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与深化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深化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深化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深化国企改革的几 点思考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国企改革现状分析 • 国内外国企改革经验借鉴 • 深化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 深化国企改革的政策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我国国企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取 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深 层次问题。
02
国企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深化国企改革对于推动经济高 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国资监管和风险防控
强化国资监管体系
01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法规和制度,加强对国企的审计、监督和考
核,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
02
通过风险评估、预警和应对等措施,有效防范和化解企业面临
的市场、财务、法律等风险。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03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规范企业管理流程,提高企业运营效
尽管国企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国企在产业结构、资源配置、创 新发展等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市
场竞争力。
国企在管理体制、治理结构、人 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仍需改进,缺
乏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
国企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历史遗留问题
国企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
研究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现有国企改革政策及实践的梳 理,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探讨深化国企改革的路径和政策措施 ,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采用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相关政策文件 、学术论文、企业年报等资料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相关政府部门、学术研究机构等权 威渠道。
02
国企改革现状分析

国资国企监管工作问题及对策思考

国资国企监管工作问题及对策思考

国资国企监管工作问题及对策思考国资国企监管工作是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和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然而,当前监管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措施滞后、监管资金不足、监管难度加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监管措施滞后:由于国有资产规模庞大、行业种类繁多,监管机构的规章制度相对滞后。

这导致监管措施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监管效果欠佳。

2. 监管资金不足:国资国企监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监管资金有限。

这使得监管机构难以开展全面有效的监管工作,导致监管层面不够深入,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

3. 监管难度加大:近年来,国有资产注入民营企业以及涉及到海外资产的监管难度日益增大。

这就需要监管机构具备更高的专业水平和监管技巧,以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和各种涉外问题。

二、对策思考1. 完善监管制度:加强与时俱进的监管制度建设,及时跟进国有资本运作形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确保监管措施与企业发展相适应。

同时,建立健全追责机制,对于监管不力的责任人进行问责,以提升监管效果。

2. 加大监管资金投入:加大财政对国有资产监管的支持力度,增加专项监管资金的投入,确保监管机构有足够的经费和资源开展监管工作。

此外,鼓励国有企业自行配备专职或兼职监管人员,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3. 引进监管技术手段:积极引进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高监管的效率和精确度。

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实时监测国有资产运营情况,发现潜在风险。

同时,加强对海外资产的实时监管,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运营。

4. 加强国际合作:国有资产的监管往往涉及跨境合作和国际规则的适应。

加强与其他国家监管机构的合作交流,借鉴国际经验和最佳实践,共同应对监管挑战。

加强国际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有效防范国有资产在国际市场上的风险。

5. 建立长效机制:监管工作不能一劳永逸,要建立健全的长效机制,持续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

关于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几点思考

关于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几点思考

关于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几点思考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国有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形象的建设。

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有一些思考和对策。

首先,国有资产的管理需要更加专业化和市场化。

过去,国有企业管理更加注重政治因素,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国有资产效益不高、资金被挥霍、资产处置难题等问题。

如今,国有资产的管理需要更多地引入市场化的机制,加强专业经理人的管理和决策能力,借鉴市场经济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来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次,国有资产的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和激励机制。

国有资产的管理存在着利益集团的困扰和权力寻租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来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效管理。

同时,需要建立激励机制,让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能够根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而得到相应的回报。

只有协调好监督和激励,才能更好地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另外,国有资产的管理需要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包括环境保护、员工福利、公益事业等。

只有注重社会责任,国有企业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和资源支持。

同时,国有企业也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不能只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了未来的发展潜力和风险。

最后,国有资产的管理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国有企业的管理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创新和技术进步。

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国有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地位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国有资产的管理既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也存在一些思考和对策。

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市场化的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和激励机制,注重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国有资产的管理才能不断地提高,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形象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

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思考
施所带来 的净收益正呈现边 际递减趋势 , 一些深层次的新旧矛 盾纵横交错在一起 , 成为阻碍 国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 “ 绊脚石” 。目前国企改革 已经进入深水区 , 面临深层次结构性 的改革 , 改革过程难 以推进 。以当前 国企改革 中的难点—— 内
进 一步 阐明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方 向、 主要 目标和指导 方针 , 明确 了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 的方向。这l年间 , O 在国
年来 , 国有企业改革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 的中心环节 。随 着改革 的深入 , 国有企业实现 了从政府行政机关 的附属 向市场
主体 的转变。这一过程 , 大体经历 了三个阶段 。 扩大经 营自主权阶段 。 这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党 的十 四届三中全会 , 了l年时间。 用 5 改革开放 以前 , 国家对国有企业
的试点 , 调整 了国家与企业 的责权 利关系 , 进一步明确 了企业 的利益主体地位 , 调动 了企业和职工 的生 产经营积极性 , 增强
了企业 活力 , 为企业进入 市场奠定了初步基础。 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阶段 。 这个阶段从党的十四届三 中全 会到党 的十六大之前 , 了1年时间。十四届三 中全会明确 了 用 O
有大 中型企业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 采取改组 、 、 联合 兼 并 、 赁、 租 承包经营和股 份合作制 、 等形式放开搞活国有 中 出售
小企业。特别是 19 -2 0 年 , 中央 、 98 00 党 国务院带领 国有企业实 施 了改革脱 困3 年攻坚 , 过债转股 、 通 技改贴息 、 政策性关闭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锄 ≯
. 0 .。 。 。 “ 、
— 0 囊 鲻

新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新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中,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作用变得愈发重要,而国资国企改革也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新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的实践与思考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希望能够对这一重要话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一、国资国企改革的基本概念国有资本是指由国家拥有和控制的资本,而国有企业则是由国有资本投资设立和经营的企业。

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而国资国企改革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展开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和政策,旨在提高国有资本的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二、新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作用日益突出。

然而,国资国企改革的进程并不平坦,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着效益不佳、管理不善、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新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三、新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的实践新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的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深化企业改革,激发企业活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国有资本效益;改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推进国资国企创新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等。

这些实践措施旨在通过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增强其活力和竞争力,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四、新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在新形势下,需要大力推动国资国企改革的进程,但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平衡国企改革和企业发展的关系,防止改革重心向企业改革、产生“一刀切”现象;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避免改革碎片化和表面化;要加强对国资国企改革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改革取得实效等。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新形势下国资国企改革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重要课题,其实践和思考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有资本的发挥至关重要。

在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同时也要注重实际效果和效益,不能仅仅为了改革而改革。

强化当前国有企业监管的几点思考

强化当前国有企业监管的几点思考

强化当前国有企业监管的几点思考1. 引言1.1 当前国有企业监管现状当前国有企业监管现状存在许多问题。

国有企业监管制度相对滞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监管主体职责不明确,监管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畅通等问题。

监管力度不足,监管手段单一,依靠行政手段过多,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监管失效。

监管水平较低,监管人员素质不高,对市场变化反应不灵活,容易被监管对象钻制度漏洞。

这些问题导致国有企业存在违规操作、腐败行为、管理混乱等现象,给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加大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水平、强化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技术应用等措施,才能有效解决当前监管不严重的问题,保障国有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1.2 监管不严重问题当前国有企业监管存在监管不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监管力度不足、监管流程不规范、监管责任不清晰等方面。

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一些国有企业存在着违规经营、腐败问题无人监管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监管流程不规范也是一个问题,一些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存在流程混乱、监管标准不统一等情况,影响了监管效果。

监管责任不清晰也是导致监管不严重的重要原因,一些监管机构在履行监管职责时不清楚自己的具体责任范围,导致监管工作无法真正落实到位。

以上种种问题表明当前国有企业监管存在严重不严重问题,必须加强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水平,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责任,加强监管技术应用,才能有效解决当前国有企业监管不严重问题,确保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引言结束】1.3 加强监管的重要性加强监管是当前国有企业监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的代表,其经营状况和运行效率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利益。

由于监管制度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不够大、监管水平不够高、监管责任不够明确、监管技术应用不够广泛等原因,导致国有企业监管存在很多弊端和漏洞,容易发生违规违法行为和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好意见和建议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好意见和建议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好意见和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我国的国资国企改革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好意见和建议:一、加强国资监管,提高经营效率。

国有资产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效益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

因此,应该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二、推进国资国企市场化改革,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国资国企市场化改革是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应该落实市场化改革的要求,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对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同时,应该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和控制,让企业更加自由地选择生产经营方向和方式。

三、加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实体,其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意识也应该得到提高。

应该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和引进。

国有企业是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平台,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应该推行激励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加入国有企业。

同时,应该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的职业发展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总之,只有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强监管,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才能让国有企业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与深化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与深化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四、 结论
断深入 的宣传活动 , 不断地消除农 民对于合作 医疗保 险的误解 之 处, 使参加合作医疗成 为农 民的必修课 , 使合作医疗 的观念深 入人心 。另外,在宣传的同时应 该做一些事情让农 民切实看到 合 作医疗 的可行性 , 例如建立相关 医务室 , 逐步降低相关药品价 格 等。通过种种渠道加强农民对于合作医疗保险 的认识 。 ( 二) 建立健全筹资机 制 针对 以上提 出的筹资机制 的问题,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 门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对不建设,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条文, 减 少 甚至 杜绝贪污 腐败 的现象 , 使合作 医疗 保险补助款能够真正 的到农 民手 中。另外, 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渠道 , 引领农 民发家致 富, 只有农 民富裕 了, 他们对 于合作医疗保险 的认识才会更深刻 。
的保障居民一生的医疗 。不断地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条文,为 合 作保 障 医疗 保 险 的 实行 保 驾 护 航 。 参考文献:
【 l 】 蔡世刚_ 我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D 】 . 武汉科技大学, 2 0 0 7 . 【 2 】 张劲松. 探析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J ] . 农业经济 , 2 0 0 9 。
( 1 0 ) .
更具马斯诺 的需 要理论 , 他们对于 医疗保 险才会更加信任。另 外还应充分利用社会集 资方面 , 在社会上 号召有志人士进行 农
村合作医疗保险 的募捐 , 通过社会渠道进行 农村合 作保 险的筹 资工作 。 . ( 三) 完善关于合作医疗 的相关法律条文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 从政策层 面到具 体行 动的过
享受着相对较好的地理环境资源和更多的政策倾斜 ,由此产生

我 国国资监 管制度建设和 国企 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现状分析

国资国企监管工作问题及对策思考

国资国企监管工作问题及对策思考

国资国企监管工作问题及对策思考近年来,国资国企监管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国有资产在中国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国企更是承担着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

然而,在国资国企监管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监管不到位、腐败问题、效益不高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论述国资国企监管工作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一、监管体系不完善在国资国企监管中,监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监管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职责不清、监管协调不力等。

首先,监管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导致监管行为分散、互相推诿责任。

其次,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不够密切,导致监管协调上存在困难。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完善监管体系,明确各级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力边界,并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

二、腐败问题严重腐败问题是国资国企监管中的一大难题。

一些国企管理层利用职权便利进行权钱交易,损害国有资产利益。

腐败不仅导致企业效益下降,也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国家财富。

为打击和预防腐败,首先需要加强监管部门的内部监督和纪律约束,加大对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

其次,要建立健全反腐败机制,加强国有资产流程监管,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公众监督力度。

此外,培养和选拔廉洁高效的国企管理人员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

三、企业效益不高国有企业的效益问题一直备受瞩目。

一方面,一些国企经营效益不佳,长期亏损甚至倒闭,浪费了大量的国有资产。

另一方面,一些国企过于依赖国家支持,以政府补贴和优惠政策为主要盈利来源,缺乏竞争力。

为提高企业效益,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首先,加大对国企的指导和帮扶力度,强化国企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营销能力。

其次,加快国企改革步伐,推动国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自身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此外,还应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全面管理和监控,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效益。

四、员工素质和激励机制需要改进国企员工的素质和激励机制也是国资国企监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深化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深化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深化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企的改革也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深化国企改革旨在提高国企的效率和竞争力,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然而,对于如何深化国企改革,我们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以下是我对于深化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一、激励机制首先,对于国企的改革,我们需要建立起激励机制。

这个机制将是国企发展的动力,也是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保证。

目前国企的管理相对比较僵化,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疲态。

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激励制度,可以鼓励员工积极工作,在工作中发挥所长,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二、市场机制其次,在国企改革中,我们也需要借助市场机制进行改革。

市场竞争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激发企业内部活力、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

国企经常由于垄断、不公平竞争的手段旁落,无法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因此,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鼓励国企走向市场,与其他企业竞争,可以促进国企走向市场化、法治化和市场定价。

三、去杠杆化在深化国企改革中,我们更应该着眼于去杠杆化的问题。

杠杆率过高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国企更是如此。

过度杠杆化会使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还债难度大、利息支出高等问题,拖累企业发展。

因此,国企的杠杆率应该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避免风险的积累。

四、流程优化最后,国企改革还需要进行流程优化。

优化流程能够加快整个经营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特别是在国企这样的大型企业中,优化流程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优化流程,国企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

总之,深化国企改革可以说是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而且国企改革的深化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正如上述几点思考所提到的,我们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借助市场机制、去杠杆化、优化流程等,这些都将是深化国企改革的有效措施,将为国企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同时也将为整个经济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对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性认识和思路举措的思考

对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性认识和思路举措的思考

第 1 页 共 7 页对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性认识和思路举措的思考新形势下国企改革的“抓大放小”随着中国参加wto ,国企改革也加大了力度。

从目前国家和各省市的改革战略上看,国企改革的主要思路仍然是如何抓大放小的问题,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手法上,显然与前有了很大的不同。

国企的放小,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员工持股的改制,而且采用这种解决方式的比例比前有所加大,在具体操作步骤上也得到了逐步完善。

国企的抓大,那么取得的突破较小。

为了应对中国参加wto 后的市场竞争环境,各级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除了继续抓好大型企业的经营,还继续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搞集团化建立,力图以规模化、集团化来应对入世后的挑战。

总体上说,国企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在思想观念上还没有太大突破,不管是抓大,还是放小,都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

一、国企改革的放小,要树立动态资产的观念。

国企放小,主要是中小国企改制。

目前,各级政府都在积极进展中小国企改制。

虽然在经济理论界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当中,对于国企应采取哪种改制方式还存在争论,但各方都认为改制是势在必行的,中小国企的改制并不会影响到国家的根本制度。

各方对于改制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围绕着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目前,国企的转让价格主要是以企业的净资产为标准,第 2 页 共 7 页对于员工购置企业资产的,国家再让出一定的利益给员工,以促进企业的改革,同时也藉以成认企业员工多年来为企业做出的奉献。

如厦门市文件规定:对于员工一次性全部购置企业股份的,可以给予20%的优惠。

其他省市也做出了类似但标准各不相同的规定。

但是即便国家对于国企改制给予了优惠支持,企业对于改制的反响仍然不一。

总体上看,效益好的企业的员工积极拥护改制,积极出资购置股权;而效益不好的企业,政府虽然给了优惠,员工仍然不愿意购置股份。

这就阻碍了企业改制的进程,也影响了国家对于中小企业改革的进度。

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以企业净资产为价格转让标准的方式存在着不够科学的方面。

强化当前国有企业监管的几点思考

强化当前国有企业监管的几点思考

强化当前国有企业监管的几点思考近年来国有企业监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支柱性经济实体,其发展与改革一直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

国有企业监管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针对当前国有企业监管的现状,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首先是监管体制和标准。

当前国有企业监管体制相对分散,导致监管标准不一,监管效果不尽如人意。

要加强国有企业监管,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明确监管职责和权限,建立统一的监管标准和评价体系。

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监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廉洁意识。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监管体制和标准,才能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监管效果。

其次是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国有企业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表,其经营活动应该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的信息公开度较低,存在着不少问题。

要加强国有企业监管,就需要提高信息公开的透明度,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投入产出情况。

政府部门也应该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确保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防止信息不对称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再者是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目前国有企业监管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来加强监管力度和提高监管效果。

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就需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全面监管,不仅要关注其经济运行,还要加强对其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的监管。

还要建立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让那些违法违规的国有企业不能逍遥法外。

只有建立起健全的监管机制,才能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是加强监管力度和法治化。

当前国有企业监管力度相对不足,监管部门的执法力度也相对较弱。

要加强国有企业监管,就需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还要提高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让违法者付出合适的代价。

还要加强对监管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确保监管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只有加强监管力度和法治化,才能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合法性和规范性。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和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资国企改革成为推动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的国资国企改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历史。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4年,实行了国资国企改革的政策。

此后,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国资国企改革的目的是适应改革开放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改进国企经营管理,并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国资国企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虽然国资国企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国资国企的管理效率较低。

很多国企为了表现其规模,在资源分配、决策等方面不够灵活,导致复杂的管理结构,从而导致管理效率低、经营费用高、经济效益不高。

其次,国资国企缺乏创新能力。

由于企业文化、经营模式等原因,国资国企的创新能力落后于国外企业,无法把握经济变化的市场机会。

此外,国资国企的激励机制也存在缺陷,无法对职工有效激励,贯彻市场导向原则,从而阻碍经济发展。

三、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和建议要想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首先要加强管理,加快建立及落实现代企业制度,调整机构设置,改革财务管理体制,落实科学管理制度。

其次,要改进激励机制,加强对下属企业的投入,建立良好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激励机制,让员工拥有更多的收获,强化职业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更大的积极性。

此外,要开放市场,加大市场竞争,完善市场机制,推动国家制度的发展,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保护国家资产,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结语总之,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重要的。

要想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准备:加强管理、改进激励机制、开放市场。

只有通过扎实的工作,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推动市场化建设,才能使国资国企改革取得更大的成就,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国企改革心得体会

国企改革心得体会

国企改革心得体会篇一:关于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国企改革仍然是下一步中国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我觉得国企改革重点不在于产权改革上,而在于国企的市场定位上,在于政府机构如国资委在中国产业、市场结构中的功能定位上。

本文就国企绩效与国企市场定位谈几点看法:××年国企(尤其是央企即中央直属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利润可超亿元)取决于:()油价与主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这个因素的贡献会占新增利润的左右);()垄断。

央企利润的来自于石油、电信等个特大企业。

因此,央企的成绩其实是央企体制存在问题的反映。

如果我们认同上述原则,那么国资委只是受广大人民与政府委托管理国有资产的一个董事会,其行使的职权只应在企业内部,而在市场关系上,国资委只相当于一个企业主,应受市场监管机构的监管。

而国资委在决定电信企业高管人员互换时,运用了人事权,在现存体之下是合法的,但这样做合理吗?这种做法事实上把国家电信视为一家企业,没有尊重市场竞争规则。

同样,当国资委决定央企高管人员的薪金标准不能与职工平均工资差距过大时,也没有承认经理市场的价值规律,而是按类似于政府任命公务员的规则办事。

国资委正在实行的央企主辅业分离的举措具有改革取向,有利于国企剥离沉重的社会包袱,但一家家企业由行政推行主辅分离,由国资委规定什么是主业?什么是辅业?这实际上相当于让国资委承担了产业布局的领导者角色。

主辅分离事实上涉及到产业政策与市场结构,这本来应受市场竞争的约束与市场监管机构的管束。

但在目前,国资委可以单独运作。

不妨想一想,国资委管辖的家央企跨越中国众多产业,如果让国资委这么运行下去,这会不会在中国经济中出现一个巨无霸?国资委会不会就是以前的经贸委?如果这样一个不仅作为国企总老板而且也是跨越产业、跨越市场的国企的小的经贸委来与民营企业、合作企业、外资企业对阵,那么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到何日才能做到公平、有效、竞争、公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下一步应解决的重点是:()银行体制的竞争、化解风险、改善服务;()在电力、电信、交通、城市基本设施、能源、科技等产业从事实上克服政府垄断所带来的低效、腐败与不公平;()从根本上改变股市上国企为主,光是央企就占股市融资资本的局面。

关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现代国企研究 2018. 6(下)8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国企国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这就要求国有企业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努力开创新时代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新局面。

关键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思考一、现阶段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实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国企改革仍然面临不小差距,亟待解决。

少数企业对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理解、领会把握不全面、不深刻,对相关改革政策文件学习掌握不深不透,没有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改革攻坚的重大意义,结合本企业主动谋改革、思改革、推改革的意识不强,推进改革办法不多、找不到抓手,改革的针对性、有效性不强。

此外,面对稳定经济增长、加快转型升级等繁重任务,少数企业没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对改革不敢干、不愿干现象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没有完全按照攻坚战要求推进改革,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导致改革进展不平衡,比如三项制度改革、压缩管理层级、企业上市、“僵尸企业”出清等工作进展缓慢,与攻坚战进度安排还存在较大差距。

部分企业改革机构作用不明显,对改革落实情况跟踪、检查不够,掌握情况不及时、不全面,抓进度统筹、力量统筹的措施力度不够,工作效率偏低。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作为云南省属重点骨干企业之一,云南冶金集团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脱困求生、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国企改革攻坚战决策部署,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改革步伐,优化深改方案并推进落实、积极推进集团管控转型,全面推行“管控中心+平台公司”的管控模式,不断加大内外开放合作力度,深化改革取得了新突破。

强化当前国有企业监管的几点思考

强化当前国有企业监管的几点思考

强化当前国有企业监管的几点思考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国有企业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

为了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们需要对国有企业的监管进行进一步的强化。

下面就对当前国有企业监管进行一些思考。

一、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国有企业的监管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系统的监管框架,制定一整套科学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和规范。

这就需要加强监管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国有企业监管应当与时俱进,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监管理念,努力构建国有企业监管的专业团队,以提高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水平。

国有企业监管需要更加注重细节,对国有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监管。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国有企业经营活动的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二、加强监管的公开透明国有企业是国家的重要财富和资源,国有企业的监管应当是公开透明的。

通过加强对国有企业监管信息的公开,可以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国有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也能够让国有企业更加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

加强对国有企业监管信息的公开,还能够有效增加国有企业的监管压力,从而促使国有企业更加主动地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稳定。

三、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监管的激励机制国有企业监管不仅仅是要发现问题和进行惩罚,更加重要的是要引导国有企业积极开展经营活动,提高经营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监管的激励机制。

在国有企业监管中,不仅应当加强对国有企业不良行为的处罚力度,更需通过激励手段鼓励国有企业开展经营活动。

可以对那些在经营管理中表现突出的国有企业给予奖励和补助,以此来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强化国有企业监管的责任落实要加强国有企业监管,首先就需要强化监管的责任落实。

国有企业监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切实履行好国有企业监管的职责。

五、加强对国有企业监管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国有企业监管应当被纳入法制的轨道,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监管法律体系。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心得感悟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心得感悟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心得感悟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这就像是一场在经济大舞台上的华丽变身秀。

国资国企在咱们国家的经济体系里,那可是举足轻重的角色,就像一艘艘巨大的航母,稳稳地航行在经济的大海上。

以前啊,这些“航母”可能有些地方不够灵活,运作起来有点像老黄牛拉车,慢慢悠悠的。

可这深化改革呢,就像是给这些“航母”换上了最先进的引擎,重新设计了船身,让它们能在大海里乘风破浪,快速前行。

就拿我了解的一个国企来说吧。

以前这个企业内部管理特别僵化,就像一潭死水,毫无生机。

员工们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没有太多的创新动力。

这就好比是一群人在黑暗中摸索,没有方向。

可是啊,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春风吹到这个企业,变化那是翻天覆地的。

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的创新能力,就像伯乐寻找千里马一样,挖掘那些有想法的员工。

这时候的企业内部啊,就像点燃了一把火,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各种新奇的想法就像泉水一样涌出来。

这还不算完,企业在资源配置上也进行了优化,以前那些闲置的资源就像被遗忘在角落里的宝藏,现在都被重新挖掘利用起来了,就像把散落在地上的珍珠串成了美丽的项链。

再看看国企的市场竞争力方面。

以前啊,有些国企就像温室里的花朵,虽然有着政府的扶持,但面对市场的狂风暴雨时,有点招架不住。

深化改革之后呢,这些国企被推向了市场的最前沿,就像勇敢的战士奔赴战场一样。

他们开始学习市场的规则,了解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

这就像下棋一样,你得清楚对手的路数,才能制定出自己的策略。

现在的国企啊,不再是那个躲在后面等着照顾的孩子,而是能在市场上和其他企业一较高下的强者。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还让国企在社会责任方面有了新的担当。

以前啊,可能有些国企做社会责任就像是完成任务一样,有点应付了事。

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就像一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里的大哥,主动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比如说在环保方面,国企带头搞绿色生产,就像一个环保卫士一样,守护着我们的环境。

这不仅对企业自身的形象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
是我对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首先,应加快推进政府监管体制的调整。

改革要实现规范的管理,营造一种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切实减轻政府和国企过度的交叉监管,有效实现市场机制在国企管理中的行之有效。

其次,要优化国企经营管理结构。

要建立遵循集体利益原则、透
明公开原则的国企治理结构,使政府在企业内部相对保持一个观望状态,把股东权益和实际运作等关系进行有效的分离,形成独立的价值
创造机制。

此外,还要注重建立国企金融保障体系。

一方面要加强发展国有
资本、廉洁管理的合法化程序,监督检查,严禁腐败现象;另一方面
要建立国企金融保障体系,利用资本市场,通过股权结构的调整来控
制风险,保障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最后,应加强国企内部管理水平和制度体系的完善。

要加强书面
决策制度,提高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和改善公司内部的会议制度,建
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构,确保公司经营行为的合法性和快速有效的决
策执行。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是实现政府、市场、企业各个主体有效协调
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要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国民收入,建设更加平等、公平、公正的社会生活环境。

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

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

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在国资监管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机制,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优化国资监管体系1. 完善国资监管法规:加强国资监管法规体系建设,确保法规政策的科学性、权威性和适用性。

对于现有法规,要及时修订和完善,使之与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相适应。

2. 加强国资监管部门建设:提升国资监管部门的专业化水平,加强监管队伍的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3. 强化国资监管职能:明确国资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国有企业的财务、产权、投资、运营等方面的监管,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二、创新国资监管方式1.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考核和监督,强化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

2. 引入第三方评估和审计:对于国有企业的重大决策和项目,引入第三方评估和审计,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防范国有企业腐败和浪费。

3.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国资监管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水平。

三、强化国资监管成效1. 加强国有企业的产权保护:强化国有企业的产权保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于侵犯国有企业产权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2.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

3. 加强国有企业的创新和技术改造:鼓励国有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技术改造,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完善国资监管协同机制1. 加强上下级国资监管部门的协同:建立上下级国资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机制,提高监管效率。

2. 加强国资监管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同:加强与财政、审计、税务等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监管合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与深化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国企改革,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确定的两项重大战略任务。

这两大改革既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巨大动力与力量源泉。

本文以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与国有企业改革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前提,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提出了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国企改革提供建议。

一、准确把握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与国企改革的逻辑关系国资监管以产权管理为基础,国企改革以产权改革为核心。

国企改革与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1、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

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就是要完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而国有企业改革,就是以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要求的市场经济主体。

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盘活国有资产,唱响国有品牌,壮大国有企业,发展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2、两者的方向是一致的。

两者都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国企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是加快国企改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现实选择。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改革国有经济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解决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出资人不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监管职责不清、企业机制不活、经营效益低下等问题,实现政企分开和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进而达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

3、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以国企改革为核心。

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为形成新的国资监管体制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几十年的国企改革实践,为形成新的国有资产监管的体制机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与思想准备。

与此同时,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也必须与国企改革同时安排、同时部署、同步推进。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国企改革和发展指出了非常明确的方向,就是要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2012年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推进所属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要注重通过资本市场和重点项目的实施,吸引和带动其他所有制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要加快董事会建设力度,加强董事队伍建设,提高董事履职能力,力争实现国资监管系统董事资源的优化配置。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我们已经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产权明确、管理规范、上下协调、精干高效”的国资监督体制已经基本形成,第一次实现了国有企业出资人的到位。

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多年国企改革的实践推动了新的国资管理体制的形成。

4、国企改革以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为体制基础。

近十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之所以取得长足发展,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扎实推进,规范的董事会建设步伐加快,企业重组力度加大,产业优化升级取得明显成效,企业整体上市步伐加快,国有资本证券化率水平迅速提高,这些都归功于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基本建立。

首先,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与出资人职能在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分开,出资人职能落到了实处;其次,各级政府监管国有资产的职能分散在若干部门,权利、义务和职责不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脱节。

一种“三统一、三结合、三分开、全覆盖”的新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逐步呈现出来,以一种崭新的局面助推国有企业跨越式发展。

二、正确认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

经过多年努力,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面临的薄弱环节依然很多。

主要表现在:一是国有经济整体竞争力还不强。

产业和资本的集中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发展方式粗放,发展后劲不足。

大多数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没形成,国有经济整体竞争力还不强。

二是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任务仍十分艰巨。

不少独资企业还没进行公司化改造;不少公司制企业还没有进行股份制改造,仍然是一股独大,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董事会的建设还很滞后,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时,还存在职工安置等大量的改革历史遗留问题。

三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还有待加强和改进。

少数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合不够,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结合不紧密,还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现象,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和组织保证作用发挥不够。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也存在不少差距,具体表现为“四个没有”。

一是国资监管的机构建设没有完全到位。

全国有少数市州的国资监管机构没有独立设置;大部分市州的国资监管机构性质为政府工作部门,而非直属特设机构;部分县(区)尚未建立国资监管机构,国资监管的责任主体不明确。

二是国资监管机构的监管范围没有实现全覆盖。

部分市州的经营性国有资产没有全部纳入国资委监管范围;部分县(市、区)国资监管仅局限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基础管理,经营性国有资产还没有纳入。

三是国资监管机构的出资企业没有到位。

部分市州缺少甚至没有出资企业;有的市州国资委的工作职责不够完整,仅限于传统的基础管理,出资人最关键的“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三项”权利没有落实到位。

四是市州国资委对县区的指导监督工作没有有效开展。

有的流于形式,甚至无所作为。

三、全面协调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工作1、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体制。

一是夯实监管基础。

调查摸清游离于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的经营性国有资产,联合人大、政府法制部门与相关管理部门搞好衔接,按照“全纳入,授权委托”的原则,明确责任,理清关系,为构建大国资的监管体制夯实基础,并同时尽快建立统一的基础管理制度和监管规则。

二是健全国资监管的制度体系。

对国资系统现行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研究,对存在缺位、越位、错位的制度规定进行“立、改、废”。

同时,加强法律环境的研究,针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出台配套制度与管理办法。

三是完善国资监管的责任体系。

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逐步在政府与国资监管机构、国资监管机构与授权委托监管部门、国资监管机构与监管企业、各监管企业内部各级企业之间,建立健全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递、激励层层衔接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体系,研究制定具体的责任追究办法,在企业推行全员业绩考核办法,切实提高全员业绩考核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规范国资监管的运行体系。

充分尊重企业经营自主权,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行权履职。

切实规范、简化国资监管机构的审批备案流程,缩短审批期限,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明确国资监管部门与授权委托部门的职责边界,提高监管的针对性。

完善企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细化工作标准、程序和具体要求,建立国资监管机构与监管企业之间的良好沟通机制。

理顺集团公司与权属企业之间的关系,强化集团公司的出资人地位。

2、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继续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切实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争取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取得突破。

一是分类指导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加快主营业务整体上市。

对已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的企业,要加快推动企业存续资产的处置。

探索推动企业之间、企业内部相近业务板块之间的联合重组上市。

推动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优化整合。

二是深化规范董事会试点。

扩大试点范围,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与工作机制,逐步启动董事会、董事评价工作,加强董事会队伍建设,提高董事履职能力,实现国资监管系统董事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是继续推动企业内部改革。

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力度,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完善职工收入分配调控机制,调整内部收入与分配结构,坚持工资分配向科技人员倾斜,向一线职工倾斜;探索实施任期激励和非上市企业中长期激励,进一步规范职务消费与公务车管理。

四是切实解决改制遗留问题。

充分认识到改革遗留问题引发的矛盾有可能对多年改革取得的稳定发展局面形成冲击。

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妥善安置职工,认真化解各类矛盾。

五是加快结构优化和资源整合。

根据行业和企业发展实际,明确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思路与措施,努力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向战略新型产业发展;继续突出和精干主业;推进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业务优化整合。

3、切实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

管理是国资监管机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是要加强基础管理。

积极引进、借鉴和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方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和规范,推进企业管理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学型转变,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二是要加强财务管理。

推进全面预算管理,以预算约束成本,加强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

有针对性地制定扭亏增盈工作方案及措施,尽快实现扭亏为盈。

加大集团公司对子企业的管控力度,实施资金集中管理,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选择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新型融资工具进行债券融资。

加大应收账款清收力度及存货周转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是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完善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和预警监测机制,强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责任追究,防范企业的全面风险。

四是要加强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以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为主体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

五是要加强营销管理。

树立绿色、环保、和谐的营销理念,创新营销方法,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塑造企业品牌形象。

六是要加强信息化管理。

加快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企业生产经营的融合,促进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的重组与优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1] 胡家勇:构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J].经济学动态,2002(1).[2] 刘莉娜:浅谈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改革思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3] 梁业芳、许毅生:关于完善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经济学思考[J].学术研究,200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