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总结】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第18章整理
![药理学第18章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573ef6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e.png)
第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药第一节抗精神分裂症药定义: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一类精神分裂症。
分类:将精神分裂症分为Ⅰ型和Ⅱ型,前者以阳性症状(幻觉和妄想)为主,后者则以阴性症状(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等)为主。
治疗:本节述及的药物大多对Ⅰ型治疗效果好,对Ⅱ型则效果较差甚至无效。
抗精神分裂症药也称作神经安定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对其他精神分裂症的躁狂症状也有效。
这类药物大多是强效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大多数药物可引起情绪冷漠、精神运动迟缓和运动障碍等不良反应。
【作用机制】1.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系统多巴胺受体该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中枢DA系统功能亢进所致。
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种高效价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大多是强效DA受体拮抗剂,对I型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
DA是中枢神经系统内最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其通过与脑内DA受体结合后参与人类神经精神活动的调节,其功能亢进或减弱均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精神疾病。
目前认为,吩噻嗪类等抗精神分裂症药主要通过阻断中脑-边缘通路和中脑-皮质通路的D2样受体而发挥疗效。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临床使用的大多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并不是选择性D2样受体拮抗剂,因此,在发挥疗效的同时,均引起不同程度的锥体外系副作用,这是由于这些药物非特异性拮抗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A受体所致。
2.阻断5-HT受体一些目前临床常用的非经典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如氯氮平和利培酮的抗精神分裂症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5-HT受体而实现的。
其中,氯氮平是选择性D4亚型受体拮抗剂,对其他DA亚型受体几无亲和力,对M胆碱受体和α肾上腺素受体也有较高的亲和力;氯氮平和利培酮通过拮抗α2肾上腺素受体而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利培酮拮抗5-HT2亚型受体的作用显著强于其拮抗D2亚型受体的作用。
因此,即使长期应用氯氮平和利培酮几无锥体外系反应发生。
一、经典抗精神分裂症药(一)吩噻嗪类氯丙嗪氯丙嗪主要拮抗脑内边缘系统多巴胺(DA)受体,这是其抗精神分裂症作用的主要机制。
药理学--15-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15-抗精神失常药](https://img.taocdn.com/s3/m/f8c745d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6.png)
精神分裂症 躁狂抑郁症 焦虑症
抗精神病药 抗躁狂抑郁症药 抗焦虑症药
(抗 精精 神神 药失 物常 )药
抗精神病 作用
中脑—皮质通路
中脑—边缘通路
催乳素 促皮质激素
结节—漏斗
阻断
黑质—纹状体 锥体外
生长激素
通路
抑制体温调节
D2受体
通路 系反应
体
中位
枢性 抑低
阻断受体
氯丙嗪
制血
阻断M受体口干便秘 视力模糊
压
其他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
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
与氯丙嗪比较,抗精神病作用强,锥体外系反 应显著,镇静作用较弱。
对症治疗 切除毒源:采取洗胃等一般抢救措施
可应用一些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 (如利他林)
对严重病例,应进行血透
禁忌症
Chlorpromazine可降低惊厥阈、诱发癫痫, 有癫痫史者禁用;
昏迷患者(特别是用中枢抑制药后)禁用; 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慎用,以防冠心病
者猝死; 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青光眼禁用。
注意
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种经典抗精
神病药物大多数为非选择性D2 受体拮抗剂,因此,在发挥疗 效时,均不同程度的引起锥体 外系的副作用,这是由于这些 药物非特异性阻断黑质纹状体 通路的D2受体所致。
6 7
5 S
4 3
8 9
N 10 1
2 R2
吩噻嗪类
R1
哌嗪类: 奋乃静、氟奋乃静、 三氟拉嗪
药理学第2版18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第2版18抗精神失常药](https://img.taocdn.com/s3/m/b305be5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2.png)
锥体外系的运动功能
多动症
帕金森
抗精神 分裂症
1、阻断多巴胺受体
3)黑质-纹状体
结节-漏斗 调控下丘脑激素分泌 其他: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CTZ) 体温中枢
脑内四条多巴胺能神经通路
阻断5-HT 受体 非典型药:氯氮平 利培酮
1.中枢神经系统
(2)镇吐作用
氯丙嗪
小剂量:抑制CTZ(阻断D2) 大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 (除晕动病外)有效.
机理:
[药理作用及机制〕
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低温环境下,可使体温降至正常以下; 炎热环境下, 体温升高 不仅能降低发热者体温, 也能降低正常体温.
1
2
中枢神经系统
中脑-边缘系统通路DA-R :功能与情绪调控有关。
中脑-皮层系统通路DA-R :功能与思想、感觉、理解等有关。
结节漏斗部 与内分泌功能有关
黑质-纹状体 与锥体外系功能有关
脑内存在的四条DA通路
1
[药理作用及机制]
阻断DA受体、α受体和M受体
2
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冬眠灵wintermin)
〔锂盐中毒预防〕
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三环类
1
NA再摄取抑制药
2
5-HT再摄取抑制药
3
丙米嗪(imipramine,米帕明 )
4
多塞平( doxepin)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5
地昔帕明(desipramine,去甲丙米嗪)
6
氟西汀(amitriptyline,百忧解)
7
三节 抗抑郁症药
01
米帕明的药理作用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二)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二)](https://img.taocdn.com/s3/m/620d39c2dd36a32d72758193.png)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第十八章抗精神失常药第一节抗精神病药一、吩噻嗪类氯丙嗪(冬眠灵):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局部刺激强深部肌内注射;易蓄积于脂肪组织,存留时间长,个体给药。
阻断中脑-边缘通路(情绪、行为)和中脑-皮层通路(推理、理解)D2受体,抗α受体和M受体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1)抗精神病作用(无麻醉作用,对抑郁无效);(2)镇吐作用强(不能抗前庭刺激呕吐);(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随外界环境温度变化);(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5)对锥体外系的影响。
2、植物神经系统:α受体阻滞作用,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不用于高血压治疗)。
M胆碱受体阻滞(口干、便秘、视力模糊)3、内分泌系统:拮抗结节-漏斗系统D2受体,抑制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卵泡刺激素释放因子、黄体生成素释放因子、ACTH和GH(可治巨人症)分泌。
应用:1、精神分裂症:首选,Ⅰ型,不能根治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3、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与异丙嗪,哌替啶合用。
不良反应:1、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M受体阻滞症状(视力模糊口干无汗便秘眼内压升高),α受体拮抗症状(鼻塞,体位性低血压反射性心悸)。
2、锥体外系反应:(1)帕金森综合症;(2)静坐不能;(3)急性肌张力障碍;(4)迟发性运动障碍(DA能亢进,抗胆碱药无效,抗DA药减轻)3、过敏反应4、急性中毒5、精神异常(本身作用)6、内分泌反应:乳腺增大,泌乳,月经停止,抑制儿童生长7、惊厥与癫痫(降低惊厥阈)禁忌症:癫痫、青光眼、乳腺增生、乳腺癌禁用;冠心病慎用。
硫利达嗪锥体外系副作用小,老年人易耐受,作用缓和,镇静明显。
二、硫杂蔥与丁酰苯:泰尔登(氯普噻吨):另有较弱抗抑郁作用氟哌啶(氟哌利多):与芬太尼合用——神经阻滞镇痛术(外科小手术麻醉)三、其他类:氯氮平:苯二氮卓类,D4受体拮抗药,抗α抗胆碱抗组胺,无锥体外系和内分泌紊乱作用。
精神病阴性阳性均有作用;也可用于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利培酮:阴阳性均有效,不良反应少第二节抗躁狂症药碳酸锂:可治疗躁狂抑郁症,通过血脑屏障耗时,起效慢,摄钠促排第三节抗抑郁药一、三环类抗抑郁药(抑制NA与5-HT再摄取)米帕明(丙米嗪):口服吸收良好,分布广泛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人服用镇静,抑郁病人服用精神振奋,情绪提高。
药理学15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15抗精神失常药](https://img.taocdn.com/s3/m/f4a30a35f7ec4afe04a1dfe4.png)
【临床用途】
1.精神分裂症
对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有效,但无根治作用。
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3.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 用于中毒性休克、高热惊厥、严重感染、 严重创伤、甲状腺危象、烧伤等。
冬眠合剂的组成:
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人工冬眠疗法:冬眠合剂 + 物理降温 等产生冬眠深睡状态, 使体温降低,代 谢、耗氧量、器官活动减少, 对缺养耐 受力增加(使机体处于保护性抑制状 态)。
【不良反应】
1. 常见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症状 M受体阻断效应: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③α受体阻断效应:体位性低血压
【不良反应】
2.锥体外系反应:
(1)急性锥体外系运动障碍表现以下:
帕金森综合症(最常见); 静坐不能; 急性肌张力障碍 可用中枢性抗胆碱药(苯海索或东莨菪碱)而 不能用左旋多巴治疗。
D√、降温作用与环境温度无关
E、物理配合降温效果更佳
思考题
1. 氯丙嗪引起的直立性低血压应选何药治疗?为 什么? 2. 冬眠合剂的组成成分是什么?有何作用和用途? 3. 氯丙嗪长期治疗精神病时产生什么严重的不良 反应? 4. 氯丙嗪的止吐作用适用于哪些情况?
【不良反应】
(2)迟发性运动障碍 长期用药出现,停药后不消失,抗
胆碱药反加重症状。
【不良反应】
3. 过敏反应:
皮疹、皮炎、微胆管阻塞性黄疸、粒细胞减少
4. 精神异常 5. 内分泌紊乱:长期大量服用可出现多种内分
泌紊乱症状,包括乳房肿大泌乳,月经停止 等
6. 急性中毒:
昏睡、休克,冠心病患者易发生 抢救时升压宜用去甲肾上腺素
精神病人用药后,出现镇静、安定, 随后改善兴奋、躁动、幻觉、妄想、行为 紊乱等精神病症状。
药理学—— 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 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cd668118e9951e79a892709.png)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知识点归纳一、抗精神病药一、吩噻嗪类(一)氯丙嗪(冬眠灵)【药动学】不同个体口服相同剂量,血药浓度相差可达10倍,故需注意用药剂量个体化。
老年患者消除速率慢,应调整用药剂量。
【作用机制】●阻断D2受体◆阻断α受体、H1受体、5-HT2受体、M受体【药理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2.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3.对植物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阻断DA受体而发挥的治疗作用:阻断DA受体而导致的不良反应:(1)镇静、抗精神病(1)闭经泌乳(2)镇吐(2)锥体外系反应(3)人工冬眠(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1)镇静、抗精神病作用作用:能消除幻觉、妄想、躁狂,减轻思维和情感障碍等阳性症状,使患者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
应用:用于各型精神分裂症,躁狂症。
机制:阻断中脑-边缘系统、中脑-皮质通路的D2受体(2)镇吐作用作用:小剂量——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区(CTZ),对抗去水吗啡的催吐作用。
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应用:用于癌症、放射病等多种疾病及药物引起的呕吐、顽固性呃逆。
但对前庭刺激所致的呕吐无效(对晕车晕船的呕吐无效)。
机制:阻断CTZ和呕吐中枢的D2受体。
注:延髓即延脑。
(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作用:不仅使发热机体降温,亦能使正常体温下降;降温作用与环境温度有关。
应用:人工冬眠机理: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D2受体,干扰其恒温调控功能。
人工冬眠——可使患者体温降至34℃或更低,能降低机体对各种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如: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和甲状腺危象(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使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解热镇痛药和乙醇的作用增强。
2.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机制:阻断结节-漏斗系统中的D2亚型受体,影响下丘脑分泌多种激素的释放3.对植物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外周作用)●阻断α受体:血管扩张,BP下降;可翻转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
●阻断M受体:出现类似阿托品样表现【不良反应】1.常见不良反应▲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等;▲M受体阻断症状:视力模糊、口干、便秘、无汗和眼内压升高等——青光眼患者禁用。
61页药理学: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抗精神失常药
![61页药理学: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抗精神失常药](https://img.taocdn.com/s3/m/7749168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d.png)
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如体重增加 、代谢紊乱、心血管事件等。因此,患者在治疗 过程中应定期接受身体检查,监测不良反应的发 生情况。
2023
PART 03
抗抑郁药
REPORTING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总结词
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主要作用于5-羟色胺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的5-羟色胺浓度,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
其他药物选择与使用建议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 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 。
对于长期用药的患者 ,应定期进行药物检 测和评估。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和副作用,避免药物 滥用。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抗癫痫药
要点一
传统抗癫痫药
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主要用于治疗癫痫发作。
要点二
新型抗癫痫药
如加巴喷丁、奥卡西平等,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少的特点 。
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药物
抗帕金森病药
如左旋多巴、溴隐亭等,用于治疗帕金森病。
抗阿尔茨海默病药
如多奈哌齐、卡巴拉丁等,用于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的认知功能。
非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优点是副作用较少、无药物依赖性,但起效较慢, 且价格较高。
β阻滞剂
01
β阻滞剂是一类具有降低心率、降低血压和减弱心肌收缩力的药物,也具有一定 的抗焦虑作用。常用的β阻滞剂有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
02
β阻滞剂的抗焦虑作用机制主要与降低心率、减轻心脏负担和减少儿茶酚胺的释 放有关。
03
β阻滞剂的优点是对于心血管疾病合并焦虑症状的患者较为适用,但也可能导致 心动过缓、低血压等副作用。
其他抗焦虑药
1
其他抗焦虑药包括一些具有镇静、抗惊厥和抗抑 郁作用的药物,如丙二醇、卡马西平等。
药理学: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抗精神失常药课件
![药理学: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用药抗精神失常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2f677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0.png)
非典型抗精神失常药
利培酮
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作 用机制包括阻断多巴胺受体和5-羟色 胺受体。
阿立哌唑
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和抑 郁症,通过调节多巴胺和5-羟色胺系 统起作用。
植物类抗精神失常药
锂盐
从锂矿中提取,用于治疗躁狂发作和 双相障碍,通过抑制钠、钾、钙离子 通道起作用。
印度乳香
心血管副作用
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应注意监测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状 况。
04 抗精神失常药的研发进展 与未来展望
抗精神失常药的研发历程与现状
抗精神失常药的研发始于20世纪 50年代,经历了从天然产物到合
成化合物的演变。
目前市场上的抗精神失常药主要 包括苯二氮䓬类、抗抑郁药、抗
精神病药等。
在使用抗精神失常药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以及患者的个体差 异和病情变化。同时,还需要配合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02 常见抗精神失常药介绍
典型抗精神失常药
氯丙嗪
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 通过阻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多巴胺 受体起作用。
氟哌啶醇
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 ,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和某些乙 酰胆碱受体起作用。
03
诊断明确原则
在使用抗精神失常药前, 应确保对患者的精神障碍 有明确的诊断。
单一用药原则
首选单一抗精神失常药, 避免一开始就使用多种药 物。
剂量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 病情等调整药物剂量,以 达到最佳疗效。
联合用药原则
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注意药物拮抗作用
当需要联合用药时,应避免药物之间 的相互作用,以免影响疗效或产生不 良反应。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https://img.taocdn.com/s3/m/21eaf76f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3.png)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
氯丙嗪(chlorpromazine)
【药理作用】①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包括抗精神病作用(也称神经安定作用)、镇吐作用、对体温调节的作用(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很强的抑制作用);②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氯丙嗪能阻断肾上腺素受体和M胆碱受体;③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适应证】①Ⅰ型精神分裂症;②呕吐和顽固性呃逆;③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④神经症。
【不良反应】①常见的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等)、M受体阻断症状(视力模糊、口干、无汗、便秘、眼压升高等)、受体阻断症状(鼻塞、血压下降、直立性低血压及反射性心动过速等);②锥体外系反应包括帕金森综合征、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和迟发性运动障碍;③精神异常;④惊厥与癫痫;⑤过敏反应,常见的症状有皮疹、接触性皮炎等;⑥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反应,直立性低血压,持续性低血压休克多见于年老伴动脉硬化、高血压患者,心电图异常及心律失常者,长期用药还会引起内分泌系统紊乱,如乳腺增大、泌乳、月经停止、抑制儿童生长等;⑦一次性吞服大剂量后可致急性中毒。
【禁忌证】有癫痫史者,昏迷患者,严重肝功能损害者禁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能与肾上腺素联合用防止血压急剧下降。
11《药理学》 抗精神失常药
![11《药理学》 抗精神失常药](https://img.taocdn.com/s3/m/f3346e8f71fe910ef12df86f.png)
锥体外系
在人类,锥体外系主要机能是调节肌张力 、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和调整体态姿势、习惯 性动作(如走路时上肢的摆动)等,而锥体系 主要是与随意运动,特别是四肢远端小群肌肉 (如手肌)的精细活动有关。大脑皮质对躯体 运动的管理是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两条路径 来完成的。只有在锥体外系对肢体保持稳定, 并给予适宜的肌张力和协调的情况下,锥体系 才能执行其精细的随意活动
61
抗 抑 郁 症 药
• 抑郁症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 • 其病因与发作类型尚未统一,分类和命名也
不一致。
• 抑郁症的治疗应采用综合措施,药物治疗是
其中重要部分,但不宜单纯依靠药物,心理 治疗和环境改善常起重要作用。
62
63
64
65
(一)三环类抗抑郁症药
米帕明(imipramine,丙咪嗪)
也用于其他精神病的躁狂症状
15
精神分裂症 是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
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离为特征的常见精神病。
分为两型: Ⅰ型 Ⅱ型 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 阴性症状为主(情感淡漠,主动性 缺乏)
对Ⅰ型疗效好, Ⅱ型疗效差/无效
16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说
遗传、神经发育假说 谷氨酸假说 多巴胺假说 5-HT假说
试用于巨人症
糖皮质激素
31
氯丙嗪体内过程
吸收 分布 代谢 排泄 口服吸收不规则,受多因素影响 90%与血浆蛋白结合,高亲脂性 易透过血脑屏障,脑内药物浓度高
肝脏代谢
主要肾脏排泄,排泄缓慢,停药后数周仍 可检测到其代谢产物
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明显,坚持剂量个体化
氯丙嗪临床应用
精神分裂症 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低温麻醉和人工冬眠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zju061105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zju061105](https://img.taocdn.com/s3/m/170ffcecda38376baf1fae8a.png)
药理作用
脑内DA通路:
A、中脑-边缘系统通路: 与精神情绪有关,治疗作用 B、中脑-皮层通路: 与精神情绪有关,治疗作用 C、黑质-纹状体通路: 与锥体外运动调节有关,不良反应
D、结节-漏斗通路: 与下丘脑内分泌有关,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
镇吐: 抑制CTZ兴奋引起的呕吐;顽固性呃逆
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对锥体外系统的作用:不良反应 ⑤增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如镇静催眠药、镇痛药、麻醉药。
组织耗氧量
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等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 药源性精神异常 植物神经系统:M受体阻断:口干、便秘、眼压升高
α受体阻断:体位性低血压
内分泌系统:高催乳素血症、儿童生长减慢
不良反应
锥体外系反应
帕金森综合征 急性肌张力障碍 静坐不能 阻断DA受体导致胆碱能 神经功能相对亢进
洗胃、对症处理、中枢兴奋药氯酯醒、严 重者进行血透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其他吩噻嗪类药物
奋乃静 氟奋乃静 三氟拉嗪 硫利达嗪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二)硫杂蒽类
泰尔登( tardan, 氯丙硫蒽) ,抗精神病 作用弱、抗忧郁作用强。用于伴抑郁、焦虑 症状者。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三)丁酰苯类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同吩噻嗪类 氟哌啶醇(haloperidol) 氟哌利多(droperidol, 氟哌啶): 与芬太尼合用,神经安定(镇痛)麻醉术
苯海索
(安坦)
不良反应
迟发性运动障碍(TD) •肌张力过低,表现为口 - 面部不自主的 刻板运动,广泛性舞蹈样手足徐动症 •可能原因: DA增敏假说 •防止方法:逐渐减药 •治疗方法: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抗精神失常药](https://img.taocdn.com/s3/m/8707c74201f69e3143329436.png)
概述 精神失常是多种原因(遗传、环境等)引起思维、情感、行为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的异常 的一类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和焦虑症等疾病。
第一节 抗精神分裂症药 精神分裂症 阳性症状:妄想、幻觉、思维紊乱等 阴性症状:思维贫乏、情感淡漠、社交能力低下。 伴有脑内多巴胺功能增强,也与 5-HT 功能增强有关。 抗精神病药 Antipsychotic drugs
对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均有效;对急性患者疗效较好。也可治疗躁狂症及 其他精神病伴有兴奋、紧张及妄想的患者;
主要用于Ⅰ型精神分裂症、解除精神运动性兴奋或减轻幻觉与妄想;能改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保通据护过生高管产中线工资敷艺料设高试技中卷术资配0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高与中中带资资负料料荷试试下卷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中3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药理学 第21章 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 第21章 抗精神失常药](https://img.taocdn.com/s3/m/58f8ae3f650e52ea551898dc.png)
2、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
药源性精神异常 M受体阻断:口干、便秘、眼压升高 3、植物神经系统: α受体阻断:体位性低血压
4、内分泌系统:乳房肿大、闭经、生长减慢
5、急性中毒反应 昏睡、血压下降至休克,心肌损害,昏迷至死 宜对症处理,升压用NA,禁用AD
青光眼禁用,心血管病、癫痫史慎用。
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作用比较
抗精神病作用机制
•主要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 层D2受体而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由于同时阻断黑质纹状体中的DA受体,
常不同程度引起锥体外系的副作用
2、镇吐作用
•作用强,小剂量即可抑制去水吗啡引起的呕吐。
•但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 •机理:小剂量阻断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D2受体, 大剂量则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选择性阻断D2受体,抗精神病作用强,但锥 体外系副作用大
氯氮平
苯二氮卓类 •特异性阻断中脑-皮质,中脑-边缘系 统的5-HT、DA4受体 •几无锥体外系反应不良反应 •其它药无效时用 •不良反应:粒细胞缺乏(检测血象)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舒必利 选择性的阻断边缘系统和皮层的D2 受体 对纹状体的D2影响小, 作用特点: 治疗急慢性精神病,对阴性症状有效 抗抑郁 对血压影响小无明显的镇静作用
药理作用
锂离子发挥药理作用,对躁狂症疗效显著
临床应用
治疗躁狂症
精神分裂症的躁狂兴奋
与抗精神病药合用,可减少后者的剂量 又可缓解锂盐所致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 与锂盐刺激粘膜有关 抗ADH作用:口渴多尿 抗甲状腺作用:甲低(体重增加)、 甲状腺肿 锂盐中毒
锂盐中毒 癫痫发作、昏迷、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药理学笔记整理之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笔记整理之抗精神失常药](https://img.taocdn.com/s3/m/16220e3a7375a417866f8f29.png)
抗精神失常药概念: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等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类疾病。
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焦虑症等。
抗精神失常药物分类:1、抗精神病药:吩噻嗪类:氯丙嗪、氟奋乃静、奋乃静硫杂蒽类:氯普噻吨丁酰苯类:氟哌啶醇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奥兰扎平2、抗躁狂抑郁症药3、抗焦虑药:苯二氮卓类一、抗精神病药(一)综述: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也用于其他精神病的躁狂症状(二)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说:脑内5-HT能系统功能的缺损GABA神经元的退变NA功能的不足脑内DA系统功能亢进兴奋性氨基酸系统功能低下(三)精神分裂症概念:分类:治疗药物:吩噻嗪类——氯丙嗪(冬眠灵)1、作用机制:阻断DA-R、α-R、M-R(拮抗脑内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PS:多巴胺能神经通路及主要功能黑质-纹状体通路:调控锥体外系运动功能中脑-皮层通路:调节认知、思维、感觉、能力中脑-边缘叶通路:调控情绪活动结节-漏斗通路:调控垂体激素分泌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呕吐反射2、体内过程吸收——口服吸收不规则,受多因素影响分布——90%与血浆蛋白结合,高亲脂性,易透过血脑屏障,脑内药物浓度高代谢——肝脏代谢排泄——主要肾脏排泄,排泄缓慢,停药后数周仍可检测到其代谢产物(脂溶性高,易蓄积于脂肪组织)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明显坚持剂量个体化3、药理作用(1)对中枢系统的作用——抗精神病作用1)镇静、抗精神病:正常人服用,变得安静,活动减少,注意力下降,感情淡漠,思维迟缓,嗜睡但易唤醒,醒后头脑清醒。
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Ⅰ型),对Ⅱ型疗效差甚至加重病情,对急性患者效果显著,对慢性疗效差,不能根治,需长期用药甚至终生治疗(用药后6周到6个月才能充分起效)2)镇吐作用作用机制:小剂量抑制延髓第四脑室底部催吐化学感受区(CTZ)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
适应症:对化学物质(洋地黄、吗啡、四环素)和疾病(尿毒症、恶性肿瘤)引起的呕吐均有效,但对晕动性呕吐无效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升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学总结】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失常药
多巴胺受体的五条通路:
1.黑质-纹状体调控锥体外系运动功能
2.中脑-边缘系统调控情绪和感情表达活动
3.中脑-皮层系统调节认知、思想、感觉、理解、推理能力
4.下丘脑-结节-漏斗调控垂体激素分泌(体温调节中枢)
5.延髓化学感受区调控呕吐反应(呕吐中枢)
氯丙嗪
药理作用:
1、对中枢神经作用:
①抗精神病作用:机理:主要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的D2受体
②镇吐作用:
③对体温调节的作用:不但降低发热者体温,还能降低正常人体温
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
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连续用药时出现耐受性,且有较多副作用,故不适宜做降压药
3、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催乳素抑制因子↓→催乳素↑→乳房肿大、泌乳;
促性腺激素↓→FSH、LH↓→延迟排卵;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
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与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和乙醇合用可增强对中枢的抑制作用。
5、对锥体外系的影响
临床应用:
1.精神分裂症
对精神分裂症主要用于Ⅰ型,对Ⅱ型疗效差甚至加重病情;对急性患者效果显著,对慢性疗效差;
不能根治,需长期用药甚至终生治疗
2.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多种药物(强心苷、吗啡、四环素等)及各种疾病(尿毒症、恶性肿瘤)引起的呕吐
对晕动症(晕车、船)所致的呕吐无效,前庭刺激引起,应用抗组胺药止呕
3.人工冬眠与低温麻醉
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甲状腺危象
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
M受体阻断症状:视力模糊、口干、无汗、便秘、眼压升高
α受体阻断:鼻塞、血压下降、直立性低血压及反射性心悸
2.锥体外系反应
机制:阻断黑质—纹状体D2受体,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占优势所致
①帕金森综合症: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等;
②静坐不能:坐立不安,反复徘徊。
③急性肌张力障碍:表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吞咽困难、呼吸运动障碍等。
迟发性运动障碍
表现头面部不自主刻板运动,出现口—舌-颊三联症。
舞蹈样手足徐动症.;长期用药出现,停药后不消失,抗胆碱药反加重症状;
机理:DA受体向上调节
3.药源性精神异常
4.惊厥与癫痫
5.过敏反应
常见皮疹、皮炎、光敏性皮炎,
少数患者出现肝损害、微胆管阻塞性黄疸,粒细胞减少,溶血性贫血及再障等
6.心血管和内分泌障碍
直立性低血压、持续性低血压休克、心电图异常、心律失常、内分泌系统紊乱:乳房肿大、泌乳、闭经、生长减慢
7.急性中毒
昏睡、血压下降至休克,心肌损害。
昏迷至死。
抗抑郁药分类及代表药
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三环类:丙米嗪、多塞平、阿米替林
NA再摄取抑制药:地昔帕明
5-HT再摄取抑制药:氟西汀
丙咪嗪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正常人:头晕、口干、视力模糊、血压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降低
抑郁病人:精神振奋、情绪高涨
机制:抑制突触前膜对NA及5-HT再摄取,升高突触间隙NA 及5-HT浓度
2.植物神经系统
阻断M受体,阿托品样作用
3.心血管系统
抑制心血管反射,抑制心肌中NA再摄取;血压下降,心律失常
临床应用
1.抑郁症
内源性、反应性及更年期等各型抑郁症内源性、更年期抑郁症效果较好
2.遗尿症
3.焦虑和恐怖症
起效缓慢,不能作为应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