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教案
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教案第一章:中枢神经系统的概述1.1 引入:介绍中枢神经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性。
1.2 内容:讲解中枢神经系统的定义、位置和作用,以及与周围神经系统的关系。
1.3 活动: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1.4 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图,并简要描述其组成。
第二章:脑的组成与功能2.1 引入:介绍脑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脑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重要性。
2.2 内容:讲解脑的组成(大脑、小脑、脑干、间脑)、功能及其分工。
2.3 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脑各部分的功能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脊髓的组成与功能3.1 引入:介绍脊髓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脊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3.2 内容:讲解脊髓的组成、功能及其与大脑的联系。
3.3 活动:学生观察脊髓的模型或图片,了解其结构特点。
3.4 作业:要求学生绘制脊髓的结构图,并简要描述其组成和功能。
第四章: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功能4.1 引入:介绍中枢神经系统对身体的调节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的整体功能。
4.2 内容:讲解中枢神经系统对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调节原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4.3 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中枢神经系统在不同情境下的调节作用。
第五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治疗5.1 引入:介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及其影响,引导学生关注中枢神经系统健康。
5.2 内容:讲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重点介绍一些常见疾病。
5.3 活动:学生分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案例,分析其病因、症状和治疗策略。
第六章: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6.1 引入:介绍大脑皮层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激发学生对大脑皮层功能的好奇心。
6.2 内容:详细讲解大脑皮层的分区、功能及其与行为的关系。
6.3 活动: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功能。
6.4 作业: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大脑皮层功能的小海报。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第一节全身麻醉药学习要点全身麻醉药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可逆性引起意识、感觉和反射消失的药物。
该类药物可使骨骼肌松弛,便于进行外科手术。
一、药物分类根据给药途径,该类药物可分为吸入性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
1.吸入性麻醉药:乙醚、氟烷、异氟烷、恩氟烷、七氟烷及氧化酯等。
2.静脉麻醉药:硫喷妥钠、氯胺酮、丙泊酚、羟丁酸钠、依托米酯等。
全麻药的作用机制至今尚无定论。
类脂质学说认为,全麻药脂溶性较高,能渗入细胞膜的脂质层和进入胞内,引起细胞膜和细胞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改变,干扰大脑神经细胞功能,从而引起全身麻醉。
麻醉强度与其油/气或油/水分配系数成正比。
二、吸入性麻醉药常用的吸入麻醉药有麻醉乙醚、氟烷、甲氧氟烷、恩氟烷、异氟烷、七氟烷、地氟烷及氧化亚氮等。
其作用特点是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根据临床指征可将麻醉过程典型地分为四期,依次为镇痛期、兴奋期、外科麻醉期及麻醉中毒期。
麻醉乙醚虽然安全范围大、毒性反应小,但由于其兴奋期长以及易燃易爆等,已少用。
各种氟烷的化合物均具有不燃不爆炸,作用强,麻醉诱导迅速,麻醉平稳,恢复亦快等特点。
其中氟烷对肝和心的毒性较大;甲氧氟烷对肝、肾有损伤作用;恩氟烷对肝、肾的影响轻小,但对呼吸有抑制作用;异氟烷及七氟烷在肝、肾、呼吸方面的不良反应更小。
三、静脉麻醉药常用的静脉麻醉药有硫喷妥钠、氯胺酮、羟丁酸钠、依托米酯等。
硫喷妥钠作用迅速,由于再分布的原因,维时较短,为了维持麻醉需重复给药。
多用于诱导麻醉及短时手术的麻醉,其肌肉松弛作用较差,且可产生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及呼吸抑制。
氯胺酮的作用较特殊,可阻断痛觉的传导,同时又兴奋脑干及边缘系统,引起痛觉消失而仍有部分意识存在,被称为分离麻醉。
其麻醉起效快,镇痛作用强,维持时间短,苏醒期较长。
用于短时体表小手术及诱导麻醉。
该药对心血管有明显的兴奋作用,用药后可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
丙泊酚麻醉诱导及苏醒迅速,维时较短,多用于诱导麻醉及短小手术的麻醉。
中枢神经系统名词解释
中枢神经系统名词解释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主要神经系统之一,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
本文将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复杂的系统。
1. 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大脑表面的灰质层,由数十亿神经元组成。
它是大脑的主要功能区之一,控制人类的思维、感觉、记忆、学习、语言和运动等高级功能。
大脑皮层分为左右两半球,分别控制身体的对侧部分。
2. 小脑小脑位于大脑后部,主要控制身体的协调和平衡。
它接收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并将其与运动指令结合起来,从而使身体的运动更加流畅和协调。
3. 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位于脊柱内。
它负责传递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和运动指令。
脊髓中有许多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它们组成了脊髓的神经元网络。
4. 神经元神经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们是负责传递神经信号的细胞。
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细长的轴突和许多支持轴突的树突,以及一个细胞体。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连接,形成神经元网络。
5. 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神经信号的连接点。
它由一个轴突末梢、突触间隙和一个接收神经信号的树突或细胞体组成。
突触可以是兴奋性的,也可以是抑制性的,它们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传递神经信号。
6. 神经传递物质神经传递物质是神经元释放的化学物质,它们通过突触传递神经信号。
常见的神经传递物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谷氨酸、GABA 等。
神经传递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对于神经信号的传递和调节至关重要。
7.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身体各部位的调节和控制。
它通过神经元网络中的突触和神经传递物质来实现。
神经调节对于身体的正常运作和适应环境变化至关重要。
8. 感觉神经感觉神经是负责传递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的神经元。
它们将感觉信息从感觉器官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使人类能够感知外界刺激。
9. 运动神经运动神经是负责控制身体各部位运动的神经元。
它们将运动指令从中枢神经系统传递到肌肉和其他运动器官,从而使身体能够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
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1
中枢抑制过程的特征
中枢抑制过程的特征与中枢兴奋过程基本相似。 如抑制的发生需要外来刺激的作用,抑制有不同 的深度、也能扩散、集中、总和作用和后作用等。
中枢抑制过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另一种基本神 经活动,表现为某些反射活动减弱或遏止的作用。 所以,抑制过程并非简单的静息或休息,而是与 兴奋过程相对立的主动的神经活动。 中枢内的同一个神经元,在一种情况下进行兴 奋活动,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则进行抑制活动,即 两种活动在不同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
扩散
当机体的某些反射发生时,另一些与他们有协同作 用的反射也常常同时发生,互相加强,形成一个总的协 同性活动。 发生机理是中枢内神经元之间存在着辐散式的兴奋 性突触联系。
反馈
反射中枢内的某些中间神经元存在环形突触联系, 是反馈作用的结构基础。
优势现象 某一反射中枢因受到较强刺激而发生兴奋 时,它就在中枢神经系统内部占着优势,在一 定时间内成为起主导作用的优势兴奋灶。他将 抑制其他中枢原有的反射活动,并把这些反射 中枢的兴奋吸引过来,加强自己。
脑干(延髓、桥脑、中脑)
脑干网状结构的后行抑制系统:延髓 网状结构的内侧腹部和它的后行纤维 构成脑干网状结构的后行抑制系统。 这一系统兴奋时,能抑制骨骼肌的牵 张反射,使骨骼肌的紧张性下降(后 行抑制作用、抑制区)。
脑干网状结构后的行易化系统:延髓网状
结构外侧背部向桥脑、中脑延伸至间脑腹 侧的结构和它的后行纤维。他能加强骨骼 肌的牵张反射,使骨骼肌的紧张性升高 (后行易化或后行加强作用、易化区或加 强区)。
中枢突触传递特性
单向传递: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突触延搁:化学介质释放、扩散、作用后 膜 总和作用:若干个传入冲动在时间、空间 总和,去极化总和达阈电位即可爆发动作 电位。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解析
乙酰丙嗪(作用类似与氯丙嗪)
? 作用:具有镇静、降温、降压及镇吐等作用。镇
静作用强于氯丙嗪,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 用比氯丙嗪强。毒性、刺激性小。
? 应用:同氯丙嗪与哌替啶配合治疗痉挛疝,呈良
好的安全镇痛效果,此时用药量为各药的 1/3即可。
二、苯二氮卓类
? 具有抗焦虑、抗惊厥、肌肉松弛和健胃作用。 ? 代表药物: 地西泮、氯硝安定、阿普唑仓等。 ? 药动学:内服吸收迅速,肌注吸收不稳定。 ? 作用机理: 能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和
调节睡眠、觉醒及唤醒水平所必需的, 大部分内脏感觉传入信号的接收区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分类
镇静药和催眠药
中枢抑制药 安定药和抗惊厥药 镇痛药和麻醉药
C.N.S 药物
大脑兴奋药 中枢兴奋药 脊髓兴奋药
延髓(呼吸中枢)兴奋药
影响中枢神经药物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因素
? 血脑屏障,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取决于药物分子
本章结束
基本概念
? 镇静药(sedative)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
从而减弱机能活动、调节兴奋性、消除躁动不安和恢 复安静的药物。
? 催眠药(hypnotic)是能诱导睡眠或近似自然睡眠,
维持正常睡眠并易于唤醒的药物。
注意:镇静药和催眠药往往不能严格区分,高剂量催眠,低剂量 镇静。均不改变动物的基础体温或行为。所产生的是镇静、催眠 抑或镇痛作用,除剂量外,还与药物的种类和动物的种属有关。
药物是吩噻嗪类、丁酰苯类和罗夫木全碱。
一、吩噻嗪类 -二、苯二氮卓类 -三、丁酰苯类 -四、肾上腺素能 α2受体激动剂 -五、其他 --
一、吩噻嗪类
? 结构特点:
? 在C2上可以是卤素、甲氧基和乙酰基。 ? 在N10上如果是丙胺基,产生镇静作用; ? 在N10上如果是乙胺基,则为抗组胺和抗胆碱
神经系统中枢的发育和功能
神经系统中枢的发育和功能神经系统是人类重要的生物系统之一,它负责感知和处理外界信息,并协调身体各个部分的运动和功能。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本文将探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1. 胚胎期在受精卵形成后,胚胎开始分层。
在三层胚胎形成过程中,外层细胞形成了神经外胚层,最终演变为中枢神经系统。
在整个胚芽发育过程中,不同类型的细胞会迁移并聚集在特定区域,最终形成不同结构和功能的部位。
2. 神经管的形成随着分化和迁移过程的进行,神经外胚层称为神经板,接着沿着身体轴线形成了一个带状结构——神经原板。
进一步发展,这个结果便变为双缝间隙内拱起而膨大之两侧面积较大而下凹之部位称为主要槽即脊柱的内管即神经管。
3. 大脑和脊髓的发育在神经管形成后,前端的部位会进一步分化为大脑。
大脑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包括脑干、小脑、中脑、边缘系统等。
与此同时,神经管的后端将分化为脊髓,它是连接大脑和身体其他部分的重要通道。
4. 神经元的生成和迁移大量神经元细胞在胚胎期间生成,并通过迁移到相应的位置建立连接。
这些神经元通过纤维束互相连接起来,并形成复杂的网络系统。
这个过程对于大脑功能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1. 感知和认知中枢神经系统负责感知外界刺激,并转化为人类可以理解和处理的信号。
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皮肤等)接收外界刺激后,传递给大脑进行解读。
大脑通过多个区域的协同工作,完成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认知。
2. 运动控制中枢神经系统参与调控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人体通过大脑指令,将运动信号传递到脊髓和肌肉,从而实现精确的动作。
不同区域的协同工作使得人体可以完成复杂的协调运动,如走路、跑步、举重等。
3. 记忆和学习中枢神经系统参与记忆和学习的过程。
大脑的海马体和额叶等区域与存储和处理信息有关。
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信号,形成新的连接,并加强已有连接,从而实现记忆的形成和巩固。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ppt课件
构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由此感觉组成的感觉传 导通路即为深感觉传导通路。 躯体四肢意识性本体感 觉传导通路
躯体四肢非意识性本体
感觉传导通路
ppt课件 13
第三级 神经元
丘脑外 侧 核
第二级 神经元
延髓
第一级 神经元
躯 体 四 肢 意 识 性 本 体 感 觉 传 导 通 ppt路 课件
14
躯体四肢非 意识性本体 感觉传导通
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对肌紧张的调节抑制区易化区网状结构背外侧部包括中脑背盖网状结构内侧尾部部位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与易化区构成易化系统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引部与抑制区构成抑制系统网状脊髓束抑制n元兴奋性肌梭敏感性肌紧张和肌运动上级中枢下传通路作用特点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强在肌紧张的平衡调节中占优势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弱网状脊髓束加强n元兴奋性肌梭敏感性肌紧张和肌运动二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rigidity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
⑶ 牵涉痛(referred pain) ①定义:内脏疾病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 敏现象。 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
患病器官 体表疼痛
部 位
心 心前区
左臂尺侧
胃、胰 左上腹
肩胛间
肝、胆 右肩胛
肾脏 腹股
沟区
兰尾 上腹部
或脐区
②机制:
Ⅰ.会聚学说:
患病内脏与某 部位体表的感觉传入 纤维会聚于同一个后 角N元→痛觉错觉。
38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脊髓是完成躯体运动最基本、低位的反射中 枢。 脊髓反射:只需要脊髓存在即能完成的反射 活动。 脊 动 物:脊髓第五颈节段以下横断(保留膈 肌运动),使脊髓与延髓以上中枢离断的动物,来 研究脊髓功能。
药理学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麻痹死亡。随着苯二氮卓类在临床应 用(其优点:速效、高效、安全)在镇静催眠药中取而代之。
【常用制剂】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 Luminal鲁米那) 长、慢效类
异戊巴比妥(amobarbital,Amytal阿米妥) 中效类 司可巴比妥(secobarbital,Seconal速可眠) 短效、快效类
氧化亚氮
注射麻醉药:巴比妥类、氯胺酮、
异丙酚
一、吸入性全麻药
【麻醉分期】诱导期——外科麻醉
期——麻痹期 1.镇痛期: 麻醉开始至意识消失。 大脑皮层和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 统受到抑制, 感觉消失, 反射存在, 肌 张力正常。 2. 兴奋期 : 意识消失至眼睑反射消失 和呼吸恢复规则为止。 主皮层下中枢脱抑制。
(2)复合麻醉
(3)马的内脏绞痛
牛的保定
【注意】
(1)马静脉给药宜缓慢,并预先给予阿托品,防
止心脏传导阻滞。
(2)牛、羊、鹿等应至少提前2h禁食。
(3)怀孕动物禁用。
(4)注射疫苗期间禁用。
(5)犬、猫呕吐可用阿托品对抗。
(6)猪不敏感,不使用。
赛拉唑(Xylazole,静松灵) 【作用特点】
(1)镇痛、镇静、肌松。 (2)刺激唾液腺、汗腺分泌 (3)呼吸减慢。 【临床应用】同二甲苯胺噻嗪。
3、抗惊厥
破伤风、癫痫、高烧惊厥、药物中毒惊厥。
4、中枢性骨骼肌松驰
较强的肌肉松驰作用,可缓解动物去大脑僵直,临床可用于 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劳损所致肌僵直。
【作用机制】
作用于大脑的边缘系统和脑干的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
统,主要是通过加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 γ- 氨基丁酸( GABA )的抑 Cl制性作用来实现的。
2.《药物化学》第七版教案(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
教案(理论)章节名称 第三章 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失常药(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 第 3 课次 总 课次 教学时数 2 授课教师【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精神失常药、中枢兴奋药和镇痛药的发展和结构类型。
2.掌握代表药物的化学结构、命名、理化性质、体内代谢。
3.熟悉各类药物的结构改造方法、构效关系、和药物作用的靶点。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课件教学问答法【参考资料】《药物化学》 主编:尤启东 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物化学》课件【重点与难点】重点:异戊巴比妥、地西泮、苯妥英钠、氯丙嗪的命名、理化性质、合成。
难点:巴比妥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复习提问 5分钟 导入新课3分钟 展示目标 3分钟 课堂讲授 140分钟 课堂小结7分钟 布置作业2分钟【教学内容纲要】第一节 镇静催眠药 (Sedative-hypnotics )镇静催眠药没有共同的结构特征,属结构非特异性药物,即不作用于专一的受体,结构非特异性药物作用的强弱主要与理化性质有关。
静催眠药镇按照结构类型主要有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和其他类。
1.巴比妥类 以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 )为例:N NOO O CH 3CH 2H H巴比妥类药物为取代的丙二酰脲类化合物,其母体结构为嘧啶三酮。
分子中的内酰亚胺结构能够互变为烯醇式而呈弱酸性,pKa 为7.4,溶于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中。
由于苯巴比妥的酸性比碳酸还弱,所以苯巴比妥钠的水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 2,可析出苯巴比妥沉淀。
巴比妥类化合物分子结构中2个亚氨基上的氢被全部取代,则化合物失去中枢抑制作用,其中1个氢被取代仍保留生物活性。
巴比妥类药物属非特异性结构类型药物,其作用的强弱、快慢和作用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及体内代谢是否稳定。
巴比妥类药物的酸性对药效很重要,因为药物通常以分子形式吸收而以离子形式作用与受体,因而要求有适当的解离度。
在生理pH7.4的条件下,巴比妥类药物在体内的解离程度不同,透过细胞膜和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的药物量也有差异,表现在镇静催眠作用的强弱和作用的快慢也就不同。
人解习题解答--神经系统
第三章神经系统(128)3. 简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脊神经、脑神经、和支配内脏的自主神经组成,自主神经又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4. 试述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
在神经细胞膜上,存在大量的Na+通道和K+通道,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大小主要由这些离子通道开放的程度所决定。
我们已经知道,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在数值上接近于K+的平衡电位,膜的通透性主要表现为K+的外流。
当细胞受到一个阈刺激或阈刺激以上强度的刺激时,膜上的离子通道将被激活。
由于不用离子通道激活的程度和激活的时间不同,当膜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时,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将产生巨大的变化。
11. 反射弧由那些部分组成试述其各部特点。
由五部分组成:(1)感受器:感受内外环境刺激的结构,它可将作用于机体的刺激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
(2)传入神经:由传入神经元的突起所构成。
这些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背根神经节或脑神经节内,与感受器相连,将感受器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
(3)神经中枢:为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一个简单的和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所涉及的中枢范围是不同的,需要这些部位的神经元群共同协调才能完成正常的呼吸调节活动。
(4)传出神经:由中枢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构成,如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把神经冲动由中枢传到效应器。
(5)效应器:发生应答反应的器官,如肌肉和腺体等组织。
15. 何谓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试以浅感觉和深感觉为例,说明其感觉传导通路。
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感觉冲动沿特定的感觉传导通路传送到大脑皮质的特定部位进而产生特定感觉的传导径路。
躯干、四肢浅感觉的传导通路: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构成脊神经中的感觉纤维,分布到皮肤和黏膜内,其末梢形成感受器。
中枢突经由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在脊髓灰质后角内更换神经元。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习题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一、名词解释1、神经递质:2、突触:3、运动终板:4、运动单位:5、牵张反射6、脊休克:7、强化:8、突触后电位9、突触前抑制10、突触后抑制二、判断题1、神经递质全部都贮存在突触小体中。
2、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过程中,突触后膜对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特别是钾离子通透性升高。
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具有局部电位性质,可以总和。
4、中枢神经系统内,一个神经元兴奋,必然引起另外引起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反应。
5、中枢递质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包括兴奋性和抑制性递质。
6、痛觉是没有适宜刺激的一种特殊感觉,任何刺激只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成为伤害性刺激,必然引起痛觉。
7、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既有抑制作用也有加强作用。
8、脊休克是由于断面以下的脊髓突然失去高级中枢下行纤维的易化作用所致。
9、锥体系是完成随意运动的下行系统,而锥体外系则是完成不随意运动的下行系统。
10、所有器官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
11、β波是大脑皮层兴奋时出现的主要波形。
12、锥体系通过α运动神经元发动肌肉收缩;通过γ运动神经元调整肌梭敏感性。
13、同一神经递质在不同部位可以产生不同效应,这取决于不同的受体。
14、在骨骼肌有肌梭和腱器官两种感受器,其中腱器官是腱反射的感受器。
15、人类语言功能的左侧优势现象是先天形成,不可改变的。
参考答案1-5:×、×、√、×、√;6-10:√、√、√、×、×;11-15:√、√、√、×、×三、选择题1、神经递质贮存于:A、突触小泡中;B、突触小体中;C、突触前膜;D、突触后膜2、为保证神经冲动传递的灵敏性,递质释放后:A、不必移除或灭活;B、保持较高浓度;C、必须迅速移除或灭活;D、保持递质恒定3、脊髓的最后通路为:A、α运动神经元;B、γ运动神经元;C、大脑皮层运动区大锥体细胞;D、小脑浦肯野细胞4、脊髓突然发生横断,会出现:A、断面以下骨骼肌肌紧张增加;B、膀胱和直肠中尿、粪积聚;C、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D、发汗活动增强5、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水平切断脑干,可出现:A、肢体痉挛麻痹;B、脊髓休克;C、去皮层僵直;D、去大脑僵直6、大脑皮层自发脑电活动是:A、由阈下刺激引起;B、人工刺激感受器引起;C、时有时无的无节律性活动;D、未受任何明显外加刺激下产生7、条件反射的特征是:A、种族遗传;B、先天获得;C、数量较少;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8、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迅速;B、准确;C、持久;D、短暂9、属于条件反射的有:A、雏鸡出壳就能啄食;B、沙粒入眼就眨眼流泪;C、新生儿嘴唇触及乳头便会吸吮;D、看见酸酶唾液立即分泌10、神经细胞兴奋阈值最低,最易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A、胞体;B、树突;C、轴丘;D、轴突末梢11、中枢神经系统内化学传递的特征不包括:A、单向传递;B、中枢延搁;C、兴奋节律不变;D、易受药物等因素的影响12、E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提高了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A、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尤其是钠离子;B、钙离子和钾离子;C、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尤其是钾离子;D、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尤其是氯离子13、IPSP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后膜对下列哪种离子的通透性增加:A、钠离子;B、钙离子;C、钾离子和氯离子,尤其是氯离子;D、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尤其是钾离子14、、兴奋性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相同点是:A、突触后膜电位去极化;B、是递质使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的结果;C、都可向远端传导;D、都与后膜对钠离子通透性降低有关15、决定反射时长短的主要因素是:A、神经纤维传导速度;B、感受器兴奋性;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D、刺激强度的高低16、侧枝抑制的形成是由于:A、兴奋性递质释放量减少;B、轴突末梢去极化;C、兴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D、兴奋递质破坏过多1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活动减弱的原因在于:A、突触前神经元活动减弱;B、兴奋性突触释放递质少;C、后膜电位超极化;D、轴丘始段去极化18、对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错误的叙述是:A、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B、受到破坏时,处于昏睡状态;C、是一个多突触接替的上行系统;D、不易受药物的影响19、对痛觉叙述错误的是:A、痛觉是一种复杂的感觉,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和防卫反应;B、内脏病变可引起牵涉性痛;C、内脏痛与快痛都是伤害性刺激作用的结果;D、内脏痛与慢痛不同,前者发生时没有情绪变化20、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A、腱反射;B、屈肌反射;C、对侧伸肌反射;D、肌紧张21、快速叩击肌腱时,刺激哪一种感受器引起牵张反射:A、腱器官;B、肌梭;C、游离神经末梢;D、皮肤触觉感受器22、对锥体外系不正确的叙述是:A、它的皮层起源涉及大脑皮层各区;B、皮层起源的锥体外系与锥体系起源不相重叠;C、锥体外系对机体影响是双侧性的;D、其作用主要在于调节肌紧张,协调肌群运动23、下列哪项不属于下丘脑的功能:A、调节体温;B、调节肌紧张;C、调节内分泌;D、调节摄食活动24、按照频率由高到低次序排列,脑电波类型的顺序应是:A、β、α、θ、δ;B、α、β、θ、δ;C、θ、δ、β、α;D、β、θ、α、δ25、人在紧张状态时脑电活动主要表现是:A、出现α波;B、出现β波;C、出现θ波;D、出现δ波26、关于条件反射错误的叙述是:A、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数量无限;B、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应用而形成;C、建立后可以消退;D、人类和高等动物建立条件反射还需要皮层下中枢参与27、下列哪项指标较适用于检查睡眠的深度:A、体温变化;B、脉搏变化;C、血压变化;D、唤醒阈或脑电图28、作为神经递质的必要条件不包括:A、其作用能被人工模拟;B、能与突触后膜相应受体结合,产生特定生理效应;C、发挥作用后被排出体外;D、神经元本身能合成并贮存之29、与EPSP产生有关的是:A、兴奋性递质使突触后膜对钾离子、氯离子通透性增大;B、是一种超极化电紧张电位;C、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对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的通透性,尤其是钠离子通透性增大;D、钾离子内流,膜电位降低30、δ波称为睡眠型脑电波,若在非睡眠状态下出现常表示:A、极度疲劳或深度麻醉;B、困倦;C、注意力过度集中;D、精神紧张31、关于异相睡眠时相的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B、去同步化脑电波;C、唤醒阈增高;D、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活动不稳定32、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是:DA、作用较广泛;B、机体安静时活动较弱;C、动员能量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D、促进消化和吸收33、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错误的是:A、生理完整性;B、绝缘性;C、相对不疲劳性;D、单向传导34、突触前抑制的特点错误的是:A、突触前膜去极化;B、持续时间长;C、潜伏期较长;D、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35、对脑电波不正确的叙述为:A、觉醒状态可记录到脑电波,睡眠状态记录不到;B、清醒安静闭目时出现α波;C、脑电波由快波变为慢波时,提示;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加强;D、睡眠过程中脑电既可有快波又可有慢波参考答案1-5:A、C、A、B、D;6-10:D、D、C、D、C;11-15:C、A、C、B、C;16-20:C、C、D、D、D;21-25:、B、B、B、A、B;26-30:D、D、C、C、A31-35:A、D、D、D、A四、简述题1、简述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
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习题答案
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理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苯二氮卓类的作用机制是〔 B 〕A直接抑制中枢神经功用B增强GABA与GABA A受体的结合力C作用于GABA受体,促进神经细胞膜去极化D诱导生成一种新的蛋白质而起作用E以上都不是2、吗啡不会发生下述哪一作用〔 D 〕A呼吸抑制B止咳作用C体位性低血压D肠道蠕动添加E支气管收缩3、解热镇痛药镇痛的主要作用部位是〔 D 〕A脊髓胶质层B丘脑内侧核团C脑干网状结构D外周E脑室与导水管周围灰质部4、用苯巴妥类镇静催眠药治疗失眠症,醒后思睡、乏力,这是药物的〔 C 〕A治疗作用B反作用C后遗作用D继发作用E选择性作用5、地西泮与苯巴比妥比拟其催眠作用的主要特点是〔 C 〕A作用时间长B起效快C不清楚延长快波睡眠D能延长快波睡眠E能延伸快波睡眠6、地西泮〔安宁,diazepam〕不具有以下哪种作用〔 B 〕A抗焦虑作用B抑制心脏C抗惊厥、抗癫痫、D中枢性肌松作用E镇静、催眠作用7、以下何种疾病不是吗啡〔morphine〕的顺应症〔 E 〕A严重的创伤、烧伤疼痛B心肌梗死惹起的剧痛C急、慢性消耗性腹泻D心源性哮喘E支气管哮喘8、小剂量阿司匹林〔aspirin〕防止血栓构成机理是〔 C 〕A抑制脂氧酶,增加PG分解B抑制脂氧酶,促进PG分解C抑制环氧酶,增加TXA2分解D抑制环氧酶,增加PGI2分解E抑制凝血酶原构成9、某人运用双香豆素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后因失眠加用苯巴比妥, 结果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比未加苯巴比妥时延长, 这是由于〔 D 〕A苯巴比妥能对立双香豆素的抗凝作用B病人对双香豆素发生了耐受性C苯巴比妥有抑制凝血酶的作用D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使双香豆素的代谢减速E以上都不对10、地西泮抗焦虑作用的主要部位是〔C〕A中脑网状结构B下丘脑C边缘系统D大脑皮层E纹状体11、苯巴比妥钠延续运用发生耐受性的主要缘由是〔E〕A再散布于脂肪组织B排泄加快C被假性胆碱酯酶破坏D被单胺氧化酶破坏E诱导肝药酶使自身代谢加快12、以下药物中t1/2最长的是〔C〕A地西泮B氯氮卓C氟西泮D奥可西泮E三唑仑13、有关地西泮的表达,错误的为〔D〕A口服的肌注吸收迅速B口服治疗量对呼吸及循环影响小C能治疗癫痫继续形状D较少量可惹起全身麻醉E其代谢产物也有作用14、苯二氮卓类中毒的特异解毒药是〔C〕A尼可刹米B纳络酮C氟马西尼D钙剂E美解眠15、苯巴比妥过量中毒,为了促使其快速排泄〔C〕A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添加肾小管再吸收B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减小,添加肾小管再吸收C碱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增加肾小管再吸收D酸化尿液,使解离度增大,增加肾小管再吸收E以上均不对16、以下巴比妥类药物中,起效最快、维持最短的药物是〔C〕A苯巴比妥B司可巴比妥C硫喷妥D巴比妥E戊巴比妥17、苯二氮卓类受体的散布与何种中枢性抑制递质的散布分歧?〔D〕A多巴胺B脑啡肽C咪唑啉Dγ-氨基丁酸E以上都不是18、惹起病人对巴比妥类药物成瘾的主要缘由是〔D〕A使病人发生欣快感B能诱导肝药酶C抑制肝药酶D停药后快动眼睡眠时间延伸,梦魇增多E以是都不是19、苯二氮卓类无以下哪种不良反响?〔 E 〕A头昏B嗜睡C乏力D共济失调E口干20、地西泮的药理作用不包括〔C〕A镇静催眠B抗焦虑C抗震颤麻木D抗惊厥E抗癫痫21、巴比妥类发生镇静催眠作用的机理是〔C〕A抑制中脑及网状结构中的多突触通路B抑制大脑边缘系统的海马和杏仁核C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下行激活系统D抑制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E以上均不是22、地西泮的抗焦虑作用主要是由于〔A〕A增强中枢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作用B抑制脊髓多突触的反射作用C抑制网状结构下行激活系统D抑制大脑-丘脑异常电活动分散E阻断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通路23、典型的镇痛药其特点是〔 E 〕A有镇痛、解热作用B有镇痛、抗炎作用C有镇痛、解热、抗炎作用D有弱小的镇痛作用,无成瘾性E有弱小的镇痛作用,重复运用容易成瘾24、吗啡常用注射给药的缘由是〔 D 〕A口服不吸收B片剂不动摇C易被肠道破坏D首关消弭清楚E口服抚慰性大25、吗啡镇咳的部位是〔 B 〕A迷走神经背核B延脑的孤束核C中脑盖前核D导水管周围灰E蓝斑核26、吗啡抑制呼吸的主要缘由是〔 C 〕A作用于时水管周围灰质B作用于蓝斑核C降低呼吸中枢对血液CO2张力的敏理性D作用于脑干极后区E作用于迷走神经背核27、吗啡缩瞳的缘由是〔 A 〕A作用于中脑盖前核的阿片受体B作用于导水管周围灰质C作用于延脑孤束核的阿片受体D作用于蓝斑核E作用于边缘系统28、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是〔 C 〕A吗啡B喷他佐辛C芬太尼 D.美沙酮 E.可待因29、哌替啶比吗啡运用多的缘由是〔 D 〕A无便秘作用B呼吸抑制造用轻C作用较慢,维持时间短D成瘾性较吗啡轻E对支气平滑肌无影响30、心源性哮喘可以选用〔 E 〕A肾上腺素B沙丁胺醇C地塞米松D格列齐特E吗啡31、吗啡镇痛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B 〕A蓝斑核的阿片受体B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C黑质-纹状体通路D脑干网状结构E大脑边缘系统32、吗啡的镇痛作用最适用于〔 A 〕A其他镇痛药有效时的急性锐痛B神经痛C脑外伤疼痛D分娩止痛E诊断未明的急腹症疼痛33、人工冬眠合剂的组成是〔 A 〕A哌替啶、氯丙嗪、异丙嗪B派替啶、吗啡、异丙嗪C哌替啶、芬太尼、氯丙嗪D哌替啶、芬太尼、异丙嗪E芬太尼、氯丙嗪、异丙嗪34、与吗啡成瘾性及戒断症状有直接联络的部位是〔 C 〕A孤束核B盖前核C蓝斑核D壳核E迷走神经背核35、阿片受体的拮抗剂是〔 A 〕A纳曲酮B喷他佐辛C可待因D延胡索乙素E罗通定36、对吗啡成瘾者可迅速诱发戒断症状的药物是〔 C 〕A哌替啶B曲马朵C纳洛酮D美沙酮E以是都不是37、吗啡无以下哪种不良反响?〔 A 〕A惹起腹泻B惹起便秘C抑制呼吸中枢D抑制咳嗽中枢E惹起体位性低血压38、以下哪种状况不宜用哌替啶镇痛?〔 C 〕A创伤性疼痛B手术后疼痛C慢性钝痛D内脏绞痛E早期癌症痛39、不用于抗风湿的药物是〔 D 〕A乙酰水杨酸B保泰松C吲哚美辛D对乙酰氨基酚E布洛芬40、保泰松不作为抗风湿首选药的主要缘由是〔 B 〕A抗风湿作用不强B不良反响多C口服吸收不好D作用持久E可诱导肝药酶41、布洛芬主要用于〔 C 〕A冠心病B心源性哮喘C风湿性关节炎D人工冬眠E镇静催眠42、胃肠反响较轻的解热镇痛抗炎药是〔 D 〕A乙酰水杨酸B保泰松C吲哚美辛D布洛芬E甲芬那酸43、有关乙酰水杨酸的描画,错误的选项是〔 A 〕A碱化尿液减慢从肾排出B抑制血管璧前列腺素分解酶C胃溃疡患者禁用该药D小剂量可防止冠脉血栓构成E添加双香豆素的抗凝作用44、解热镇痛药的退热作用机制是〔 A 〕A抑制中枢PG分解B抑制外周PG分解C抑制中枢PG降解D抑制外周PG降解E添加中枢PG释放45、解热镇痛药的镇痛作用机制是〔 C 〕A阻断传入神经的激动传导B降低觉得纤维感受器的敏理性C阻止炎症时PG的分解D激动阿片受体E以上都不是46、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的是〔 B 〕A水杨酸钠B阿司匹林C保泰松D吲哚美辛E对乙酰氨基酚47、可防止脑血栓构成的药物是〔 B 〕A水杨酸钠B阿司匹林C保泰松D吲哚美辛E布洛芬48、阿司匹林防止血栓构成的机制是〔 C 〕A激活环加氧酶,添加血栓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构成B抑制环加氧酶,增加前列环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构成C抑制环加氧酶,增加血栓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构成D抑制环氧酶,添加前列环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构成E激活环加氧酶,增加血栓素生成,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构成49、布洛芬的主要特点是〔 D 〕A解热镇痛作用强B口服吸收慢C与血浆蛋白结合少D胃肠反响较轻,易耐受E半衰期长50、支气管哮喘病人禁用的药物是〔 B 〕A吡罗昔康B阿司匹林C丙磺舒D布洛芬E氯芬那酸二、多项选择题1、地西泮能惹起〔ABCD 〕A嗜睡B头昏C耐受性D习气性E再生阻碍性贫血2、吗啡镇痛作用的主要部位是〔ADE 〕A脊髓胶质区B大脑边缘系统C中脑盖前核D丘脑内侧核团E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3、〝阿司匹林哮喘〞的发生是〔ACD 〕A与抑制PG的生物分解有关B以抗原-抗体反响为基础的过敏反响C白三烯等物质生成添加D与β2受体的功用有关E因5-HT生成增多4、苯二氮卓类具有以下哪些药理作用?〔ABC〕A镇静催眠作用B抗焦虑作用C抗惊厥作用D镇吐作用E抗晕举措用5、关于苯二氮卓类抗焦虑作用,以下表达哪些正确?〔ABCDE〕A小于镇静剂量即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B抗焦虑作用的部位在边缘系统C对继续性症状且选用长效类药物D对连续性严重焦虑者宜选用中、短效类药物E.地西泮和氯氮卓是常用的抗焦虑药6、苯二氮卓类能够惹起以下哪些不良反响?〔ABCDE〕A嗜睡B共济失调C依赖性D成瘾性E临时运用后突然停药可出现戒断症状7、关于苯二氮卓类的不良反响特点,以下哪些是正确的?〔ABCDE〕A过量致急性中毒和呼吸抑制B平安范围比巴妥类大C可透过胎盘屏障和随乳汁分泌,孕妇和哺乳妇女忌用D临时作药仍可发生耐受性E与巴比妥类相比,其戒断症状发作较迟、较轻8、巴比妥类能够出现以下哪些不良反响〔ABCDE〕A眩晕、疲倦B肉体运动不协调C偶见致剥脱性皮炎D中等剂量即可轻度抑制呼吸中枢E严重肺功用不全或颅脑损伤致呼吸抑制者禁用9、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的特点是〔ABCDE〕A延续久服可惹起习气性B突然停药易发作反跳现象C临时运用突然停药可使梦魇增多D临时运用突然停药可使快动眼时间延伸E临时运用可以成瘾10、关于巴比妥类剂量的表达,以下哪些是正确的?〔ABCDE〕A小剂量发生镇静作用B必需用到镇静剂量才有抗焦虑作用C剂量由小到大,可相继出现镇静、催眠、抗惊厥、麻醉作用D中等量可轻度抑制呼吸中枢E10倍催眠剂量可致病人死亡11、关于苯二氮卓类的作用机制,以下哪些是正确的?〔AE〕A促进GABA与GABAA受体结合B促进Cl-通道开放C使Cl-开放时间处长D运用权Cl-内流增大E运用权Cl-通道开放的频率添加12、对快波睡眠时相影响极小的药物是〔BD 〕A苯巴比妥B水合氯醛C甲丙氮酯D地西泮E戊巴比妥13、吗啡禁用于〔ABCDE 〕A哺乳妇女止痛B支气管哮喘病人C肺心病病人D肝功用严重减退病人E颅脑损伤苏醒病人14、阿片受体拮抗剂有〔AE 〕A纳洛酮B二氢埃托啡C芬太尼D烯丙吗啡E纳曲酮15、阿司匹林惹起的哮喘是由于〔BD 〕A抗原抗体反响B抑制环氧酶分解PG C抑制肾上腺素的分解D白三烯及其它脂氧酶代谢产物添加E促进组胺释放16、乙酰水杨酸的不良反响有〔ABCD 〕A凝血阻碍B过敏反响C胃肠道反响D水杨酸反响E体位性低血压17、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特点是〔ABCD 〕A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B对慢性钝痛效果好C镇痛作用机制是防止炎症时PG分解D常与其他解热镇痛药配成复方运用E对锐痛和内脏平滑肌绞痛也有效18、阿司匹林惹起胃出血和诱发胃溃疡的缘由是〔CD 〕A凝血阻碍B变态反响C局部抚慰D抑制PG分解E水杨酸反响三、填空题1、苯二氮卓类_____ 睡眠诱导时间,睡眠继续时间。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二版第三章神经系统
细肌丝与粗肌丝结构示意图
Ca++通过和肌钙蛋白结合,诱发横桥和肌动蛋 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图
肌钙蛋白是含有三个亚单位的复合体。亚单位I、 亚单位T和亚单位C分别对肌动蛋白、原肌球蛋 白和Ca++。
三、骨骼肌收缩全过程(兴奋-收缩耦连)
1.兴奋传递
2.兴奋-收缩(肌丝滑行)耦联
运动神经冲动传至末梢
↓
体表感觉区
二、神经系统的躯体运动功能
• (一)脊髓的躯体运动功能 • 1.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 2.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 • 3.脊休克 • (二)脑干对骨骼肌运动的控制 • 主要对肌紧张的调节 • (三)小脑的躯体运动功能 • 维持姿势平衡;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Βιβλιοθήκη (四)大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疲劳性。 • (二)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中的传导 • 1.无髓纤维:连续而均匀的传导。 • 2.有髓纤维:跳跃传导。 传导速度快,节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三章 神经系统
教学内容
• 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及活动 • 神经系统解剖 • 神经系统功能
教学目标
• 熟悉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及活动 • 了解突触的结构及传递 • 掌握骨骼肌收缩的机制 • 掌握神经发射活动的特征 • 掌握脊髓和脑的系统解剖结构 • 熟悉神经系统的功能
2.受体的类型
(1)与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 (2)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
受体、G蛋白、效应器
三、神经反射活动的特征
(一)反射 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机体在中枢神 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 应答
(二)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膝跳 反射
(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传递过程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 3.总和 4.后放
第三章 11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MND(1)
PSMA)
遗传性进行性近端脊肌萎缩(proximal hereditary progressive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 进行性延髓麻痹(progressive bulbar palsy, PBP) 原发性侧索硬化(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 PLS)
早期出现持续性腱反射亢进是ALS的一个重要标志。
② 可有麻木/疼痛等主观感觉异常,但无客观感觉障碍体征; ③ 晚期可出现延髓麻痹; ④ 病程持续进展, 最终因呼吸肌麻痹&呼吸道感染死亡, 生存
期短者数月,长者10余年或更长, 平均3~5年 。
❊FALS临床表现和散发性ALS相似,主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
症状;
无感觉异常,无肌萎缩; 可出现假性球麻痹。
辅助检查
1.神经电生理检查 (1)EMG检查:对ALS诊断有一定诊断价值; 下运动神经源性损害表现,插入电位延长,大力 收缩呈单纯相,静息状态可见纤颤电位/正锐波& 束颤电位。
2.影像学检查;
3.基因诊断:对遗传性ALS有诊断价值;
支持对症治疗;
力鲁唑(力如太)
期短者数月,长者10余年或更长, 平均3~5年 。
临床表现(ALS)
① 首发症状:
常为手指运动不灵活,无力; 手部小肌肉(大小鱼际肌&蚓状肌)萎缩,渐向前臂/上 臂/肩胛带肌发展; 萎缩肌群可伴有粗大的肌束颤动; 上肢腱反射减低&消失。
逐渐出现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
临床表现(ALS)
诊 断
世界神经病学联盟ALS临床诊断(E1 Escorial, 1994)标准
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4.视觉代表区: 位置: ⑴ 位置 : 枕叶距状裂的上下 17区 缘(17区)。 投射特点: ⑵投射特点: 视网膜的鼻侧交叉 鼻侧交叉投射到对 视网膜的 鼻侧交叉 投射到对 侧枕叶,颞侧不交叉投射到同 侧枕叶 , 颞侧不交叉 投射到同 侧枕叶。 侧枕叶。
5.听觉代表区: 听觉代表区: 位置:颞横回和颞上回(41区 42区 ⑴位置:颞横回和颞上回(41区、42区)。 ⑵ 投射特点:双侧投射,但以对侧为主。 投射特点:双侧投射,但以对侧为主。
6.嗅觉代表区:边缘叶的前底部。 6.嗅觉代表区:边缘叶的前底部。 嗅觉代表区
7.味觉代表区: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区下侧。 7.味觉代表区: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区下侧。 味觉代表区 区下侧
中枢神经系统运动机能
一、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脊髓是完成躯体运动最基本的反射中枢。 脊髓是完成躯体运动最基本的反射中枢。
(2)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 : 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 )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 张反射。 张反射。 膝跳反射、跟腱反射。 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 特点: 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 特点 : 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 , 所以其反射时很短, 所以其反射时很短 , 耗时约 0.7ms。 。 意义: 意义 : 了解神经系统的某些 功能状态。 功能状态。 如果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常 如果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 提示该反射弧的某个部分有 损伤; 若腱反射亢进, 损伤; 若腱反射亢进,说明 控制脊髓的高级中枢的作用 减弱。 减弱。
本体感觉区 内脏感觉区 听觉区 视觉区 = = = = 岛叶(第二感觉区) 岛叶(第二感觉区) 4区 又是运动区) 4区(又是运动区) 第二感觉区 + 运动辅助区 41区 42区 41区 + 42区 17区 17区
动物生理学3中枢神经系统[3]
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学习目标掌握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机能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 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运动的调节第一节 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第二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第三节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感觉机能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机能调节第六节 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机能调节本章主要内容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第一节 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一、神经系统概述是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
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和外周。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外周神经包含有传入和传出神经纤维,把外周神经冲动传送到中枢,或把中枢的冲动传向周围器官。
人类神经系统的结构脑干第一节 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人类神经系统功能第一节 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二、动物神经系统演化头索动物(文昌鱼):神经管-脑泡-脊神经,是高级神经系统雏型。
脊椎动物:膨大的脑(大脑、间脑、中脑、小脑、桥脑(灵长类)和延髓-脊髓-周围神经。
人类:大脑高度皮层化。
神经系统演化:从弥散、网状、梯形、链状到管状,直至前端分化成脑的六个部分以及大脑皮层的形成。
第一节 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第一节 动物神经系统的演化鱼类神经系统特点中枢神经:5部脑。
端脑:嗅叶和大脑,没有大脑半球,古纹状体,嗅觉发达。
间脑:较小,包括丘脑和下丘脑、松果体;内分泌调节。
中脑:发达,视觉整合中枢,是感觉中枢。
适应暗光,为近视眼。
小脑:发达,出现脊髓束,是运动协调中枢;延脑:壁薄,参与运动与姿势平衡。
某些鱼类(七鳃鳗)发育过程中的后脑(小脑和延脑)成为菱脑。
平衡器官发达:半规管、椭圆囊、球状囊;侧线感觉水流。
第二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1、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神经元(neuron):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结构:胞体(soma):主体部分、内有细胞器。
轴突(axon):轴丘、始段,AP发源地,末端形成突触小体-突触:传导冲动:感受刺激、综合信息、传导信息;营养作用:释放营养物质,调整被支配组织代谢。
中枢神经系统PPT课件
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接受内、外 环境的刺激,并做出适宜的反应,这种神经调 节过程称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完成反射活动的解剖学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包括五个环节,即感受器→传入 (感觉)神经→中枢→传出(运动)神经→效 应器。如果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损伤,反射即 出现障碍。因此临床上常用检查反射的方法来 诊断神经系统的某些疾病。
前角:灰质前部扩大的 部分。 后角:灰质后部狭细的 部分。 中间带:前、后角之间 的区域。 侧角: T ~L 的中间带向外侧突出的 部分。
灰质中主要核团
缘层 后角胶状质 后角固有核 胸核(背核) 前角内侧核 前角前角外侧核 中间内侧核 中间带中间外侧核(T ~L ) 1 3
——脊髓
一、脊髓的位置与外形 1.位置:位于椎管内, 比椎管短。
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 延髓相连 下端:成人平第 腰椎下缘
2.外形:呈前后稍扁的圆柱形。 (1)颈膨大:第5颈节至第1胸节。 (2)腰骶膨大:第2腰节至第3骶节。 (3)脊髓圆锥:脊髓末端变细呈圆锥 状。 (4)终丝:脊髓圆锥末端延伸为一根 细丝,内无神经组织,止于尾骨背面。
上1个椎体 上2个椎体 上3个椎体
T ~ T ~ L~
T ~
L
S1~5 , C0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横切面上,可见脊髓中央管, 以及围绕在中央管周围呈“H” 形的灰质,灰质的外面是白质。 (一)灰质 灰质前、后连合:又称“中央灰 质”,为中央管前、后的灰质。 前柱、后柱和侧柱:前角、后角 和侧角上下纵贯成柱。
四、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和皮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和 树突聚集的部位,在新鲜标本上色泽灰暗,称为灰 质;在大脑半球和小脑半球,灰质集中于脑的表层, 特称皮质。 神经核和神经节:在中枢部位,一些形态和功能相 近的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成团或柱,称神经核; 在周围神经则称神经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对体内功能起主导调节的系统,是最重要的整合性功能。
人类神经系统分为中枢和外周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是结构和功能最为复杂的系统,主要整合体内外环境因素变化和体内各种活动相互作用的信息,同时产生思维和情感以及发出相应的信息以调节机体的活动;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神经节和神经纤维,传入神经为中枢提供体内、外环境因素变化的信息,传出神经则将中枢整合后的信息传至效应器以调节其功能活动。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使体内各种功能活动相互联系和协调为统一的整体,以适应内、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
本章在介绍神经系统活动规律的基础上,阐述神经系统对机体各种感觉和运动的调节以及脑的高级功能。
下看具体内容第一节总论一、概述(一)神经系统的意义:神经系统的意义的意义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管理机构。
大家知道机体是作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而活动与生存的,这就需要组成机体的各系统、器官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如人体在运动时,不仅有关肌群它的舒缩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配合得很恰当,而此时,肌肉的血管舒张,血流增加,供给肌肉更多的养料、O2,带走CO2,同时心脏活动加强,呼吸加深加快,推动更多的血流和加速气体交换等等。
所有这些变化,都是配合着肌肉的活动,而这种协调的配合,就是通过神经系统调节整合实现的。
故神经系统在体内起管理主导作用。
再一方面神经系统随着动物的进化而发生和发展的。
这点同学们前面学习动物学是清楚的。
如单细胞和低等多细胞动物(海绵)没有神经系统,后随动物的进化,动物体内逐渐发生了神经组织,如腔肠动物(水螅),体内就开始分化出神经细胞及其突起交织成神经网。
这是神经系统的起源,随动物的进化神经细胞集中在头端形成神经节,如扁形动物涡虫。
神经节数目增多,形成神经链,如环节动物蚯蚓。
神经链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雏形。
到脊椎动物出现了管状神经系统。
且有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分化,到哺乳类动物出现了更高度发展的大脑皮层。
而且哺乳类动物越高等,大脑皮层越发达,大脑皮层遮盖了脑的其他部分,神经细胞的数量也大为增加,在大脑表面上出现许多沟、裂和回,这就大大增加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神经系统演变过程:水螅神经网→神经节→神经链→管状神经系统→更高度发展的大脑皮层。
由此表明神经系统是动物进化的产物。
机体调节机能自脑的低级部位向大脑皮层高度集中这一进化过程称为“机能皮层化。
人类的大脑皮层,由于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实践活动。
与动物相比,除量增多外,还起了质变,具有进行思维的功能,所以说,人类的大脑皮层除了是整个机体活动调节的最高部位外,还是产生和进行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
动物的高等与否,就是看神经系统。
如人类跑得并没有许多动物(兔、鹿)快,力气也没有大象、黑熊的大,也没有虎、豹、豺狼的尖齿利牙。
但统治世界者不是任何一种动物而是人,就是由于人有高级的神经系统。
人是最高等的动物。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及整合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部位与机能配合教案课件简要介绍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神经系统发挥调节功能主要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本章主要介绍中枢神经系统。
2、中枢神经系统各级中枢的整合作用是中枢神经系统里边进行的工作过程,称整合。
包括两种含义,一种是①把许多部分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另一种是②神经元接受抑制、兴奋两种传入机制,最后将其综合成一个新的输出信号。
二、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中枢神经系统有两种细胞。
一种为神经细胞,也称神经元;再一种为神经胶质细胞(一)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元既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又是机能单位。
关于它的结构大家在解剖上已学过,这里只简单的复习下:1、结构: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胞体:是神经元的主体。
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
树突:为树枝状短突。
轴突:为一细长的突起,轴突末端可分出许多分支,即神经末梢,神经末梢的末端膨大,称突触小体。
突触小体贴附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称突触。
由于轴突是由神经元胞体伸出的突起,故轴突内的胞质与神经元的胞浆相通,但将此称轴浆。
轴浆在胞体与轴突之间可做双向流动,称轴浆流,起运输物质的作用。
突起的功能经典的看法有极性,即树突接受信息,并传向胞体。
轴突发出信息,轴突接受胞体传来的信息,并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向末梢,继而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或所支配的细胞上。
通常说的神经纤维就指轴突。
神经原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但任何一个神经元都不能单独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而是有许多神经元共同完成。
那在体内有许许多多的神经元,下谈2、神经元的机能分类(谈到分类,首先要确定标准,标准不同分类不同)按照生理机能,一般可将神经元分为三类①按照生理机能可将神经元分为三类a 感觉神经元也叫传入神经元,直接与感受器联系,把信息由外周传向中枢,信息由外周→传向中枢。
外周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就为这一类神经元。
b 运动神经元也叫传出神经元,直接与效应器联系,把信息由中枢传向效应器,信息由中枢→传向外周c 联络神经元也叫中间神经元,体内的神经元,以中间神经元的数目最多,如大脑皮质的中间神经元就有140亿。
功能,主要是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整合作用②此外还可按对下继单位的作用将神经元分为两类a 兴奋性神经元:它的活动引起后继单位兴奋b 抑制性神经元:它的活动引起后继单位抑制③还可根据神经末稍释放的化学递质分类如末梢释放Ach的称胆碱能神经元、末梢释放NE称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末梢释放多巴胺称多巴胺能神经元、末梢释放5-羟色胺称5-羟色胺能神经元。
(二)突触广义的说,两个细胞之间相互接触的部位,就称突触。
如前介绍的神经-肌肉接头,就是神经元与肌肉的接触部位,所以将此也叫神经-肌肉突触。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只是相互接触,而无细胞质的相互沟通,所以突触的概念为:1、概念: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或与其他细胞相互接触的部位称突触。
突触具有特殊的结构,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其他细胞之间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是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部位。
2、突触的结构与分类①突触的结构:(用图介绍)基本上同于前介绍的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包括有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突触前膜:是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末,突触前神经元与其它神经元接触前分出许多小支,小支的末端彭大呈球状,称突触小体。
是突触小体与其它神经元接触,所以严格的说突触前膜是突触小体膜。
突触后膜是突触后神经元与突触前膜相对应部分的膜。
突触前膜、后膜较一般神经元膜略为增厚,是特化的神经元膜。
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10—50nm的间隙,称突触间隙,突触间隙与细胞外液是相同的。
另在电镜下可看到突触小体的轴浆内,含有许多线粒体和大量聚集的突触小泡,小泡内含有高浓度的神经递质。
线粒体可提供合成递质所需的ATP。
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相应递质结合的受体。
②突触的分类: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a 据突触接触部位,将突触分成三类轴突—树突突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相接触轴突—胞体突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相接触轴突—轴突突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轴丘或轴突末梢相接触这是高等哺乳类动物最主要的三种突触接触形式。
这些突触也为化学性突触。
即前一个神经元释放化学递质,作用于下个神经元,影响下个神经元的活动。
近年来通过对一些动物的神经组织在电镜下观察,发现神经元之间任何部位都可彼此形成突触。
如树突—树突型突触、树突—胞体型突触、胞体—胞体型突触。
这三种突触为电突触,主要是他们的结构特征,突触前膜于突触后膜之间仅有2-3nm宽,即仅有个缝缝,也叫缝隙连接。
(是指神经元膜紧密接触的部位,两层膜之间的间隙只有2-3nm,连接部位的神经末并不增厚,阻抗较低,局部电流容易通过,并作用为双向的。
)点传递的特点是快速同步,基本上无突触延搁。
近年来在哺乳类动物,如猴、猫、大白鼠和小白鼠等脑各部某些细胞均发现存有缝隙连接。
电突触传递的功能可能是促进不同神经元产生同步放电。
b 根据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的机能活动的影响,即突触的机能特点将突触分为两类兴奋性突触 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抑制性突触 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c 根据突触的结合形式分类 教材P56包围式突触:一个轴突末梢的许多分支密集地贴附在另一神经元的胞体上。
这种结合形式易于总和,相当于轴突-胞体突触。
依傍式突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支与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的某一点相接触,这一结合形式起易化作用,相当于轴突-树突突触。
3、突触的传递过程及原理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兴奋或抑制的传递都是通过突触传递的。
基本同于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但由于突触有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之分,他们的生理机能不同,传递过程及原理也有所不同。
① 兴奋性突触的传递当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到轴突末梢,使突触前膜去极化兴奋,引起前膜的电压门控性Ca++通道开放,使膜对Ca++的通透性增强,Ca++由间隙进入前膜(突触小体膜内),促使前膜轴浆内一定数量的突触囊泡向前膜聚集、融合,(Ca++进入前膜,一是降低轴浆的粘度,利于突触囊泡位移;另一方面是消除前膜内侧的负电位,促进囊泡和前膜接触、融合和破裂)最后破裂释放出囊泡所含的递质,(胞吐作用)。
由于此为兴奋性突触,所以释放出的递质为兴奋性递质,兴奋性递质通过间隙到达后膜,与后膜的受体结合,使后膜离子通道开放,对Na+、K+的通透性,尤其是Na+的通透性更大,突触间隙的Na+进入后膜,Na+带正电荷,使后膜内的负电位减少,发生局部去极化,将这种局部去极化电位,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由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为局部电位,所以可以发生总和,使EPSP的幅度增大,当增大到阈电位水平,如由-70mv—-52mv就使突触后神经元全面去极化,产生AP,并沿整个细胞膜传导,最后引起整个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插突触传递的动画② 抑制性突触的传递前过程同于兴奋性突触传递,胞吐作用后,释放出抑制性递质,经间隙向后膜扩散,与后膜受体结合,使后膜对K+和Cl-,特别是对Cl-的通透性增强,Cl-便从细胞外进入后膜,使突触膜的负电位值增大,如由-70mv增值-75mv,出现突触后膜超极化,将突触后膜的这种超极化电位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IPSP降低了突触后膜的兴奋性,使之不易去极化,不易发生兴奋,所以突触后神经元表现出抑制。
③ 突触后电位a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在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作用下,突触后膜产生的去极化型膜电位。
该电位的形成是突触后膜对Na+、k+、Cl-,尤其是Na+的通透性增大而导致膜的去极化。
b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在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递质作用下突触后膜产生的超极化型膜电位。
该电位的形成是突触后膜对K+、Cl-尤其是Cl-通透性增加而导致膜的超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