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受力分析图组(含答案)
初中物理杠杆综合练习(含答案)
杠杆综合练习一、作图题1、如图8所示,O点为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表示。
2、渔夫用绳子通过竹杠拉起渔网,如图14所示.请在图上画出(1)绳子AB对杆拉力F1的力臂L1.(2)渔网对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及该力的力臂L2.3、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1所示,请你在右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并画出动力F1和阻力臂L2。
4、画出图2中各力的力臂图1 图25、图3是使用道钉撬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力的示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力臂。
6、如图4所示,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图3 图4二、实验题7、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节。
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21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____________个。
(3)如图21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8、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两端的螺母向调(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图乙所示的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左边的钩码向(填“左”或“右”)移动格。
(3)实验中,要改变力和力臂的数值,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
三、计算题9、某工地在冬季水利建设中设计了一个提起重物的机械,如图是这个机械一个组成部分的示意图.OA 是个钢管,每米长受重力为30牛顿;0是转动轴;重物的质量m为150千克,挂在B处,0B=1米;拉力F 加在A点,竖直向上.取g=1 0牛/千克.为维持平衡,钢管OA为多长时所用的拉力最小?这个最小拉力是多少?10、小华用一根长6米、半径7.5厘米的均匀粗木棒为爸爸设计了一架能搬运柴草的简易起重机(如图所示)。
史上最全受力分析图组(含答案)
受力分析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图1图2图3图5 图6 图7图9图11图10 图12图8图4图19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20 图21图13v图15v图16图14物体处于静止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图17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图18图22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图23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图28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 图31 OA B C图32匀速上攀 图33 v v 图34匀速下滑 A B F图36A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A 、B 两物体均静止 A B 图37 F 图42 B v A 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A 、B 、C 两物体均静止 B C图38A 随电梯匀速上升 v (7)(9)(8)(16)(17)(18)(19)(20)(21)(28)(29)(30)三球静止 (25)(26)(27)小球A 静止弹簧处于压缩状态(22)(23)(24)OPQBAO 表面粗糙,OB 表面光滑 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31)(32)(33)(34) (35)(36)(37) (38) (39)(40)(41) (42)(43)(44) (45)A 、B 匀速运动A 、B 匀速运动(37)(38)(39)(40)A 、B 、C 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 三者的受力图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此环为轻环,重力忽略A 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
初中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知识讲解
初物理最全力中受分组图析.受力分析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图2图图图图图图图F图12图图11 图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v v FFvF图1615图图13图14物体处于静图图图物体静止在斜面物体随传送带一物体刚放在传送带vv v F F图图图图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vF F图图图图物体随传送带一物体刚放在传送带物体处于静29图30 图28 图杆处于静止状态,其杆处于静止状杆处于静止状态,A B v vO C33 图34 图31 图32图匀速上匀速下、B两物体受力分析:A三、分别对AAFAAFFB B B C图图图两物体一A、BA、B两物体均静、两物体均静止B、AC vA v B图两物体一起匀速AB、随电梯匀速上升.进行受力分析)(对物体A(2) (1)(3)水平地面粗糙碗光滑水平地面粗糙(6)(4)(5)(9(7)(8)(12) (11)(10)以下各球均为光滑刚性小(15) (14) (13)滑轮重力不计(18)(16)(17)(19)(20)(21)(22)(23)(24)A静止小球三球静止(27)(25)(26)表面光滑AO表面粗糙,OBO弹簧处于压缩状态APQ(30)(29)(28)B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33)(31)(32)B匀速运动A、匀速运动A、B(36) (35)(34)、))()()((37383940ABABC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C三者的受力图(38) (39)(37)(42) (40) (41)A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此环为轻环,重力忽略(45) (44) (43)猫虽沿杆往上爬,但不能上A匀速上升升,保持在原来的高度。
足(48)(47) (46)试题A物体都静止,分析A物体的受力情况解:①因为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在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不受力的作用.②根据题干图可知A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力F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水平方向肯定还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因为A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合力为零.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③因为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在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推力F,根据平衡力的条件,一定受到墙壁向左的推力.④分析本题关键是知道A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所以A 物体受到重力,水平面向上的支持力,和倾斜的墙面虽然接触,但是没有挤压,所以没有相互作用力.如图:解:(1)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F和墙壁对它的向左的推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黑板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没有掉下来,是由于墙壁给它施加了一个向上的摩擦力.由于其静止,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2)物体A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F和墙壁对它的向左的推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黑板擦受到竖直方向下受到重力和一个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3)如果物体与传送带之间存在摩擦力,那么这个力必在水平方向上,或水平向右,或水平向左.由于物体做匀速运动,如果受到一个向右(或向左)的摩擦力,则必有一个向左(或向右)的力与之平衡.显然题中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力,故物体与传送带之间不存在摩擦力.故答案为:A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等;A匀速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等;A在传送带匀速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点评:对于二力平衡的条件的考查,一般有两种思路:①告诉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一个力,求其中的另外一个力.②给出两个力,判定这两个力是否平衡.此题属于第一种思路.水平传送带上放有一待传送的货物,当传送带启动后,货物也随传送带一起移动并未发生滑动,作出货物在传送带上受力示意图.考点:力的示意图.专题:应用题;作图题.分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受重力、支持力作用,物体与传送带原来相对静止,当传送带启动后,货物也随传送带一起移动并未发生滑动,但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有向后移动的趋势,所以,物体还会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垂直于传送带向上,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因为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有向后移动的趋势,所以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解答:解:画出物体的重心,由重心竖直向下作线段,末端画出箭头,标出重力G,如图:,如图:F由重心向下作传送带的垂线,末端画出箭头,标出支持力,如图:由重心沿物体运动方向作线段,末端画出箭头,标出摩擦力f弹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接触,(2)接触面上发生弹性形变.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两物体接触,(2)接触面上发生弹性形变,(3)接触面粗糙,(4)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受力分析的顺序为:一重二弹三摩擦,逐一分析每个物体的受力.解答:解:(1)物体受重):1fF2F1G力、地面的支持力、绳的拉力、地面的摩擦力,如图():2 、绳的拉力F2,如图(、地面的支持力(2)物体受重力GF1,如图:f、竖直墙的支持力F2、地面的摩擦力(3)物体受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4,如图(F2、地面的摩擦力f、墙角的支持力)物体受重力(4G、地面的支持力F1):5,如图(的弹力、物体、半球体的支持力、地面的支持力)物体受重力(5GF1F2AF3):6、F2如图(6()物体受重力G、支持力F1点评:受力分析要根据力的产生条件,按受力分析的步骤去分析,分析完成后要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假设法等对各个力进行验证,已保证各个力的正确性对于物体A,在地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而B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受到重力、拉力的作用;分析时注意定滑轮不省力,即A对B的拉力等于B对A的拉力.解答:答:题目左图中,物体A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的作用,物体B受到拉力和重力作用,如下图所示:题目右图中,物体A受到重力、支持力、B的压力、拉力、摩擦力的作用,因为AB一起匀之间没有力的作用,如下图所示:速运动,AB受到支持力和重力作用,如下图所示:题目右图中,物体B点评:本题难点:物体AB一起匀速运动时,B物体靠惯性运动,AB之间没有力的作用.(1)我们把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所受的所以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就是受力分析,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的物体,也可以是多个相关联物体组成的系统.(2)受力分析时的顺序:一般是遵从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画受力图时,一般把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②若某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以先假设这个力不存在,分析物体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确定其方向;③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注意分析受到的力,而施加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四个1力是不分析的.解答:解:(.力的作用,物体有向右运动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下图:(2)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如下图:(3)物体位于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物体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如下图:(4)物体沿竖直墙壁向上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向上运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如下图:(5)物体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压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如下图:(6)物体沿着斜面向上运动,受到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因此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如下图:点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应该确定研究对象,并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1(2)研究力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先研究重力,然后再研究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逐个分析弹力和摩擦力;(3)每分析一个力都要先找施力物体;(4)受力分析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施加的力;(5)分析物体受力时,除了考虑它与周围物体的作用外,还要考虑物体的运动情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当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时,其受力情况就是不同的;(6)为了使问题简化,常忽略某些次要的力,如物体速度不大时的空气阻力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物体在水中运动时所受的阻力等.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第一步,锁定目标:是看看被分析物体是什么,锁定它,只去考虑周围物体对它的影响。
专题11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析版)-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综合复习
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大单元综合复习导学练专题11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导练目标导练内容目标1整体法和隔离法在平衡问题中的应用目标2平衡中的临界和极值问题目标3解析法在动态平衡问题中的应用目标4图解法在动态平衡问题中的应用目标5相似三角形法在动态平衡问题中的应用目标6拉密定理在动态平衡问题中的应用【知识导学与典例导练】一、整体法和隔离法在平衡问题中的应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应用十六字原则:外整内分,力少优先,交替使用,相互辅助。
【例1】为庆祝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某景区挂出34个灯笼(相邻两个灯笼之间用轻绳等距连接),灯笼上依次贴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金色大字,从左向右依次标为1、2、3、……、34。
无风时,灯笼均自然静止,与“全”字灯笼右侧相连的轻绳恰好水平,如图所示。
已知每个灯笼的质量均为1kg m =,取重力加速度210m/s =g ,悬挂灯笼的轻绳最大承受力m 340N T =,最左端悬挂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sin 370.6︒=,cos370.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夹角θ的最大值为45°B .当夹角θ最大时,最底端水平轻绳的拉力大小为C .当37θ=︒时,最底端水平轻绳的拉力大小为204ND .当37θ=︒时,第4个灯笼与第5个灯笼之间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答案】B【详解】A .分析可知,当绳子拉力达到最大时,夹角θ的值最大,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竖直方向有m m 2cos 34T mg θ=解得m 1cos 2θ=可得m 60θ=︒,A 错误;B .当夹角θ最大时,以左边17个灯笼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m m sin T T θ=解得T =,B 正确;C .当37θ=︒时,以左边17个灯笼为研究对象,根据几何关系可得tan 3717T mg︒='解得127.5N T =',C 错误;D .当37θ=︒时,以左边第5个灯笼到17个灯笼为研究对象,根据几何关系可得tan 13T mgα'=解得tan 0.981α=≠可知第4个灯笼与第5个灯笼之间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为45°,D 错误。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九上第1-21课。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观察下列图片,你能得出正确的信息是()A.楔形文字,是研究尼罗河流域文明的珍贵资料B.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文明C.佛教是起源于古代希腊的宗教D.三幅图片是不同地区的特征,体现了古代欧洲文明的多元性2.史载,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城内有4.5万名成年男性公民,此外,还有未享有公民权的5万名外邦人和10万名奴隶。
这种情况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A.受到工商业经济繁荣的影响B.保护各种群体有效行使权利C.在实施范围上存在明显局限D.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3.下列关于古代罗马的说法错误的是()A.公民大会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构B.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C.奴隶是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D.凯撒建立了罗马帝国4.如图反映了欧洲某个国家的发展历程,这个国家是()A.罗马共和国B.法兰克王国C.拜占庭帝国D.奥斯曼帝国5.下列表述与“封君封臣制度”相关的是()A.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分封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C.嫡长子继承王位,封地可再次分封D.大封同姓王,据守州郡重镇6.“只有富裕的城市才能为大学提供大笔经费,解决广大师生的食宿问题,使大批不从事生产、专门从事教学的人聚集一处。
2018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新课标ⅰ)[史上最全解析]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顶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2.(6分)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B.C.D.3.(6分)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cm,bc=3cm,ca=4cm,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行于a,b的连线,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A.a,b的电荷同号,k= B.a,b的电荷异号,k=C.a,b的电荷同号,k= D.a,b的电荷异号,k=4.(6分)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P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中点,O为圆心。
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
OM是有一定电阻。
可绕O转动的金属杆,M 端位于PQS上,OM与轨道接触良好。
空间存在与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现使OM从OQ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位置并固定(过程Ⅰ);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增加到B′(过程Ⅱ)。
在过程Ⅰ、Ⅱ中,流过OM的电荷量相等,则等于()A.B.C.D.25.(6分)如图,abc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水平,长度为2R;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与ab相切于b点。
一质量为m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点处从静开始向右运动。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ppt
论孔门七十子的讲习活动——兼及《论语》的形成刘全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 100875)摘要:孔子去世后,七十子开展了孔子语录的讲习活动,这种活动的参与者多是七十子中的后辈弟子,有若、子游、子张、子夏等人是讲习活动的中坚力量。
其中,有若以对孔子言行的精深理解,被一些后辈弟子推举为孔门代表,即‚师事有若‛。
随着时间的流逝,讲习孔子语录的活动开始被曾子接管,在曾子手中,七十子同辈间讲习孔子语录的活动变成师徒间的传授。
于此,孔子语录的讲习活动成为孔门正规化、模式化的传授行为。
七十子开创的孔子语录的讲习活动,大大增加了孔子语录的数量和种类。
经过七十子和再传弟子的辛勤努力,以《论语》为代表的孔子语录文献正式形成。
关键词:七十子;讲习;有若;曾子;《论语》中图分类号B2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627作者:刘全志,男,1981年生,河南鹿邑人,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
北京100875《史记•儒林列传》云:“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
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
”①司马迁的记载在多数人看来,其中的信息就是:孔子一去世,七十子就各奔东西、“分道扬镳”了。
然而,当时的情形的确如此吗?崔述、钱穆等前辈学者的考辨成果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司马迁的深意。
针对“子游居吴”,崔述云:“孔子没后,有子、曾子、子夏、子张与子游相问答之言甚多。
悼公之弔有若也,子游摈。
武叔之母之死也,子游在鲁。
而鲁之县子、公叔戍亦皆与子游游。
……而子张之子申祥,子游之子其子言思,亦仍居鲁,是二子固世为鲁人矣。
”②崔述所举出的例证无疑说明,在孔子死后,子游及其子言思还是主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116页。
② [清]崔述:《洙泗考信余录》,丛书集成初编144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8-69页。
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丹东市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物理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刘丽华、孙学东校对、审核:迟晓、李正鹤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1.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是使物体运动的根本原因B. 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出位移与时间成正比D. 爱因斯坦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 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错误的是()A.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B.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C.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效果互相抵消3. 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 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D. 速度一直保持不变4. 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x t 图象,对线段OA 、AB 、BC 、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A 、BC 段运动最快B. AB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C. 4h 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0D. CD 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同5. 某物体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2s 内的位移比第1s 内的位移大4m ,第4s 内的位移为16m ,则( )A. 物体的初速度为2m/sB. 物体的加速度为22m/sC. 前3s 的位移为18mD. 4s 末的速度为14m/s6.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着一半圆柱状物体A ,A 与竖直挡板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 ,现让挡板缓慢向左移动,B 缓慢下移(此过程中始终B 未接触地面,A 处于静止状态),设挡板对B 的作用力为1F ,B 对A 的作用力为2F ,在此过程中( )A. 地面对A 的作用力逐渐缓慢减小B. 地面对A 的作用力保持不变C. 1F 缓慢减小,2F 缓慢增大D. 1F 缓慢增大,2F 缓慢增大7.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钢筋混凝土箱梁廊桥受力分析与设计计算
价值工程图1有限元模型图0引言自古至今,“廊桥”在中外建筑和园林景观设计史上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广泛应用。
廊桥受力特性较常规桥梁更加复杂。
如连廊柱一般集中布置在桥梁两侧,桥梁横向荷载分布不均匀;因连廊柱具有一定高度而横受向荷载会对主梁产生较大扭矩、连廊和梁板固结造成超静定次数较高,因结构变形和位移而产生此内力较大等。
而大箱梁因其良好的横向整体性、优异的抗扭能力和纵向刚度大等特点成为廊桥设计的第一选择。
但大箱梁也有整体自重大、受剪力滞后效应影响大等缺点,设计时需重点计算其受力性能,优化其受力模式。
而如今钢筋混凝土大箱梁廊桥算例较少,设计理念和思路尚未完全统一,同类工程参考较少[1-3]。
故本文以某学校的钢筋混凝土廊桥作为算例,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模型分析各种状态下的受力情况,并结合现行规范计算验证其力学性能合理,受力性能良好,可为同类桥梁提供参考。
1工程概述及技术标准1.1工程概述某学校内部联通天桥,上跨市政道路,呈东西走向,连接东西两地块全桥长为62.65m (包含梯道),桥梁宽度为5.5m ;上部主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梁,梯道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和钻孔灌注桩基础。
1.2技术标准①桥梁安全等级: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1;②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使用年限:100年;③人群荷载:根据《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计算得出,q= 3.2kPa ;④耐久性设计环境类别:Ⅱ类;⑤梁底净空:≥5.0m ;⑥抗震标准: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 ;抗震措施设防烈度为7度。
抗震设防分类:丁类;⑦桥面纵坡:人行天桥:0%;人行梯道:50%;⑧桥面横坡:人行天桥:双向坡,±0.5%;人行梯道:双向坡,±0.5%。
2设计理念与假定①主梁、连廊框架及墩柱桩基采用梁单元建模,梯道、连廊顶板采用板单元模拟。
②计算主梁时假定连廊不参与受力,以二期恒载形式加在主梁上。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2023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答案在最后)一、选择题I城际铁路指服务于相邻城市间或城市群的快速客运专线铁路。
2023年8月,杭甬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下图为杭甬城际铁路线路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杭甬城际铁路走向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地质B.城镇分布C.科学技术D.河流流向2.杭甬城际铁路运行对沿线地区的影响有()①加剧大气污染②提高货运效率③缓解交通拥堵④促进与杭融合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1.B 2.B【解析】【1题详解】根据材料“城际铁路指服务于相邻城市间或城市群的快速客运专线铁路”,由此推测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区域人口运输需求和经济发展需求,B正确。
该铁路所在区域以平原为主,地形地质不算复杂;科学技术、河流流向对此线路走向影响不大,ACD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杭甬城际铁路运行减少了私家车的使用量,降低了大气污染,①错;高铁主要用于人员运输,并非货物运输,②错;减少了私家车使用量,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城际铁路速度快,能促进与杭融合,③④对;故选B。
【点睛】交通运输布局指交通运输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包括交通线网的布局和客、货流的布局两个相互有密切联系的部分。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有经济方面(运输需求、资金)、社会方面(区域差异、贫富差距、民族、国防、文化等)、科学技术和自然方面(气候、地形、地质、水文、资源、生态环境等),科技因素是克服不利自然条件的重要保障。
下表为我国2021年各类电源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占比表。
完成下面小题。
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其他电源装机容量占比(%)5316.413.812.9 3.9电源年发电量占比(%)65.4167.8 3.9 6.93.与各类电源装机容量相比,年发电量占比存在差异的原因是()A.火力发电成本较低B.水力发电分布均匀C.风力发电技术落后D.太阳能发电不稳定4.既保证电力供应,又能减少碳排放的措施有()①提高火力发电的综合利用率②减少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③加快能源储备调峰工程建设④加快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建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3.D 4.B【解析】【3题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2021年各类电源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占比存在差异,并且风力和太阳能占比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风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受天气影响较大,发电不稳定,所以发电量占比比装机容量占比小,D正确。
高中物理精选-力学训练(含答案)
力学训练共点力的平衡多力平衡的基本解题方法:正交分解法利用正交分解方法解决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2)进行受力分析;(3)建立直角坐标系,建立坐标系的原则是让尽可能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正交分解;(4)x 方向,y 方向分别列平衡方程求解.例题讲解:例1.下列哪组力作用在物体上,有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CD )A .3N ,4N ,8NB .3N ,5N ,1NC .4N ,7N ,8ND .7N ,9N ,6N 静平衡问题的分析方法例2.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和m 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 1的小球与O 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
两小球的质量比12m m 为 ( A )A .33 B .32 C .23 D .22解析:小球受重力m 1g 、绳拉力F 2=m 2g 和支持力F 1的作用而平衡。
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 1= F 2,g m F 1230cos 2=︒,得3312=m m 。
故选项A 正确。
动态平衡类问题的分析方法例3 .重为G 的光滑小球静止在固定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
若挡板逆时针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在该过程中,斜面和挡板对小球的弹力的大小F 1、F 2各如何变化?解:由于挡板是缓慢转动的,可以认为每个时刻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所受合力为零。
应用三角形定则,G 、F 1、F 2三个矢量应组成封闭三角形,其中G 的大小、方向始终保持不变;F 1的方向不变;F 2的起点在G 的终点处,而终点必须在F 1所在的直线上,由作图可知,挡板逆时针转动90°过程,F 2矢量也逆时针转动90°,因此F 1逐渐变小,F 2先变小后变大。
(当F 2⊥F 1,即挡板与斜面垂直时,F 2最小)点评:力的图解法是解决动态平衡类问题的常用分析方法。
2023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云南卷)
2023年中考物理三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云南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
1-7题为单选题,8-10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选错项得0分)1.在近代科学发展史上,为经典物理学大厦奠定基础,并创立物体运动三大定律的伟大科学家是()A.伽利略B.卢瑟福C.爱因斯坦D.牛顿【答案】D【详解】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光的色散,总结出运动三大定律,为经典物理学奠定了基础。
故选D。
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主要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雨后天空中的“彩虹”B.故宫角楼水中的“倒影”C.树在地面上形成的“树影”D.花朵在放大镜下的“虚像”【答案】B【详解】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故宫角楼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树在地面上形成的“树影”属于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花朵用放大镜观察,观察到花朵放大的“虚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C.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D.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答案】C【详解】A.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不接触的物体也有力的作用,比如空中的飞机,受到地球的重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D.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情形与其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中高原地区的人们要用高压锅煮饭,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大B.图乙中乒乓球浸没在水中,且受到浮力的作用C.将图丙中的自制气压计,从山脚拿到山顶的过程中,玻璃管中液面会上升D.如图丁所示,水对A点的压强大于水对B点的压强【答案】C【详解】A.图甲中高原地区的人们要用高压锅煮饭,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水的沸点越低,故A错误;B.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而图乙中,乒乓球下表面没有受到水的压力,所以乒乓球不受浮力,故B错误;C.从山脚到山顶的过程中,瓶内气体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与玻璃管中水柱产生压强的和,瓶内气体压强不变,而外界大气压变小,所以玻璃管中水柱升高,故C正确;D.液体种类相同,A的深度小于B的深度,所以水对A点的压强小于水对B点的压强,故D错误。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 (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
管道受力分析(无背景)
管道受力分析管道受力分析目录:一、管道发展历史1、发展2、著名管道系统二、提出问题三、管道受力研究1、管道2、弯头3、三通四、小组分工五、总结六、参考文献管道受力分析关键字:管道受力一、管道发展历史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
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
管道作为物料输送的一种特殊设备在现代化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就像人体中的血管一样,没有它,人的生命就不复存在。
1、“油气集输和储运”技术随着油气的开发应运而生。
早在我国汉代,蜀中人民就采用当地盛产的竹子为原料,去节打通,外用麻布缠绕涂以桐油,连接成“笕”,就是我们现在铺设的输气管线。
最早的一条原油输送管道,是美国于1865年10月在宾夕法尼亚州修建的一条管径50毫米长9756米从油田输送原油到火车站的管道,从此开始了管道输油工业。
但油气管道运输是从1928年电弧焊技术问世,以及无缝钢管的应用而得到发展和初具规模的。
管道输送技术的第一次飞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管道运输有了较大的发展。
2、目前世界上比较著名的大型输油管道系统有:(1)前苏联的“友谊”输油管道。
它是世界上距离最长、管径最大的原油管道,其北、南线长度分别为4412千米和5500千米,管径为426~1220毫米,年输原油量超过1亿吨,管道工作压力4.9~6.28兆帕。
(2)美国阿拉斯加原油管道。
其全长1287千米,管径1220毫米,工作压力8.23兆帕,设计输油能力1 亿吨/年。
(3)沙特阿拉伯的东-西原油管道。
其管径1220毫米,全长1202千米,工作压力5.88兆帕,输油能力1.37亿立方米/年。
(4)美国科洛尼尔成品油管道系统。
该管道系统干线管径为750~1020毫米,总长4613千米,干线与支线总长8413千米,有10个供油点和281个出油点,主要输送汽油、柴油、燃料油等100多个品级和牌号的油品。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_2024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
B.1:00养护开始指的时间间隔
C.汽车过7.36 km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位移
D.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4min内汽车可以通过隧道
【答案】A
【解析】
【详解】A.限速70km/h,该速度是指任一时刻的速度都不能超过,是最大瞬时速率,故A正确;
B.1:00养护开始,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指的时刻。故B错误;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图乙中 ___________为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填“F”或“ ”)
(3)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将___________。(选填"变”或“不变”)
【答案】①.B②.F③.不变
C.伽利略创造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C正确;
D.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的状态,是理想状态,不能直接用实验验证,D正确;
故选B。
2.2016年1月1日南京扬子江隧道实施免费通行政策,大大缓解市民过江压力,该隧道全程7.36 km,限速70km/h,隧道管养在夜间1:00-5: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4分)
1.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许多物理学家为物理大厦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伽利略创造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
D.牛顿第一定律是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直接用实验验证
水平面的圆盘模型史上最全版
①假设 , 和 将维持最大值不变,T将随ω增大而增大,物体A、B将与圆盘维持相对静止直到绳断为止。
②假设 ,现在 已经达到最大值,因此 将慢慢减小到0,然后反向增加到最大值,然后物体A、B将一路从A侧飞出。整个进程中,T从0一直增大。
(2)假设 , 先达到最大值。当 时, 。当 时,对A有: ;对B有: ,两式相减可得 ,现在可得以下几种情形:
将慢慢减小到0,然后反向增大,当 达到最大时,B将飞出。
总结:当有细绳与A相连时,在ω增大的进程中,当某个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达到最大时,细绳将产生拉力T。当B受到圆盘的摩擦力 达到最大时,A、B间的摩擦力 将慢慢减小到0,然后反向增大,此进程中 将维持最大保不变。当 反向增加到最大时,B将从A与圆盘中间飞出。
阶段
1
2
3
同时从0增大到最大值
保持最大值不变
绳断后两物体同时从两侧飞出
T
0
从0开始增大
同时从0增大到最大值
保持最大值不变
从A侧飞出
开始逐渐减小到0,然后反向增加到最大值
T
0
从0开始增大
从0增大到最大值
保持不变
绳断后两物体同时从两侧飞出
从0增大到某个值
T
0
从0开始增大
从0增大到最大值
保持不变
从A侧飞出
(1) 在如以下图情形中,在物体A或B下方垫上另一个物体C时,无非也是两种情形:
①物体C先从物体A底下飞出,现在物体A和B也会同时飞出,此进程能够参考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圆盘上的情形;② 物体A和B先飞出,物体C后飞出,此进程中可先将C视作圆盘的一部份,然后按上述进程分析即可。
模型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力分析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
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
图
1
图2
图
3
图
5 图
6 图
7
图9
图
11
图10 图
12
图
8
图
4
图19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20 图21
图13
v
图15
v
图16
图14
物体处于静止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1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18
图22
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
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
图23
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
图28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 图31 O
A B C
图32
匀速上攀 图33 v v 图34
匀速下滑 A B F
图36
A 、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A 、
B 两物体均静止 A B 图37 F 图42 B v A 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A 、B 、
C 两物体均静止 B C
图38
A 随电梯匀速上升 v (7)
(9)
(8)
(16) (17) (18)
(19)
(20) (21)
(28) (29) (30)
三球静止
(25) (26) (27)
小球A静止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22) (23) (24)
O
P
Q
B
AO表面粗糙,OB表面光滑
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A、B匀速运动A、B匀速运动
(37)(38)(39)(40)A、B、C三者都静止,分别画出ABC三者的受力图
分别画出各物块的受力分析图
此环为轻环,重力忽略A沿墙壁向上匀速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