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上安全形势
怎样准确认识我国周边海上安全形势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条件最复杂的战略主体。
步入新世纪10多年,有利与不利因素的存在和发展使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
目前,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呈现出“陆稳海动、陆缓海急”的状态,其中东部南部海域一带局势紧张,动荡频繁。
我国是一个沿海大国,但由于种种原因, 海洋国土却屡遭侵犯, 至今仍悬而未决。
关键词:周边形势海洋国土划分争议主权中国与朝韩海岸线划界问题黄海海域面临着同朝鲜和韩国的划界问题。
在这一带海域, 中朝、中韩之间的海洋距离均小于400 海里, 因此各方都不能单方依照《公约》划定“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
而是要依照《公约》的其它规定划界。
在这片海域的底部有一条明显的由北向南的海底谷线。
这条谷线是中国大陆架与朝鲜半岛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外部天然接壤线,依照“沿海国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 并不限于二百海里。
大陆架的自然延伸扩展到二百海里以外时, 应当从大陆边的外部界线或大陆基的外部界线为界, 即地形终止的地点, 到深海开始而言。
”的规定, 这条接壤线以西的海域理所当然地属于中国, 以东的海域才分属朝鲜和韩国。
但是朝鲜和韩国却宣称在这片海域内应以中间线为界。
这不仅违反《公约》的规定, 而且侵占了本应属于我国管辖的若干黄海海域。
最不可容忍的是韩国与中国之间海域采用所谓的“中间线原则”, 却在与日本之间海域承认“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
这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绝不答应的。
中国与日本的钓鱼岛问题对于明明是属于中国的海域和岛屿,可日方却偏偏要据为己有,目的就是想独霸“中间线”日本一侧的全部海底资源,同时还要得到中国一侧部分海底资源,分得部分油气,除了欲与我国“抢杀”海上资源,日本还千方百计地在钓鱼岛问题上大做文章。
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领土主权争议问题本来是可以通过政府间坦诚、冷静、务实的协商加以处理的,但日本却不断有人在政府纵容下登岛建立各种标志,以显示日本拥有实际控制权,一次又一次的刺激中国。
《我国周边海域安全形势分析[范文]》
《我国周边海域安全形势分析[范文]》当前,我国周边海域安全形势复杂严峻。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启动了南海的岛屿建设计划,加强了对南海的治理和防控能力。
但正如南海争端的不断升级所显示的那样,这个岛屿建造计划在绝大多数国家看来是对周边国家领土主权的挑战,如美国、菲律宾、越南等国,这是当前我国周边海域安全形势的一个主要因素。
首先,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使得整个区域都受到了影响。
美国通过加大在此地区的海空军实力,尤其是利用“航行自由”原则,对南海争端持续不断的介入,严重危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主权。
而且美国的军事存在也会威胁中国的其他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等。
其次,菲律宾、越南等国也对我国南海主张领土或海洋权益产生了争议。
菲律宾对中国在黄岩岛上的主张提出了质疑,并在南海问题上得到了美国的支持。
菲律宾向国际仲裁庭提起案子并最终胜利,给南海主权争议局势带来了新的变数。
而越南也在同一时间加强了对南海海岛的占领,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
最后,我国周边的海盗活动和非法渔业也使得周边海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近年来,南海和东海地区发生的海盗事件屡见不鲜,对我国的经济安全和航运安全产生了直接影响。
非法渔业也经常在我国周边海域发生,增加了海上事故的风险。
针对我国周边海域安全形势严峻的现状,需要我们做出应对的措施。
首先,加强海上治理,增强海岸警卫队等部门的实力,提高海上安全保障能力,严厉打击海盗、非法渔业等违法犯罪行为。
第二,积极推进和周边国家的海洋和平合作,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海上争端,对于南海争端,可以采取国际仲裁或双方谈判的方式进行解决。
第三,加强与美国之间的沟通协调,减少矛盾冲突,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我们相信,经过相关各方的持续努力,我国周边海域安全形势将逐渐稳定,海上和平合作也将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
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海洋安全形势
如何认识和应对中国海洋安全形势当今世界,海洋已经成为各国联系的纽带,是友好交往和国际安全合作的重要舞台,同时也是重要的利益交织点,海洋安全成为国际关系的一个突出焦点。
受当今时代潮流、世界力量消长、大国战略调整等全球因素影响,我国面临着较为复杂的海洋安全形势,如何构建有效的海洋安全体系,确保我国海洋安全,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海洋利益持续拓展期、国际海洋秩序深入发展期和海洋利益磨合期“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妥善处理海洋问题关系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战略机遇期,任务艰巨,使命重大。
我国在海洋上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包括南海的120多万平方公里。
除了在北部湾南口和越南达成协定,解决了北部湾的划界。
在海洋上,从北到南,从黄海、东海到南海,我国目前在海洋上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和压力。
具体有:第一,海域被瓜分。
传统的海域,比如黄海,我们传统渔场被瓜分。
第二,岛礁被占领。
如南海的岛礁被占领。
比如东海的苏岩礁,南海则更多。
第三,资源被掠夺。
特别是南海地区,1986年后越南凭借从南海攫取的油气资源一举成为石油出口国。
包括现在的钓鱼岛争端也是如此,据探测,由于钓鱼岛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且是良好渔场,所以背后包含着资源的掠夺。
第四,安全受到了威胁。
周边国家从海洋挤压中国,包括调整军事部署和把先进作战兵器投放到我国对面,比如在关岛和冲绳岛。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近海海上安全形势严峻,海洋安全对国家的影响会越来越来大,尤其对国家的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的影响越来越深。
过去这几年在海洋方面,我国无论是南海和东海的近海海上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和复杂。
“只能说我们是海洋大国,而不是海洋强国”,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这也说明我国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十八大报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章节提出,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中国国家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上
中国国家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上我国是一个陆海复合型国家,拥有巨大的海洋利益。
然而,我国近海海洋权益和海外利益均面临严峻挑战,国家安全威胁主要来自海上。
我国海洋安全环境复杂,需要海洋安全战略予以筹划和指导。
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享有近300万平方千米的可管辖海域,岛礁主权和专属经济区管辖权及其他海洋主权权利,构成我国海洋权益的主体内容。
然而,我国近海海洋权益面临“岛礁被侵占、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信息被盗取、开发受阻挠”的严峻局面。
近年来,随着日本觊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主权、南海周边国家侵犯我海洋权益等事件的发生,我国近海安全问题一度呈现“井喷”现象。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政府针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出台后海洋权益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相继提出“经略海洋”和“加强边、海防建设”等主张。
之后由于台湾问题日益紧迫,为集中力量应对“台独”分裂势力,我国在海上方向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政策,致使海洋安全问题越积越多,海上邻国对我海洋权益的侵蚀变本加厉。
我国海外利益拓展面临复杂的安全形势,需要海洋安全战略发挥全局性筹划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海外利益开始越过领土疆域和管辖海域,由点到面、由近至远、由周边向全球推进,但面临的风险、挑战甚至威胁也不断增大,安全形势趋向严峻:美国等西方大国控制世界主要海域,使得我能源资源运输航线和以马六甲海峡为代表的海上战略通道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地区局势动荡不安,致使我海外人员受到威胁,海外资产大量流失;世界经济秩序动荡、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使我海外经济安全风险突出。
此外,围绕北冰洋航道展开的战略博弈,也对我北极利益产生影响,等等。
虽然当前我国高度关注海外利益的拓展,但仍存在总体目标不够清晰、处置机制不够健全、力量运用不够灵活、安全措施不够得力、力量建设严重滞后等弊端。
我国海洋安全力量能力总体落后,需要海洋安全战略发挥指导引领作用。
随着周边海上邻国对我海洋利益恣意侵犯和大国对我拓展海洋利益的抑制,我国海洋安全力量已难以适应严酷的海洋安全形势。
我国海洋安全形势
我国海洋安全形势我国是一个拥有广阔海洋领土的国家,海洋安全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利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当前,我国海洋安全形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海洋管理和保障海洋安全。
首先,我国海洋安全形势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海洋环境污染问题、海洋灾害频发、海上交通安全等方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加,但是资源开发利用不均衡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的稳定。
同时,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海水污染、海岸垃圾等问题不容忽视。
此外,海洋灾害频发,如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对海洋安全造成了威胁,海上交通安全问题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其次,我国海洋安全形势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不断深化和海洋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海洋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海洋科技的进步为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同时也为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灾害防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我国海洋安全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为了应对当前我国海洋安全形势所面临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加强海洋管理,建立健全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规范和监管,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其次,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提高海洋科技水平,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为海洋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共同应对全球海洋安全挑战。
总之,我国海洋安全形势既面临着挑战,也蕴藏着机遇。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海洋管理,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够有效地保障我国海洋安全,实现海洋强国梦想。
希望全社会能够高度重视我国海洋安全形势,共同为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的海洋安全形势与大国关系
中国的海洋安全形势与大国关系其次,中国海洋安全还面临着来自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如海盗活动、非法渔业、海洋环境污染等。
这些威胁不仅对中国的海洋资源和环境造成直接影响,也对中国的海洋经济和海洋战略安全构成了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与大国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国的海洋安全形势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大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海洋安全竞争和冲突。
尤其是在南海和东海等地区,中国与这些大国之间的海洋战略利益冲突明显。
其次,中国与俄罗斯等大国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海洋安全合作。
作为临近亚太地区的大国,中国和俄罗斯在海洋安全领域有一定的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
两国加强在海洋领域的合作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总的来说,中国的海洋安全形势与大国关系密切相关。
在未来,中国需要通过与周边和临近大国的合作,加强对海洋安全形势的管控,维护自身的海洋安全利益。
中国的海洋安全形势与大国关系是当前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全球第三大海洋领土的国家,海洋安全对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与大国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国的海洋安全形势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海洋安全关系备受关注。
中美两国在南海、东海等地区存在着一定的海洋战略竞争。
美国通过加强与邻近国家的军事合作和海上巡航,试图在亚太地区保持其海上霸权地位。
这种做法不仅加剧了南海地区紧张局势,也对中国的海洋安全形势构成了挑战。
另一方面,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海洋安全关系也备受关注。
中俄两国在联合海上军演、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有着一定的合作。
两国还合作维护地区的海洋安全稳定,共同应对海盗活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
中俄两国在海洋领域的合作对于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与大国之间的关系,中国还需要与周边国家加强海上安全合作。
中国与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家之间存在着海洋领土争端和划界纠纷。
这些争端不仅对中国的海洋安全构成了挑战,同时也给中国的海洋大国形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当前我国海洋安全形势
等途径寻求和平解决。
其他海域争端
03
在黄海、东海等海域也存在一些争议问题,需要与相关国家加
强沟通和协商。
海上通道安全保障问题探讨
重要海上通道安全
保障我国海上能源、贸易等重要通道的安全畅通,对于国家经济 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海上恐怖主义与海盗活动
加强国际合作,打击海上恐怖主义和海盗活动,维护海上安全秩序 。
跨国合作与地区稳定性评估
跨国海洋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在海洋领 域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 性海洋问题。
地区海洋安全机制
建立健全地区海洋安全合 作机制,提高地区海洋安 全治理水平。
海洋法与国际规则
遵守国际海洋法和相关规 则,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 国际海洋秩序。
03
国内外因素对我国海洋安 全影响
国际法规变化及应对策略
经济发展与海洋资源依赖
海洋资源利用
海洋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海洋矿 产、海水利用等。
海洋经济贡献
海洋经济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海洋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 支柱产业之一。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维护海 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积极开展海洋领域的民间交流活 动,推动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
04
应对策略与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执法能力
建立健全海洋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和完善涉海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职责和权利,为海洋治理提 供有力法律保障。
加强海洋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海洋执法队伍素质和能力,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涉海 违法行为。
海洋安全范围
国际海洋形势变革背景下中国海洋安全战略
国际海洋形势变革背景下中国海洋安全战略随着国际海洋形势的变化,中国海洋安全战略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国际海洋秩序变革的背景下,中国必须积极应对各种海洋安全挑战,保障国家海洋利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推动建设海洋强国。
本文将从国际海洋形势背景、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挑战、中国海洋安全战略和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实施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国际海洋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争夺愈发激烈,国际海洋秩序和规则面临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海洋安全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海洋形势不断复杂化。
全球各国对海洋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海上交通安全面临挑战。
一些国家甚至在南海、东海等地区进行挑衅性行为,严重影响了地区的和平稳定。
海洋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全球海洋污染、资源过度开采、海洋生态恶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海洋的健康发展,海洋环境安全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国际海洋法律体系不完善。
国际海洋法律体系虽然在UNCLOS等国际公约的约束下,制定了一系列规则和原则,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争议和漏洞,一些国家不尊重国际法,以及一些国际法的适用也存在争议。
受到国际力量对比、地缘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海洋安全格局发生了变化。
一些国家利用海洋力量加强其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力,使得海洋安全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挑战在国际海洋形势的变化下,中国的海洋安全面临了一系列挑战。
海洋权益保障挑战。
中国拥有辽阔的海洋权益,包括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
但是在南海、东海等地区,中国的海洋权益受到一些国家的侵犯,使得中国面临海洋权益保障的挑战。
海上交通安全挑战。
中国依赖海洋运输和海外贸易,海上交通安全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一些海域存在海盗活动和航行安全隐患,使得中国在海上交通安全方面面临挑战。
海洋环境安全挑战。
中国海洋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了影响,海洋环境安全成为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重要挑战。
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根本目标是保障国家海洋利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推动建设海洋强国。
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严峻形势
、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的严峻形势1.纷纭复杂的岛礁之争目前我国的海洋权益被严重侵犯,海洋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中国300多万km2海洋国土中,有150万~190万km2被相关邻国觊觎,有些水域存在争议,有的已被他国圈占多年。
从北到南,我们在黄海、东海和南海3个海域内与8个周边国家存在争议,而且还面临美国、印度等大国插手的严峻现实。
在黄海北部,中国面临与朝鲜划分各自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边界的问题;在黄海南部,中国与韩国存在海洋划界争议;在东海,中国和日本、韩国之间面临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争议,日本这方面立场尤其强硬,排斥按照自然延伸原则划分大陆架的国际惯例,单方坚持按照中间线原则划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严重损害我们的海洋权益和历史主权,此外,日本还一直占据中国的钓鱼岛,完全无视中国几百年来对其拥有和管辖的历史事实。
此外,南海地区海洋安全形势更为严峻。
直接卷入南海海域和岛屿争端的共有6国7方,中国与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要进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同时还要与越南划分相关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域。
有关国家竞相采取各种策略和手段,提出所谓国际“先占”原则,以图达到长期占领和实际控制岛屿主权的目的。
有的国家还竞相利用主权争议空当,加紧开发和掠夺中国专属经济区内的各类海洋资源,并把国际资本和公司引入其中,以此来增大问题国际化和事实占领程度。
2.区域外大国的介入较长时间以来,与我国在海权上有争议的国家出现联合趋势,加之美国、印度等域外势力和中国台湾问题牵涉其中,使我国海洋安全形势更加复杂化。
尽管有些国家存在争端,但权衡之下,南海周边国家开始在海洋争端问题上出现统一口径,联合对付我国。
表面上对中国周边海域正义持中立态度的美国,为限制中国海上力量发展和削弱中国海洋安全空间以及海洋资源,近年来不断发表所谓希望和平解决海洋争端的声明,频繁与日、韩、菲等与中国存在争议的国家举行联合海上演习,并在日、韩、菲、马、越等国之间穿针引线,怂恿他们积极扩充军备,特别是美日之间积极进行军事合作,两国在太平洋地区日益呈现合霸态势,给我国安全造成很大压力和影响。
中国面临的五大海上安全挑战及对策
美国的抵华
• 中国坚定地支持航行自由的原则,但是坚决反对 美国滥用这一原则对华进行抵近军事侦察长期以 来,美国一直以“航行自由”为名对中国进行抵 近军事侦察,近年来,这一侦察更有靠近、增多 的趋势,引起了中国日益增加的关切。美国的这 一错误做法与双方“致力于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 全面的中美关系”及“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 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的政策不符,危及中国 的国家安全与海洋权益,向中国传递出非常消极、 有害的信号(即把中国视为“主要对手”或“潜 在敌人”),是引发两国海上摩擦及突发事件 (如2001年的EP-3撞机事件、2009年的“无瑕” 号事件)的主要原因,对于中美两国、两军关系 的发展和双方建立战略互信,有百害而无一利。
地区军事冲突、恐怖主义攻击、海盗袭击以及多种自然灾害
• 随着全球化加速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经济发展对于国际 海上通道的依赖越来越大。中国通往中东、非洲、美洲的极其重要的 海上通道都位于亚太地区。地区军事冲突、恐怖主义攻击、海盗袭击 以及多种自然灾害都可能对海上通道的自由、通畅带来严重威胁,从 而危及中国的安全与发展利益。近年来,海盗袭击十分猖獗;今年3 月发生的“天安”号事件(国际社会至今难以对肇事者做出明确一致 的判断)对东北亚安全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如何拥有与自身大国 地位、大国责任相称的维护国际海上通道安全的能力,是中国面临的 一项新的挑战。 • 中国正在努力发展包括海军在内的海上力量,这与中国正逐步从陆地 大国向海洋大国发展相一致,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始终反对各 种“炮舰政策”,更不会走历史上列强走过的海上扩张老路。随着海 上能力的发展,中国将会为维护国际海上通道安全、开展海上搜救、 实行海上灾害救援等做出更多的努力。去年以来,中国海军参加国际 反海盗护航即是朝着这一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当前中国海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个国家的全球性地位,都是随着这个国家海权的兴衰而变化的。
一个国家对海权控制的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也就真实体现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国家海洋安全问题主要有:岛屿主权的、海域化分和海洋权益的维护。
第一,中国与周边国家海上划界问题复杂多变。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可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有近300 万平方公里。
这300 万平方公里的宽广海域为我国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海洋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由于国家之间利益的不同或由于对国际法的解释和适用的不同也会经常发生冲突,特别是开发大陆架自然资源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更使海域划界问题变得复杂。
除了渤海是我国内海外,其它海域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都与相邻、相向的周边国家存在着海域划界矛盾,同时与一些国家还存在着岛屿主权的争端。
我国政府的一贯主张是在尊重“历史性水域”的基础上,根据新出台的国际海洋法公约,对存在争议的海域进行合理、公正、公平的适当调整,以此来解决同周边国家在海洋划界问题上出现的争端,进而维护新海洋法所赋予我国的海洋权益,并最终保持亚太周边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第二,中国海洋国土屡遭侵犯,中国海防面临着周边海上力量的威胁。
中国周边强大海上军事力量的存在及其军备竞赛,一方面增加了相关国家的危机感,并增大了相关国家爆发海上冲突的可能性,对地区整体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另一方面对中国东部沿海一带的弧形区域形成了战略挤压,从而直接威胁到中国的海防安全。
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规定,我国拥有领海海域38 万平方公里,可划归我国管辖的海域有近300 万平方公里,在这片海域中,这些岛屿分布广泛、相互毗邻,形成了近50 多个列岛、群岛,是天然的海上屏障,对我国国防和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近几年以来,在我国海域内出现了岛礁被他国侵占、海域被分割、所属海域内海洋资源被掠夺等等极其严重的形势,而这种局势在我国南海诸岛和钓鱼岛的争端中表现的最为激烈。
现在世界范围中有很多中国军事威胁论,“强大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会转化为国防实力”,现在所有人都在享受现实的“中国股”飞涨的利益,没有强大的海防,中国日益卷入世界的巨大的海洋利益就不会有实质性的保障,中国国内经济就会因资源进口和利润回流中断而发生危机,并由此阻碍中国的迅速崛起。
浅析我国面临的海洋安全形势
浅析我国面临的海洋安全形势一、领土争端和海上安全问题目前,我国在南海和东海等地海域面临着领土争端和安全威胁。
南海争端已经持续了多年,有些国家在南海岛礁上修建军事设施,其间还包括有多国在南海岛屿上的海上运动,这些都导致南海的稳定和安全受到了影响。
另外,在东海,中国与日本之间也存在领土争端。
日本向钓鱼岛借口国有化,实施争夺行动,在钓鱼岛周围的海域派遣舰船和飞机,同时对中国进行航海和侦察活动,造成了安全威胁。
二、海上恐怖袭击和海盗活动由于海上交通量大,海域广阔,海运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使得海上恐怖袭击与海盗活动不断上升。
在某些地区,海盗经常发生,不但为商船带来损失,还妨碍了海上交通的畅通,严重影响了东南亚沿海国家的经济发展。
三、环境问题海上污染、渔业资源过度捕捞、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环境问题都会对海洋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
我国长年累月的工业废品排放和海洋活动,导致海洋环境恶化。
如大量的塑料垃圾影响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全球变暖、海面升高等影响。
四、情报侵袭与网络攻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和情报侵袭主要是针对一些重要的目标和敏感信息网络,这些网络控制了我国的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重要资料。
黑客攻击和病毒侵袭不仅是我们国家在海洋安全领域面临的一项极其危险的威胁,而且其威力还在不断增大。
总之,我国面临的海洋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海洋安全形势的长期稳定将取决于国际和本国的各方的共同努力。
我们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国家海洋权益、维护海洋权威、保障海洋发展安全,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发展水平。
中国海洋安全存在三大问题
中国海洋安全存在三大问题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1、8万平方公里的海岸线和6500多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我国主张拥有的管辖海域近300万平方公里。
当前,我国与周边8个国家存在着海域划界问题,与5个国家之间有着岛礁归属争议。
海岛问题是根本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个海岛的主权归属可以决定这个岛周围以200海里为半径的海域的主权和主权权益的归属。
一个很小的岛礁,从法理上讲,可以主张43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
因此,在海上划界中,海岛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划界基础,海岛是海洋上最重要的领土标志和主权归属象征。
也正因此,有些处于关键地理位置的岛屿往往引发争议,甚至在无人岛上发展“地盘”试图实现“先占”,或甚至将礁石说成岛屿。
例如,钓鱼岛就是这样一个关键的无人岛,是当前困扰中日关系发展的大问题之一。
如果日本占有钓鱼列岛,并且以此为基础划分东海的专属经济区范围,将会多占去7到20万平方公里海域。
三大海域划界复杂棘手黄海归中国管辖海域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由于周边国家在划界原则上与中国持不同立场,约7、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存在争议。
东海的岛礁数量占全国的60%以上,在东海应归中国管辖的约5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日本与中国重叠海域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
上个世纪60年代末以来,由于在东海海域发现了巨大的海底石油蕴藏,东海海洋权益问题突现出来。
尽管2000年中日“东海大陆架渔业协定”生效,双方在有序管理渔业资源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但东海岛屿归属和海域划界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中国主张的根据自然延伸的原则来划分东海大陆架是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的。
而日本方面则主张采用所谓“中间线”来划分。
由于两国原则立场上存在重大分歧,划分东海海域疆界成为一个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复杂棘手的问题。
而南海划界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涉及国家最多、情况最为复杂的争端之一。
南沙争端目前已形成了“六国七方”的复杂格局,包括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中国台湾。
我国海洋安全形势
我国海洋安全形势我国海洋安全形势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长远利益。
当前,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有效应对。
首先,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着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增加,而一些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导致了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严重影响着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给海洋安全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其次,我国海洋安全还面临着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的维护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南海、东海等海域的主权和权益受到了一些国家的侵犯和挑衅,需要我国加强海洋权益的维护和捍卫,确保我国海洋安全和国家利益。
此外,海洋灾害和海上安全问题也是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的重要挑战。
海洋灾害如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给我国海洋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而海上交通安全、海上恐怖主义、海盗等问题也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有效防范。
针对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的种种挑战和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加强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动绿色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次,坚定维护我国的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加强海洋法治建设,维护我国的海洋主权和海洋权益。
同时,加强海洋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范工作,提高海上安全意识,加强海上安全管理,确保海上交通安全和海上秩序稳定。
总之,我国海洋安全形势严峻,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有效应对。
只有加强海洋法治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加强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维护我国的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加强海洋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范工作,才能有效应对我国海洋安全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确保我国海洋安全和国家利益。
当今中国周边海洋安全形势研究 doc
当今中国周边海洋安全形势研究 doc
随着中国的发展,其周边海洋安全形势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
当前,中国周边海洋安全形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缘政治因素加剧
在当前区域安全形势中,地缘政治因素成为中国周边海洋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
一些国家积极地使用地缘政治手段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加强对相邻海域的主权主张,加剧了区域竞争。
此外,一些国家也在海上建立军事基地,增加军事存在,加剧了相邻国家之间的军事摩擦。
二、争端问题凸显
中国周边海洋存在大量的争端问题,如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等。
在这些争端中,有些问题已经成为激化矛盾的主要因素。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和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之间的争端日益加深,这些国家在南海岛屿以及周边海域的主权主张十分强烈,与中国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三、非传统安全威胁加重
除了传统的安全威胁之外,中国周边海洋还面临着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如海盗、恐怖主义等。
海盗活动,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给中国相关的商业贸易活动带来极大的威胁。
此外,地区内的恐怖主义活动也引起了中国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四、自然灾害频发
除了人为因素之外,中国周边海洋还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袭击。
周期性的海啸、台风等灾害不仅给海岸城市带来破坏,而且还可能对渔船和其他海上活动带来极大的威胁和危险。
长期以来,中国对海上自然灾害应对能力的建设一直相对滞后,这也成为了其周边海洋安全形势中的一个短板。
总之,当前中国周边海洋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安全形势,也需要中国政府及相关国家同一协助与合作来应对这些问题。
海上航行安全国内外发展现状
海上航行安全国内外发展现状海上航行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都备受关注。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海上贸易和航运业务日益繁荣,船舶在海洋上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确保海上航行的安全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共同责任。
国内海上航行安全的发展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描述。
首先,国内政府在海上航行安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加强海上巡逻和监控力度,加强对船舶和港口的安全检查,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培训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提升了国内海上航行的安全水平。
国内航运企业也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升海上航行的安全性。
船舶的设计和建造方面,新一代的船舶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了船舶的安全性能。
船舶的维护和管理方面,航运企业加强了对船舶的维修和保养,确保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船舶的操作和管理方面,航运企业加强了对船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了船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国际海上航行安全的发展现状同样值得关注。
国际海事组织(IMO)作为全球海上航行安全的管理机构,制定并推动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和标准,促进了各国间在海上航行安全方面的合作。
各国政府和航运企业也积极参与国际海上航行安全事务,共同努力提升全球海上航行的安全水平。
然而,海上航行安全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海上航行安全的监管和执法存在一定的困难。
海洋空间广阔,监管和执法难度大,各国间的法律和标准存在差异,导致海上航行的安全风险增加。
其次,海上航行安全的技术和设备仍有待改进。
虽然船舶的安全性能不断提升,但仍有一些新兴技术和设备尚未广泛应用,需要进一步研发和推广。
再次,船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仍有差距。
海上航行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船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对海上航行的安全至关重要。
海上航行安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只有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航运企业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加大投入,不断改进海上航行安全的监管、技术和人员培训,才能进一步提升海上航行的安全水平,保障全球海上贸易的顺利进行。
国海上安全形势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
国海上安全形势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性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家,海上安全是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其安全形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权益之争愈演愈烈,突出的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菲黄岩岛对峙,以及中越的南沙岛屿争端;二是全球性海盗和武装截船犯罪日益猖獗,如索马里、加勒比等海域海盗问题突出。
这两个问题都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都是涉及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大问题。
从2012 年开始,中国周边海上争端呈现出较强的对抗性。
黄岩岛对峙持续的时间长,而钓鱼岛争端的激烈程度也达到了历史新高点,日本试图将钓鱼岛“国有化”,而中国则抓住时机,推动了对钓鱼岛的实际管理。
截至2012年11月底,仅中国海监船该年度进入钓鱼岛12海里内执法就多达34 次;12 月,中国海监飞机首次抵达钓鱼岛领空,开启了对钓鱼岛的海空立体巡航,维权力度从未如此强硬。
在黄岩岛对峙中,中菲两国执法船只近身对抗,这种直接的、地理空间上的据点对峙,大大增加了冲突升级的概率。
其结果是,中国成功地实现了在黄岩岛海域的攻防转换,获得了对岛礁及其附属海域的实际控制权,致使菲律宾在中沙群岛遭受了近年来最大的挫败。
还有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已经成为横亘在中日两国间进行和平第 1 页(共 3 页)合作的最大障碍。
2010年是钓鱼岛主权争端升级的转折年,而2012 年则集中展现了中日关于二战后国际秩序合法性的争论,钓鱼岛事件已被上升至国际秩序的高度。
随着中日双方空中对峙的加强,钓鱼岛争端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菲律宾、日本与中国在南、东两个方向发生海上争端并非偶然,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联动性。
海上争端的发生具有必然性随着中国实力和国家利益的扩展,中国海上力量的加速建设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2010 年,国家海洋局发布《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指出要维护中国在全球的海洋权益,建设海洋经济强国,同时形成海洋防卫战略和海洋科技战略。
但是目前,中国在海洋安全战略方面,与美国、日本等海洋强国相比,主要存在三个不足:1. 我国没有专门海上安全方面的法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上安全形势
在2012年里,中国发生大多数的海上争端问题,原因是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亚太安全格局演变和地区国家间的关系调整。
亚太地区军备呈现竞赛趋势,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没有改善,才导致今天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
一、现在中国的海上问题矛盾激化
中国的深海战略已经触及美国的亚太乃至全球利益,周边国家借美国重返亚太之势在海洋问题上结成利益共同体抗衡中国的潜力大大增强。
因此,中国深海战略面临的压力将常态化。
面对这个问题,2009年以来,这个趋势更加明显和突出。
尤其在南海,我国和菲律宾、越南摩擦不断。
在东海也发生了中日撞船事件,中日关系一度出现严重倒退。
此外,还有其他国家插入南海问题,影响其处理难度。
2011年以来,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强硬,中越、中菲之间的摩擦不断,冲突升级。
而美国以雁行安全模式而制约着中国,令南海争端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
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随着航母瓦格良号的试航进一步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关注。
美国在应对中国崛起引发的地区力量失衡,逐渐已经成为美国与周边国家最重要挑战之一。
在周边国家,在安全上依靠美国,还夸大南海争端既是美国加大亚太战略投入的抓手,也是周边国家平衡中国影响力和塑造中国未来走向的重要手段。
南海争议已经成为中美战略较量的焦点,也将成为过去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世界主导权转移的一个信号。
近年来,我国周边发生了很多具有冲击力的事件,周边环境恶化的迹象比较明显:
1、半岛局势僵局难破,未来走向不明半岛局势僵局难破,难破从近代开始,以朝鲜半岛为核心的东北亚地区一直是中国安全的致命弱点……在2010年,延坪岛炮击事件发生后,朝鲜半岛局势出现了与韩国停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两国的关系出现紧张。
2011年12 月17 日,金正日去世,年轻的金正恩接班,半岛局势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大。
2、日本“远交近攻”,加强美日同盟。
近年来,中日关系虽未有大的起伏,但可以说是“旧仇未了,又添新恨”:中日关系撞船事件态度的强硬、地震之后对待中国给予援助的冷漠、灾难之后美日关系的加强、野田上任之后对防卫重点的调整、第一岛链的设想、与印度的联合军演等等,欲意包围中国。
3、战略忧虑刺激军备竞赛,中国与周边国家出现了海上纠纷,尤其近两年来,
矛盾突破了双边关系的范畴,成为公开的、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东海资源之争……在周边国家眼里,中国军费开支的增长幅度过快,而中国的意图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带来焦虑感的上升,中国“军事威胁论”被放大。
虽然美国军费开支和军事实力远远高于中国,但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意识更强,因此周边国家将军事防御重心放在中国。
4、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2011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袭击周边地区,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灾害以及核泄漏,因其危害强度大、涉及范围广,迅速上升为举世瞩目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位居美联社评选的2011年十大国际新闻的第二位,仅次于本·拉登被击毙。
此次事件对全球核安全和能源的安全利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各国对核能利用政策的激烈辩论。
因此,从长期来看,在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上,建构软实力是重要的。
如果从软实力的角度看非传统安全问题,那么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度。
全球性问题的增生,迫使国家利益的内涵已不能局限在领土范围之内,而是呈现出全球性、地区性关联。
二、雁型安全模式的升级与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2011年11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 克林顿在《外交政策》杂志上撰文指出:今后10年美国外交方略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大幅增加对亚太地区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的投入。
希拉里承认,中美关系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具挑战性和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为了管理这种关系,美国的外交政策必须加速转型。
实现这一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是,美国将把各种外交资源——包括最高级别的官员、发展专家、跨部门团队和永久资产——分派到亚太地区的每个国家和角落。
奥巴马政府亚太策略的调整包含政治、安全和经济的内涵,目标是要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经济、安全秩序和地区机制上的主导地位,化解中国崛起对美国领导地位的侵蚀和挑战。
美国政府高官在多个场合宣扬,21世纪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其主宰世界的雄心和霸气溢于言表。
美国主导的雁型安全模式升级,从2010年开始,美国逐步在中国周边构造“雁型安全模式”。
美国重返亚洲不仅使中国直接面对美国日益增强的战略挤压,也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有所减弱,国家间关系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模式中,美国是雁首,还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尤其是美国和日本被置于首要位置,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基石”,美日韩三边存在形成军事同盟的迹象。
“雁型安全模式”是美国塑造亚太地区秩序的最广阔依托。
美国积极参加东亚峰会,塑造亚太多边结构。
2011年11月19日,第6届东亚峰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
美国和俄罗斯正式参与东亚峰会,标志着东亚峰会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将产生复杂的地区效应。
美国的加入,有可能给东盟国家带来更大的压力。
冲击东盟的话语权并迫使其在区域合作议程方面作出调整,设
置更多美国所期望的区域议程,东盟如果想继续领导东亚合作,将不得不更加谨慎地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寻求平衡。
三、2012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展望
中美战略竞争加剧。
2011年,南海问题出现危机,表面上看是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的主权争端,但其实质是中美海权的较量。
对中国而言,海洋是国家利益拓展中必须坚持的内容,其挑战是如何让周边国家接受一个新的海洋秩序。
大选年可能引发地区外交格局新变化,每次大选不仅意味着国内政局的更替,也意味着地区局势的调整。
新领导人上台,变革财政政策将对市场走势产生重大影响,这种波动有时足以影响到国家的对外政策。
在2012年,世界大国都将迎来大选,中国也面临着领导人换届,这些大选可能给地区国际关系调整带来新的压力和动力。
面对着在周边问题上,中国以经济促政治合作在过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增强周边外交中经济手段和安全政策的协调性,善于将经济手段战略化以实现自身的政治目的。
通过发展军事力量加强对国家利益的支撑作用,并适度运用硬实力的威慑力以争取和创造更好的周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