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后南北战争时期对外政策的发展和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独立后南北战争时期对外政策的发展和变化【摘要】1783年9月3日,美英政府正式签字,战争状态宣告结束,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独立后,针对欧洲,它形成了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对英战争之后,美国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其外交政策也随之调整,确立对美洲外交原则,并发表门罗宣言,为其扩张铺路。到19世纪40-50年代,发展成为门罗主义。

【关键词】孤立主义;扩张;门罗宣言;门罗主义

1、孤立主义外交原则的确立

1783年9月3日,美英政府正式签字,战争状态宣告结束,美利坚合众国正式成立。

在美国立国之后相当长久的一个历史时期中,它的外交政策的目标是摆脱欧洲的控制,并巩固其独立地位,因此,美国外交政策所奉行的是由华盛顿所确立的孤立主义原则。

1796年9月17日,华盛顿发表了致全国人民的《告别词》,由两部分组成,在外交事务中,他提出了孤立主义原则。其内容包括:(一)要将美国建成自由进步的伟大国家,最为重要的是应该排除对某些个别国家抱永久且根深蒂固的反感,而对另一些国家则又有感情上的依附;(二)为了保卫美国的安全,自由的美国人民必须对外国势力的阴谋诡计和影响有清醒的头脑,因为历史和经验证明,外国势力是共和政府最致命的敌人之一;(三)美国应该与外国发展商务关系,但是却要避免与它们发生政治联系,不要与任何

外国建立永久的联盟,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可以建立短暂的联盟,虽然对已经订立的政治性条约,应该忠实履行,但仅以此为限,以后不再增加;(四)由于欧洲有一套与美国无关、或者关系非常微小的根本利益。因此美国不能通过人为的纽带,牵连进欧洲的政局变换中去,或者卷进与欧洲为友或为敌的那些通常的结合和冲突中去;(五)美国独处一方,远离他国,这种地理位置允许并促使美国能推行一条独特的外交路线,使好战国家不能从美国获得好处,也不敢轻易冒险向美国挑衅,美国因此可以在正义的指引下,依照自己的利益,在和平和战争问题上做出自己的抉择。

孤立主义政策其意义在于:孤立主义所强调的孤立,并非绝对的闭关自守和与世隔绝,它包括四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孤立主义只侧重于政治和外交,在经济上则鼓励与外界的密切联系。即便在政治和外交领域,美国在事实上亦曾缔结过一些暂时的同盟。第二,孤立主义在空间上是针对欧洲的政策,对拉美和亚洲的政策不受孤立主义原则的限制。第三,孤立主义原则的贯彻和应用在美国的历史进程中并不具有首尾一致的一贯性。孤立主义是随着美国实力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演变和进行调整的。第四,孤立主义是与领土扩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相互存在依存关系,因此,大陆扩张和海外扩张构成了美国历史。

2、外交政策的调整:对美洲外交原则的初步确立(1815—1844)

1812-1814年对英战争之后,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发生了新的变

化,外交政策也开始调整。外交重心从大西洋转变到美洲大陆,外交目标从争取维护海上贸易自由权变为争取和维护大陆扩张的“自由”权。出现了新的外交思想和原则。

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在国内:首先,对英战争刺激了美国工业的发展,北部出现了近代工厂的雏形,交通运输业发展推动了工业生产,加速了国内市场的建立,美国的商业资本开始向工业资本转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由转口贸易变为本国商品出口,美洲市场变得重要。其次,出现了地区经济集团,南部奴隶主和西部农业集团以及北部工商业集团实力制衡。另外,由于国内市场的成立,美国民族意识也空前高涨。

在国外,拿破仑帝国的崩溃改变了欧洲的面貌,1814年10月召开维也纳会议,恢复了欧洲封建正统秩序。此外,西半球也经历着一场剧变,拉丁美洲爆发反对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先后建立了阿根廷,智力,哥伦比亚三个独立共和国。英国也开始向拉美渗透。

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美国调整了对外政策,并发表了门罗咨文。

首先,在政策目标上,由于经济结构的转变,工业市场扩大问题及种植园和农业的发展带来的土地扩张问题日趋重要;政策重心则由于美洲贸易的重要性及美国国家利益,由针对欧洲转变为针对美洲;由于国家的强大,政策性质由建国以来的孤立主义为核心,

以及不卷入,中立为内容的防御外交,开始了以大陆扩张为中心的外交进攻,这是国家实力增强的结果。

3、门罗咨文的发表

发表背景:1)欧美紧张局势的加剧,1820年西班牙和意大利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次年希腊爆发民族解放运动,严重影响欧洲正统秩序,引起发动势力的恐慌。拉美殖民地国家趁机宣布独立。局势的动荡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不安,出现了神圣同盟的下一目标是拉美的传言。2)1823年4月28日,亚当斯提出了著名的“熟果政策”,表达了美国对古巴的蓄谋,同时,英国也非常重视与古巴的贸易。3)英国的外交攻势,英国表面上提议同美国进行合作,但实际用意则是抵消美国在拉美的优势,美国决定抵制英国在拉美的企图。另外,俄国也把注意力转向了拉美,对美国进行外交攻势。

4、从门罗咨文到“天定命运”口号及门罗主义的形成

19世纪40-50年代,美国的资本主义工业深入发展,同时,南部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奴隶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主导地位,出于扩大奴隶的需要,美国在40年代中叶开始大陆扩张。

1844年,民主党人波尔克入主白宫,标志着美国的外交政策进入大陆扩张的时期。其外交政策由“天定命运”口号及由门罗咨文转变而确立的门罗主义为主。

1845年3月1日,前总统泰勒在其卸任前三天签署了兼并得克

萨斯的两院联合决议,7月,在一篇名为《兼并》的文章中,提出了“天定命运”的概念,“既扩展到上帝为我们每年增值的几百万人口的自由发展而制定的整个大陆”,其思想从各个角度解释美国的扩张,使之合理化和合法化,它作为一种正式的口号出现,成为了之后门罗主义的灵魂。

1845年11月,美国国务院发布了推进得克萨斯边界和“购买”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利亚地区的指令,将沉睡20多年的门罗原则重新提起,其矛头对准英国。12月22日,波尔克向国会宣读了国情咨文,重申门罗提出了对美洲政策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为适应扩张的需要,又作了一些新的解释和补充。

他出于美国扩张利益的考虑,引用了“互不干涉原则”,宣称:美国“对于欧洲加于北美洲的任何干涉不能默许,一有此种干涉,决不畏艰巨,立即抵制。”美国这一态度是由于欧洲列强“遏制美国的进展”。

波尔克还引用了门罗咨文中的“不准殖民原则”,强调此原则主要适用于反对“任何欧洲国家在北美洲建立任何新殖民地的企图”,反映了美国同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在美洲范围内的争夺战的态势。波尔克对门罗原则的重申,大大提高了这些原则在美国外加政策体系中的地位。1853年,这些原则正式被冠以“门罗主义”,完成了从门罗咨文到门罗主义的演进过程。

在外交政策的形成之后,美国将政策转化为行动。从1845年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