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867c2a2af90242a895e595.png)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理学一级学科代码:0710 一级学科名称:生物学)(二级学科代码:071005 二级学科名称:微生物学)一、培养目标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活跃、应用前景广阔,对其它学科影响最重要的生命科学之一。
它的许多理论和实践方法不仅正被广泛应用于其它生命科学研究中,而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以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分子生态学等多个层次丰富着新的理论和技术,微生物学目前的研究内容涉及固氮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农药及芽胞杆菌分子生物学、放线菌及链霉菌分子生物学、微生物-植物互作及分子生态学、蓝细菌分子生物学、动物病源微生物与分子病毒学、土壤与环境微生物学、植物病源微生物学、应用真菌生物技术、食品微生物学等。
微生物学不仅是现代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基础,又是处于生命科学前沿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独立学科。
二、学习年限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热爱祖国,关心时事,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热爱专业,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熟练的实验技能;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等能力;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诚挚的协作精神。
3.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听说能力。
4.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1、分子微生物学2、杀虫、抗病微生物学3、微生物与植物相互作用微生物学4、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5、食品微生物学6、应用真菌生物学四、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备注:A公共基础课程B专业基础课程C专业必修课程D专业选修课程E公共选修课程五、培养环节见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规定。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a8bb9e26fff705cc170adc.png)
生物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简介:生物科学是从分子、细胞、机体乃至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生物的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湖北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设置于年,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在年获批了“湖北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建设立项;年又获批“湖北省品牌专业”建设立项,年通过验收并获批“国家特色专业点”立项建设。
本专业以生物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起点,建立了系统的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建立和完善了开放实验教案体系和新的实践教案模式。
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可到科研院所及重点高校深造,成为从事生物科学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人才;或到生物高新技术企业从事产品研发工作,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性人才;还有的毕业生可成为热爱教育事业、专业基础扎实,能胜任高等或中等学校教案研究、教案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编号:专业代码: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科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受到科学思维和专业技能训练,具备较好的科学素养及教案科研能力,能从事生物科学应用基础及相关领域科学与教案研究、能胜任生物领域技术研发、生物教案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培养生物科学研究型(实验班)或教案型(师范班)人才。
培养规格一般具备以下要求:.素质结构要求()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团队意识和健全人格;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国际化的视野和现代意识,以及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与技能训练,掌握较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师范班学生需掌握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能胜任生物教案及管理等方面工作。
.能力结构要求()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与教案的能力;具有一定生物科学与技术研发的能力;()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实验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复试汇总表
![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复试汇总表](https://img.taocdn.com/s3/m/6ba361e802d276a200292efc.png)
微生物学
86.0
86.0
佘群新 全日制 非定向就业 506
50 芦慧
071005
微生物学
87.5
87.5
端木德强 全日制 非定向就业 458
51 马凤君 071008
发育生物学
94.0
94.0
董志强 全日制 非定向就业 451
52 李寸良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90.6
90.6
严顺平 全日制 非定向就业
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复试汇总表
学院(盖章):
主管领导(签字):
年月日
序号
姓名
拟录取专业 (领域)代码
拟录取专业(领域)
复试成绩 总成绩 (百分制) (百分制)
导师
培养 类型
录取类别
六级英 语成绩
备注
1 夏李胜兰 071009
细胞生物学
93.8
93.8
张敏 全日制 非定向就业 490
微生物学
89.0
89.0
孙明 全日制 非定向就业 489
16 汪奕颉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89.0
89.0
赵毓 全日制 非定向就业 444
17 马兰华 071001
植物学
81.0
81.0
陈敏 全日制 非定向就业
18 王继铖 071009
细胞生物学
86.0
86.0
薛绍武 全日制 非定向就业
46 洪思行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90.0
90.0
殷平 全日制 非定向就业 487
47 张琦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91.0
畜牧学专业《现代分子生物学》课程
![畜牧学专业《现代分子生物学》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47d87d1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c.png)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2年第11期《现代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生物学前沿学科。
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和功能为主要研究内容,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成为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机制,了解这门学科发展过程中重大发现的实验设计过程以及对遗传物质进行操作的基本实验技术,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探索生命的奥秘,对学生的科学研究性思维和探索生命及自然畜牧学专业《现代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探讨胡序明,陈世豪★(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DOI:10.3969/J.ISSN.1671-6027.2022.11.009摘要:现代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前沿性强、发展迅速、对生命科学领域各分支科学具有广泛和深入影响的学科。
为了使学生能够发现和认识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分子生物学现象,具备一定的剖析能力,本文结合畜牧学专业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从教师队伍结构、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畜牧学;教学模式;教学考核基金项目:扬州大学教改课题(YZUJX2020—C16)作者简介:胡序明(1986~),重庆奉节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从事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
★通信作者能,以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够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通过实验技能考核(表1),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正确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4结语微生物在自然中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需借助仪器才能观察到微生物的形态和大小。
有益微生物对医药、工业、农业、畜牧业和科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而有害微生物对人类、动物和植物致病,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让学生对微生物有初步的认识,需进行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实验讲解、实验操作,使学生根据微生物的培养特征、形态、特殊结构、生化特性及免疫实验鉴定微生物,学会应用微生物快速鉴定和自动化分析方法区别多种微生物,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生产问题。
生物专业院校排名
![生物专业院校排名](https://img.taocdn.com/s3/m/2f9e883067ec102de2bd89cd.png)
C等(15个):名单略
B等(30个):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西南林学院、齐齐哈尔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深圳大学、河北大学、聊城大学
C等(18个):名单略
有机化学(106)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兰州大学
A+
8
吉林大学
A
15
徐州师范大学
A
2
南开大学
A+
9
山东大学
A
16
华中师范大学
A
3
北京大学
A+
10
南京大学
A
17
天津大学
A
4
浙江大学
A+
11
中山大学
A
18
郑州大学
A
5
四川大学
A+
12
复旦大学
A
19
苏州大学
A
12
湖南师范大学
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1c81c272a26925c52cc5bf48.png)
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在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特征进行认识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人才培养体系要素,从华中农业大学创建研究型大学的实践出发,总结了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几点做法与经验,为同类高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培养体系培养体系是目前高等教育中使用较多但又没有明确的界定。
根据有关学者研究,可界定为“为实现培养目标所实施的培养过程中,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确定和建立培养体系要素,是构建培养体系的关键。
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要素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施性要素,包括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等;另一类是资源性要素,包括课程、专业、师资、学风和设施等。
其中实施性要素是核心,资源性要素是保障。
研究型大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社会精英的使命。
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的“心脏”,不仅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基础,也是大学学科发展的学术基础和大学形成“名校”声誉的品牌基础,而这都有赖于它完备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一、国外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特征分析美国3500多所高等院校中,有125所属于研究型大学。
根据培养体系的核心要素即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等,可将这些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特征概括如下:1研究型大学在培养模式上始终坚持精英教育理念。
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交融,基础知识教育与学生能力培养并重,学研产相结合。
表现较为突出的风格或特征是精英性、研究性、创新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研究型大学普遍重视通识教育,坚持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占较大比重。
在重视教学科研结合的同时,还注重教学与社会服务结合,同时,研究型大学强调发展国际教育。
注重校园学生构成的多样化和异质性,通过多元化思想的相互激荡和碰撞,激活思维和灵感,培养本科学生的“全球性能力”。
2研究型大学建构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科学技术部关于公布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
![科学技术部关于公布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61b816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f.png)
科学技术部关于公布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
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
•【公布日期】2015.02.26
•【文号】国科发政〔2015〕56号
•【施行日期】2015.02.2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
正文
科技部关于公布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的通知
国科发政〔2015〕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各有关单位:
根据《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规定,科技部开展了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组织实施工作。
经申报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议和公示等环节,确定306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附件1)、213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附件2)、52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附件3)和33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附件4)入选2014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特此公布。
附件:1.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名单
2.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入选名单
3.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入选名单
4. 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入选名单
科技部
2015年2月26日附件1
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名单
(共306名)
附件2
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入选名单
(共213名)
附件3
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入选名单
(共52个)。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名单
![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68bd951c71fe910ef02df871.png)
23
陈剑平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病毒与病害防控生 物技术创新团队
14 作物有害生物 综合治理学科群
农业部植保生物技术重点 实验室
24
吴孔明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 物保护研究所
粮棉作物重大害虫监测 预警与控制技术创新团 队
14 作物有害生物 综合治理学科群
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 治理重点实验室
25
涂长春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 特种动物生物制剂创制 15 兽用药物与兽医 农业部特种动物生物制剂
12
韩天富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 大豆发育生物学与广适 07 大豆生物学与
物科学研究所 应育种创新团队
遗传育种学科群
农业部北京大豆生物学重 点实验室
第 1 页,共 4 页
编 号
姓名
工作单位
团队名称
所在学科群
所在实验室名称
13
李保成 新疆农垦科学院
西北内陆棉区棉花新品 种选育创新团队
08 棉花生物学与遗 传育种学科群
学创新团队
生物学学科群
畜共患病重点实验室
28
朱兴全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 动物源性人兽共患寄生 16 动物疫病病原
州兽医研究所
虫病研究创新团队
生物学学科群
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生物 学重点实验室
29
金显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创 17 海洋渔业与可持 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
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新团队
18
黄华孙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 院橡胶研究所
橡胶树遗传育种创新团 队
11 热带作物生物 学与遗传资源利用 学科群
农业部橡胶树生物学与遗 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
19 杨 宁 中国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8eade43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6.png)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前景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根底、微生物学根底、食品工程原理、生物工艺学、食品生物技术、酿酒工艺、酿造食品工艺、酶制剂、食品检验技术、化学分析技能鉴定、微生物培菌工技能鉴定、酿造工技能鉴定、检验工技能鉴定、综合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培养能从事食品生物领域的生产与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要求毕业生掌握分析解决食品生物技术应用中的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的能力。
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就职于食品生物技术应用领域的工程技术与管理部门。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岗位为:销售工程师、销售经理、销售代表、化验员等等。
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对于生物科学专业来说地区性差异是必然存在的一个问题,前端科技的开展已经济实力和实际需求程度为根底。
而这些条件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是有很大差异的,大城市经济开展迅速,相应的新需求不断增加,这为专业的开展提供了动力和可能性。
中小城市在这个方面的开展那么相对缓慢一些。
据统计数据显示,生物科学专业在就业求职的学生中,有80%以上的人选择在北京、上海及重要的省会城市工作,认为留在大城市对本专业及个人以后的开展都能提供更多的时机,如果去基层单位,不仅待遇低,也很难有提高的时机。
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前景事物都必然存在两面性,新兴产业尤其是这种对专业技能、科技含量要求较高的专业,在日趋开展壮大、就业热门的同时,其就业竞争也日趋剧烈,而且“门槛”也比拟高,本科毕业在文凭方面已经不是优势更不要说专科。
选择进入本专业的科研院所或生物领域的企业,两者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都不错,月收入平均可以到达3千~6千元不等,当然还有更高的,这也就涉及到前面提到的竞争力的问题。
张启发院士:一流博士生要有远大志向
![张启发院士:一流博士生要有远大志向](https://img.taocdn.com/s3/m/ac3365f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3.png)
张启发院士:一流博士生要有远大志向学术规范一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关注的问题。
在他看来,学术不端治理需要一以贯之地培育创新文化。
近日,张启发在华中农业大学基因组研究与水稻遗传改良创新团队的组会上,回顾总结了该团队自1987年以来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做法,以期对创新文化培育作更深的理解。
培养一流的博士生,应一以贯之地坚定有所建树、追求卓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励研究生主动对标国际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培养研究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1987年,我们在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生物技术中心,当时条件极其艰苦。
那时中国很穷,学校也很穷,课题组更穷。
1993年,我们学校获得了一个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点,这是华中农业大学里第一个,也是当时农林院校唯一一个分子生物学博士点。
第二年,学校就成立了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生科院),并要我当院长。
建院之初,我们必须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是:生科院该如何办?我当时提出的目标是,培养国际一流的博士生。
这应该成为整个生科院的“牛鼻子”。
当时我认为,评价生科院办得好不好,关键就看有没有一流的博士生。
当然,也有人说要看一流的本科、一流的学校。
但我认为,一流的博士生最能体现我们是不是一流。
因为至少从学术水平上讲,这是比较容易考核的。
比如,本科教得好不好,很难在校际间、国际间得到评价。
但是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尤其是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就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评价,孰优孰劣非常明显。
博士生的文章怎么样、在国际上是不是一流水平,一目了然。
此外,博士生的培养不可能是空中楼阁,一流博士的培养也必然要求有一流的本科。
那么,什么是一流的博士生?如何培养一流的博士生?个人认为,这需要有远大的志向。
因此,三十多年来,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抓博士生的培养。
第一,坚定有所建树、追求卓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强调精神文化的引领作用,组织大家学习《毛**选集》和《三国演义》等传统经典,鼓励大家多读有营养的书籍。
华中农业大学802生物化学历年考研真题
![华中农业大学802生物化学历年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d4a1e04c5ef7ba0d4a733bd0.png)
1999年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2002年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A)(含部分答案)
2002年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A)答案
注:此部分仅含部分答案
2002年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B)(含部分答案)
2002年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B)注:此部分仅含部分答案
2003年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A)考研真题
2004年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2005年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2006年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2007年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2011年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考研真题。
理农结合 科教融合 培养生物学创新人才
![理农结合 科教融合 培养生物学创新人才](https://img.taocdn.com/s3/m/18b3679bdd88d0d233d46a62.png)
理农结合科教融合培养生物学创新人才摘要:华中农业大学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出发,积极探索培养具有农科特色的生物学创新人才的新思路。
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理农结合,科教融合,构建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研训练、管理保障“四位一体”的生物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了丰富的办学成果。
关键词:理农结合;科教融合;生物学创新人才华中农业大学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改革,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两次被教育部和国家自然基金委评为优秀基地。
在我国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建设现代农业和创新型国家的宏观背景下,如何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及学校发展出发,依托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培养具有农科特色的生物学创新人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研究与实践项目组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理性分析生物学学科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及影响生物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立足学校“依托传统优势农科高起点建设现代生物学科”的实际,重点从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科研训练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实验,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索重点农业大学培养生物学创新人才的新思路和新体系。
1、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农业的发展事关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安全。
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靠一大批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知识,立志献身现代农业科技的创新人才。
因此,重点农业大学的生物学创新人才培养应以“少而精、高层次的农业科教领域领军人才”为目标,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使学生既能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又能适应应用开发研究。
为此,项目组试行了“2.5+1.5”两段式和“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2.5+1.5”两段式即本科前2.5年以基础课程学习为主,后1.5年以专业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为主;“本-硕-博”贯通,即生物学基地的本科生50%直接分流进入硕士生阶段学习,硕士70%直接进入博士生阶段学习,本科生分流在全校范围内双向选择导师,主要包括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院等8个农理科集中的学院。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的通知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ce5ee7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1.png)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0.08.27•【字号】鄂教高[2010]17号•【施行日期】2010.08.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的通知(鄂教高〔2010〕17号)有关普通高等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为了贯彻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结合我省高等学校实际,我厅决定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实施“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以下简称“培育试验计划”),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发挥我省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支持和引导具备条件的高校集合优质教育资源,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有效途径,促进和引领整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
二、目标任务“十二五”期间,从全省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在全国优势明显的基础学科专业和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应用学科专业中,遴选建设20个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区。
在学生选拔、师资配备、培养模式、条件氛围、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拘一格,改革试验,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一批思想敏锐、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本科毕业生,为培养造就未来在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应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实施原则1、择优遴选。
参加“培育试验计划”的高校应在国内同类高等学校中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教学条件优良,教学资源丰富;参加“培育试验计划”的学生应具备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学有专长、培养发展态势好的特点和优势。
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https://img.taocdn.com/s3/m/d9eb0232cc7931b765ce15b0.png)
一级学科简介及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研究生院二○一四年三月目录1-1 0710生物学一级学科简介 (1)1-2 0710生物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8)2-1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 (14)2-2 0713生态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9)3-1 0802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25)3-2 0802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31)4-1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 (37)4-2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41)5-1 0815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48)5-2 0815水利工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52)6-1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简介 (60)6-2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67)7-1 0828农业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77)7-2 0828农业工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82)8-1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93)8-2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99)9-1 0832食品科学一级学科简介 (110)9-2 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14)10-1 0834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简介 (120)10-2 0834风景园林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24)11-1 0901作物学一级学科简介 (129)11-2 0901作物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35)12-1 0902园艺学一级学科简介 (147)12-2 0902园艺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50)13-1 0903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57)13-2 0903农业资源环境一级学科简介 (165)14-1 0904植物保护一级学科简介 (168)14-2 0904植物保护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71)15-1 0905畜牧学一级学科简介 (176)15-2 0905畜牧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81)16-1 0906兽医学一级学科简介 (187)16-2 0906兽医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191)17-1 0907林学一级学科简介 (197)17-2 0907林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02)18-1 0908水产学科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12)18-2 0908水产学科博士学位基本要求 (216)19-1 0909草学一级学科简介 (220)19-2 0909草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23)20-1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 (229)20-2 1201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35)21-1 1203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简介 (242)21-2 1203农林经济管理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246)0710生物学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生物学(英文)名称: Biology一、学科概况生物学是人类在对生存环境和自身认识的长期积累中,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古老学科,与医学、农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75a5830740be1e650e9af3.png)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申报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是目前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基础研究学科,生命科学与技术产业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后发优势最有希望的领域之一。
重点农业大学依托优势与特色学科培养适应农业生命科学领域需要的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经过112年的发展,华中农业大学已形成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理农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学科结构体系,在生命科学基础领域取得了一批代表国家先进水平及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研究成果与理论突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学科水平等方面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受到同行的高度认可。
近十余年来,依托“国家生物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及“教育部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在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学校将以申报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为契机,紧紧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运行机制改革,切实把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积极探索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有效途径,为我省乃至全国行业高校培养为行业服务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学科专业基础和工作条件1.学科专业基础实力雄厚,教学条件优良试验班所在学科为生物学,该学科基础扎实、实力雄厚,拥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生物学一级学科在2007年全国学科评估中与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并列第11位。
2008年生物学一级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科被评为湖北省优势学位,微生物学被评为湖北省特色学科。
拥有一支由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教学名师、中青年教授、博士组成的,结构合理、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教师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86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38 人,90%以上教师有海外学习和工作背景。
沈建忠-华中农业大学人事处
![沈建忠-华中农业大学人事处](https://img.taocdn.com/s3/m/a8fce82d31b765ce04081444.png)
编号:第1次申报本岗位上次申报年份教师职务岗位申请表申请岗位:教授4级岗申请人:沈建忠推荐单位:水产学院填表时间:2014年10月13日华中农业大学人事处制填表说明1.本表由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教师申报教师岗位职务时填写。
2.高校教龄指在高等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的累积时间。
3.主要学术兼职限填国内外学会副理事长以上职务或重要学会理事以上职务、国外学术刊物的编委、审稿人等。
4.学生评分同职级排名指在同职级类别教师中的排名,现任职务为讲师和助教者要在本院(部)非高职教师中排名,现任职务为副教授的要在本院(部)高职教师中排名,学院年度排名指在本院(部)全体教师中排名,排名要求同时附上参与排名的教师人数,例如,某教师现为理学院讲师,他在理学院全体讲师和助教中的学生评分排名为29, 在理学院全体教师的排名为66,理学院共有讲师和助教80人,共有教师140人,则学生评分同职级排名栏里填上29/80,学院年度排名栏里填上66/140。
5.教材建设使用情况指所编教材被学校和专业采用的情况。
6.学科专业建设主要贡献指参与所在学科的学科建设及其他学术公益活动情况。
7.科研获奖栏按以下要求填写:1)自然科学类申报人仅填写国家级科技奖励(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以上)和国际学术性奖励;2)人文社科类申报人仅填写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奖励(如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各类全国性的基金奖(如霍英东科研优秀成果奖以及孙冶方研究基金会、吴玉章研究基金会、陶行知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社科优秀成果奖)和国际学术性奖励。
8.专利类型指发明专利或新型实用专利。
9.本表请用A4纸正反面打印,骑缝装订。
三、任现职以来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所有项目、成果和论文均需是任现职以来的,其中国家级项目或成果限填排序前五、省部级限填前三、其他限填主持)。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责任教授和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简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责任教授和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22f840c90c69ec3d5bb759e.png)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责任教授和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简介责任教授简介胡新文,1963年3月生,湖南桃江人。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留学回国。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责任教授。
2000年5月任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常务副院长,2001年8月任院长,现任海南大学党委委员、农学院院长。
兼任海南省学位委员会学科组专家,海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海南省生物化学学会理事,中国热带作物学会理事,海南省儋州市国家农业科技园专家组成员,海南省博士院士产业促进委员会常务理事,海南省生物资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多年来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讲授植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现在微生物学。
从事真菌学、植物基因工程和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出版专著3部、译著1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多篇。
完成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农业部科研项目4项,校科技基金项目2项。
目前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十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获全国高等学校优秀著作奖、湖南省优秀图书奖、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湖南师范大学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湖南省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热作两院科技成果一等奖、海南省优秀论文奖、海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
先后应邀到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讲学考察。
先后获全国科教兴国创新人才奖、海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海南省劳动模范、海南省突贡专家、海南省教学名师、海南省道德模范、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及主要学术骨干简介黄惜,男,1969年10月生,海南省琼海市人,汉族,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热带生物抗逆分子机理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
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本科、德国哥廷根大学硕士、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比勒菲尔德大学博士后。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资助获得者、海南“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实施方案华中农业大学为培养“少而精、高层次的农业科教领域领军人才”,省教育厅同意我校建立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改革试验班,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通”、“融”、“活”的建设目标。
为实施好试验计划,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根据湖北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的通知》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紧紧围绕湖北省生物科学与技术发展,以培育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和有效途径,促进和引领整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
二、改革目标与思路改革目标:以培养“少而精、高层次的生物学科教领域领军人才”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理念,以创新教育思想为指导,遵循“创新性、系统性、发展性”的原则,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通”、“融”、“活”的建设目标。
通:即在人才培养体系上统筹本科、研究生培养,在教学管理机制上实现打通管理;融:即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优势,注重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活:即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施人本管理。
改革思路:建立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改革试验班。
择优选拔30名左右的生物学相关专业学生进行本硕滚动式培养;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生物学基本理论与技术教学;通过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和科研团队,强化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院士名师领衔,密切师生交流,用教师的人格和学术魅力感染激励学生,增强学生使命感;推进学术交流,拓展学生国际化教育途径,探索完善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三、组织领导机构1. 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领导小组主任:姚家玲委员:何正国熊立仲梁运祥严建兵刘子铎王石平张红雨陈守文陈雯莉柳俊段德君2. 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工作小组组长:段德君成员:姚家玲梁运祥严建兵刘子铎王石平张红雨陈守文陈雯莉秘书:祁婧贺继鸿四、改革措施(一)学生遴选以人为本,坚持尊重兴趣与重视学生潜质发现、潜力挖掘结合,遴选具有优质科研潜力的学生。
主要要求如下:1.遴选范围:两个基地二年级学生。
2.遴选条件:对生物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无违纪记录,英语水平和能力较好,身体健康,愿意致力于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事业的优秀本科生。
3.遴选方式:采取项目申报方式遴选优秀学生。
组织教师编写项目指南,学生根据指南联系教师并进行双向选择,申报项目经评审后择优录取30名左右学生,差额不递补。
试验班以虚拟的形式存在,教学仍以原实体班进行组织。
4.动态管理:培养过程进行动态开放管理,连续2年按照10%的名额进行滚动管理,对不适应项目研究的后10%学生取消资格,从2个基地选择有兴趣且符合选拔条件的学生递补。
(二)教师配备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讲教师配备正高职称且具有海外工作背景的教师,专业主干和核心课程配备发表高水平SCI刊源论文的教授;聘请院士、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高水平教授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全面发展和科学研究,为每一位实验班的学生安排一项科研项目,学生一进入试验班就开始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与探索。
(三)模式改革统筹设计本科生、研究生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分别按照“2.5+1.5两段制”、“本硕贯通6年制”、“本硕博贯通8年制”,加强对学习过程的动态考核,分阶段逐级递进培养。
主要内容如下:1.制定本硕和硕博贯通的两阶段人才培养方案;2.开设系列前沿课程供学生自主选修;3.实施“一对一”导师指导,强化导师全方位的指导责任和义务;4.个性化培养,全程科研训练与实践。
(四)氛围营造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拓展学习时空,积极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文化氛围。
1.完善导学体系,密切师生交流。
坚持教授群体“七个一”的导学机制,定期组织专家教授和大学生见面交流开展导学活动;2. 搭建学术平台,促进学术交流。
坚持以“启迪智慧、激发兴趣、激励创新”为主旨的学术交流活动,以“生命科学在华农”学生学术年会为平台,举办大学生科技论坛、前沿学术报告、研究生学术论坛等特色学术交流活动,积极营造浓郁的学术争鸣长效机制和交流平台。
(五)国际合作加强与国外的一批相关知名大学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国外知名大学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联合培养、暑期学校、短期交流等形式,分期分批将学生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和交流,鼓励学生利用国外的条件,更好地加强学习和开展科学研究,尽早接触国际一流的学科前沿领域,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增加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六)管理保障1.组织保障:在学校层面,成立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共同参与的领导机构和具体负责方案实施的组织机构,加强顶层设计,协调各方关系,为试点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实验班依托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管理,在学院层面实行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首席教授责任制,统筹实验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制定、青年教师培养、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等工作。
学院成立大学生科研训练领导小组,聘请专家审核、指导和监督科训项目,同时组建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协助组织落实学生科技交流、学术竞赛活动。
2.经费保障:改革试验期间,学校将单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项基金:按照生均20000元/年标准单独列支实验班科研训练基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经费优先支持试点学生进行研究探索。
3.制度保障:出台《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实施细则》等系列制度,确保各项试验工作落实到位,形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良好制度环境。
(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试点毕业的本科生致力于农业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受到严格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主要从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农学、生物学或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二)培养要求本试点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质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毕业生在以下知识、能力及素质方面得到良好的训练、培养和提升:1.具备健全的人格和体魄,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讲究诚信,遵纪守法,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2.受到良好的专业熏陶和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较强的创新意识;3.实践“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校训,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4.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并能灵活运用;5.创新思维受到良好的训练,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实验结果的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四)主干学科生物学(五)专业核心课程进化与生态;分子生物学;基因操作原理;分子克隆技术;发育生物学(六)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至少修满16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146,实践环节学分14。
附件:生物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试点毕业的本科生致力于农业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探索,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受到严格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掌握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灵活运用,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和前沿,主要从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农学、生物学或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二、培养要求本试点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生物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质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毕业生在以下知识、能力及素质方面得到良好的训练、培养和提升:1、具备健全的人格和体魄,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讲究诚信,遵纪守法,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2、受到良好的专业熏陶和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较强的创新意识;3、实践“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校训,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现代意识;4、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并能灵活运用;5、创新思维受到良好的训练,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实验结果的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四、主干学科生物学五、专业核心课程进化与生态;分子生物学;基因操作原理;分子克隆技术;发育生物学六、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至少修满16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146,实践环节学分14。
七、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文理基础课程 75学分(1) 思想政治理论 14学分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31130090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2 1311300900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Ethnics and law3 23113009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Outline to Mao Zedong Thoughts and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Theory System6 33113009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asical knowledge of Marxism3 4(2) 英语 12学分大学英语教学实行A、B两级教学。
A级课程由《大学英语2-4》和提高层次课程(3学分)组成;B级课程为《大学英语1-4》。
(3) 体育 4学分第1 学期统一开设《基础体育》,第2-4学期实行分项选修,第5-8学期自主训练,但必须参加体质测试并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4) 通识教育 8学分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4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