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煤炭的真实成本2012
2012年能源流向图与煤炭流向图最详细
![2012年能源流向图与煤炭流向图最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325018ca8bd63186bcebbca1.png)
3.我国2012年能流图和煤流图及相应的系统效率.........................................11
3.1 我国2012年能流图及能源系统效率........................................................................11 3.2我国2012年煤流图及煤炭系统效率........................................................................17
1.1 研究背景.....................................................................................................................2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标....................................................................................................3
中国2012年能流图和煤流图编制及能源系统效率研究 | 2
1
引言 ................................................................................
相比,我国的能源开采效率低近30个百分点,中间环节效率低5个百分点,终端 利用效率低10个百分点,能源系统总效率低10~20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量增长迅速,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量达36.17 亿吨标准煤,是2000年的2.6倍,然而,2000年以来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 的比重却持续徘徊在70%左右。高比例的煤炭消费量不仅抑制了能源利用效率和 效益的提高,也破坏力生态和大气环境,并持续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 近十年来,尽管我国终端利用环节中一些高耗能行业和产品的能效得到较 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能源系统中其他环节的节能潜力未被充分挖掘,致使全 国能源系统的总效率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如何从能源系统的角度来审视 和评价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方式和路径,技术进步程度和能源利用效率水 平,节能的潜力、能力、效果和效益所在等,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可以为促 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领域的技术进步,选择和制定环境治理和减缓温室气体 排放的对策、路径、规划和战略提供依据与支持。因此,本报告基于能源系统 模型分析方法,构建我国2012年能流图和煤流图,用以分析和研究我国2012年能 源系统和煤炭系统的效率。
煤炭成本调查方案
![煤炭成本调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fc25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7.png)
煤炭成本调查方案1.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越来越大,煤炭作为中国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在国家能源政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而煤炭成本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成本之一,也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和管理。
然而,当前中国煤炭行业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价格波动较大、行业整合缓慢等,这些问题给煤炭成本调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本文旨在提出一份可行的煤炭成本调查方案,以期为行业调查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2. 调查目标本次煤炭成本调查的主要目标是:1.全面了解中国煤炭行业的成本构成和主要成本元素;2.深入分析行业内外各类因素对煤炭成本的影响;3.提出可行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措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支持。
3. 调查方法本次煤炭成本调查将采用以下方法:3.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行业、政府及企业相关报告、论文等文献资料,了解当前煤炭行业成本状况和未来走势,为后续调查提供理论依据。
3.2 问卷调查法针对煤炭行业企业及工人,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具体的成本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3 专家访谈法采用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煤炭行业内专家及企业高管的访谈,了解行业内、外诸多因素对成本的影响、调查数据的可信度等细节问题。
针对面掌握到现场、询问资讯不详尽等问题, 可进行深度挖掘性的信息收集与整理。
4. 调查内容本次煤炭成本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4.1 成本构成分析通过文献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全面了解中国煤炭行业的成本构成状况,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税费成本等方面。
4.2 影响因素分析通过专家访谈和文献调查等方法,深入分析影响煤炭成本的因素,包括产能过剩、市场需求、成本波动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为后续的成本管理提出可行性建议。
4.3 成本管理控制建议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建议,包括:合理定价、加强成本信息管理、降低人力成本、改进供应链管理、优化物流管理等措施。
县煤炭总量控制工作方案
![县煤炭总量控制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14dc4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3.png)
县煤炭总量控制工作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桌面上,一缕缕思绪随着咖啡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
这个县煤炭总量控制工作方案,已经在我脑海中萦绕多日。
现在,就让我用这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一气呵成。
一、背景分析煤炭,曾经是我国能源的支柱,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新能源的崛起,煤炭的总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县煤炭消费量逐年上升,给环境和经济带来了巨大压力。
因此,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煤炭总量控制方案,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目标设定2.中期目标(3-5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煤炭消费占比逐年下降。
三、措施建议1.加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重要性,提高全县人民对环保的认识,形成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2.优化能源结构加大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低碳经济。
同时,加快煤炭替代步伐,推广清洁能源。
3.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措施落实到位。
4.完善煤炭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煤炭市场体系,规范煤炭市场秩序,提高煤炭资源配置效率。
加大对煤炭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5.加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监测建立健全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监测体系,对煤炭消费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6.强化责任考核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未完成控制目标的地区和部门进行问责。
四、实施方案1.制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3.建立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提高监管效率。
4.定期召开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座谈会,分析问题,研究对策。
五、预期效果1.环境质量改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将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2.经济结构优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3.能源结构优化: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dba3e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d.png)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通过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
2.任务:-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煤炭消费总量的控制指标。
-加强煤炭使用监管,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
-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加强煤炭矿区的环境治理工作,推动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工作措施和方法1.加强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目标和要求。
-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估机制,推动各地方政府履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责任。
-加强对煤炭消费企业的监管力度,严禁超标排放。
2.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减少对煤炭的依赖,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如天然气、太阳能和风能等。
-加大对煤炭消费的限制,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高效利用的清洁燃煤技术。
-加大对能源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补贴,降低清洁能源的成本,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鼓励企业在生产中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产生。
4.加强煤炭矿区的环境治理工作-加强对煤炭矿区的环境污染治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推动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保障矿工的安全。
四、预期效果和影响评估1.预期效果-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和环境质量。
-降低煤炭消费对能源供应的依赖,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
-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推动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影响评估-经济影响:煤炭消费总量的控制将导致部分企业关停,对煤炭产业链上的相关产业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但同时,清洁能源的推广和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将促使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生,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社会影响: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
《2024年煤炭企业成本构成及其控制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煤炭企业成本构成及其控制问题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406e85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6.png)
《煤炭企业成本构成及其控制问题研究》篇一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能源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煤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成本,已成为煤炭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煤炭企业的成本构成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探讨当前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煤炭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参考。
一、引言煤炭企业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其成本构成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能源市场的开放和多元化发展,煤炭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剧,成本控制的难度和复杂性也随之提高。
因此,对煤炭企业成本构成及其控制问题的研究,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煤炭企业成本构成煤炭企业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原材料成本:包括煤炭的开采成本、设备折旧等。
2. 人工成本:包括员工工资、福利、社保等。
3. 制造费用:包括设备维护、检修费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品等。
4. 销售费用:包括广告宣传、销售人员工资、运输费用等。
5. 管理费用:包括企业日常运营费用、税费等。
三、煤炭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尽管煤炭企业都在努力进行成本控制,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 成本控制意识不足:部分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文化。
2. 成本控制方法落后: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已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缺乏科学、系统的成本控制体系。
3. 资源浪费严重: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如设备空转、材料浪费等。
4. 信息化程度低:成本控制的信息化程度不足,无法实现成本的实时监控和预测。
四、煤炭企业成本控制策略针对煤炭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策略:1. 强化成本控制意识:企业应加强成本控制宣传,提高全员成本控制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成本控制文化。
2. 引入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建立科学、系统的成本控制体系,引入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如作业成本法、目标成本法等。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9c8356f3227916888586d740.png)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2014年能源消费总量达42.6亿吨标煤,煤炭在整个能源消费中占到66%[1]。
在同期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29.9%,OECD国家煤炭占比为20%左右[2]。
全球煤炭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在能源活动中占比长期稳定在40%左右,远低于中国80%左右的水平。
2000年以来全球煤炭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呈现加速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煤炭消费增量的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2012年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让中国实现了经济繁荣,但也让中国付出了沉重代价:环境和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公众健康遭到威胁。
目前这种恶化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中国的资源正在被快速地消耗,尤其是对矿石能源的枯竭式开发更加剧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区域上的稀缺性。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将会占全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8%左右[3]。
一空气污染危机催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近几年全国频繁出现的大面积重度雾霾已敲响警钟,现在已经到了必须痛下决心解决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紧要关头。
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4]。
在“国十条”中明确载明,“制定国家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2014年煤炭减量化、替代化和清洁化是应对空气质量恶化和降低PM2.5污染的首要的、有效的措施。
当前,东部沿海的许多省份定出了煤炭消费总量的控制目标,例如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和西部地区的陕西省都已经开始制定煤炭总量控制方案。
当前雾霾污染已在全国呈蔓延之势,辽宁中部、武汉、山东、长株潭、成渝、陕西关中、甘宁、新疆乌鲁木齐等城市群雾霾频发,海峡西岸城市群空气污染天数也快速上升。
随着城市化和经济扩张,全国性的空气污染趋势将会继续恶化。
煤炭企业煤炭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法
![煤炭企业煤炭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a16644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7.png)
现代经济信息270煤炭企业煤炭成本核算与管理方法王 伟 国投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摘要:随着我国的日益强盛,国内的诸多企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发展,我国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革经营手段和管理制度,另外,经营环境也和传统有了很大的区别,所以,为了使得我国煤炭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做好煤炭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是很重要的,这也是当今煤炭企业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文章就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煤炭企业的特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希望对我国的煤炭企业做出贡献。
关键词:煤炭企业;成本核算;成本管理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270-01要想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企业的成本核算,这是一个企业发展很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加强企业的管理水平,做好企业成本核算,是企业能够更好发展下去的保证。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都存在着很激烈的竞争, 煤炭企业要想在这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获得更多的利益,加强企业的管理和成本的核算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地发展自己,去除自己的劣势,使自己优势发挥到最大,是每个企业都想做到的。
一、煤炭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中会出现的问题(一)核算成本不够全面。
现如今,我国煤炭企业在核算成本时太局限,不能够全面考虑,这就导致了核算数据不能体现整个煤炭企业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比如说没能充分的考虑到环境带来的影响,这些影响没能够反映在成本核算中,还有现在煤炭企业在计算成本时认为只要自然坍塌带来的损失才会计算入成本里,而把其他的由于治理环境支出的成本忽略不计,对于资源成本大部分煤炭企业都认为是无形资产不算成本进而没有在成本中计算,这就使得成本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所欠缺。
煤矿总有一天会开采完,当煤矿资源开采结束后需要企业拿出部分资金给工人们安置生活,现如今许多煤矿企业没能把这部分资金在成本中得以体现,也是核算不完整,不符合实际情况。
工作方案: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53a28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a.png)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为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计划的通知》(国发〔X〕65号)和《中共X省委X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X发〔X〕18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新理念,坚持把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作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倒逼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着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削减煤炭消费需求,着力整治燃煤设施、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比重,着力完善政策措施、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任务,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兼顾。
统筹把握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发挥部门协同作用,推进总量控制和减量替代工作有序开展。
以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整治燃煤锅炉、深化节能改造等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坚持煤炭总量控制与清洁能源发展相同步。
以削减存量和严控增量为抓手,压减高耗煤产业用煤需求,严格控制新增煤炭消费项目。
优化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加快推进散煤治理,大力增加清洁低碳能源供给,着力保障关乎民生的重点领域、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能源需求。
3.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制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落实煤炭消费企业主体责任,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动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格局。
(三)控制目标。
到X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较X年下降10%左右,控制在2.13亿吨以内。
大气污染传输通道7个市和X市、X市、X市、X市、X市等重点地方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5%,X市、X市和X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3%,其他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0%。
工作方案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7d859b804d2b160a4ec01c.png)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为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计划的通知》(国发〔X〕65号)和《中共X省委X省人民政府关于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X发〔X〕18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新理念,坚持把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作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倒逼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着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削减煤炭消费需求,着力整治燃煤设施、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比重,着力完善政策措施、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任务,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兼顾。
统筹把握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发挥部门协同作用,推进总量控制和减量替代工作有序开展。
以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整治燃煤锅炉、深化节能改造等为重点,以点带面推动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坚持煤炭总量控制与清洁能源发展相同步。
以削减存量和严控增量为抓手,压减高耗煤产业用煤需求,严格控制新增煤炭消费项目。
优化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加快推进散煤治理,大力增加清洁低碳能源供给,着力保障关乎民生的重点领域、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能源需求。
3.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制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落实煤炭消费企业主体责任,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动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格局。
(三)控制目标。
到X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较X年下降10噓右,控制在2.13亿吨以内。
大气污染传输通道7个市和X市、X市、X市、X 市、X市等重点地方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5%,X市、X市和X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3%,其他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0%二、重点任务(一)优化产业结构,削减煤炭消费需求。
煤炭成本调查方案
![煤炭成本调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f2f25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2.png)
煤炭成本调查方案1. 背景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煤炭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尤其在发电、钢铁、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然而,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和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煤炭行业的发展也遭受着沉重的打击。
为此,深入调查了解煤炭成本情况,寻找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对于保障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目的本方案旨在通过对全国煤炭企业进行成本调查,全面掌握煤炭行业的现状,寻找成本降低的有效途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竟争力。
3. 方法3.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全国煤炭企业,涵盖采矿、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
3.2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将主要调查以下内容:•生产经营状况:对煤炭企业的生产状况、销售状况、用工情况、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水平进行全面调查。
•成本分析:对煤炭企业的各项成本进行分析,包括采矿成本、加工成本、销售成本等,找出成本产生的主要因素。
•成本降低途径:针对成本产生的主要因素,探索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寻找降低成本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市场前景:对煤炭市场的发展前景、竞争格局、政策环境等进行分析,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3.3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将采用以下方法:•网上调查: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企业的基本信息和生产经营情况。
•实地调查:针对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实地调查,重点关注成本、效益、管理等方面。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煤炭行业现状、生产经营状况、成本分析等进行深入研究。
3.4 调查周期本次调查的周期为3个月,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准备阶段:1个月,包括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内容、编制问卷等。
•调查阶段:1个月,通过网络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完成调查工作。
•数据整理和分析阶段:1个月,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报告撰写和提交阶段:1周,对调查报告进行撰写和提交。
4. 期望成果通过本次调查,期望得到以下成果:•了解煤炭行业的现状和生产经营状况,以及成本产生的主要因素。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实施方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73209575804d2b160b4ec037.png)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十三五”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X〕82号)和《中共X市委X市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X发〔X〕14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市第X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把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作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着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削减煤炭消费需求,着力整治燃煤设施、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提升清洁能源比重,着力完善政策举措、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替代。
确保完成省下达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任务,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坚持能源消费与转型发展相统一;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相衔接;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总量控制与效率提高相同步,推动形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格局,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控制目标。
到X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较X年下降13%以上,控制在1350万吨以内,煤炭消费比重降至70%以下。
X市、X县煤炭消费总量下降20%以上,X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6%,X区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5%,X县、X区、X区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4%,经济技术开发区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3%。
二、重点任务(一)削减煤炭消费需求。
1.化解过剩产能。
围绕先进制造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强市建设,加快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
以煤炭、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为重点,因业、因地、因企制宜,有序处置过剩产能,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专项执法检查,严格落实差别化价格政策,建立以提高节能环保标准倒逼过剩产能退出机制。
煤炭消费控制实施方案
![煤炭消费控制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453f6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9.png)
煤炭消费控制实施方案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消费量也在不断攀升。
然而,过度的煤炭消费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也加剧了能源资源的紧张局势。
因此,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煤炭消费控制方案,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
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煤炭消费管理的监督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引导企业和个人合理节约能源,减少不必要的煤炭消费。
其次,加强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
在生产和使用环节,应当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煤炭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煤炭的消耗量。
同时,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逐步替代传统的煤炭能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另外,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能源节约和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煤炭消费控制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引导人们树立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自觉减少不必要的煤炭消费。
此外,加大对煤炭消费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力度,及时掌握煤炭消费的动态变化,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煤炭消费的短板和问题所在,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挑战。
煤炭资源的开采和消费不仅仅是我国的问题,也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我国应当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和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
总之,煤炭消费控制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推广、宣传教育、数据监测和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才能有效降低煤炭消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相关部门和各界人士能够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共同努力,为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控制煤炭总量实施方案
![控制煤炭总量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518db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b.png)
控制煤炭总量实施方案一、加强煤炭资源调控。
1. 制定煤炭资源开采总量控制计划,明确各地区煤炭资源的开采总量,并根据资源储量、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
2. 加强对煤炭资源开采的监管,严格执行煤炭资源开采许可制度,防止超采和乱采现象的发生,保护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1. 加大对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煤炭燃烧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2. 加强煤炭清洁利用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推动高效、清洁的煤炭利用方式,降低煤炭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建立健全煤炭资源管理制度。
1. 完善煤炭资源储量评估和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煤炭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为煤炭资源管理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2. 健全煤炭资源开采许可和准入制度,规范煤炭资源的开采行为,保障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
四、加强煤炭资源管理的监督和评估。
1. 建立定期的煤炭资源管理评估机制,对各地区煤炭资源管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2. 加强对煤炭资源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对违规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煤炭资源管理的公平和公正。
五、促进煤炭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1. 加强与国际相关组织和国家的合作,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煤炭资源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煤炭资源管理水平。
2. 主动参与国际煤炭资源管理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煤炭资源管理规则的制定和落实,推动国际煤炭资源管理的合作与发展。
通过以上控制煤炭总量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和利用,促进煤炭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和环境保护支持。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00bdf6aa00b52acec7ca05.png)
全力抓好燃煤锅炉(炉窑)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等重点节能工程。推动重点节煤工程,大力削减煤炭消耗存量。全面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行投产。
1.推进我市燃煤锅炉的拆除和环保改造工作。全面贯彻落实《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市xx年拆除10吨以下燃煤锅炉实施方案的通知》(xx政办发〔xx〕43号)精神,进一步解决锅炉环保改造的供需问题,计划拆除10吨以下小型居民燃煤供暖锅炉、小型工业及商业燃煤锅炉共计115台。
(二)完善煤炭消耗统计体系,建立定期调度制度。在现有煤炭消耗统计体系基础上,逐步将规模以下工业、建筑业、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其他单位及个人消耗煤炭情况纳入统计体系,建立并完善全口径煤炭消耗统计体系。坚持每月定期向市统计局调度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情况,及时掌握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情况,并根据消耗情况研判预警。建设全市重点企业煤炭消耗在线监测系统,对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实施煤炭消耗在线监测,定期公布各县(市)区和重点企业煤炭消耗控制工作落实情况。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控制煤炭消耗总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有效遏制和治理燃煤污染,推进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提升大气环境质量,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目标
xx年全市燃煤总量控制在816万吨以下。
二、基本则
一是削减煤炭总量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相统一。二是严控燃煤增量与燃煤替代相结合。三是提高能源效率与优化能源结构相促进。四是强化监督管理与政策引导相协调。
2.减少农村散煤使用。积极推动农村能源一体化建设,通过推广秸秆发电、秸秆气化、沼气、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工程,实现农村散煤消耗削减。
3.加强煤炭质量管理,严格煤炭销售标准。限制销售和使用灰分高于16%、硫分高于1%、发热量小于4000卡/克的散煤,禁止进口高灰分、高硫分的劣质煤炭,相关主管部门要定期进行抽检。加快现有煤矿洗选设施建设,到xx年原煤入洗率达70%以上。建立煤炭统一销售的管理体系,禁止煤炭分散销售。对违规销售和使用散煤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煤炭成本调查方案
![煤炭成本调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ce427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c.png)
煤炭成本调查方案背景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其成本的变化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为了有效控制煤炭价格,需要对煤炭成本进行调查和分析。
目标本方案旨在通过调查煤炭成本,了解煤炭价格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煤炭价格政策和企业制定成本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本次煤炭成本调查的具体步骤如下:1.制定调查计划: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标准、范围等,明确调查目的和工作重点。
2.选择调查对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煤炭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包括煤矿、炭化厂、化工企业、电厂等。
3.收集数据:通过调查问卷、面谈、网上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包括煤炭采掘、运输、加工、销售的成本情况等。
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煤炭各环节的平均成本、成本构成、产能效益等指标,为下一步制定政策和策略提供参考。
5.结论汇报:根据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提出调查结论和建议,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有用的指导意见。
参考指标在煤炭成本调查中,以下指标是必须要关注的:•煤炭采掘成本:包括人工、设备、材料、能源等成本,是煤炭成本的主要来源。
•煤炭运输成本:包括煤炭运输的各个环节的成本,如运输工具、燃料、人工等。
•煤炭加工成本:包括煤炭预处理、生产、储存等环节的成本,如设备、材料、运行维护等费用。
•煤炭销售成本:包括煤炭销售的各个环节的成本,如开票、运输、仓储、营销等费用。
风险与挑战在煤炭成本调查过程中,存在以下风险与挑战:•数据真实性问题: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可能会受到被访者的影响,需要加强调查访谈的管理和监督。
•调查对象选择问题:对于一些私营企业或小型企业,其经营数据可能难以获取或不够完整,需要仔细评估调查对象的选择和调查方法的适用性。
•调查成本问题:煤炭成本调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充分考虑调查成本的可行性。
结论通过煤炭成本调查,可以深入了解国内煤炭价格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煤炭价格政策和企业开展成本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全县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
![全县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af73f6da38376bae1fae0f.png)
全县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方案一、控制目标我县煤炭消费总量由火力发电和供热、煤炭洗选、各行业终端消费三部分构成。
限制销售使用灰分高于16%、发热量小于4000卡/克、硫份高于1%的散煤(煤矸石热电厂除外)。
201X年,全县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511(1279)万吨以内,原煤入洗率达到80%以上。
201X年,全县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520(1301)万吨以内,原煤入洗率达到100%。
实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工业有面废气总量排放控制。
二、工作措施(一)严把耗煤项目审批,控制增量严格控制新建燃煤发电机组,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除特殊情况不再新建燃煤发电项目;严格控制新建燃煤锅炉房,禁止新建工业燃煤锅炉;严格控制燃煤供热锅炉房项目审批,建成区禁止新、改、扩建燃煤供热锅炉。
新、改、扩建项目应使用清洁能源;实行煤炭等量替代,新建用煤项目需实行煤炭等量替代。
项目在取得环评报告批复前需落实等煤替代方案。
(责任单位:各乡镇政府、县发改局、环保局、经服局、统计局)(二)严格“两高”行业项目管理制定更加严格的“两高”产业准入目录,实施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等量或减量替代、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减量替代;新建高耗能项目单位产品能耗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建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的项目,实行现役源2倍削减量替代。
提高耗煤项目准入门槛,新建、改建、扩建耗煤项目一律实施煤炭减量等量替代,对未通过能评、环评审查的项目,各级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核准和备案,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
(责任单位:县发改局、环保局、经服委、国土资源局、安监局)(三)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传统能源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
结合全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广使用优质煤、洁净型煤,推进煤改气、煤改电,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加快天然气管网建设,积极推进风电场建设,扩大太阳能的多元化利用,促进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
中国煤控项目——煤化工产业煤炭消费量控制及其政策研究执行报告20160707
![中国煤控项目——煤化工产业煤炭消费量控制及其政策研究执行报告20160707](https://img.taocdn.com/s3/m/a6afd11df78a6529647d536e.png)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是一家国际非营利非政府环保机 构,拥有逾 140 万会员及支持者。自 1970 年成立以来,以环 境律师、科学家及环保专家为主力的 NRDC 员工们一直为保 护自然资源、公共健康及环境而进行不懈努力。NRDC 在美国、 中国、加拿大、墨西哥、智利、哥斯达黎加、欧盟、印度等国 家及地区开展工作。请登录网站了解更多详情 。
在国内,水价的提高、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和未来碳税的开征,都将使能源转换的煤 化工项目竞争力更加疲弱。如果考虑到煤炭和能源转换环节的社会外部成本,煤制油和 煤制气项目将无法承受。煤化工项目多位于中西部水资源贫乏或非常贫乏、生态环境脆 弱的地区。现代煤化工煤质差异性大、部分产品生产工艺成熟度低、稳定性差,用水量多、 管理水平差异大,中水回用率低,蒸发塘规模大。
甲醇
5781 2879 388 0
47171 5770 2948 2220
1555
3267
79.4% 85.4% 95.2% 64.3%
65.4%
56.5%
7Leabharlann 中国煤控项目现代煤化工
现代煤化工经过 10 多年的技术研发和攻关,特别是“十一五”以来 的工程示范和推广,在产业关键技术、重大装备自主化研制,还有某些产 品品种开发和生产规模等方面,都取得一定进展,有一批达到安全长满优 的示范工程。但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整体发展仍不成熟,还处于示范期,还 不具备产业规模发展。我国已投产的主要现代煤化工项目情况见表 1-2。 这些项目中有的只是完成了一期建设,或形成部分产能,因此消耗的煤量 有限。2014-2015 年现代煤化工主要产品的产量和耗煤量情况见表 1-3, 2015 年,预计现代煤化工(煤制油、气、烯烃、乙二醇)转化的煤量折 合成标准煤不到 2500 万吨标煤(目前 2015 年全部统计数据还没有获得)。
2012煤炭的真实成本
![2012煤炭的真实成本](https://img.taocdn.com/s3/m/723b0fc89ec3d5bbfd0a7448.png)
煤炭的真实成本(草稿-非正式版)撰稿人:清华大学滕飞能源是经济的血液,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生产和消费量也快速增加。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由2001年的15亿吨标煤快速增长到2013年的36.2亿吨标煤,年均增速高达8%。
虽然能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由于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巨大、能源生产与利用方式粗放,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难以改变,快速增长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2012年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分别高达2117.6万吨、2337.8万吨、1234.3万吨。
其中大部分排放集中在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燃煤锅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黑色金属冶炼业等重点煤炭消费行业,上述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90%、70%和80%。
此外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的消费还是大气中PM2.5的主要来源,而2012年发布的《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指出室外空气污染是我国第四大致死因素,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使用的环境和健康成本不容忽视。
本报告以2012年的数据为基础,对煤炭开采、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对水、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量化的分析(表1),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货币化了这些影响,计算了煤炭使用所产生的环境和健康成本。
表1 本研究量化及货币化煤炭外部损害成本的主要领域除了环境和健康成本之外,化石燃料及煤炭利用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还会加剧气候变化,在长时间尺度上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本报告也估计了煤炭开采、运输和利用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但由于国内缺少对二氧化碳“社会成本”的研究,本报告并未将由于气候变化产生的长期外部成本进行货币化。
与体现供需关系的经济成本不同,相当部分的环境和健康成本并没有体现在目前的定价机制中,因而是“隐藏”在价格之后的“真实成本”。
由于这部分成本并没有体现在定价机制中,因而企业和居民在使用化石能源时也就不会考虑其对环境和健康的损害,进而导致市场失效和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煤炭的真实成本2012汇报人:滕飞副教授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课题执行单位:清华大学、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社科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4年11月4日10.74 11.72 12.914.2 15.8 17.81 20.33 22.2924.3426.5829.0231.2933.78.1 9.5 10.6 10.4 10.7 13.3 14.69.88.9 10.89.2 7.8 7.7 3 61516 11 10845673.93.77 788 7.5 7.5 05101520253035400%5%10%15%20%25%3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Year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费增长率(2001-2013)Total Domestic ProductionGDP Increase RateEnergy Consumption Yearly Increase Rate Government's expected GDP Increase生态污染雾霾课题总体研究思路影响机理分析分析煤炭开采、运输、转化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水、安全、健康、温室气体等主要领域的影响; 明确协同效益核算的边界与范围;实物量核算研究识别及确定实物量核算的指标; 在实物量核算指标的基础上,确定核算方法; 整理收集数据,进行主要影响的实物量核算;货币量核算研究在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确定价值量和货币量的核算方法; 将有关影响的实物量核算指标转换为货币量和价值量,并进行加总分析; 煤炭真实成本研究在情景组不同情景的基础上,综合不同领域协同效益的实物量和货币量核算研究结果,测算煤炭总量控制情景的量化协同效益;3煤炭开采经济:投资、成本、就业环境健康:水、大气、固废生态:水、土地、其他温室气体:甲烷安全煤炭运输经济:运输成本、就业环境健康:大气、固废生态煤炭转化经济:转型、投资、就业环境健康:水、大气、固废、汞生态温室气体:CO2、黑碳煤炭利用经济:转型、投资、就业环境健康:水、大气、固废、汞生态温室气体:CO2、黑碳课题总体研究思路环规院:开采、运输、转化及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及空气质量问题(废水、废气、固废、汞);北大医学部:开采、运输、转化及利用过程中的健康问题;水科院:开采、运输、转化、利用过程中的水生态系统问题;气候战略中心:开采、转化、利用过程中的温室气体问题;煤科院:开采、运输中的经济问题,开采过程中的其他生态系统问题(土地及其他生态系统)、安全问题;社科院:开采、运输、转化及利用中的就业问题;清华大学:煤炭转化、利用中的能源转型问题,总体协调4煤炭开采煤炭运输煤炭转化煤炭利用水环境量化货币化量化货币化量化货币化生态系统量化货币化大气环境量化货币化量化货币化模型分析量化货币化模型分析人体健康量化货币化量化货币化模型分析量化货币化模型分析温室气体量化货币化量化货币化量化货币化量化货币化煤炭生产煤炭运输煤炭消费7 煤炭与水资源现状☐我国煤炭资源和水资源呈逆向分布,大部分重点煤炭基地处于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的地区,水资源已对煤炭基地的建设产生了严重制约。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系统的破坏及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运输、转化利用和终端消费等环节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消耗可能加剧区域水资源紧张形势。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 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煤炭的开采造成地面塌陷,并且不间断、大规模挖煤形成的漏斗、水位下降以及水污染等对水资源形成极大的破坏。
以山西为例,每开采1吨煤,破坏地下水动储量(通过垂直于流向的含水层断面的地下水)为1.41立方米,破坏地下水静储量(储存于地下水最低水位以下含水层中的重力水)为1.07立方米,合计为2.48立方米。
每年因煤炭开采而破坏的地下水资源达到十几亿立方米,将加大缺水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全国矿坑涌水总量达到58.77亿立方米,矿井水利用率尚不足60%,全年矿井水利用量34.74亿立方米,地区 吨煤涌水量(立方米/吨) 煤炭产量(万吨) 矿坑涌水总量(万立方米) 矿井水利用率(%)矿井水利用量(万立方米)华北 1.16 148700 172343 76.35 131589 西北 0.93 56500 52602 56.36 29645 东北 2.23 19600 43757 65.29 28567 西南 2.38 36500 86688 38.32 33215 华东 1.94 35000 67830 67.89 46050 中南 5.94 27700 164469 47.62 78313 合计1.8132400058768859.113473808煤炭生产加工过程对水质的影响直接污染:由于煤矿开采,煤层底板遭到破坏,矿坑中大量有害物质将通过地下水流迁移,污染深层岩溶水;间接污染:矿坑排水未经任何处理,排出井外,汇入地表河系,造成地表水的污染,进而污染地下水;间接污染: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煤矸石,由于煤矸石含有SiO 2,Al 2O 3以及铁、锰、硫等常量元素,还有铅、锡、汞、砷、铬等微量重金属元素,在自然的风化过程中一些有害有毒元素会不断的释放出来,在大气降水的冲刷和淋溶作用下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对周边溪流水质造成严重污染,并通过食物链等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健康;间接污染:不同类型煤矸石对水质影响程度不同。
煤矸石堆场地表径流中SO 42-,Fe 和Mn 含量变化主要受煤矸石的类型及降雨强度的影响,地表径流水中SO 42-,Fe 和Mn 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泥质型煤矸石>砂质型煤矸石>煤矸石夹土。
地表水水文地质环境效益 地表水水质 地表地下 水量交换 ……地下水水质地下水典型区域的影响910 煤炭生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大量煤矸石,在自然风化和降雨作用下,煤矸石中的有害元素析出,对周边水体及农田产生污染。
据统计,2012年我国煤炭开采产生煤矸石5.6亿吨,全国堆存62亿吨,占地2万公顷,煤矸石堆存自燃和缓慢氧化排放二氧化硫110万吨;•煤炭开采产生严重的地表塌陷,是亟待解决的地质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每万吨煤炭生产导致的地表塌陷就多大2700m2,每年约800平方公里土地遭到破坏;•煤炭开采还会造成植被退化和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加剧,使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11煤炭生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082.812.041.4851.1820.8920.7490.5640.3470.2930.511.522.533.5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事故起数(起)死亡人数(人)百万吨死亡率(%)2013年全国煤矿共发生各类事故604起、死亡1067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288;2012年我国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24206例,占职业病总例数的88.27%,95.01%的病例为煤工尘肺和矽肺,分别为12405例和10592例,54.52%分布在煤炭行业。
12 煤炭生产煤炭运输煤炭消费13 煤炭运输对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影响公路水运铁路安全成本(分/tkm)11.420.090.3噪声成本(分/tkm)0.8900.38空气污染成本(分/tkm) 1.800.300.24合计(分/tkm)14.110.390.9214 煤炭生产煤炭运输煤炭消费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 20.2, 46%黑色金属冶炼, 3.1, 7%水泥熟料生产, 2.2, 5%焦化, 3.2, 8%燃煤锅炉, 7.9, 18%其他行业, 7.1, 16%5001000150020002500SO2NOx烟粉尘 污染物排放量(万吨)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水泥熟料生产行业耗煤量(亿吨)SO2(万吨)NOx(万吨) 烟粉尘(万吨)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20.2 797 1018.7 222.8 黑色金属冶炼 3.1 240.6 97.2 181.3 水泥熟料生产2.2 33 198 67 焦化3.2 34 14 37.7 燃煤锅炉 7.9 873 316 320 重点行业占比83.7%93.4%70.3%67.2%燃煤 55.0%水泥生产 13.1%有色金属冶炼11.8%生活垃圾焚烧11.3%钢铁冶炼 4.4%石油燃烧 2.4%其他 2.0%●2010年我国人为源大气汞排放量为650吨左右,燃煤大气汞排放为357.5吨,占大气汞排放总量的55%,单位煤炭大气汞排放强度为0.11g/t 煤。
●其中,燃煤电厂大气汞排放量为110吨左右,电力行业单位燃煤大气汞排放强度为0.063g/t 煤。
燃煤消费量与灰霾天数高度相关煤炭直接燃烧排放一次PM2.5占31%因煤重点行业排放一次PM2.5 占63%因煤排放对PM2.5贡献各省市因煤排放对PM2.5贡献煤炭消费对空气质量及人体健康的影响来源:全球疾病负担报告2010 ☐在所有风险因子中,室外空气颗粒物污染在死亡率和整体健康负担中排名第四位;☐对呼吸系统影响:PM2.5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后,可破坏呼吸道防御机能,并通过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对肺部造成损害。
☐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国外已经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提示,PM2.5的浓度上升可以增加心肺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重金属影响:金属元素对机体产生急性健康效应的机制可能是促进自由基的产生;☐致癌及其它影响,PM2.5已在2013年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认为是致癌物,致癌级别与吸烟、食用发霉食物、遭受紫外线辐射和呼吸甲醛等归为一类。
1920 煤炭消费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慢性阻塞8.4万人肺癌6.5万人脑卒中35万人缺血性心脏病17万人2012年合计因煤排放PM2.5造成的超额死亡人数为67万人煤炭开采运输及利用对温室气体的影响煤炭生产过程中的甲烷排放◆我国三种类型煤矿在不考虑回收利用条件下的甲烷涌出系数分别为:低瓦斯矿井0.74 m3/吨,高瓦斯矿井11.43 m3/吨,瓦斯突出矿井40.95 m3/吨。
◆以2010年为基年,全国对煤炭瓦斯的回收利用量约为21.94亿m3,2010年煤炭生产的甲烷排放因子(单位煤炭生产量对应的甲烷排放量)为6.92m3/t,相当于二氧化碳当量103.8 kgCO2e。
煤炭运输排放因子黑碳排放因子21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kg /吨煤)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kg CO2e/吨煤)社会成本 (元/吨煤)煤炭生产 CH4 4.64 92.4 6.8 煤炭运输 CO2 16.7 16.7 1.2 煤炭消费CO2 1890 黑碳 0.952070 152.8 总量2179160.8目前基于主流全球综合评价模型的估计结果在12美元(5%折现率)到64美元(2.5%折现率)之间,但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