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部知识点思维导图
初一七年级下册数学各章节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开学提前看!
初一七年级下册数学各章节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开学提前看!数姐说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初中数学的全部知识点、考点+详细解题技巧,大家可以根据列出来的考点进行自我检测,初三的同学可以作为复习材料,初一初二的小伙伴可以先复习学过的知识,了解还没有开始学的知识。
转给需要的人!(点击查看大图,文末可下载电子版)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①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1、∠2。
②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如:∠1、∠3。
③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如:∠1和∠5。
2.内错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
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
如:∠3和∠6。
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梳理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结构图厂相交线厂相交线Y垂线I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J 平行线及其判定Y\ I 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VI命题、定理'-平移二、知识定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 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 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 2与/ 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三、定理与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垂线的性质:性质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四、经典例题例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0,/ AOE=54 , £/ EOD=90,求/ E0B / C0B的度数。
例2如图,AB// CD EF分别与AB CD交于G H, MN L AB于G,/ CHG=12度,贝V/ EGM等于多少度?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知识结构图厂有序数对r平面直角坐标系yI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YI用坐标表示平移二、知识定义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七年级数学下册思维导图(超全)(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5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思维导图
⎪⎪⎪⎪⎪⎪⎪⎪⎪⎪⎪⎪⎪⎪⎪⎪⎪⎩
⎪⎪⎪⎪⎪⎪⎪⎪⎪⎪⎪⎪⎪⎪⎪⎪⎪⎨⎧⎪⎩⎪⎨⎧⎩⎨⎧⎪⎪⎪⎪⎪⎪⎪⎩⎪⎪⎪⎪⎪⎪⎪⎨⎧⎪⎩⎪⎨⎧⎪⎩⎪⎨⎧⎩⎨⎧⎪⎪⎪⎪⎩⎪⎪⎪⎪⎨⎧⎪⎩⎪⎨⎧⎪⎩⎪⎨⎧作图基本性质定义平移错误的命题假命题—公理,定理—正确的命题真命题—命题—命题与定理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判定,则,推论:若已知直线平行,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平行公理”表示的两条直线平行,用“—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定义平行线同旁内角内错角同位角三线八角所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垂直对顶角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相交线线行平与线交相)()(321321//////a //)(c a c b b。
七年级数学下册思维导图(超全)
七年级数学下册思维导图(超全)第一章:实数1. 实数的概念2. 实数的分类有理数整数正整数、负整数、零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无理数3. 实数的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开方第二章:代数式1. 代数式的概念2. 代数式的分类单项式多项式3. 代数式的运算减法乘法除法乘方第三章:方程与不等式1. 方程的概念2. 一元一次方程求解方法3. 不等式的概念4. 一元一次不等式求解方法第四章:函数1. 函数的概念2. 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式法图象法3. 一次函数定义图象性质4. 二次函数定义图象第五章:几何图形1. 点、线、面2. 线段3. 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4. 三角形定义分类性质5. 四边形定义分类性质6. 圆定义性质第六章:概率与统计1. 概率的概念2. 概率的计算方法3. 统计的概念4.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 数据的表示方法表格法6. 数据的分析方法七年级数学下册思维导图(超全)第一章:实数1. 实数的概念实数是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在内的所有数的集合。
2. 实数的分类有理数整数正整数、负整数、零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无理数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比例的数,如根号2、π等。
3. 实数的运算加法将两个实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实数。
减法将一个实数减去另一个实数得到一个新的实数。
乘法将两个实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实数。
除法将一个实数除以另一个非零实数得到一个新的实数。
乘方将一个实数乘以自身多次得到一个新的实数。
开方求一个实数的平方根或立方根等。
第二章:代数式1. 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是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表达式。
2. 代数式的分类单项式只有一个项的代数式。
多项式由多个项组成的代数式。
3. 代数式的运算加法将两个代数式相加得到一个新的代数式。
减法将一个代数式减去另一个代数式得到一个新的代数式。
乘法将两个代数式相乘得到一个新的代数式。
除法将一个代数式除以另一个非零代数式得到一个新的代数式。
乘方将一个代数式乘以自身多次得到一个新的代数式。
7下数学思维导图版
7下数学思维导图版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更加抽象和复杂的数学概念,因此需要建立起一种系统化的数学思维。
本文将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7下数学的核心概念和思维导向,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数与代数1. 数轴与整数•数轴:用于表示有序数的直线,可以方便地比较和操作数值。
•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用于表示有向量的数量。
2. 算式与方程•算式:用数和运算符号表示的等式,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方程:包含未知数的等式,需要通过求解找到未知数的值。
3. 分数与小数•分数:用于表示部分数量的数,包括分子和分母。
•小数:用于表示实数的一种形式,可以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几何学与图形1. 基本图形•点:没有大小和形状的几何对象。
•线段:由点组成的直线部分,包含两个端点。
•直线:由无数个点组成的连续直线。
•角度:由两条直线分割的平面上的一部分。
2. 特殊图形•三角形: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长方形:四条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
•正方形:四条边和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
3. 图形的性质•对称性:图形在某个中心点、直线或平面翻转或旋转后仍保持不变。
•相似性:两个图形的形状相似,只是大小不同。
•同位角性质:相交线上的对应角度相等。
数据与概率1. 数据的处理•数据收集: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收集数据。
•数据整理: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排列、整理和分类。
•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的特点通过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解释。
2. 概率的基本概念•实验:可以观察到多种结果的过程。
•样本空间:实验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事件:样本空间的子集,表示实验的一个或多个结果。
3. 概率的计算•频率概率:根据频率的观察和计数计算概率。
•古典概率:根据样本空间的大小和事件的可能性计算概率。
•统计概率:根据数据分析得到的概率。
数据和计量###1. 中心趋势•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思维导图(超全)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思维导图
⎪⎪⎪⎪⎪⎪⎪⎪⎪⎪⎪⎪⎪⎪⎪⎪⎪⎩
⎪⎪⎪⎪⎪⎪⎪⎪⎪⎪⎪⎪⎪⎪⎪⎪⎪⎨⎧⎪⎩⎪⎨⎧⎩⎨⎧⎪⎪⎪⎪⎪⎪⎪⎩⎪⎪⎪⎪⎪⎪⎪⎨⎧⎪⎩⎪⎨⎧⎪⎩⎪⎨⎧⎩⎨⎧⎪⎪⎪⎪⎩⎪⎪⎪⎪⎨⎧⎪⎩⎪⎨⎧⎪⎩⎪⎨⎧作图基本性质定义平移错误的命题假命题—公理,定理—正确的命题真命题—命题—命题与定理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判定,则,推论:若已知直线平行,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平行公理”表示的两条直线平行,用“—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定义平行线同旁内角内错角同位角三线八角所截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垂直对顶角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相交线线行平与线交相)()(321321//////a //)(c a c b b
第六章 实数
思维导图
⎪⎪⎪⎪⎪⎪⎪⎪⎪⎪⎪⎪⎪⎪⎪⎪⎪⎪⎪⎩⎪⎪⎪⎪⎪⎪⎪⎪⎪⎪⎪⎪⎪⎪⎪⎪⎪⎪⎪⎨⎧⎪⎪⎪⎪⎪⎪⎩⎪⎪⎪⎪⎪⎪⎨⎧⎪⎩⎪⎨⎧⎪⎪⎪⎪⎩⎪⎪⎪⎪⎨⎧⎪⎩⎪⎨⎧⎪⎩⎪⎨⎧⎪⎪⎪⎩⎪⎪⎪⎨⎧⎪⎩⎪⎨⎧⎪⎪⎪⎪⎪⎪⎪⎩⎪⎪⎪⎪⎪⎪⎪⎨⎧⎪⎪⎪⎩⎪⎪⎪⎨⎧⎪⎩⎪⎨⎧⎪⎪⎪⎩⎪⎪⎪⎨⎧⎪⎪⎩⎪⎪⎨⎧相同法则、运算律与有理数实数的运算性质、运算、倒数与有理数相同实数的相反数、绝对值性质及运算负无理数正无理数
无理数负有理数正有理数有理数分类实数—用定义和计算器求—求法的立方根是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正数的立方根是负数性质定义立方根(开立方)—用定义和计算器求—求法的平方根是负数没有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性质定义平方根双重非负性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的算术平方根是的算术平方根是正数性质定义算术平方根平方根(开平方)实数0000000a a。
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梳理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一、知识结构图相交线相交线垂线同位角、错角、同旁角平行线平行线及其判定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命题、定理平移二、知识定义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同位角、错角、同旁角: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错角。
同旁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角。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平移:在平面,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三、定理与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
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四、经典例题例1 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OE=54°,∠EOD=90°,求∠EOB,∠COB的度数。
例2 如图AD平分∠CAE,∠B = 350,∠DAE=600,那么∠ACB 等于多少?例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角的4倍,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一个角的2倍,则这个三角形各角的度数为( )。
初中数学7-9年下册各章节知识思维导图,提前掌握学习重点!
初中数学7-9年下册各章节知识思维导图,提前掌握学习重
点!
数姐说
今天小数老师为大家整理的是初中数学7-9年下册各章节知识思维导图,包含重要知识点,超适合寒假预习复习使用~
PS:电子版文末获取!(点亮“在看”“点赞”按钮,好资料分享给身边更多需要的小伙伴吧~)
七年级下册各章节思维导图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八年级下册各章节思维导图(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九年级下册各章节思维导图(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写在最后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欢迎分享给同学,请把'初中数学’标为星标。
这样就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推送了!比心
电子版领取方式:。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思维导图
▲七年级下册数学各章节思维导图▲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①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1、∠2。
②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如:∠1、∠3。
③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如:∠1和∠5。
2.内错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
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
如:∠3和∠6。
四、平行线及其判定平行线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
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
a∥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如果b//a,c//a,那么b//c平行线的判定: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第10章+数据的收集知识点总结及思维导图+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思维导图】10.1统计调查【知识点】1.在统计调查中,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利用统计图描述数据,通过分析表和图来了解情况.2.统计图通常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3.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条形统计图能反映出各部分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反映了变化趋势,据此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4.扇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1)根据有关数据先算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数,即部分数据×100%;再算出各总体数据部分圆心角的度数,公式:各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360°;(2)按比例取适当半径画一个圆;(3)按求得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用量角器在圆内量出各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4)在各扇形内写上相应的名称及百分数,并用不同的标记把各扇形区分开来.5.统计调查的方法有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也叫普查.全面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有些调查不宜用全面调查.6.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叫做抽样调查,抽样调查中,抽取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广泛性和机会均等性.抽取的样本要有随机性,为了使样本能较好的反映总体的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有尽量使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7.要正确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全面调查、全面调查的意义和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8.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被抽取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9.样本考察对象是物体某一方面的特征数据,不是物体本身,样本容量是一个数,不带单位.10.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10.2直方图【知识点】1.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是:(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和)(3)列频数分布表;(4)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组数;(组数= 最大值−最小值组距【注意】(1)一般每组数据取值含左端点,不含右端点;(2)由组距确定组数时,当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不能被组距整除时,组数要加1. 同样由组数确定组距时,组距也要增加.2.一般地,数据越多,组数也越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3.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4.各个小组内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常采用划记法进行累计.5.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看出频数分布情况,可以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频数分布直方图是= 频数)来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小长以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频数组距方形的宽为组距,小长方形的高是频数与组距的比值. 为了画图与看图方便,一般画等距分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直接用小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的总个数.习题练习一、选择题1. 为了解某校九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指()A. 400名学生B. 被抽取的50名学生C. 400名学生的体重D. 被抽取的50名学生的体重2.某校要调查七、八、九三个年级1200名学生的睡眠情况,下列抽样选取最合适的是()A.选取该校100名七年级的学生B.选取该校100名男生C.选取该校100名女生D.随机选取该校100名学生3.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A.了解某班学生的身高情况B.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C.了解目前中学生的睡眠情况D.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4.下列问题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A.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的收视率B.某城市居民6月人均网上购物的次数C.调查全班同学最想去的春游目的地D.了解全国中学生的睡眠时间5.某住宅小区六月份1日至6日每天用水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A.30吨B.31吨C.32吨D.33吨6.汽车的“燃油效率”是指汽车每消耗1L汽油最多可行驶的公里数,如图描述了A,B 两辆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燃油效率情况.根据图中信息,下面4个推断中,合理的是()①消耗1L汽油,A车最多可行驶5km;①B车以40km/h的速度行驶1h,最少消耗4L 汽油;①对于A车而言,行驶速度越快越省油;①某城市机动车最高限速80km/h,相同条件下,在该市驾驶B车比驾驶A 车更省油.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①7.某班主任老师想了解本班学生平均每月有多少零用钱,随机抽取了10名同学进行调查,他们每月的零用钱数目是(单位:元)10,20,20,30,20,30,10,10,50,100,则该班学生每月平均零用钱约为()A.10元B.20元C.30元D.40元二、填空题8.已知一组数据有40个,把它分成六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是10,5,7,6,第五组的频率是0.2,则第六组的频率是9.某校抽查部分学生1分钟垫球测试成绩(单位:个),将测试成绩分成4组,得到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频数直方图(每一组含前一个边界值,不含后一个边界值).已知在120~150 组别的人数占抽测总人数的40%,则1分钟垫球少于90个的有名.10.为了解某产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那么他的做法是(填“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11.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0,若确定组距为3,则分成的组数是.三、解答题12.学校图书馆有励志、文学、科技及漫画四类图书.为了了解学生上周图书借阅情况(每人仅限借阅一本),图书管理员统计后绘制了如图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借阅人数最少的是类图书;(2)求借阅文学类图书人数是多少?(3)如果借阅漫画类图书的人数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2%,那么全校学生总人数是多少?13.某九年级制学校围绕“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你最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是什么?(只写一项)”的问题,对在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从而得到一组数据.图1是根据这组数据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请结合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校对多少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2)本次抽样调查中,最喜欢篮球活动的有多少人?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3)若该校九年级共有200名学生,图2是根据各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绘制的扇形统计图,请你估计全校学生中最喜欢跳绳活动的人数约为多少?14.育才中学现有学生2870人,学校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拟调整兴趣活动小组,为此进行一次抽样调查,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绘制的统计图(不完整)如下,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电脑”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多少?(2)在图2中,将“体育”部分的图形补充完整?(3)爱好“书画”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数是多少?(4)估计育才中学现有的学生中,有多少人爱好“书画”?。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定义:在平面内取点O,过点O作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交点过A(a,b)的特殊直线的表示垂直于x轴(或平行于y轴)的直线表示为直线x=a 垂直于y轴(或平行于x轴)的直线表示为直线y=b 注意:这些特殊直线即为常值函数的图像已知点A(a,b)点A到x轴距离为:|b|点A到y轴距离为:|a|已知点P(a,b)P在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则a=bP在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则a+b=0P在两坐标轴距离相等,则|a|=|b|平面内平行于x轴或y轴线段长度公式二元一次方程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作二元一次方程 3.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详解在方程中“元”是指未知数,“二元”就是指方程中有且只有两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为1”是指含有未知数的项(单项式)的次数是1二元一次方程的左边和右边都必须是整式方程的解定义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都是一对数值,而不是一个数值,一般用大括号联立起来解的个数一般情况下,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即有无数多对数适合这个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几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可以超过两个有的方程可以只有一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必须同时满足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它也必须是一个数对,而不能是一个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个数情况定义由几个一次方程组成并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二元次方程组方程组中有且只有两个未知数方程组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为 1方程组中每个方程均为整式方程注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不一定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注意事项书写方程组的解时,必须用 { 把各个未知数的值连接在一起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思想两个未知数,消去一个,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这种将未知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叫做消元思想基本思路未知数由多变少基本方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为一元一次方程方法代入消元法定义将方程组的一个方程中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并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步骤变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变成y=ax+b或x=ay+b的形式代将y=ax+b或x=ay+b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个未知数,从而将另一个方程变成一元一次方程解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或y的值回代将已求出的x或y的值代入方程组中的任意一个方程或y=ax+b或x=ay+b,求出另一个未知数联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用花括号联立,起来,这样就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加减消元法定义把方程组的两个方程(或先做适当变形)相加或相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步骤化将方程组中的方程化为有一个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相等的形式加减根据其系数特点将变形后的两个方程相加或者相减,得到一元一次方程解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回代把求得的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较简单的一个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联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用“{"联立起来,这样就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含有三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详解①是整式方程②含有三个未知数③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1次三元一次方程组一般地,由几个一次方程组成,并且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三个方程中不一定每一个方程中都含有三个未知数,只要三个方程共含有三个未知量即可解题思路三元→二元→一元方法①利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把方程组中一个方程与另两个方程分别组成两组,消去两组中的同一个未知数,得到关于另外两个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②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③将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④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最后一个未知数的值⑤将求得的三个未知数的值用“{”合写在一起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常见问题行程问题公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类型相遇快者走的路程+慢者走的路程=两者相距的路程追击快者走的路程-慢者走的路程=原来的距离环形跑道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时同向而行时首次相遇时快者走的路程-慢者走的路程=一圈的长水流行船顺水(风)背向而行时首次相遇时快者走的路程+慢者走的路程=一圈的长顺水(风)速=静水(风)速+水流(风)速逆水(风)逆水(风)速=静水(风)速-水流(风)速工程问题公式甲乙合做的工作效率=甲的工作效率+乙的工作效率甲的工作量+乙的工作量=总的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详情甲的工作时间与乙的工作时间的和不等于总的工作时间工作总量通常用1来表示配套问题基本等量关系加工总量成比例.根据已知条件分清数量关系,尤其是倍数关系商品问题常用公式利润=售价-成本(进价)利润=成本(进价)×利润率标价=成本(进价)×(1+利润率)实际售价=标价×打折率利润率=((售价-进价)/进价)*100%等基本思想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联系起来,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解题步骤1.审:弄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2.设:根据问题设出两个未知数直接间接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分析题意,找出两个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4.解:解这个方程组,得出未知数的值5.验:检验所求是否符合题意6.答:写出答案,包括单位。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思维导图.docx
指导教师:日期: 2019 年 02 月 28 日初中数学思维导图姓名:班级:学号: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教1.1正数和负数1.2有理数1.2.1有理数1.2.2数轴1.2.3相反数1.2.4绝对值1.3有理数的加减法1.3.1有理数的加法1.3.2有理数的减法1.4有理数的乘除法1.4.1有理数的乘法1.4.2有理数的除法1.5有理数的乘方1.5.1乘方1.5.2科学记数法1.5.3近似数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整式2.2整式的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从算式到方程3.1.1一元一次方程3.1.2等式的性质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几何初步4.1几何图形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4.1.2点、线、面、体4.2直线、射线、线段4.3角4.3.1角4.3.2角的比较与运算4.3.3余角和补角4.4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5.1.1相交线5.1.2垂线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5.2平行线及其判定5.2.1平行线5.2.2平行线的判定5.3平行线的性质5.3.1平行线的性质5.3.2命题、定理、证明5.4平移第六章实数6.1平方根6.2立方根6.3实数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1平面直角坐标系7.1.1有序数对7.1.2平面直角坐标系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7.2.2用坐标表示平移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8.1二元一次方程组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8.4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不等式9.1.1不等式及其解集9.1.2不等式的性质9.2一元一次不等式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统计调查10.2直方图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1.1.1三角形的边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1.1.3三角形的稳定性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1.2.1三角形的内角11.2.2三角形的外角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11.3.1多边形11.3.2多边形的内角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1全等三角形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十三章轴对称13.1轴对祢13.1.1轴对称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3.2画轴对称图形13.3等腰三角形13.3.1等腰三角形13.3.2等边三角形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整式的乘法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 .14.1.2幂的乘方14.1.3积的乘方14.1.4整式的乘法14.2乘法公式14.2.1平方差公式14.2.2完全平方公式14.3因式分解14.3.1提公因式法14.3.2公式法第十五章分式15.1分式15.1.1从分数到分式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15.2分式的运算15.2.1分式的乘除15.2.2分式的加减15.2.3整数指数幂15.3分式方程八年级下册指导教师:日期: 2019 年 02 月 28 日第十六章二次根式16.1 二次根式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 16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 勾股定理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 17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18.1 平行四边形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 18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1 函数19.2 一次函数14.3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 19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20.3 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