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肺癌的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综合诊疗
肺癌的诊断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肺科张新
除传统的痰脱落细胞学和支气管镜等病理检查外,胸腔镜和纵隔镜等也已经在肺癌的临床检验中得到应用。
下面对于肺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诊断肺癌的检查方法多种多样,肺功能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B 周围型肺癌早期可以无异常X线征象
C 核磁共振对于肺实质病灶显示效果不如CT
肺癌大多数发生于各级支气管黏膜及其腺体的上皮细胞,亦称支气管肺癌。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上升,西方工业发达的英、美、法、荷兰、瑞典、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肺癌的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首位,我国肺癌死亡占恶性肿瘤首位的有上海、北京、沈阳、广州等城市。
肺癌一般分为小细胞未分化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者包括肺鳞状上皮细胞癌(肺鳞状细胞癌肉眼观)、腺癌(肺鳞状细胞癌(高倍镜))、大细胞癌等。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是肺腺癌的一种亚型。
1肺癌的临床表现
肺癌的临床表现与癌肿的部位、大小、是否侵及邻近器官以及有无转移等情况有密切关系。这些临床表现可分为四类:1.1 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
咳嗽、咯血、喘鸣、气急、体重下降、发热等。
1.2 肿瘤局部扩展引起的症状:
(1)侵犯膈神经,引起同侧膈肌麻痹;
(2)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
(3)压迫上腔静脉引起面部、颈部水肿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4)侵犯胸膜,可以引起胸腔积液;
(5)癌肿侵入纵隔,累及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
(6)上叶顶部肺癌,亦称Pancoast肿瘤或肺上沟瘤,可以侵入和压迫位于胸廓上口的器官或组织,产生胸痛、颈静脉或上肢静脉怒张、水肿、臂痛和上肢运动障碍,同侧上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综合征(Horner 综合征)。
1.3 由癌肿远处转移引起的症状:
(1)转移至脑时,可发生头痛、呕吐、眩晕、复视、共济失调、脑神经麻痹、一侧肢体无力甚至半身不遂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颅内高压的症状;
(2)转移至骨骼,特别是肋骨、脊椎骨、骨盆时,则有局部疼痛和压痛;
(3)转移至肝时,可有厌食,肝区疼痛,肝肿大、黄疸和腹水等;
(4)锁骨上淋巴结常是肺癌转移的部位;
(5)皮下转移时可触及皮下结节。
1.4 癌肿引起的肺外表现:少数肺癌,由于肿瘤产生内分泌物质,临床上呈现非转移性的全身症状:如骨关节综合征、库欣综合征(Cushing)、重症肌无力、男性乳腺增大、多发性肌肉神经痛等肺外症状。
2肺癌的诊断
肺癌诊断资料的主要来源是病史和胸部X线,病史中如有早期局部症状,会引起对肿瘤的怀疑;胸部X线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并可显示其对周围组织结构的影响。而确诊肺癌一般需病理学依据。对肺癌的诊断,不但需对其作定性诊断,还需作分期诊断以利于选择治疗方式和判断预后。诊断肺癌的检查方法多种多样,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癌标志物检查等。
2.1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病灶,一些特异性表现可提示肺癌诊断,也是肺癌分期的主要依据,但一般不具备定性诊断价值。
2.1.1 X线透视或胸片检查
是诊断肺癌的主要手段。中央型肺癌在早期可以无异常X线征象。当癌肿阻塞支气管,可出现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表现,肿瘤侵犯邻近肺组织和转移到肺门、纵隔淋巴结时,可见肺门区肿块,或纵隔阴影增宽。在断层X线片上可显示突入支气管腔内的肿块阴影、管壁不规则、增厚或管腔狭窄、阻塞。周围型肺癌X线检查常表现为肺野周围结节影或块影,常呈现小的分叶或切迹,发出细短的毛刺。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表现为浸润性病变,轮廓模糊,从广泛小结节、小片到融合成大片影,类似肺炎。
左上叶中央型肺癌右肺下叶周围型肺癌
2.1.2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
可显示薄层断面图象,较常规胸片分辨率高,可反映病灶较精细的结构或小结节;避免病变与正常组织的重迭,可发现一般X线检查隐藏区(如肺尖、膈上、脊柱旁、心后、纵隔等处)的早期肺癌;增强扫描对明确有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较有价值;腹部、头部等处的CT扫描有利于发现转移病灶。
2.1.3 核磁共振(MRI)
其优点是容易区别纵隔,肺门血管与肿块及淋巴结,且多面成像,能更好确定肿瘤范围及血管受累情况。但对于肺实质病灶显示效果不如CT。
2.1.4 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FDG-PET)
是近年越来越广地用于肺癌诊断的影像技术,和传统的影像技术不同,它反映病灶的代谢变化,因此具有一定的定性诊断价值。诊断肺癌的敏感性达90%以上,特异性大多报道80%~90%,且对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及胸外远处转移能做出相应的临床判断,是用于肺癌治疗前临床分期的重要方法。新一代PET-CT的出现使其在定位准确方面又进了一步。Gupta等报道,在54例患者的168个纵隔淋巴结中,FDG-PE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93%和94%,明显高于CT(68%、65%和66%)。Hicks等比较了153例肺癌患者PET显像前后的分期发现,PET显像结合传统分期手段改变了43%患者的分期(33%分期增高,10%分期降低),35%的患者改变了治疗方案。但用PET诊断肺部肿瘤,对代谢较低的肿瘤,特别是肺泡细胞癌的诊断有假阴性;对肺部炎症、肺结核等病灶也有不少假阳性结果。
2.2病理学检查
确诊肺癌主要依赖于组织、细胞学检查,临床很多辅助检查手段都是为采集肺癌标本。细胞学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浆膜腔积液、经纤支镜刷检及各部位的细针穿刺抽吸标本。组织学标本可来源于纤支镜、胸腔镜、纵隔镜下活检及经皮肿块穿刺等活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免疫化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逐步应用于肺癌诊断,但临床上还不是主流,其标本采集方法也大致同病理检查。
2.2.1 痰脱落细胞检查
该方法简单、无创、经济,是诊断肺癌最常用的方法,甚至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的普查,并能发现部分早期肺癌。痰脱落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60%~70%,但其诊断价值受较多因素影响,包括痰液采集质量、检验者经验和技术水平、病灶部位等。因此,务必要求患者从深部咳出痰液;多次送检可提高检测阳性率和结果可靠性。
2.2.2 浆膜腔穿刺和胸膜活检
约1/2的肺癌患者在病程中会伴有胸腔积液,其中很大部分由肿瘤胸膜腔转移所致,胸穿抽液行脱落细胞检查是确诊此类患者的常用方法,操作也相对简单、安全。胸水中查到癌细胞有确诊价值,但检出率较低(50%左右),连续检查3次,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