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十一册教案基础训练1
(六年级语文教案)练习1(国标本十一册教案)
练习1(国标本十一册教案)六年级语文教案设计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在教学中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究了每个词语不同读音的意思,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词语、运用词语的效果,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轻声这一注音方法,能区别同一词语是否轻声在词义上的区别,会运用轻声的注音方法。
2、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体会歌词中的思想感情。
3、描红古诗《示儿》,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4、写好毛笔字,学写毛笔字“陪”“将”,注意字形左窄右宽。
5、口语交际。
根据资料了解一种以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教学难点: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部分:语文与生活(一)学习第一题。
1、学生读题,要求学生自读这部分内容,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2、讨论:古诗中“妻子”该怎么读?3、教师小结:“妻子”一词的意思是妻子和子女,应该读作“qī zǐ”,“一个词尾如果是‘子’、‘儿’、‘头’,就应该读轻声”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二)学习第二题。
1、出示题目学生自读第二题。
2、学生比较,交流。
弄清里面词语的意思。
老子:(lǎo z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老聃(dān)。
(lǎo zi ) 是口语中的父亲,或者是骄傲人的自称。
地道:(dì dào ) 是指在地面下掘成的交通坑道。
(dì dao )。
1真正是有名产地出产的;2真正的;3指工作等够标准,实在。
照应:(zhào yìng )配合,呼应。
(zhào ying ) 照料。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穷人》教学案例及分析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穷人》教学案例及分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穷人》教学案例及分析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著名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
”果真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穷人”,看看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是否如他们的物质世界一样“穷”。
(板书:20穷人)(二)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我们在以前曾经学过他写的《跳水》一课。
他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
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
这篇文章写的是沙俄时期穷人的故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几个穷人?写了穷人的什么事?你感觉这些穷人怎样?你还读懂了什么?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2.检查自学情况(1)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板书:桑娜渔夫(2)学生谈谈对课文中穷人的印象。
(很善良)板书:善良学生谈谈还读懂了什么?(教师随机板书)(3)本文写作顺序?(板书:等待丈夫→抱回孩子→催促桑娜)(三)学习第一段1.自读“等待丈夫”一部分内容。
读完这部分内容,你有什么感受?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①感受到桑娜家境贫困、生活艰难。
从“补”、“破帆”、“勉强填饱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等看出桑娜家生活艰难。
②感受到桑娜勤劳能干。
引导学生说出“温暖与舒适”指的是什么?“温暖”指炉火未熄,与室外的寒风呼啸相比而言:“舒适”指地面干净、食具发亮,孩子们安静地睡着,这是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的处境相比而言。
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勤劳能干。
③体会到桑娜内心很善良,从“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等处可以看出。
)2.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感情,体会桑娜的家庭贫困、勤劳能干、心地善良。
人教版2011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案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同安第一实验小学备课用纸。
人教版培智语文十一册教案
教学进度安排表时 间内 容 备 注第一周1.南京长江大桥 9月第二周2.祖国的宝岛3.谜语第三周基础训练1 语言训练1第四周4.金色的秋天第五周5.牵牛花6.所见 10月第六周7.借条 基础训练2 语言训练2第七周8.温暖第八周9.总司令让马工10.我们的老师第九周基础训练3 语言训练3 11月第十周11.下雨了第十一周12.一只小羊羔 13.我爱我的红领巾第十二周基础训练4 语言训练4第十三周14.王冕学画 12月第十四周15.陈毅读书 16.白头翁的故事第十五周17.精彩的马戏第十六周基础训练5语言训练5第十七周18.啄木鸟 1月第十八周19.守珠待兔 20.小虫和大船第十九周基础训练6语言训练6第二十周 期末复习特教学校课时计划9月3 日课题:南京长江大桥教学目标:1.了解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的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之情。
2.了解作者介绍大桥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进而读懂自然段。
重点、难点:1.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外观、结构和作用。
2.弄清课文1、2自然段的叙述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
2.提问:谁去过南京长江大桥?请去过的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3.谈话导入。
雄伟壮丽的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跨越长江,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梁。
大桥1960年初动工,1968年全面建成通车。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加强了我国南北交通的联系,在政治、经济和战略上具有重大意义。
(二)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注意纠正读音。
3.分析字形结构,区别形近同音字。
(四)学生自读课文,巩固识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
(2)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三个观察点参观南京长江大桥的?(3)学习第1自然段。
人教版第十一册语文全册教案
1山中访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俯身凝望、津津有味、别有深意”等词2.有感情地朗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感情。
4.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学习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早晨,好清爽!(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创设悬念,揭示课题1、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4、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
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
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3、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三、学习“出门”,感受心情1、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
(心情好;高兴)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习说话。
(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
四、再读课文捕获感知1、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第十一册练习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第十一册练习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第十一册练习这个练习共安排8道训练题,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用钢笔描红。
2.了解一的变调规律。
3.按要求写词。
4.照样子扩展句子。
5.熟记成语。
6.读背谚语。
7.说话练习。
8.学写毛笔字。
1.审题。
(1)指名读题。
(2)引导学生弄清楚题目的要求。
2.指导。
(1)请学生自由试读这两行词语,注意一的声调变化。
(2)指名读,思考:一的声调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变化的?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对这两行词语进行分析比拟,从而悟出:第一行的前三个词语,一都在词末,故仍读本调第一声;后两个词语,因切、致这两个字念第四声,在第四声字前面的一应该念成第二声;第二行词语中一,后面的杯、条、本、丝都不念第四声,一在非第四声字前面声调应该变读为第四声)(3)集体读,加深体会。
(4)教师小结:一的变调是口头上的自然变化。
拼写时,声调符号仍按原调标注。
书上这样标,是为了方便我们学习一的变调规律。
3.练习。
采用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反复练读,从读中进一步体会一的变调规律。
4.反应。
(1)请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一的声调要发生变化。
(2)出示黑板或投影片,让学生认读以下词语:万一周一二十一百里挑一一夜一册一遍一阵一把一年一顶一根一心一意一前一后1.审题。
(1)指名读题。
让学生说说此题的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思考:在学过的词中有哪些词语含有看的意思?哪些词语含有走的意思?(2)同桌进行讨论,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多又正确。
(3)指名答复。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补充,答复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3.练习。
(1)请几位学生上黑板填写,其余学生填写在书上。
(2)让学生大声读读自己所填的'词语。
4.反应。
(1)同桌互查练习情况。
(2)表扬做正确的同学,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矫正性练习。
1.审题。
2.指名读题。
3.让学生说说此题要求。
4.指导。
(1)学生自由试读这两组句子。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的复习教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的复习教案第1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的复习教案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一组课文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会写本组19个生字.读读记记词语2回顾课文表达上的特点.3在课文中积累语言.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5学习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感受的方法.6背诵记忆要求的段落,并会填空.7积累关于描写大自然的诗句教学重点:背诵默写积累的内容比较多.教学难点:学习课文表达特点,学习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感受的方法.教学过程:一生字词掌握yínsòngchànghèpùbùtǐngbáshēnqūqīngshuǎngdǒuqiàoqiào lì( )( )( )( )( )( )( )( )jīngzhìyùnhán xiákèjìngmìàomìzhuīsuíxiǎoxiànghōngkǎo( )( )( )( )( )( )( )( )yīnyùn tànsuǒyǎnzòuqínmiǎnáoyóu qīnwěn shénqíyōuyǎ( )( )( )( )( )( )( )( )huānyuèqīngcuìníngjùbiànrènqīngxīndégāowàngzhòng( )( )( )( )( )( )bùjūyìgéyìwèishēnchángbiéyǒushēnyìjīnjīnlèdà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册《识字3》说课稿一、说教材:《识字3》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册的一篇识字课文。
区编教材小学语文十一册第一单元教案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区编教材)教案1、不懂就问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自由读课文,学会质疑。
善于提问,在提问中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由拼读、书写掌握新字新词。
2.通过读、问、议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懂就问。
学习重、难点:1.掌握新字、新词。
2.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
二、自学引导1.自学生字词语(1)生字我会读,会写liánɡhǎo yǎnɡ chénɡsīxiǎnɡwūyā()()()()sūn zhōnɡshān xuéxíhěn rèn zhēn.()()()xuéxíshíyào duōsīduōwèn.()(2)形进字我会辩2.理解词语、句子(1)重点词语我理解.连线糊里糊涂一个字都不会错壮着胆子一点儿声音都没有摇头晃脑大着胆子鸦雀无声没弄明白一字不错头摇来摇去(2)重点句子我理解。
3.课文内容我理解(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孙中山从此养成了(),这个习惯就是()。
三、合作探究一、谈话导入:1. 教师出示孙中山画像。
2.提问:你们认识这是谁的画像吗?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总结。
对,这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画像。
他是广东人,生于1866年,于1925年因病去世。
早年就有志反清。
曾任中国同盟国临时大总统。
遗嘱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位伟大的人物小时候是怎样求学的吗?请大家打开书看《不懂就问》一文。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画出本课的生字。
三、学习生字1.自由拼读,先自行消化较容易的生字。
2.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卡片(1)让读得好的学生领读。
(2)同桌互相认读、互相教。
(3)开火车认读生字。
苏教国标版十一册语文教案语文练习一
六年级语文练习一教案设计曹正芳审核田永凤教学目标1.语文与生活(1)认识轻声并会运用轻声这一注音方法。
(2)能区别同一词语是否轻声在词义上的区别。
2.诵读与欣赏: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体会歌词中的思想感情。
3.写好钢笔字:描红古诗《示儿》,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4.口语交际(1)通过查资料,了解一种以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2)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
5.写好毛笔字:学写毛笔字“陪”“将”,注意字形左窄右宽。
教学重点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是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学情调查1.回忆古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妻子”怎么读?与“妻子(zi)”的区别。
2.你找出了哪些这类词?3. 各组组长检查、汇报本组同学收集情况。
二、合作探究1.读《语文与生活》第一题,体会汉语中一些词语是否轻声在词义上的区别。
2. 读《语文与生活》第二题,体会每一组词语在轻读和非轻读时意思的不同,并选择一组造句。
3. 读《语文与生活》第三题,根据句意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并说说两种读法意思的区别。
你还能找出哪些这类词?说说用法。
4.观察“写好钢笔字”字帖,交流观察所得,说说诗歌书写应注意的问题并描红、临帖。
三、展示交流1.完成第二题学习。
(1)每组指派一名同学上讲台讲解一组词并造句。
(2)各小组同学相互补充。
2. 完成第三题学习。
(1)小组内讨论选择。
(2)全班交流(3)学生自由展示自己找出来的这类词,说出不同意思并造句。
(投影)3. 说观察字帖所得,交流诗歌书写应注意的问题。
投影展示学生临摹作品。
四、矫正反馈1.出示巩固案。
根据句意,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1)公安局的王干事(gànshi gànshì)办事雷厉风行,很受群众好评。
(2)妈妈经常批评我干事(gànshi gànshì)马虎。
(3)我们写文章要注意前后照应(zhàoyìng zhàoying)。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1教案设计可以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 册练习 1-教课方案设计可以文章 :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对于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 册练习 1-教课方案教课方案能够,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可贵建议!教课目的:1.语文与生活① 认识轻声这一注音方法。
② 能差别同一词语能否轻声在词义上的差别。
③ 会运用轻声的注音方法。
2.朗读与赏识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 1-教课方案教课方案可以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领会歌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课要点:语文与生活。
教课难点: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
教课过程:一.教课第一部分:语文与生活(一)学习第一题。
1.读题2.议论:古诗中“老婆”该怎么读?3.教师小结(二)学习第二题。
1.出示题目2.学生比较,沟通3.教师小结(三)学习第三题。
1.小组议论选择2.全班沟通二.教课第二部分:朗读与赏识1.自由读歌词2.指名读,正音3.议论理解4.赏识歌曲5.教师小结四.总结,部署作业第二课时教课目的:1.写好钢笔字描红古诗《示儿》,注意行款齐整,字体工整。
2.口语社交① 经过查资料,认识一种以上少量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② 会用语句通畅、条理清楚的语言介绍一种少量民族。
教课要点:口语社交教课难点:会用语句通畅、条理清楚的语言介绍一种少量民族。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认识一种少量民族。
教课过程:一.复习二.教课第三部分:写好钢笔字1.察看字帖。
2.沟通察看所得。
3.教师增补:诗歌书写应注意的问题。
4.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5.评选书写状况。
三.口语社交1.审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区微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请人选一个你认识的民族,向同学们作介绍。
2.明确口语社交要求① 介绍一种你认识的少量民族的基本状况② 语句通畅,条理清楚内容归纳:这篇介绍了对于练习1,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 册练习 1-教课方案教课方案能够,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球的特点和人类对地球的依赖。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学会课文中的重点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对地球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
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理解地球的独特性和人类对地球的依赖。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地球的美丽景象,引发学生对地球的关注。
提问:你们知道地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为什么我们说只有一个地球?2.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讨论地球的特点和人类对地球的依赖。
3.生字词学习教师展示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书写。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4.课文理解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
5.重点句型学习教师展示重点句型,让学生模仿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练习运用重点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6.小组讨论地球为什么只有一个?人类应该如何保护地球?每个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7.环保行动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垃圾产生等。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互相鼓励。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并解释其意思。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互动环节,如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地球与人类的关系,以加深对地球独特性和依赖性的理解。
结合课文中的描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地球的重要性和人类应该如何行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归纳能力。
2.教学难点补充: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地球资源消耗的动画图表,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
新十一册练习教案
十三岁的际遇(第一课时)一、自习目标:1、熟读课文,从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理清结构,领悟文章表达的情意。
2、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语汇。
二、自学提纲:基础知识部分:1、解题:“际遇”即“遭遇”之意,不过多指好的。
“十三岁的际遇”则指作者十三岁时就被“北大”破格录取一事。
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从七岁到十六岁的一段生活,抒发了对“北大”的无限感激和热爱之情。
2、利用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不系.之舟()蓦.然()安恬.()穹.隆()沉淀()积攒.()絮.语()摒.弃()迸.溅()樯.橹()犀.利()弹.指()撷.取()呜咽.()骤.然()白驹.过隙.()()惆怅..()()..()()徜徉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犀利:稚气:絮语:古朴:凝重:尘缘:涉足:安恬:撷取:惆怅:徜徉:穹窿:沉淀:呜咽:迷离:绅士风度:通幽曲径:似曾相识:白驹过隙:茫然若失:一视同仁:阅读体会部分:4、结合练习一,把握文章结构、大意。
本文用空行隔开为三个部分。
这三部分以情感为线穿连。
孩时的梦想向往,在北大时的求知成熟,未来的归依眷恋凝成一条浓厚的情感线贯穿全文,展现了北大对学子的精神魅力。
请你用文中的话将每部分的大意补充完整。
第一部分(1—5节):写作本文的缘起。
第二部分(6 —12节):北大为每个学子展示了。
这是文章的文体部分,这一部分是从、两个方面去写北大的。
第三部分(13 —17节):写我是。
5、作者田晓菲在这篇文章中抒发了她对北大的深厚感情,文中哪些内容或语句具体表达了这种深情?请你用“”在书上划出来并在旁边做批注。
6、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出提示性的词语。
7、在笔记本上摘录你喜欢的精彩语句和片段。
8、请你模仿这个排比句,写出自己的渴望。
例: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仿:我渴望,渴望,渴望,,。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穷人》教学案例及分析(精选13篇)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穷人》教学案例及分析(精选13篇)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穷人》及分析篇1《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求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下面就结合语文课《穷人》的教学片断,谈谈在教学中学生朗读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
一、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自由读“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描写桑娜心里的这一部分内容,想一想,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全体学生自由朗读后讨论)生1:我觉得读出桑娜这时心神不安,很紧张、害怕,因为桑娜这时抱回两个孩子后,心里一直害怕有丈夫回来后会责怪自己,会骂自己。
(指名该生朗读)生2:我觉得要读出桑娜担心、后悔的语气,因为桑娜这时心里想丈夫会埋怨她自己都五个孩子了,生活够苦得了,再加上两个,今后的生活怎么过呢?(指名该生朗读)师:大家对这两位同学的朗读有什么感受和评价吗?生3:我觉得前一位同学读得好,能让人感觉到桑娜心里的紧张、害怕,但读时的表情表现的不够好。
生4:我觉得这两位同学都读得很好,都能读出桑娜此时既紧张又害怕,既担心又后悔的心情,让我感觉到仿佛她就是桑娜。
师:刚才同学们都能站在桑娜的角度上来理解,读出了自己的感受,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感情十分丰富,下面就请大家用自己的感受来朗读这几句话。
(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生5朗读)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样?生6:我觉得他在读“……是他来啦?……不,还没来!”时能注意到省略号的停顿读出桑娜的担心、害怕,但读得太快了一点,应该慢一点,让人感觉到她在反复思考。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1-教案设计可以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1-教案设计可以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1-教案教学设计可以,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教学目标:1.语文与生活①认识轻声这一注音方法。
②能区别同一词语是否轻声在词义上的区别。
③会运用轻声的注音方法。
2.诵读与欣赏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1-教案教学设计可以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体会歌词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语文与生活。
教学难点:熟读并背诵《爱我中华》。
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部分:语文与生活(一)学习第一题。
1.读题2.讨论:古诗中“妻子”该怎么读?3.教师小结(二)学习第二题。
1.出示题目2.学生比较,交流3.教师小结(三)学习第三题。
1.小组讨论选择2.全班交流二.教学第二部分:诵读与欣赏1.自由读歌词2.指名读,正音3.讨论理解4.欣赏歌曲5.教师小结四.总结,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写好钢笔字描红古诗《示儿》,注意行款整齐,字体工整。
2.口语交际①通过查资料,了解一种以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②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
教学重点:口语交际教学难点: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一种少数民族。
教学过程:一.复习二.教学第三部分:写好钢笔字1.观察字帖。
2.交流观察所得。
3.教师补充:诗歌书写应注意的问题。
4.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5.评比书写情况。
三.口语交际1.审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聚居地区和风土人情、民俗习惯,请人选一个你了解的民族,向同学们作介绍。
2.明确口语交际要求①介绍一种你了解的少数民族的基本情况②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练习1,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练习1-教案教学设计可以,希望对你有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训练1
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复习关于词性的认识。
3、让学生通过比较句意,来具体体会“副词”的作用。
4、缩写句子,是训练学生抓住句子的主要成分,理解句子的重要方法。
5、具体认识四种修改符号。
6、读句子理解括号里的问题,训练学生确切理解句意,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
7、对话练习。
让学生体会交谈方式的特点和方法,从而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8、阅读训练。
要求读懂短文的意思,正确回答问题。
9、作文训练,按照命题写短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题、四题、五题,对话训练、阅读训练及作文训练。
教学难点是三题,阅读训练及作文训练。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拼音,写一段话。
wǒ hé jiě jiě dōu ài hào dǎ pīng pāng qiú .guó qìng jié qián
yào jǔ xíng xiào pīng pāng qiú sài ,wǒ hé jiě jiě dōu bào le
míng .
1、让学生独立读拼音,想想这段话是说什么内容。
2、让学生写出这段话,教师巡视。
3、教师小结。
4、让学生读下好的句子。
我和姐姐都爱好打乒乓球。
国庆节前学校、要举行全校乒乓球赛,我和姐姐都报了名。
二、读下面的词语,指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操纵满意握手冠军灿烂
图形慈祥萌生花瓣迅速
1、先让学生读词语。
2、让学生说说每个词语是名词还是动词或形容词,师生评议。
名词:冠军图形花瓣
动词:操纵握手萌生
形容词:满意灿烂慈祥迅速
三、比较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
他们刚回来。
你去得晚了。
他们刚刚回来。
你去得太晚了。
妈妈高兴。
小刚扫地。
妈妈非常高兴。
小刚正在扫地。
1、让学生读句子,理解每组里两个句子的意思。
2、让学生体会每组里两个句子在意思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第一句“他们出去”,没有表示时间。
第二句用“刚刚”表示出去不久。
第二组第二句用“太”强调了去得晚的程度与说话的语气。
第三组第二句用上“非常”比第一句更突出了“高兴”的程度,是很“高兴”。
3、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缩写句子。
1、我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2、热闹了一提的城市在雨总渐渐安静下来。
3、全场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4、他在校园的路灯下面读外语。
1、让学生先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1)让学生读完句子说说句子的主语、谓语部分)
(2)让学生练习缩写、教师巡视。
(3)教师小结。
(4)让学生读缩写完的句子。
二、读下面的两句话,看看修改前后有什么不同。
再说说这里用了哪几种修改文章的符号。
1、这个故事妈妈讲给我听的,很趣味。
你想听吗!
2、昨天下午我象李林借了两本小人书和小学生做文选,一早就把二本书了还。
让学生认真读句子,了解为什么要这样修改。
(2)让学生分别指出四种修改符号,并明白它们的用法,教师小结。
三、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小兔子挖了农民伯伯种的萝卜,它把萝卜藏在草堆里。
(谁挖了谁的萝卜?谁把萝卜藏在草堆里?)
2、玲玲把珍珍撞倒在地上,老师把她扶起来?
(谁把谁撞倒在地上?谁把谁扶起来?)
3、例明被李医生送到医院,他生了急病。
(谁送谁到医院?谁生了急病?)
4、李华被张老师背着去教室,他的腿跌伤了。
(谁背谁去教室?谁的腿跌伤了?)
(1)让学生认真读句子,理解句子大意司。
(2)回答括号里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对话
先学对话。
再选择学习生活中的一件事练习对话。
刘平:张虹,开学后你们班写了几篇作文啦?
张虹:两篇。
你们班呢?
刘平:我们班也写了两篇。
你们写的两篇作文题目是什么?
张虹:第一篇是《难忘的一件事》,第二篇是《一个勤学好问的同学》。
刘平:哦。
我们写的也是这两个题目。
张虹,你第一篇作文写了什么事啊?
张虹:我写参观展览会的事。
你呢?
刘平:我写慰问军属王大娘。
张虹:刘平,同学们都说你作文写得好,说说你是怎样练习写作文的,好吗?
刘平:我是这样做的:上课时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读书,平时多读抱,还要多写多改,这样坚持下来,我觉得很有收获。
张虹:你说得对!以后,我一定要样成多读多写的好习惯,争取把作文写得更好。
1、先让学生读懂对话的意思,理解句子意思。
2、分角色对话,进行熟练交谈的训练。
3、在学生对这篇对话理解并能熟练对话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选择学习生活中的一件事,依照本次对话,自己组织语言练习对话。
4、教师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阅读
读下面一篇短文,回答问题。
1、这篇短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2、作者是怎样把林小英做的事讲具体的?
她做得对
上课铃响过了,老师走进教室,看了看黑板,问?“怎么值日声不擦黑板呢?”
坐在第一排的林小英站起来走上讲台,拿起黑板擦默默地擦起来。
她认真地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老师看她坐好了,便说:“每个人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才好。
你看,由于自己的疏忽,影响同学们上课啦!”
突然,不知道谁叫出声来:“今天不是她值日!”同学们悄悄地以来起来。
这时,一位女同学满面通红地站起来,难为情地说:“今天是我值日,我忘记了……”听了这位同学说的话,大家想林小英投去赞许的目光。
1、让学生认真读课文,理解意思。
2、让学生读问题后带着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
3、指名回答问题,师生评议。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叙述作文
以“××做得对”或“一件好事”为题目,写一篇短文。
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完整,把人物的表现写得具体。
指导学生读题目,理解题意,弄清习作要求。
2、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择确定写谁写什么事。
3、指导学生按要求考虑怎样把事情经过表达清楚、写完整,把人物的表现写具体。
(可引导学生体会并仿照《林小英做得对》的写法,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把自己想表达的事情写出来。
题目中人由学生填上被写人的姓名或称谓)
4、让学生写,教师巡视并加以指导。
5、教师小结。
如:
一天中午,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
她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枚一元钱的硬币,她连忙捡了起来,问周围的同学有没有丢钱的,同学们都说没有丢。
怎么办呢?她突然想起今天是周老师值班,就连忙跑到周老师跟前,把钱交给了周老师。
大家都说××做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