济为甘蔗、油茶、八角、杉木种植、家庭养殖、劳务输出等.一是种植业,以水稻、玉米作为口粮只能解决全村的吃饭问题,2022年全村进厂原料蔗约9100吨.二是养殖业,全村现存栏生猪800多头,耕牛90多头,有年均一万元以上收入。

靖西扶贫调研报告

靖西扶贫调研报告

靖西扶贫调研报告靖西扶贫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深入了解靖西县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掌握扶贫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帮助靖西县进一步提高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组织了对靖西县的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为了获得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我们采取了多种调研方法和途径。

首先,我们在靖西县的贫困村开展了实地调研,走访了贫困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扶贫政策的影响程度。

其次,我们与当地政府官员进行了座谈,了解他们的扶贫政策制定和执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最后,我们还查阅了相关的统计数据和文献,分析了靖西县的贫困状况和扶贫工作的成效。

三、调研结果分析1.贫困状况通过实地走访和数据统计,我们了解到靖西县的贫困状况。

据统计,靖西县共有贫困人口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0%左右。

贫困主要集中在山区和边远地区,农民收入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差。

2.扶贫政策靖西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和措施,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政府对贫困户进行了分类,采取了不同的扶贫方式,包括资金帮扶、产业发展、教育支持、就业创业等。

政府还实施了农田水利、交通基础设施等重点工程,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3.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尽管靖西县的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首先,贫困户的识别和帮扶政策的落实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和不全面性,导致部分贫困户无法获得相应的扶贫措施。

其次,由于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导致部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困难,限制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发展空间。

此外,由于社会救助体系的不完善,一些特殊困难群体难以获得相应的救助和支持。

四、改进措施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靖西县的扶贫工作效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贫困户的识别工作,确保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实。

2.加大对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活环境。

3.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确保特殊困难群体能够获得及时的救助和支持。

贫困村调研报告

贫困村调研报告

贫困村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国农村贫困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贫困村的实际情况,我和同事们进行了一次贫困村调研。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贫困村的现状、发展困境和未来希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贫困村概况我们调研的贫困村位于一个偏远的山区。

这个村子共有80户人家,平均人口每户为4人左右。

其中,有80%的家庭靠种植业为生,其余主要从事养殖和打工。

村庄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基本没有家庭用水管道和路灯,交通极为不便。

二、种植业发展困境贫困村的种植业主要以水稻和玉米为主,因为缺乏科学技术和资金,村民们的种植技术落后、品种单一,产量低下,农作物品质也无从保证,这大大限制了村庄的发展潜力。

我们了解到,村民们缺乏科学种植知识,不知道如何根据季节和气候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也没有现代农业设备和施肥技术,导致了很大的产量和掉粉损失。

三、旅游产业的发展机会贫困村的山清水秀、自然风光优美,有很好的旅游资源。

我们认为,在现有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增加村庄的收入,并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村子可以利用周边的山林开展自然生态游、森林探险、家庭民俗游等项目。

但是,旅游业同样面临着人力资源不足、缺乏投资等困境,必须制定长期规划和投入重大资金才能有效发展。

四、教育发展状况贫困村的教育状况也很堪忧,只有一所小学,其余没有任何学校或以地方财政为主的县级教育机构。

由于村庄的基础设施不足,导致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非常薄弱。

村民缺乏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也成为限制村庄发展的因素之一。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和教育的投入力度,让全村的儿童在更好的教学条件下接受教育,增加未来的发展潜力。

五、村干部队伍的建设贫困的村庄需要一支好的村干部队伍来推动村庄的发展。

但是,我们了解到当地村干部在管理和服务中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例如,管理不严、服务热忱度不够,这使得部分村民对村干部信任度下降。

因此,村民组委会和其他组织应该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提高村干部的管理和服务意识,并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络和协作。

深度贫困村调研报告

深度贫困村调研报告

深度贫困村调研报告背景介绍: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仍有一些地区的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其中涉及深度贫困村。

本文旨在通过对深度贫困村进行调研,深入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提供参考。

1. 深度贫困村的特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深度贫困村的特点。

深度贫困村一般指长期以来贫困程度极高、发展迟滞、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村庄。

这些村庄的居民收入主要依靠农耕,人均收入往往低于国家贫困线。

此外,深度贫困村往往存在着基础教育差、医疗资源匮乏等问题,使居民难以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医疗保障。

2. 深度贫困村形成的原因分析接下来,我们需要分析深度贫困村形成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制定解决方案。

深度贫困村的贫困问题多源于多重因素的叠加。

一方面,地理环境差、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等地域因素限制了深度贫困村的发展。

另一方面,教育资源不均衡、职业技能缺乏、社会保障短缺等社会因素也是深度贫困村贫困问题的重要原因。

3. 解决深度贫困问题的对策在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经济、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经济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投入、扶持政策等手段,推动深度贫困村的产业发展,提高居民收入。

其次是改善教育条件。

政府应当加大对深度贫困村教育的投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为贫困村的孩子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卫生保健工作,在深度贫困村设立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

4. 成功案例与经验借鉴辽宁省某深度贫困村因地理条件恶劣、交通不便,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严重的贫困问题。

然而,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居民的共同努力,该村成功实现了脱贫。

该村在发展产业方面,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培育富硒产品,带动了村里经济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加大对该村教育和医疗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5. 结语深度贫困村的调研报告揭示了深度贫困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解决深度贫困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社会的关注和帮助以及贫困村居民的自力更生。

关于走访贫困户的调研报告

关于走访贫困户的调研报告

关于走访贫困户的调研报告
一、引言
贫困户是指那些在经济收入、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未能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

为了深入了解贫困户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本次调研小组走访了X市的三个贫困村,共访问了30户贫困户。

本报告旨在总结走访过程中的主要收获,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背景
三、走访内容及结果
2.生活条件:大部分走访对象的住房状况较差,房屋破旧、卫生条件差,还有部分家庭缺乏基本的饮水设施。

另外,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很多贫困户的学校和医疗设施距离较远,交通不便。

3.医疗救助:调研发现,很多贫困户没有参加任何医疗保险,一旦生病需要看病时,不仅需要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还因为交通条件恶劣而难以及时就医。

4.教育资源:部分走访对象表示,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供孩子到城市接受良好的教育。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较弱,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四、对策建议。

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问题研究——以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为例

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问题研究——以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为例

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问题研究———以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为例陈宇(中共会泽县委党校,云南会泽654200)摘要:深度贫困地区是当前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而就业扶贫是解决贫困群众脱贫难题的重要举措,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

会泽县的就业扶贫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其有益探索和实践对深度贫困地区就业扶贫具有推广和借鉴作用,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本文对全方位推进会泽县就业扶贫进行了新的探讨:破解会泽县就业扶贫中精神脱贫和思想扶贫难题,建立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就业扶贫长效机制;不断强化组织管理,构建精准化就业扶贫治理机制,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脱贫攻坚;贫困地区;就业扶贫中图分类号:F24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994(2020)05-0112-05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深度贫困地区在2020年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因此,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题尤为重要。

会泽县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是云南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县委、县政府立足于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切实把“人口包袱”变为“人口红利”,实现高效扶贫,深度脱贫。

一、会泽县就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会泽县位于乌蒙山主峰地段,境内山高、坡陡、谷深,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云南省典型的贫困农业人口大县,总人口106.26万人,有农业人口91.83万人,有农村劳动力63.4万人。

长期以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就业扶贫工作,面对自然环境、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滞后等各种客观条件限制,立足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最大优势,把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来抓,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贫困地区调研报告(3篇)

贫困地区调研报告(3篇)

贫困地区调研报告(3篇)贫困地区调研报告(精选3篇)贫困地区调研报告篇1近年来,关系民生民本的医疗卫生事业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各地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加快,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医药卫生网络不断健全,各项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各项惠民政策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赞同。

但作为贫困地区,卫生医技人才的严重短缺,就地就近看不了、看不好病,一直是群众看病“难”的一个顽疾,也是导致群众看病“贵”的最直接因素,更是群众最渴盼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贫困地区受地域、体制、机制束缚和投入所限,多数卫生医疗系统经营相对比较困难、功能难以有效发挥,这不但造成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难以引进,且留不住,而且两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总体来讲主要存在“三多三少”现象:一是无学历和中专学历人员多,本科学历人员少;二是无职称和初级职称人员多,中、高级职称人员少;三是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人才相对较多,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人才极少。

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外面“人才”难引进,很多专业技术岗位是“有岗无人”。

贫困地区由于交通条件普遍不便,基础条件普遍落后,总体人口普遍不多,医院业务收入普遍不高,因此医务人员收入水平与富裕地区差距十分悬殊。

这一系列因素,导致本区域以外真正有能力和水平的卫生医疗人才都不愿意到这种地方应聘、就职,甚至是本区域内人员毕业后都不愿意回来上班。

所以,贫困地区的县、乡医疗机构虽然按相关规定核定了人员编制,设置了相应的临床医技科室,但由于外面人才引不进,现有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差距等因素影响,目前县乡医疗机构多半是“有岗无人”,特别是乡镇更为突出,多数是有业务科室门牌设置、有专门业务用房,唯独没有专岗人才。

(二)现有“人才”难留住,很多专业技术岗位是“专岗不专”。

多数贫困地区硬件严重滞后,软件先天不足,财力十分薄弱,其地域本身不具备人才聚集能力和效应。

村贫困调研报告

村贫困调研报告

村贫困调研报告
《村贫困调研报告》
近期,我们组织了一次对贫困村的调研,以了解贫困村的实际情况,探索解决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走访和深入交流,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贫困村存在着普遍的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匮乏、就业机会少等。

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的村庄,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原因,导致居民生活水平较低,缺乏实现自我发展的机会。

其次,要有效解决贫困问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贫困村的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水平,拓宽就业渠道,助力贫困村脱贫致富。

社会组织和企业也应积极参与扶贫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资金帮助,推动贫困村发展。

最后,对于贫困村的帮扶措施,应更加注重可持续性。

单纯的一时帮助难以根除贫困问题,应该着眼于长远目标,培养贫困村居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总之,贫困村的脱贫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贫困村真正的发展和振兴。

我们将继续关注贫困村的发展情况,积极参与扶贫工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度贫困地区调研报告曲靖市贫困地区千村万户调研报告
同时对贫困村的致贫原因、发展瓶颈及机遇等进行分析和评估.在此基础上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现将调研综合情况整理如下:曲靖市概况曲靖市属山区农业大市,位于云贵高原中部,云南省东部偏北,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地理座标为东经103°03′~104°50′,北纬24°19′~27°03′之间,境内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山岭河谷相间交错,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较为齐全,碳酸盐岩石分布广,面积大.山脉有乌蒙山系和梁王山系.
全市国土总面积2.89万平方千米,占云南省面积的13.63%,土地资源总量289.53万公顷,80.3%的土地面积是山地和丘陵,耕地面积仅29.28万公顷.曲靖市辖麒麟区和沾益、马龙、富源、罗平、师宗、陆良、会泽7县,代管宣威市,共1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市总户数182.9万户,户籍总人口626.4万人,其中,非农业户口78.1万人,占总人口的12.5%,农业户口548.3万人,占总人口的87.5%,全市有少数民族46.1万人,占总人口的7.4%.
全市共有2个国家级贫困县,8个革命老区县和1个革命老区镇,2个乌蒙山区连片开发县,2个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开发县.调研概况全市组织对麒麟区青峰、沾益烟子冲、马龙马过河、富源松林、罗平法乃、师宗便料、陆良老母、会泽交支、宣威普立等9个贫困村(居)委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全面摸清了基本情况:
(一)贫困村情况
1.基本情况.
9个贫困村(居)委会共60个村民小组5648户22969人,住危房户数661户(占11%),扶贫对象数量为1749户(占30%)6623人(28%).
2.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产业以种植玉米、烤烟、魔芋、马铃薯、大麦、小麦等为主,人均占有粮食340.57公斤,人均纯收入2273元,为新贫困标准2300元的98%,常年外出务工2752人(占12%).现仍有20个村民小组(占33%)仅通土路,村内无硬化路.
有392户1492人无管引自来水,基础设施条件差,科教文卫等事业发展落后,村民科学文化素质低,社会公共保障体系不健全,存在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