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机理与其发展方向

合集下载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机理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机理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机理人工湿地是一种利用湿地生态系统对废水进行处理的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湿地植物与微生物共同作用,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质。

它不仅可以有效净化废水,还能增加湿地生态景观,提供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主要包括水文滞留时间、氧化还原条件、植物营养吸纳、微生物降解等过程。

起首,水文滞留时间是指废水在人工湿地中停留的时间,通过延长水流路径和减缓水流速度,使废水中的污染物有充分的时间与湿地植物和微生物进行接触和降解。

较长的滞留时间可以提高废水的净化效果。

其次,氧化还原条件在人工湿地废水处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湿地植物的生长需要丰富的氧气供应,而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则需要适当的氧气和还原剂。

通过湿地植物的通气和氧气释放、底床通气以及湿地系统设计上的合理排水、通气等措施,可以维持湿地内氧气和还原剂的平衡,增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加速废水中污染物的降解。

第三,植物营养吸纳是人工湿地废水处理中的重要机理之一。

湿地植物能够吸纳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作为自身生长的养分,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善废水的水质。

植物吸纳污染物的过程主要包括吸附、内渗、晶体沉淀和离子交换等机制。

不同类型的湿地植物对不同废水负荷的适应能力也不同,因此在人工湿地设计中要思量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最后,微生物降解是人工湿地废水处理的重要环节。

湿地土壤中存在大量的细菌、真菌、藻类等微生物,它们通过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氨氮、硝态氮和硝酸盐等方式,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气体释放。

微生物降解是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其效果受微生物种类、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等)和废水负荷的影响。

综上所述,包括水文滞留时间、氧化还原条件、植物营养吸纳和微生物降解等过程。

通过以上机理的综合作用,人工湿地能够有效净化废水,达到环境保卫与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

然而,在将来的探究中,还需要深度探究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系统对不同废水负荷的适应性、优化工艺条件以及提高废水净化效果的方法,以进一步推感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技术的进步和应用人工湿地是一种仿生的废水处理技术,其原理和机理复杂而多样。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人工湿地是一种利用湿地生态系统进行废水处理的方法,通过生物和植物的相互作用,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提高水质,达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人工湿地处理废水的机理主要包括水文学过程、生物学过程和地化学过程,这些过程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废水处理的任务。

首先,水文学过程在人工湿地底部水平行流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废水通过湿地的不同层次,被湿地中的土壤和沉积物吸附、吸收和过滤,同时湿地中的植物根系还能进一步吸收和转化废水中的营养物质。

废水在水平流过程中的停留时间较长,有利于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被去除。

另外,水文学过程还有助于湿地底部的氧化还原条件的调节,进一步影响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率。

第二,生物学过程是人工湿地废水处理的核心过程之一。

湿地中的植物根系和附着在根系上的微生物通过共生关系,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废水中的营养物质,促进废水的净化;而微生物以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物为基质,进行有机负荷的去除和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循环。

此外,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也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起到进一步去除的作用。

第三,地化学过程在人工湿地废水处理中也有较大影响。

湿地底部沉积物中丰富的矿物和有机质能够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如重金属、有机物等。

此外,沉积物中的孔隙结构能够提供良好的生物界面,促进湿地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废水处理效果。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在水质净化和环境保护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首先,它能够使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得到降解,有机负荷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有效改善水质。

其次,湿地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也很明显,这些营养物质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人工湿地的处理,可以减少富营养化对水体环境的破坏。

此外,人工湿地还能够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提高水体的安全性。

然而,人工湿地处理废水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设备投资高等。

《2024年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范文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剧,如何高效、安全地处理废水、改善环境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

在此背景下,人工湿地作为新兴的生态处理技术,因其低能耗、低成本、高效能等优点,逐渐成为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工湿地的去污机理及其在国内外应用现状。

二、人工湿地的去污机理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其去污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作用: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吸附等作用,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等。

湿地的基质(如砂、石、土壤等)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吸附和截留水中的污染物。

2. 化学作用:通过湿地中的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等,降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浓度。

3. 生物作用:湿地的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群落通过吸收、同化、分解等生物过程,将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简单的无机物,从而实现去污。

三、国内人工湿地应用现状在我国,人工湿地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其中,城市污水处理是人工湿地的应用重点。

我国许多城市已建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如江苏太湖流域的多个城市采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效果。

此外,人工湿地还广泛应用于农村污水处理、河流湖泊的生态修复等领域。

四、国外人工湿地应用现状在国外,人工湿地同样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和生态修复领域。

例如,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人工湿地的设计和运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通过优化湿地设计、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和微生物群落,提高了人工湿地的去污效果。

此外,国外还注重人工湿地的多功能性开发,如结合景观设计、休闲娱乐等功能,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五、总结与展望综上所述,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处理技术,具有低能耗、低成本、高效能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4年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范文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体富营养化、黑臭现象频发,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自然与工程相结合的水处理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湿地的去污机理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二、人工湿地的去污机理人工湿地主要通过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利用湿地植物的吸收、微生物的降解、基质的过滤以及湿地的自净作用,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

其去污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净化机制:人工湿地中的基质、湿地植物及水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对水中的悬浮物进行截留、过滤、沉淀等物理过程,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效果。

2. 生物净化机制:人工湿地中的微生物通过分解、氧化等生物化学反应,将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害的物质。

此外,湿地植物通过吸收和同化作用,将部分污染物转化为自身的组织成分。

3. 化学净化机制:人工湿地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铁、锰等能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物并附着在基质上,从而降低水中重金属的浓度。

三、国内外应用现状(一)国内应用现状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湿地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

目前,人工湿地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条件适宜,人工湿地在处理寒冷地区生活污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同时,我国在人工湿地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国外应用现状国外对人工湿地的研究与应用起步较早,技术相对成熟。

许多国家在人工湿地的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例如,美国、欧洲等国家在人工湿地的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将人工湿地与景观建设相结合,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此外,国外在人工湿地的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包括雨水处理、地下水净化等方面。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第一章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污水处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土地资源,且对于一些偏远地区难以实施。

而人工湿地由于其低成本、高效率和可持续的优点,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污水处理技术。

本章旨在介绍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

第二章人工湿地的分类和机理2.1 人工湿地的分类根据水体的流通方式,人工湿地可以分为流入式人工湿地和流出式人工湿地。

流入式人工湿地一般将生活污水通过管道引入湿地,然后通过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进行处理,最后流出。

流出式人工湿地则是将污水从上游引入湿地,经过处理后再流出湿地。

此外,根据湿地表面特点的不同,人工湿地还可以分为浅水湿地和沼泽湿地。

2.2 人工湿地的处理机理人工湿地通过水体的进入、停留和排放实现对污水进行处理。

在流入式人工湿地中,污水流入湿地后,首先经过大颗粒物的过滤和分离,然后通过湿地植物的吸收、携带和剥离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有机污染物。

同时,湿地中的微生物也在分解和降解有机物的同时,持续地释放氧气,大大提高了水质。

最后,经过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多重处理,处理后的水体排放出湿地。

第三章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效率3.1 湿地处理效率的评价指标湿地处理效率主要通过对处理后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进行评价。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

3.2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效率影响因素湿地处理污水的效率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湿地植物种类、水体流量、水质状况以及温度等环境因素。

不同的湿地植物对于不同污染物有不同的吸附和降解能力,也会影响湿地的处理效率。

此外,水体的流量和水质状况也会直接影响湿地的处理效果。

较高的温度可促进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提高湿地处理效率。

第四章人工湿地的应用前景与挑战4.1 人工湿地的应用前景人工湿地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在我国发展的现状与前景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水环境污染问题。

其中,污水处理是治理水环境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需要大量投资和占地面积,而且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有限。

在这种背景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人工湿地,即模拟天然湿地的生态系统,是由植物、微生物和土壤构成的复杂系统。

它通过植物的吸附、微生物的降解和土壤的过滤作用,可以有效净化污染物。

这种技术既能满足环保要求,又能节约资源,成为一种理想的污水处理方式。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首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适用范围广,无论是市区还是农村,都可以通过建设人工湿地来处理污水。

特别是对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解决传统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

其次,人工湿地建设和维护成本低。

相比传统的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建设起来既简单又便宜,而且运行和维护成本也较低。

再次,人工湿地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显著。

通过人工湿地处理后的水质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对保护水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人工湿地的设计和建设需要根据当地水质状况和环境条件进行科学规划,否则可能会导致技术效果不佳。

其次,人工湿地的运营管理需要专业的人员,缺乏相关专业人才也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另外,人工湿地需要一定的土地资源,特别是在城市地区,土地紧张问题也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

展望未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随着国家对水环境治理的重视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人工湿地技术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投资。

其次,人工湿地技术与其他污水处理技术的结合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将人工湿地与生物膜反应器、地下滴灌等联合使用,能够更好地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应用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应用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进步应用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环保任务。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存在着高能耗、高成本、设备复杂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一种环保、经济、可行的选择。

本文将重点探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分类、进步及其应用。

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原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作用,通过吸附、沉淀、过滤和生物降解等过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标。

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分类依据湿地的自然状况和处理方式的不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分为自然湿地模拟与改造湿地模拟两类。

1. 自然湿地模拟自然湿地模拟是将自然湿地中的特定植物和生态系统模拟到人工湿地环境中,通过植物的吸附、沉淀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来处理污水。

这种方法具有机理简易、效果稳定的优点,主要用于污水中低浓度有机物的处理。

2. 改造湿地模拟改造湿地模拟是在自然湿地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优化,使其更适合污水处理需求。

改造湿地可以分为人工湿地、人工填埋湿地和人工流淌床湿地等几个种类。

这些改造湿地能够充分利用湿度、温度和土壤条件等因素,提高污水处理效果,适用于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污水处理。

四、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步经历了几个阶段。

1. 初期阶段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最早出现于上世纪70时期,初期主要应用于农田排水和城市污水处理。

该阶段的人工湿地模拟主要使用自然湿地的植物和土壤,效果有限。

2. 技术改进阶段上世纪80时期,湿地科学探究的进展和湿地工程实践的积累,推动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进一步进步。

探究人员开始将人工湿地与生态学、水文学及微生物学等学科结合起来,提出了更加系统的工程设计和运营管理方法。

3. 高效处理阶段近年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高效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应用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应用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应用自然湿地是地球上最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以其可以处理污染物的生物、物理和化学机制而闻名。

人工湿地是近年来经过改良而产生的一种环境保护技术,其应用范围涵盖了城市生活污水、农村垃圾渗滤液和工业废水等方面。

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和应用。

1. 人工湿地的类型人工湿地通常分为自流式湿地(FWS)和人工流化床湿地(AFBC)。

FWS使用重力为植物和微生物过滤污水,而AFBC通过微生物和植物对床层中的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

2. 人工湿地的处理机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是复杂的。

它利用了植物的根系、土壤和湿地生物质等因素进行蓄水、沉积、过滤和生物转化等处理,实现对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去除。

2.1. 土壤与水流土壤是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有效介质,同时支撑着湿地植物的生长,能够制定土壤内的生物过滤和贴壁现象。

水流是人工湿地中的元素之一,它有助于溶质的输送和分配,同时对湿地中的流体进行运动和混合。

2.2. 植物根系植物根系是人工湿地处理污水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植物为湿地内部提供了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和生物质,对含氮和磷酸盐等物质处于活跃状态的去除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植物根系还协调了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使水体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硫化氢组分转化为稳定化物质。

2.3. 微生物微生物是人工湿地处理污水中的另一要素。

它们能够降解有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的物质,同时钝化铜的沉淀成分和有害物质。

微生物主要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来去除氮,而磷则被吸收到沉积物中。

2.4. 沉积、过滤和生物转化沉积、过滤和生物转化是人工湿地处理污水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这些机制,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有机物质被过滤、吸附并被缩小为更小的微生物颗粒,同时水中的营养物得以去除。

3. 人工湿地的应用人工湿地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农村和工业领域。

在城市中,人工湿地被广泛地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减少环境污染和净化地下水表面。

而在农业领域,人工湿地被用于处理家畜粪便和垃圾渗滤液。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其发展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是一个集化学、物理和生物处理协同作用的过 程 。通过化学处理 中的氧化分解 ,物理处理 中的沉积过滤 ,生物处理 中的吸收分解 , 协 同完成处理 系统中的污染物的任务。人工湿地污水 处理系统 中的污染物主要为氮 、磷 、悬浮物 、有机物和重金属 。
2 . 1 氮 的去 除 机理
的现象 。
1 。2 人 工湿地 的组 成
湿地 中的氮 去除机理包括挥发 、硝化反硝化 、 植 物摄取等 。在 S a n t e e [ 6 ] 的报道 中,硝化反硝化去氮量占氮去除总量的6 0%~8 6%。根 据R 。K i c k u t h的根区法理论 ,湿地中的植物将氧气从上部输送至主根 部, 从而在植物根区附近形成一个好氧区域 ,离根区较远的地方形成 缺氧区域 , 更远的区域则形成厌氧区域 , 使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可 以同 时进行 。硝化作用在好氧环境下 由自养型好氧微生物完成 , 它包括 由 亚硝酸菌将N H 4 + 一 N转化为N 0 和由硝酸菌将N 0 一 进一步氧化 为N O , -  ̄ 个步骤 。反硝化作用在厌氧缺氧条件下进行 , 反硝化菌氧化分解有机 物 ,将N 0 一 还原为N , 、N 0 , ,使氮 以N , 和N 0 的形式从湿地系统中根本 去除。
2 人 工湿 地 污 水 处 理 机 理
自 然湿地 ,人为设计与建造的由饱和基质、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 、动 物和水体组 成的复合体”【 1 ] 。人工湿地将污水处理和园林绿化合二为 具有很好 的景观效 果和应用价值。与传统污水处理技术相 比,人 工湿地具有运行费用低 ,设备工艺简单 , 具有净化效果好 ,去除N 、P 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适 合于水量和水质不大且管理水平不很高的城 镇 的污水处理。近年来人工湿地在 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具有非 常好的应用前景 。

《2024年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范文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成为环境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以其独特的处理机理和较高的处理效率,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

二、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通过模拟自然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来净化污水。

其处理污水的机理主要包括物理净化、化学沉淀和生物转化三个方面。

1. 物理净化人工湿地通过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对污水进行物理净化。

基质如砂、石、土壤等具有吸附、过滤和截留作用,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植物通过茎叶的拦截、吸附和稳定作用,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杂质。

2. 化学沉淀人工湿地中的化学沉淀作用主要来自于基质中的矿物质和有机物。

这些物质与污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物,从而降低污水中污染物的浓度。

此外,湿地中的氧气和还原条件的变化也会影响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促进其转化和去除。

3. 生物转化生物转化是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核心机制。

湿地中的植物、微生物和动物通过其生命活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转化为较为简单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和微生物细胞等。

其中,微生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分解、同化、异化等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三、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基质类型、植物种类、气候条件、水流状况等。

一般来说,人工湿地对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

在适宜的条件下,人工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可达80%。

《2024年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进展》范文

《2024年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进展》范文

《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的产生和排放成为一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对改善生态环境和保障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进展。

二、人工湿地的原理与特点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利用植物、基质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来处理污水。

其原理是利用湿地植物的吸附、氧化还原等生物过程以及基质的物理过滤、吸附等作用,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

其特点包括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生态效益明显等。

三、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进展1. 基质选择与改良基质是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处理效果。

目前,研究主要关注如何选择合适的基质和进行基质改良。

有研究指出,选用不同种类的介质材料、采用基质优化组合或对基质进行改性处理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工湿地的净化能力和使用周期。

2. 植物种类与配置植物在人工湿地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种类和配置对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有很大影响。

近年来,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

研究表明,选用生长迅速、生物量大、耐污染的植物种类,如芦苇、菖蒲等,能够有效地提高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

同时,合理配置植物,如采取混种、轮作等方式,可以提高湿地的稳定性和净化能力。

3. 微生物作用与强化微生物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强化微生物的作用,提高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

有研究表明,通过投加生物制剂、调整pH值、控制氧气供应等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从而提高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

4. 技术创新与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湿地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利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浮动湿地等技术来提高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和适应不同环境条件。

同时,也有研究将人工湿地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与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等联用,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引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进步,污水处理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人工湿地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建立和修建的湿地系统,利用湿地生物、湿地土壤和湿地植被的协同作用,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的一种环境保护技术。

它是模拟自然湿地的处理方式并进行进一步优化的一种工程手段。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是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人工湿地的去污机理、国内外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主要包括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三个方面。

物理过程是指废水流经湿地时,通过湿地中的水体流动、过滤、沉淀等物理现象,去除废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污染物等。

湿地对颗粒物质的去除主要依靠湿地中植物的根系和湿地土壤的层析作用。

化学过程是指废水在湿地中与湿地土壤和植被的相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以及湿地中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化学变化等过程。

湿地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质等与废水中的化学污染物进行吸附、解吸、复合等反应,进而去除废水中的非溶解性污染物。

湿地土壤和植被中的微生物通过分解、降解有机物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生物过程是指湿地植被和湿地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调节废水中的氧气、氮、磷等元素循环,去除废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

湿地植被通过吸收、利用废水中的养分来生长,起到摄取养分、减少养分流失的作用。

湿地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生物降解、生物吸附等手段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

人工湿地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城市排水处理、农田排水净化等方面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人工湿地工程体系。

比如,美国的著名人工湿地工程Everglades湿地公园是一个以恢复和保护自然湿地为目的的人工湿地系统。

这个人工湿地系统通过植物吸附营养元素和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同时发挥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的功能。

国内人工湿地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目前,我国在城市雨水分流、农田排水净化、污水处理等方面建立了一些人工湿地工程示范项目。

比如,江苏省南京市建立的雨水湿地系统可以有效处理城市的雨洪污水,并将雨水资源利用到城市绿化和景观建设中。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与效率人工湿地是一种利用湿地植物及微生物作用来处理污水的一种技术手段。

近年来,由于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具有投资成本低、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方便等优点,逐渐成为清洁水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探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净化过程。

在一个人工湿地系统中,水流通过湿地植被、底床填料等吸附物的作用,去除了水中的悬浮颗粒物。

湿地植物的根系可以增加底部的氧气供应,并产生微小的气泡,促进气液的交换,优化污水中氧的供应。

同时,湿地植物通过吸取底栖生物的有机物和释放氧气来刺激细菌存在并发酵,生物作用在气候物质中创造化学反应,因此,将有害的物质降解为无害的形式。

生物净化是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核心机理。

湿地植物通过根系与附着其上的微生物形成共生关系,这些微生物具有很强的分解能力。

湿地植物的根系提供表面积大、微生物生息条件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分泌出有机物,为微生物提供营养来源。

这些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氮的硝化和反硝化等复杂的代谢过程,将有机物和氮等污染物从污水中去除。

在这个过程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形成一个高效的处理体系。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是湿地植物的选择。

植物的生长速度、根系的发育状况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直接影响到植物对污染物的吸附和吸收能力。

其次是底床填料的选择。

底床填料的渗透性和吸附性能在处理污水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填料可以提供大量的微生物生存地,吸附和分解污染物。

此外,湿地的水流和气候条件,污水进水质量,操作与管理等因素也会影响到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效率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这主要是因为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和堆积使水流的通过路径降低,导致阻力增大,降低了湿地的通氧能力。

此时就需要定期维护并修剪湿地植物,清除淤积的污泥,以确保其长期高效的性能。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机制及发展方向探讨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机制及发展方向探讨

1 引 言
随 着 人 口剧 增 、 业 化 及 城 市 化 进 程 加 速 , 污 水 染 问 题 日趋 严 重 , 护 水 环 境 的 任 务 变 得 越 来 越 艰 保 巨 。在 各 种 污 水 处 理 方 法 中 , 态 处 理 技 术 由 于 投 生
水 的处 理 、 城市 或公 路径 流等 非 点源 污染 的处理 等 。
同 时 对 人 工 湿 地 污 水 处 理 技 术 的 发 展 方 向 进 行 了探 讨 。
关键 词 : 工 湿地 ; 水 处 理 ; 人 污 净化 机 制
中 图 分 类 号 : 0 . X7 3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49 4 2 1 ) 2 0 0 — 5 1 7 9 4( 0 1 0 — 1 5 0
21 年 2 O1 月
熊 色科 技
J u n l f k e c n ea d T c n lg o ra o ( en Si c n eh oo y e
第 2 期
人 工 湿 地净 化 污 水 机 制及 发展 方 向探讨
彭 莹, 严力蛟
( 江 大 学 生命 科 学 学 院 生 态 规 划 与 景 观 设 计 研 究 所 , 江 杭 州 3 0 5 ) 浙 中的 N、 来 P等 营 养物 质 。不
同基质 对 人丁 湿地 净 化 污 水 能 力 的 影 响是 不 同 的 ,
如廖 婧 琳等 人 ( 0 8 i 研 究发 现不 同基 质对 磷 的吸 2 0 )s ]
附 能 力 差 异 比较 大 , 中 赤 泥 对 磷 的 吸 附 能 力 最 大 , 其 铝 矿 土 次 之 , 粒 和 砂 子 则 比 较 低 ; 同 的基 质 在 人 陶 不
污 水 处 理 与 创 建 生 态 景 观 有 机 结 合 起 来 , 有 良好 具 的 环 境 效 益 、 济 效 益 及 社 会 效 益 , 逐 步 被 越 来 越 经 已 多 的 国家 所 接 受 , 广 泛 予 以 应 用 。 并 人 工 湿 地 是 借 鉴 自然 湿 地 系 统 原 理 , 人 工 建 由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人工湿地是由人工打造的生态系统,其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来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有效处理,人工湿地在处理污水过程中主要是将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有效结合,具有低能耗、高效的特点。

文中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概述入手,分析了人工湿地去污原理,并进一步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具体阐述。

标签: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类型;去污原理;应用前言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水体呈现出严重污染的态势,特别是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十分严重,不仅破坏了水体的生态系统结构,而且还打破了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水体中藻类疯长,水体功能不断弱化,对人和水生动物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这也使人们加大了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的研究力度。

当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深度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方向的应用是生物治理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人工湿地在对污水处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概述人工湿地是模拟自然湿地由人工建造和控制,并以人工湿地填料作为基础,种植特定湿地植物,从而形成人工湿地生态系统。

因此可以充分的利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化学作用、物理作用和生物作用来对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害污染物进行吸收分解,实现污水的高效净化。

而且利用人工湿地来对污水进行深放处理,可以充分的发挥出资源的生产潜力,防范环境的二次污染,对于一些污水处理量不大及管理水平不高的城市非常适合,能够有效的解决这类城市存在的生态问题。

当前人工湿地可以分为几大类,具体包括表流人工湿地、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流人工湿地。

表流人工湿地主要特点是水位线处于地面以上,在水里种植植被,而且植被没出水位线,在这种类型的人工湿地中,由于污水仅在基层表面流过,因此对N、P的去除率处于较低水平。

潜流人工湿地中由于水位在地面以下,水流通过基质透入到床底。

这种情况下,污水通过基质,能够与生长在基质表面的微生物充分进行接触,有效的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率。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

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及其国内外应用现状人工湿地去污机理主要包括物理去污、化学去污和生物去污三个方面。

物理去污是指利用湿地内水体对污染物的沉淀、过滤和吸附作用,通过湿地植物的根系、湿地底泥等对水中的悬浮物质、重金属离子等进行去除。

化学去污依靠湿地内的溶解氧以及湿地植物所分泌的有机物质等对污染物进行化学氧化、还原、沉淀等作用来实现去除效果。

而生物去污是指利用湿地植物的根系和湿地内细菌、藻类等微生物对水中的氨氮、硝酸盐、有机物等进行生物降解和吸纳。

目前,人工湿地去污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国外应用人工湿地去污技术最早的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时期。

由于其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显著,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受人工湿地作为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手段。

尤其在北美和欧洲地区,人工湿地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废水处理技术。

大量的探究表明,人工湿地对水体中的营养盐、悬浮物质、重金属等有着良好的去除效果。

在国内,人工湿地去污技术的探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得到了快速进步。

我国的自然湿地资源丰富,人工湿地的建设利用也有宽广的空间。

人工湿地对城市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目前,我国主要的人工湿地技术包括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技术、植物技术和微生物技术等。

这些技术在城市生活污水、农田非点源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安全保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为例,人工湿地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主要接受湿地人工流化床技术、湿地滞水处理技术、湿地滤池等。

这些人工湿地设施利用植物的根系和微生物的作用,能够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SS、COD、氨氮等污染物,使出水达到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

此外,在农田非点源污染治理方面,人工湿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工湿地可以通过拦截排水和收集径流等方式,有效降低农田农药、化肥等对水体的污染。

总的来说,人工湿地去污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经济好用的废水处理技术,具有宽广的应用前景。

随着国内外探究的深度和不息地实践,人工湿地去污技术也在不息完善和进步。

浅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及其发展前景

浅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及其发展前景

浅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及其发展前景【摘要】近几十年来,对湿地的盲目开垦、水资源的过度耗用、任意排放污染物以及自然界天然水量减少、气候暖干化、泥沙淤积严重等因素导致中国湿地不断退化、面积急剧减少,为了保护湿地,各地除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对自然湿地进行保护外,还积极模拟天然湿地,构建和发展人工湿地,以利用其造福人类。

本文旨在论述湿地及引伸出的人工湿地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效果,利用实际案例采用的工艺流程,以及对人工湿地发展前景的预测。

【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应用实例,发展前景湿地是富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生态系统,被誉为“生物超市”、“自然之肾”、“物种基因库”和“文明的发源地”。

湿地是由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自然综合体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是生物重要的生存环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

近年来,随着湿地破坏与退化带来的环境功能丧失和生态问题的爆发,一方面反映了湿地系统在环境中的重要地位,也在客观上为湿地科学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动力。

通过近20年人工湿地上的研究和实践,其在污水处理中显露的良好发展潜力,将成为今后水处理研究和生态修复的一项重要组成。

(一)人工湿地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的原因1、它能够利用基质-微生物一植物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调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微生物同化分解和植物吸收等途径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同时通过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促进绿色植物生长并使其增产,实现废水的资源化与无害化。

2、它具有投资低(150~800元/吨)、耗能少、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廉(0.1~0.2元/吨)的特点,因此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其基建和运行费用仅为传统二级处理的1/l0~1/2,胡康萍等,1991)。

3、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能维持生物多样性及构成景观的一部分,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因此有较高的生态效益。

浅谈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作用机理与优势

浅谈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作用机理与优势

浅谈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作用机理与优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

其中之一就是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

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成为近年来环保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浅谈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作用机理与优势。

一、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作用机理人工湿地是利用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一种现代化环保方法。

人工湿地采用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通过建造特定的湿地环境,促进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生物降解过程,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一)物理作用:通过湿地中水流的阻滞、扩散、分流、润湿等作用,使污水充分接触植物和水中的微生物,同时促进污水中的颗粒物和胶体悬浮物的自然沉降和筛选;(二)化学作用:人工湿地降解物质的化学作用主要是通过湿地中的植物、微生物和污水中的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使有机物分解产生简单的无机物,如水、氮和磷等;(三)生物作用:湿地水生植物通过它们的代谢作用消耗有机物和营养物,同时提供有利的生境为水中的微生物生长繁殖,不断促进水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降解过程,从而最终使污水得以净化。

总之,人工湿地中这些作用的相互作用,使得水中的污染物得以有效降解和去除,从而起到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

二、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优势(一)低成本:相较于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人工湿地的建设、操作和管理成本较低。

由于人工湿地采用的是自然的生态系统,有很好的自净能力,不需要大量的能源、化学药剂等支撑,而且其运行成本也很低,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的经济成本。

(二)良好的稳定性:人工湿地的处理系统具有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当系统受到部分破坏或者某些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仍然可以通过各类海洋生物自身的调节能力,保证水体中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得以稳定。

(三)多污物净化:人工湿地一般采用的是浅层水培体系,水体反应的面积较大,加之良好的微环境分布,能够同时去除几种或数种污染物质,简化了污染物排放需要采用多个工艺、设备、投入等问题,降低了整个污染治理的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机理与其发展方向摘要:人工湿地法处理废水技术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原理,使用生物方法去除污染物质。

本文对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机理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应用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净化机理;发展方向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它能有效地处理多种多样的废水,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垃圾渗滤液、地面径流雨水、合流制下水道暴雨溢流水等。

据调查统计,在欧洲与北美已有上万座处理城市污水和多种工业废水的湿地系统在稳定运行,污水处理人工湿地在世界其它地区应用的数目也在迅速增加。

人工湿地是人对自然湿地系统的模拟,利用生态的方法来去除污染物,以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人工湿地根据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生物的三重共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实现对污水的生态化处理。

人工湿地与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等)相比,具有处理效果好、氮磷去除能力强、运转维护管理方便、工程基建和运转费用低,以及对负荷变化适应能力强、能耗少、无须化学药剂等优点,同时它可以促进农业、渔业的发展,又可供公共娱乐、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科学研究使用。

1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机理
1.1人工湿地分类
国内外学者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按照系统布水方式的不同或水在系统中流动方式不同划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自由表流湿地和构筑表流)、潜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式潜流湿地)。

1.2人工湿地构成及净化机理
人工湿地由填料、植物、微生物、藻类等几种基本成分构成。

人工湿地具有独特而复杂的净化机理,利用基质——微生物——植物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调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废水的高效净化。

同时,通过营养物质和水分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促进绿色植物生长并使其增产,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和无害化。

人工湿地系统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底面有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如卵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污水可以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曲折地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

在床体的表面种植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的水生植物(如芦苇、凤眼莲等),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环境,来对污水进行处理。

人工湿地可以促进污水的循环和再生,使污水中所含污染物质以作物生产的形式再利用或直接去除。

污水中大部分有机物作为异养微生物的有机养分,最终被转化为微生物体及co2、h2o。

污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进而被微生物利用;污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则可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

随着处理过程的不断进行,湿地床中的微生物也繁殖
生长,通过对湿地床填料的定期更换及对湿地植物的收割而将新生的有机体从系统中去除。

1.2.1悬浮固体物质的分离与转化
悬浮固体物质在湿地中去除的基本机理即为絮凝和胶体颗粒的沉淀,在潜流湿地中相对低速的水流和大的接触表面使得系统中的悬浮物去除率相对较高,大量植物根系和饱和状态的基质,使固态悬浮物被根系以及填料阻挡截留。

潜流湿地系统像一个水平或垂直的重力过滤器,因此,使悬浮物通过在砾石和根区面的生物膜上的重力沉淀(自由沉淀和絮凝),渗透,吸附作用而被分离。

1.2.2有机物的去除与转化
湿地对有机物的去除主要是靠微生物的作用。

土壤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在土壤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污水流经颗粒表面时,不溶性的有机物通过沉淀过滤吸附作用很快被截留,然后被微小生物利用;可溶性有机物通过生物膜的吸附和微生物的代谢被去除。

植物向土壤中传输氧气,使得人工湿地中的溶解氧呈区域性变化,连续呈现好氧、缺氧及厌氧区域。

因而土壤中存活着好氧菌、厌氧菌和兼性菌。

好氧菌通过代谢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厌氧菌发酵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甲烷。

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最终被异养微生物转化为微生物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水、无机氮、无机磷。

1.2.3氮的去除与转化
氮的去除通过好氧和厌氧反应完成。

湿地中大型植物根系上附
着生物膜。

有着好氧、厌氧、缺氧降解区。

处于饱和状态的基质中生长的水生植物,可以增加湿地基质的透气性,湿地植物能将空气传输到其根部,使其自身能在厌氧条件下生长,由于扩散(或泄露)作用,这些空气在植物的每一须根周围形成一层薄薄的好氧区,在这一微小的好氧区中会发生氧化反应。

硝化反应则是在好氧环境下完成的,它主要是将nh3-n氧化成no3-n,反硝化反应则是在缺氧环境下完成的,主要将no3-n还原成n2。

由于氮的去除依赖于植物的吸收,所以在植物的枯萎和死亡期去除效率较低,每年湿地对氮的吸收大约在12~120gn/m3·a。

在脱氮过程中,碳源是影响其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潜流湿地中,植物供给脱氮的有机碳要根据污水中cod与n的比和系统进水中n的形态而定。

从处理硝化的二次出水的研究中发现,覆盖野草、湿地植物等增加生物量时,氮的去除率从30%提高到了80%。

1.2.4磷的去除与转化
潜流湿地中对磷的去除主要是从腐烂植物、聚磷菌中摄取磷。

另外,一些腐烂的植物组织,表面附带介质的金属也会通过沉淀、交换等机理短期的去除磷,但是时间不会太长,不超过1年,而且要依赖于粒状物质。

磷的吸收与大多营养物质的吸收一样,主要在植物的生长期,夏天和春天。

湿地中每年对磷的去除量约为
1.8~18gp/m2。

1.2.5病原菌的去除与转化
病原菌是由固态悬浮物水中的悬浮物带入湿地的中。

它的去除
与固态悬浮物的去除和水力停留时间有关。

由固态悬浮物带人的病原菌与固态悬浮物的去除机理一样,通过沉淀、拦截等达到去除目的。

病原菌被分离后分布在湿地的不同地点,但都必须与它们周围有机群体竞争存活。

一般它们的存活率很低。

如果接近水面,很容易被大气降水或uv射线所消杀。

1.2.6金属的去除和转化
湿地对重金属的去除主要是土壤或填料对重金属的吸附和反应,吸附有离子交换吸附和专性吸附。

污水中重金属离子浓度一般很低,不能与土壤中无机阴离子形成金属沉淀,它可以与土壤中的有机质络合,增强重金属对土壤的亲和性。

土壤中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去除也有相当的作用,它们可通过胞外络合作用、胞外沉淀作用固定重金属,还可把重金属转化为低毒状态,也有的转化为毒性更强的物质。

另外还有植物对重金属的积累,重金属以各种形态存在,其中溶解性的可被植物吸收在植物中积累,茎以上部分可随植物的收割最终从湿地中去除,不溶性的可被介质的过滤作用截留。

还有大片密集的植株以及它们发达的地下部分形成的高活性根区网络
系统和浸水凋落物,使进入湿地的污水流速减慢,这样有利于污水中悬浮颗粒的沉降,及吸附于水中重金属的去除。

1.2.7硫化物的去除
人工湿地对硫的去除主要是微生物的分解及植物的吸收。

有机硫化物经矿质化被分解成硫化氢,部分硫化氢挥发逸出湿地,部分则通过硫磺细菌和硫化细菌的硫化作用形成硫磺、硫酸,它们与土
壤中的各种离子结合形成无机硫化物。

无机硫化物部分会被植物吸收利用,也有一部分会在反硫化细菌的作用下经反硫化作用形成硫化氢,硫化氢再逸出湿地或又参与硫化作用。

2人工湿地的发展方向
人工湿地系统是一项低投资、低能耗、低运行费用、氮、磷去除率高的治理工程技术,在污水的修复方面表现了极大的发展潜力,从而得到公众的普遍接受益。

因此,人工湿地今后的研究将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1)深入研究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机理,建立合理的动力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和实地试验;(2)提高人工湿地的污水净化效果,包括对植物类型、基质类型的优势组合,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等;(3)加强人工湿地对工业废水处理的研究,扩大人工湿地的应用范围;(4)加强对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实例分析,对其应用成果进行推广和学习。

人工湿地系统是仿真独特的土壤-水生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组成的生态系统,在我国是一项正在被研究、应用和发展的处理污水的新技术,由于它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转费、低维持技术、处理量灵活、低能耗、处理效果好等优点,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情,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城镇地区的污水处理方法。

人工湿地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可以在其内部形成良好的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及对该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实践经验的不断取得,该技术将会日趋成熟,在水污染控制领域中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薇.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
[2]孙广智, a.j.biddlestone,k.r.gray,等.人工芦苇床污水处理技术[j].污染防治技术,1999,12(1): 1-4.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微生物室.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4]许光辉,郑洪远.土壤微生物分析方法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5]戴树桂.土壤环境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安树青.湿地生态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7]杨敦.人工湿地脱氮的机理及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3.
[8]孔繁翔.环境微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