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上安全形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上安全形势
在2012年里,中国发生大多数的海上争端问题,原因是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亚太安全格局演变和地区国家间的关系调整。亚太地区军备呈现竞赛趋势,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没有改善,才导致今天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
一、现在中国的海上问题矛盾激化
中国的深海战略已经触及美国的亚太乃至全球利益,周边国家借美国重返亚太之势在海洋问题上结成利益共同体抗衡中国的潜力大大增强。因此,中国深海战略面临的压力将常态化。面对这个问题,2009年以来,这个趋势更加明显和突出。尤其在南海,我国和菲律宾、越南摩擦不断。在东海也发生了中日撞船事件,中日关系一度出现严重倒退。此外,还有其他国家插入南海问题,影响其处理难度。2011年以来,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强硬,中越、中菲之间的摩擦不断,冲突升级。而美国以雁行安全模式而制约着中国,令南海争端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
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随着航母瓦格良号的试航进一步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关注。美国在应对中国崛起引发的地区力量失衡,逐渐已经成为美国与周边国家最重要挑战之一。在周边国家,在安全上依靠美国,还夸大南海争端既是美国加大亚太战略投入的抓手,也是周边国家平衡中国影响力和塑造中国未来走向的重要手段。南海争议已经成为中美战略较量的焦点,也将成为过去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世界主导权转移的一个信号。
近年来,我国周边发生了很多具有冲击力的事件,周边环境恶化的迹象比较明显:
1、半岛局势僵局难破,未来走向不明半岛局势僵局难破,难破从近代开始,以朝鲜半岛为核心的东北亚地区一直是中国安全的致命弱点……在2010年,延坪岛炮击事件发生后,朝鲜半岛局势出现了与韩国停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两国的关系出现紧张。2011年12 月17 日,金正日去世,年轻的金正恩接班,半岛局势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大。
2、日本“远交近攻”,加强美日同盟。近年来,中日关系虽未有大的起伏,但可以说是“旧仇未了,又添新恨”:中日关系撞船事件态度的强硬、地震之后对待中国给予援助的冷漠、灾难之后美日关系的加强、野田上任之后对防卫重点的调整、第一岛链的设想、与印度的联合军演等等,欲意包围中国。
3、战略忧虑刺激军备竞赛,中国与周边国家出现了海上纠纷,尤其近两年来,
矛盾突破了双边关系的范畴,成为公开的、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东海资源之争……在周边国家眼里,中国军费开支的增长幅度过快,而中国的意图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带来焦虑感的上升,中国“军事威胁论”被放大。虽然美国军费开支和军事实力远远高于中国,但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意识更强,因此周边国家将军事防御重心放在中国。
4、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2011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袭击周边地区,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挑战。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灾害以及核泄漏,因其危害强度大、涉及范围广,迅速上升为举世瞩目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位居美联社评选的2011年十大国际新闻的第二位,仅次于本·拉登被击毙。此次事件对全球核安全和能源的安全利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各国对核能利用政策的激烈辩论。因此,从长期来看,在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上,建构软实力是重要的。如果从软实力的角度看非传统安全问题,那么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度。全球性问题的增生,迫使国家利益的内涵已不能局限在领土范围之内,而是呈现出全球性、地区性关联。
二、雁型安全模式的升级与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2011年11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 克林顿在《外交政策》杂志上撰文指出:今后10年美国外交方略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大幅增加对亚太地区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的投入。希拉里承认,中美关系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具挑战性和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为了管理这种关系,美国的外交政策必须加速转型。实现这一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是,美国将把各种外交资源——包括最高级别的官员、发展专家、跨部门团队和永久资产——分派到亚太地区的每个国家和角落。奥巴马政府亚太策略的调整包含政治、安全和经济的内涵,目标是要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经济、安全秩序和地区机制上的主导地位,化解中国崛起对美国领导地位的侵蚀和挑战。美国政府高官在多个场合宣扬,21世纪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其主宰世界的雄心和霸气溢于言表。
美国主导的雁型安全模式升级,从2010年开始,美国逐步在中国周边构造“雁型安全模式”。美国重返亚洲不仅使中国直接面对美国日益增强的战略挤压,也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有所减弱,国家间关系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模式中,美国是雁首,还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尤其是美国和日本被置于首要位置,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基石”,美日韩三边存在形成军事同盟的迹象。“雁型安全模式”是美国塑造亚太地区秩序的最广阔依托。
美国积极参加东亚峰会,塑造亚太多边结构。2011年11月19日,第6届东亚峰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美国和俄罗斯正式参与东亚峰会,标志着东亚峰会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将产生复杂的地区效应。美国的加入,有可能给东盟国家带来更大的压力。冲击东盟的话语权并迫使其在区域合作议程方面作出调整,设
置更多美国所期望的区域议程,东盟如果想继续领导东亚合作,将不得不更加谨慎地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寻求平衡。
三、2012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展望
中美战略竞争加剧。2011年,南海问题出现危机,表面上看是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的主权争端,但其实质是中美海权的较量。对中国而言,海洋是国家利益拓展中必须坚持的内容,其挑战是如何让周边国家接受一个新的海洋秩序。
大选年可能引发地区外交格局新变化,每次大选不仅意味着国内政局的更替,也意味着地区局势的调整。新领导人上台,变革财政政策将对市场走势产生重大影响,这种波动有时足以影响到国家的对外政策。在2012年,世界大国都将迎来大选,中国也面临着领导人换届,这些大选可能给地区国际关系调整带来新的压力和动力。
面对着在周边问题上,中国以经济促政治合作在过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增强周边外交中经济手段和安全政策的协调性,善于将经济手段战略化以实现自身的政治目的。通过发展军事力量加强对国家利益的支撑作用,并适度运用硬实力的威慑力以争取和创造更好的周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