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时
六年级上册语文11宇宙生命之谜第二课时课件
![六年级上册语文11宇宙生命之谜第二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972a1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1.png)
思维导图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 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 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 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 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 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列数字、作比较:说明火星上水汽和氧气含量很少。
这两句话有什么作用? 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 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 河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粟。
指大海中的一粒小米。这里是说银河系 对于宇宙来说太小了。 把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四者进行比较, 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宇宙是无限的。
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个 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进行 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 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 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 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 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 什么体会?
课文主旨
这篇课文介绍了人类探索地球之外是否 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至今为止,地球 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表明了人们对未知领域不懈探求的精神。
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点拨》小册子“随堂练” 中和理解课文相关的题目。
课后作业
1.建议完成《典中点》第 2 课时的练习题。 2.学有余力的同学,请选择课后第二题的第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14 穷人 第二课时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14 穷人 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e2c5855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1.png)
第四单元
14 穷人(案例一) 第二课时
朗读第12段至文末
想一想
1.桑娜和渔夫的对话中出现了两 次沉默,请找出来。 (1)桑娜为什么会沉默,在这 两次沉默中,她分别会想些什么 呢? (2)渔夫为什么沉默?心里在 想什么?
想一想
2.桑娜是怎样对渔夫说抱回孩 子的事情的?渔夫又是怎样说 的?从渔夫的对话中可以体会 出什么呢?
填一填
完成句子: (1)渔夫心里想:如果不 把这两个孤儿抱过来, ____________。 (2)如果把这两个孤儿抱 过来,____________。 (3)渔夫想:与其______, 不如______ 。宁可______ , 也要______ 。
读一读
分角色朗读第12-27自然段。
说一说
小组交流:通过两节课的学习, 你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 什么内容了吗?
作业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全文。 2.课后查阅列夫·托尔斯泰 的其他作品 。
再见!Βιβλιοθήκη 小结:桑娜与她的丈夫, 在女邻居西蒙去世以后, 毅然收养了西蒙的两个 遗孤,表现了穷人善良、 勤劳的美好品质。
展开想象, 续写故事。
读一读
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续写: 1.桑娜拉开帐子后,会看到怎样的景 象? 2.桑娜和渔夫会怎么说,怎么做? 3.第二天,桑娜和渔夫会怎样跟孩子 解释? 4.他们会怎样对待西蒙那两个孩子? 5.两个孤儿的命运会怎样? 6.今后,桑娜一家人的生活会怎样?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课时 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课时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864c3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a.png)
对比这四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这些句子都和爱国精神有关。
根据情境填入恰当的句子。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名 军人,我相信,如果祖国有难,我和我的战 友们必定挺身而出,浴血战场。
二、敬爱的周总理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心血 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为我 们树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光辉 榜样,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无限爱戴。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的《病起书怀》
意思是:即使官位卑微,我也不敢忘记为国 为民担忧。
交流背景
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两宋之交, 成长在偏安一隅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 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陆游年轻时就以慷慨报国为己任,把消灭 入侵的敌人、收复沦陷的国土当作人生第一要 旨,但是他的抗敌理想屡屡受挫。由此,他的 大量诗歌既表现了昂扬的斗志,也倾诉了深沉 的悲愤之情。
科 目:语文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口语交际和初试身手
RJ 六年级上册
读一读,找规律。
读一读你收获了什么?
读一读这几段话,我发现本次 交流的是这一单元课文写作训练 的方法,学会运用它们,可以轻 松地进行写作。①写文章时,必 须先确立中心。②围绕要表达的 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者选 取不同的事例来写。③在围绕一 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的部分 写得详细些、具体些。
练一练,学运用。
读下面一段话,用“ ”画出中心句,看看作者选取了 哪些事例来表达中心意思的。
小区的早晨是忙碌而又温馨的。在小区的公园里,有许多人正在那 儿晨练。瞧,那儿有一位年过半百的老爷爷正在专心致志地打太极拳 呢!一招一式,都练得那么认真,全然不顾身边有那么多人在对他指 指点点,低声赞叹。我的心中不禁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再看这儿 吧,一位青年在小河边跑步呢!一圈,又一圈……他身姿矫健,步履 轻盈,似乎永远也不知道疲倦。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穷人》第2课时课件PPT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穷人》第2课时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887e7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c.png)
情绪极为复杂 形容心神不安定
9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 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 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日子已经十分艰苦了,现在又抱回两个孩 子……丈夫冒着生命危险劳动,已经为这个家的 生计拼命了……今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呢?
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刻画桑娜抱回孩子后 的心理活动?文中甚至还写了她责备自己的 想法,这样不会有损桑娜高尚的形象吗?
这样的心理实际上更让人觉得桑娜的想法真实 可信。正因为桑娜虽然一度后悔、自责,最终却情 愿挨揍也要收养两个孩子,反而让人觉得她的形象 更加高大。
关注标点符号
9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 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 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14 穷人
第二课时 共2课时
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进行本节课学习:
3、感受人物形象 明确穷人不穷
桑娜的做法
面对两个孤儿,桑娜是怎么做的?阅读 第8—11自然段,圈画相关内容,并进行批 注、交流。
8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 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 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10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11 “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 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语文六年级上册《桥》第二课时课件
![语文六年级上册《桥》第二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5a4f7e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d.png)
木桥前,他们的党支部书 记站在没腿深的水里。
有预见、有智慧的老支书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 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12 桥
第二课时
山洪突发 水涨桥窄 水冲桥塌 洪水退去 村民逃生 老汉指挥 父子被吞 祭奠父子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 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1.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2.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 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4.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桥。 5.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6.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7.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8.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9.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10.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课文中留给大家印象最 深的是老汉的形象,为什么 却用“桥”为题?
这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生命桥
父爱桥
英雄桥
他像一座山。
高
大
稳
坚固
……
威严如山 ( )如山
希望之靠山
பைடு நூலகம்
镇定如山
威严如山
信念如山
铁面如山
爱子如山
……
他像一座山。
在这场逃难中,作者抓人物的动作、神态写出老汉的 表现,塑造了老支书高大如山的形象。故事中,还有 很多的村民,他们的表现各有不同,请看插图,选择 一个人物仔细观察,结合情节,抓住他们的动作、神 态来写一个片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夏天里的成长》名师配套课件第二课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夏天里的成长》名师配套课件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41e331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6.png)
都用关键句来体现一段话的中心。 关键句位置不同。
生物
都列举了事例。 列举的事例从易到难。
事物 人
生物
用俗语、谚语过渡。
事物 人
课文表达特点关键句位置不同。
段话的中心。
2. 列 举 的 事 例 从 易 到 难 。
2.都列举了事例。
3.用俗语、谚语过渡。
3.分条表达。
夏天里的成长
回顾第一课时的 学习,完成知识树。
事物
生物
人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植物 动物
事物
夏天的长是
飞快的长,
跳跃的长, 活生生的看
生物
人
得见的长。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学习提示: 默读第3-4自然段,圈出作者围绕“夏天是万物
迅速生长的季节”写的事物。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 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 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 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 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学习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第2-4自然段能不能调换顺
序?为什么?
不 能 , 因 为 2-4 自然段是围绕中心层 层递进的,调换会破 坏文章的条理性。
珍惜时间,努力生长。
小结 本文开篇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 中心句引领全文,以“迅速生长”点明夏天事物成长 的特征。围绕中心句,分别从动植物的生长、山河 大地的生长、人的生长三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引学用俗生语有、的谚成语了过渡大。学 生。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北方农家的谚语 说:“六月六,看谷秀。”又说:“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农 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古诗三首》(第2课时)优质教学课件PPT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古诗三首》(第2课时)优质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f3fe5d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b.png)
二、对《江南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 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 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十” 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 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D.《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 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世称临川先生。宋代改革家、思想家、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 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初读课文
点击图标, 听范读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解诗题
题写在墙壁上的诗
明诗意
大意:茅屋常被主人打扫,干 净得不生青苔,院内一排排的 花木都是主人亲手种植的。Leabharlann 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
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文学家。晚 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称他为 “杜紫薇”“杜樊川” 。杜牧诗歌成就 尤高,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著有《樊川文集》。
初读课文
点击图标, 听范读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yīng
中间的秃宝盖要写 得长一些,盖住下半部 分的“鸟”,使整个字 结构稳定、平衡。
这首诗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 的特点?
自然景物 人文景观
晴朗之景 烟雨之色
读一读
在朗读前两句诗时,应该 用柔和舒缓的语调,读出江南 春景欢快、明朗的感觉;读后 两句时,语调可稍稍低沉,读 出蒙蒙细雨的缥缈只感。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名师配套课件第二课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名师配套课件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e0d9fd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f.png)
渺小
资源有限 不可再生 提出疑问 不能移居 移居遥远
保护地球
地球是那样美丽壮观, 又是那样地渺小。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 源是有限的。
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 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 的星球上去。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 球,保护地球的生态 环境。
地球是那样美丽壮观,又是那样地渺小。
层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推荐阅读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堂
1、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熟练 掌握知识要点。 2、完成课后练习题。
课堂小结
今天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呢?
各抒己 见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习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 2、布置课后练习任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只有一个地球
只有一个地球
学习任务一
交流: 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了课
文的哪句话?
只有一个地球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只有一个地球
学习任务二
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5-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我们为
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找出理由并 加以概括。
建移民基地只是遥远的设想。 有可能移居的星球太远。
《宇宙生命之谜》
只有一个地球
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只有一个地球
学习任务三
学习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 “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
境。”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这个结论是怎样一步 步地得出来的?
美丽壮观
渺小 资源有限 不可再生 提出疑问 不能移居
移居遥远 保护地球
美丽壮观
层
递
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
小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课时《七律 长征》ppt
![小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课时《七律 长征》ppt](https://img.taocdn.com/s3/m/563878d0a0116c175e0e4845.png)
新知讲解
“暖”字和“寒”字分别表现了什么?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暖”字表现了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 “寒”字表现了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体会到了红军克敌制胜、勇往直 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巧渡金沙江
一九三五年四月下旬,红军来到金沙 江龙街渡渡口,但因金沙江江面宽阔,水 急浪大,敌机可以低飞骚扰,无法过江。 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 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于是红军 假装在龙街渡口架桥,使敌人上当,再从 绞车渡渡口渡江。经过七天七夜,红军主 力全部渡过金沙江。跳出了几十万敌人围 追堵截的圈子,为顺利完成长征奠定了基 础。
金沙江 (暖)
乐观
分
万水
大渡河(寒)
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本诗 (2)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和毛主席的诗歌。
5 七律·长征
六年级上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七
律 ·
字 词 转
长征
长 征
转 转
新复知习讲导解 入
七律·长征
毛泽东
首 红军不怕远征难, 联 万水千山只等闲。 颔 五岭逶迤腾细浪, 联 乌蒙磅礴走泥丸。 颈 金沙水拍云崖暖, 联 大渡桥横铁索寒。 尾 更喜岷山千里雪, 联 三军过后尽开颜。
新知讲解
诗的第一句说:“红军不怕远征难”。结合 上下文理解句中的“难”是何含义?
新知讲解
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长约100米,由十三根铁链组成, 两边各两根为桥栏,底部并排九根为桥面 ,铺有木板。桥东端即四川泸定城西门。 1935年5月29日,红一军团二师四团经 过一昼夜二百四十华里的急行军,占领了 泸定桥西岸桥头。当时桥西有国民党川军 把守,桥板已全部被拆除。由该团一营二 连二十二名勇士组成的突击队,冒着敌军 的枪林弹雨,攀踏着悬空的铁索,冲向对 岸,攻下了桥头堡。后续部队迅速跟进, 夺取了泸定城。
六年级上册语文22文言文二则 第二课时课件
![六年级上册语文22文言文二则 第二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82922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3.png)
chǔ
hào
蜀中有杜处士 ,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
《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pù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
“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
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从作者的立场出发讲故事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四川有个杜处士喜欢收藏名人字画。 有一天,他正在院子里晒自己收藏的古画。一位牧童从他门前走过, 看到了院子里晒的《斗牛图》之后,拍手大笑。杜处士不知道牧童 为什么发笑,就走过去问:“牧童,你为什么拍手大笑呀?”小牧 童说:“我平时放牛的时候,看到两头牛在打架时尾巴都是紧紧地 夹在两条腿中间的。你看那幅画上打架的两头牛的尾巴却是翘着的。 这难道不值得发笑吗?”原来牧童是认为戴嵩的画画错了。 杜处士笑了笑,接受了牧童的说法。是呀,古人说耕田的 事情需要请教种田的农民,织布的事情需要请教织布的 女佣,这道理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呀。
从杜处士的立场出发讲故事 有一天,我在院子里晒自己收藏的名画。这时有个牧童从我 家门前路过,看到我晒的画之后,拍手大笑起来。我感到很纳闷, 就走过去,问牧童:“牧童,你为什么拍手大笑呀?” 牧童指着戴嵩的《斗牛图》说:“这幅画画的是两头牛 在打架。我平时在放牛的时候看到两头牛打架时,尾巴 都是紧紧地夹在两腿之间的。这幅画却画成了牛尾巴翘 着在打架。这幅画画错了,所以我才拍手大笑。”我听 了之后,笑了笑,接受了牧童的说法。古人曾教导我们 说:耕田的事情要请教耕田的农民,织布的事情要请教织布的女佣。 这是永远也不会改变的。
根据故事内容,读好下面的长句子。注意停顿。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4课《穷人》第二课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14课《穷人》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efabecb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6.png)
14.
穷 人
-
作 者 简 介:
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通过预习,请说出小说中的穷人指的是谁? 2.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他们贫穷?
问题我解决
1、作者跟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 2、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
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 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 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 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总结全文
生活 :五个孩子 勉强填饱肚子 光着脚
桑娜: 从早到晚干活 穷人 (邻居西蒙的孩子)
抱 回 …非…不可
家
渔夫: …总能熬过去 回 来
宁可自己 受苦也要 帮助别人
谢谢观赏
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俩个人沉默了一阵……桑娜沉默了 “沉默”是不做声的意思。桑娜与渔夫对话时先后两次“沉默”。第一 次是桑娜与渔夫同时沉默。渔夫回家了,渔网也撕破了,面对刚刚从死亡 线上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丈夫收养孤儿的事,所以选择 了沉默。而渔夫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怖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桑娜 沉默了,所以也不说话了。第二次是桑娜把西蒙死去的消息告诉了丈夫, 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又沉默了。桑娜的两次沉默,都反映了桑娜善 良的心地。
对话描写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 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了搔后脑勺说,“嗯, 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fa15b1102de2bd97058829.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同《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抓住闰土的语言、动作,整体感知闰土的形象。
3、品味文句,体会文中“我”和闰土之间纯真的友谊,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4、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阅读,学习从不同侧面揣摩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学会用多种阅读方法,感知闰土的形象,揣摩人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含有图片,重点句段课件。
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教师谈话,引入新课。
2、师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和你们年龄相仿的少年,他是谁?(闰土)谁来说说对闰土的印象?二、研读课文第6——16小节,体味人物个性特点。
(一)整体感悟1、师过渡:闰土与鲁迅先生仅仅相处了一个月的时间,却给鲁迅先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这幅画面也深深的印在作者的脑海中。
那么,闰土到底有什么特别这之处吸引着我呢?你们能迅速的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说说吗?生汇报,师出示片段: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2、男女生分别读。
体会一下什么词该重读。
学生汇报应该重读的词有“无穷无尽”、“稀奇”。
师:这里突出了“稀奇”这个词,你认为什么样的事才是稀奇的事?板书:稀奇引导学生体会“稀奇”一词古今用法上的差异。
3、文章中闰土向我讲了哪些稀奇的事?生汇报师用小标题的形式呈现并板书: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教师提示看瓜刺猹的“看(kān)”和看跳鱼儿的“看(kàn)”在读音和用法上的差异。
4、你们认为哪件事是最有趣、最稀奇的?。
生汇报师过渡:同学们想了解这么多的知识,真是些爱学习的孩子。
现在,我们就先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老师交给同学们一个任务。
出示投影:自由朗读6——16自然段,请你选择一二件事自己觉得最稀奇的事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最有感触的文字中谈谈自己对闰土的认识和看法。
学生自读自悟(二)重点研读,体味人物的个性特点。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优质课件(共71张PPT)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优质课件(共7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517afd0998fcc22bcd10d6a.png)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他快把我气糊. 涂了。
hú(糊涂) 糊
hù(糊弄)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姐弄了姐呢可?真糊. (hú)涂啊,怎么能被他的甜言蜜语给糊.(hù)
理解词语
课文结构
丁香结
描写丁香
生长地点 颜色 气味 姿态
人生感悟
古人的愁怨 我的从容豁达
借景抒情
课文主旨
作者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 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表达自己对 丁香的喜爱赞美之情,由物及情,最后写到丁香结是 每个人一辈子中都有的不顺心的事,而我们能做的是 采取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对待。
2 丁香结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菊花象征高洁 牡丹代表富贵 菊花寓意坚贞
宗璞:1928 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 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 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红豆》《弦上 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 《紫藤萝瀑布》等,中篇小说《三生石》。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丁香结》, 作者又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 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缀满、幽雅、伏案、
笨拙、单薄、模糊、恍然”等词语。 2.指导学生在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达的胸怀。
上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宗璞初步领略了美丽的 丁香花,作者是怎样描写丁香花的? 这节课,让我 们继续学习第二课《丁香结》。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二课丁香结课堂笔记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二课丁香结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25265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f.png)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二课丁香结课堂笔记以下是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二课《丁香结》的课堂笔记:
- 主要内容:《丁香结》是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
作者用清新淡雅的语言描写了不同地方的丁香,从颜色、形状、气味等方面细致地描绘了丁香花的高洁和美丽,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
- 脉络结构:
- 第一部分(第1-3 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等方面描写了丁香花。
- 第二部分(第4-6 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联想等方面描写了丁香结。
- 主题:文章通过对丁香花的描绘和对丁香结的感悟,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写法借鉴:
- 托物言志:作者通过对丁香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
- 虚实结合:作者在描写丁香花时,既写了眼前的丁香花,又写了由丁香花引发的联想,虚实结合,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 修辞手法: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 词语积累:朦胧、幽雅、参差、单薄、愁怨、妩媚、衣襟、花蕾、恍然、愁怨。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二课丁香结笔记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二课丁香结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76306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d.png)
以下是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第二课《丁香结》的笔记,供您参考:一、生字组词纠(jiū)缠担(dān)心抽(chōu)空参(cān)差(cī)薄(bó)雾盲(máng)人瞎(xiā)说薄(báo)命二、多音字担:dān(担心)dàn(担子)薄:bó(薄雾)báo(薄命)参:cān(参加)cēn(参差)shēn(人参)三、近义词幽雅——优雅繁多——繁多娇媚——妩媚四、反义词繁多——稀少娇媚——丑陋薄雪——厚雪五、词语搭配1.AABB式词语:纠纠缠缠抽抽空空参参差差结结巴巴2.量词搭配:一簇丁香一嘟噜丁香花三两朵丁香花一两棵丁香花3.形容词搭配:幽雅的丁香花雪白的丁香花娇媚的丁香花单薄的丁香花4.其他词语搭配:独自在院子里细雨蒙蒙的日子难得的好天气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四方的小院落阴冷的天气微雪飘落的日子繁花如锦的时节六、句子解析1.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解析:作者以丁香的结比喻人生中的问题,暗示人生中的问题永远存在,这是人类永远需要努力和追求的。
同时,作者也指出,人生中的问题虽然很多,但我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它们,这样生命才会充满意义和价值。
2.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让人感到一丝凄清,一丝惆怅。
解析: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花墙边的两株紫色的丁香花比作印象派的画,形象地描绘了它们的美丽和模糊的线条。
同时,作者还通过描写莹白的月光,表达了一种凄清和惆怅的感觉,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氛围。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b648c5daef5ef7ba0d3c9e.png)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只有一个地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
“只有一个地球”,这是由1972 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通过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从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个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并以此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条理清楚,语言朴实、流畅,用词严谨,表达生动,饱含深情,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多媒体,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3.产生保护地球的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争做小小宣传员。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要一个地球”的道理,明白“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简单导入1972 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代表们热烈地讨论了一份涉及人类命运的重要报告,并提出了一个响亮口号——生读课题:只有一个地球二、欣赏地球,领略“可爱”1.出示图片,领略地球的美2.观看视频“旋转的地球”,用自己的话或课文的句子赞美地球。
3.总结:宇航员眼中的地球“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三、细读课文,感知“破碎”1•轻声读课文,重新认识地球,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感受,读完课文后,然后再问一问自己,你的心情如何?生自由答沉痛、有点可惜;非常可惜;压抑;担心;痛惜;气愤;难过;讨厌破坏资源的人;伤心;可怕——心情很沉重,很复杂。
2.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文中哪些文字,哪些句子,哪些声音给了你这样的心情和感受,请在这些文字下面画上你颤抖的线。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竹节人》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竹节人》第二课时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2f73e3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4.png)
前后态度变化
老师 怒气冲冲
全神贯注 忘乎所以
沮丧
我们
不满
相视一笑 心满意足
品析句子
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04 主题延伸
读冰心的《小橘灯》
冰心《小橘灯》
选择你喜欢的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自学本文。
推荐相关阅读书目
林清玄《爸爸的鸽子》
贾平凹《月迹》
鲁迅《三味书屋》 高尔基《童年》
竹节人的装备(二)
关二爷
号 称 :
青龙偃月刀
竹节人搏斗的招式
朗读课文,找出文中关于孩子们玩竹节人
的黑描虎写掏。心!
咚锵咚锵咚咚锵!
泰山压顶! 双龙抢珠!
咚咚锵! 咚锵咚锵咚咚锵!
······
咚咚锵! ······
“迷”上了斗竹节人 下课时“迷”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 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 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 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 鸟兽散。
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02 趣斗竹节人
第5——18自然段
五
01 默读文章
步
02 概括中心
研
03 划分层次
读
04 领略章法
法
05 做好批注
实践五部研读法
默读第二部分, 填写学习卡第二题。
竹节人的模样
威风凛凛
呆头呆脑
细细品析
威武形象
壮士模样
健美小伙子
叉腿张胳膊 威风凛凛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下课了!
竹节人(第二课时)
回顾上节内容
略读法
适用 范围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 第五单元 16 夏天里的成长 第二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 第五单元 16 夏天里的成长 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b15f230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15.png)
第四自然段交流提示
3.农作物夏天不长或长得太慢,秋天就没有 收成的希望。 4.道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 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1)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 么?
第四自然段交流提示
(3)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 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 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 力学习。 (4)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5)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 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能验的
1.作者为什么选取这几种事物来写? 典型事物,抓住特点,指导写作方 法 2.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使用的语言都是我们熟悉的语言, 浅显易懂,这种表达虽没有华丽的
3.拓展写诗。 在夏天里成长 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 水长瀑布长,河是一天一天变深变大; 路长铁轨长,缝隙是一天天地变小; 长长,是一天一天地; 长长,是一天一天地; 人长知识长,能力是一天一天地变大。 啊,神奇的夏天,让我们快快成长吧!
第四自然段交流提示
1.人在夏天成长有什么特点呢? 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小 学——中学中学——大学或快 或慢(总是要长)。
第四自然段交流提示
2.理解两句谚语:
“六月六,看谷秀”:农历六月初六, 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 谷穗吐金后谷苗让农民们欣喜不已。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 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 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
第二课 时
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夏天 是万物长大的时期,那么 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从哪 几个方面来讲述的呢?
说一说夏天里谁在成 长,它们有什么特点 呢?
第二自然段交流提示。
1.这些生物在夏天成长有什么共 同的特点呢?哪句话能说明这个特 点?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 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地长,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让生活更美好》第二课时课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让生活更美好》第二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5edab0a98271fe900ef928.png)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
分享习作,组织交流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 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 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 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 上发出“嚓嚓”的响声。
•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4.211:1 4:541 1:14Apr-212- Apr-21
•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11:14:54 11:14: 5411: 14Friday, April 02, 2021
•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 .4.221 .4.211 :14:54 11:14: 54Apri l 2, 2021
教学小结与学习延伸 课后作业
1.选择相关的其他镜头展开描写,进一步 表现自己在事件中情感的变化过程。 2.合理构思,将镜头串联成文,完成整篇文 章的习作。
谢谢观看
•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4. 221.4. 2Friday , April 02, 202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 11:14: 5411: 14:541 1:144 /2/20 21 11:14:54 AM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上 午11时 14分5 4秒上 午11时 14分1 1:14:5 421.4. 2
谢谢大家
我们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 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 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 来。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 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 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简单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放声读一遍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有关内容上的疑问。
(二)、品读课文,体会表达
1.边读边画,解决第一课时留下的有关表达上的疑问。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预设内容]:
(1)“我真想也跟它们寒喧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你能读懂作者的心思吗?(抓住“真想”“可惜”)
把这种心思读出来。
(2)“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评价一下甲虫们的音乐演奏得怎么样?
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把这“优于人间一切的音乐”表达出来的?
听录音──虫鸣,读句子。
(3)“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出来。
”
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认识,哪些词用的好?好在哪里?(联系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把体会到地放在这个句子里尽情地读出来。
(4)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
从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情趣?(小虫驻足痴望、“村民”熙熙攘攘往来、意味深长地对视、像南国的少女、交流、攀谈的投机……)
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情趣的?
把这些情趣通过你的朗读传递给大家,共同分享。
3.体会表达方法、表达效果:
出示课文开头: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
(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和自己的体会。
(2)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可以小组交流,讨论、总结)(三)、积累语言
1.把文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抄写在摘抄卡上。
2.交流摘抄卡,读给同学听。
3.背诵摘抄的内容。
4.提倡尽可能地在习作中用一用。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配乐朗读全文(接读),尽情抒发“草虫的村落”给我们带来的情趣。
2.课文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虫子们的世界。
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讲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3.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
(随堂落实“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