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一、前言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是为了确保使用仪器设备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效率性,规范使用者的操作行为,达到科学实验和工作的目的而制定的。
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生产车间等场所的仪器设备操作。
二、安全操作要求1. 在开始操作之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2.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触摸设备内部零件,以免发生触电等危险情况。
3. 若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如设备有异响或冒烟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上级报告,不得私自修理。
4. 操作结束后,应确认设备已经完全停止运行,然后进行清洁和维护。
三、仪器设备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首先,检查设备的供电线路是否正常连接,确认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b) 确认设备所需的试剂、样品和其他辅助物品已准备充分,并符合实验要求。
c) 检查设备的工作区域,保证无杂物、溢液等安全隐患。
2. 启动设备a) 按照设备的启动顺序,打开电源开关并等待设备启动。
b) 针对特定设备,可能需要进行校准和预热等步骤,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操作设备a) 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手册进行操作,确保每个步骤的正确执行。
b) 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实验要求调节设备的参数,如温度、时间、速度等。
c) 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如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故障排除。
4. 关闭设备a) 操作结束后,按照设备要求依次关闭各部分、降温、断电等步骤。
b) 清理设备表面和工作区域的污染物,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整洁。
c) 如有需要,及时维护设备,检查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并进行维修或更换。
四、事故应急处理1. 当发生意外事故时,首先要保护自己的安全,然后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2. 根据事故性质和紧急程度,选择适当的紧急处理方法,如停止设备运行、切断电源等。
3. 详细记录事故经过,并报告相关部门,以便事后调查和处理。
五、设备保养与维护1. 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使用环境,制定相应的设备保养计划,并按时进行设备保养。
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手册(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1.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步骤1.1准备工作1.1.1环境检查及安全措施1.1.2辅助设备准备1.1.3样品准备1.2设备启动及运行1.2.1电源接通及设备启动1.2.2参数设置及校准1.3样品处理1.3.1样品进样1.3.2数据采集及记录1.4设备关闭及清理1.4.1设备关闭1.4.2设备清理及维护2.常见故障排除方法2.1故障现象的判断与分析2.2故障排除的基本步骤2.3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2.3.1电源故障2.3.2传感器故障2.3.3控制单元故障2.3.4液体泵故障2.3.5数据采集故障3.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3.1定期保养计划制定3.2清洁与消毒3.3部件更换与维修3.4润滑与润滑剂的选择3.5环境要求及仓储措施4.安全操作规范4.1实验室安全要求4.2个人防护措施4.3废弃物管理4.4火灾和紧急情况处理4.5仪器设备操作中的安全要求5.仪器设备操作经验分享5.1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2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5.3操作技巧与实用技巧5.4经验总结与分享总结:引言:实验室仪器设备是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正确的操作规程手册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和实验过程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手册的编写和内容要点,帮助实验室人员正确操作仪器设备,提高实验效果和安全性。
一、仪器设备的基本介绍1.仪器设备的名称和型号2.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3.仪器设备的组成部分和功能介绍4.仪器设备的操作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5.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二、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准备所需材料和试剂2.仪器设备的开机和初始化3.样本的处理和准备4.仪器设备的设置和参数调整5.操作步骤的执行和数据记录三、仪器设备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1.仪器设备的故障排除方法2.数据结果的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3.试剂或样本的误操作的处理方法4.清洗和消毒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5.临时故障处理方法和紧急情况的处置方式四、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和指标评价1.常见的质控方法和标准2.环境因素对仪器设备的影响及控制方法3.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评估和维护计划制定4.仪器设备的运行质量评价和数据分析方法5.不同型号和品牌仪器设备的比较和选择方法五、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手册的维护和更新1.操作规程手册的编写和审核流程2.操作规程手册的存档和更新频率3.操作规程手册的培训和宣贯4.实验室人员的操作规程手册使用反馈和改进5.操作规程手册的变更和修订流程总结: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手册的编写对于实验室的安全和高效运行非常重要。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了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正常运转,制定本规程,规范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设备、生产设备、测试设备等。
三、操作人员的要求
1. 操作人员应经过系统的培训,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 熟悉仪器设备的相关操作手册和安全标识;
3. 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岗前培训合格证明,方可操作。
四、操作程序
1. 操作人员在使用仪器设备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按照相关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2. 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不得擅自更改操作程序;
3. 操作结束后,对仪器设备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保养;
4.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仪器设备的紧急应急程序,当发生故障或事故时,应立即按照应急程序处理。
五、安全注意事项
1. 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必须佩戴相关个人防护装备;
2. 禁止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设备进行改动或维修;
3. 禁止在设备运行时离开操作岗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 对于涉及危险品的仪器设备操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六、违规处罚
如有操作人员违反本规程操作,将会受到公司的相关处罚,严重者将取消相关操作资格。
七、附则
1. 本规程由公司相关部门制定,并定期进行修订;
2.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程的相关规定;
3. 如对本规程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或相关部门进行咨询。
以上规定,自XX年XX月XX日起正式执行。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大全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大全1. 设备操作前应仔细阅读设备操作手册,熟悉设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操作设备时需要佩戴相关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3. 在操作设备之前,需要先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包括电源是否接通、设备是否有损坏等情况。
4. 在操作设备时,需按照操作手册的步骤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操作方法。
5. 操作设备时需注意安全,禁止在设备运行时随意触摸设备的运动部件。
6. 如果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情况,需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主管人员进行检查维修。
7. 操作设备期间禁止进行非操作性的谈话,以免影响操作集中度。
8. 操作设备结束后,需将设备清洁干净,归还相关物品至指定位置。
9. 操作设备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以免造成设备损坏或危险事故。
10. 操作设备结束后,需及时向主管人员进行汇报,并将操作记录进行归档保存。
二、设备维护规程1.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定期进行维护,保持设备的良好使用状态。
2. 维护人员需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维护,不得擅自更改维护方法。
3. 维护过程中需注意安全,使用维护工具时需佩戴防护装备。
4. 维护结束后,需进行设备的清洁和保养,保持设备的整洁和良好状态。
5. 维护结束后,需将维护记录进行归档保存,并向主管人员报告维护情况。
6. 发现设备有损坏或异常情况时,需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主管人员进行维修处理。
7. 维护人员需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在良好状态下运行。
8. 维护人员需严格遵守维护规程,不得擅自更换设备零部件或进行未经授权的维护操作。
9. 维护人员需定期进行维护经验交流和学习,提高维护技能和水平。
10. 对设备进行维护时需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维护过程安全可靠。
设备使用安全规程1. 在使用设备时,操作人员需全神贯注,不得在操作过程中玩手机或进行其他与操作无关的活动,以免分散注意力造成安全事故。
2. 对于需要电源供应的设备,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电源接入和断开的步骤进行操作,确保接线正确并牢固,避免电源泄露和触电风险。
仪器、仪表工通用操作规程(3篇)

仪器、仪表工通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仪器、仪表工作的准确性、安全性,规范操作行为,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仪器仪表工作操作人员。
第二章仪器仪表操作管理要求第三条工作人员培训所有从事仪器仪表工作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和相关知识,具备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四条仪器仪表操作前准备1. 检查仪器仪表的工作状态和完好性,如有故障应立即报修。
2. 检查是否具备操作所需的工具和辅助设备。
3. 准备好操作手册和说明书。
第五条仪器仪表操作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2. 操作人员应遵循操作规程,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3.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禁吸烟、饮食等行为,保持工作区域整洁。
4.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使用限制使用仪器仪表,严禁超负荷使用或使用错误的仪器仪表。
5. 操作人员应随时关注仪器仪表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警或停机,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第六条仪器仪表操作技巧1. 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仪表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按钮的作用,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2.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注意操作的顺序和时机。
3. 操作人员应遵循“先关电源再操作,先停机再关电源”的原则。
第三章常见仪器仪表的操作规程第七条温度计的操作规程1. 在操作之前,先检查温度计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 将温度计浸入被测液体中,确保温度计的探头浸入液体中。
3. 读取温度时,垂直观察液体的温度计刻度,避免视线产生误差。
4. 使用过程中,避免温度计的震动和撞击,防止打破温度计。
第八条电流表的操作规程1. 在操作之前,先检查电流表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 将电流表与电路串联,确保电流能通过电流表。
3. 调整电流表的量程,使其能够测量到所需的电流。
4. 读取电流时,注意电流表刻度的位置,并进行相应的换算。
第九条频率计的操作规程1. 在操作之前,先检查频率计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一、仪器设备操作的前期准备在进行仪器设备操作之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熟悉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其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2. 确认仪器设备所需的供电和供气状况,保证正常运行;3. 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连接线路和传感器等,确保无故障;4. 准备所需的试剂、样品和其他操作器材,确保运行平稳;5. 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6. 在操作区域内设置警示标识,禁止非操作人员靠近。
二、仪器设备的启动与关闭1. 启动仪器设备前,必须将主电源开关置于“关闭”状态,并确认所有仪器设备的开关处于关闭状态;2. 启动电源,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或相关流程进行相应的操作;3. 仪器设备启动后,进行必要的预热或校准工作,保证其正常运行;4. 完成实验或操作后,根据仪器设备的要求,按照相应的顺序关闭各个设备,将主电源开关置于“关闭”状态。
三、仪器设备的常规操作流程1. 根据仪器设备的类型和操作要求,按照操作手册或相关流程进行相应操作;2. 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顺序进行,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步骤;3. 注意操作时间、温度、压力等相关参数的控制和调节;4. 对于涉及危险物质或有害物质的操作,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人员和实验室的环境安全;5.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6. 在操作过程中,如遇到异常情况或故障,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四、仪器设备的清洁与维护1. 每次使用仪器设备后,应进行相应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无污染;2. 清洁时应使用中性洗涤剂和清洁工具,避免使用有腐蚀性的溶剂或擦拭工具;3.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如更换磨损的零配件、清洁传感器等;4. 清洁和维护仪器设备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指南,确保操作人员和仪器设备的安全;5.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和检验,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6. 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和仪器设备的爱护意识,合理使用和保养。
仪器设备标准规范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标准规范操作规程一、前言本文旨在规范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本规程适用于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仪器、工业生产设备等。
二、安全操作1. 操作人员应事先了解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要求,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2. 在操作前,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3. 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并进行相关考核,确保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
4. 严禁在使用过程中饮食、吸烟等行为,以防止引发安全事故。
5. 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任何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三、仪器设备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1) 确认仪器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异常应立即报修。
(2) 仔细阅读操作手册,了解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
(3) 检查所需试剂、标准溶液等物品的存放情况。
(4) 确认操作区域干净整洁,无杂物和易燃物。
2. 开机操作(1) 将仪器设备连接到电源,并确认电源线接触正常。
(2) 按照操作手册或设备标识的要求,打开仪器设备电源开关。
(3) 等待设备自检完成后,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功能模式。
3. 样品处理与装载(1) 准备样品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工作,包括样品的称量、溶解等。
(2)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装载方式,如液体进样、固体进样等。
(3) 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或设备标识的要求,正确装载样品,注意装载顺序和量。
4. 测试参数设置(1) 根据需要,设置测试所需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温度、压力、时间等。
(2) 检查参数设置是否正确,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5. 运行操作(1) 按照操作手册或设备标识的要求启动设备的运行程序。
(2) 在运行过程中,及时观察设备状态,注意异常情况的出现。
(3) 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如加样、排除气泡等。
6. 数据记录与分析(1) 操作人员应准确记录测试数据,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分析。
(2) 根据需要,保存测试数据的原始记录和分析结果。
7. 关机操作(1) 根据操作手册或设备标识的要求,正确关闭设备的运行程序。
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第一节概述仪器设备是各行各业进行工作的重要工具,为确保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旨在引导人员正确操作仪器设备,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第二节操作前准备在操作仪器设备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1. 工作环境准备- 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没有杂物或障碍物;- 保持工作环境干燥、通风良好;- 将仪器设备放置在稳定的平台上。
2. 个人准备- 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和鞋子;- 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手套等;- 检查个人健康状况,如感冒、头晕等情况应暂停操作。
第三节仪器设备操作正确的操作仪器设备是确保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在操作仪器设备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 熟悉仪器设备- 在操作前,仔细阅读相关的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设备的功能和操作流程;- 如果对操作流程有疑问,请向专业人员咨询。
2. 正确认识仪器设备各部件- 清楚了解仪器设备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位置;- 确保能正确操作相关控制按钮和开关。
3. 操作步骤- 严格按照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遵循正确的操作顺序,不可随意更改;- 注意操作的时机和力度,避免操作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
4. 注意安全警示标识- 正确理解和遵守仪器设备上的安全警示标识;- 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警示标识有缺失或磨损,请及时报修。
第四节维护与保养仪器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是确保其正常运作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在维护和保养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检查- 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制定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计划;- 定期检查设备的关键部件和安全装置,确保其功能完好;-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2. 清洁与消毒- 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 使用合适的清洁液和工具,注意使用防静电设备。
3. 防护措施- 在维护和保养过程中,严格遵守个人防护要求;- 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或潜在危险。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设备准备、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和设备维护。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方面的内容。
一、设备准备:1. 确认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设备的供电情况,确认电源线是否接好,设备各部分是否损坏。
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设备。
2. 准备操作所需的耗材和试剂。
根据实验或测试的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耗材、试剂和标准品等,确保拥有一切必要的材料。
二、操作方法:1. 了解设备的使用目的和原理。
在操作设备之前,应该了解设备的使用目的和原理,明确操作的目标和方法。
2. 仔细阅读设备的操作手册。
设备的操作手册是使用设备的重要依据,应该仔细阅读,并按照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
3. 检查设备是否设置正确。
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要求,确认设备的各项参数是否设置正确。
4. 操作设备。
根据实验或测试的需要,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设备的操作。
三、安全注意事项:1. 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在操作设备时,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实验手套、眼镜、口罩等,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2. 遵守操作规范。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不得随意改变设备的工作状态。
3. 避免操作中的误操作。
在操作设备时,应集中注意力,避免出现误操作。
4. 避免设备的过载或过热。
根据设备的规定,避免设备的过载或过热现象的发生。
5. 灭火器材和急救箱的准备。
在操作设备时,应准备好灭火器材和急救箱,以备发生意外情况时的处理。
四、设备维护:1. 定期清洁设备。
根据设备的要求,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洁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2. 设备的保养。
按照设备的要求,进行设备的保养工作,如更换易损件等。
3. 设备的维修。
如果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避免自行修理造成更大的损坏。
4. 记录设备维护情况。
对设备的维护工作进行记录,包括维修日期、维修内容和维修人员等。
以上是关于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的内容。
在操作设备之前,要进行设备准备工作,了解设备的使用目的和原理,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同时要注意安全事项,定期进行设备的清洁与维护工作。
仪器仪表设备的操作规程

仪器仪表设备的操作规程一、前言仪器仪表设备是现代科学研究、工业生产以及各种实验和检测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制定并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仪器仪表设备的操作规程。
二、设备准备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确保设备的状态处于正常工作条件下。
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 检查设备的外观,确保设备没有破损或异常情况。
2. 检查设备的电源,插头和电源线是否连接牢固。
3. 清洁设备的仪表面板,确保仪表读数清晰可见。
4. 检查设备的传感器和探头是否完好,并连接到正确的接口。
5. 校准设备,确保仪表读数准确。
三、操作步骤根据具体设备的特点和使用需求,制定相应的操作步骤。
以下为一般性的操作规程:1. 打开设备电源,并等待设备启动和稳定。
2. 检查设备的显示屏和指示灯,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根据需要,调整设备的参数和设置。
如需要测量温度,可设置温度范围和单位。
4. 将待测样品或物体放置在适当的位置,并确保与设备传感器的接触良好。
5. 等待设备完成测量或检测过程。
期间不得随意停止设备或进行其他操作。
四、数据记录与保存在设备操作结束后,及时记录和保存相关数据和结果。
以下为常见的数据记录与保存方式:1. 使用设备内置的数据记录功能,将数据保存在设备存储器中。
2. 如设备无内置存储功能,可以使用电脑或其他外部媒体进行数据记录和保存。
3. 在记录数据时,应注明操作人员、测量时间、设备型号和其他必要的信息。
五、设备维护与保养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对于设备的长期稳定工作至关重要。
以下为设备的常见维护与保养方面的注意事项:1. 定期清洁设备的仪表面板和外观,并确保设备处于干燥的环境中。
2. 定期检查和更换设备的电池和电源线,确保设备供电正常。
3. 根据设备说明书,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和调整。
4. 如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六、操作安全在操作设备时,注意以下安全事项以确保人员安全:1. 在操作过程中,佩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3篇)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准确测试数据的产生,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科学性和高效性,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验等工作。
第三条本规程的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选用、进货、验收、使用、维护、校验、保养等方面的规定。
第二章仪器设备的选用、进货、验收第四条仪器设备选用应根据实验室的工作需要,根据技术规范和要求进行选择。
第五条仪器设备的进货应在合法、正规的商家进行,确保其质量和正规性。
第六条仪器设备的验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外观、功能等是否符合技术规范和要求。
第七条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应进行验收记录,以备日后查询和管理。
第三章仪器设备的使用第八条仪器设备的使用应符合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的要求。
第九条使用仪器设备前应检查其外观和电气连接情况,确保安全使用。
第十条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根据其功能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和参数设置。
第十一条使用仪器设备时应注意操作的环境,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物品发生碰撞。
第十二条使用精密仪器设备时应注意操作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避免外界因素对仪器设备的影响。
第十三条使用过程中发现仪器设备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检修或更换。
第四章仪器设备的维护第十四条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包括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
第十五条每位操作人员使用完仪器设备后应做好清理和消毒工作,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
第十六条定期维护包括对仪器设备的检查、校准和更换易损件等工作,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十七条维护工作应做好记录,包括维护内容、负责人等信息,以备日后查询和管理。
第五章仪器设备的校验第十八条仪器设备的校验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校验的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准确性、稳定性等。
第十九条校验工作应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确保校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二十条校验结果应做好记录,并及时进行校验报告的编制和归档,以备日后查询和管理。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一、引言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是指为了保护仪器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正常运行,规范仪器设备的操作行为和程序的文件。
本规程适用于XX实验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必须遵守本规程的要求。
二、仪器设备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仪器设备检查:在操作仪器设备之前,应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各部件是否正常运行,如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2.清洁卫生:仪器设备的操作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且操作人员应保持清洁,准备工作台面上不得有杂物,以防干扰操作和导致仪器设备受损。
3.安全防护:在操作某些特殊仪器设备时,应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个人防护设施,如戴防护眼镜、手套、口罩等,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操作手册和资料准备:在进行仪器设备的操作前,应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和相关资料,确保了解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仪器设备操作步骤1.打开电源:根据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指引,首先打开电源,并确保设备正常供电。
2.接通仪器仪表:按照仪器设备的要求,依次接通所需的仪器仪表,确保仪器之间的连接正确稳定。
3.操作仪器设备:按照操作手册中的步骤开始进行仪器设备的操作,包括设置参数、调整仪器、添加试剂等。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动作的规范和正确性,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数据记录: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记录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以备后续分析和研究使用。
5.关闭仪器设备:操作完成后,按照操作手册的规定,逐步关闭仪器设备,并切断电源,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节约能源。
6.清理工作区域:操作结束后,应清理工作区域,将试剂等杂物妥善处理,保持工作台面的整洁和清洁。
四、仪器设备操作注意事项1.操作规范: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规定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更改和调整参数,以免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操作细致:操作过程中要细致入微,确保实验材料和试剂的精确使用和加入量的准确性。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大全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大全第一章引言1.1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减少事故和故障的发生,提高仪器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1.2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公司或组织内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仪器、工业设备等。
第二章仪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2.1仪器设备的安装2.1.1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并确保仪器设备稳固、安全。
2.1.2检查仪器设备的供电及接线是否符合要求。
2.1.3将仪器设备连接至所需的外设,并进行必要的配置。
2.2仪器设备的调试2.2.1仪器设备的调试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配置正确。
2.2.2在调试过程中,注意观察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并记录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三章仪器设备的日常操作3.1仪器设备的开关机3.1.1在使用仪器设备前,应了解仪器设备的开关机操作步骤,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3.1.2关机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相关操作,如保存数据、断电、清洁等。
3.2仪器设备的检查和维护3.2.1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外观和连接线路是否损坏,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
3.2.2定期校准仪器设备,确保准确度和精度。
3.2.3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清洁仪器设备的表面和内部,避免积灰和腐蚀。
3.3仪器设备的故障处理3.3.1在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用并向维护人员报告。
3.3.2在维护人员未到场前,不得自行拆解和修复仪器设备。
3.3.3在维护人员修复后,应按照其说明进行测试,确认仪器设备已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第四章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4.1仪器设备的安全防护4.1.1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4.1.2在进行高温、高压等危险操作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4.2仪器设备的准确使用4.2.1仪器设备的使用应按照使用说明书和操作手册进行。
4.2.2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仪器设备的指示及报警信息,并及时处理。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汇总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汇总在各种实验室、工厂、研究机构等场所,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是确保工作顺利进行、保障人员安全以及获取准确数据的关键。
为了让使用者能够清晰、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不同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我们特地对常见的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进行了汇总。
一、电子天平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确保天平放置在平稳、无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的水平台面上。
接通电源,预热 30 分钟以上,以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
2、校准定期使用标准砝码进行校准。
按照天平的操作手册进行校准操作。
3、称量操作轻开天平门,将待称物品放在秤盘中央,关闭天平门。
等待数值稳定后读取称量结果。
注意称量物品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值。
4、结束操作取出称量物品,清洁秤盘。
关闭电源,罩好天平罩。
二、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1、开机准备检查仪器各部件是否正常,连接是否牢固。
打开电源,预热 20 分钟。
2、设定参数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波长、带宽等参数。
3、调零和校准以空白溶液进行调零。
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校准。
4、测量样品将待测样品放入比色皿中,确保光路通过样品。
读取并记录测量数据。
5、关机清洁比色皿,关闭电源。
三、显微镜操作规程将显微镜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安装目镜和物镜。
调节光源亮度和焦距,使视野清晰。
2、样品制备根据需要制作合适的切片或涂片。
3、观察操作将样品放置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固定。
先使用低倍镜观察,找到目标区域后再切换高倍镜。
调节焦距和微调旋钮,使图像清晰。
4、图像记录如需拍摄图像,连接好相机并进行设置。
5、关机维护取下样品,将物镜转离通光孔,关闭电源。
用防尘罩罩好显微镜。
四、离心机操作规程1、平衡样品确保离心管对称放置,且样品质量相等。
选择合适的转子,并正确安装。
3、设置参数根据样品性质和离心要求,设置转速和离心时间。
4、启动离心关闭离心机盖,确认无误后启动。
5、离心结束待离心机完全停止后,打开盖子取出样品。
6、清洁维护清洁离心机内部和转子。
五、pH 计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检查电极是否完好,浸泡在相应的溶液中活化。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保证实验和生产的顺利进行,制定此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三、操作人员1. 操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的证书资质。
2. 熟悉仪器设备的结构、性能、使用方法及安全操作规程。
四、操作步骤1.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及时报告发现的故障。
(2)核对使用的试剂、标准物质及其他辅助材料。
(3)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2. 开机操作(1)按照操作手册或标识书的要求打开仪器设备。
(2)检查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3. 使用操作(1)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样品制备或处理。
(2)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或事故发生。
4. 关机操作(1)按照操作手册要求关闭仪器设备。
(2)整理并清理操作间和仪器设备周边的工作环境。
五、安全注意事项1. 严禁擅自改动仪器设备的结构和参数,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和调试。
2. 使用化学品时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
3. 发现或怀疑仪器设备存在故障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
4. 操作人员有权利对不遵守安全规程的行为进行劝阻和制止。
六、日常维护1.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2. 按照规定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校准调试,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七、操作记录1. 每次使用仪器设备前,应填写操作记录表。
2. 每次发现异常情况或事故,应及时向主管或专业人员汇报。
八、其他规定1. 本规程如有更新或修改,应及时通知所有操作人员。
2. 对本规程的解释权归公司管理部门所有。
九、责任追究违反本操作规程造成的事故由相关操作人员承担责任。
以上为本公司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望遵守并按照规程执行,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和日常维护。
三、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的操作资格证书。
2. 操作人员应熟悉所操作设备的性能、结构和工作原理。
3.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设备设置。
四、操作前准备1.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确认电源、气源、水源等供应正常。
2. 确认工作环境符合设备使用要求,如温度、湿度、无尘等级等。
3. 准备必要的操作工具和辅助材料。
五、操作步骤1. 开机前进行设备自检,确保无报警信息。
2. 按照设备使用手册设定正确的操作参数。
3. 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及时记录操作数据。
4. 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并报告上级,不得擅自处理。
六、日常维护1. 每日使用结束后,应进行清洁保养,保持设备整洁。
2. 定期检查设备的易损件,及时更换。
3. 记录设备使用情况,建立设备档案,便于追踪和管理。
七、安全措施1. 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
2. 严禁在设备运行时进行任何形式的维修或调整。
3. 在设备周围设立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靠近。
八、事故处理1. 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切断电源,确保人员安全。
2. 保护现场,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原因和处理过程。
3. 及时报告上级,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九、附则1. 本操作规程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后果,由操作人员负责。
3. 本操作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仪器、仪表工通用操作规程范文(三篇)

仪器、仪表工通用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仪器、仪表工操作行为,保证工作质量和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仪器、仪表工及相关人员在进行仪器、仪表设备操作时遵守。
第三条进行仪器、仪表工操作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
第二章操作准备第四条进行仪器、仪表工操作前,应核对所需的仪器、仪表设备是否完备,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坏及缺损情况。
第五条操作人员应了解所操作仪器、仪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熟悉相关操作手册。
第六条操作人员应戴好个人防护用具,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七条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酗酒、疲劳等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操作流程第八条进行仪器、仪表工操作前,应先关闭电源,并将操作面板上的控制开关置于关闭状态。
第九条打开电源后,应按照仪器、仪表设备的启动顺序进行操作。
第十条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或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改变设定参数。
第十一条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仪器、仪表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现象及时停机检修。
第十二条在仪器、仪表设备停机维修时,应拔掉电源插头,切断电源供应。
第十三条执行任何操作前,应先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第十四条在操作过程中,应注重操作仪器、仪表设备的精确性和规范性,做到准确无误。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操作区域,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
第四章安全措施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第十七条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守安全用电规定,防止电源短路或触电事故发生。
第十八条切勿将湿手接触操作设备,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第十九条操作人员应遵守消防安全规定,禁止在操作区域吸烟或使用明火。
第二十条操作人员应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避免发生工具滑动或破损。
第二十一条操作人员应随身携带手机等通信设备,便于紧急联系。
第二十二条如发现操作中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理。
第五章操作记录和检查第二十三条在操作过程中,应及时记录重要的操作参数和数据,便于以后的回顾和分析。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4篇)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1.入场前的准备工作1.1 确保仪器设备安装位置稳固,不会倾斜或摇晃。
1.2 检查所有电缆和连接器的状态,确保其完好无损。
1.3 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源线是否接地正确,并保证插头无损。
1.4 判断环境温度和湿度是否适合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1.5 阅读仪器设备的操作手册,并熟悉其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仪器设备的使用2.1 在启动仪器设备之前,确保周围没有任何易燃、易爆、有害气体等危险物质。
2.2 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护目镜、手套等,以避免对人身安全的威胁。
2.3 在操作仪器设备时,注意不要过度施加力量,以免损坏设备。
2.4 确保仪器设备的所有控制按钮处于正常位置,并且能正常操作。
2.5 在启动仪器设备之前,检查仪器设备上的液位、压力和温度等指示器的读数是否正常。
2.6 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人员。
3.仪器设备的维护3.1 定期清洁仪器设备的外部表面,并确保仪器设备周围的环境清洁。
3.2 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各个部件是否存在磨损、腐蚀等情况,并及时更换或修复。
3.3 定期进行仪器设备的润滑工作,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3.4 定期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气线路是否有松动、老化等情况,并及时修复。
3.5 定期校验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并及时进行调整。
4.仪器设备的校验4.1 根据仪器设备的校验周期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校验计划。
4.2 校验仪器设备时,要确保校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 校验时,应按照标准程序和操作要求进行,严格遵守校验方法和步骤。
4.4 校验结果应进行准确记录,并及时对不合格的仪器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换。
4.5 校验后,应对仪器设备进行重新调试和试验,确保其正常运行。
5.紧急情况处理5.1 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切断仪器设备的电源,并通知相关人员。
5.2 在进行维修、清洁或校验时,应特别注意避免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
5.3 在处理危险物质时,应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使用合适的防护装备,以保护自身安全。
仪器设备标准规范操作规程

一、安全操作规程1. 在操作仪器设备前,应先熟悉其使用规程,了解操作的原理和安全措施,以确保操作的安全。
2. 在操作仪器设备前,应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并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
3. 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应确保仪器设备的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指标符合要求,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4. 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应确保仪器设备的电源线,电源插头及其他电器件完好无损,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5. 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应确保仪器设备的操作按钮、控制面板及其他控制部件完好无损,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6. 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应确保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操作步骤及其他操作要求符合要求,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7. 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应确保仪器设备的电源及其他电气设备完好无损,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8. 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应确保仪器设备的操作者具备必要的技术知识,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9. 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应确保仪器设备的操作者具备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
10. 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应确保仪器设备的操作者具备必要的操作技能,以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检查规程1. 在操作仪器设备前,应先进行完整的检查,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
2. 在操作仪器设备前,应检查仪器设备的外观,确保仪器设备的外观无损坏。
3. 在操作仪器设备前,应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源线,确保仪器设备的电源线无损坏。
4. 在操作仪器设备前,应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源插头,确保仪器设备的电源插头无损坏。
5. 在操作仪器设备前,应检查仪器设备的操作按钮,确保仪器设备的操作按钮无损坏。
6. 在操作仪器设备前,应检查仪器设备的控制面板,确保仪器设备的控制面板无损坏。
7. 在操作仪器设备前,应检查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确保仪器设备的操作程序无误。
8. 在操作仪器设备前,应检查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确保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无误。
9. 在操作仪器设备前,应检查仪器设备的电源及其他电气设备,确保仪器设备的电源及其他电气设备无损坏。
仪器安全操作规程

仪器安全操作规程前言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对于科研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正确的操作和安全使用仪器设备也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
因此,为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程。
一、设备操作前的准备1.准备工作1.1 设备使用前需要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设备是否正常,有无异常情况。
1.2 确认使用设备的人员已经了解设备的基本情况,并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
1.3 确认使用设备所需要的耗材与物品已经准备完备。
2.安全操作要求2.1 操作人员需认真阅读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2.2 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2.3 确认操作人员附近没有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物品以及其他危险物品。
2.4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设备的电源及其他电量输出的情况,避免电器泄露或者触电等安全问题。
二、设备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设备运行时的要求1.1 确认设备运行时周围空气流通,避免氧气不足引起的事故。
1.2 给仪器加液或配液时,应注意液体性质,过程中应有配液记录。
应避免液体的泼溅和飞溅,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在液体中。
1.3 确认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周围没有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物品,并保持周围空气流畅。
2. 清理和维护2.1 确认设备使用完毕后进行清洗、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的清洁和运行效率。
2.2 清理设备时,应避免使用水和其他易氧化溶剂,以免对仪器产生损坏。
可以使用专用清洗液,有些局部可以使用纯酒精擦拭。
三、设备的故障维修和报废1.故障维修1.1 当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时,操作人员需要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报告设备管理员。
1.2 操作人员应在设备管理员的指导下,进行设备故障的诊断和修复。
2.设备报废2.1 当设备无法进行修复时,或经过设备管理员认定该设备不能再安全运行时,该设备应进行报废处理。
2.2 设备报废后,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具体处理方法。
四、规程实施1.责任人1.1 实验室负责人应严格管理和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版号:第B版编写:审核:批准:生效日期:2006年03月10日控制状态:编号:持有人: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1 XHJC/SB 01-2006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WE-1000B、WE-300B)操作规程2 XHJC/SB 02-2006 压力试验机(SYE-2000)操作规程3 XHJC/SB 03-2006 液压式压力试验机(TYE-300砼)操作规程4 XHJC/SB 04-2006 混凝土渗透仪(HS-4)操作规程5 XHJC/SB 05-2006 电动抗折试验机(DKZ-5000)操作规程6 XHJC/SB 06-2006 水泥净浆搅拌机(NJ-160A)操作规程7 XHJC/SB 07-2006 水泥胶砂搅拌机(JJ-5)操作规程8 XHJC/SB 08-2006 ISO水泥胶砂振实台(ZT96)操作规程9 XHJC/SB 09-2006 负压筛析仪(FYS 150B)操作规程10 XHJC/SB 10-2006 震击式标准振筛机(ZBSX 92A)操作规程11 XHJC/SB 11-2006 沸煮箱(FZ-31A)操作规程12 XHJC/SB 12-2006 水泥砼恒温恒湿标准养护箱(HBY(SBY)-40B)操作规程13 XHJC/SB 13-2006 标准养护恒温湿机(SL-60)操作规程14 XHJC/SB 14-2006 电热恒温干燥箱(101-1A/2A、101-1/3)操作规程15 XHJC/SB 15-2006 马头牌架盘药物天平(BP-Ⅱ、JYT-20A)操作规程16 XHJC/SB 16-2006 电子天平(TD5102、JM6102、LD10001、JA2003)操作规程17 XHJC/SB 17-2006 静水力学天平(7SJ5㎏-1)操作规程18 XHJC/SB 18-2006 案称(AGT-10)操作规程19 XHJC/SB 19-2006 台秤(TGT-100)操作规程20 XHJC/SB 20-2006 砂浆稠度仪(SZ-145)操作规程21 XHJC/SB 21-2006 电动重型击实仪(JZ-2D)操作规程22 XHJC/SB 22-2006 钢筋弯曲机(GW40)操作规程23 XHJC/SB 23-2006 轻便触探仪(STCT-1)操作规程24 XHJC/SB 24-2006 路面回弹弯沉值测定仪(WC3.6m)操作规程25 XHJC/SB 25-2006 混凝土钻孔取芯机(HZ-15)操作规程26 XHJC/SB 26-2006 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SJD30)操作规程27 XHJC/SB 27-2006 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TM-2)操作规程28 XHJC/SB 28-2006 路面渗水量测定仪操作规程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29 XHJC/SB 29-2006 钢筋反复弯曲试验机(WS-8)操作规程30 XHJC/SB 30-2006 多功能直读式测钙仪(SG-6)操作规程31 XHJC/SB 31-2006 混凝土回弹仪(HT-225)操作规程32 XHJC/SB 32-2006 离心式快速沥青含量测定仪(LF-III)操作规程33 XHJC/SB 33-2006 恒温水养护箱(HBY-30)操作规程34 XHJC/SB 34-2007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WE-600)操作规程35 XHJC/SB 35-2007 沥青自动针入度测定仪(DZR-VI)操作规程36 XHJC/SB 36-2007 沥青延伸度测定仪(STYD-3)操作规程37 XHJC/SB 37-2007 沥青软化点仪(GS-R)操作规程38 XHJC/SB 38-2007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测定仪(DF-5)操作规程39 XHJC/SB 39-2007 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CTS-25)操作规程40 XHJC/SB 40-2007 钢绞线锚固系数测定仪(MGW-5000)操作规程41 XHJC/SB 41-2007 洛氏硬度计(HR-150A)操作规程42 XHJC/SB 42-2007 混凝土贯入阻力仪(ZG-1)操作规程43 XHJC/SB 43-2007 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SG-100D)操作规程44 XHJC/SB 44-2007 野外CBR值测定仪(ES-30)操作规程45 XHJC/SB 45-2007 液塑限测定仪(FG-3)操作规程46 XHJC/SB 46-2007 电热恒温水箱(SHHW1)操作规程47 XHJC/SB 47-2007 电子天平(FA1004)操作规程48 XHJC/SB 48-2008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NLD-3)操作规程49 XHJC/SB 49-2008 电动勃氏透气比表面积仪(DBT-127)操作规程1.引言1.1 编制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的目的为了保证检测所用的所有仪器设备得到受控管理,保证检测设备得到正确使用、日常维护以及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本公司全体人员心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做到事前有检查,事后进行维护保养,并定期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对非检测人员和非本公司人员严禁使用检测仪器设备。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与检测活动有关的人员对使用仪器设备的控制管理。
1.3 引用依据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检测方法标准检测技术规程1.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的日常管理1.1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的编制、修订和改版由检测室负责执行。
1.2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由办公室负责统一印制、编号、登记、发放。
1.3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的发放对象一般为质量负责人、各科室负责人、质量监督员、检测室各检测人员及有关人员。
1.4 外单位人员要求赠送需经公司经理批准,方可由办公室资料管理员登记发放。
2.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的修订和改版。
2.1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的修订原则2.1.1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中某些规定已不适应工作需要或在实际执行中有不完善之处。
2.1.2 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实验室评审管理机构要求有了重大变动,与现行仪器设备操作有较大矛盾时。
2.1.3 制定本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依据、技术规范、标准、仪器说明书有变动时。
2.2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改版原则管理评审后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的局部修订涉及相当多处或相当多页须颁布新的版本。
3.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的管理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
1.概述液压式万能试验机(WE-1000B、WE-300B)采用液压加力、动摆测力、主体与测力计分体的设计,具有操作方便工作稳定可靠,试验精度高、加力平稳的特点,适用于金属、水泥、混凝土、塑料等材料的拉伸、弯曲压缩、剪切试验,并提供简单的自动描绘和加力速度指示装置,每量程可以切换3种加力速度。
2.操作步骤(带△的操作步骤只在需要时进行)2.1 检查各电源有无脱落,熔断器是否松动,确认设备与供电线路连接后,按测力计台面板上的“电源”按钮,指示灯亮。
2.2 根据试样规格选用量程,在摆杆上挂上或取下砣,必要时调整缓冲手轮。
2.3 根据试样形状及尺寸,把相应的钳口装入上下钳口座内。
△2 . 4 在描绘器的轴筒上,卷压好记录纸(方格纸)。
2. 5 开动油泵,拧开送油阀,使台板上升升致10㎜,然后关闭送油阀,如果台板已在升起位置,则不必先开动油泵送油,将送油阀关好即可。
2. 6 将试样的一端夹于上钳口中,对于配有液压夹头的机型,则按下控制盒上的“上紧”按钮,夹紧试样。
2. 7 在台板上升,送、回油阀都关闭的情况下,调整指针对准度盘零点(注:应在没有加压的条件下操作)。
2. 8 启动升降电机调整拉伸试验空间,将试样垂直持好。
△2. 9 将推杆的描绘笔放下进入描绘准备状态。
2. 10 按试验要求的加力速度,缓慢的拧开送油阀进行加力试验,试样断裂后关闭送油阀。
如下一组试验间隔时间较长,还应停止油泵工作。
△2. 11 把记录数值的描绘笔抬起。
2. 12 打开回油阀卸力后,将从动针拔回零点。
2. 13 取下断裂后的试样。
2. 14 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需关闭电源开关, 拔掉电源插头。
3.注意事项3. 1 测力计横杆扬程不准超出最大规定限度,指针旋转亦不准超过一周。
3.2 试验过程中,油泵突然停止工作时,应立即打开回油阀卸掉试验力,禁止在高压下起动油泵或检查原因。
3. 3 试验过程中,电器突然失灵,起动或停止按钮不起作用时,应立即切断电源,使试验机停止运转。
3. 4 移动横梁的用途是调整试验空间,试验过程中严禁在加力和卸力时启动移动横梁,否则可导致升降驱动机构失效。
3. 5 禁止非该机操作人员上机操作。
4. 日常维护4. 1 试验机各部分应经常擦拭干净,对没有喷漆的表面擦拭干净后应用棉纱沾少量的机油再擦一遍,以防止生锈。
4. 2 测力计上所有活门不应打开放置,以免尘土进入内部,影响测量机构的灵敏性。
4.3 长期频繁使用可能导致油量减少或变质,应当根据使用情况每隔1-3个月检查该油量。
4.4 频繁使用本设备做拉伸破断试验可能导致部分紧固件松动,应当经常检查各部位螺丝的紧固情况。
4.5 上横梁和移动横梁上各有2只装置钳口用的钳口卡板,是本机的重要零件,应当根据使用情况经常清除钳口长板与横梁接触面上的杂物,以免拉毛接触面。
5.故障处理5.1 故障现象:送油阀有异常响声和振动。
5.1.1 可能的原因:因气温过高或长时间连续工作导致油温过高,使油的粘度变小。
5.1.2 相应的排除方法:适量掺入粘度较高的液压油(如N100号),或暂时停机待油温下降后再继续工作。
5.2 故障现象:试验机达不到额定试验力。
5.2.1 可能的原因:5.2.1.1 送油阀有异物卡阻。
5.2.1.2 三角皮带过松或被油污染打滑。
5.2.1.3 液压系统有泄漏。
5.2.2 相应的的排除方法:5.2.2.1 拆开清洗送油阀,如阀芯有拉毛可用牙膏研磨至光洁。
5.2.2.2 调整三角皮带松紧或更换同规格的三角皮带。
5.2.2.3 漏油处拧紧或更换上新垫片。
5.3 故障现象:指针回零不稳。
5.3.1 可能的原因5.3.1.1 指针轴或摆轴轴承被污染或锈蚀。
5.3.1.2 推杆与齿轮受损。
5.3.1.3 测力油缸被脏物阻卡。
5.3.1.4 带动测力活塞转动的皮带脱落。
5.3.1.5 测力活塞的锥端不在支承窝内。
5.3.2 相应的排除方法5.3.2.1 清洗或更换同规格轴承。
5.3.2.2 修正推杆或更换齿轮。
5.3.2.3 拆下测力活塞用煤油或柴油清洗,用牙膏研磨。
5.3.2.4 挂上皮带。
5.3.2.5 抬回原位。
5.4 故障现象:移动横梁升降不畅。
5.4.1 在排除电气故障的前题下可能的原因5.4.1.1 丝杆与机座孔间润滑不够或有异物阻卡。
5.4.1.2 丝杆下部螺帽的锁定螺丝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