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抵抗如何治疗
中医内分泌病学如何应对胰岛素抵抗
![中医内分泌病学如何应对胰岛素抵抗](https://img.taocdn.com/s3/m/fe6307d2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7.png)
中医内分泌病学如何应对胰岛素抵抗关键信息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协议目的:探讨中医内分泌病学应对胰岛素抵抗的方法和策略1、引言11 胰岛素抵抗的定义和影响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不足,导致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
这是多种代谢性疾病,如 2 型糖尿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等的重要发病机制。
12 中医内分泌病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内分泌病学基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认为人体的内分泌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其功能失调与气血、脏腑、经络等的失衡密切相关。
2、中医对胰岛素抵抗的认识21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失度等因素有关,导致脾失健运、肝郁气滞、痰湿内阻、瘀血阻络等病理变化。
211 脾失健运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
若脾气虚弱,运化失常,则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积聚体内,化为痰湿,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胰岛素抵抗。
212 肝郁气滞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若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则气机阻滞,血行不畅,影响脏腑功能,导致胰岛素抵抗。
213 痰湿内阻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聚湿生痰。
痰湿内阻,阻碍气血运行,影响脏腑功能,导致胰岛素抵抗。
214 瘀血阻络久病入络,或情志不畅,气滞血瘀,或痰湿内阻,血行不畅,瘀血阻络,影响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导致胰岛素抵抗。
22 辨证分型中医将胰岛素抵抗分为肝郁脾虚型、痰湿内阻型、瘀血阻络型等不同证型,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论治。
3、中医治疗胰岛素抵抗的方法31 中药治疗311 根据辨证分型选用中药方剂,如肝郁脾虚型选用逍遥散加减,痰湿内阻型选用二陈汤加减,瘀血阻络型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312 单味中药的研究,如黄连素、黄芪、葛根等具有一定的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32 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穴位,调节经络气血,改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胰岛素抵抗的目的。
胰岛素抵抗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
![胰岛素抵抗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da758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d.png)
胰岛素抵抗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下降,导致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胰岛素抵抗,本文将介绍胰岛素抵抗的鉴别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一、胰岛素抵抗的鉴别诊断胰岛素抵抗疾病的鉴别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所采取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常用的鉴别诊断方法:1. 空腹血糖测定:胰岛素抵抗患者的空腹血糖通常较高,超过正常范围。
此项指标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指标之一。
2.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该试验是通过口服葡萄糖后测量血糖水平的变化,以评估机体对葡萄糖的处理能力。
胰岛素抵抗患者在OGTT中的血糖升高幅度较大。
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HbA1c是反映近期血糖控制情况的指标。
胰岛素抵抗患者的HbA1c水平通常明显升高。
4. 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是通过测量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计算得出的数值,用于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
高HOMA-IR值表示严重的胰岛素抵抗。
二、胰岛素抵抗的治疗方案针对胰岛素抵抗,有多种治疗方案可供选择。
以下是常用的治疗方案:1.饮食控制:合理的饮食是胰岛素抵抗管理的关键。
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选择低糖、低脂的食物,增加蔬菜和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2.运动治疗: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能量消耗,降低血糖水平。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症状。
3.药物治疗:对于胰岛素抵抗严重且无法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具体的药物选择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
4.减重: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重要诱因,减重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症状。
通过调整饮食和增加运动来实现减重目标,对胰岛素抵抗的治疗非常关键。
5.针对基础疾病治疗:一些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血压等,与胰岛素抵抗存在密切关系。
中医对胰岛素抵抗解释
![中医对胰岛素抵抗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f8edf6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c.png)
中医对胰岛素抵抗解释中医对胰岛素抵抗的解释一、中医理论基础1. 整体观念在中医看来,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经络、气血等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胰岛素抵抗涉及到糖代谢的异常,从中医整体观念分析,这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与全身的气血阴阳失调有关。
例如,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入胃后,需通过脾胃的运化功能转化为精微物质。
若脾胃功能失调,水谷精微的运化和输布就会出现问题,这可能影响到血糖的代谢,进而与胰岛素抵抗产生关联。
2. 辨证论治中医通过辨证来认识疾病的本质。
对于胰岛素抵抗,可能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综合信息进行辨证分型。
常见的证型有脾虚湿盛证、肝郁气滞证、痰瘀互结证等。
脾虚湿盛证症状:患者可能表现为形体肥胖,肢体困倦,腹胀纳呆,大便溏薄等。
舌象多为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象濡缓。
从中医角度理解,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水湿内停,阻滞气血运行,影响脏腑功能,可能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肝郁气滞证症状: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女性可能出现月经不调等症状。
舌象为舌红苔薄黄,脉象弦。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
肝郁气滞则气血运行不畅,肝木克土,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进而影响血糖代谢,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痰瘀互结证症状:身体肥胖,胸闷脘痞,肢体麻木或疼痛,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腻,脉象弦滑或涩。
痰浊和瘀血都是病理产物,又可作为致病因素。
痰瘀互结,阻滞经络气血,影响脏腑功能,使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
二、病因病机1.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如长期大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超出了脾胃的运化能力。
脾胃运化不及,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聚湿生痰,阻滞气血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影响胰岛素的正常作用,引发胰岛素抵抗。
2. 情志失调长期的情志不舒,如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可使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则疏泄失常,一方面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另一方面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生,痰瘀互结,进而影响胰岛素的信号传导等过程,产生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怎么治疗
![胰岛素抵抗怎么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8931d77453610661fd9f40e.png)
胰岛素抵抗怎么治疗
一、胰岛素抵抗怎么治疗1. 饮食治疗是改善胰岛素抵抗2. 纠正脂代谢紊乱3. 个体化选择降血压药物二、胰岛素抵抗的原因1. 细胞因子引起胰岛素抵抗2. 遗传性因素引起胰岛素抵抗三、胰岛素抵抗的症状有哪些1. 对生理浓度的胰岛素的生物反应性无反应 2. 会引发糖尿病病变
胰岛素抵抗怎么治疗1、饮食治疗是改善胰岛素抵抗
摄入食物的种类和量影响胰岛素的效应。
低热卡饮食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肥胖患者更是如此。
要注意每天摄入的能量有多少,既要保证机体需要的营养又不因摄入过多而使得体重增加。
在肥胖的人群中控制热量的摄入可以减轻体重,从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饮食中要注意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素比例适当,应避免过多的进食糖及含糖食物(特别是果糖类),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膳食纤维食物,应少食多餐而不是暴饮暴食。
减少食物中的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动物来源的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快餐食品、爆米花等常含有此类脂肪酸),对减轻胰岛素抵抗有利。
2、纠正脂代谢紊乱
脂代谢紊乱如高甘油三酯和高游离脂肪酸血症等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游离脂肪酸血症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
应用调脂药物改善脂代谢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
噻唑烷二酮衍生物如罗格列酮改善胰岛素抵抗部分与其降低血游离脂肪酸有关。
3、个体化选择降血压药物
许多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对糖代谢有不良影响,避免长期大剂量应用。
钙离子拮抗。
缓解糖病和胰岛素抵抗的方法
![缓解糖病和胰岛素抵抗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cc212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9.png)
缓解糖病和胰岛素抵抗的方法缓解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的方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疾病,全球范围内已经影响了数以亿计的人群。
糖尿病主要分为两类:第一型糖尿病和第二型糖尿病,其中第二型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面临抵抗胰岛素的风险。
然而,随着科学的进展,人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来缓解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
一、饮食调整饮食是控制糖尿病的关键。
首先,减少糖分摄入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限制糖分的摄入,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减轻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
其次,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膳食纤维可以延缓消化过程,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从而减轻胰岛素的负担。
此外,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可以帮助维持血糖的平衡,并缓解胰岛素抵抗。
二、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对于缓解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非常重要。
运动能够增加身体的能量消耗,促进肌肉的糖原储存,并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研究表明,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
此外,力量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增加肌肉的负荷,进一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三、维持健康的体重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过多的体重不仅会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而且会导致脂肪组织分泌过量的激素,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功能。
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缓解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量的运动,可以达到减重的目标,改善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
四、规律作息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对身体的内分泌系统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导致胰岛素抵抗。
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物钟和代谢过程,提高胰岛素的稳定性。
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休息,有助于缓解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的问题。
五、减轻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压力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紊乱,增加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因此,减轻压力对于改善糖尿病状况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减轻压力,如做适量的运动、学习放松技巧(如冥想、呼吸练习等)、与好友聊天等。
糖病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改善方法
![糖病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改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f4f112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5.png)
糖病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改善方法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高血糖。
而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是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本文将探讨糖病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以及改善方法。
一、糖病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糖病与胰岛素抵抗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出来的一种调节血糖的激素,它能够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
然而,当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时,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导致血糖无法被有效地降低,从而引发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生活方式不良和遗传因素。
过度的饮食摄入、缺乏运动、肥胖以及高血脂等因素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此外,某些基因突变也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方法1. 调整饮食习惯饮食习惯的调整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方法之一。
应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
此外,分餐进食、少量多餐、避免过度饥饿或饱胀等也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2. 加强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改善胰岛素抵抗非常重要。
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和有氧舞蹈等,可以帮助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力量训练也能提高肌肉代谢能力,减少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3. 控制体重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的重要因素。
减轻体重可以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因此,对于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来说,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非常重要。
4. 规律的生活作息规律的生活作息对于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也非常关键。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长时间的工作,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
5. 控制压力心理压力过大会导致体内应激激素升高,使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因此,合理的压力管理对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通过适当的休闲娱乐、放松训练、技巧培训等来减轻压力,提高心理健康状况。
以上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一些方法,但具体的措施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什么是“胰岛素抵抗”
![什么是“胰岛素抵抗”](https://img.taocdn.com/s3/m/f76166d876eeaeaad1f330a2.png)
什么是“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是一种人体参与能量代谢的重要激素,它通过与人体细胞的结合,协助血糖进入细胞内,产生能量代谢。
健康人产生的胰岛素刚好能使多余的血糖进入人体细胞内,被细胞充分利用。
什么是“胰岛素抵抗”呢?就是指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也就是说人的身体细胞对胰岛素产生了抵抗,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胰岛素抵抗”也被叫做“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又叫做是“胰岛素不敏感”。
胰岛素抵抗主要表现为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体重、高血粘度、高尿酸血症、高脂肪肝和高胰岛素血症等一系列代谢调节异常。
这正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动力”源泉。
治疗胰岛素抵抗的方法有:饮食、运动、药物。
饮食饮食要根据每天的需要摄入多少能量,切忌摄入过多而使体重增加。
碳水化物、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要素比例要适当。
适当补充维生素的摄入,现代研究证明维生素D能显著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
运动近年来,胰岛素钳夹技术已证实运动锻炼可以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运动疗法如慢跑、散步等不仅可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还可改善糖和脂肪的代谢,提高机体对血糖稳定激素的调节能力,运动还能促进减肥效果。
药物胰岛素增敏剂可以直接针对胰岛素抵抗,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保护B 细胞功能,还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
胰岛素增敏剂国内有不少,用得最多、时间最长的就是罗格列酮类药物。
(严启伟)。
胰岛素抵抗改善途径
![胰岛素抵抗改善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8cd65167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a.png)
胰岛素抵抗改善途径1.怎样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情况?2.胰岛素抵抗怎么治吃什么药3.胰岛素抵抗伴有分泌不足使用什么方案治疗4.胰岛素抵抗怎么办5.胰岛素抵抗吃什么药好?6.遭遇胰岛素抵抗应该怎么办?怎样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一.简单了解一下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是人体内胰腺所分泌的一种激素,它的主要功能是辅助血液中的葡萄糖送入细胞内,合成能量。
人在吃碳水化合物食物时,血液中的血糖会增加(大部分的食物都带有碳水,碳水是我们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体内的胰腺的某种细胞监测到了这种增加,便会释放胰岛素进入血液中,需要能量的细胞接收到了胰岛素发来的信号,接收血糖。
胰岛素抵抗,换句话来说就是细胞对胰岛素爱答不理毫无反应,就像年纪大的老年人对声音不敏感必须超大声才会给你回应,而如果你胰岛素抵抗,体内的胰腺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久而久之就会受损,最后胰岛素产生的量减少(2型糖尿病)。
二.胰岛素抵抗出现的原因有哪些?第一那肯定是脂肪,这也是最常见的原因。
暴饮暴食,体重增加和肥胖都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其次为不运动,缺乏运动也会出现胰岛素抵抗。
接着是发炎,由体内的炎症或者应激反应造成的体内激素分泌,使得胰岛素产生抵抗。
同样能引起的还有肠胃炎,肠道细菌环境的破坏会引起炎症,加剧胰岛素抵抗和其他代谢问题。
如果是压力过大身体也容易出现抵抗,还有一条,遗传这也是2型糖尿病常见原因之一。
三.什么样的人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体重过重或者肥胖的人,肚子那里的肉越多出现胰岛素抵抗的风险越高。
如果皮肤上出现黑斑(一种叫做黑棘皮病的皮肤病),那么出现胰岛素抵抗的概率也很大。
同样的,胰岛素抵抗从其它的检查中也可以看到,如较高的甘油三酸酯水平和胆固醇水平。
胰岛素抵抗怎么治吃什么药一般原发性或遗传性胰岛素抵抗尚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一些具有发生胰岛素抵抗的高危人群如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一级亲属、有高血压、高血脂家族史和出生时低体重儿或存在宫内营养不良史的人群,尤应注意在其后天生命过程中避免肥胖,以尽可能预防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胰岛素抵抗是什么意思
![胰岛素抵抗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82283431af1ffc4ffe47ac6f.png)
胰岛素抵抗是什么意思
一、胰岛素抵抗是什么意思1. 胰岛素抵抗是什么意思2. 胰岛素抵抗是什么原因3. 胰岛素抵抗如何诊断二、胰岛素抵抗有什么症状三、胰岛素抵抗怎么办
胰岛素抵抗是什么意思
1、胰岛素抵抗是什么意思胰岛素抵抗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胰岛素抵抗易导致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
50年代Yallow等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浆胰岛素浓度,发现血浆胰岛素水平较低的病人胰岛素敏感性较高,而血浆胰岛素较高的人对胰岛素不敏感,由此提出了胰岛素抵抗的概念。
2、胰岛素抵抗是什么原因2.1、遗传性因素
胰岛素的结构异常、体内存在胰岛素抗体、胰岛素受体或胰岛素受体后的基因突变(如Glut4基因突变、葡萄糖激酶基因突变和胰岛素受体底物基因突变等)。
2.2、肥胖
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最主要的原因,尤其是中心性肥胖。
肥胖主要与长期运动量不足和饮食能量摄人过多有关,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时80%伴有肥胖。
2.3、疾病
长期高血糖、高游离脂肪酸血症、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如铬和钒缺乏、妊娠和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等。
2.4、肿瘤坏死因子a(TNF-a)增多。
胰岛素抵抗什么是胰岛素抵抗怎么治疗
![胰岛素抵抗什么是胰岛素抵抗怎么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dd9724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f.png)
胰岛素抵抗什么是胰岛素抵抗怎么治疗各位老铁们好,信任许多人对胰岛素反抗都不是特殊的了解,因此呢,今日就来为大家共享下关于胰岛素反抗以及什么是胰岛素反抗怎么治疗的问题学问,还望可以关心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本文名目什么是胰岛素反抗胰岛素反抗产生的机制有胰岛素反抗可以喝稀饭么胰岛素反抗介绍,胰岛素反抗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胰岛素反抗怎么治疗怎么查胰岛素反抗一、什么是胰岛素反抗就是自身的胰岛素反抗力量不行了,就需要用胰岛素来增加自身的反抗力量,用来消化不易消化的食物,所以这就是叫做胰岛素反抗二、胰岛素反抗产生的机制有1、慢性胰岛素反抗产生的机制包括:2、1.胰岛素抗体阻碍胰岛素向靶部位转运三、胰岛素反抗可以喝稀饭么胰岛素反抗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一种表现,其饮食需要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
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喝粥,假如实在想喝粥的话就不行以熬得太烂,糊化程度过高简单消化,其餐后血糖增高较多。
不利于血糖的管理。
可以在粥中加入粗粮如玉米,黑米,绿豆削减升糖指数,还可以搭配一些蔬菜青菜等。
增加粗纤维摄入量,缓解糖尿病患者便秘的症状。
四、胰岛素反抗介绍,胰岛素反抗是什么意思胰岛素反抗指的是正常量的胰岛素起不到正常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体内组织对于胰岛素的作用不敏感。
近期表现为月经紊乱、不孕,远期为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子宫内膜癌)发生较正常人群明显上升。
五、什么是胰岛素反抗怎么治疗胰岛素反抗是指由于患者肥胖,长期缺乏运动等因素世导致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的胰岛素入血消失高胰岛素血症,维持机体的血糖稳定。
消失胰岛素反抗时患者简单消失代谢功能紊乱,可以通过改换胰岛素的种类以及使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
六、怎么查胰岛素反抗在临床上查胰岛素反抗,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胰岛素释放试验,要求空腹抽血查胰岛素水平,然后喝糖水,分别在0.5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抽血查胰岛素水平,来推断是否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f04a0f39b89680203d825b7.png)
1 改变生活方式 ,控制饮食 ,加强运动 ,减重 减重和合理运动是最有效 、最 安全的提高胰 岛素敏
感性 的方法 。减重要做 到持 之以恒 ,循序渐进 ,避免暴
经 、阴蒂及 阴唇肥 大 、多囊卵巢等 , 目前 尚缺乏 明确有
效的治疗方法 。
减暴 增 。虽然体重和胰 岛素 抵抗程 度不成正 比,但对于
减弱 ;在肌 肉细胞 内,胰 岛素抵 抗降低其葡萄糖 的吸收
与利用 ;而在肝 脏细胞 内 ,胰 岛素抵抗 会影响肝糖原 的 生成和糖异生的抑制作用 。 目前 认 为 ,胰 岛 素抵 抗 引起 高胰 岛 素血 症 和高 血 糖 ,是 导致 代谢综 合征 、痛风 、2 型糖 尿病 、非酒精 性
是两 者共 同作用 所致 。而胰 岛素抵抗 是2 型糖尿病 发病
的 主 要 原 因之 一 。
胰 岛素 抵 抗 除 了引起 糖 代谢 异 常 ,还 会导 致 其他
的代谢异 常 ,如高脂血症 、非酒精性脂 肪肝 、肥胖和器 官功 能异 常 。胰岛素抵抗 时脏器及细胞对 正常浓度 的胰 岛素反应 不足 ,从而 影响人体的血糖血脂 代谢 ,例如 : 在脂肪细 胞 内,胰 岛素抵 抗会导致其储存 的甘油三酯水
抵抗 的程度 。
生高胰 岛素血症 )以维持 血糖的稳定 。当胰 岛功能 的代 偿 能力下降或丧 失 ,或者在胰 岛素抵 抗进一步加重 的情
况下 ,会导致糖代谢异常 ,甚至发生糖尿病 。
糖尿 病发生的 主要 原 因是胰 岛细胞 分泌胰 岛素 的功 能缺 陷或丧失 ,或者 是胰岛素作用效率 异常 ,也有可 能
Di a gno s i s a nd T r e a t me nt o fI ns u l i n Re s i s t a nc e
胰岛素抵抗及临床处理
![胰岛素抵抗及临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36e09cfdbd64783e08122b13.png)
胰岛素抵抗及临床处理胰岛素抵抗(IR)是一种异常病理生理狀态,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与肥胖症、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或脂蛋白异常、糖耐量异常或2型糖尿病、高血压发生密切相关,现认为胰岛素抵抗是上述异常的共同基础。
标签:胰岛素抵抗、临床处理1 概念IR是亚细胞、细胞、组织或机体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本意指需要超过正常量的胰岛素(InS),在InS的效应器官产生正常的生理效应。
但现在IR的概念则泛指InS在周围组织摄取和消除葡萄糖的作用减低。
InS典型的效应器官是肝脏、骨骼肌及脂肪组织。
InS主要的生理效应包括其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及处置,促进蛋白质、脂肪合成,抑制糖异生,抑制脂肪分解及抗生酮等。
2 IR发病机理及其在多种疾病中得作用IR的产生机理分为3类:①InS受体前因素,可见于以下几种情况:⑴InS 基因突变产生结构异常InS,使InS生物活性下降或丧失;⑵内源性或外源性Ins 抗体形成,干扰Ins与受体的正常结合。
⑶Ins受体抗体形成;⑷Ins降解加速;⑸药物及Ins拮抗激素过多;②受体缺陷:包括受体功能与结构的异常;③受体后缺陷:系指Ins与受体结合后信号向细胞内传递所引起的一系列代谢过程,包括信号传递、放大、蛋白质-蛋白质交联反应、磷酸化与脱磷酸化以及酶促级联反应等诸多效应器的异常。
总之,上述Ins受体前、受体及受体后水平的缺陷,包括功能及结构的异常,均可导致Ins,引起诸多临床病症。
在这些病症中,单基因突变的IR仅占极少数,而大多数的机理尚未十分清楚。
多数均为混合型,尤以首体后缺陷最为重要,但又知之甚少。
以受体后缺陷为主的IR是现代常见代谢病,如糖尿病、IGT、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等所共同具有的特征。
3 IR与临床随着对代谢相关疾病机理发生认识的深入,机体对Ins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及处理的抵抗不仅存在于糖尿病,即为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机理,而且是存在于生理及病理状态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多种疾病发生的共同危险因素。
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1
![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1](https://img.taocdn.com/s3/m/a6c7e707de80d4d8d15a4f99.png)
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
在代谢综合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其根本原因是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身体内的糖、蛋白、脂肪代谢紊乱,因此纠正胰岛素抵抗也就成为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措施之一,代表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二甲双胍类药物(metformin):二甲双胍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减少肝脏产生糖类物质,二是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二甲双胍可以减少血液中“坏”胆固醇LDL,也能降低甘油三酯,并且对“好”HDL胆固醇没有明显影响。
二甲双胍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腹泻、胃不适,饭后服用可以减少这些不良反应。
由于二甲双胍可以引起血液中乳酸堆积,因此,酗酒、严重感染、肾病、肝病等病人应谨慎服用。
罗格列酮和匹格列酮:这两个药物都属于是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 TZDs)。
这些药物通过增加脂肪细胞和肌肉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这些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来发挥作用,它可以降低血糖、降低血压、减少炎症反应、减少血栓形成,同时它可以减少血液中甘油三酯含量,增加对人体有益的HDL水平。
这类药物可以减少脂肪肝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它们其中一个不良反应是增加体重,另一不良反应是造成大量水分在体内潴留,病人出现浮肿,特别是下肢浮肿。
有心脏病史的病人不能服用这类药物,因为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和水分潴留可以加重心脏病。
艾塞那肽(Exenatide,Byetta): 此药物是一种肠促胰岛素类似物,这个药物的作用和激素相似,它可以降低血糖、血脂水平,也能使体重减轻。
这个药物容易引起恶心,并且它可以干扰其他药物的吸收,因此其他药物必须提前1个小时服用。
胰岛素抵抗的调控方法与效果评估
![胰岛素抵抗的调控方法与效果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a49412d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0d.png)
胰岛素抵抗的调控方法与效果评估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影响全球范围内大量人群的代谢紊乱疾病。
它与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密切相关。
因此,寻找有效的调控方法以及评估其效果对于预防和治疗胰岛素抵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现有的胰岛素抵抗调控方法,并评估它们的效果。
一、饮食调整方法饮食调整是管理胰岛素抵抗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安排餐后食物选择和摄入量,可以改善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
例如,低碳水化合物饮食(Low-carbohydrate diet)已被证明能够显著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从而减轻胰岛素抵抗。
不仅如此,积极引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蔬菜和豆类),并减少快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面包和糖果)的摄入,也是一种有效的调控胰岛素抵抗的方法。
适量摄入健康脂肪(如橄榄油、坚果和鱼类)对于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也具有积极作用。
二、运动干预方法积极参与体育运动被认为是管理胰岛素抵抗的另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身体代谢,并促进能量消耗。
此外,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骑自行车)还能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体重和血压。
研究表明,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显著改善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此外,力量训练也被证明对减轻胰岛素抵抗非常有效。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将有助于控制胰岛素抵抗。
三、药物治疗方法除了饮食和运动调整外,药物治疗也是处理胰岛素抵抗的有效方法之一。
例如,二甲双胍(Metformin)是一种常用的口服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
它通过降低肝葡萄糖生成、促进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及减少食欲来调节血糖水平。
此外,双胍类似物(如格列美脲)和巴格列肽类药物(如exenatide)也可以使用在那些无法耐受或不适合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上,以达到调控血糖和减轻胰岛素抵抗的目的。
四、评估效果方法为了评估各种调控方法对胰岛素抵抗的效果,可以结合以下指标进行量化分析:1. 空腹血糖浓度:通过监测空腹时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可以评估饮食调整、运动干预和药物治疗等方法对血糖控制的效果。
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的关系及治疗
![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的关系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dd31e7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7.png)
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的关系及治疗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病理生理基础,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水平过高。
本文将从胰岛素抵抗的定义、机制、影响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及治疗等方面探讨。
一、胰岛素抵抗的定义胰岛素抵抗是指在相同胰岛素分泌下,胰岛素的作用降低,体内组织所需胰岛素量增加的现象,表现为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二、胰岛素抵抗的机制1. 胰岛素信号通路问题胰岛素抵抗最明显的特征是胰岛素信号通路异常。
胰岛素通过激活胰岛素受体(IR)发挥生理效应,IR在细胞膜上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包括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 磷酸化型PI3K,磷酸化型AKT,蛋白激酶C (PKC),胰岛素受体底物1相关蛋白(Skn),下游激酶增强信号,最终使胰岛素效应发挥。
胰岛素抵抗与上述信号通路异常密切相关。
IRS蛋白的磷酸化被多种因素包括肥胖,炎症因子所干扰,IRS磷酸化会抑制IRS蛋白的活性,影响了胰岛素信号的传递和胰岛素效应的发挥。
2. 脂肪组织的脂肪代谢和释放脂肪组织可以和肝脏,胰岛素并联作用,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对胰岛素敏感性有较大贡献。
饮食中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可以下调胰岛素受体表达,影响胰岛素作用。
脂肪组织分泌出的脂肪酸通过作用于肝脏、胰岛素敏感组织等,干扰生物体的正常代谢和糖、脂质留存等,对机体健康产生大的不利作用。
3. 肌肉的代谢和释放运动能够缓解肌肉组织胰岛素抵抗,提高糖代谢,缓解糖尿病患者症状;肥胖病人会出现交感神经功能下降、代谢抑制、肌酸酐清除率下降等现象,这些都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和肌肉代谢状态。
三、影响胰岛素抵抗的因素1. 肥胖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肥胖的发生会导致脂肪组织积累,脂肪组织中脂肪酸释放增多,对胰岛素敏感性产生影响。
2.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胰岛素分泌能力和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所以老年人比青壮年更容易产生胰岛素抵抗的现象。
3. 饮食结构饮食中含高GI饮食和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都会使得胰岛素抵抗增加,而高含纤维饮食和合适的饱和脂肪酸摄入有助于补充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及药物治疗对策
![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及药物治疗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e372926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0b.png)
Glucose uptake Glycolysis Glycogenesis + Glucose oxidation
Glucose uptake Fatty acid uptake Lipogenesis Glucose oxdation
Gluconeogenesis Glycogenolysis Glucose uptake Lipogenesis
Skeletal muscle Adipose tissue Liver
* Based on references 18, 22, 32, 37, 50, 70, 72, 74, 75, 77, 78, 91, 123. + Not a consistent finding.
Natural
Synthetic
Troglitazone
Pioglitazone
Rosiglitazone
15d-PGJ2
Linoleic acid
9-HODE
Linoienic acid
13-HODE
结合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CLA)是PPAR 的天然配体, 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能降低空腹血糖,INS及血脂 模拟天然CLA的合成制剂有CLX-0900, 0901和09021, 0940
TNF-a
Shc
GRB2
IRS-1 IRS-2
PI3-K
Sos
Ras
Raf-1K
MAPKK
S 6K
MAPK
IR
Rad
Insulin
Glucose
GLUT-4
Glycogen synthase Transcription factors
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认识及治疗
![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认识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f935bf90722192e4436f666.png)
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认识及治疗1 什么是胰岛素抵抗现代医学认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胰岛素的外周组织及靶器官或靶组织,主要是肝脏、脂肪组织、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反应性降低,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1]。
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正常进入组织细胞而被利用,为维持血糖稳定,机体代偿性增加分泌胰岛素导致高胰岛素血症,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最终导致多种代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 中医对胰岛素抵抗的认识中医认识糖尿病是从宏观角度,以整体和辩证为特点,认为糖尿病是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日久而生痰浊瘀血,形成正虚邪实之证。
胰岛素抵抗是现代科学对糖尿病发生机理的认识,具体表现在血压、血脂、肥胖等诸多方面,属于微观范畴。
中医并无胰岛素抵抗这个概念。
但对于相同的疾病,中西医认识不同不过是角度的不同,实质应该无区别,一定有胰岛素抵抗相对应的中医辨证。
现代医家结合历代医家见解,对2型糖尿病IR的研究不断深入。
认为IR的病理因素有痰浊、瘀血、燥热、郁滞、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等,涉及脏腑有心、肝、脾、肾,而痰浊脾虚为其根本。
近年来,学者们根据中医药的基础理论,并结合临床观察,对胰岛素抵抗的病机认识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脾虚论、肾虚论、肝郁论、湿热、痰湿、瘀血等病机[2]。
陈国通等[3]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了老年脂质代谢紊乱中医易患因素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肾虚是影响胰岛素敏感性的主要因素,在肾虚的作用下,老年患者ISI下降的可能性明显增加;阮永队等[4]认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多为脾胃虚寒、真火衰微、脾肾阳虚、肝胃虚寒的阳虚证。
王智明等[5]认为,2型糖尿病IR发生与肝有关,肝失疏泄,脏气失和,气血津液代谢异常,阴阳水火调节失衡是IR的发病机理。
多数学者认为,痰、瘀、热毒等致病因素,与胰岛素抵抗有本质的联系。
杨文军等[6]认为,脾胃功能减弱,津液代谢失常导致的病理产物“痰浊”是导致IR的基础。
中老年人如何缓解胰岛素抵抗症状
![中老年人如何缓解胰岛素抵抗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3b6b2f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5.png)
中老年人如何缓解胰岛素抵抗症状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降低,导致血糖升高。
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症状,这给他们的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中老年人如何缓解胰岛素抵抗症状,从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
饮食方面,中老年人应注意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过多的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血糖升高,加重胰岛素抵抗症状。
建议中老年人选择低GI(血糖指数)的食物,如全谷类食物、豆类、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可以使血糖缓慢升高,减轻胰岛素的负担。
同时,中老年人应适量控制脂肪摄入,特别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这些脂肪会加重胰岛素抵抗。
建议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鱼类和坚果等。
此外,中老年人还应注意饮食的均衡。
合理搭配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有助于维持胰岛素的稳定。
此外,中老年人应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这些不良习惯会加重胰岛素抵抗症状。
运动是缓解胰岛素抵抗症状的重要手段。
中老年人应积极参加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利用,减轻胰岛素抵抗症状。
此外,中老年人还可以进行力量训练,增加肌肉的负荷,提高胰岛素的效应。
但是,中老年人在进行运动时应注意适度,避免过度疲劳,以免反而对身体造成损害。
除了饮食和运动,中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也会影响胰岛素抵抗症状。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对缓解胰岛素抵抗症状至关重要。
睡眠不足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加重胰岛素抵抗。
因此,中老年人应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此外,中老年人还应注意减轻压力,避免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中,因为压力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症状的加重。
总之,中老年人如何缓解胰岛素抵抗症状,需要从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都能够帮助中老年人缓解胰岛素抵抗症状,提高身体的胰岛素敏感性,维护健康的血糖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素抵抗如何治疗
一、胰岛素抵抗如何治疗二、胰岛素抵抗的检查三、胰岛素抵抗的饮食
胰岛素抵抗如何治疗1、饮食治疗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基本方法。
摄入食物的种类和量影响胰岛素的效应。
低热卡饮食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肥胖患者更是如此。
要注意每天摄入的能量有多少,既要保证机体需要的营养又不因摄入过多而使得体重增加。
在肥胖的人群中控制热量的摄入可以减轻体重,从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2、运动治疗的中药性
在一般情况下,空腹胰岛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成正相关关系。
研究发现,运动可以将降低胰岛素水平。
提示运动可改善胰岛素的作用。
运动不仅使能量消耗增加,同时使机体细胞利用葡萄糖的效率提高,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增加机体肌肉组织含量,促进有氧代谢,但这些作用在停止锻炼数天后消失,故应坚持锻炼。
3、药物治疗的作用
研究表明,许多药物具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使得胰岛素得以“复活”而充分发挥作用,改善机体血糖水平。
目前常用的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主要有双胍类药物及噻唑烷二酮类制剂。
4、胰岛素抵抗有三种形式
4.1单纯曲线右移,表示胰岛素的效应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减低,需要增加胰岛素的剂量才能达到最大反应。
4.2单纯曲线高度降低,增加胰岛素的剂量也不能达到最大的反应高度,这提示靶器官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