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纵坡

合集下载

纵坡设计的一般规定与要求

纵坡设计的一般规定与要求

纵坡设计的一般规定与要求一、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各项规定。

2.为保证汽车能以一定的车速安全舒顺地行驶,纵坡应具有—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及过于频繁。

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缓和坡段应自然地配合地形设置,在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之间,不宜插入最短的缓和坡段,以争取较均匀的纵坡。

垭口附近的纵坡应尽量放缓一些。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

3.纵坡设计时,应对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妥善处理,以保证公路的畅通和稳定。

4.地下水位较高的平原微丘区和潮湿地带的路段,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的要求,以保证路基稳定。

5.纵坡设计在一般情况下应考虑填挖平衡,并尽量利用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减少借方和废方,以降低工程造价。

民间运输工具、农业机械、农田水利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一)最大纵坡最大纵坡是指各级公路容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它是公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

1.确定最大纵坡应考虑的因素(1) 汽车的动力特性:要根据公路上主要行驶车辆的牵引性能确定。

在一定的行驶速度条件下确定(2) 公路等级愈高,要求行车速度愈快,但从汽车的动力特性可知其爬坡能力愈低,因此不同等级的公路有不同的最大纵坡值。

(3)自然因素:公路所经地区的地形、气候、海拔高度等自然因素,对汽车行驶条件和爬坡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2.最大纵坡的确定最大纵坡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能、公路等级和自然因素,但另一方面还必须保证行车安全。

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最大纵坡可增加1%。

在非汽车交通比例较大的路段,可根据具体情况将纵坡适当放缓,平原、微丘区一般不大于2%~3%;山岭、重丘区一般不大于4%~5%。

小桥涵处的纵坡可按表1-3-1的限值设计,但大、中桥上的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大于5%;位于城镇附近非汽车交通量较大的路段,桥上及桥头引道纵坡均不得大于3%;紧接大、中桥桥头两端的桥头引道纵坡应与桥上纵坡一致。

城市道路纵坡、横坡坡度计算 例题

城市道路纵坡、横坡坡度计算 例题

城市道路纵坡、横坡坡度计算例题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纵坡计算。

纵坡是道路沿纵向的坡度,即沿道路行驶方向的坡度。

道路纵坡设计

道路纵坡设计
纵坡设计
1.纵坡(坡度)
道路中线两点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的比值(以 %计) 称为纵坡或坡度。 从路线起点至止点的方向看,路线升高为上坡,降低 为下坡。 规定:纵坡上坡为“+”,下坡为“—”。
例如:5.3%为上坡, — 2.8%为下坡。
i
H
α L
H i L
第二节、道路纵坡设计
二、最小纵坡 定义:长路堑地段以及其它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为了保证排 水,均应设置不小于0.3%的纵坡。 1、3%以下纵坡的对卡车行驶不存在困难,即上坡不必换挡, 下坡不必制动,≤3%的纵坡不作为设计坡度;
②下坡安全(≥8%+ 事故多发 )
③道路等级 ④自然条件

第二节、道路纵坡设计
第二节、道路纵坡设计

2、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大于最大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 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纵坡不大于3%的坡段, 称为-----缓和坡段
说明:对于大于有坡长最大限制的坡度,如二、三、四级公
圆滑的线形,并重视平纵面线形的组合。 • 3、纵坡设计为保证路基稳定,应尽量减少深路堑和高填 方,在设计中争取填挖平衡。
第二节、道路纵坡设计
第三节、 同坡度线的交点称为 变 坡 点 ( grade change point)。 SJD
• 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以及视距的需要,而在变坡 处设置的纵向曲线,即为竖曲线(vertical curve)。 • 坡度角ω=i2-i1
2、最小纵坡为5%以上,但在露天矿坑内尽量提高坡度以提高
运输效率和减少三角台阶的土方工程量; 3、如果台阶并段采用了5%的纵坡大坡道,夜间行驶时司机易 出现骤睡而引发重大事故,同时长大坡道也易造成发动机过热 现象。

道路纵坡规定

道路纵坡规定

道路纵坡规定8。

0。

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8.0.3。

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8.0.3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8。

0.3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3 ≤8。

0 L≤200m ≤5 L≤600m非机动车道≥0.3 ≤3.0 L≤50m ≤2 L≤100m步行道≥0。

5 ≤8.0 ≤4注:L为坡长(m).8.0。

3.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8.0。

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8.0.4.1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8.0.4。

2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8。

0.4.3 主要道路宜平缓;8。

0。

4。

4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8.0。

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

0.5。

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8。

0。

5.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8.0.5.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8。

0.5。

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

5m,纵坡不应大于2.5%;8。

0。

5。

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8.0.5。

6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8.0.5.7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8。

公路的纵坡度名词解释

公路的纵坡度名词解释

公路的纵坡度名词解释公路纵坡度:是指路线纵断面上坡度的最大值与路线长度之比。

路线纵坡度为正值,说明公路上的物理量增加了,例如路线长度增加了;路线纵坡度为负值,说明公路上的物理量减少了,例如坡度减小了。

路线的平面曲线方程可以确定出路线的纵坡度;纵坡度是反映路线地形坡度的一个参数;它随着海拔高度、起伏地形的不同而不同。

公路纵坡度:是指公路中线与两侧行车带或路肩边缘线间的最大距离。

坡度:斜面的坡度大小,通常用度数来表示,以a、 b、 c、d、 e等表示。

其中a表示在水平面上,而e表示在垂直面上,如下图所示,为坡度为30度的坡面,水平面是指在我们地球表面上的水平面,那么在斜面上,就有一个实际问题需要考虑: 1、重力的问题,2、土石方工程问题, 3、稳定性问题。

纵坡度:是指公路中线与两侧行车带或路肩边缘线间的最大距离。

公路纵坡度是指路线纵断面上坡度的最大值与路线长度之比。

公路纵坡度是指路线纵断面上坡度的最大值与路线长度之比。

公路纵坡度为正值,说明公路上的物理量增加了,例如路线长度增加了;路线纵坡度为负值,说明公路上的物理量减少了,例如坡度减小了。

路线的平面曲线方程可以确定出路线的纵坡度;纵坡度是反映路线地形坡度的一个参数;它随着海拔高度、起伏地形的不同而不同。

坡度越大纵坡度越大(即坡度越陡),如果沿等高线修筑道路,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地形平坦。

路基纵向坡度越大,对公路的排水也越不利。

如果路基不加铺垫层,雨水很容易从路基渗入到邻近的沟渠、洼地或河流内,降低道路的抗滑能力和排水能力,这就会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

路面纵坡度为零时,路面横向排水的通畅,但由于雨水积在路面上,日久会造成严重的雨蚀。

因此在公路设计中,路面的纵坡度应尽可能小些。

道路纵坡度越大,公路上的物理量越多,不仅平坦地区的物理量增加了,而且山区还出现大量的陡坡、悬崖、隧道、渡槽等特殊路段。

纵坡度的大小取决于下列因素:(一)根据公路所在地的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坡度; (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三)缩短公路里程;(四)节省运营费用;(五)改善行车条件;(六)增加汽车爬坡的动力性能;(七)采用综合防护措施。

2023年注册木土工程师-(道路)专业案例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卷1

2023年注册木土工程师-(道路)专业案例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卷1

2023年注册木土工程师-(道路)专业案例考试备考题库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5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4.00 分)某公路桥梁单孔净跨径L=49.2m所跨河流河床地质为非黏性土,设计流速V为5m/s采用64-2简化式计算河槽部分一般冲刷时,桥墩水流侧向压缩系数宜取()。

A. 0.96B. 0.97C. 0.98D. 0.99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某新建路基,平衡湿度(含水率)状态下的回弹模量为60MPa,标准状态下的回弹模量为80MPa,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路基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为()。

[2019年真题]A. 0.56B. 0.68C. 0.75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公路自然区划Ⅴ区新建一条公路,双向六车道,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沥青路面,面层采用两层结构,上面层为AC16沥青混凝土,厚度40mm,模量10000MPa,下面层为AC20沥青混凝土,厚度60mm,模量9000MPa。

为方便路面结构验算及相应的分析,需将两层或两层以上不同面层材料换算成当量面层。

问该路面换算成当量面层的厚度和模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A. 90mm,9478MPaB. 100mm,9478MPaC. 90mm,9953MPaD. 100mm,9953MPa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某高速公路路堤位于软土地区,路基中心高度为5.5m,路基填料重度为20kN/m3,填土速率约为0.05m/d。

路线地表下0~2.0m为硬塑黏土,2.0~8.0m为流塑状态软土,软土不排水抗剪强度为18kPa,地基采用常规预压方法处理,用分层总和法计算的地基主固结沉降量为20cm。

如公路通车时软土固结度达到70%,则此时的地基沉降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A. 18cmB. 20cmC. 22cmD. 24cm5.(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某高速公路设计标准为双向四车道,按分线设分离式隧道,设计车速120km/h。

纵坡规范

纵坡规范

第二节纵断面设计第5.2.1条纵断面设计原则如下:一、纵断面设计应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并适应临街建筑立面布置及沿路范围内地面水的排除。

二、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

三、山城道路及新辟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应综合考虑土石方平衡,汽车运营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确定路面设计标高。

四、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车行道,宜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设计纵坡度。

五、纵断面设计应对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要求综合考虑。

1.路线经过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段时,应提高路基标高以保证路基稳定。

当受规划控制标高限制不能提高时,应采取稳定路基措施。

2.旧路改建在旧路面上加铺结构层时,不得影响沿路范围的排水。

3.沿河道路应根据路线位置确定路基标高。

位于河堤顶的路基边缘应高于河道防洪水位0.5m。

当岸边设置挡水设施时,不受此限。

位于河岸外侧道路的标高应按一般道路考虑,符合规划控制标高要求,并应根据情况解决地面水及河堤渗水对路基稳定的影响。

4.道路纵断面设计要妥善处理地下管线覆土的要求。

5.道路最小纵坡度应大于或等于0.5%,困难时可大于或等于0.3%,遇特殊困难纵坡度小于0.3%时,应设置锯齿形偏沟或采取其他排水措施。

六、山城道路应控制平均纵坡度。

越岭路段的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平均纵坡度宜采用4.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宜采用4%,任意连续3000m长度范围内的平均纵坡度不宜大于4.5%。

第5.2.2条机动车车行道最大纵坡度推荐值与限制值见表5.2.2。

第5.2.3条坡长限制规定如下:一、设计纵坡度大于表5.2.2所列推荐值时,可按表5.2.3-1的规定限制坡长。

设计纵坡度超过5%,坡长超过表5.2.3-1规定值时,应设纵坡缓和段。

缓和段的坡度为3%,长度应符合本条第二款规定。

二、各级道路纵坡最小长度应大于或等于表5.2.3-2的数值,并大于相邻两个竖曲线切线长度之和。

第5.2.4条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超高横坡度与道路纵坡度的合成坡度应小于或等于表5.2.4规定值。

公路纵坡坡度和坡长限制指标的确定

公路纵坡坡度和坡长限制指标的确定

公路纵坡坡度和坡长限制指标的确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出现了一个新的建设高潮,但是在公路的施工设计中,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来有效确定公路纵坡坡度和坡长限制指标。

本文首先分析了纵坡限制长度的确定,其次,就公路纵坡坡度的限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路;纵坡坡度;坡长;限制指标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highway construction came a new construction upsurge, but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design, we have to consider a problem, is how to effectively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change clearly highway slope and long confined indexe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limit to determine the length ZongPo, secondly, the degree of change clearly highway limit thoroughly discussed, to have th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Keywords: highway; The degree of change clearly; Slope length; Confined indexes1.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出现了一个新的建设高潮,但是在公路的施工设计中,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来有效确定公路纵坡坡度和坡长限制指标。

公路纵断面设计不仅影响公路里程的长短、工程投资规模的大小、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而且还会影响车辆的行车安全、公路的通行能力、运输效益等。

场地竖向设计

场地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是场地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系到场地的安全稳定,也直接影响到空间的组成。 竖向设计一般是在总体布局之后进行的。不论平坦 场地或坡地场地,都必须给出建、构筑物的设计标 高,进行场地排雨水设计,使建筑与地形密切配合, 以便创造出优秀的场地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当然, 在坡地场地设计中,因地形、地质较复杂,支挡构 筑物和排水构筑物多,竖向设计不仅难度较大,而 且关系到方案的可行性与场地开拓的经济性,所以, 竖向设计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道路纵坡(%)
≤0.3
0.3-0.4 30-40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5 40-50
0.5-0.6 0.6-2 50-60 60-70
雨水口间距(m) 20-30
(二)进行场地平整时 对于要进行场地平整的场地,在开展上述三项竖向设计内容之前, 一般先要进行以下步骤: 1.确定地形的竖向处理方案 根据场地内建、构筑物布置、排水及交通组织的要求,具体考虑 地形的竖向处理,并明确表达出设计地面的情况。设计地面应尽可能 接近自然地面,以减少土方量;其坡向要求能迅速排除地面雨水;选 择设计地面与自然地面的衔接形式,保证场地内外地面衔接处的安全 和稳定。在山谷地段开发建设时,如果设置了排洪沟,需进行相应的 平面布置、竖向布置和结构设计。 2.计算土方量 针对具体的竖向处理方案,计算土方量。若土方量过大,或填、 挖方不平衡而土源或弃土困难,或超过技术经济要求时,则调整设计 地面标高,使土方量接近平衡。 3.进行支挡构筑物的竖向设计 对于支挡构筑物包括边坡、挡土墙和台阶等,需进行平面布置和 竖向设计。 为防止坡面形成的“山洪”对建筑物冲刷,应进行截洪沟设计, 以确定场地的稳定和安全。
地面排水坡度
地面种类 粘土 砂土 排水坡度(%) 大于0.3,小于5 不大于3

道路纵坡计算公式

道路纵坡计算公式

道路纵坡计算公式
纵坡是指坡面的垂直压力向量在牛顿力定律下分解的分量,即地形的坡度或垂直压力。

一般的纵坡是指从水平线到地面的坡度形成的比例,一般来说,纵坡是指从水平线到地面的坡面形成的比例。

二、计算公式
1、百分比纵坡百分比纵坡(%)=高度差(m)/线段长(m)*100%
2、弧度纵坡弧度纵坡(°)=高度差(m)/线段长(m)*360°/2π
3、角度纵坡角度纵坡(°)=高度差(m)/线段长(m)*100%;
三、特殊案例
1、相对高度差
当高度差不止一个,如果要计算地形的总体纵坡,只需将每个高度差的百分比、弧度纵坡或角度纵坡分别计算出来,然后累加求总和,即可得到总的纵坡百分比、弧度纵坡或角度纵坡。

2、线段间距
在实际计算中,线段间的距离可以不均匀,只要将每段线段的距离和高度差分别计算出来,然后累加求总和,即可得到总的纵坡百分比、弧度纵坡或角度纵坡。

- 1 -。

道路纵坡计算公式

道路纵坡计算公式

道路纵坡计算公式
道路纵坡是指路面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变化,通常用百分比或度数表示。

在道路设计中,纵坡的计算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了行车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道路纵坡计算公式。

1. 斜率计算公式:
纵坡斜率 = (终点高程 - 起点高程)/道路长度
其中,终点高程和起点高程是指道路两端的高度差,道路长度是指两端点之间的距离。

2. 百分比计算公式:
纵坡百分比 = (终点高程 - 起点高程)/道路长度× 100%
这种计算方式更加直观,常用于道路设计中。

3. 度数计算公式:
纵坡度数 = arctan((终点高程 - 起点高程)/道路长度) ×
180/π
这种计算方式则更为精确,适用于高速公路等需要更高精度的道路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道路对纵坡的要求也不同,例如高速公路的纵坡要求较小,而山区道路则需要考虑地形条件等因素。

因此,在进行道路纵坡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道路类型、车速、地形等因素,以确保道路的舒适性、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 1 -。

纵坡名词解释

纵坡名词解释

纵坡名词解释
纵坡名词解释:
纵坡,也称为纵向坡度或纵向坡降,是地理学和土木工程领域中的一个术语,用来描述地表或道路的垂直变化。

它表示地面沿着水平方向的高度变化率。

在地理学中,纵坡通常用于描述山脉、丘陵、河流和其他地形地貌的特征。

例如,陡峭的纵坡表示地表的高度急剧上升或下降,而平缓的纵坡表示地表的高度变化相对较小。

在土木工程中,纵坡用于设计道路、铁路、隧道、堤坝等工程结构的坡度或倾斜度。

纵坡对交通运输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非常重要,因为太大的纵坡会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而太小的纵坡可能导致水流不畅或洪水的积聚。

纵坡通常用百分比或度数来表示。

例如,1%的纵坡表示在100米的水平距离上,地表高度上升或下降1米。

度数表示纵坡时,通常用角度来表示,如1:20(表示上升或下降每20米,高度变化为1米)。

纵坡是指地表或道路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变化率,用于描述地理地貌特征和工程结构的倾斜度。

了解纵坡对于地理研究和土木工程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残疾人坡道的标准

残疾人坡道的标准

〔88〕建标字第204号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民政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86)城设字354号文的通知,由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和北京市市政设计院共同编制的《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经审查,现批准为专业标准,编号JGJ50--88,自1989年4月1日起实施。

今后修建的城市道路,以及国家级、省(自治区、直辖市)级、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重点旅游城市的重要公共建筑,均应依照本规范执行。

这些城市中原有的道路、重要公共建筑,亦应依照本规范有步骤地予以改建。

除此以外的中小城镇,有条件的,在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中,亦应积极推行本规范。

为便于贯彻实施,各地可根据本规范要求,并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编制必须的补充规定和实施细则,并报建设部备案。

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函告北京市建筑设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一九八八年九月二十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方便残疾人使用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特制订本设计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主要针对下肢残疾者和视力残疾者的需要制订。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新建、扩建和改建设计。

各地可根据各自条件依照本规范编制必要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第1.0.4条方便残疾人使用的道路和建筑物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城市道路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方便残疾人使用和通行的城市道路设施的设计内容应符合表2.1.1的规定。

城市道路设施设计内容表2.1.1第2.1.2条方便残疾人使用和通行的城市道路设施系以手摇三轮车为主要出行工具,并考虑轮椅者、拄拐杖者、视力残疾者的不同要求,其基础参数应符合附录一的规定。

第二节非机动车车行道第2.2.1条非机动车行驶的道路、桥梁和立体交叉的纵断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最大纵坡度应符合表2.2.1-1的规定;最大坡度表2.2.1-1二、纵坡长度应小于表2.2.1-2的规定。

公路坡度

公路坡度

首先是国家有关的道路标准:1、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最大纵坡(%) 3 4 5 6 7 8 9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里的坡度表:各级公路最大纵坡表3.0.15━━━━━━┳━━━━━┳━━━━━┳━━━━━┳━━━━━┳━━━━━━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地┃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平原┃山岭形┃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微丘┃重丘━━━━━━╋━━╋━━╋━━╋━━╋━━╋━━╋━━╋━━╋━━╋━━━最大纵波┃┃┃┃┃┃┃┃┃┃┃3┃5┃4┃6┃5┃7┃6┃8┃6(%)┃┃┃┃┃┃┃┃┃┃━━━━━━┻━━┻━━┻━━┻━━┻━━┻━━┻━━┻━━┻━━┻━━━当然等级以外的公路,超过9%坡度的公路也可以经常见过,俺杭州一哥们供职于交通设计院,他设计过浙江某沿海国防公路,坡度最高达到25%。

粗略折算,坡度*0.56=角度,不同角度的正切坡度对照5°≈9%10°≈18%30°≈58%45°= 100%汽车一般能轻松爬上15%的坡度,普通轿车极限能爬上20°陡坡,最好的6×6军用越野车可爬60%(31°)的坡。

货车在各种地区的各种道路上行驶,所以必须具有足够的爬坡能力,一般max在30%即16.7°左右在城市里最常见的大坡是地下停车场的坡,10%--15%,粗略估算:坡度*0.56=角度,最大的坡15*0.56=8.4度然后回到俺们深圳骑车者,最关心的公路坡度话题1、大南山---海拔311米,全程盘山公路,那段路大约有2.5KM,海拔落差283米(起点海拔29米,观景台海拔311米).南山的盘山路可能是深圳周边的盘山路里最陡的,虽然路程不长,但坡度极陡,极端考验人.大南山盘山公路坡度达到11%。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道路工程)-道路路线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道路工程)-道路路线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

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道路工程)-道路路线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单选题]1.新建一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宜采用()。

[2019年真题]A.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B.行车道中(江南博哥)心标高C.路面中心标高D.路基外侧边缘标高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第8.1.1条规定,公路路基设计高程规定如下:①新建公路。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宜采用路基边缘高程,在设置超高、加宽路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高程。

②改建公路。

宜按新建公路的规定执行,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高程。

[单选题]2.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当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其平均纵坡不大于()。

[2019年真题]A.3%B.4%C.5%D.5.5%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第4.0.20条第3款规定,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

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

[单选题]3.设计速度100km/h的公路,在纵断面设计时,当单一纵坡坡度采用4%时,其最大坡长应为()。

[2019年真题]A.700mB.800mC.900mD.100m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第4.0.21条规定,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应符合表4.0.21(见题3解表)的规定。

根据题意,纵坡坡度等于4%,设计速度为100km/h的公路,由表可知最大坡长应为800m。

题3解表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单位:m)[单选题]4.一般情况下,公路隧道长度大于100m时,洞内路段的纵坡应大于0.3%,小于()。

[2019年真题]A.3.0%B.3.5%C.3.8%D.4.0%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第8.0.4条,隧道及其洞口两端路线的平、纵、横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隧道路段平、纵线形应均衡、协调。

双向四车道的一级公路设计

双向四车道的一级公路设计

1设计资料 (3)1.1 交通量资料 (3)1.2地形地貌以及工程地质资料 (3)1.3设计参照等高线地形图 (4)1.4 设计规范标准 (4)2 道路等级的确定 (4)2.1车型换算 (4)2.2 日交通量计算 (4)3 确定线路技术标准 (4)4 路线方案的拟定 (6)4.1山岭区选线要点 (6)4.2 路线方案的拟定 (6)5 平面设计 (7)5.1 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要求 (7)5.2 平曲线的设计 (7)5.2.1 曲线半径 (7)5.2.2 直线长度 (8)5.2.3 缓和曲线的长度 (8)5.2.4曲线计算 (8)5.2.4.1桩号里程 (8)5.2.4.2平曲线要素、 (9)5.3超高加宽设计 (9)5.3.1超高的确定 (9)5.3.2超高缓和段长度的确定 (10)5.3.2.1理论取值计算 (10)5.3.2.1实际取值 (10)5.3.3各曲线段超高计算 (11)5.4纵断面设计 (11)5.4.1纵断面设计的一般要求 (11)5,4.2纵坡的确定 (12)5.4.3竖曲线半径确定 (12)5.4.4竖曲线长度确定: (12)5.4.5 竖曲线要素计算 (12)5.5平纵组合设计 (14)5.5.1 组合原则 (14)5.5.2 组合方式 (14)5.6平面纵面成果汇总 (14)6. 路基设计 (14)6.1 横断面布置 (14)6.2 路拱横坡 (15)6.3超高及加宽 (15)6.5设计成果 (15)7路面结构设计 (15)7.1 路面类型的确定 (15)7.1.1 路面类型的确定 (15)7.1.2 确定路基潮湿类型及土基回弹模量 (16)7.1.3 轴载分析 (16)7.1.3.1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以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时 (16)7.1.3.1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 (17)7.1.4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18)7.2 沥青路面设计计算 (18)7.2.2 按容许弯沉计算路面厚度 (19)7.2.3 水泥碎石层的确定的 (20)7.2.3 .1 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 (21)7.2.3 .2按容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 (21)7.3 最大拉应力的验算 (22)7.4 路基路面成果 (22)8道路排水设计 (22)8.1 排水的目的与要求 (22)8.2排水系统设计 (22)8.3地面排水构造物设计 (23)8.3.1路基排水设计 (23)8.3.2 沥青路面排水设 (23)8.3.2.1路面排水: (23)8.3.2.2中央分隔带排水: (24)8.3.2.3 路肩排水: (25)9 挡土墙的设计 (25)9.1说明 (26)9.1.1设计说明 (26)9.1.2计算方法说明 (26)9.2挡土墙尺寸拟定 (26)9.3挡土墙验算 (27)10 涵洞设计 (30)11设计成果 (30)11.1主点坐标 (30)11.2 (30)1设计资料1.1 交通量资料实测交通量资料车型交通量(辆/日)特大型货车178大中型货车276小型货车309大中型客车383小型客车1024拖拉机1675摩托车432自行车192531.2地形地貌以及工程地质资料本段黄河上游山岭区,设计路段中部有一片大致的顺着河流方向冲积平原地带,土壤肥沃,物阜人丰,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多属硬粘性土地区,地温较高,地下水一般为4~5米,地表水主要有河流、水塘、溪流、水库的地表水构成,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水位及水量受降水量影响不大。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下面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关于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为使纵坡设计经济合理,必须在全面掌握勘测资料基础上,结合选(定)线的纵坡安排意图,经过综合分析、反复比较定出设计纵坡。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为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各项规定。

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缓坡。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

越岭线压口附近的纵坡应尽量缓一些。

3.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于、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加以处理,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

4.一般情况下山岭重丘区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

;即纵向填挖平衡设计。

5.平原微丘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或池塘、湖泊分布较广,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上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

;即包线设计。

6.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桥引道及隧道两端接线等,纵坡应和缓、避免产生突变。

交叉处前后的纵坡应平缓一些,
7.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纵坡

纵坡

顺着公路前进方向的上下坡,叫公路纵坡。

它与汽车的动力特性、安全正常有很大关系。

公路纵坡包含最大纵坡、最小纵坡、最大(或陡坡)的缓坡,以及相应坡长。

最大纵坡是指载重汽车在油门全开的情况下持续以等速行驶时所能克服的坡度。

最小纵坡是根据路基边沟纵向排水的需要而产生的,一般情况下,公路纵坡等于路基边沟纵坡。

百分比法
表示坡度最为常用的方法,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水平距离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坡度= (高程差/水平距离)x100% 使用百分比表示时,
即:i=h/l×100%
例如:坡度3% 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最小坡长的限制 ①.行车平顺,避免台阶式起伏。 ②.方便司机换档。 ③.设置竖曲线要求,美观.
缓和坡段
大于限制坡长应设<3%的缓和坡段,其长度应大于最小坡长。
平均纵坡
某段路线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i平=H/L(%) (1)作用: ①.衡量纵断面线型质量。 ②.可供放坡定线参考。 (2)规定 ①.越岭线高差200~500m时,i平≈5.5%为宜。 ②.越岭线高差>500m时,i平≈5.0%为宜。 ②.任何连续3km内,i平≤5.5%。 ④.要考虑公路等级影响。
4.一般情况下山岭重丘区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 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 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即纵向 填挖平衡设计。 5.平原微丘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或池塘、湖泊 分布较广,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外,还 应满足最小填上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 即包线设计。 6.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桥引道及隧道两端 接线等,纵坡应和缓、避免产生突变。交叉处 前后的纵坡应平缓一些, 7.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 利等方面的要求。
纵断面设计的一般要求 缓坡宜长,陡坡宜短
1、满足设计标准 2、尽量避免使用极限值 3、纵断面和地形协调 4、填挖平衡 5、满足最小填土高度和排水要求 6、桥头和交叉口处应该平缓 7、考虑通道和农田的要求

各级公路最大纵坡的规定
设计速度 (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最大纵坡(%)
3
4
5
6
7
8
9
• 1. 设计速度为 120km / h 、 l00km / h 、 80km / h 的 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 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值可增加1%。 • 2. 公路改建中,设计速度为 40km/h、30km/h、 20km / h 的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 最大纵坡值可增加1%。
3.1纵坡设计
最大纵坡: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使用的 最大坡度值。 1.确定最大纵坡时应考虑的因素 1)汽车的动力性能 2)行车安全、经济 3)汽车等级对纵坡的影响 4)自然条件的影响
二、最大纵坡 • 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使用的 最大坡度值。 影响因素: • 汽车的动力特性:汽车在规定速度下的爬坡能力。 • 道路等级:等级高,行驶速度大,要求坡度阻力 尽量小。 • 自然条件:海拔高程、气候(积雪寒冷等)。 纵坡度大小的优劣: • 坡度大:行车困难:上坡速度低,下坡较危险。 • 山区公路可缩短里程,降低造价。
I i i
2 y
2
式中:I —— 合成坡度(%) iy ——超高横坡或路拱横坡(%) i——路线设计纵坡度(%)
合成坡度
iH
ih
2
iz
2
iZ
iH
2
ih
2
汽车行驶在道路弯道上,除受坡度阻力外,还受 曲线阻力。如果纵坡大而曲线半径小时,由于离心力 作用会给汽车行驶造成危险。为防止汽车沿合成坡度 方向滑移,应将超高横坡与纵坡的合成坡度控制在一 定的范围之内。目的就在于尽可能的避免急弯和陡坡 的不利组合,防止因合成坡度过大而引起的横向滑移 和行车危险,保证车辆在弯道安全而顺适的行驶。 在陡坡与小半经平曲线相重叠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 下,以采用较小的合成坡度为宜。在冬季路面有积雪、 结冰的地区,自然横坡较陡峻的傍山路段以及非汽车 交通比率高的路段,合成坡度必须小于8%。
2、桥梁、隧道路线最大纵坡
比路段纵坡小 • 大、中桥≯4%
• 隧道≯3%
3.高原纵坡折减
• 1)高原为什么纵坡要折减? • 在高海拔地区,困空气密度下降而使汽车发动机 的功率、汽车的驱动力以及空气阻力降低,导致 汽车的爬坡能力下降。另外,汽车水箱中的水易 于沸腾而破坏冷却系统。 • 2 )《规范》规定:位于海拔 3000m 以上的高原地 区,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值应按表 4-5的规定予以 折减。折减后若小于4%,则仍采用4%。
3.1.2最小纵坡
为使道路上行车快速、安全和通畅,希望 道路纵坡设计的小一些为好。但是在挖 方、低填方路段以及其它横向排水不畅 路段,为保证排水需要,均应设置不小 于0.3%的最小纵坡,一般使用0.5%。当 必须设置平坡(0%)或小于0.3%的纵坡 时,其边沟应做纵向排水设计。
3.1.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即流水方 向。
第三章 道路纵断面设计
3.1纵坡设计
• 最大纵坡 • 最小纵坡 • 合成总坡 • 坡长限制 • 纵坡设计原则 变坡点:坡度大小或正负改变的点 坡长:两变坡点之间水平距离 坡度:两变坡点高程差除以坡长
Bolivia Death Road
纵断面设计
一、纵断面 沿着道路中线竖向剖面的展开图即为路线 纵断面。 二、纵断面设计 在路线纵断面图上研究路线线位高度及坡 度变化情况的过程。 里程方向比例尺1:2000 高程方向比例尺1:200
1、最大允许合成坡度值
2、最小合成坡度: 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 当合成坡度小于0.5时,应采取综合排水措施,以保 证路面排水畅通。
3.1.4坡长限制 1.最大坡长 当汽车在坡道上行驶,车速下降到最低容许速 度时所行驶的距离称为最大坡长限制。 ①.上坡时,汽车的动力性能。 ②.下坡的行车安全。 大于5%有坡长限制,大于限制坡长应设<3%的缓 坡。其长度应大于最小坡长。
路线纵断面图构成: 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 条不规则的折线; 设计线:路线上各点路基设计高程的连续。
路线纵断面图构成:
地面高程:中线上地面点高程。 设计高程:一般公路,路基未设加宽超高前的路肩 边缘的高程。 设分隔带公路,一般为分隔带外边缘。 填挖(施工)高度:横断面上设计高程与地面高程 之高差。 路堤:设计高程大于地面高程(填方)。 路堑:设计高程小于地面高程(挖方)。 纵断面设计内容:坡度及坡长 竖曲线

沿着道路中心线竖直剖切开然后展开即为道路路 线纵断面,主要反映路线的起伏、纵坡以及与原 地面的填挖情况。 纵断面设计就是要根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 级和自然地形,研究道路起伏的坡度和长度,以 便达到安全迅速、经济合理以及舒适的目的。 设计任务:1.纵断面设计,2.拉坡设计, 设计成果:1.纵断面设计图 ,2.竖曲线表
3.组合坡长 比较陡的坡,下段坡的长度有折减 可以通过平均纵坡来检验 避免合法不合理情况
3.1.5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各项规定。 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 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 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 坡夹最短长度的缓坡。(合法不合理)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 越岭线哑口附近的纵坡应尽量缓一些。 3.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 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加以处理, 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
最大纵坡的总结:
A,城市道路为公路按设计车速的最大纵坡-1。 B,大、中桥≯4% C,非机动车≯ 2.5%,>2.5%时有坡长限制(表4-12)。 D,隧道≯3% E, 海拔:公路:2000m以上,i≯8%。 3000m以上,比正常值减1~3%。 F,高寒冰冻:公路:i≯8%, 城市道路:i≯6%
在路线的平面和纵坡设计基本完成以后,检查合成坡度。如果 超过最大容许合成坡度时,可减少纵坡或者加大平曲线半径以 减小横坡,或者两方面同时减小。
iH
ih
2
iz
2
用合成坡度临界图或者公 式验算最大允许合成坡度。
无论纵坡还是横坡采用最大值,允许另一方采用不大于2%的缓 坡,同时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在超高过渡的变化处, 合成坡度不应设计为0%,当合成坡度小于0.5%时,则应采取综 合排水措施,保证路面排水通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