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引入:在自然界的物质和变化都离不开最基本的元素,这些元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类
似英语单词表中字母有一定的顺序,在元素中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质及变化,也开始按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排序,后经过不断完善,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
进行排列,形成了现在的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解读
1.元素周期表的展示
二.相关概念区分
1.原子质量:原子的实际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
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用原子的实际质量与
1/1212C的实际质量,
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
相对原子质量的加权平均值,
3.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整数值。
4.原子序数: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
数。
5.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三.元素周期律
1.概念: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2.相关规律:
(1)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由1→8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的元素除外)
(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
呈现最高正价由+1→+7(O、F除外)、最低负价由-4→-1的周期性变化,且同一元素(主族元素)化合价有如下变化:最高正价+最低负价的绝对值=8(H、O、F除外)
(3)半径递变规律
(4)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5)电离能递变规律
电离能定义: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6)电负性递变规律
电负性定义:电负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的标度。
(7)对角线规则:对角线规则,是指处于周期表中对角线位置(左上和右下方)的两元素,其性质具有相似性,如Be与 Al处于对角线位置,它们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H2。
(8)熔沸点:
1。分子晶体一般取决于分子量,一般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2。相同分子式结构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邻>间>对,
3。离子晶体: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熔沸点越高,
4。原子晶体:非金属性越强,共价键越牢固,熔沸点越高,硬度越大,
5。金属晶体:金属键越弱,金属性越强,熔沸点越低。
高考考点
一.微粒半径的比较大小
1.对于同周期和同主族的微粒半径比较依据前面的半径比较,
2.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半径大小:阳离子<中性原子<阴离子,价态越高的微粒半径越小,
3.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微粒
找到一个参照物进行比较如比较F-和S2-离子半径大小,直接比较无法判断,则找到中间的参照物O2-,S2->O2-,而对于O2-和F-相比,O2->F-,则S2->F-二.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1.
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金属与水(非氧化性酸)的反应越容易,其对应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3)在金属活动顺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金属性越强,
(4)同一周期金属元素越靠前,其金属性越强;同一主族金属元素越靠下,其金属性越强,
(5)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若A能置换出B,则A元素的金属性强于B元素,
(6)一般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金属元素的还原性越弱,(注:氧化性Fe3+>Cu2+>Fe2+,金属性Fe>Cu,注意是一般金属阳离子,Fe3+不是Fe的一般金属阳离子)
(7)电化学原理:不同金属形成原电池时,通常负极金属的金属性强;通常在电解池中的阴极上,先析出的金属的金属性弱。
2.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非金属单质与H2越易化合,则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2)形成的氰化物越稳定,则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4)同一周期非金属元素越靠后,其非金属性越强;同一主族元素非金属元素越靠上,其非金属性越强,
(5)非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若A能置换B,则A的非金属性强于B。
三.推断元素的思路
1.抓住元素的原子序数等条件推断出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2.抓住突破口
(1)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往往是推断出较难元素的推断,
(2)微粒的电子层结构特征,要熟练掌握元素的核外电子层的结构,2,8,8,18...的结构,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