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操作题之第八章模块
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模拟试题第八章社会工作行政与答案
![社会工作者中级综合模拟试题第八章社会工作行政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4d77faf90f76c661371aa4.png)
B.分支法
C.社会指标
D.社区印象法
E.德尔菲法
6.以下属于有独立的社会福利行政主管机关的国家上()。
A.中国
B.日本
C.德国
D.美国
E.澳大利亚
7.以下属于把社会福利与卫生合并的行政主管机关的国家是()。
A.澳大利亚
B.日本
C.德国
D.美国
E.法国
8.以下属于把社会福利与劳工合并的行政主管机关的国家是()。
A.北京慧灵
B.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
C.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
D.红枫妇女热线
E.星星雨教育中心
13.以下属于契约型社会服务组织的有()。
A.中国社会工作协会
B.中国扶贫基金会
C.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
D.深圳鹏星社会工作者服务社
E.协作者文化传播中心
14.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类型主要有()。
A.矩阵式
19.社会服务机构最重要的资产是()。
A.形象
B.员工
C.服务对象
D.固定资产
E.信誉
20.以下关于志愿者管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志愿者需要接受训练
B.志愿者需要一定的管理
C.志愿者是最有价值的工作伙伴
D.志愿者不是机构的正式员工
E.志愿者是免费的员工
21.社会服务机构财务管理的着重点在于()。
A.社会责任
B.行为目标
C.使命和责任
D.稳定与长期发展
E.利益最大化
22.社会服务机构财务管理是指有关服务输送方案所需要的财物资源的确认和获得,并确保这些资源被()。
A.有效使用
B.妥善记载
C.有效使用和妥善记载
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第八版)第八章复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第八版)第八章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18f63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69.png)
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第⼋版)第⼋章复习题答案8.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第⼋版)第⼋章复习题答案8.1 简单分页与虚拟内存分页有何区别?进程运⾏时,简单分页的所有页必须都在内存中,除⾮使⽤了覆盖技术,虚存分页并⾮所有页都须在内存页框中,仅在需要时才读⼊页,把⼀页读⼊内存可能需要把另⼀页写出到磁盘。
8.2 什么是抖动?当操作系统读取⼀块内存时,它必须把另⼀块换出。
如果⼀块正好在将要⽤到之前换出,操作系统就不得不很快地把它取回。
这类操作通常会导致⼀种称为系统抖动( thrashing)的情况。
这样会使处理器的⼤部分时间都⽤于交换块⽽⾮执⾏指令。
8.3 为何在使⽤虚拟内存时,局部性原理⾄关重要?局部性原理描述了⼀个进程中程序和数据引⽤的集簇倾向。
因此,假设在很短的时间内仅需要进程的⼀部分块是合理的。
同时,还可以对将来可能会访问的块进⾏猜测,从⽽避免系统抖动。
局部性原理表明虚拟内存⽅案是可⾏的。
8.4 哪些元素是页表项中能找到的典型元素?简单定义每个元素。
页号: 虚拟地址的页号部分。
进程标志符:使⽤该页的进程。
页号和进程标志符共同标志-个特定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的⼀页。
控制位: 该域包含⼀些标记,⽐如有效、访问和修改,以及保护和锁定信息。
链指针: 若某项没有链项,则该域为空(或⽤⼀个单独的位来表⽰)。
否则,该域包含链中下⼀项的索引值(0~2^m -1之间的数字)。
8.5 转换检测缓冲区的⽬的是什么?原则上,每次虚存访问都可能会引起两次物理内存访问:⼀次取相应的页表项,另⼀次取需要的数据。
因此,简单的虚拟内存⽅案会导致内存访问时间加倍。
为克服这个问题,⼤多数虚拟内存⽅案都为页表项使⽤了⼀个特殊的⾼速缓存,通常称为转换检测缓冲区(TranslationLookaside Buffer, TLB)。
8.6 简单定义两种可供选择的页⾯读取策略。
请求分页,只有当访问到某页中的⼀个单元时才将该页取⼊内存。
操作系统第五版答案第8章复习题及习题解答
![操作系统第五版答案第8章复习题及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4d3dda9b0c22590102029d93.png)
精品文档虚拟内存8.1 简单分页与虚拟分页有什么区别?简单分页:一个程序中的所有的页都必须在主存储器中程序才能正常运行,除非使用覆盖技术。
虚拟内存分页:不是程序的每一页都必须在主存储器的帧中来使程序运行,页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读取。
8.2 解释什么是抖动。
虚拟内存结构的震动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处理器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交换块,而不是执行指令。
8.3 为什么在使用虚拟内存时,局部性原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根据局部性原理设计算法来避免抖动。
总的来说,局部性原理允许算法预测哪一个当前页在最近的未来是最少可能被使用的,并由此就决定候选的替换出的页。
8.4 哪些元素是页表项中可以找到的元素?简单定义每个元素。
帧号:用来表示主存中的页来按顺序排列的号码。
存在位(P):表示这一页是否当前在主存中。
修改位(M):表示这一页在放进主存后是否被修改过。
8.5 转移后备缓冲器的目的是什么?转移后备缓冲器(TLB)是一个包含最近经常被使用过的页表项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它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从磁盘中恢复一个页表项所需的时间。
8.6 简单定义两种可供选择的页读取策略。
在请求式分页中,只有当访问到某页中的一个单元时才将该页取入主存。
在预约式分页中,读取的并不是页错误请求的页。
8.7 驻留集管理和页替换策略有什么区别?驻留集管理主要关注以下两个问题:(1)给每个活动进程分配多少个页帧。
(2)被考虑替换的页集是仅限在引起页错误的进程的驻留集中选择还是在主存中所有的页帧中选择。
页替换策略关注的是以下问题:在考虑的页集中,哪一个特殊的页应该被选择替换。
8.8 FIFO和Clock页替换算法有什么区别?时钟算法与FIFO算法很接近,除了在时钟算法中,任何一个使用位为一的页被忽略。
8.9 页缓冲实现的是什么?(1)被替换出驻留集的页不久又被访问到时,仍在主存中,减少了一次磁盘读写。
(2)被修改的页以簇的方式被写回,而不是一次只写一个,这就大大减少了I/O操作的数目,从而减少了磁盘访问的时间。
操作系统原理-第八章 文件系统习题(有答案)
![操作系统原理-第八章 文件系统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4d572f011ca300a6c390c2.png)
第六章文件系统6.3习题6.3.1 单项选择题1.操作系统对文件实行统一管理,最基本的是为用户提供( )功能。
A.按名存取 B.文件共享 C.文件保护 D.提高文件的存取速度2.按文件用途分类,编译程序是( )。
A.系统文件 B.库文件 C.用户文件 D.档案文件3.( )是指将信息加工形成具有保留价值的文件。
A.库文件 B.档案文件 C.系统文件 D.临时文件4.把一个文件保存在多个卷上称为( )。
A.单文件卷 B.多文件卷 C.多卷文件 D.多卷多文件5.采取哪种文件存取方式,主要取决于( )。
A.用户的使用要求 B.存储介质的特性C.用户的使用要求和存储介质的特性 D.文件的逻辑结构6.文件系统的按名存取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
A.存储空间管理 B.目录管理 C.文件安全性管理 D.文件读写管理7.文件管理实际上是对( )的管理。
A.主存空间 B.辅助存储空间 C.逻辑地址空间 D.物理地址空间8.如果文件系统中有两个文件重名,不应采用( )结构。
A.一级目录 B.二级目录 C.树形目录 D.一级目录和二级目录9.树形目录中的主文件目录称为( )。
A.父目录 B.子目录 C.根目录 D.用户文件目录10.绝对路径是从( )开始跟随的一条指向制定文件的路径。
A.用户文件目录 B.根目录 C.当前目录 D.父目录11.逻辑文件可分为流式文件和( )两类。
A.索引文件 B.链接文件 C.记录式文件 D.只读文件12.由一串信息组成,文件内信息不再划分可独立的单位,这是指( )。
A.流式文件 B.记录式文件 C.连续文件 D.串联文件13.记录式文件内可以独立存取的最小单位是由( )组成的。
A.字 B.字节 C.数据项 D.物理块14.在随机存储方式中,用户以( )为单位对文件进行存取和检索。
A.字符串 B.数据项 C.字节 D.逻辑记录15.数据库文件的逻辑结构形式是( )。
A.链接文件 B.流式文件 C.记录式文件 D.只读文件16.文件的逻辑记录的大小是( )。
操作系统第8章测试题及答案整理
![操作系统第8章测试题及答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353ed7f59eef8c75fbfb391.png)
第8章测试题及答案整理注:不保证全部正确,如有错误自行更改一.选择题1.假脱机技术是指。
A.联机同时外围设备操作技术B.对换技术和覆盖技术C.SPOOLing技术D.A和C2.缓冲技术中的缓冲池在中。
A.主存B.外存C.ROMD.寄存器3.引入缓冲的主要目的是。
A.改善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B.节省内存C.提高的CPU利用率D.高I/O设备的效率4.CPU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
A.并行技术B.通道技术C.缓冲技术D.虚存技术5.为了使多个进程能同时处理输入和输出,最好使用结构的缓冲技术。
A.缓冲池B.闭缓冲区环C.单缓冲区D.双缓冲区6.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功能扩充,把原来独立的设备改造成能为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这种设备称为。
A.存储设备B.系统设备C.用户设备D.虚拟设备7.如果I/O设备与存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不经过CPU来完成,这种数据交换方式是。
A.程序查询B.中断C.DMAD.无条件存取8.中断发生后,应保留。
A.缓冲区指针B.关键寄存器内容C.被中断的程序D.页表9.下面的不属于设备管理机构。
A.JCBB.DCTC.COCTD.CHCT解析:JCB作业控制块、DCT设备控制表、COCT控制器控制表、CHCT通道控制表10.大多数低速设备都属于设备。
A.独享B.共享C.虚拟D.Spool11. 是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
A.磁盘B.磁带C.打印机D.键盘显示终端12.以下叙述中正确的为。
A.在现代计算机中,只有I/O设备才是有效的中断源B.在中断处理过程中必须屏蔽中断C.同一用户所使用的I/O设备也可能并行工作D.Spooling是脱机I/O系统13. 是操作系统中采用的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技术。
A.SpoolingB.虚存技术C.覆盖与交换D.通道解析:时间->空间(虚存)、空间->时间(Spooling)14.Spooling技术,实质是将转化为共享设备的技术。
模块八检测题(答案)
![模块八检测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f602ede87101f69f31959b.png)
模块八检测题答案(一) 填空题:1.触发器的逻辑功能通常可用、、和等多种方法进行描述。
(功能真值表,逻辑函数式,状态转换图,时序波形图)2.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是,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是。
(门电路,触发器)3.触发器具有“空翻”现象,且属于触发方式的触发器;为抑制“空翻”,人们研制出了触发方式的JK触发器和D触发器。
(钟控RS,电平,边沿)4.JK触发器具有、、和四种功能。
欲使JK触发器实现n+1的功能,则输入端J应接,K应接。
n QQ=(置0 ,置1 ,保持,翻转,1 ,1 )5.同步RS触发器的状态变化是在时钟脉冲期间发生的,主从RS 触发器的状态转变是在时钟脉冲发生的。
(CP=1, 下降沿)6.时序逻辑电路按各位触发器接受信号的不同,可分为步时序逻辑电路和步时序逻辑电路两大类。
在步时序逻辑电路中,各位触发器无统一的信号,输出状态的变化通常不是发生的。
(时钟脉冲控制,同,异,异,时钟脉冲控制,同一时刻)7.分析时序逻辑电路时,首先要根据已知逻辑的电路图分别写出相应的方程、方程和方程,若所分析电路属于步时序逻辑电路,则还要写出各位触发器的方程。
(驱动,输出,次态,异,时钟脉冲)8.寄存器可分为寄存器和寄存器,集成74LS194属于移位寄存器。
用四位移位寄存器构成环行计数器时,有效状态共有个;若构成扭环计数器时,其有效状态是个。
(数码,移位,双向,4 ,8 )9.74LS194是典型的四位型集成双向移位寄存器芯片,具有、并行输入、和等功能。
(TTL,左移和右移,保持数据,清除数据)10.逻辑图输入端子有圆圈的表示触发,输出端子有圆圈的表示;不带三角符号的表示方式,带三角符号的表示方式;带三角符号及圆圈的表示触发,有三角符号不带圆圈的表示触发。
(低电平,“非”,电位触发,边沿触发方式,下降沿,上升沿)(二)判断题(错)1.基本的RS触发器具有“空翻”现象。
(错)2.钟控的RS触发器的约束条件是:R+S=0。
操作系统-第8章练习题
![操作系统-第8章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8c912fa76e58fafab003a0.png)
0、磁盘的驱动调度有“移臂调度”和“旋转调度”两部分组成。
常用的移臂调度算法有:先来先服务算法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电梯调度算法单向扫描算法。
(要注意题目要求的是哪种算法,求总移动距离还是平均移动距离)假设柱面的编号从0到199。
例如,如果现在读写磁头正在53号柱面上执行输入输出操作,而等待访问者依次要访问的柱面为98,183,37,122,14,124,65,67。
(1).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当53号柱面上的操作结束后,访问柱面的次序为98,183,37,122,14,124,65,67。
读写磁头总共移动了640个柱面的距离。
(从53开始,每次移动距离之和,平均移动距离是640/8=80个柱面)(2).最短寻找时间优先调度算法现在当53号柱面的操作结束后,访问次序为65、67、37、14,98,122,124,183。
读写磁头总共移动了236个柱面的距离。
(从53开始,每次找距离当前最近的进行移动)(3) 电梯调度算法由于该算法是与移动臂的方向有关,所以,应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i)移动臂先向外移。
当前正在53号柱面执行操作的读写磁头是移动臂由里向外(向0号柱面方向)带到53号柱面的位置,因此,当访问53号柱面的操作结束后,依次访问的次序为37、14,65,67,98,122,124,183。
读写磁头共移动了208个柱面的距离。
(ii)移动臂先向里移。
当前正在53号柱面执行操作的读写磁头是移动臂由外向里(向柱面号增大方向)带到53号柱面的位置,因此,当访问53号柱面的操作结束后,依次访问的次序为65、67,98,122,124,183、37,14柱面的访问者服务。
读写磁头共移动了299个柱面的距离。
(总之象电梯一样,移动一个来回完成所有访问)(4).单向扫描调度算法1. 一个磁盘组有100个柱面,每柱面8个磁道,每磁道8个扇区,现有一个文件含5000个记录,每记录与扇区大小相等,在磁盘组上顺序存放(从0面0道0扇区开始),问(1)第3468个记录的物理位置(2)第56个柱面上第7磁道第5扇区对应的块号。
最新操作系统第五版答案第8章复习题及习题解答
![最新操作系统第五版答案第8章复习题及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d84e7620f7ec4afe04a1dff2.png)
虚拟内存8.1 简单分页与虚拟分页有什么区别?简单分页:一个程序中的所有的页都必须在主存储器中程序才能正常运行,除非使用覆盖技术。
虚拟内存分页:不是程序的每一页都必须在主存储器的帧中来使程序运行,页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读取。
8.2 解释什么是抖动。
虚拟内存结构的震动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处理器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交换块,而不是执行指令。
8.3 为什么在使用虚拟内存时,局部性原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根据局部性原理设计算法来避免抖动。
总的来说,局部性原理允许算法预测哪一个当前页在最近的未来是最少可能被使用的,并由此就决定候选的替换出的页。
8.4 哪些元素是页表项中可以找到的元素?简单定义每个元素。
帧号:用来表示主存中的页来按顺序排列的号码。
存在位(P):表示这一页是否当前在主存中。
修改位(M):表示这一页在放进主存后是否被修改过。
8.5 转移后备缓冲器的目的是什么?转移后备缓冲器(TLB)是一个包含最近经常被使用过的页表项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它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从磁盘中恢复一个页表项所需的时间。
8.6 简单定义两种可供选择的页读取策略。
在请求式分页中,只有当访问到某页中的一个单元时才将该页取入主存。
在预约式分页中,读取的并不是页错误请求的页。
8.7 驻留集管理和页替换策略有什么区别?驻留集管理主要关注以下两个问题:(1)给每个活动进程分配多少个页帧。
(2)被考虑替换的页集是仅限在引起页错误的进程的驻留集中选择还是在主存中所有的页帧中选择。
页替换策略关注的是以下问题:在考虑的页集中,哪一个特殊的页应该被选择替换。
8.8 FIFO和Clock页替换算法有什么区别?时钟算法与FIFO算法很接近,除了在时钟算法中,任何一个使用位为一的页被忽略。
8.9 页缓冲实现的是什么?(1)被替换出驻留集的页不久又被访问到时,仍在主存中,减少了一次磁盘读写。
(2)被修改的页以簇的方式被写回,而不是一次只写一个,这就大大减少了I/O操作的数目,从而减少了磁盘访问的时间。
【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模拟试题第八章
![【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模拟试题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ab64fe8f69dc5022aaea00d8.png)
——参考范本——【资格考试】2019最新整理-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模拟试题第八章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第八章计划审计工作考情分析本章属于考试的次重点章节,是审计的基础理论部分,从历年考题来看,以客观题居多,考点很明确,主要围绕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重要性的运用、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以及与审计证据数量之间的关系等进行考核。
主要考点考生在学习时应仔细阅读教材与辅导讲义,多思考,重在理解。
本章主要考点有:1.重要性含义的理解,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包括运用的一般要求、判断标准、两个层次的考虑、账户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分配);2.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三者之间的关系;3.评价审计结果时,尚未调整的错报汇总数超过或接近重要性水平时对审计程序和审计意见的影响(难点);4.审计风险的涵义、模型及模型的运用。
考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A注册会计师是J公司20xx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外勤负责人,在编制财务报表时A注册会计师遇到以下问题,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20xx年)(1~3题)1.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后,确定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水平为200万元,利润表的重要性水平是100万元,则A注册会计师应确定的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为()。
A.100万元B.150万元C.200万元D.300万元【答案】A【解析】如果同一期间各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应当选择一个对任何一张财务报表都重要的重要性水平,即选择最低的那张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作为所有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2.在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初步评价后,A注册会计师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为低水平,则选择实质性程序的策略应为()。
A.以分析程序B.以交易测试为主C.以余额测试为主D.以分析程序和交易测试为主【答案】C【解析】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为低水平,说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水平都较高,注册会计师应选择以余额测试为主的实质性程序,直接证实财务报表的相关认定,获取可靠的审计证据,降低审计风险。
操作系统第八章课后习题
![操作系统第八章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9eecf23770bf78a642954a7.png)
1.目前常用的外存有哪几种组织方式?答;(1)连续组织方式。
为每一个文件分配--组位置相邻接的盘块,由此形成的文件物理结构是顺序式的文件结构。
(2)链接组织方式。
为每个文件分配一组位置离散的盘块,通过给每个盘块设置一个指针,将属于同-一个文件的盘块链接在一起,链接的顺序和文件的逻辑页的顺序一致。
由此形成的文件物理结构是链接文件。
(3)索引组织方式。
为每个文件分配--组位置离散的盘块,为每个文件建立一个物理结构的索引表,记录分配给该文件的物理盘块,以及这些盘块和文件逻辑页顺序的对应关系。
由此形成的文件物理结构是索引文件。
2 •山连续组织方式所形成的顺序文件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它主要应用于何种场合?(1)连续组织方式所形成的顺序文件的主要优点①顺序访问容易②顺序访问速度快(2)连续组织方式所形成的顺序文件的主要缺点①要求为一个文件分配连续的存储空间②必须事先知道文件的长度;③不能灵活地删除和插入记录④对于那些动态增长的文件,山于事先很难知道文件的最终大小,因而很难为分配空间,而即使事先知道文件的最终大小,在采用预分配存储空间的方法时也会使大量的存储空间长期空闲。
(3)主要适用场合:连续组织方式所形成的顺序文件是一种最简单、最常用的文件组织方法,它适用于许多资料处理的场合,如磁带文件,打印文件都是常用的顺序文件。
3.在链接式文件中常用哪种链接方式?为什么?答:链接方式分为隐式链接和显式链接两种形式。
隐式链接是在文件U录的每U 录项中,都含有指向链接文件第一个盘块和最后一个盘块的指针。
显式链接贝把用于链接文件各物理块的指针,显式地存放在内存的一张链接表中。
4•在文件分配表中为什么要引入“簇”的概念?以“簇"为基本的分配单位有什么好处?(1)引入“簇”的原因:为了适应磁盘容量不断增大的需要,在进行盘块分配时不再以盘块而是以簇(Cluster)为基本单位。
一个簇应包含扇区的数量与磁盘量的大小直接有关。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模拟试题第八章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模拟试题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2ce2062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1.png)
第⼋章 计划审计⼯作 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考试的次重点章节,是审计的基础理论部分,从历年考题来看,以客观题居多,考点很明确,主要围绕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重要性的运⽤、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以及与审计证据数量之间的关系等进⾏考核。
主要考点 考⽣在学习时应仔细阅读教材与辅导讲义,多思考,重在理解。
本章主要考点有: 1.重要性含义的理解,重要性原则的运⽤(包括运⽤的⼀般要求、判断标准、两个层次的考虑、账户层次重要性⽔平的分配); 2.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三者之间的关系; 3.评价审计结果时,尚未调整的错报汇总数超过或接近重要性⽔平时对审计程序和审计意见的影响(难点); 4.审计风险的涵义、模型及模型的运⽤。
考题解析 ⼀、单项选择题 A注册会计师是J公司200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外勤负责⼈,在编制财务报表时A注册会计师遇到以下问题,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2004年)(1~3题) 1.在对财务报表进⾏分析后,确定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平为200万元,利润表的重要性⽔平是100万元,则A注册会计师应确定的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平为( )。
A.100万元 B.150万元 C.200万元 D.300万元 【答案】A 【解析】如果同⼀期间各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平不同,应当选择⼀个对任何⼀张财务报表都重要的重要性⽔平,即选择最低的那张报表的重要性⽔平作为所有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平。
2.在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初步评价后,A注册会计师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平为低⽔平,则选择实质性程序的策略应为( )。
A.以分析程序 B.以交易测试为主 C.以余额测试为主 D.以分析程序和交易测试为主 【答案】C 【解析】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平为低⽔平,说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平都较⾼,注册会计师应选择以余额测试为主的实质性程序,直接证实财务报表的相关认定,获取可靠的审计证据,降低审计风险。
3.在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初步评价后,A注册会计师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平为低⽔平,则确定实质性程序时间应为( )。
OSTA计算机基础模拟题第八章
![OSTA计算机基础模拟题第八章](https://img.taocdn.com/s3/m/2ca4cd0bccbff121dd368334.png)
8.1 第1题
【操作要求】:打开A8-1.DOC,按下列要求操作。
1、选择性粘贴:
在MS Excel中打开文件C:\2004KSW\DATA2\TF8-1A.XLS,将工作表中的表格以“Microsoft Excel工作表对象”的形式复制到A8.DOC文档【8-1A】文本下,结果如【样文8-1A】所示。
2、文本与表格间的相互转换:
将【8-1B】“各地招生站及联系方式”下的文本转换成表格,表格为3列7行,固定列宽4厘米;文字分隔位置为制表符,结果如【样文8-
1B】所示。
3、录制新宏:
● 在Excel中新建一个文件,文件名为A8-A.XLS,保存至考生文件夹。
● 在该文件中创建一个名为A8A的宏,将宏保存在当前工作薄中,
用
Ctrl+Shift+F作为快捷键,功能为将选定的宽度设为20。
4、邮件合并:
● 在MS Word中打开文件,C:\2004KSW\DATA2\TF8-1B.DOC,“另存
为”考生文件夹中,文件名为“A8-B.DOC”。
● 选择“信函”文档类型,使用当前文档,以文件
C: \2004KSW\DATA2\TF8-1C.XLS为数据源,进行邮件合并,结果如【样文8-1C】所示。
● 将邮件合并结果保存至考生文件夹中,文件名为A8-C.DOC。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直流稳压电源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直流稳压电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2d85fe10a6f524cdbf85ab.png)
习题8-1 如图8-26所示电路,要求输出电压24V ,电流40mA ,试计算流过二极管的电流。
和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工作电压。
解:V 7.269.0249.0o 2≈==U U mA 202oD ==I IV 5.75222D M ≈=U U8-2 如图8-27所示电路,用四只二极管组成桥式整流电路,在a 、b 两图的端点上接入交流电源和负载,画出接线图。
解: ab 8-3 如图8-28所示电路,改正图中的错误,使其能正常输出直流电压U o 。
解: 如图。
8-4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接成图8-29所示的形式,将会出现什么后果?为什么?试改正。
解:图8-26 习题8-1图2图8-27 习题8-2图ab接负载接负载R图8-28 习题8-3图R变压器副边短路。
因为当u 2为负半周,即b 端为正, a 端为负时,VD 2、VD 1导通,VD 3、VD 4导通。
将VD 1及VD 3正负极换方向。
8-5 在图8-6所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试分析产生下列故障时的后果。
(1)VD 1正负极接反。
(2)VD 2击穿。
(3)负载R L 短路。
(4)任一只二极管开路或脱焊。
解:(1)变压器副边短路。
(2)变压器副边短路。
(3)变压器副边短路。
(4)桥式整流电路变半波整流电路。
8-6 如图8-30所示电路,计算U 21= U 22= 24V 时,负载R L1和R L2上输出的电压? 解:U L1= U L2=0.9U 21=21.6V8-7 一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已知变压器二次侧电压频率50Hz ,负载电阻50Ω,要求负载电压为20V ,试选择整流二极管型号,并选择滤波电容。
解:V 7.162.1202.1o 2===U U A 4.0Loo ==R U I A 2.02oD ==I I V 6.2322D M ==U U查半导体手册可以选择2CZ55B ,其最大整流电流为1A ,最高反向工作电压为50V 。
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模拟试题及答案第八章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
![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模拟试题及答案第八章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486a0b4daef5ef7ba0d3c98.png)
第八章房地产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一、单项选择题1.投资机会研究中的主要内容有地区情况、经济政策、劳动力状况、()等。
A.规划涉及方案B.投资估算C.资源条件D.投资权益2.对投资项目或投资方向提出建议,是()阶段的主要任务。
A.投资机会研究B.初步可行性研究C.详细可行性研究D.项目的评估和决策3.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为±30%,研究费用一般占总投资的0.2%~0.8%,该阶段为()。
A.投资机会研究B.初步可行性研究C.详细可行性研究D.项目的评估和决策4.下列有关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机会研究及相关知识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在投资机会研究阶段,投资估算的精确度为±20%,研究费用一般占总投资的0.5%~0.9%B.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投资项目或投资方向提出建议,即在一定的地区和部门内,以自然资源和市场的调查预测为基础,寻找最有利的投资机会C.特定项目的投资机会研究是要选择确定项目的投资机遇,将项目意向变为概略的投资建议,使投资者可据以决策D.投资机会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地区情况、经济政策、资源条件、劳动力状况、社会条件、地理环境、国内外市场情况、工程项目建成后对社会的影响等5.对市场需求与供应情况、建筑材料供应状况、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项目地址及其周围环境、项目规划设计方案、项目进度、项目销售收入与投资估算、项目财务分析等进行的预可行性研究,属于()阶段。
A.投资机会研究B.初步可行性研究C.详细可行性研究D.项目的评估和决策6.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对于建设投资估算的精度在()的范围内。
A.±10%B.±20%C.±25%D.±30%7.投资估算的精度可达±20%,所需费用约占总投资的0.25%~1.5%,该阶段为()。
A.投资机会研究B.初步可行性研究C.详细可行性研究D.项目的评估和决策8.建设投资估算的精度在±10%,所需费用,小型项目约占投资的1.0%~3.0%,大型复杂的工程约占0.2%~1.0%,该阶段为()。
第八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模拟训练题
![第八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模拟训练题](https://img.taocdn.com/s3/m/8af462ef284ac850ad024284.png)
第八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模拟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世界统一于( )A.存在B.意识C.物质D.物体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 )A.世界观B.方法论C.认识论D.人生观3.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唯物论和辩证法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4.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和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遵循( )的客观过程。
A.人的主观意识B.自身固有规律C.生产力D.生产关系5.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是( )A.诡辩论B.唯心主义C.不可知论D.唯物主义6.做任何事情都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不可靠的B.一切从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出发C.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D.直接经验是唯一可靠的7.哲学上讲的“物质”概念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形式和内容的关系C.主观和客观的关系D.现象和本质的关系8.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 )A.科学实验B.社会革命C.阶级斗争D.生产劳动9.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具有的三个特点是( )A.普遍性、间接性和抽象性B.客观性、强制性和重复有效性C.共性、一般性和重复性D.特殊性、直接性和形象性10.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 )A.必要条件B.前提C.首要条件D.条件之一11.意识的初级形式是( )A.概念B.判断C.推理D.感觉12.意识的高级形式是()A.思维B.感觉C.知觉D.表象1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普遍性B.主观实在性C.客观实在性D.共性14.凡是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就是()A.唯物辩证法B.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15.下列说法中反映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是()A.运筹帷帽,审时度势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C.不可无根据地胡思乱想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6.物质作为各种物质形态的共性,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_ _。
模拟电子技术第八章节习题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第八章节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a0195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2.png)
详细描述
题目三要求根据给定的技术指标,设计一个放大电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放大电 路的各项性能参数,如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带宽等,以满足实际应用 的需求。通过这一题目,掌握了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为今后在实际应用中设计放大电
路打下了基础。
03
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识点回顾
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题目3
分析一个振荡电路的稳定性,包括频率稳定性、相位稳定 性等,并设计一个稳定的振荡电路。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1 2 3
题目1
分析一个音频功率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包括输出 功率、效率、失真度等,并针对其中一项指标进 行优化设计。
题目2
分析一个无线通信接收机的性能指标,包括灵敏 度、抗干扰能力、动态范围等,并针对其中一项 指标进行优化设计。
难点解析与突破
复杂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分析
掌握复杂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如多级放 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等,能够分析其性 能参数和特点。
理解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概念,掌握频率 响应的分析方法,了解频率失真和通频带 等概念。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模拟电子技术的实验操作
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如加法器、减法器、积分器等基本运算电 路的设计和分析。
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包括输入输出电阻、电压放大倍数等 参数计算和分析。
放大电路的分类和特点
了解不同类型放大电路的特点和适用 范围,如共射、共基、共集等基本放 大电路。
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分析
理解放大电路稳定性的概念,掌握消 除放大电路自激振荡的方法。
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 方法,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效率、失 真和散热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操作题之第八章模块
1.关闭“fStudent”窗体(第五套)
DoCmd.Close
2.补充窗体“fTest”上“test1”按钮(名为“bt1”)的单击事件代码,实现以下功能:打开窗体,在文本框“tText”中输入一段文字,然后单击窗体“fTest”上“test1”按钮(名为“bt1”),补充代码设置窗体上标签“bTitle”的标题为文本框“tText”输入内容与文本串“等级考试测试”的连接并消除连接串的前导和尾随空白字符。
(6套2.3)
bTitle.Caption=Trim(me!tText+"等级考试测试")
注意:1.me表示当前窗体,2. Trim是字符函数
3.补充窗体“fTest”上“test1”按钮(名为“bt1”)的单击事件代码,实现以下功能:
打开窗体,在文本框“tText”中输入一段文字,然后单击窗体“fTest”上“test1”按钮(名为“bt1”),程序实现将文本框内容作为窗体上的标签“bTitle”的标题显示。
(31套2.3)
bTitle.Caption=tText
4.在“fEmp”窗体上单击“输出”命令按钮(名为“btnP”),实现以下功能:计算Fibonacci数列第19项的值,将结果显示在窗体上名为“tData”的文本框内并输出到外部文件保存;单击“打开表”命令按钮(名为“btnQ”),调用宏对象“mEmp”以打开数据表“tEmp”。
Fibonacci数列:
调试完毕,必须单击“输出”命令按钮生成外部文件,才能得分。
(8套3.4)
*****Add1*****
Dim f(19) As Integer
*****Add1*****
*****Add2*****
f(i)=f(i-1)+f(i-2)
*****Add2*****
*****Add3*****
tData=f(19)
*****Add3*****
5.试根据以下窗体功能要求,对已给的命令按钮事件过程进行补充和完善。
在“fEmp”窗体上单击“输出”命令按钮(名为“btnP”),弹出一输入对话框,其提示文本为“请输入大于0的整数值”。
输入1时,相关代码关闭窗体(或程序);
输入2时,相关代码实现预览输出报表对象“rEmp”;
输入>=3时,相关代码调用宏对象“mEmp”以打开数据表“tEmp”。
(10套3.4)
*****Add1*****
k=InputBox("请输入大于0的整数")
*****Add1*****
*****Add2*****
DoCmd.OpenReport "rEmp",acViewPreview
*****Add2*****
6.试根据以下窗体功能要求,对已给的命令按钮事件过程进行补充和完善。
在“fEmp”窗体上单击“输出”命令按钮(名为“btnP”),弹出一输入对话框,其提示文本为“请输入大于0的整数值”。
输入1时,相关代码关闭窗体(或程序);
输入2时,相关代码实现预览输出报表对象“rEmp”;
输入>=3时,相关代码调用宏对象“mEmp”以打开数据表“tEmp”。
*****Add1*****
Case Is>=3
*****Add1*****
*****Add2*****
DoCmd.OpenReport "rEmp",acViewPreview
*****Add2*****
注意:和10套是同一题的不同部分。
7.在窗体中还有“修改”和“保存”两个命令按钮,名称分别为“CmdEdit”和“CmdSave”,其中“保存”命令按钮在初始状态为不可用,当单击“修改”按钮后,“保存”按钮变为可用。
现已编写了部分VBA代码,请按照上述功能要求将VBA代码补充完整。
(13套3.5)
CmdSave.Enabled=True
8.单击“刷新”按钮(名为“bt1”),在事件过程中补充语句,动态设置窗体记录源为查询对象“qEmp”,实现窗体数据按性别条件动态显示退休职工的信息;单击“退出”按钮(名为“bt2”),调用设计好的宏“mEmp”来关闭窗体。
(21套3.4)
Form.RecordSource="qEmp"
9.在窗体对象“fEmp”上有“刷新”和“退出”两个命令按钮,名称分别为“bt1”和“bt2”。
单击“刷新”按钮,窗体记录源改为查询对象“qEmp”;单击“退出”按钮,关闭窗体。
现已编写了部分VBA代码,请按VBA代码中的指示将代码补充完整。
(41套3.4)
步骤1:右键单击命令按钮“刷新”选择【事件生成器】,在空行内输入代码:
*****Add1*****
Form.RecordSource="qEmp"
*****Add1*****
步骤2:关闭界面。
步骤3:右键单击命令按钮“退出”选择【事件生成器】,在空行内输入代码
*****Add2*****
DoCmd.Close
*****Add2*****
步骤4:关闭界面。
单击工具栏中“保存”按钮,关闭设计视图。
10.在窗体中有一个“显示全部记录”命令按钮(名称为bList),单击该按钮后,应实现将“tStudent”表中的全部记录显示出来的功能。
现已编写了部分VBA代码,请按照VBA代码中的指示将代码补充完整。
要求:修改后运行该窗体,并查看修改结果。
(29套3.5)
步骤1:右键单击“显示全部记录”命令按钮选择【事件生成器】。
步骤2:在空行内输入代码:
***请在下面双引号内添入适当的SELECT语句***
BBB.Form.RecordSource="select * from tStudent"
*******************
步骤3:关闭界面。
步骤4:单击工具栏中“保存”按钮,关闭设计视图。
步骤5:双击窗体“fQuery”,单击“显示全部记录”按钮,查看该窗体运行结果。
11.在窗体的四个文本框内输入合法的职工信息后,单击“追加”按钮(名为bt1),程序首先判断职工编号是否重复,如果不重复则向表对象“tEmp”中添加职工纪录,否则出现提示;当单击窗体上的“退出”按钮(名为bt2)时,关闭当前窗体。
(22套3.4)
步骤1:右键单击命令按钮“追加”选择【事件生成器】,在空行输入代码:
*****Add1*****
If Not ADOrs.EOF Then
*****Add1*****
步骤2:关闭界面。
步骤3:右键单击命令按钮“退出”选择【事件生成器】,在空行输入代码:
*****Add2*****
DoCmd.Close
*****Add2*****
步骤4:关闭界面。
单击工具栏中“保存”按钮,关闭设计视图。
12.在窗体中还有“修改”和“保存”两个命令按钮,名称分别为“CmdEdit”和“CmdSave”,其中“保存”命令按钮在初始状态为不可用,当单击“修改”按钮后,“保存”按钮变为可用,同时在窗体的左侧显示出相应的信息和可修改的信息。
如果在“口令”文本框中输入的内容与在“确认口令”文本框中输入的内容不相符,当单击“保存”按钮后,屏幕上应弹出如下图所示的提示框。
现已编写了部分VBA代码,请按照VBA代码中的指示将代码补充完整。
(30套3.5)
MsgBox“请重新输入口令!”,vbOKquit
注意:英文标点符号
13.按照以下窗体功能,补充事件代码设计。
窗体功能:打开窗体、单击“计算”按钮(名为bt),事件过程使用ADO数据库技术计算出表对象“tEmp”中党员职工的平均年龄,然后将结果显示在窗体的文本框“tAge”内并写入外部文件中。
(36套3.4)步骤1:选中“窗体”对象,右键单击“fEmp”选择【设计视图】。
步骤2:右键单击命令按钮“计算”选择【事件生成器】,在空行内输入代码:
*****Add1******
If rs.Eof Then
*****Add1******
*****Add2******
tAge=sage
*****Add2******
步骤3:关闭界面,单击工具栏中“保存”按钮。
步骤4:单击菜单栏【视图】|【窗体视图】,单击“计算”命令按钮,生成外部文件。
14.窗体加载时将考生文件夹下的图片文件“test.bmp”设置为窗体“fEmp”的背景。
窗体“加载”事件的部分代码已提供,请补充完整,要求背景图片文件当前路径必须用CurrentProject.Path获得。
(50套3.4)Form.Picture=CurrentProject.Path&“\\test.b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