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安全与风险防范
围手术期手术护理有哪些安全隐患及对策
围手术期手术护理有哪些安全隐患及对策手术是目前临床外科治疗诸多疾病的一种常用手段,围术期做好护理工作对于保证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保障患者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围手术期手术护理包括患者入院、接受手术以及麻醉苏醒直至出院的全部过程,因此护理工作不仅局限于手术室,也包括术前术后的护理。
护理安全则是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
加强对护理安全的重视,能够减少安全问题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本文对围手术期手术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1.围手术期手术护理安全隐患1.制度不完善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全面实施,对围手术期手术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传统制度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比如说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等,另外也包括其他方面的内容,如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记录规范等。
只有具备完善、可靠的制度以及明确的操作标准规范,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最大限度减少护理差错事故。
而制度的滞后必然会影响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开展,导致整体护理效果欠佳,伴随一定的安全隐患。
1.2术前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部分护理人员缺乏对术前访视的重视,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缺乏对谈话技巧的合理运用,未结合患者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疏导,同时填写记录单时不认真,易导致患者出现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
手术本身便是一种应激源,会对不同患者产生程度不一的心理应激,当这类应激反应过于强烈,必然会对手术及麻醉的顺利实施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手术效果。
如果填写记录单时不认真,可能难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对手术造成影响。
1.3术中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手术所需器械、仪器设备准备不全,或者医护人员不了解其性能,操作技术不娴熟,对手术的顺利进行造成阻碍,导致手术时间延长,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加,造成更多痛苦,极易引发安全隐患。
另外,术中未认真收集标本,极易导致标本混淆甚至遗失,对术后病理检查造成影响,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对患者术后治疗造成诸多不便。
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制度
一、护理管理目标
1.确保围手术期患者安全,降低手术风险。
2.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3.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二、护理管理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护理相关法律法规。
2.尊重患者权益,保护患者隐私。
3.实施科学、严谨、规范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安全。
b)做好术前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配合手术。
c)确保手术器械、设备、药品等准备齐全,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2.术中护理
a)严格执行术中无菌操作规范,预防感染。
b)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c)做好术中保暖,预防术中低体温。
3.术后护理
a)实施术后疼痛管理,减轻患者痛苦。
b)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2.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3.定期对手术室和病区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十六、心理支持与人文关怀
1.关注患者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
2.建立患者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帮助患者应对手术压力。
3.鼓励护理人员参与患者心理护理,提升患者满意度。
十七、法律法规与伦理遵循
十二、护理科研与教学
1.支持护理人员开展围手术期护理科研工作,提高护理学科水平。
2.建立护理教学培训体系,培养护理人才。
3.促进护理科研成果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升护理质量。
十三、护理质量控制与监督
1.设立专门的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围手术期护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2.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和考核细则,确保各项护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二十八、资源优化与成本控制
1.优化护理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常规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常规围手术期病人护理是指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全程的护理工作。
它是病人手术安全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手术的风险,提高病人的手术效果,同时也能够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下面是一份示例,介绍围手术期病人护理的常规。
1.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护士需要与病人进行沟通,了解病情、手术方式、手术相关的风险以及术后的护理措施等。
同时还要对病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和检查,包括生命体征、皮肤情况、面色等,并记录在病历上。
2.准备手术室护士需要确保手术室的清洁和卫生,准备好相应的手术器械、药物和消毒物品。
同时还需要检查手术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一切正常。
3.导尿和灌肠手术前一般需要进行导尿和灌肠,以保持病人腹部的清洁和固定。
护士需要注意灌肠时的温度和速度,避免引起病人的不适和腹部压力增加。
4.手术入室和安全检查在手术开始前,护士需要核对病人的身份和手术部位,确保手术的准确性,同时还要检查病人是否有过敏史、感染史等,并记录在手术清单上。
护士还需要检查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和无损坏,并记录在手术器械清单上。
5.术中监测和维护在手术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并记录在监测表上。
同时还要观察病人的手术过程和手术区域,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6.术后护理和观察手术结束后,护士需要帮助病人恢复意识和呼吸,同时观察病人的恢复情况,包括意识状态、呼吸状态、伤口渗液等,并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护士还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提供相应的护理和援助,包括放置引流管、更换敷料、拔除导尿管等。
7.术后康复护理和宣教病人在术后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和宣教,护士需要帮助病人进行术后自理能力的恢复,包括饮食、活动、卫生等,并逐步恢复到正常生活中。
同时护士还要向病人解释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自我管理的方法,以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围手术期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围手术期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摘要】指出护理安全是医疗安全的基础和保障,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
重视护理安全,可减少因护理安全问题导致对病人的伤害,分析在围手术期内手术护理过程中容易忽视的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安全;隐患;围手术期病人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倒置出台后,护理医疗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
确保围手术期手术病人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本文结合自己手术室护理工作经验和体会,分析在围手术期内护理中容易忽视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防范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1.围手术期内手术护理安全隐患1.1制度不健全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
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
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才能减少或避免护理差错事故。
1. 2术前访视时与病人谈话不注意技巧、缺乏心理疏导、填写记录单不仔细,造成病人紧张、恐惧。
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这种应激反应如果过于强烈,会直接干扰麻醉和手术的顺利实施,影响治疗效果。
填写记录单不仔细,可能对病人的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影响手术1. 3术中器械、仪器准备不全或不熟悉其性能以及技术不熟练,使手术不能正常进行而延长手术时间,增加病人痛苦和家属心理负担。
1. 4术中标本收集不认真,造成标本混淆,甚至丢失,致使病理检查无法得出准确结果,给病人手术后治疗带来不便。
1. 5 术后对差错事故瞒报,从而丧失在第一时间采取补救措施的机会,不仅给病人造成伤害,而且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
2.消除安全隐患的对策2.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障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住院患者也随之增多,外科属于高风险的科室,特别是老年外科病人,因年龄增长导致的器官形态、功能老化的影响,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由于各脏器的储备功能减低、应激能力差,使其抗病能力降低,轻者出现感染、切口愈合不佳,重者则出现多器官的功能衰弱,形成病情的错综复杂,严重多变⑴。
由于老年人反应迟钝。
在外科护理中还存在着更多的不安全因素,如坠床、跌倒、压疮等危险。
围手术期处理就是为病人手术做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⑵,本文从安全教育、心理护理、易发生意外环节的安全管理、安全质控管理四个方面来阐述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安全管理。
1.重视护理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管理意识。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中之重,任何疏忽都会给患者和自身带来终身遗憾。
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⑶。
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
而提高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我们坚持预防为主,创造安全的护理活动环境,抓好护理人员的“三基”理论与操作训练,要求每个护理人员能够自觉履行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经常进行案例分析、定期组织讨论护理安全问题,提出护理安全操作的具体措施,使安全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做到各项护理安全护理操作有章可循,从制度上保证安全护理的落实。
2.重视老年人的心理活动与护理。
一般老年人的心理特点⑴是记忆力差,反应慢,辨别力迟缓,灵敏度降低,多年形成的行为习惯导致固执刻板。
老年外科多是起病急、疼痛突出,在病人缺少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要承受病痛折磨,致使病人视手术为“生死关口”,产生恐惧、焦虑比接受其他治疗时更为严重,甚至“死亡的魔影”会在病人意识中缠绕,求生的欲望,会让病人对医疗人员产生依赖的心理状态,希望技术高超的医生为其做手术,希望耐心的护士能在手术前后给予精湛的护理,以减轻手术带来的痛苦。
围手术期护理安全风险管理
围手术期护理安全风险管理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安全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旨在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减少手术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下面将详细介绍围手术期护理安全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
首先,围手术期护理安全风险管理包括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和术前准备工作。
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相关检查。
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手术风险,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此外,还需对患者进行生理和心理评估,了解其心理状态、焦虑程度和疼痛感受等,为提供更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提供依据。
其次,围手术期护理安全风险管理还包括对手术环境的评估和准备。
手术室是手术进行的地方,其环境的卫生、温度、灯光等都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手术室进行定期的环境评估和清洁消毒工作,确保手术室的安全到位。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药物、麻醉设备等,确保手术进行的顺利和安全。
另外,围手术期护理安全风险管理还包括对围手术期患者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
在手术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休克、窒息、意识丧失等紧急情况,因此需要对这些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
例如,在手术中要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定期检查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此外,在围手术期还需要注意儿童、老年人、体弱多病患者的特殊需求,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最后,围手术期护理安全风险管理还包括术后的安全管理。
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监测手术部位的出血情况,及时处理并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还需注意术后疼痛管理,做好镇痛处理,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和疼痛感。
此外,对于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还需加强术后的特殊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围手术期护理安全风险管理是护理人员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准备无菌手术环境、预防并发症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
通过对患者和手术环境的全面评估和准备,以及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及时评估和预防,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病人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围手术期病人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1. 简介本文档旨在建立和规范围手术期病人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手术期病人的安全和顺利康复。
以下是围手术期病人安全管理的相关规范和制度。
2. 术前准备2.1 术前评估在手术前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项目,以确定手术适应性和风险评估。
2.2 术前禁食禁饮根据麻醉科医生的建议,提前规定禁食禁饮时间,以避免手术期病人因胃内容物进入呼吸道而发生并发症。
2.3 专业护理指导由专业护士指导手术前准备工作,包括皮肤清洁、穿戴手术衣、戴手套等,确保手术环境的洁净和消毒。
3. 术中安全管理3.1 麻醉监护由专业麻醉师负责监测麻醉深度、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保证手术期病人在麻醉过程中的安全。
3.2 手术室环境手术室必须保持干净、整洁,并且配备必要的手术设备和药品,以应对突发情况的发生。
3.3 手术器械和药品管理严格执行手术器械和药品的管理制度,确保器械的清洁和消毒,药品的正确使用和存储,防止交叉感染和药物错误的发生。
4. 术后安全管理4.1 观察和监测术后必须对病人进行密切观察和监测,包括生命体征、疼痛评估和伤口情况等,及时处理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2 疼痛管理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合理使用药物和非药物方法进行疼痛管理,确保病人的舒适和快速康复。
4.3 康复指导提供术后康复指导,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等,帮助病人恢复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
5. 术后随访术后定期进行随访,了解病人的康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措施。
6. 监督与培训6.1 监督与评估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围手术期病人安全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6.2 人员培训进行规范的围手术期病人安全管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和技能,保障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7. 文档修订与更新本文档将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展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及时完善和改进围手术期病人安全管理规范和制度。
关于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关于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胸外科手术概述胸外科是关于心、肺、纵隔和食管等位于胸部的疾病的治疗和手术。
围手术期是指从手术室的开始到病人手术后恢复到基本正常状态的整个过程期间。
在围手术期,主要任务是防范并发症和提高护理质量。
围手术期的正确处理与治疗,能够使患者恢复快、痛苦小、副作用少。
由于胸部手术的特殊性,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难点之一。
护理要点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对于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安排相应的护理。
护士要根据病情状况,准确衡量体内失血量、补充血浆、调整电解质平衡等措施,在尽可能缩小常规手术风险的基础上,使手术顺利进行。
同时,护士要正确配备必要的护理设备,例如人工气道、胸水抽吸器、生命支持系统等,确保在手术中紧急情况下可以及时救治。
术中护理在手术期间,护士应当连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
护士还可以按照医生的要求,辅助保持良好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排除体内过多的水分。
术后护理在手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都要得到护理人员的严格监测。
如果病人的生理状况稳定,固定及时撤离人工气道。
在患者的床位边,应设置适当的溶液,以供患者口渴时饮用。
在意识模糊或意识不清的患者身边,应妥善安排抽象思维及意识清明较早的护士驻守,以及游离感染性风险与清醒风险的分隔。
护理常见问题肺炎肺部感染是由于手术中肺表面受到感染而产生的。
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咳嗽、黏液或痰的症状。
预防:术前多次就位能极大降低手术中肺感染的发生,保护呼吸器官不半斤埃然;针对手术后的肺部感染问题改善护理,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加强呼吸机使用技巧。
出血由于手术后肺部尚未完全愈合,可能出现胸部内出血的情况。
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窒息、咯血等症状。
预防:术中要合理补充血浆,人工气道和血管要得到严格监测,术后遗留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疝气由于手术前后的肺压对肺组织有一定的压迫,如果不恰当地诊断和治疗,极有可能造成胃内压力升高、产生疝气。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为更好地落实术前准备,确保术中患者安全及术后康复,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本规范和制度。
一、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一)术前安全管理规范1、手术医生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针、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择期手术通知单须于手术前一天上午10∶00前送至手术室,急诊手术通知单术前30分钟送至手术室,并标明“急”字,以利于手术室合理安排手术。
2、病房护士应做好皮肤准备:备皮一般在术前一天进行,范围需要大于预定的切口范围,避免损伤皮肤。
3、胃肠道准备:①禁食禁饮: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6小时开始禁止饮水。
肠道手术前3天起进少渣饮食,术前1天改流食。
②灌肠:除急诊手术病人严禁灌肠外,普通病人于术前晚常规用0.1%~0.2%肥皂水灌肠一次或使用开赛露,肠道手术时需清洁肠腔。
③放置胃管或肠管,一般在术日晨放置。
④排便练习。
4、呼吸道准备:主要措施是戒烟和深呼吸和咳嗽、咳痰训练。
5、根据医嘱留置尿管。
6、指导、帮助病人完成各项术前检查。
做好手术的心理准备。
7、术前护士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注意有无异常。
取下发夹,假牙及身上饰品等。
8、准备术中特殊用药、X-线光片等,与手术室护士认真进行交、接。
9、手术室护士术前一天到病房作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加手术的人员及安全告知等,并填写护理访视记录。
特殊情况报告护士长。
10、手术室护士根据普通、特殊手术要求准备、检查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保证其安全、适用状态。
11、手术室护士须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配合医师、麻师三方进行核查,准确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
12、手术室与病房交、接的护士认真填写《病区与手术室病人交接登记本》,杜绝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13、护士长按照手术切口种类合理安排手术间。
依据手术专科、风险性和难易程度合理安排手术护士。
(二)术中安全管理规范1、手术护士配合医师、麻师三方进行术中病人核查,准确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手术风险评估表》和《手术清点单》。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需要注意什么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需要注意什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寿命普遍也得以提高,我国也逐渐步入到老龄化社会。
随着老年人年龄增加,身体机体功能的缩退,使很多疾病都会出现在老年人的身上,如:肿瘤、骨折、骨性关节炎等问题的发生需要进行手术,手术后不良症状的发生会增加老年患者的感染、疾病复发甚至死亡的可能性,极其不利于老年人的生存。
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需要注意什么成为老年人重点关注的问题。
1.什么是围手术期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全过程,从老年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3个阶段。
1.围手术期如何护理1.围手术期的术前护理围术期术前准备主要包括心理方面的准备和老年患者身体的准备。
心理方面:老年患者来到医院后由于环境和医院特定的气氛,加上对手术的恐惧往往感到孤单不愿配合治疗,对此医务人员就要热情接待患者,增进与患者和家属的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对患者的病情、诊断、手术方法、手术的必要性和手术的效果以及手术配合的注意事项与患者交代清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使患者没有心理负担,能够欣然接受手术并积极配合。
由于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手术疾病也相对较复杂和严重,因此术前维持患者良好的生理状态是确保安全度过手术,保障手术效果的重要基础。
在术前要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调节平衡失调及贫血,血型鉴定及交叉配合试验备好一定的血量。
加强原发基础疾病的护理,改善心肺功能和营养状态,提高术前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和耐受力,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大小便、咳嗽咳痰和体位的训练,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如涉及感染病灶或者切口接近感染区的手术、肠胃道手术、癌肿手术、心血管术后等操作时间长的大手术。
指导患者术前合理禁饮禁食,根据不同类型手术合理调整禁食禁饮时间,降低术中呕吐发生误吸的风险,一般情况下,会建议患者在术前禁食8到12个小时左右。
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安全和风险管理
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安全和风险管理北京协和医院李艳梅医疗服务具有专业性、复杂性、相互依赖性、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在手术治疗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由于手术治疗对于病人不可避免的损伤和较高的风险,手术患者的安全问题倍受关注。
一、安全与风险(一)相关名词解释在进行安全和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学习前,先对有关名词进行解释:1.风险:实际情况与预期的结果向不好的方向偏离,有可能导致损失或损害,是无法把握和不能确定的。
2.病人安全: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所采取的必要措施来避免或预防病人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良结果或意外伤害,包括预防错误、偏差与意外。
3.围手术期:指手术病人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为围手术期。
围手术期病人的风险是多环节、多方面的,是医生、护士、患者和家属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围手术期的风险进行必要的防范。
(二)风险防范要求风险防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目标,与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2.护理人员必须遵循护理工作安全要求,以病人安全为中心,把握住院病人围手术期各个环节,提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
3.在护理操作中,要将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始终贯彻在护理各项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中。
4.护士要主动加强与病人的沟通,积极参与科室管理和做好病人的安全教育,贯彻一切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三)国际病人安全目标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在国际病人安全目标中提到以下6项安全:1.正确确认病人身份;2.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交流;3.促进高危性药物的安全管理;4.保证正确的病人、正确的部位、正确的操作/手术;5.降低医源性感染的风险;6.降低病人跌倒/坠床导致伤害的风险。
(四) 2009-2010 年版中国医院协会(CHA)患者安全目标2009- 2010年版中国医院协会将患者的安全目标制定为十个标准,在国际病人安全标准的基础上细化了相应的条款: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围手术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护理对策
的管理
熊合明
黄冈市中心医院 二O一二年七月二十日
主要内容
• 概述 围手术期的概念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相关概念
• • •
围手术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案例与分析 围手术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危害性 围手术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护理 对策
一、概述
• 围手术期的概念
二、围手术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案例与分析
• 案例6:制度与职责落实不到位
• 患者, 女 ,78岁,因肠梗阻由某县级医院转入市级医院,一级 护理,告病重,T 36.5 P100-130 R18-20 Bp100/60左右,持续心电 监护、给氧,一年轻护士值夜班,家属反映患者腹痛,当班护士报告 医生,遵医嘱肌注654-2 10mg,30分钟后患者家属反映患者腹痛仍 未缓解,当班护士由于工作忙碌未及时向医生反映,一小时 后来到 病房查看,发现患者昏睡,呼之不应,立即呼叫医生进行抢救,2小 时后抢救无效死亡。 • 患者家属对当班护士非常不满,质问院方:为何反映病情加重不 及时向医生汇报?不及时处理?从而导致患者失去最佳抢救时机,经 双方协商调解,免除患者医药费,花费600元将患者遗体送回老家。
3、上报程序 : – 一般不良事件:
当事人应立即口头报告责任护士或护士长,并及 时采取措施,将损害减至最低。护士长24小时内填报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并上报护理部。
–
严重不良事件:
当事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人员, 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必要时组织进行全 院多科室的抢救、会诊等工作,同时汇报分管院领导、 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重大事件的报告时限不超过6 小时。当事科室应在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上报 表》护理部于抢救或紧急处理措施结束后立即组织人 员进行调查、核实。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患者是手术期最脆弱的群体之一,因此手术期患者的安全管理是医院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医院应当建立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
本文将就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进行探讨。
首先,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体系。
包括建立手术期患者安全委员会,由相关科室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监督和管理手术期患者的安全工作。
同时,应当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其次,医院应当建立手术期患者安全评估制度。
手术期患者的安全评估是手术前的必要程序,通过对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风险等方面的评估,确定手术期患者的安全风险级别。
根据评估结果,医院可以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安全措施,以降低患者的风险。
第三,医院应当建立手术期患者安全标准操作规范。
标准操作规范是医院工作人员进行手术期患者护理中的操作指导。
包括手术室准备、手术前准备、手术中操作、手术后护理等方面的规范。
标准操作规范的制定应当参考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标准,例如《手术室感染管理规范》等。
第四,医院应当建立手术期患者安全检查和监测制度。
手术期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和意外情况,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持续的检查和监测。
医院应当制定相关的检查和监测项目,例如术前做血常规、心电图、术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等。
同时,医院应当建立相应的检查和监测记录表,记录患者的相关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最后,医院应当建立手术期患者安全沟通和协作机制。
手术期患者的安全涉及到多个科室和多个环节的协作,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
医院可以采取例行的沟通会议、多学科讨论等形式,促进各个科室的沟通和协作,避免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断层。
总之,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委员会的建立、安全评估制度的制定、安全标准操作规范的制定、安全检查和监测制度的建立,以及安全沟通和协作机制的建立等。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以下是对文章的润色改写:一、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一)术前安全管理1.手术医生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
除急诊手术可当天送手术通知单或电话通知手术室外,择期手术应提前1-3天与手术室电脑预约。
2.病房护士按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
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3.术前访视:除急诊急救手术外,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区进行术前访视。
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与手术的人员,进行麻醉风险及安全告知,并认真填写相关记录。
特殊情况须及时与主管医生或相关科室负责人联系,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4.术前物品准备:麻醉科、手术室须根据日常手术种类,提前准备好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并确保其安全可用。
特殊手术,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做好准备。
5.人员准备:手术科室主任、麻醉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须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根据手术风险和难易程度合理安排手术人员。
6.手术间的安排:手术室护士须根据手术切口种类合理安排手术间,并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手术时间顺序。
调节手术间温湿度,增加患者舒适度,防止患者着凉。
7.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认真落实手术患者身份核查,填写好相关记录,杜绝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二)术中安全管理1.参与手术人员须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和风险评估程序,准确填写相关表单。
2.严格执行手术患者体位管理制度,正确安置患者的麻醉和手术体位,防止压疮和神经损伤。
3.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规程、相关制度。
4.严格执行安全防范措施,正确使用约束带,避免患者坠床或坠车。
5.规范使用无菌物品及植入物,标签和灭菌指示卡应粘贴于手术清点单背面。
6.规范使用预防性抗菌药:术前30分钟至2小时使用一剂,手术超过3小时追加一剂,由护士执行并记录。
7、严格执行《手术标本管理制度及送检流程》,严防手术标本错误及丢失。
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安全和风险管理
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安全和风险管理医疗服务具有专业性、复杂性、相互依赖性、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在手术治疗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由于手术治疗对于病人不可避免的损伤和较高的风险,手术患者的安全问题倍受关注。
一、安全与风险(一)相关名词解释在进行安全和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学习前,先对有关名词进行解释:1. 风险:实际情况与预期的结果向不好的方向偏离,有可能导致损失或损害,是无法把握和不能确定的。
2. 病人安全:是指在医疗过程中所采取的必要措施来避免或预防病人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良结果或意外伤害,包括预防错误、偏差与意外。
3. 围手术期:指手术病人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为围手术期。
围手术期病人的风险是多环节、多方面的,是医生、护士、患者和家属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围手术期的风险进行必要的防范。
(二)风险防范要求风险防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目标,与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2. 护理人员必须遵循护理工作安全要求,以病人安全为中心,把握住院病人围手术期各个环节,提高护理风险防范意识。
3. 在护理操作中,要将护理风险防范意识始终贯彻在护理各项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中。
4. 护士要主动加强与病人的沟通,积极参与科室管理和做好病人的安全教育,贯彻一切以“预防为主”的原则。
(三)国际病人安全目标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在国际病人安全目标中提到以下6项安全:1. 正确确认病人身份;2. 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交流;3. 促进高危性药物的安全管理;4. 保证正确的病人、正确的部位、正确的操作/手术;5. 降低医源性感染的风险;6. 降低病人跌倒/坠床导致伤害的风险。
(四) 2009-2010 年版中国医院协会(CHA )患者安全目标2009- 2010年版中国医院协会将患者的安全目标制定为十个标准,在国际病人安全标准的基础上细化了相应的条款:1.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7.1应急预案制定
(1)针对常见及突发状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安全。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7.2处理流程优化
(1)优化围手术期各类异常情况的报告和处理流程,提高处理效率。
(2)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机制,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七、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续)
十五、总结与展望
15.1工作总结
(1)通过持续的质量管理、教育培训、多学科协作和环境优化,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2)不断总结经验,探索适合本医疗机构的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模式。
15.2展望未来
(1)继续深化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改革,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2)紧跟国际发展趋势,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2)对患者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14.2投诉处理
(1)设立投诉处理机制,公正、及时地处理患者及家属的投诉。
(2)对投诉处理结果进行跟踪,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十四、反馈与投诉(续)
14.3改进落实
(1)对患者的反馈和投诉中反映出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并将改进措施落实到位。
(2)定期向患者及家属公示改进成效,增强透明度和信任度。
四、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4.1质量监控
(1)设立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2)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4.2持续改进
(1)根据质量监控结果,不断完善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制度。
(2)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水平。
(3)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安全管理,共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围手术期护理安全风险管理
监管不力
管理部门对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的 监管不力可能导致安全隐患长期
存在,增加患者风险。
03
围手术期护理安全风险 评估
风险评估方法
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问卷,收集患者、医护人员等多方面的 信息,对围手术期护理风险进行评估。
专家评估法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对 围手术期护理风险进行评估。
落实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报告不良事件,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措 施加以改进。
建立应急预案
01
制定手术患者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针对手术患者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得
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02
建立手术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针对手术室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如设备故障、停电等,制定相应的应
通过强化围手术期护理风 险管理,降低手术并发症 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 障患者安全。
提高护理质量
规范护理行为,完善护理 流程,提高护理人员的风 险意识和应对能力,从而 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促进医院发展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 医院运营效率,增强医院 综合竞争力,推动医院可 持续发展。
汇报范围
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医护人员因素
专业技能
团队协作
医护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足可能导致 手术操作失误、并发症处理不当等问 题。
医护人员之间沟通不畅、协作不紧密 可能导致手术进程延误、患者安全受 到威胁。
工作态度
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严 谨可能导致护理疏忽、患者安全得不 到保障。
环境与设备因素
手术室环境
手术室空气质量差、温度湿度不 适宜等环境因素可能影响手术顺
结果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理论
护理安全管理 指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 对策,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把差 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病人安全,防 范意外事故,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创造 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
6
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理论
风险管理 是指在护理服务过程中,对可能导致病人伤
害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加强防范和管理,并对可能 存在的护理风险事件(问题)制定防范措施。
16
病人及社会方面的因素
维权意识增强: 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患者 及家属的法律意识增强,加上各种媒体的炒作,使 医患、护患关系紧张,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不信任 增加。
解也是造成医疗纠纷的因素。老年患者因感知能力
者希望任何疾病都治疗效果好,能痊愈出院,一旦 出现并发症,就会不理解或认为治疗护理有问题, 而发生医疗或护理纠纷。 17
护理风险管理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 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 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有风险。
7
护理风险与护理安全关系
因果关系:护理风险系数高,护理安全系数低, 反之,护理安全系数就高,护理安全保障可靠 性大。
8
影响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的主要因素
围手术期:围手术期通常是指需手术治疗的患者从
19
手术前护理风险防范
积极的术前准备 准确执行围手术期评估:术前 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采 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积极术前准备包括完善术 前检查的;指导禁食禁饮的时间、备血、皮试; 更衣、贵重物品的保管、腕带的查对等。
20
术前常规护理: ➢ 1、呼吸道准备 预防感冒。吸烟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痰稠者雾化。 ➢ 2、胃肠道准备 择期手术,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目的:避免麻醉清醒的呕吐和误吸。 胃肠手术,术前1~2天进流汁饮食。手术前夜排空大
14
临床护理教学不规范: 带教老师没有做到放手 不放眼,实习生、进修生工作不积极主动,不 遵守劳动纪律等
健康教育不到位:入院教育流于形式,对患者 安全问题评估不足。特殊用药的指导、重要的 饮食教育、术前指导及检查前指导没有执行到 位等。
15
管理因素:主要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不 到位、设备物资管理不善、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管 理监督不得力等影响护理安全的组织管理因素。
护士法律意识淡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如非 抢救患者,执行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护理文 书书写不严谨,刮、粘、涂改现象严重,医护 记录不符,补记、漏记、代签名等。
12
工作态度不严谨,不认真执行护理核心制度: 如交接班不细致,液体渗漏、管道阻塞、滑脱、 压疮等未及时发现;药物、无菌物品及一次性 医疗用品失效;急救物品、药品准备不齐全; 仪器设备性能差等
13
人员配置不足,护士压力负荷过重医院管理支持 系统不完善繁忙时段、节假日,人力资源不足, 护士工作强度大,超负荷劳动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 足或协作能力不强;专业知识缺乏 (对专科用 药作用、副作用认识不足,用错药。);技术不熟练; 缺乏主动服务意识,缺乏人文知识和社会学等 知识,交流沟通能力差等
31
➢ 恶心、呕吐:主要是麻醉反应,急性胃扩张或肠梗阻。 观察呕吐情况,呕吐物的性状,指导头偏向一侧防止误 吸、窒息,加强口腔护理,遵医嘱用镇静或止吐药。
➢ 腹胀:可能是胃肠蠕动受抑制,肠腔内积气所致。鼓励 早期活动、促进肠蠕动,酌情禁食、胃肠减压,肛管排 气,纠正低钾血症,灌肠。肌注新斯的明。
➢ 尿潴留:分析原因。先稳定情绪,采用下腹部热敷、按 摩、听流水声等诱导排尿,病情允许可变换体位排尿, 无效,采用导尿。肌注氨甲酰胆碱0.25~0.5mg。
糖尿病:对手术的耐受性差。术前血糖控制在 5.6~11.2mmol/L,尿糖+ ~ ++; ➢ 有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的病人,要做标识。 医护人员应当做好自我保护。患者用过的物品应当 按要求严格消毒
25
手术后护理风险防范
严密的术后监测、观察及记录:术后给予持续 动态心电监测,准确测量心率、脉搏、呼吸、 血压、血氧饱和度及神志,并及时记录;观察 切口的渗血渗液情况;伤口引流管或负压引流 管的引流情况、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妥 善固定引流管。并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 压疮,坠床、跌倒及管道滑脱风评估,采取相 应的护理措施。
30
➢ 切口疼痛:术后24h内疼痛剧烈,2-3天后逐渐 缓解。如果持续性疼痛或缓解后又加重,应警 惕切口感染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指导翻身、 深呼吸、咳嗽时按压伤口,换药时如创面较大 应采用止痛剂(止疼片/哌替啶肌注),下床活 动时可使用腹带。
➢ 发热:术后1~2日,体温不超过38℃,多为外科 手术热。3~6日后发热或体温正常后又发热,警 惕感染。
吸痰装置等。
23
特殊病人的准备: ➢ 营养不良: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每日
补蛋白质2~3g/kg, 必要时输血或白蛋白,力求总蛋白> 50g/L,白蛋白>35g/L,血红蛋白在90g/L以上。
➢ 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遵医嘱补充液体, 记录24h出入量,测体重,纠正低钾、低镁、低钙及酸 中毒。
28
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 观察生命体征: ➢ 中、小型手术, 当日每小时测P、R、BP,监测6~8h
或至生命体征平稳, ➢ 大手术或可能发生出血者,每15~30分钟测P、R、
BP,至病情稳定改为1~2h一次。平稳后4小时测一 次。术后24h内,每4h测一次体温,随后8h一次,体 温正常后一日2次。
免切口 愈合障碍。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先检查手术区皮肤是否完整,有无感染等。 用肥皂水涂擦皮肤,剃除切口周围15~20cm范
围内毛发。剃毕手电检查、清洁局部。 注意动作轻柔,防止划伤皮肤。 术前1日沐浴更衣、剪指(趾)甲。
22
术日晨护理: ➢ 测生命体征,如感冒发热、或月经来潮应延期手术。 ➢ 协助取下眼镜、义齿、发夹、戒指、手表等交家属,
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及时修订 有制度不执行:规章制度及各班岗位职责落实监管不力,
交接班流于形式,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等 业务培训不到位:不注重专科知识培训,护士对应急预案
不熟悉,没有体现手术患者护理要求的应急预案如引流管 脱出、术后大出血等 设备物资管理不善:不及时补充,没有定期检查 工作流程不合理:没有从患者的角度去设计等
便或用肥皂水灌肠。 3、预防性的应用抗生素。A、涉及感染病灶的或切
口接近感染区域的;b、肠道手术;癌症或血管手术; c、操作时间长(>3h)的大手术;d、污染的创伤, 清创时间较长或难以彻底清创的。 4、备血: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备足所需血液。药 敏试验。
21
皮肤准备:目的、范围、方法 备皮:清洁皮肤、剔除毛发、避免切口感染、避
➢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 风险事件、患者不安全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已 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 随着社会的进步,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就 医权益意识日渐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医疗护理安全和病人合法权益的要求也不断增 强。
4
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理论
护理安全 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 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 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 碍、缺陷或死亡。
繁琐,极易出现护理意外及医疗纠纷,是护理 安全管理的重点时段。
10
影响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的主要因素
1.护理人员的因素 2.管理人员的因素 3.病人和社会的因素
11
影响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的主要因素
护理人员因素: 主要指由于护理人员素质或数量方面的原因不 能保证工作基本要求而给患者造成的不安全影 响或隐患。
遵医行为差: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患者常因缺乏医 疗常识、对自身疾病认识不充分不配合治疗和护理, 违背医嘱与护嘱,出现不遵医行为,如不遵守医院 规章制度,未经允许擅自离开病区;不按医嘱服药、 控制饮食、戒烟戒酒、定期复查等;擅自改变护理 人员调好的输液滴数等。某些患者或家属对护理人 员无故挑剔、刁难,影响护理工作的完成 。
➢ 呃逆:可能是神经中枢或膈肌直接受刺激引起。可压迫 眶上缘,抽吸胃内积气、积液。顽固性呃逆要警惕膈下 积液或感染。可作超声波检查。
32
切口护理: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渗血、渗液及红、肿、 热、痛等征象,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固定。腹壁切口 注意保护,防止裂开。 引流的护理:保持通畅,观察引流物量、色、质, 防止堵塞脱落。 乳胶引流片:一般术后1~2天后拔除。 烟卷引流条:一般4~7日拔除。从24小时后,逐日转动并 拔出少许剪去。 单腔或双腔橡皮引流管:术后2~3天拔除。 胃肠减压管:肛门排气后拔除。
29
合理饮食:何时开始进食,进何种饮食。 1、非腹部小手术,术后即可进食。大手术2-3天后 2、局麻术后即可进食,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麻醉
术后6h 3、全麻清醒后,无恶心呕吐可进食。 4、择期胃肠道手术,需术后2-3天。饮水—少量流
质饮食—半 流质—7-9天恢复普通饮食。胃切除后 应少量多餐 静脉补液: 禁食期间,应经静脉补给水、电解质和 营养,直至恢复饮食。处理术后不适,增进病人舒 适
扩张。
27
全麻清醒后、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6-8h后 、局麻体位
1、颅脑手术无休克、昏迷:可15-30度头高脚低 位
2、颈、胸手术:高半坐卧位,便于呼吸和引流。 3、腹部手术:低坐半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少腹
壁张力。有利炎性渗液聚积盆腔,使炎症局限, 预防膈下脓肿的发生,有利于引流液的排出。 休克: 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围手术期患者 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
妇科 2019.10.19
1
课程主要内容
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理论 影响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的主要因素 围手术期护理安全风险防范
2
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 病人的安危、医院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