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论文]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式学习方法论文
浅析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摘要:随着中学新课程改革工程的进一步推进和逐渐深化,在全新的教学理念下将探究式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融入实际的教育教学之中,营造”席地相问答,谈笑共激辩”的寓教于乐的活跃协调的化学课堂氛围,是新阶段教育的时代要求和师者使命。
关键词:化学教学问题创设探究式学习化学课程是一门基于实验操作的要求一系列反复求证、并最终应用实践的教学活动,它与日常的社会生产、生活具有紧密契合的联系。
着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创新性、实践性思维,从而使得课堂不单单地局限为传授知识的圣地,也可以扩展成为了解生活、感知生活的试验场。
而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我们秉承的也是这种包含着创新性、实践性的探究式的教学理念。
一、探究式学习的基本内涵和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探究式学习又称研究性学习,是指在基于学科的自身属性的前提下,结合现实生活与之相关的诸多特点而选择和确立研究主题,并在一系列的教学实践中创设具有学术理论氛围的基本情境,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调查收集、处理反馈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化吸收的流程化、系统化的教学活动。
创新性、探索性、实践性是探究式学习的主要特点,也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应当重点施行、侧重的关键所在。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的价值角色是相对化和单一化的,孔子所说”师授而谨行”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育理念。
而受传统因素的限制,国内中学的化学教学也一直存在着”重传授,轻回馈”的现状。
教师高高在上,纯粹地将知识进行机械式地传播;学生被动地把知识进行接收、吸纳。
整个传授和学习的过程呈现出的是”例行公事”式的敷衍和麻木,与当下新课程改革浪潮的基本原则和导向要求格格不入。
在强调推进”探究式学习”进程的背景下,将”创设情境”作为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实践方式之一。
创设情境这一名词来源于西方教育理念中的”模拟教学”,注重将与教学试验相关的生活实践引入课堂,由教师引导学生在营造的虚拟的”现实情境”中进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互动学习,最终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摘要】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提倡运用探究式教学。
广义的探究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诱导学生产生问题,经学生自主理性思考、设计方案、讨论交流、实验探究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有利于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去自主构建知识;有利于培养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体验。
此外,从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两方面举例论述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化学教学;应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必须“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弱化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强化探究式教学,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一、探究式教学内涵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Schwab)首次提出将“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
探究式教学是理科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创新,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突破口。
要理解探究式教学,首先得厘清什么是探究。
顾名思义,探究即是探索、研究知识的过程。
探究的出发点是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落脚点在于问题的解决。
由于探究复杂多样,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探究,指一切独立解决问题的活动,它既包含了科学家们的特定研究又包含了一般人解决问题的活动,而狭义的探究特指科学探究。
所谓的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
可见,狭义和广义探究的对象和方式所涵盖的范围有所不同。
在此,根据广义探究理解的立场,笔者认为探究式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诱导学生产生问题,经学生自主理性思考、设计方案、讨论交流、实验探究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
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论文]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新课程改革下,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出现,探究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文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入手,提出了创设探究情境,促进探究教学;善于质疑,生成探究教学;进行探究教学多种方法运用等途径,以期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更好地应用探究式教学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探究式教学教学方法初中化学教学具有广阔的探究空间,但是部分教师因为担心学生探究会耽误时间,担心实验的成功率等问题,忽略学生探究的过程,反而反复强调公式,大量做题以提高成绩,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和时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实践的过程。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当今,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是,由传授知识逐步转向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由探究知识的结果逐步转向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立足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探究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新的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操作方案,并实施这个实验操作,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问题,不断发现问题,进而不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质疑、思考、实验验证、总结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二、创设探究情境,促进探究式教学探究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进入的过程,不是被动和强制的过程,教师要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的情绪处于急于探索未知空间的状态,从而产生自主探究的原动力。
营造探究氛围是进行探究教学的前提。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并学会与他人的交流合作。
”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动机和探索需求,创造宽松和谐的探究环境,促使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心态。
浅谈讨论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以及 需要 注意 的 问题 。
【 摘 要】 新课程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 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 践 能力
【 关键词 】 讨论式教 学;化学教学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相 互交流讨论 的启发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 鼓 励 学生 自主学 习 和搜 集资 料 ,并以此为基础与教师和 同学 进行 探讨 ,以实 现集 思 广益 ,共同进步的 目的。高 度 的 自主. 性 、开 放性 和 互动 性使得讨论式教学法可以有 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对 于 学生 独立 思 考能 力 和创 新能力 的培养大有裨益。与 传统教学方法不同 , 学生在 讨论式教学法 中不仅仅充当 被 动 接受 知识 的角 色 ,也成 为 整 个教 学 活动 中重 要 的组 织者和参与者 。在开放性 的 教学环境下 ,学生个体的主 体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和 发挥 ,思维的桎梏被全面解 太 原 放 ,各种独特的思维和见解 师 得到了鼓励和认 堂教 学 的 气氛 ,又给学生博采众长提 许 供 了条件 。 金 讨论 式教 学在 化 芳
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
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摘要启发探究式教学法作为一种适合新课标、新理念及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
本文分析了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并详细探讨了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环节。
关键词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初中化学近年来,随着对化学教学研究的深入,在化学教育实践中涌现出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虽说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还需建立起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且能促进学生知识及各项能力同步发展,便于教师实际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历,重点探讨启发探究式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概念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相互渗透形成的,其具体内容是以问题为出发点,以化学实验为核心,以教师启发和学生探究为主要形式,把教师的“讲和做”与学生的“讲和做”有机融合;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同时突出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启发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就是把我们习惯使用的平铺直叙的导课情境化,并且把待解决的问题蕴含在情境之中。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专注力和求知欲,使学生迫切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任务中来,从内心里关注一个问题、情境或事件。
例如:在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一节时,我的设计如下:用酚酞试液浸泡过滤纸,做成纸花,先喷无色液体a,再喷无色液体b。
让学生观察现象:大白花喷液体a后变红,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喷无色液体b,红色消失,又变为白色,此时学生必然会产生液体a、b的成分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等疑问。
同时也给学生在设计实验证明酸和碱之间发生反应以启发。
(二)收集资料,精选方案收集资料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但基于学生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学校图书资源不充足,网络资源不便利的条件下,课外收集资料难以实现,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需要的相关资料由教师直接提供。
“锚定式教学”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应用论文
“锚定式教学”在初三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锚定式教学” (anchored instruction):锚定式教学又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它是一种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包括老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的教学方法。
锚定式教学由如下几个环节组成:(1)创设情境。
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
在上述情境下,选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3)自主学习。
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 (4)合作学习。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
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而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
将”锚定式教学”整合运用于实际教学过程:案例一:《我们周围的空气》片段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师]请大家深呼吸一下,请问你吸入了什么?[生]空气[师]你通过什么方式知道你吸入了空气?[生]以前的学习[师]你能否用实验或者生活中的事实来证明你周围存在空气?自主、合作学习: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补充、汇报[生1]电风扇能扇出风,是因为带动了周围的空气流动。
[生2]用充气筒可以给自行车的轮胎充气。
[生3]用塑料袋可以封住一些气体。
[生4]用一个杯子倒扣入水中,杯子不能充满水,也不容易压下去。
……效果评价:以问题式教学作为学生对于该问题掌握程度的评价。
问:怎样取出实验室的空气样品?生1:用塑料袋,将塑料袋压扁,带入实验室,装入实验室的气体。
生2:用集气瓶,事先装满水,带入实验室后将水倒掉即可。
生3:用注射器抽取气体。
……通过运用锚式教学的处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非常积极,主动的参与问题的讨论及反馈,主动的思考其他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并提出相应的意见。
通过这一小问题的学习,学生初步接触了问题的探究方法,并意识到用化学实验或者事实去证明问题。
化学“学案式”教学模式论文
化学“学案式”教学模式初探【摘要】本文主要通过论述了化学“学案式”教学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笔者利用化学学案进行教学的一些体会、做法和对化学学案的设计、使用也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化学学案教学设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学与学习方式打破僵化、统一和机械化,走向互动、开放和创新。
因此必须探索多种行之有效的课掌教学模式,真正将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笔者学习了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教改模式,并结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和化学学科特点,经过一年多尝试“学案式”教学实践,认为“学案式”教学是一种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
实施化学“学案式”教学模式以来,笔者有不少的做法和体会,现与同仁共勉。
一.学案式教学设计的背景实施新课改的几年中,我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不少教师都在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一届不如届,即生源的滑坡现象较严重;二是不少学生不懂得预习。
预习时,目标不明确,知识点(重点)没有找准,只是将要学内容通看一遍;三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也越来越差,依赖思想也越来越严重……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几年,但一些教师课堂教学还是穿着新鞋走旧路,也就是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满堂灌”的讲授法教学模式。
这种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以及没有合理、有效的指导性学习方法,束缚了他们的思维,阻碍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因此,他们对学习就失去了兴趣。
《化学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中,包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等。
在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中,“应能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以面向全体学生为目的①”,逐渐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 对学案式课堂教学的认识和构思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法在化学课堂中应用论文
浅谈实验探究教学法在化学课堂中的应用在初中化学教材中,“酸、碱、盐”无机物相互关系的教学是全书的重点。
其教学内容的特点有“六多”,即基本概念多、物质种类多、反应规律多,必须记忆的多、实际运用的多、题型变化多。
而无机物相互关系又是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综合和深化,它对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掌握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和能力均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乃至关系到今后高中化学的学习。
因此,本章究竟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就很值得探讨。
对此,我们经过反复实践认为,如果在“酸、碱、盐”一章的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可取得明显的实效。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优点所谓“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发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实验,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基本结构为“问题——实验事实——结论——应用”。
这一教学模式具有下述三个优点:1.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时代呼唤主体精神。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生不再是一味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自己来确定时间的分配,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并做出结论。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乃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有效途径。
因为实验本身就能引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实验兴趣是认知兴趣中重要的一种。
只有当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所形成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3.将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致使学生一味死记硬背而无暇顾及“创造思维”。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却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
二、“酸、碱、盐”一章“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设计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以问题导向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以问题导向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第一篇范文:以问题导向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和创新成为了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要途径,其模式与方法的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在初中化学这一学科领域,采用以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意识。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问题导向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将真实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体验等途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1)以学生为中心: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自主学习。
(2)问题真实性:问题应来源于生活、社会、科学等领域,具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教师角色转变: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协助者,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4)评价方式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二、问题导向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1.设计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将现实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介绍化学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问题。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问题导向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论文(推荐36篇)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论文(推荐36篇)篇1:初中化学教学论文一从教学目标出发,整体规划教学内容教师应分解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进而系统性地掌握知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策略是以物质学习为主线,前后呼应,形成螺旋式的前进模式。
如在教学“CO2性质”这一内容时,我做了如下规划。
首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或课间谈话时,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一些化学物质的名称或一些零散的化学知识,让学生有一个无意识的感知体验。
其次,在正式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相关单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一过程中要突出“双基”的学习。
如在CO2的学习中要让学生了解其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同时与其他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比较,还要能解释CO2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再次,是知识的内化阶段,这是在单元学习后对教学内容去粗取精的一个过程,通过记忆、复述、举例等形式让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
紧接着,学生还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通过知识的循环来巩固知识体系,并积累经验。
如在学习“碱与氧化物反应”这一内容时,要对CO2的性质进行复习回顾。
当学生对CO2性质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后,后面学习SO2、SiO2与碱的反应时就是举一反三的过程,这也就是知识迁移能力的体现。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教学内容的实施有一个全局性的规划与掌控。
二将抽象的物质拟人化,帮助学生理解长久以来,教条化的教学思想使西藏地区的初中化学教学也走上了“基础知识+习题”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知识学习脱离了生活背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化学思维与生活中的思维方式相隔离,缺乏知识的体验与感知。
生搬硬套的题海战术,使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对原理的理解,导致在解题过程中抓不住问题的本质。
对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通过将抽象的物质拟人化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实质。
如相同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质量的且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得到了相同质量的H2,问什么一定有剩余,什么一定没有剩余,什么可能有剩余?拿到这样的题目不少老师觉得可以意会却难以言传,而学生更是无从下手。
初中化学教学中式教学模式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浅析【摘要】探究式学习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大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
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缺乏一套科学的程序,往往在实践中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笔者在文章中探讨了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希望能进一步促进探究式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化学教学;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151-01初中化学探究教学模式的一般程序,它具有操作性强的特点,其内容如下。
一、呈现化学问题,以创设问题情境为中心呈现化学问题,是模式的第一个要素和实施环节。
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必须得到一个明确的任务,或者在某一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教师必须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意识。
因此,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一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直接提问,激发兴趣,引导探究。
有趣的问题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
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能够很快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一个具有挑战性鼓舞性问题能马上激活学生的思维细胞,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并迅速将其带入愿意学习的思维境地。
例如,在学习盐类水解时,可由家中蒸馒头谈起并提出问题:“面发了酸了怎么办?”(学生答:加碱。
)“这里说的碱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学生答:碳酸钠。
)“属于哪一类物质?”(学生答:盐类。
)“它的酸碱性如何?可以用哪些实验加以验证?”进而教师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他们会从实验中发现“为什么碳酸钠溶液会呈碱性”“其他盐的酸碱性怎么样”等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矛盾就自然地交到了学生手中,起到了激发兴趣、引导探究的作用。
2.利用实验,发现问题,引发探究。
化学实验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变化性使其自身充满了探究的悬念,易引起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兴趣。
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的适用范围很广,例如:元素化合物和有机物性质及其反应产物的验证性研究;按一定要求制备,验证物质性质的实验设计(装置、药品、操作);证明概念、理论或习题的有关实验探究;联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创新实验探究等等。
初中化学新课堂教学模式之所思论文
初中化学新课堂教学模式之所思摘要:在新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堂;模式;学生;主体新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教师通过心理换位设身处地地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地位上,教学能取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我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得到如下几点启发:一、想学生之所想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师应时刻关心的问题。
他们未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时,要洞察其心理,及时探测和巧妙地点出其想法,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
如在讲so2的性质时,把so2通入澄清石灰水,看到石灰水变浑而后又变清。
同学们联想到co2也有类似现象,教师随即令学生写出有关方程式,并顺着思路和同学们一起思考:能使石灰水变浑的是否一定是co2?怎样确证无色气体是co2?怎样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有co2?怎样检验co2中含有so2?通过共同思考,结论很快得出,对so2性质的认识就深刻了。
二、想学生之所难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三言两语就可说清楚,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接受这一知识,学习这一内容就有相当大的困难。
教师要深入学生角色,成为学生的化身,体察他们的困难,然后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
例如,ph值为10的nacn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是ph值为10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度的多少倍?学生一下子很难回答这一问题。
但我们设置了几个小问题,如ph=10的naoh溶液,oh-来源于什么?fe2+和fe3+的水溶液分别是什么颜色?等等,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很快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初中化学实验式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式教学初探【摘要】该文从以下几方面对中学化学实验探究武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增强实验的趣味性,积极营造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新的情境,提供探究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时刻感觉化学的存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式创新能力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
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年级化学课本中有很多的实验都可以进行探究式教学,教师要善于去引导学生。
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使我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化学课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纵观现在的化学课教学和今后的科学课教学,最大的转变就是学习由机械模仿变为积极地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一、增强实验的趣味性,积极营造探究的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去的化学教学,知识的掌握成为学习的最终目标,学生缺乏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教师要不断以科学课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增强实验的趣味性,积极营造探究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会使他们产生强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他们喜欢科学,产生了解其秘密的愿望,最终主动进行探究。
比如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做了如下几个实验:磨棒酒精灯;烧不坏的手帕,白纸现红字等。
学生个个兴趣高涨,都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
当我问及有谁愿意试一试时,跃跃欲试的学生很多,但似乎又有些害怕,在老师的鼓励下,一些胆大的学生得到了满足。
并且非常兴奋“化学真有意思”,“原来化学这么有趣”。
我及时引导:“有意思的多着呢?就看同学们愿不愿意去探个究竟了?”学生有了学习化学的欲望和兴趣。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式教学模式”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探析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
它着眼于对知识的主动探求,强调学生自主地参与类似科学研究式的学习活动。
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通过亲身经历获取知识,并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最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有两个途径,一是研究性课程的学习,二是研究性学习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笔者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了引导研究性学习的各种探索和实践,认为“启发引导,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现实意义。
一、“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一)“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主动发展、培养个性为宗旨,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以再发现为学习方法,通过学生自我探索和学习活动,发现规律,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提初能力的情境化的教学模式。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包括以下三个环节:1、引发问题创设学习的情境,提出要探究的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2、探索研讨让学生对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探究得出结论;3、总结提初引导学生对初步结论开展交流、补充和完善,归纳出严谨、正确的规律。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型式:1、假设论证式引导学生提出设想、设计实验、探究讨论或实验、观察实验、证实或反驳设想,达到知识的掌握并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
2、归纳探究式教师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实验、观察实验、类比思维、分析得出结论、归纳总结”,达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探究式”的教学原则:1、启发性原则在教师的启发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自主性原则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探究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体;3、参与性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争全体学生参与全方位的学习过程;4、探究性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动手,动口,动脑;5、合作性原则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协作,共同探究。
"3+1"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0
“ 3 一
一
巾 用
条检验 。通过探 究学 生积极参与 , 记忆 深刻 。
二、 创 设 问题 情 境 。 激 发 合 作探 究 的积 极 性 善于质疑 , 发 现 问题 是 学 习 的 内驱 力 , 它 能 激 活
摘 要: “ 3 + 1 ” 教学模式是根 据“ 自主 、 合作 、 探 究” 的新课改理念探索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 该模式 摒 弃了传统课 堂“ 满 堂灌” “ 填鸭 式” 教 学方式弊端 , 变教师传授知识为师生合作探究知识 ,变教师一言 堂 为师 生互动 、生生交流平 台,充分体现 了教师 引 领、 学生主体的新课 程理念。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 使 学生真正成 为学 习的主人 。 关键词 : 3 + 1 ; 教学模式 ; 化 学教学 美 国著名教育家课程理论学家泰勒说 : “ 学生 的 学 习取 决于他 自己做 了什 么 ,而不 是教 师做 了什 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 目标就是变被动为主动学 习, 使 学生真正成为学 习的主人 。“ 3 + 1 ” 教学模式教 师精讲 3 0 分钟 , 围绕课 堂教 学重点 、 难点 , 精心设 计 1 0 分钟课堂练习 , 课 堂练 习当堂批改 、 当堂反馈。师 生互动达到 1 0 0 %。全称 “ 3 0 + 1 0 ” 课 堂教 学模 式。对 “ 3 + 1 ” 教学模 式在初 中化学教学 中的应用谈谈几 点 教学体会 。 “ 3 O 分 钟精讲 ”生成优质 高效课堂 。“ 3 0 分钟精 讲” 建立在熟 悉教材 , 了解学生 的基础上 , 要求教 师 备课时 , 要 吃透教材 , 分析学情 , 了解生 晴。 既要备教 材, 又要备 学生 ; 既要备教法 , 又要备学法 。 围绕教学 重点 , 精心设计 教案 , 认真组织教 学 , 做到教学语 言 精炼 、 教学 节奏 紧凑 、 教学环节相扣 、 教学重点突 出 , 教学难点突破 , 从 而生成 高效 的教学课堂 。“ 3 0 分钟 精讲” , 优化 了教学环节 , 去 除课堂冗余 , 提炼 教学 内 容, 成就优质 的教学课堂 。 因此要求 教师在备课方 面
新课程形势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之我见论文
新课程形势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之我见摘要: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心工作,其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最经常、最主要的途径。
课堂教学的优化,是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就是按照整体改革的要求,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总目标,结合本班学生实际使教学目标具体化。
关键字: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一、新课程形势下教学目标的优化1.新课程形势下的教学目标要全面。
每一科的教学都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到该学科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地位,综合分析这一学科在育人过程中的多项任务,保证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我一直担任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始终坚持把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发展思维、良好学习习惯,思想品德的教育等多方面的目标,落实到每一单元和每一节课中,努力做到教学目标中的全面落实。
2.新课程形势下的教学目标要恰当。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准则,就是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现有条件的最佳方案。
教学目标不是越高越好,最重要的是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现有的状态相适应。
学生的现有状态包括个性差异、知识准备,经验存储和发展水平。
具体的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依据学生在这几个方面的表现。
尤其是特校,更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对掌握知识的困难的大小。
二、新课程形势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各要素的优化教学过程的环节很多,其中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构成这个中心环节的各要素只有达到理想的条件,才能真正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因此。
研究锯要素的地位和作用,把握各要素的必备条件,是实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优化的关键。
1.教师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是居主导地位的要素。
其作用具体地体现在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的关系之中。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等要由教师来确定,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调动,要靠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要依赖教师来指教,处于静止状态的教材,要靠教师的再加工、再处理,使之“动”起来,成为可接受的信息源。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六步教学法”论文
浅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六步教学法”【摘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讲堂”为“学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六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尝试。
【关键词】六步教学法;导学;探究;梯度【中图分类号】g633.8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变“讲堂”为“学堂”。
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最佳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我在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用“六步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转变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观念的转变。
应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注的工具,它应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的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极大的尊重。
由于学生积极参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是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
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
研究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且可以推动整个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开展。
二、“六步教学法”的基本要素“六步教学法”课型模式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实现学生自觉、合作、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基本要素包括:(1)导学:课前或课内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学;(2)质疑:师生交替提出问题,创设学习环境;(3)探究:教师组织、点拨,学生创造性探究;(4)精讲:教师答疑、解疑,讲解重点和难点;(5)应用:学生运用知识去实践、解题、实验、创造;(6)总结:师生共同参与概括、归纳、深化、升华。
在“六步教学法”实施过程中,由于教育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六要素的程序也随之不同,实现每一要素的具体运作也不同,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结构必将变化多端。
将式教学引入初中化学课堂[论文]
将探究式教学引入初中化学课堂摘要: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教师能否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生能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1-098-01探究式教学法,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这种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的思考、质疑、辩论、总结、论证、实验,在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学习探讨问题的科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想活动中,又运用这些能力激发起他们更旺盛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一、制定教学目标应注重探究性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比较,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并非单一地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主要由学生自主探究获得。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不要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交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自己的建构来完成。
这为探究性教学方法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持。
因此,探究性教学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有较高的要求。
在新课标下,学科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认识性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性学习目标(过程和方法)和体验性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如,在“了解盐碱湖水的主要成分”的探究中。
学生应从“什么是盐碱湖”、“夏天晒的盐和冬天捞的碱是什么”开始探究,先了解“盐碱湖的主要成分”,再认识“nacl和na2co3的化学性质”,最后掌握“碳酸盐、盐酸盐的化学性质”,完成了知识综合、运用和建构的过程。
具有明显的探究价值二、恰当导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创设情景,诱发探究,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一切化学知识对于他们都是新奇而陌生的,但是他们对自己身边的事物都是非常熟悉的。
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接近社会的实例或现象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产生探究的渴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中学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采用的四步探究式教学模式,即激发兴趣,引导探究;必要的点拨,进行实验探究;释疑过程中讨论,合作探究;激励评价,引深探究。
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索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课堂教学一、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定义随着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探究教学已经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重视。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课堂探究式模式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化了思维方式的创新与学习内容的扩展、以点带面实现教学的多元目标等特征。
二、初中化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引导学生按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问题——假设——推理——验证——结
论”进行探究,但还需对具体课程进行具体分析。
现就《空气组成》一课中对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总结如下:1.激发兴趣,引导探究激发兴趣,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要引人入胜,要能抓住学生的心,调动学生的情绪。
例如,在《空气组成》一课中,课堂伊始,教师利用简短、生动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舍勒、普利斯特里和拉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化学史,在短短一两分钟里,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此后,引导学生在5分钟时间内读书自学,即教师为学生指出读书的方法和阅读重点后学生阅读。
通过自学学生不但可以熟悉教材,而且可以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将学、思、疑、问连接起来。
自学完成后,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如为什么今天我们不用拉瓦锡分解氧化汞的实验来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为什么要用红磷燃烧的实验
来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可不可以选用其他物质的燃烧来验证空
气中氧气含量?红磷燃烧之后,水为什么就进入集气瓶?红磷燃烧时什么样(因刚学化学,学生还不习惯于用“实验现象”一词)等问题,有些问题,生生之间可以互相解答,解答不了的问题,我告诉学生不能等老师告诉你们,你们要像科学家一样自己进行实验探究。
2.必要的点拨,进行实验探究在这一课中,为了解决是否其他物质燃烧也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我给了学生红磷、木炭、铁、硫4种物质,在他们自学的基础上,我引导他们作了类似于红磷燃烧的4个实验。
学生自己看到了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铁在空气中不燃烧,木炭、硫能燃烧,但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
的含量,只有红磷燃烧才能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本身又给学生增加了继续探究的乐趣和动力。
他们不免又要问“为什么只有红磷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且测定的结果为什么会少于五
分之一呢?”这些问题中有的不属于这节课的内容,可以给学生留一些悬念,由此调动学生的胃口,对后面的学习又增添了新的乐趣。
学生提出的大多数问题包括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则需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3.释疑过程中讨论,合作探究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同时又在实验中发现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先用几分钟把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一下综合,然后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形式可采取:生生讨论探究,小组讨论探究,整班集体讨论探究(包括师生间互相探究)。
通过对话、争论、答辩等方式,发挥学生的学探优势,利用他们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问题的结论更清楚、更准确。
教师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引导,点拨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在《空气组成》一课中,主要采用同桌生生讨论探究和整班集体讨论探究的方式,经过合作讨论探究,在这一课中学生充分理解了“为什么水会进入集气瓶?为什么只能用红磷燃烧来验证空气的组成?为什么进入的水小于
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等问题。
4.激励评价,引深探究问题解决之后,教师还应该以问题解决活动为基础,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概括,进行反省性提炼整合。
同时对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和探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反思概括具有以下意义:(1)将新知识和原有的理解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提炼出概括性的知识,防
止知识变成惰性的,过于受情境限制;(2)理解如何应用不同的方法、策略解决问题。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对于知识的引申,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当堂解决不了,可以留在课下让学生思考。
如本节课教师先将知识加以总结和归纳,得出结论:①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②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然后,再进一步引申到空气中所含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混合物、纯净物等知识上,最后再引申出一些讨论性问题和习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探究式课堂教学四步操作程序,只是提供基本程序,并非固定不变,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自行设计教学步骤。
不过,自学探究和讨论探究集中体现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特征,各学科教学都应选用或采纳。
运用探究式要控制教师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可给学生30分钟活动时间。
如果教师每个阶段讲话2~3分钟,学生每个阶段活动探究7~8分钟,那么,这样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
所谓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不要教师设框框,先把学生手脚捆绑起来,要求学生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一套去运行。
而每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主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探究式课堂教学进入理想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
[2]郭善渡.探究式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人民教育,2000,(2).
[3]程方平.课堂教学过程操作策略丛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4]王学松,陆真.试论中学化学探索性实验教学模式.课程·教材·教法,2001,(3).
[5]刘英琦.中学化学实验创新教育的思考与实验.学科教育理论研究,2001,(08).
[6]张成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浅谈.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