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评估大纲二三副-雷达

合集下载

20090921 海船船员评估大纲和规范(船长与甲板部分)

20090921 海船船员评估大纲和规范(船长与甲板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评估大纲和规范第一篇驾驶专业第一部分评估大纲航次计划海上搜救与海事案件分析货物积载与系固(大副)货物积载与系固(二副/三副)气象传真天气图分析海图作业航线设计航海仪器的正确使用备注:《船舶定位》、《测罗经差》两个评估项目的内容纳入到《航海仪器的正确使用》评估项目中。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第二部分评估规范航次计划(适用对象:无限、近洋航区船舶船长)1.评估目的通过评估,检验被评估者在世界航区内是否具有熟练评估航次计划及对航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能力,满足STCW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的有关要求。

2.评估内容2.1 图书资料的配备要求及信息获取2.2 审核计划航线2.3 对预定航次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能力3.评估要素及标准3.1图书资料的配备要求及信息获取(30分)3.1.1 熟悉世界各主要航海国家对海船船舶应配备航海图书资料的要求。

(15分)(1)评估要素:世界各主要航海国家(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对海船船舶应配各航海图书资料的要求。

(2)评估标准:①回答准确、熟练(15分);②回答准确、比较熟练(12分);③回答准确、熟练程度一般(9分);④回答较差(6分);⑤回答差(3分);⑥不能回答(0分)。

3.1.2 应用英版《航路指南》、《无线电信号表》和《进港指南》获取预定航次相关信息。

(15分)(1)评估要素:(三项选一)①利用英版《航路指南》获取港口附近水文气象资料;②利用英版《无线电信号表》获取港口VTS或港口通讯资料;③利用英版《进港指南》获取港口资料;(2)评估标准:①查阅准确、熟练(15分);②查阅准确、比较熟练(12分);③查阅准确、熟练程度一般(9分);④查阅较差(6分);⑤查阅差(3分);⑥不能查阅(0分)。

3.2 审核计划航线(30分)3.2.1 审核英版航海图书和海图的适用性和改正的完整性(15分)(1)评估要素:应用《英版航海图书总目录》、《航海通告》、《年度摘要》、《航海通告累积表》等检验英版航海图书和海图选取的适用性和改正的完整性。

航海学(二三副)试题ECDIS

航海学(二三副)试题ECDIS

《航海学(二三副)》一、单项选择题(共145题)1、电子海图数据是指描写海域地理信息和航海信息的数字化产品,是数字海图的一种。

从电子海图数据属性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176085:第11章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A-0,B-0,C-0,D-0,错误-0)A. 光栅海图是以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所组成的矢量数据描述海图及相关信息,光栅海图不可以被改正B. 矢量海图以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所组成的矢量数据描述海图及相关信息。

矢量数据可有多种文件格式按一定的方式保存信息C. 光栅海图是指以栅格形式(图像方式如TIF、JPG等格式文件)表示的数字海图,属非标准电子海图D. 矢量海图是指以栅格形式(图像方式如TIF、JPG等格式文件)表示的数字海图,属标准电子海图2、矢量海图的主要特点包括___。

(176585:第11章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A-0,B-0,C-0,D-0,错误-0)A:数据和可查询性、与存储介质无关B:更加安全C:数据和可查询性、与存储介质无关、物标可分类显示、可计算性D:显示美观3、关于矢量化海图和光栅扫描海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176090:第11章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A. 光栅扫描海图可看作是纸质海图的复制品B. 光栅扫描海图可以进行选择性查询、显示和使用数据C. 矢量化海图是将数字化的海图信息分类存储的数据库D. 矢量化海图可以进行选择性查询、显示和使用数据4、ECDIS的航线监视能提供___。

(176594:第11章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A-0,B-0,C-0,D-0,错误-0)A:偏航报警、转向点提醒B:无海图提示C:油耗计算D:偏航报警、转向点提醒、转向点ETA、STG查询5、ECDIS中航线设计优越于手工航线设计是因为____。

(176598:第11章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A-0,B-0,C-0,D-0,错误-0)A:绘画美观B:安全自动检测C:参数自动计算、重复使用、安全自动检测D:用鼠标完成,设计简单6、ECDIS取代纸海图的主要条件是____。

3.7 试操船

3.7 试操船
2.2指出重点避让目标,预定安全会遇距离(1分)
2.3正确开启并确认试操船是否启动(1分)
2.4确定是否延时试操船。若需延时,合理设置延时时间(2分)
2.5根据避碰规则确定转向∕变速避让手段(1分)
2.6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操船并说明试操船结果(6分)
12
3
判断试操船结果的可行性
3.1试操船方案(延时时间、转向/变速幅度)的合理性分析(2分)
船员评估标准
科目
雷Hale Waihona Puke 操作与应用等级一、二、三
职务
二、三副
评估内容
试操船
序号
评估标准
评分
备注
1
启动试操船的准备
1.1选择合适的显示方式和运动模式(1分)
1.2选择合适的量程和矢量(1分)
1.3根据航行条件分析试操船的可行性(2分)
4
2
雷达跟踪目标与AIS报告目标试操船方法及其操作
2.1雷达跟踪目标数据融合AIS报告目标数据试操船方法(1分)
3.2对试操船所形成的局面进行分析,并判断实操是否可行(2分)
4
4
利用试操船确定恢复原航向/航速的时机
4.1确定最危险目标作为试操船对象,并预定CPA(2分)
4.2试操船,确定恢复原航向/航速的时机点(2分)
4.3求取恢复原航向/航速的时机(距离、方位/时间)(1分)
5
合计
25
注:“雷达自动标绘”“AIS报告目标”“试操船”三项15分钟内完成。

三副ECDIS评估题集(学生版)

三副ECDIS评估题集(学生版)

3O ECDIS评估题集说明:1.学员全程采用计算机答题,即把相关答案或图片写入题卡文件中,按要求保存后提交。

2.题号30至36题目的题干均为题号29。

3.题号38至49题目的题干均为题号37。

4.为了确保学员答题时本船位置的统一,以致于截取的图片能够较统一,评估之前,在教员台设置本船船位为31°06.0'N、122°40.9'E,COG=HDG=060°,SOG=SPD=5kn,然后可直接运行。

5.学员题卡的第一道题目为配置传感器,即题卡的第1题为本题集的第13题,目的是让学员一开始答题就实现与教员台的联网。

6.以下图片的参考答案是以上海海事大学的自主研发的ECDIS模拟器为平台,不同平台的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以实际操作结果为主。

7.每套题卡均要求在评估开始30min左右,教员台开始设置本船位置为30°55.000'N,122°45.900'E,航向300,航速15kn,并运行,即开始进行航程监控。

8.当题卡题目有涉及到本题集第46题时,即查询AIS目标CPA和TCPA信息时,评估员至少应在适当时候在本船右舷设置一个AIS目标船。

9.当题卡题目有涉及到本题集第47题时,即本船改向过程中的报警时,评估员应在适当时候把本船航向改至330°。

题号题目操作要求与结果考点分值1. 系统组成检查1 要求检查GPS、LOG、GYRO传感器信号接入,截取检查结果图片1.12. 系统数据与显示2 要求查询海图单元号为GB100001.000完整信息,截取查询结果图片2.1.13 要求查询光栅海图号为2041的海图信息,截取查询结果图片2.1.2 结果尽量不要求4 要求查询海图单元号为CN544263.000完整信息,截取查询结果图片2.1.35 要求查询海图单元号为CN344001.000(31°05.0'N,122°40'E)在比例尺放大的过程中,出现过比例尺时的显示比例尺,以本船为中心截取显示结果图片2.1.46 要求查询2012年9月1日1600LT吴淞口潮高,截取查询结果图片2.2.17 要求查询海图更新结果图片,并删除31°02.3'N,122°27.7'E位置的灯标,在比例尺1:125000下,截取以删除灯标为中心的改正结果图片2.3.18 要求在位于30°56.9'N,122°40.2'E的孤立危险物上添加一个圆形危险区域,在比例尺1:60000下,截取以孤立危险物为中心的添加结果图片2.3.29 要求用电子方位线(EBL)和可变距标圈(VRM)测量长江口灯船(31°06.0'N,122°32.0'E)和南槽灯船(30°59.6'N,122°32.0'E)的相对方位和距离,在比例尺1:100000下,截取含有两灯船,并保留电子方位线、距离圈和测量结果的图片2.4.110 要求描述矢量海图的显示特点和光栅海图显示方式的局限性2.4.2矢量海图总是北向上显示,可分层显示。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实训讲义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实训讲义

《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实训讲义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张小兰编制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评估大纲(适用对象:无限航区船舶二/三副993)1、评估目的通过本适任评估项目,使被评估者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评估大纲》对船员所规定的实操、实作技能要求,满足国家海事局签发船员适任证书的必备条件。

2、评估内容1 公共用语1.1航海人员间日常问候语;1.2船上生活常用语; 1.3陆上求助2 进出港业务2.1引航业务3 靠离与锚泊业务3.1 驾驶台内会话; 3.2 驾驶台与船首通话; 3.3 驾驶台与船尾通话; 3.4 驾驶台与拖船通话3.5 驾驶台与VTS通话; 3.6 驾驶台与港区,船坞通话4 装卸作业4.1备舱; 4.3装卸值班; 4.4理货业务; 4.5特殊货物作业; 4.7进入封闭处所;4.8油污水及垃圾处理5 航行5.1 航线值班交接; 5.2 避碰通信; 5.3 VHF值守; 5.4 航行警告接收; 5.5 沿海航区定位6 修船与船体保养6.2船体保养与维护; 6.3 航行仪器检修与维护; 6.4 索具保养与维护; 6.5 物料申报与管理7 事故处理7.6海盗应对; 7.7反恐与ISPS8 海上救生与求生8.1救生设备落放; 8.2 救生设备使用; 8.3 船员自救; 8.4 海上求生9 常用命令9.1 车令; 9.2 舵令; 9.3 锚令; 9.4 缆令; 9.5 其它命令10 海上呼叫10.1遇险呼叫应答10.2紧急呼叫应答10.3安全呼叫应答10.4与SARS联络呼叫应答11 港口国检查11.2 设备操作检查11.3 防污检查11.4 安全管理体系检查12 船舶保安12.1 舷梯值班安全检查12.2船舶保安设备的安全检查与操作12.3安全等级的设定与操作3、评估要素及标准3.1无限/航区船舶二、三副(993)听力与会话双向细目表:3.2 听力评估要素及标准听力部分按大纲及双向细目表进行,由电脑自动评判。

雷达操作与应用适任评估规范

雷达操作与应用适任评估规范

雷达操作与应用适任评估规范(适用对象: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大副/二/三副注、未满500总吨船舶二/三副)1.评估目的通过评估,在真实的雷达设备和/或雷达模拟器上,检验被评估者雷达观测、雷达导航和雷达避碰的设备操作和应用能力,以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的相关要求。

2.评估内容2.1 雷达基本操作与设置2.2 雷达观测2.3 雷达导航2.4 雷达人工标绘2.5 雷达自动标绘2.6 AIS报告目标2.7 试操船3.评估要素3.1 雷达基本操作和设置3.1.1 保持清晰观测目标的雷达操作方法(1)评估要素:①雷达开机前准备工作②雷达开机、核实传感器数据、并调整在最佳观测状态的操作③根据气象海况和航行环境保持清晰观测目标的操作④雷达关机操作(2)评估标准:①操作基本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正确,及格;②操作不正确,回答问题错误较多,不及格。

3.1.2 准确测量目标位置的操作方法(1)评估要素:①准确测量目标距离的操作②准确测量目标方位的操作(2)评估标准:①操作基本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正确,及格;②操作不正确,回答问题错误较多,不及格。

3.2 雷达定位(15分)(1)评估要素:①雷达目标识别与定位目标的选择②雷达定位方法的选择③雷达定位目标测量方法与保证雷达定位精度的操作(2)评估标准:①操作正确、熟练,回答问题完整准确:15分;②操作正确、比较熟练,回答问题基本准确:12分;③操作正确、熟练程度一般,回答问题尚准确:9分;④操作较差,回答问题错误较多:6分;⑤操作差,回答问题基本不正确:3分;⑥无法完成操作,不能回答出问题:0分。

3.3 雷达导航(5分)(1)评估要素:①雷达平行线导航操作②雷达距离避险线导航操作③雷达方位避险线导航操作(2)评估标准:①操作正确、熟练,回答问题完整准确:5分;②操作正确、比较熟练,回答问题基本准确:4分;③操作正确、熟练程度一般,回答问题尚准确:3分;④操作较差,回答问题错误较多:2分;⑤操作差,回答问题基本不正确:1分;⑥无法完成操作,不能回答出问题:0。

海船三副评估试题及答案

海船三副评估试题及答案

海船三副评估试题及答案无限/近洋/沿海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航海技术教研室2005年12月8日目录一、货物积载与系固 (1)二、航线设计 (17)三、海图作业 (29)四、船舶定位 (40)五、测罗经差 (57)六、航海仪器的正确使用 (65)一、货物积载与系固无限/近洋/沿海航区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编号: O-gen-1编码:JF211评估时间:180分钟评估方式:实操评分标准:本卡总分50分题目:编制杂货船的配积载计划“Q”轮第V0095W航次货运任务如下列“装货清单”所列。

船舶计划于月日在上海港装货后开航。

全航程中船舶吃水无水深限制,船舶航速17.5 kn,船舶在始发港补足油水,无中途油水补给计划。

船舶各液舱油水等储备量见“答题卷”中表 - 5,“Q”轮其他详细资料见教材。

装货清单Loading List of S.S/M.V "Q"编号: O-gen-2编码:JF212评估时间:180分钟评估方式:实操评分标准:本卡总分50分题目:编制杂货船的配积载计划“Q”轮第V0096W航次货运任务如下列“装货清单”所列。

船舶计划于月日在上海港装货后开航。

全航程中船舶吃水无水深限制,船舶航速17.5 kn,船舶在始发港补足油水,无中途油水补给计划。

船舶各液舱油水等储备量见“答题卷”中表 - 5,“Q”轮其他详细资料见教材。

装货清单Loading List of S.S/M.V "Q"编号: O-gen-3编码:JF213评估时间:180分钟评估方式:实操评分标准:本卡总分50分题目:编制杂货船的配积载计划“Q”轮第V0097W航次货运任务如下列“装货清单”所列。

船舶计划于月日在上海港装货后开航。

全航程中船舶吃水无水深限制,船舶航速17.5 kn,船舶在始发港补足油水,无中途油水补给计划。

船舶各液舱油水等储备量见“答题卷”中表 - 5,“Q”轮其他详细资料见教材。

航海评估大纲二三副-航线设计

航海评估大纲二三副-航线设计

评估纲要
√ √ √ √ √ √ √ √
√ √ √ √ √ √
√ √ √ √
3.2.1 利用《无线电信号表》第一卷查阅海岸无线电台 3.2.2 利用《无线电信号表》第二卷查阅雷达航标、法定时的有关资料 3.2.3 利用《无线电信号表》第六卷查阅引航服务、船舶交通服务和报告 制的有关资料 3.3查阅某灯标的详细资料 3.3.1 利用英版《灯标雾号表》查阅某灯标的详细资料 3.3.2 利用中版《航标表》查阅某灯标和差分全球定位系统的详细资料 4. 绘制航线,编制航线表 4.1 恒向线航线设计、标注与航线表编制 4.2 大圆航线、混合航线设计、标注与航线表编制 5.航迹推算 5.1根据给定的参数进行船舶定位 5.2 实测风流压差修正航向指导船舶航行 5.3 确定物标正横或最近距离时的船位
√ 9201 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长 9202 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长 9203 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大副 9204 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大副 9205 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二/三副 9206 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二/三副 9207 未满500总吨船长 9208 未满500总吨大副 9209 未满500总吨二/三副 适用对象 9205 1. 海图及图书资料改正 1.1根据中版《航海通告》进行海图改正 1.1.1根据《中国海图符号识别指南》正确查阅、识读中版海图图式 1.1.2根据中版《航海通告》查阅有关海图的出版、改正信息 1.1.3根据中版《航海通告》查阅有关图书的出版、改正信息 1.1.4根据中版《航海通告》有关内容改正海图 1.2根据英版《航海通告》进行海图改正 1.2.1根据英版海图5011正确查阅,识读英版海图图式 1.2.2根据英版《航海通告》查阅有关海图的改正信息 1.2.3根据英版《航海通告》查阅有关图书的改正信息 1.2.4根据英版《航海通告》查阅有关图书的出版信息 1.2.5根据英版《航海通告年度摘要》或《航海通告累计表》查阅有关航 海信息 1.2.6根据英版《航海通告》有关内容改正海图 1.3 中版航海图书资料(航海图书目录、中国航路指南、灯标表)改正 1.4 英版航海图书资料(航海图书目录、航路指南、世界大洋航路、灯标与雾号 表、潮汐表、无线电信号表)改正 2.抽选海图及图书资料 2.1 抽选中版海图及图书,并检验其适用性 2.1.1 抽选航次所需的全部中版海图 2.1.2 抽选航次所需的全部中版图书 2.1.3 检验某中版海图及图书是否适用 2.2抽选英版海图及图书,并检验其适用性 2.2.1 抽选航次所需的全部英版海图 2.2.2 抽选航次所需的全部英版图书 2.2.3 检验某英版海图及图书是否适用 3.查阅航海图书资料 3.1 查找推荐航线的有关资料 3.1.1 利用《世界大洋航路》查找推荐航线的有关资料 3.1.2 利用英版航路设计图查找推荐航线的有关资料 3.1.3 利用英版《航路指南》查找有关航海资料 3.1.4 利用中版《航路指南》查找有关航海资料 3.2查阅海岸无线电台、雷达航标、法定时、引航服务和船舶交通服务和报告制 的资料

雷达操作与应用_评估指南0508

雷达操作与应用_评估指南0508

船员评估指南
注:1、该评估内容在真实雷达上操作,部分内容可采用口述方式进行;
2、该评估内容为必考,满分100分,得分60分及以上为及格,但成绩不计
入总分;
3、该评估内容须在5分钟内完成;
4、该评估内容为“雷达操作与应用”项目的基本内容,未及格者不得进行
该项目的后续其它内容的评估。

船员评估指南
注:
1 评分标准
①操作正确、熟练,回答问题完整准确:100%;
②操作正确、比较熟练,回答问题基本准确:80%;
③操作正确、熟练程度一般,回答问题尚准确:60%;
④操作较差,回答问题错误较多:40%;
⑤操作差,回答问题基本不正确:20%;
⑥无法完成操作,不能回答出问题:0。

2 本部分评估考试内容共4项,满分100分,60分及以上及格。

海事局评估 二三副

海事局评估 二三副

• 成绩评定:
满分100分,60分及以上及格,但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 源管理三项各单项评估成绩均须达到及格分,否则视为不及格。
• 评估形式:以大型航海模拟器进行。 • 评估时间:不少于30分钟。
雷达操作与应用评估
项目
雷达基本操作与设臵 雷达定位
评估内容
保持清晰观测目标的雷达操作方法 准确测量目标位臵的操作方法
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源管理
• 评估标准:
①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100%; ②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比较熟练:80%; ③方法、操作或分析正确、熟练程度一般:60%; ④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较差:40%; ⑤方法、操作或分析情况差:20%; ⑥无法完成0%,如果学员因操作不熟练不能及时完成任务或不 能安全完成任务,均视为实操失败。
航线设计
5
5
10
10
5 航次计划表 5 B. 沿海航区500 总吨及以上船舶二 /三副。
航行监控 (共25分) 基本监控 特殊情况应对 航行记录 航海日志 (共20分) 查看航行记录 输出航行记录
15 10 10 5 5 5
15 10 10 5 5 5
过分依赖电子海图的风险 过分依赖电子海图的风险
ECDIS评估内容
雷达自动标绘
AIS报告目标
AIS目标信息
60
雷达跟踪目标与AIS报告目标融合 C.试操船未满 500总吨船舶二/三副。
雷达操作与应用评估
1、试操船: 2 3 4 5 、雷达定位: 、雷达人工标绘: 、雷达自动标绘: 、 AIS目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CPA/TCPA设臵准则 观测并标绘目标船的相对运动线 在基本操作的基础上,雷达目标识别与定位目 识别 启动试操船的准备 AIS休眠目标、激活目标、被选目标、危 求取目标船的航向、航速、CPA及TCPA 目标捕获的含义,建立初始跟踪的过程,目标运动趋势数据的 获取 判断本船所处的局面 雷达跟踪目标与 AIS报告目标试操船方法及其 标的选择 险目标、丢失目标和轮廓目标 目标手动捕获和自动捕获在不同航行环境中使用的基本原则及 根据规则的规定拟定转向 /变速/停船的避让措施 操作 其优势与局限性 判断本船转向 /变速/停船后来船的相对运动线的变化方向 雷达定位方法的选择 获取 AIS目标信息 自动捕获设臵方法及抑制区的合理使用 判断试操船结果的可行性 通过标绘求出具体转向角/变速幅度并核查是否会导致另一紧 目标稳定跟踪条件判断,获取目标预测运动数据及其精度判断 迫局面 雷达定位目标测量方法与保证雷达定位精度的 AIS 辅助雷达避碰的操作 在可能发生目标丢失和目标交换条件下的雷达观测与操作 操纵船舶进行转向/变速/停船避让 利用试操船确定恢复原航向和 /或航速的时机 判断目标危险的方法及其操作 操作 核查转向避让效果并判断他船行动 雷达跟踪目标与AIS报告目标融合条件的选择 本船机动和目标机动对雷达数据的影响 求取恢复原航向/航速的时机并采取措施 • 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航海仪器使用评估规范

航海仪器使用评估规范

航海仪器使用评估规范航海仪器使用评估规范(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1.评估目的通过评估,检验被评估者航海仪器使用,维护和保养的能力。

本评估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船船员适任考试评估的相关要求。

2.评估内容2.1 磁罗经2.2 陀螺罗经2.3 船用计程仪的操作2.4 回声测深仪的操作2.5 船载GPS/DGPS卫星导航仪的操作2.6 船载AIS设备操作3.评估要素及标准(1)评估要素3.1 磁罗经(20分)评估目标:熟练掌握磁罗经的组成部件及其作用,掌握磁罗经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

熟练掌握磁罗经的自差测定方法。

评估内容:从3.1.1和3.1.2中随机抽取一项,3.1.3必选。

评估时间:10分钟。

3.1.1磁罗经组成部件与作用(10分)①罗经柜②罗盆③自差校正器3.1.2磁罗经的检查与维护(10分)从要素①、②、③中随机抽取1项。

①罗盘灵敏度②罗盘半周期③罗盆中气泡的消除及校正器保存方法3.1.3磁罗经自差测定及自差表使用(10分)从要素①、②、③中随机抽取一项,要素④必选。

①太阳方位法测定磁罗经自差②陆标方位法测定磁罗经自差③航向比对法测定磁罗经自差④自差表的使用3.2 陀螺罗经(20分)评估目标:了解陀螺罗经的组成,熟练掌握开机前的注意事项,正确启动和关闭陀螺罗经,掌握误差的补偿方法,准确读取航向数据。

评估内容:任选一种型号陀螺罗经,完成以下要素。

评估时间:10分钟。

3.2.1陀螺罗经的结构与保养(10分)从要素①、②、③中随机抽取1项。

①陀螺罗经整套设备组成及作用②主罗经的组成及作用③陀螺罗经日常检查3.2.2陀螺罗经的操作(10分)从要素①、②、④中随机抽取1项,要素③必选。

①陀螺罗经启动前的注意事项②陀螺罗经启动及关闭过程③陀螺罗经航向读取④数字陀螺罗经操作控制单元的使用(如果有)3.3 船用计程仪的操作(10分)评估目标:正确操作计程仪,读取航程航速。

雷达操作与应用题卡

雷达操作与应用题卡

评估项目:雷达操作与应用适用对象: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二/三副编号:01~08评估时间:50分钟 评估方式: 实操+口述题 目:一、雷达基本操作和设置(真机,5min )(及格后方可进行后续评估)1、开机前准备;开机;核实数据并调整图像在最佳状态;关机。

2、测量目标的距离和方位二、雷达定位(15分)1、定位目标的选择和测量2、两物标距离定位,在海图上标出船位。

3、选择雷达定位物标的基本原则。

三、雷达导航(5分)雷达平行线导航操作四、雷达人工标绘(必过)(20分,15min )1、观测并标绘,求目标船的航向、航速、CPA 及TCPA 。

2、要求min CPA=2海里,求距目标船5海里时应采取的转向避让措施。

3、操纵船舶进行转向避让;核查避让效果,并求取恢复原航向的时机。

五、雷达自动标绘(45分)1、目标捕获(15分)数据的核实和输入;手动/2、目标跟踪(30分)1)跟踪数据的获取和解释;取消跟踪;目标丢失原因与确认2)矢量运用:(必过),相对矢量判断碰撞危险;真矢量判断会遇态势3)根据CPA/TCPA 判断危险;根据本船/目标数据判断会遇态势;PAD 的运用。

六、AIS 报告目标(10分)1)根据符号识别AIS 目标(休眠、激活、被选、危险、丢失);获取AIS 2)雷达跟踪目标与AIS 报告目标关联:设置;选择关联的优先权七、试操船(5分)试操船的操作;获取有效的避碰方案。

15min评估时间:50分钟 评估方式: 实操+口述题 目:一、雷达基本操作和设置(真机,5min ,及格后方可进行后续评估)1、开机前准备;开机;核实数据并调整图像在最佳状态;关机。

2、测量目标的距离和方位二、雷达定位(15分)1、定位目标的选择和测量2、单物标方位距离定位,在海图上标出船位。

3、选择雷达定位物标的基本原则。

三、雷达导航(5分)雷达距离避险线导航操作四、雷达人工标绘(必过)(20分,15min )1、观测并标绘,求目标船的航向、航速、CPA 及TCPA 。

二副、三副必须知道的专业面试问题

二副、三副必须知道的专业面试问题

3、二副、三副(1)航迹推算一般应在船驶出引航水域并测得航位后立即开始推算。

(2)陆标方位定位时,有远近不等的数个物标分布在船的周围,在选取物标时应尽量选取离船近些的物标,才能提高定位精度。

(3)《世界大洋航路》1973年版中的推荐航线适用于航速l5节以下吃水12米以下的船舶。

(4)沿岸航线应设计在20米等深线之外。

(5)沿岸航线即使在最佳条件下,离开危险物的距离也应在1海里以上。

(6)用叠标导航驶离港口时,如发现后标在前标的左边,你船应向右转舵。

(7)测深辩位时应垂直于等深线测定。

(8)在利用浮标导航时,应按本船计划航线航行。

(9)拟定航线的依据是:①最新的航海图书资料;②水文气象条件;③本船的技术状态。

(10)“航路指南”的作用是补充海图资料的不足。

(11)“进港指南”是介绍船舶进港所需港口的详细状况。

(12)船速15节以下,沿岸航行定位时间要求每隔1/2小时。

(13)岛礁区航行转向时,为避开新航线正横附近的危险物,转向物标必须选在新航线前方附近。

(14)某轮使用回声测深仪测得读数为3米,吃水为7米,当W7高为1米,则当时的海图水深为9米。

(15)某海区定线航迹向005°,当地磁差为13°E,自差为4°W,当时刮东北风,风压差取5°,应驶罗经航向O0l°。

(16)在狭水道航行中,如需选用叠标时,一般应符合什么条件?①d/D≥1/3;②叠标标志越细长越好;③注意标志本身和背景的亮度,易于辨别。

“注”:d一前标和后标之间的距离。

D一船距前标的距离。

(17)定位后应在航海日志上填写观测的原始数据及有关改正量。

(18)从事拖网作业的渔船应显示二个尖端对接的圆锥体。

(19)机动船从事海上拖带时,在白天应悬挂当长度超过200米时,应悬挂一个菱形体。

(20)在海上,当你看到来船的号灯仅为红、红、白垂直三盏灯,则来船为失控船在航对水移动。

(21)本船朝正东航行,在右前方2点处发现一红色舷灯,则该船的航向区间为292.5°——045°。

航海学最新大纲(11规则)

航海学最新大纲(11规则)

航海学9201:无限航区 500 总吨及以上船长9202:沿海航区 500 总吨及以上船长9203:无限航区 500 总吨及以上大副9204:沿海航区 500 总吨及以上大副9205:无限航区 500 总吨及以上二/三副9206:沿海航区 500 总吨及以上二/三副9207:未满 500 总吨船长9208:未满 500 总吨大副9209:未满 500 总吨二/三副考试大纲适用对象9201 9202 9203 9204 9205 9206 9207 9208 9209 1 航海基础知识1.1 地球形状、地理坐标与大地坐标系1.1.1 平均海面、大地水准面及大○ ○ ○地球体;地球圆球体和地球椭圆体的概念1.1.2 地理坐标的定义和度量方○ ○ ○ ○ ○法;经差、纬差的定义、方向性及其计算1.1.3 大地坐标系与坐标系误差的● ● ○ ○基本概念;卫星坐标系与海图坐标系不同而引起的船位误差的修正1.2 航向和方位1.2.1 方向的确定与划分;航海上○ ○ ○ ○ ○划分方向的三种方法及其换算1.2.2 航向、方位和舷角的概念、○ ○ ○ ○ ○度量和相互之间的关系1.2.3 向位的测定和换算1.2.3.1 陀罗向位的概念○ ○和度量;陀螺罗经差的概念和特点;陀罗向位和真向位间的换算1.2.3.2 磁差、自差和罗经◎ ◎ ○ ○ ○差的概念、成因、特点和确定方法;磁向位、罗向位的概念、度量和特点;磁向位、罗向位和真向位之间的换算1.3 能见地平距离、物标能见距离和灯标射程1.3.1 海里的定义和特点、标准海◎ ◎ ○ ○ ○里及应用场合1.3.2 测者能见地平距离、物标能○ ○见地平距离和物标地理能见距离的概念和计考试大纲算1.3.3 灯标射程1.3.3.1 料中灯标射程定义1.3.3.2 料中灯标射程定义1.3.3.3 见距离的判断英版航海图书资中版航海图书资英版灯标实际能1.4 航速与航程1.4.1对水航程(航速)、对地航程(航速)、计程仪航程(航速)、船速和主机航速的概念1.4.2对水航程(航速)、对地航程(航速)和流程(流速)之间的关系1.4.3 计程仪种类、特点和计程仪航程的计算2 海图2.1 比例尺与投影变形2.1.1 局部比例尺、普通比例尺(基准比例尺)的概念和取值方法以及表示法2.1.2 海图比例尺与海图极限精度的关系2.2 恒向线与墨卡托投影海图2.2.1 恒向线的定义和特点;航用海图应满足的条件9201●●9202●●9203○○适用对象9204○○925○○○○○○○○926○○○○○9207○○○9208○○○929○○○2.2.2 纬度渐长率概念;墨卡托海图及图网的特点2.3 高斯投影方法、图网特点及其在航海上的应用2.4 大圆海图投影方法、图网特点和大圆海图使用注意事项2.5 海图基准面、海图标题栏和图廓注记2.5.1 英版航海资料中高程基准面与深度基准面概念2.5.2 中版航海资料中高程基准面与深度基准面概念2.5.3 英版海图标题栏与图廓注记的主要内容2.5.4 中版海图标题栏与图廓注记的主要内容2.6 高程、水深和底质○○○○○○○○○○○○○○○○○○○考试大纲2.6.1 英版海图高程概念、单位、海图标注精度及几种常见的高程海图图式2.6.2 中版海图高程概念、单位、海图标注精度及几种常见的高程海图图式2.6.3 英版海图水深概念、单位、海图标注精度及重要的水深海图图式2.6.4 中版海图水深概念、单位、海图标注精度及重要的水深海图图式2.6.5 常见的英版底质图式及含义2.6.6 常见的中版底质图式及含义2.7 航行障碍物2.7.1 英版礁石、沉船种类及重要的海图图式2.7.2 中版礁石、沉船种类及重要的海图图式2.7.3 其它重要的英版障碍物海图图式2.7.4 其它重要的中版障碍物海图图式2.8 助航标志2.8.1 基本灯质、常见灯质的图式和含义2.8.2 重要的英版灯标和无线电航标的海图图式2.8.3 重要的中版灯标和无线电9201○○○○○○○○○○○9202○○○○○○适用对象9203 92049205○○○○○○○○○○○○○9206○○○○○○○9207○○○○○○○9208○○○○○○○929○○○○○○○航标的海图图式2.9 其它重要的海图图式2.9.1 英版海图海上平台、推荐航路(航道)、深水航路、分隔带(线)、禁航区、警戒区、无线电报告点、叠标、导标、灯船、大型助航浮标和光弧灯标等海图图式2.9.2 中版海图海上平台、推荐航路(航道)、深水航路、分隔带(线)、禁航区、警戒区、无线电报告点、叠标、导标、灯船、大型助航浮标和光弧灯标等海图图式2.10 海图分类和使用2.10.1 海图按作用、比例尺和载体的分类方法;海图使用注意事项3 船舶定位3.1 海图作业的规定与要求3.1.1 海图作业基本要求○○○○○○○○○○○○○○○○考试大纲3.1.2 确定推算船位和观测船位的时间间隔要求;应记入航海日志的重要数据3.2 风流对船舶航迹的影响3.2.1 风流压差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2.2 连续定位法、叠标导航法、雷达观测法测定风流压差3.3 航迹计算3.3.1 航迹计算法适用时机3.3.2 平均纬度航法与墨卡托航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3.3 单航向航迹计算(平均纬度法)3.4 陆标定位方法3.4.1 陆标的识别方法3.4.2 方位、距离的测定方法3.4.3 两方位、三方位定位的特点、定位方法及提高定位精度的方法3.4.4 两距离、三距离定位的特点、定位方法及提高定位精度的方法3.4.5 单标方位、距离定位的特点和定位方法4 天球坐标系与时间系统4.1 天球坐标系4.2 时间系统4.2.1 视时4.2.2 平时4.2.3 区时4.2.4 世界时4.2.5 时间系统的正确使用4.2.5.1 拨钟、船过日界线的日期调整与记录4.2.5.2 法定时、标准时的概念;世界各国或地区执行的法定时资料的查询5 天文船位误差5.1 天文船位线误差5.2 两天体定位的船位误差5.3 三天体定位的船位误差6 罗经差6.1 利用天体求罗经差适用对象9201 9202 9203 9204 9205 9206 9207 9208 920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考试大纲6.1.1 利用天体求罗经差的原理及注意事项6.1.2 利用低高度太阳方位或太阳真出没求罗经差6.1.3 利用北极星方位求罗经差6.2 利用陆标测定罗经差(包括使用GPS测定罗经差)7 潮汐与潮流7.1 潮汐7.1.1 潮汐基本成因;潮汐周日不等、半月不等、视差不等的成因和现象7.1.2 潮汐类型;潮汐术语7.1.3 《潮汐表》与潮汐推算7.1.3.1 中版《潮汐表》出版方式、各卷主要内容和使用注意事项;主、附港潮汐推算方法7.1.3.2 英版《潮汐表》出版方式、各卷主要内容和《潮汐表》改正资料来源;主、附港潮汐推算方法7.1.3.3 任意时潮高和任意高潮时的计算方法;潮汐推算在航海上的应用7.2 潮流7.2.1 英版潮流海图图式;英版《潮汐表》中潮流预报表内容和潮流推算方法920192029203○○○◎◎◎◎适用对象9204◎◎925○○○○○○○○◎926○○○○◎9207○○9208○○9297.2.2 中版潮流海图图式;中版《潮汐表》中潮流预报表内容和潮流推算方法7.2.3 往复流每日最大流速和半日潮海区每小时平均流速的确定方法;利用回转流表或回转流海图图式预报潮流的方法8 航标8.1 航标的种类与作用8.2 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制度标志类型、特征及作用;新危险物的概念及其标示特点8.3 国际海区水上助航标志制度区域划分、标志类型、特征及作用;新危险物的概念及其标示特点8.4 国际海区水上助航标志制度适用范围、标志类型、各类标志特征及相应的航行方○○○○◎◎○○○○○○○○○○○○○○○○○○◎◎考试大纲法9 航线与航行方法9.1 大洋航行9.1.1 大洋航线种类、特点和适用时机9.1.2 利用大圆海图设计大圆航线和混合航线的方法9.1.3 空白定位图的结构、特点、作用、适用时机及使用方法9.1.4 大洋航线设计原则与航行注意事项9.2 冰区航行:接近浮冰和冰山的预兆;冰区航线选择;冰情资料9.3 沿岸航行9.3.1 沿岸水域航线设计9.3.1.1 航线设计应考虑的因素;确定离岸距离应考虑的因素及一般原则9.3.1.2 确定离危险物距离应考虑的因素及一般原则;转向点的确定9.3.1.3 船舶定线制区域的航线选择9.3.2 沿岸航行特点和航行注意事项;转向时机确定;观测船位可靠性判断9.4 狭水道航行9201●●◎9202◎适用对象9203 92049205◎○◎○○◎◎◎◎926○◎◎◎9207○9208○○○○929○○○9.4.1 过浅滩航行注意事项9.4.2 浮标导航、叠标导航、导标方位导航、平行线导航方法9.4.3 正横转向、逐渐转向、导标方位转向、平行线转向、平行方位线转向方法9.4.4 方位避险、距离避险、平行方位线避险方法适用时机和避险方法9.5 岛礁区航行:航行特点;航线选择原则;物标串视、“开门/关门”导航和避险方法9.6 雾中航行:雾航特点、准备工作、航行注意事项10 船舶交通管理10.1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考试大纲10.1.1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概况、功能;船舶交通管理的方法和内容10.1.2 船舶交通管理系统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船舶应提供的信息10.1.3 船舶交通管理区域的航行注意事项10.2 船舶定线:船舶定线的作用;常见的航路指定方式; 各种指定航路的利用和航行方法、使用定线制与船舶避碰的关系10.3 船舶报告系统: 船舶报告系统的目的;船舶报告的种类、程序、主要内容和常见 格式11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11.1电子海图与电子海图系统 11.1.1 电子海图定义与种类11.1.2 电子海图系统 11.1.3 电子海图系统有关国际11.1.4 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规定统硬件要求11.1.4.111.1.4.2系 统 组 成及系 统 海 图及9201◎◎◎◎◎9202◎◎◎◎◎适用对象9203 9204 9205◎◎◎◎◎◎ ○ ○○◎◎9206◎◎◎◎◎◎ ○ ○○◎◎9207○○○○○○ ○○9208 9209○○○ ○○○ ○○○功能图的条件11.211.1.4.3替代纸质海ECDIS 数据11.2.1 数据种类与结构11.2.2 数据显示11.2.3 数据可信程度与更新 ECDIS 功能和应用11.3.1 与其他导航系统与设备11.3.2 海图外其他航海信息的11.3.3 导航与监控参数的设定11.3.4 船舶、航线、航迹的显示11.3.6 航线设计与航次计划11.3.7 航行监控11.3.8 航行记录11.3 的集成使用◎◎◎◎○○○◎◎◎◎◎◎◎◎○○○◎◎◎◎○○○○○○○○○○○○○○○○11.3.5 系统警示与报警考试大纲11.4 使用 ECDIS 的风险11.4.1 海图数据的误差11.4.2 船位的准确性11.4.3 硬件故障与数据误差11.4.4 系统的可靠性11.4.5 系统操作误差11.4.6 备用系统12 电子定位和导航系统12.1 船载 GPS/DGPS 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基本原理12.2 影响船载 GPS/DGPS 船位精度的主要因素13 回声测深仪13.1 回声测深仪工作原理13.2 回声测深仪误差及影响测量的主要因素13.2.1 声速误差及其修正计算方法13.2.2 测量时的估读误差;零点误差13.2.3 其他影响因素:船舶摇摆;水中混响;换能器表面附着物及安装位置14 磁罗经和陀螺罗经14.1 磁罗经14.1.1 磁罗经的结构与寻北原理14.1.2 磁罗经自差校正方法14.1.2.1 永久船磁对罗经的作用力14.1.2.2 感应船磁对罗经的作用力及软铁系数14.1.2.3自差类型及特性14.1.2.4自差计算、自差系数计算及自差表制作14.2陀螺罗经14.2.1陀螺罗经基本工作原理14.2.2陀螺罗经误差及其修正14.2.2.1陀螺罗经误差定义、产生原因,特性14.2.2.2陀螺罗经误9201◎○○○9202◎○○○9203○○○○适用对象9204 9205◎◎◎◎◎◎○○○○○○○○○○○○○○○9206 ◎◎◎◎◎◎○○○○○○○○○○○92079208○○○○9209○○考试大纲差修正方法14.2.3 主要类型陀螺罗经的结构与保养15 使用来自导航设备的信息保持安全航行值班15.1 船载 AIS15.1.1 船载 AIS 组成、基本工作原理与应用15.1.2 船载 AIS 信息优势与局限性15.2 船用计程仪15.2.1 船用计程仪的测速原理及使用15.2.1.1 电磁计程仪工作原理15.2.1.2 多普勒计程仪工作原理15.2.1.3 声相关计程仪工作原理15.2.2 船用计程仪的信息显示15.3 VDR 和 LRIT 简介16 使用雷达和自动雷达标绘仪保持航行安全16.1 雷达目标探测与显示基本原理16.1.1 雷达测距测方位基本原理16.1.2 雷达图像要素和显示方式及其应用16.2 雷达观测性能16.2.1 雷达目标观测范围 (最大观测距离、最小观测距离)16.2.2 雷达目标分辨能力 (距离分辨力、方位分辨力)16.2.3 雷达目标测量精度 (距离测量精度、方位测量精度)16.3 目标观测特性16.3.1 目标的雷达反射特性 (目标材质、尺寸、表面结构、雷达视角)16.3.2 典型目标的雷达观测特性(陆地、导航设施、船舶、冰山等)16.3.3 雷达假回波适用对象9201 9202 9203 9204 9205 9206 9207 9208 9209○ ○○○○○○○○○○○○○○○○○○○○○○○ ○○○○○○○○○○◎○○○◎○○○○○○○○○○○考试大纲适用对象9201 9202 9203 9204 9205 92069207 9208 920916.4 影响雷达观测的因素16.4.1 雷达地平○ ○16.4.2 海况与海浪干扰○ ○ ○ ○ ○16.4.3 气象与雨雪干扰○ ○ ○ ○ ○16.4.4 非同步雷达干扰○ ○ ○ ○ ○16.5 雷达航标16.5.1 无源雷达航标○ ○○ ○ ○16.5.2 有源雷达航标○ ○ ○ ○ ○16.6 雷达跟踪目标16.6.1 目标录取16.6.1.1 手动录取在○ ○ ○ ○不同航行环境中的应用16.6.1.2 自动录取的○ ○ ○ ○局限性16.6.2 目标跟踪16.6.2.1 目标稳定跟○ ○ ○ ○踪条件16.6.2.2 目标丢失的○ ○ ○ ○各种可能性16.6.2.3 目标交换的○ ○各种情况16.6.2.4 本船机动和○ ○目标机动的影响16.6.2.5 目标跟踪最○ ○大距离16.7 AIS 报告目标16.7.1 AIS 目标信息16.7.2 雷达跟踪目标与AIS报告目标融合16.8影响目标跟踪精度的因素16.8.1雷达跟踪的局限性16.8.2 传感器误差及其局限性16.8.3 正确解读雷达跟踪信息16.9符合IMO性能标准的雷达(ARPA)的使用性能17气象学基础知识17.1大气概况17.1.1 大气成分17.1.2 大气垂直结构17.2 气温17.2. 1 气温定义和温标◎◎◎○◎◎◎○◎◎○○○○○○○◎◎○○○○○○○○○○○○○○○○○○○考试大纲17.2. 2.空气增热和冷却方式17.2. 3.气温随时间的变化17.2. 4.气温的空间分布17.3 气压17.3.1.气压定义和单位17.3.2.气压随高度变化17.3.3.气压的日年变化17.3.4.海平面气压场基本型式17.3.5.气压梯度17.3.6.气压系统随高度的变化17.4 空气的水平运动-风17.4.1 风的定义及表示方法17.4.2 作用于大气微团的力17.4.3 地转风17.4.4 梯度风17.4.5 海面上的风17.4.6.局地地形的动力作用对风的影响17. 5 大气环流17.5.1 大气环流的形成17.5.2 气压带和行星风带17.5.3 海平面平均气压场的基本特征17.5.4.季风的概念、成因及分布17.5.5.东亚季风17.5.6.南亚季风17.5.7.其他地区季风17.5.8.局地环流17.6 大气湿度17.6.1.湿度的定义和表示9201 92029203◎○○◎◎◎○○○○○◎9204◎○○◎◎◎○○○○○◎适用对象9205○○○○○○○○○○◎◎◎○○○○◎◎◎9206○○○○○○○○○○◎◎◎○○○○○◎9207○○○○○○○○○○○○○○○○○○○92089209○○○○○○○○○○○○○○○○○○○方法17.6.2.湿度的日年变化17.6.3.大气中水汽的凝结17.7 大气垂直运动和稳定度17.7.1 垂直运动17.7.2 稳定度定义17.7.3.稳定度判定17.8 云和降水17.8.1 云17.8.2 降水17.9 雾与能见度17.9.1.雾的概念及对航海的影响◎○○○○○○○○○○○○○○○○○○○○○○○○○○○○○○○○○○○○○○○○○○○○○○考试大纲17.9.2.平流雾、辐射雾、锋面雾和蒸汽雾定义、成因及消散条件17.9.3.世界海洋雾的分布17.9.4.中国近海雾的分布17.9.5.船舶测算海雾的方法17.9.6.海面能见度18 海洋学基础知识18.1 海流18.1.1 海流基本知识18.1.1.1 海流的定义及分类18.1.1.2 表层风海流特征18.1.2 世界海洋表层海流18.1.2.1 世界大洋海流分布概况18.1.2.2 中国近海主要海流分布概况18.2 海浪18.2.1 波浪概述18.2.1.1 波浪要素18.2.1.2 波浪的分类18.2.2 风浪、涌浪和近岸浪18.2.2.1 风浪18.2.2.2 涌浪18.2.2.3 近岸浪18.2.2.4 波高的测算及常用的统计波高18.2.3 世界大洋主要大风浪区及其成因18.2.4 中国近海风浪分布特征18.2.5 海啸和风暴潮9201 92029203◎○◎○○○○○○○○○9204◎◎○○○○○○○○适用对象9205○○○○○○○○○○○○○○○9206○○○○○○○○○○○○9207○○○○○○○○○○○○9208○○○○○○○○○○○○9209○18.3 海冰18.3.1 海冰的定义和分类18.3.2 冰山18.3.2.1 冰山的分类18.3.2.2 冰山和浮冰的漂移规律18.3.3 世界大洋的冰况18.3.4 中国沿海的冰况18.3.5 船体积冰的条件及船体积冰的预防19 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要素观测和记录○○○○○○○○○○○○○○○○○○○○○○○考试大纲20 天气系统及其天气特征20.1 气团和锋20.1.1 气团20.1.1.1 气团的定义、形成、源地及变性20.1.1.2 气团的地理分类及主要天气特征20.1.1.3 冷、暖气团的定义及主要天气特征20.1.1.4 影响我国沿海的主要气团20.1.2 锋20.1.2.1 锋的定义和空间结构20.1.2.2 锋的特征和分类20.1.2.3 锋面天气20.1.2.4 锋的移动规律20.2 锋面气旋20.2.1 气旋概述20.2.1.1 气旋的定义及流场特征20.2.1.2 气旋的范围和强度20.2.1.3 气旋的分类20.2.1.4 气旋的一般天气特征20.2.2 锋面气旋20.2.2.1 锋面气旋形成及发展20.2.2.2 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9201◎○○◎◎○9202◎○○◎◎○9203○○◎○○◎◎○○○○○9204○○◎○○◎◎○○○○○适用对象9205○○○○○◎◎○○○○926○○○○○◎◎○○○○9207○○○○○○○○○○○9208○○○○○○○○○○○92920.2.2.3 锋面气旋中风浪的分布20.2.3 爆发性温带气旋20.2.4 锋面气旋的生成源地和移动规律20.2.4.1 东亚气旋生成源地和移动规律20.2.4.2 太平洋中部和东部锋面气旋移动规律20.2.4.3 北大西洋锋面气旋移动规律○◎○◎○○○○◎○○○◎○◎○○○○◎○○◎○◎○○○○○○考试大纲20.2.5 影响中国海域的锋面气旋20.3 冷高压20.3.1 反气旋概述20.2.1.1 反气旋的定义及流场20.2.1.2 反气旋的范围和强度20.2.1.3 反气旋的分类20.2.1.4 反气旋的一般天气特征20.3.2 冷高压天气模式20.3.3 东亚冷空气的源地和活动规律20.3.4 寒潮20.3.4.1 寒潮的概念和警报20.3.4.2 寒潮活动的一般天气特征20.4 副热带高压20.4.1 副热带高压概述20.4.1.1 副热带高压的定义、形成及天气特征20.4.1.2 副热带高压的活动规律20.4.2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20.4.2.1 西太平洋高压的活动概况20.4.2.2 表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特征指数20.4.2.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活动规律9201○◎○○○○○○9202○◎○○○○○○9203○○◎○○○○○○9204○○◎○○○○○○适用对象9205○○○○○○○9206○○○○○○○9207○○○○○○9208○○○○○○929○○○20.4.3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天气模式20.4.4 西太平洋副高活动对中国东部沿海天气的影响20.5 热带气旋20.5.1 热带气旋概述20.5.1.1 热带气旋的定义20.5.1.2 热带气旋的名称和强度等级标准20.5.1.3 热带气旋警报20.5.2 热带气旋的发生源地、季节○○◎◎○○◎◎○○◎◎○○○○◎◎○○○○○○○○○○○○○○○○○考试大纲及生命史20.5.2.1 全球热带气旋发生的源地及季节20.5.2.2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发生的源地20.5.2.3 热带气旋的生命史20.5.3 热带气旋的结构和天气海况特征20.5.3.1 热带气旋的天气结构20.5.3.2 热带气旋的天气海况特征20.5.4 热带气旋的形成条件20.5.5 热带气旋的移动20.5.5.1 世界大洋热带气旋的典型移动路径20.5.5.2 西北太平洋台风的移动路径20.5.5.3 影响台风移动的因子20.5.5.4 影响台风移动的天气系统20.5.6 南海热带气旋20.5.6.1 南海热带气旋的活动概况20.5.6.2 南海热带气旋的特点3.5.6.3 南海热带气旋的路径20.5.7 船舶测算台风和避离台风20.5.7.1 台风来临前的征兆20.5.7.2 台风中心方位判定法2.5.7.4台风部位的划分20.5.7.5 船舶所处的台风部位及其判定法20.5.7.6 船舶避离热带气旋的常用方法21天气图21.1天气图基本知识9201○○○○◎◎○◎○◎○○◎○○○◎◎9202○○○○◎◎○◎○◎○○◎○○○◎◎9203○○○○◎◎◎◎○○○○○○○○○○适用对象920492059206920792089209○○○○○○○○○○◎○○◎◎◎○○○○○○○○○○考试大纲21.1.1 天气图定义、投影方式21.1.2 天气图种类21.2 地面天气图21.2.1 地面天气图填图格式21.2.2 地面天气图分析项目21.3 高空天气图21.3.1 高空等压面与等高线21.3.2 高空天气图填图格式21.3.3 高空天气图分析项目22 船舶气象信息的获取和应用22.1 气象信息的获取22.2 气象报告的识读22.3 传真图的识读22.3.1 地面图、热带气旋警报图22.3.2 高空图22.3.3 海浪图22.3.4 海流图和海冰图22.3.5 卫星云图23 船舶气象导航适用对象9205○○○○9201○○○○○9203○○◎◎○○○○○◎○◎9204○○◎◎○○○○○9206○○○○9202○9207 9208 9209。

二三副常见缺陷

二三副常见缺陷

二副常见缺陷1.应记录VHF CH16,CH70值守,在美国水域尚应守听CH13。

组合电台、C 站、GPS、至少一部VHF能使用直流电,知道如何转换。

C站终端显示器亮度不够。

DSC日常值守和C站PVT:能提供测试和接收记录。

MF/HF应急电源不可用。

驾驶台MF/HF等处没有隔光布帘。

通信设备无ID码铭牌。

驾驶台双向电话备用电池应放于电话旁。

报务员没有对驾驶员进行GMDSS设备的培训和记录,组合电台状态不佳。

电台日志没有新的GMDSS LOG及DSC没有每周测试一次。

GMDSS LOG BOOK记录不全。

EPIRB外盒顶部相关标识未注。

EPIRB不能放在报房。

NO1VHF/DSC没有从GMDSS应急电源供应直流电。

岸基协议证书未换新;未收到澳洲海岸区域性航警。

手提无线电设备VHF备用电池无封条(即使用过)。

船上无线电MF/HF不能接收。

(北海在英国滞留项目)电台电池低电压。

高频数字选择呼叫试验操作人员不能成功完成。

无线电信号灯标表没有更正。

电瓶间蓄电池液面低。

防海盗联系电话在报房张贴。

天文钟没有校对。

2.ITU出版物不是最新。

航海出版物和公约等没有及时更新;缺少出版物《SHIP’S ROUTING》,《INTERNA TIONAL CODE OF SIGNALS》(包括一页补篇)INTERNA TIONAL MEDICAL GUIDE FOR SHIPS (WORLD HEALTH ORGANIZA TION)。

航海通告不是最新; 驾驶台没有张贴SOLAS救生表。

(LIFE-SA VING SIGNALS AND RESCUE METHODS(1997 EDITION)灯标表不是最新版; PILOTS BOOKS部分无新版本;巴拿马OFFICIAL LOGBOOK中记录无分隔。

无美国灯标表,潮汐表。

缺1875海图(hamburg)。

3. 磁罗经自差大。

磁罗经误差无记录;磁罗经照明灯亮度不够。

磁罗经自差表不正确, 标准罗经在操舵处看不清度数。

二副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

二副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

二副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0 引言二副的职责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执行航行和停泊值班所规定的值班职责,主管驾驶台仪器设备;拟订《航次计划》,进行航行航线设计;负责管理海图、航海书籍、航海参考资料、航行通告及各种记录簿等,并及时登记改正;靠离泊时在船尾指挥系解缆作业;停泊时按大副的布置管理货物装卸。

二副的工作对船舶正常运行、船舶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每一项工作都极其重要,除了认真、细心、勤快,更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

1 航行值班和停泊值班1.1 航行值班0800至1200时和2000至2400时的三副船长一定会予以必要的关注和保驾,这个时间段也是人们经过休息后,工作精力旺盛的时段。

而二副班的工作时间是 0000至 0400和1200至 1600时间段,特别是晚上 0000至 0400时班,由于是与人的常规作息时间相悖,容易引起疲劳,使人的思想集中程度和对事物的判断比较迟钝,如果加上东西航线的拨钟引起的时差反应,大风浪航行的体力消耗,更加加重了疲劳的因素。

从历年来的事故统计来看,二副班发生的事故占了相当的比例。

二副尽管经历了三副航行值班的一段过程,对瞭望、定位、避让操纵有了一定的认识,尤其是新二副对环境和情况,以及对局面的判断上还不一定老道。

但是任二副后则完全由二副独立承担航行安全职责,船长一般不会再像三副班那样给予必要的保驾,遇事需要完全的独立思考、准确判断和正确避让他船。

关于二副班的水手夜间巡回检查问题,为保证夜间航行时应当至少有一名值班水手协助驾驶员瞭望,公司体系文件规定了:航行时,值班水手应在交班后按要求和指定路线进行巡回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告接班驾驶员。

但是考虑到安全性和合理性,接班的值班水手最好能在接班前按照指定路线和巡查要点进行巡视检查,以便接班后对发现的问题做好妥善处置,确保当值期间的船舶安全。

公司的体系文件也应考虑修改和完善。

2011年3月6日,某轮在航经浙江台州海域时,在0155 时左右,二副同意值班一水离开驾驶台去做防火巡回检查并到厨房做夜更饭,驾驶台仅二副一人瞭望和避让船舶,结果与一渔船发生碰撞,造成渔船沉没,11名船员失踪的重大海损责任事故。

雷达操作与应用评估题卡2013-甲类丙类——人工标绘(1)

雷达操作与应用评估题卡2013-甲类丙类——人工标绘(1)

《雷达操作与应用——雷达人工标绘》评估题卡一(无限航区、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编码:R201评估时间:(15分钟)评估要求:(满分20分)题目:本船真航向000°,航速12节,雷达测得数据如下:时间真方位距离1200 000°9’.01203 000°8’.01206 000°7’.0试做相对运动图,求:(1)本船距离来船4’避让,2’通过的本船航向。

(2)来船的航向、航速和本船恢复航向的时间。

【参考答案】①NC050;②TC180°,V8Kt,Ra1228。

《雷达操作与应用——雷达人工标绘》评估题卡二(无限航区、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编码:R202评估时间:(15分钟)评估要求:(满分20分)题目:本船雾航,航向060°,航速8节,雷达测得数据如下:时间真方位距离1500 080°7’.01503 080°6’.51506 080°6’.0试做相对运动图,求:(1)来船的航向,航速,DCPA,TCPA。

(2)在1512计划使来船在我船左舷2’通过,我船应改驶何航向?【参考答案】①TC308°,V4Kt,DCPA0’.0,TCPA1542;②NC088。

《雷达操作与应用——雷达人工标绘》评估题卡三(无限航区、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编码:R203评估时间:(15分钟)评估要求:(满分20分)题目:本船雾航,航向090°,航速12节,雷达测得回波数据如下:时间真方位距离0800 120°9’.00810 120°7’.00820 120°5’.0试做相对运动图,求:(1)来船的航向,航速,DCPA,TCPA。

(2)如果本船0820向右改向30°,需减几节才能使来船在3海里安全通过。

(3)本船变向变速后的TCPA。

海船船员(船长和高级船员)适任证书模拟器培训大纲(版)概要上课讲义

海船船员(船长和高级船员)适任证书模拟器培训大纲(版)概要上课讲义

附件2
海船船员(船长和高级船员)适任证书模拟器培训大纲(2016版)
表一雷达模拟器培训大纲
表二 ECDIS模拟器培训大纲(适用《11规则》证书)
表三 ECDIS模拟器培训大纲(适用非《11规则》证书)
表四 500总吨及以上船长和驾驶员航海模拟器培训大纲(适用《11规
则》证书)
表五 500总吨及以上船长和驾驶员航海模拟器培训大纲(适用非《11
规则》证书)
表六船舶货运软件操作培训大纲
表七未满500总吨船舶船长和驾驶员模拟器培训大纲
表八 GMDSS模拟器培训大纲
表九轮机模拟器培训大纲(750kW以上)
表十一电子电气员模拟器培训大纲(750kW以上)。

第47期二三副航海学试题

第47期二三副航海学试题
B.由真北顺时针度量到航向线,度量范围 000°~360°
C.由陀螺北逆时针度量到航向线,度量范围 000°~360°
D.由陀螺北顺时针度量到航向线,度量范围 000°~360°
10.某船陀罗航向 210°,陀罗差 2°E,则右正横处物标的陀螺方位是:
A. 090° B. 298° C. 300° D. 302°
A.+3° B.3°
C.+5° D.5°
46.某轮跨越赤道航行,在航迹计算时求经差应采用______。
A. 查纬差与东西距表法 B. 中分纬度法 C. 墨卡托算法 D. 约定纬度算法
47. 某轮从(10°30ˊN,115°30ˊE)航行到(20°30ˊN,130°30ˊE),则应驶的航
程为:
1. 航海上进行精度较高的计算时,通常将地球当作:
A.圆球体 B.椭圆体 C.椭球体 D.不规则几何体
2. 某船由 30°S.60°W 航行至 30°N.60°E,则该轮经差和纬差的方向分别为:
A.E 经差,N 纬差 B.W 经差,S 纬差 C.E 经差,S 纬差 D.W 经差,N 纬差
3. 已知起航点经度λ 1=146°24ˊ.5W, 两地间的经差 Dλ=60°21ˊ.3W, 则到达点的经
A.舷角变大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舷角变小 C.舷角不变 D.无法确定
8. 某船真航向 240°,测得某物标真方位030°,则该物标的相对方位(舷角)为:
A. 030° B. 210° C.150°左 D. 150°
9. 下列有关陀螺航向度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真北逆时针度量到航向线,度量范围 000°~360°
A. 光力能见距离与地理能见距离两者当中较大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 √ √ √ √ √ √ √
6.1 AIS目标信息 6.2 雷达跟踪目标与AIS报告目标融合 7. 试操船 7.1 试操船启动前的准备和试操船启动时机 7.2 试操船过程注意事项 7.3 试操船结果可行性判断 7.4 利用试操船确定回航时机
雷达操作与应用
9201 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长 9202 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船长 9203 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大副 9204 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大副 9205 无限航区500总吨及以上二/三副 9206 沿海航区500总吨及以上二/三副 9207 未满500总吨船长 9208 未满500总吨大副 9209 未满500总吨二/三副 适用对象 9205 使用雷达和自动雷达标绘仪保持航行安全 1. 雷达基本操作与设置 1.1 雷达主要控扭操作 1.2 雷达开关机操作 1.3 雷达传感器设置与数据核实 1.4 保持清晰观测目标的雷达操作方法 1.5 准确测量目标位置的操作方法 2. 雷达观测 2.1 雷达目标识别 2.2 雷达定位 2.2.1 适合雷达定位的目标 2.2.2 雷达定位方法 2.2.3 准确测量目标距离和方位 3. 雷达导航 3.1 平行线导航 3.2 距离避险线 3.3 方位避险线 4. 雷达人工标绘 4.1转向避让措施 4.2变速避让措施 4.3停船避让措施 5. 雷达自动标绘 5.1 目标捕获 5.1.1 手动捕获在不同航行环境中的应用 5.1.2 自动捕获设置,目标闯入报警,自动捕获的局限性 5.2 目标跟踪 5.2.1 目标被录取后最初的跟踪,目标运动趋势的获取 5.2.2 目标稳定跟踪条件,目标预测运动及其数据的获取与解释,危险目标 判断与报警 5.2.3 目标数据精度判断 5.2.4 目标丢失的各种可能性,目标丢失报警 5.2.5 目标交换的各种情况 5.2.6 本船机动和目标机动的影响 5.2.7 目标跟踪最大距离 6. AIS报告目标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