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重点整理电子教案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重点整理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89028b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b.png)
一.名词解释1.物流:(美)物流是在供应链运作中,对货品、服务及有关信息历来源地到消费低之间有效率、有效益旳流动和存储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规定旳过程。
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内部和外部旳移动以及以环境保护为目旳物流回收。
(中)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旳实体流动中,将运送、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优化管理来满足顾客规定旳过程。
2. 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旳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与服务旳物、提供服务旳设备(含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送工具、仓储设施)、组织服务旳人和信息等若干互相制约旳动态要素所构成旳具有特定功能旳有机整体。
3. 物流需求:物流需求是社会经济活动尤其是制造与经营活动所派生旳一种物旳移动和储存旳服务需求。
4. 第四方物流:是物流服务系统中旳供应集成商,提供组织物流服务所需设施、信息装备等资源和资金、技术,以及物流方案等。
5. 物流节点:物流节点是都市各类物流设施旳集中地区旳统称。
物流节点集多种设施为一体,是大规模、集约化物流设施旳集中地和物流线路旳交汇点,是以仓储、运送场站、流通加工等设施为主,同步还包括一定旳与之配套旳信息、征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旳集中地。
6. 物流节点体系:物流节点体系是指由为满足各类物流需求旳具有不同样等级、不同样功能、不同样规模、不同样覆盖范围而形成旳物流节点集合体。
7. 物流规划:物流规划是指确定物流系统旳发展目旳,以及实现发展目旳旳工程、措施、处理方案、管理模式、政策保障等旳过程。
8. 物流动线:物流动线是物流作业中物品旳移动线路旳空间体现形式,是物流流线旳形式之一。
9. 物流效益:(1)宏观:A.空间效益B .时间效益:1.缩短时间发明旳收益2.延长时间差发明效益3.错位时间效益C.规模效益(2)微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10. 物流供应:物流供应是物流系统性能旳综合体现,一般指节点与通道旳能力与服务,如运送能力、仓储旳库容量、物流中心旳处理能力、配送旳速度等。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全套课件331P)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全套课件331P)](https://img.taocdn.com/s3/m/c67d030855270722192ef79d.png)
以物流规模作为物流系统的目标,是依此来追求“规模 效益”。在物流领域是以分散或集中等不同方式建立物 流系统,研究物流的集约化、机械化、自动化以及信息 系统的利用等。
第三节 物流系统的目标与构成要素
库存控制是及时性的延伸,也是物流系统本身的要 求。涉及物流系统的效益。物流系统通过本身的库 存,起到对众多生产企业与消费者的需求保证作用, 在物流领域中正确确定库存方式、库存数量、库存 结构、库存分布就是这一目标的体现。
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物流概念产生: 1915年美国学者提出 Physical Distribution- 分销物流(传统意义) 创造需求:广告、促销等-商流 实体配送:更省钱、及时送货-物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Logistics (军 事后勤学) 军备物资运输、储存、供应 量大、急需
缩短“生产-消费”时间差 弥补时间差 物流创造物资的时间价值 延长时间价值 集中流向分散 分散流向集中 物流创造物资的空间价值 低值流向高值
流通加工 物流创造物资的形质价值
物 流 的 功 能
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物流的六个正确(6R):
1) 2) 3) 4) 5) 6)
得到正确的物品 以正确的数量 送到正确的地方 在正确的时间 在正确的条件下 以正确的价格
第二节 物流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物流概念的发展:50年代-80年代 Physical Distribution-在美国完善:理论界 走向世界:56年日本 企业内部物流:60年代美国MRP、日本JIT 物流概念扩展:选址、布局、物料搬运 现代物流: -logistics,80年代 物流不局限于分销领域,物资供应、生产、分销、 废弃物再生等全领域 这时logistics不同于军事后勤学上的概念: 军事后勤学 现代物流 MRPII、DRP、LRP、ERP、物流外包和第三方物 流产生
物流系统规划分析与设计-要点汇总-主要内容补充
![物流系统规划分析与设计-要点汇总-主要内容补充](https://img.taocdn.com/s3/m/b14ac34efe4733687e21aa53.png)
1. 物流战略定义 ——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物流 发展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 制定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 2. 物流战略目标 成本最少 投资最少 服务改善
3. 物流战略体系结构 战略层:建设两大平台 经营层:通过客户服务建立战略方向 结构层:进行渠道设计和节点网络规划 职能层:对物流系统战略各个环节进行规范 执行层:对物流系统战略规划的实施和控制
表6-1
至 从
距离从至表
表6-2
工艺流程表
A B
27 27 54 75 39 27 48 66
C D E
54 27 75 48 39 39 69 48 3品 号 1 2 3 4
工艺路 每月产 线 量 A B C 200 D E A D E 900 A B C 400 E A C 650 D E
简述使用因素评分法选址的步骤
(1)给出备选地点; (2)列出影响选址的各个因素; (3)给出每个因素的分值范围; (4)由专家对各个备选地点针对各个因素进行评分; (5)将每一地点各因素的得分相加,求出总分后加以比 较,得分最多的地点中选。
简述物流节点选址选址原则
(1)符合城市或区域总体规划的空间布局要求; (2)各种交通方式重叠和交汇地区; (3)物流资源较优地区; (4)土地开发资源较好地区; (5)地区管理和人才资源较好地区 (6)支持城市或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 (7)有利于整个物流网络的优化; (8)有利于各类节点的合理分工、协调配合;
简述物流节点的功能组成
1.基本功能 (1)城际货运 (2)分拨、中转 (3)仓储保管 (5)配载、配送 (6)拼箱拆箱 (7)信息服务 (8)流通加工 (9)分拣包装 2.物流延伸服务功能 (1)货物调剂(库存物资处理) (2)物流方案规划、咨询 (3)物流咨询培训服务。 3.配套服务功能 (1)车辆辅助服务 (2)金融配套服务 (3)生活配套服务 (4)工商税务海关等服务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e39516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2.png)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物流系统是指在物流管理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一种解决方案。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是为了满足企业物流管理的需求,更好地实现物流流程中的各项任务,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下面是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的重点。
1.需求分析和目标设置:在进行物流系统规划之前,首先要明确企业的物流需求和目标。
这包括了企业的物流业务范围、运输需求、客户服务要求等。
需要对该企业的物流流程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确定企业物流规划的重点和目标。
2. 流程优化和设计:在分析企业的物流流程时,需要对流程进行优化和设计。
这包括了物流工作的流程规划、流程分析和改进。
可以采用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等方法,对物流流程进行建模和仿真,以便找出瓶颈和改善的空间,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3.信息系统设计:物流系统的核心是信息系统,它能够实现物流相关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传递。
在设计物流信息系统时,需要结合物流业务需求和流程优化结果,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流程。
同时,还需考虑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4.技术环境与设备选择: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还需要考虑技术环境和设备的选择。
这包括了硬件设备(如服务器、网络设备)和软件工具(如数据库、应用软件)。
需要根据企业的规模、业务量和预算等要素,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技术环境和设备。
5.业务规则与流程管理: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业务规则和流程管理。
这包括了物流企业的运营模式、运输合同、运费计算、客户服务等业务规则的制定和管理。
同时,还需要对这些业务规则进行流程化管理,以实现物流流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
6.运输网络和资源协调: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运输网络和资源协调。
这包括了货物的配送路线和节点选择,以及车辆和人力资源的调度。
需要借助优化算法和决策支持系统,实现运输网络和资源的协调和优化,提高物流效能。
(完整)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
![(完整)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b164f1de80d4d8d05a4fd0.png)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物流系统概述一、物流系统的含义:是指按照计划为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的要素的统一体.二、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1、系统资源要素:人、财、物、设备、信息、任务2、物流功能要素: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3、节点路线要素(网络要素):工厂、商店、码头、物流中心、车站等4、支撑手段要素:体制、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5、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备、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组织管理6、系统的流动要素: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第二节、物流系统化推进一、物流系统化物流系统化含义:为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效益,把物流各个环节联系起来看成一个大的物流系统,并进行整体设计和管理,以最佳的的结构、最好的配合,充分发挥其系统功效、效率,实现整体物流合理化。
物流系统化目标:(5s)是物流系统具有良好的服务性、快捷性、库存合理、设施规模适当、面积和空间利用率高。
物流系统化的原则: 1大量化 2计划化 3短距离化 4共同化 5标准化 6信息化三、需要首先掌握的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要素:1商品种类item 2商品数量quantity3商品流向route 4服务水平service 5需求时间time 6物流成本第三节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含义物流系统规划一般含义:对拟建的物流系统做出长远的、总体的发展计划与蓝图.物流系统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1):相同之处:a都属于物流项目的高级阶段内容上不包括项目图纸设计b、理论依据相同、基本方法相同(2):不同之处:a、目的不同 b、内容不同四、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类型及其内容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新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一是原有物流系统向新型物流系统转变的改造规划与设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1物流战略规划 2物流系统模式设计 3物流功能要素规划与设计 4作业流程规划与设计 5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 6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课本16页图了解)第四节物流系统的诊断与分析物流系统诊断分析的要求1以整体为目标 2以特定问题为目标 3运用定量方法 4凭借价值判断四、物流系统诊断分析的要素(p18)对物流系统分析,一般要考虑以下目标:1物流系统目标2替代方案3模型4费用和效益5评价标准五、物流系统诊断分析的原则(p18)1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个因素综合考虑2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3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相结合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第二章物流战略规划第一节物流战略概述一物流战略概念物流战略:是企业充分了解市场和物流环境以及自身物流条件的基础上,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以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对企业发展目标、对实现物流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进行的总体谋划。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b67701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7.png)
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重点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是指根据物流管理的需要,对物流系统进行规划、分析和设计的过程。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物流系统的目标确定、系统架构设计、业务流程优化、信息系统集成等环节。
下面将从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的重点进行详细阐述。
物流系统规划的重点:1.目标确定:物流系统规划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物流系统的目标。
物流系统的目标通常包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提升配送服务质量等。
在目标确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物流系统的规模、布局、运作方式、物流网络架构等因素,以确保系统目标与实际需要相符。
2.业务流程优化:物流系统规划的另一个重点是对物流业务流程进行优化。
通过对物流流程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以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考虑物流环节间的协调与配合,以确保整个物流系统运作的顺畅。
3.资源评估与配置:在物流系统规划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对系统所需资源的评估与配置。
这涉及到物流设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各个方面的配备。
通过充分评估和合理配置资源,可以实现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并为系统的未来发展留下空间。
物流系统分析设计的重点:1.系统架构设计:物流系统分析设计的关键是确定合适的系统架构。
这包括物流系统的层次结构、功能模块、信息流动与物流在设计中的相互关联等。
通过系统架构的设计,可以将物流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合理组织,保证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2.信息系统集成:物流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对于物流效率和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物流系统的分析设计中,需要考虑信息系统的集成和优化。
这包括物流系统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相关系统的集成,以实现信息的流动和共享。
3.性能评估与优化:在物流系统的分析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这包括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的执行效率、物流成本、配送准时率等指标的评估。
通过对系统性能的评估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
物流工程电子教案
![物流工程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e270e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9.png)
物流工程电子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定位物流工程是一门研究物流系统设计、运营管理以及物流技术等方面的学科,旨在提高企业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物流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2)掌握物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运营管理策略;(3)熟悉现代物流技术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技巧;(4)具备一定的物流项目策划和实施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物流工程概述(1)物流工程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物流工程的特点与作用;(3)物流工程的基本构成要素。
2.2 物流系统设计(1)物流系统设计的含义与原则;(2)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3)物流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2.3 物流运营管理(1)物流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2)物流运营管理的方法与策略;(3)物流运营管理的现代化手段。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运用PPT等软件,直观展示物流工程的相关内容;(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3)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物流企业,亲身感受物流工程的实际应用。
四、课程考核与评价4.1 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其中过程考核占60%,期末考核占40%。
4.2 过程考核(1)课堂参与度:包括发言、提问等,占总分的10%;(2)小组讨论:包括组内讨论、组间交流等,占总分的10%;(3)案例分析报告:占总分的15%。
4.3 期末考核(1)物流工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物流系统设计与管理的相关知识;(3)实际案例分析。
五、教学进度安排5.1 第一周:物流工程概述(1)物流工程的定义与发展历程;(2)物流工程的特点与作用;(3)物流工程的基本构成要素。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大纲(20200427085719)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大纲(20200427085719)](https://img.taocdn.com/s3/m/38f4ae62aeaad1f346933fb1.png)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3060506课程名称: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英文名称:Logistics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学时学分:学分适用对象: 物流管理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运筹学、配送与配送中心、现代物流技术、交通运输学二、课程简介本课程基于实际发展的需要,结合现代的管理思想、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全面系统介绍了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的概念、战略作用和对企业的影响,描述了进行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的设计过程及其新思想、新技术在其中的影响作用,是一门综合多个学科理论与思想的新兴学科。
This course is based on the actual development needs, combined with modern management ide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ther related to the advancedtheory and method,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planning, strategic role and the influence to theenterprise, description of the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planning and designprocess of new ideas, new technology in which the effect of role, is a comprehensive interdisciplinary theory and thought of the emerging discipline.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适合现代商务、物流行业的应用型人才。
物流工程电子教案
![物流工程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d7ae5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14.png)
物流工程电子教案第一章:物流工程概述1.1 物流工程的定义1.2 物流工程的基本构成1.3 物流工程的发展历程1.4 物流工程的应用领域第二章:物流系统分析2.1 物流系统的概念2.2 物流系统的目标2.3 物流系统的分析方法2.4 物流系统的优化第三章:物流设施与设备3.1 物流设施的分类3.2 物流设备的选择与配置3.3 物流设施的布局设计3.4 物流设施的运营管理第四章:物流运输管理4.1 运输管理的基本概念4.2 运输规划与优化4.3 运输模式的选择4.4 运输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估第五章:物流仓储管理5.1 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5.2 仓储规划与布局5.3 仓储作业管理5.4 库存控制与管理第六章:物流配送管理6.1 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6.2 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6.3 配送作业流程与优化6.4 配送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估第七章:物流信息系统7.1 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功能7.2 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7.3 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与案例分析7.4 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第八章:物流成本控制8.1 物流成本的概念与分类8.2 物流成本计算方法8.3 物流成本控制策略8.4 物流成本绩效评估与优化第九章:物流项目管理9.1 物流项目的定义与特点9.2 物流项目的策划与组织9.3 物流项目的实施与管理9.4 物流项目的评估与总结第十章:物流发展趋势10.1 全球化背景下的物流发展趋势10.2 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10.3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10.4 与大数据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物流工程概述难点解析:理解物流工程的多学科交叉特点,掌握不同应用领域的物流工程实践二、物流系统分析难点解析:物流系统优化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系统思维在物流分析中的应用三、物流设施与设备难点解析:设备选择与配置的决策过程,设施布局的优化方法四、物流运输管理难点解析:运输网络的设计与优化,多式联运的组织与管理,运输成本的构成与控制五、物流仓储管理难点解析:库存控制模型的选择与应用,仓储作业流程的优化,库存管理策略的制定六、物流配送管理难点解析:配送中心的选址与布局,配送路径的优化,配送成本的构成与控制七、物流信息系统难点解析: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物流信息系统的集成与优化,数据管理与分析八、物流成本控制难点解析:物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成本控制方法的适用性,成本绩效的评估与改进九、物流项目管理难点解析:项目风险管理,项目资源配置,项目进度控制与质量管理十、物流发展趋势难点解析:供应链协同管理,绿色物流实践与挑战,物流技术的前沿发展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围绕物流工程的核心概念、系统分析、设施与设备选择、运输与仓储管理、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成本控制、项目管理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展开,涵盖了物流工程的主要知识点。
物流系统分析(教案形式)
![物流系统分析(教案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37631cf50975f46526d3e115.png)
三、系统分析的要点及步骤
(一)系统分析的要点
表4-1 系统分析的要点
项目 目的 对象 为什么 应该如何
物流系统分析
采取什么对 策 删去工作中 不必要的部 分 合并重复的么? 为什么从此入手? 应找谁?
时间 地点 人 方法
为什么在这时做? 为什么在这里做? 为什么由此人做? 为什么这样做?
应何时做? 应在何处做? 应由谁做? 如何去做?
物流系统分析
3、新课讲解:
提问:从系统分析的6个有点询问学生关于与自己息息相关 的学习与工作。 (1、为什么来学校?(学习) (2)、来学校做什么呢?(学习、找工作) (3)、什么时候来的学校? (4)、这所学校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5)、那这些事情的主体是谁呢? (6)、那我们作为主体,应该如何做呢?(这是一个看颜 值的时代) 设计意图:引出系统分析的原则。
物流系统分析
退火算法 模拟退火算法来源于固体退火原理,将固体加 温至充分高,再让其徐徐冷却,加温时,固体内部 粒子随温升变为无序状,内能增大,而徐徐冷却时 粒子渐趋有序,在每个温度都达到平衡态,最后在 常温时达到基态,内能减为最小。 上述不同的方法各有特点,在实际中都得到广 泛地应用,其中系统仿真技术今年来应用最为普遍。 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依赖于计算机软件技术 的飞速发展。今天,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巨大 发展,系统仿真技术的研究也不断完善,应用不断 扩大。
例4-1 美国阿拉斯加原油输送方案的系 统分析。
物流系统分析
(3)方案的分析、比较 方案I:优点是每天仅需四至五艘超级油轮就可 满足输送量的要求,似乎比铺设油管省钱。主 要问题是:不安全、费用大、无保证。 方案Ⅱ:优点是可以利用成熟的管道输油技术。 缺点是成本费用较高。 (4)决策人员的处理策略 (5)进一步分析——提出了竞争方案Ⅲ (6)进一步分析——提出了第二个竞争方案Ⅳ
《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7f2c8389b89680202d8254f.png)
《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029103课程名称: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英文名称:Logistics Systems Design and Analysis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物流管理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物流学二、课程简介《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是管理类本科生专业选修课,是培养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向研究生的重要课程之一。
课程内容包括物流系统概述、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基本理论、物流结点选址与布局设计、物流运输系统设计与分析、物流信息系统设计、物流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物流系统评价与优化等章节。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初步掌握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社会物流系统和企业物流系统的基本结构,掌握物流系统网络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节点规划设计、物流运输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物流系统分析、评价、优化和整合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以及物流系统仿真模型建立方法,从而使学生具有从整体上进行物流系统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Analysis and Designing of Logistics Systems is the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 of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It is also one of important courses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major of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course includes an overview of the logistics system, the basic theory of logistics system designing and analyzing,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 designing and analyzing,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designing, logistics system dynamics models,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logistics system, and so on. Through studying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preliminary concepts,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logistics system designing and analyzing,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structure of social logistics system and enterprise logistics systems, the logistics system and it’s nodes planning and designing, transport network designing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fundamental theories, there are also advanced projects to learn, such as logistics systems modeling, evaluation,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 as well as the logistics systemsimulation modeling methods, which can take the students to a higher level.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较完整)电子教案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较完整)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8ad81bad02de80d5d8400e.png)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第一章1.物流系统构成要素: P3 (掌握)(1)一般组成要素:人、财、物、目标(2)功能要素: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3)支持要素:体制与制度、法律和规章、行政和命令、标准化系统(4)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网络技术及网络(5)结构要素:方式:运输手段,汽车、火车节点:基地,货站、配送中心连线:公路、铁路、航空线2.物流系统实现5个目标:P4(1)Service服务(2)快速、及时Speed (3)低成本Saving (4)Scale Optimization规模优化(5)库存控制Stock Control3.物流系统的特征:P11(1)人工性(2)开放性(3)复杂性(4)可控性4.物流系统的分类 P14(1)按物流发生的位置分类①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生产物流、废弃物流②企业外部物流系统: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2)按物流运行的性质分类①供应物流系统②生产物流系统③销售物流系统④回收物流系统⑤废弃物流系统(3)按物流活动的范围分类①企业物流系统:生产企业物流系统、流通企业物流系统②城市物流系统③国际物流系统(4)按物流的构成分类①专项物流系统②综合物流系统第二章1.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P22 (稍微掌握)(1)系统性原则(2)战略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6)社会效益原则2.物流系统规划的特点 P24 (稍微掌握)(1)物流系统规划是综合规划(2)物流系统规划是动态规划(3)物流系统规划是过程规划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P26 (掌握)(1)主要内容①物流网络规划:物流设施选址规划、物流路线规划②物流设施平面布局规划。
③物流设备选择与布置规划④物流信息系统规划⑤物流运作系统规划(2)步骤①基础资料的调查分析②规划方案的制定③规划方案的仿真3.物流系统规划的常用方法和工具P28 (了解) 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并思考其使用条件(稍微掌握,看书)(1)模型化技术 (2)优化分析法 (3)运筹学 (4)大系统理论及协同论、耗散结构理论 (5)网络计划技术(6)系统仿真(7)系统动力学理论3. SWOT 分析法:P37 (看书)第三章1.引导案例P42 (掌握,看书)2.物流节点的种类:P45:(掌握)(1)转运型物流节点:公路货运站、铁路货运站、公铁联运站、港口、综合转运站(2)储存型物流节点:① 适用对象和权限分类:自备仓库、营业仓库、公共仓库② 所属的职能分类:生产仓库、流通仓库、储备仓库③ 按照结构和构造分类:高层货架仓库、罐式仓库④ 技术处理方式和保管方式分类:普通仓库、冷藏仓库、恒温仓库(3)流通型物流节点:流通仓库、集货中心、分配中心、加工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园区3.物流网络结构的集中典型形式 P47 (了解)(a ) (b) (c)①(a)、(b)为直送模式。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第四章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193f314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9.png)
通过降维技术将多个相关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简化评价过程。
数据包络分析法
通过比较各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对物流系统进行效率评价。
物流系统评价的方法
明确评价目标
确定物流系统评价的目的和要求,为后续评价工作提供指导。
收集数据
收集与物流系统相关的各项数据,包括财务数据、运营数据、客户反馈等。
物流系统评价的步骤
感谢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物流系统的功能
总结词:物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物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管理等,这些功能相互协作,确保物品的有效转移。
02
物流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分析
对系统的整体进行全面分析,以确定系统的目标、功能、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揭示系统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为系统的发展和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将物流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分别进行设计,便于后期维护和升级。
物流系统设计的方法
04
物流系统优化
通过优化物流系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提高物流效率
提升客户满意度
降低环境影响
优化物流系统,确保货物准时、准确、安全地到达客户手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在物流系统优化过程中,应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评价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构建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评价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评价方法,可以是定量的数学模型或定性的专家评估。
进行综合评价
运用选定的评价方法对物流系统进行评价,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物流工程电子教案第二章 物流系统与系统工程
![物流工程电子教案第二章 物流系统与系统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08cf1b264b73f242336c5fc5.png)
第一步明确系统要实现的效用目标
第二步确定反映系统有效度的评价指标
第三步采用成本固定法或效用固定法筛选系统方案
目前,有许多城市制定了物流发展规划,都对自己的物流中心、物流基地和物流园区进行了规划。但是如果从物流运作的功能整体和跨边界的特点来看,以城市的行政区划为基础来制定物流结点的规划具有局限性,可能会出现物流结点分布过密或者物流结点的作用不大的情况。从而影响整体的物流效果。因此建议应以市场辐射区域或经济地理区域为基础对物流结点进行发展战略规划,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的辐射范围和能力。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长江三角洲地区市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市场等。
战略层次的规划侧重于宏观控制解决的是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等问题。物流系统战略层次的规划在各种规划层级中是最高的,时间也是最长的。
战略规划的内容都是在战略层次上的引导,所考虑的是企业的目标、总体服务需求以及管理者通过何种方式来实现这些目标。
备注:
教学内容(教学时数:4)
策略层次的规划则是在战略规划框架下更为细致的指导性规划,通常是一个中期的计划。它在内容上比战略计划更为具体,
2)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意义
(2)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确定原则
系统性、可测性、层次性、简易性、可比性、定性与定量结合、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
2)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政策性指标、技术性指标、经济性指标、社会性指标、资源性指标、时间性指标
备注:
教学内容(教学时数:4)
(3)物流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
可以包括:配送策略规划、供给策略规划、国际物流策略、减少物流时间的策略规划、提高资本生产率的物流策略规划等等。
运作层次规划是在操作层次上的计划是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最后一层。详细的操作计划是用来指导每时每刻的物流活动的。它所包括的内容比较繁杂,所涉及的领域也极为广泛,比如:建立合理的流程计划、车辆调度方案的确定、简化环节和合理的资源整合、以及IT系统的构建等等。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第五章新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第五章新](https://img.taocdn.com/s3/m/f7513155aa00b52acec7ca34.png)
案例: 3. UPS服务零配件物流
•IT制造商 •信息系统
•物流中心
•零配件 •运输 •供应商
•物流
•运输
•存储点 •JIT配送 •用户
•信息 流
案例: 4.TNT电子商务物流(一)
•购买者
•TNT客户
•购买者
•TNT LOOP
•智能订单处理
•与
•+
•货源寻找系统
•仓库 •信函网络 •包裹网络
•快递 •支付系统 •客户服务 •第三方物流 •客户自有系统
•TMS---运输管理系统
•COSCO LOGISTICS IT
2.储存
❖实现物流储存功能的场所主要是仓库,它 可分为配送中心型仓库、存储型仓库和综 合型物流中心三种类型。随着现代物流向 多品种、少批量或多批次、小批量时代的 转变,传统的储存仓库也渐渐演变成现在 的流通仓库。
•WMS—仓储管理系统
1. 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共享
❖ 企业间竞争发展成为供应链间竞争,使供应链上的 企业都意识到只有全面工作,努力提高对消费者的 整体服务水平,才能增加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使彼 此都获得最大的利益。合作行为将会减少风险,大 大提高物流效率。
❖ 要实现高度的合作,对于供应链的主要参与者来说 ,必须共享信息,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就是信息共享 ,缺乏信息共享供应链就无法运作。
(2)决策需求
❖储存中需要的辅助决策信息主要是物品出 库规则、最低库存量、安全库存量、最高 库存量、订货策略等。
3.物流加工
❖实现物流加工合理化主要考虑配送、配套 、合理运输、合理商流、节约等几方面的 需求。由于加工需要加工设备、加工人员 等资源,所以物流加工业务所需要的主要 信息是:有关物品的加工要求、加工时间 、加工能力、加工流程、加工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物流:(美)物流是在供应链运作中,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低之间
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存储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
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内部和外部的移动以及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物流回收。
(中)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中,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优化管理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
2. 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与服务的物、提供服务的
设备(含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组织服务的人和信息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 物流需求:物流需求是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制造与经营活动所派生的一种物的移动和储
存的服务需求。
4. 第四方物流:是物流服务系统中的供应集成商,提供组织物流服务所需设施、信息装备
等资源和资金、技术,以及物流方案等。
5. 物流节点:物流节点是城市各类物流设施的集中地区的统称。
物流节点集多种设施为一
体,是大规模、集约化物流设施的集中地和物流线路的交汇点,是以仓储、运输场站、流通加工等设施为主,同时还包括一定的与之配套的信息、咨询、维修、综合服务等设施的集中地。
6. 物流节点体系:物流节点体系是指由为满足各类物流需求的具有不同等级、不同功能、
不同规模、不同覆盖范围而形成的物流节点集合体。
7. 物流规划:物流规划是指确定物流系统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发展目标的工程、措施、
解决方案、管理模式、政策保障等的过程。
8. 物流动线:物流动线是物流作业中物品的移动线路的空间表现形式,是物流流线的形式
之一。
9. 物流效益:
(1)宏观:A.空间效益
B .时间效益:1.缩短时间创造的收益2.延长时间差创造效益3.错位时间效益
C.规模效益
(2)微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0. 物流供给:物流供给是物流系统性能的综合表示,一般指节点与通道的能力与服务,如
运输能力、仓储的库容量、物流中心的处理能力、配送的速度等。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物流需求受其他因素影响而表现的一些特征。
答:(1)宏观上:生产力布局、社会经济水平、资源分布、用地规模使物流需求呈现出地域差异和分布形态上的差异。
(2):微观上:物流需求的数量和品种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现代科技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和人消费观的变化,提高了物流需求随时间变化的敏感性。
2.简述物流节点的分类:
答:(1)按性质与规模分类: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2)按衔接的运输方式分类:铁路、航空、港口、集装箱、邮政物流节点;
(3)按地域活动范围分类:国际型、全国型、区域型点及城市型物流节点;
(4)按物流功能特征分类:转运型、储存型、流通型、加工型、综合型节点;
(5)按温度层次分类:常温物流节点、低温物流节点。
]
3.简述物流系统规划的意义如何体现的?
答:(1)有利于城市建设与发展(2)有利于物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有利于物流用地的合理布局和物流设施的合理配置。
(4)有利于物流企业经营管理(5)有利于制造业的生产组织与优化
(6)有利于消费者的消费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提升
4.简述物流节点的作用:
答:(1)集约作用(2)节约作用(3)协调作用(4)缓解作用
5.简述物流节点体系的特点和基本形式:
答:基本形式:(1)层积式(2)多主体式(3)混合式
特点:具有不同等级、功能、功能、覆盖范围的物流节点的集合体。
6.简述物流系统的软件支撑要素:
答:指不具有实物表现形态但其作用胜似物质支撑要素的要素。
如体制、制度、法律、规章、规范编制内等。
7.物流项目成本包括哪几个部分?
答:(1)建筑工程费(2)设备与工器具费(3)安装工程费(4)工程建设其他费的总和。
8.分析物流供需平衡原理模式一即供给适应需求模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答:(1)特点:随经济的发展,物流需求增加,打破原来平衡,通过增加物流供给,如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购置物流设备等,使供需再次平衡。
(2)条件:适用于物流业处于起步阶段或初级发展阶段的地区或国家。
9.物流战略包括那些方面?最终目标是什么?
答:(1)方面:物流系统的使命,物流战略的目标、导向、优势、类型、态势、措施等。
(2)目标:物流系统的效率最高和效益最大。
10.简述物流系统的主要特征:
答:(1)整体性(2)相关性(3)目的性(4)环境适应性
11.物流的需求特征有哪些?
答:(1)派生性(2)复杂性(3)时效性(4)地域性
12.简述物流规划的分类:
答:(1)按规划时间:近、中、远期规划;
(2)按规划层次:发展规划、布局规划、工程规划;
(3)按规划内容:城市的、企业的、行业的物流规划;
(4)按物流节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5)按城市规划的工作阶段: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13.简述基于L-OD物流需求预测的基本原理。
答:通过物流生成预测、物流分布预测、物流链选择、物流网络分配四个阶段将未来各区的物流发生总量,分配到物流网络上,以此来获得各物流线路和物流节点的流量,为物流项目的规划和物流流向的实时调整提供依据。
14.什么是物流动线,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物流动线是物流作业中物品的移动路线的空间表现形式,是物流流线的形式之一。
类型:平面物流动线、立体物流动线
15.物流需求预测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物流需求预测是分析物流业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
(2)物流需求预测是制造企业及物流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依据;
(3)物流需求预测是物流规划与设计的依据;
(4)物流需求预测是物流技术设备配置设计的依据
16.简述物流供应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答:特征:(1)关联性(2)时效性(3)经济性(4)连续性
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价格(3)技术(4)物流需求(5)制度和政策
17.分析物流供需平衡原理模式二即供给适应需求模式的特点及适用条件:
答:(1)特点:随经济发展,物流需求增加,打破原来平衡,通过对需求的合理引导使得需求增长相对缓慢,同时采用技术手段使供给适度增加,并在信息化、自动化等技术上和社会、经济、环境等效益上构建新的价值体系,即新的平衡点,使供需平衡
(2)使用条件:使用物流业相对成熟的发达地区或国家。
18.分析供应链一体化条件下的物流系统规划的要点。
答:(1)物流发展的定位于模式;
(2)供应链管理的内部业务流程和组织重构;
(3)供应链数据信息的集成;
(4)建立适应供应链管理要求的绩效评价系统。
19.企业物流成本构成有哪些类型,各自的内容有哪些?
答:(1)企业物流成本项目构成:
物流功能成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
管理成本。
存货相关成本:流动资金占用成本、存货风险成本、存货保险成本(2)企业物流成本范围构成:
供应物流成本、企业内部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废弃物流成本。
(3)企业物流成本支付形态构成:
自营物流成本:材料费、人工费、维护费、一般经费、特别经费
委托物流成本
20.分析中美两国关于物流定义表述上的区别:
21.物流系统规划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1)综合规划(2)动态规划(3)过程规划
22.物流系统的物质要素有哪些?
答:(1)物流设施(2)物流技术设备(3)运输设备与工具(4)信息技术及网络23.如何理解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的区别与联系。
24.企业常见的组织形式有哪些?请分析各自优劣势。
答:(1)直线式:
优点:对所有活动有管理和指挥权,物流效率高,职权明晰
缺点:对物流业务整理要求高,决策风险大
(2)参谋式:
优点:负责整体物流计划、预测、提供决策性建议,减轻物流部分负担
缺点:已造成整体计划不统一,形成管理决策的混乱,降低流动效率。
(3)直线-参谋式:
优点:管理指挥部门集中、职责分明,物流流动效率高,组织稳定性高。
缺点:部门主动性和积极性受限制,部门间互通情报少,易产生矛盾,物流部门协作难度大。
25.举例说明物流节点和物流通道的供给:
答:(1)节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车站、码头、航空港
(2)通道:网络中线路等设施的能力及服务水平。
26.物流效益可以从那些方面计算:
答:(1)直接效益:出售性收益、经营性收益、租赁型收益;
(2)间接效益:增加就业、节约时间、节约里程、减少库存、提高物流服务吸引投资。
三.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