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知识点
政治中考知识点总结目录
政治中考知识点总结目录一、国家和政权1. 国家的概念和特征2. 国家的产生和发展3. 国家与政府的关系4. 国家的组成部分和功能5. 国家的权力6. 政权的来源和性质7. 政权的主体和作用8. 政权的性质和分类二、政治制度1.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特征2. 政治制度的作用和功能3. 政治制度的分类4. 各国政治制度的比较5. 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变迁6. 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三、国家的主权1. 主权的概念和特征2. 主权的来源和内容3. 主权的行使和限制4. 主权的扩展和收缩5. 主权的平等和合作6. 主权的发展和维护四、政治权利1. 政治权利的概念和特征2. 全民参与政治的权利3. 平等和自由的政治权利4.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5. 政治权利的限制和保障6. 政治权利的发展和保障五、政治参与1. 政治参与的概念和内容2. 政治参与的形式和方式3. 政治参与的主体和途径4. 政治参与的理论和实践5. 政治参与的发展和变化6. 政治参与的意义和作用六、权力分立1. 权力分立的概念和特征2. 权力分立的原则和意义3.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4. 权力分立的形式和方式5. 权力分立的发展和定位6. 权力分立的制约和制衡七、政治权利保障1. 政治权利的保障2. 法治的概念和作用3. 宪法的重要性和作用4. 人权的保障和发展5. 政治民主的实现和完善6. 政治权利的保护和扩展八、政治文明1. 政治文明的概念和内涵2. 政治文明的特点和标志3. 政治文明的历程和趋势4. 政治文明的发展和传承5. 政治文明的作用和意义6. 政治文明的构建和发展以上是政治中考知识点总结的目录,希望对大家复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政治
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政治在准备2024年中考政治科目时,学生需要对政治理论、时事政治、法律常识等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中考政治知识点归纳:# 政治理论基础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3. 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调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时事政治1. 国家大事:关注国家的重大政策、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如“十四五”规划、全面依法治国等。
2. 国际形势:了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和贡献,如“一带一路”倡议等。
3. 社会热点: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教育公平、公共卫生等。
# 法律常识1. 宪法:了解宪法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内容,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民法典:掌握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如物权、合同、人格权等。
3. 刑法:了解刑法的基本原则,如犯罪的构成要件、刑罚的种类和适用。
# 思想道德建设1. 公民道德规范: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2. 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等“八荣八耻”。
3.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意识。
# 政治参与1. 民主选举:了解选举的程序和意义,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民主监督:理解公民如何通过各种途径参与社会监督。
3. 民主决策:认识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决策的途径。
#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中考政治知识点的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和掌握政治科目的核心内容。
政治不仅是中考的重要科目,更是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政治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
政治中考必背知识点归纳初中政治必背知识点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
2.宪法的构成: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3.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建议权、监督权、选举权、被选举权、批评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4.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5.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7.如何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8.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9.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中考政治复习策略回归初中政治课本,以教材为主,强化初中政治中的知识点、重要观点和重点问题,要做到细化知识,夯实基础,明确政治考题中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的问题。
了解社会热点,关注时政。
中考政治试题的编写会体现时代性,是要强调学以致用,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找到初中政治答题技巧,总结规律,使知识系统。
中考生学会提取材料或题目中的相关信息。
通过建构初中政治知识框架,可以使知识更具条理,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在政治答题时不至于漏项。
学好初中政治的方法1、课前预习在浏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
2、多读书,多关注热点话题。
不能仅仅把学习的范围局限在课本上,当课本上的知识点掌握的足够熟练,我们可以去多读一些课外书,像《史记》就是一本很好的了解历史的课外书。
课外时间也可以抽时间观看新闻联播,我们可以从新闻中获得书上没有的对历史事件和热点话题的看法,我们能从新闻中了解到大众对于热点话题的看法,这对我们学习初中的政治是十分有用的。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一、政治基础知识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指导思想2.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历程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时代背景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关系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6.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和内涵二、宪法和法律知识1.中国宪法的性质和地位2.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3.宪法和法律的关系4.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5.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6.法律的种类及其特点7.法治和德治的关系8.司法独立和公正三、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知识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征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作用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中国现代国家制度的发展历程5.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和职责6.军队和人民武装力量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行政区划制度和地方自治制度四、经济基础知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特征和要求2.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3.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比较4.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和影响5.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关系6.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7.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8.调整经济结构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五、文化教育知识1.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意义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价值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和特征4.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5.社会保障制度和家庭教育6.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7.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8.文化事业和文化市场的发展与治理六、思想道德知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3.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文化的主要传承和创新4.新时代个人品德的内涵和培养5.城乡文明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6.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7.反腐倡廉和廉政建设8.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自由七、生态文明知识1.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2.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修复的重点领域3.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4.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5.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和社会支持体系6.生态文明的全球意义和参与与在内外合作中的主张和行动7.突出山水林田湖风生态系统保护,构建国土空间行政管理体系8.推进绿色发展创新和对外环保等国际合作八、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名著名篇知识1.伟大领袖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主要贡献2.新中国成立和发展的历史事件3.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事件和人物4.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5.中外名著名篇的内容、主题和意义6.现代伟人的事迹和思想成就7.中外科学家、教育家、文艺家、体育家等领域的突出代表和作品8.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及其文化内涵。
政治中考知识点总结
政治中考知识点总结一、心理道德板块(一)认识自我1. 正确认识自己- 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 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自我评价的方法有自我观察和分析、与他人比较等;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2. 接纳与欣赏自己- 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
- 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二)情绪情感1. 情绪- 基本情绪有喜、怒、哀、惧等。
- 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等。
- 情绪的作用:积极情绪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消极情绪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
2. 情感- 情感与情绪的关系: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 情感的种类:有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高级情感如道德感;正面的情感体验如爱的情感;负面的情感体验如恐惧感等。
(三)在集体中成长1. 集体生活邀请我- 集体的温暖: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 集体的力量:集体并不是成员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2. 集体生活成就我- 在集体中涵养品格: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 在集体中发展个性: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四)走进法治天地1. 法律在我们身边- 法律的特征: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是法律区别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一)一、政治地理政治地理是关于国家、政治、社会等因素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相互关系及作用的研究。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边界和疆土国家的边界是指国家在地表上、地下、领空、水域、航空等方面特别管辖的界限。
国家疆土是指国家具有主权、管辖权、领土完整性和统一性的地域范围。
国际上常用的边界方式有自然边界、人为边界和混合边界。
2.区域划分我国行政区划是指我国按地理位置进行行政管理划分的方式和范围。
现行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地级市、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和村委会等。
3.资源和区位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用来生产和满足需求的自然物质和现象。
我国资源丰富,不仅有矿产、能源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人类资源、文化资源等。
区位是指某一地理位置与其他地理位置相对位置及地理因素的组合对该地的影响程度。
优越的区位可以带来很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势。
二、经济学原理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生产、分配和利用稀缺资源的行为和规律的学科。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经济学原理:1.货币贬值货币贬值是指货币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汇率下降。
货币贬值会带来通胀压力,并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2.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在企业和国民经济中为生产提供物质和资金的两大支出类别,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源、物质资本和财政资本等。
3.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指的是由市场价格、竞争和供需关系等自由力量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形态。
市场经济的主要优势是资源配置的高效性,但也有追求利润、无序竞争、环境破坏等问题需要注意。
三、向科技进步要动力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
以下是几点科技进步相关的知识点: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处理领域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2.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案,推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
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2024年中考政 治时事热点与知识点
2024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与知识点《2024 年中考政治时事热点与知识点》中考政治一直紧密联系时事热点,通过对时事的分析考查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以下为大家梳理了 2024 年中考可能涉及的一些政治时事热点以及相关知识点。
一、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
近年来,我国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关知识点:1、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旨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乡村振兴中得到体现,如发展特色农业体现创新,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体现协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现绿色。
3、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等。
二、科技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如 5G 技术的广泛应用、量子通信的研究进展、人工智能的发展等。
相关知识点:1、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
3、综合国力: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三、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是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我国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推进绿色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相关知识点:1、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3、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四、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知识点: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024中考政治知识点汇总
2024中考政治知识点汇总一、国策、制度、方针、战略、理念、道路1.我国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计划生育、对外开放等。
2.我国的民族政策: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8.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9.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0.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方针(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12.我国的各种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等。
13.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14.我国的发展理念/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互利共赢的理念。
15.我国的各种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绿色发展道路,和平发展道路。
二、核心、中心类1.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3.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4.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5.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7.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最新中考必备政治知识点汇总大全
一、“四主”类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
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 :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 、"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
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执法)。
三、“基础”类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政治中考必背知识点
政治中考必背知识点一、政治基础知识1. 国家与政府的概念- 国家的定义- 政府的职能与作用2. 政治体制与制度- 民主与专制的区别- 议会制度与总统制度- 联邦制与单一制3. 法律与宪法- 法律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地位与作用- 基本人权与公民权利二、中国的政治体系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 中国的国家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系统- 国家主席与国务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 中国的法律体系- 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司法独立与公正三、公民道德与道德规范1. 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主义与社会责任- 诚实守信与公平正义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时事政治1. 国内外重要政治事件- 了解当前的政治动态- 分析政治事件的影响2. 政策与法规更新- 掌握最新的政策变动- 理解新法规的内容与意义五、政治参与与公民权利1. 公民的政治参与-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途径2. 维护公民权利- 了解并行使自己的权利- 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利益六、国际政治与关系1. 国际组织与合作- 联合国的作用与结构- 地区性国际组织的职能2. 国际关系的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国际法与国际公约七、政治思想与理论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2. 其他政治思想- 自由主义- 社会主义- 保守主义八、政治经济学1. 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2. 财政与税收- 财政政策的作用- 税收的种类与功能请根据上述概要创建一个Word文档,确保每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解释和例证。
文档应该包含清晰的标题、子标题和列表,以便读者可以轻松地找到和理解每个知识点。
同时,确保文档的格式规范,使用清晰的字体和合适的字号,以便打印和复制。
中考道德与法治 _ 必背知识点全面汇总!中考高分必备
一、国策、战略、理念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二、发展道路、理论体系、伟大旗帜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论、三代、科发)3、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三、标志、标准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四、之路、之本、之要、之根、根本、基本、基础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路.2、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保证.)3、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5、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6、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8、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9、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1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2、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13、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6、要解决我国诸如存在的就业难、医疗难、教育难、收入不均等难题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8、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19、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坚持党的领导.20、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21、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分布.2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25、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或叫民族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7、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7、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和基础是:宪法.28、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29、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30、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31、发展(海峡)两岸关系的基础(或说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32、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3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3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5、人们参加社会生活、遵守公共秩序的基本规则是:《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五、目的、目标1、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3、党的十六大确立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六、任务、职责、作用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人民警察的任务是:见初二教材P51最后一段.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国有经济.七、之最、最终、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9、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0、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八、特点、特征1、目前,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生活水平具备如下特点:属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中华文化的两大特点(或说特征)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在我国,人民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具有两大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5、民族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2024年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2024年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中考政治考试是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考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让考生取得好成绩,我们总结了2024年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帮助考生系统地掌握政治知识。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规律、阶级斗争等基本原理。
它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特点,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是一种历史过程,其中不同阶级的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规律,例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
•阶级斗争的基本规律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是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在阶级斗争中,被压迫阶级的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二、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指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最重要的基本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特征。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和基本形式。
它是一种民主集中制的政治制度,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组成。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监督和决定国家重大事项等职权。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指在农村、城市和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组织中建立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组织形式。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础,有利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以工农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的先锋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政党和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针政策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推进党的建设等。
中考政治常用知识点归纳
中考政治常用知识点归纳
中考政治课程通常包括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
以下是中考政治常用知识点的归纳:
1. 国家基本制度: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2. 宪法知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
任务,是所有法律的母法。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 道德规范:学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助
人为乐、爱护公共财产等。
5. 法律法规: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以及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原则。
6. 公民权利与义务: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如言论自由、受教
育权、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
7. 国家政策:了解国家在教育、医疗、环保、扶贫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8. 历史知识: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了解国家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改革
开放以来的成就。
9. 国际视野:了解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10. 时事政治: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了解国家的重大事件和政策动态。
结束语: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同学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政策,培养法治意识和公民责任感,同时也能够增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2024年中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政治科目在中考中是必考科目之一,它在考试中的比重相对较大,是考生们备战中考的重要内容。
2024年中考即将到来,在此,我们整理出了政治科目中重要的必背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和实践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质量发展、三大攻坚战、对外开放新格局。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历史阶段。
四、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的机构和职能,以及制度保障和改革创新。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五、世界和平与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外交的战略思想,以及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方面所做的贡献。
六、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新型世界格局和发展趋势。
•中国的对外开放步伐和变化,以及中国推动全球化进程的贡献。
七、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发展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实践,以及中国文化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的作用。
以上就是政治科目中2024年中考必背的知识点,考生们可以根据以上内容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复习,争取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分类整理
道德与法治是中考重要考点之一,下面是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的分类整理:一、常识知识类:1.法律的定义、特征和作用2.法律的渊源:古代法律与现代法律3.国家法律的形式:宪法、立法、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军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4.法律权益的保障方式:法治、德治、行政治理、社会调节、自我保护5.全球治理:国际法和国际组织6.法律适用的原则:平等原则、合理预测原则、公平原则和订约自由原则7.法律实施的途径:立法、行政法规制定、司法审判、行政执法、公民遵守二、基本权利与义务:1.劳动权利:平等就业机会、劳动条件、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2.教育权利:义务教育、教育平等机会、特殊教育、素质教育、教育3.居住权利:居住条件、住房保障、土地征用和赔偿4.财产权利:个人和企业的财产权,知识产权保护5.人身权利: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利、人格尊严权利6.环境权利: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生态环境法制建设7.公民义务:守法、敬法、遵纪守法、社会公德三、法律法规:1.宪法:国家根本大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权力分工3.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法规:婚姻自由、丧偶、离婚、再婚、继承权等4.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儿童权益、未成年人保护、网络保护等5.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劳动合同、劳动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6.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大气、水、土壤、噪声等污染防治,自然保护区等7.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合同、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等消费者权益保护8.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交通安全、行人通行、文明交通等四、法治实践类:1.民事纠纷处理机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公正司法鉴定机构2.治安纠纷处理机构:人民警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3.公益诉讼: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公共财产保护等4.ADR(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调解、仲裁、协商等不通过诉讼解决争议的方式5.违法犯罪行为处理:预防、制止、惩治犯罪行为,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安全以上就是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的分类整理。
政治知识点总结初中中考
政治知识点总结初中中考一、政治制度1、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的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根据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国情,建立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组织形式。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
2、国家的分权制衡国家的分权制衡是指国家权力的分散与制衡。
中国是国家分权分权的国家,国家的权力分为国家权力、地方权力和社会权力。
国家权力由国务院和国家立法机关、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地方权力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行使,社会权力由社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行使。
3、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权利。
中国公民的政治权利有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权、集会权、结社权等。
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根据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在享受政治权利时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
4、政党制度政党制度是指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中国的国情,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在国家政治制度中是核心地位。
政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5、宪政体制宪政体制是指国家依据宪法规定的政治制度。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
中国的宪政体制是依照宪法规定的政治制度,宪法保障了公民的权利,保障了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6、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国家的治理方式和机构。
中国实行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党的领导、政府机构、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等。
这些机构负责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工作。
二、政治经济1、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指国家实行的经济原则和体制。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相结合。
中国政府实行的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2、国家经济体制国家经济体制是指国家在经济方面实行的体制。
中国实行的国家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国家经济体制。
中考政治高频知识点总结
中考政治高频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制度1.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为基础,以社会主义经济为基础,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3.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政治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政府实行政府组织法。
4. 中国法律体系的特点:中国法律体系分为宪法、立法、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际条约和商事法。
5. 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政治生活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和党的领导。
2. 中国的政治生活特点:中国政治生活特点是民主集中制、人民民主专政和政治民主化。
3.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4. 重点城市和区域的政治特点: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特点。
5. 支部和党员在城市和乡村社区的作用:党支部和党员在城市和乡村社区的作用。
6. 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
7. 中外政党交往和政府间交往:中共领导党际交往史。
三、政治思想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结晶,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2.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3.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导地位。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5. 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6. 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
7. 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政治知识点
一、“核心”(中心) 类:
1、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3、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4、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5、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分别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
6、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7、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坚持党的领导
8、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经济建设
9、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
10、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
11、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二、“根本”类:
1、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
2、我国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呢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7、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8、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9、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10、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1、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和根本的要求是: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3、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公民
14。
、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15、解决和平和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
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6、实现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当今世界不太平的根本原因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18、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的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三、“最”字类:
1、国家处于困难时期,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3、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5、中国改革最早从农村开始,对外开放最早从沿海推行
6、中国迄今为止展开的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2001年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7、解决中国资源区域性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跨区域调配
8、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
9、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式度最高的区域性政治、经济集团组织是:欧盟
10、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
11、中国外交活动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力。
最活跃的时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2、被称为“世界失态工程之最”的是:三北防护林工程
13、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1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15、社会主义民主最好的体现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6、现阶段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最大的实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7、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务院
18、我国最高审判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
19、我国最高检察机关是:最高人民检察院
四、“基本”类:
1、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党的基本路线是:略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5、党和国家为完成祖国统一制定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6、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多,素质低
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9、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自然资源
10、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五、 “原则”类:
1、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2、发展区域经济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是: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3、新中国的外交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5、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6、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六、基础类
1、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一个中国
3、“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
4、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5、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
6、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7、各地区文化传播的基础(动力)是:文化多样性
8、维护和平的坚实基础是:经济发展
9、精神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文明
10、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11、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四项基本原则
13、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
七、“重点”“重要”类:
1、做好环境保护的重点在:生态遭到破坏和环境遭到污染之前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
3、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结合时代特点,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4、绿色消费的重点:绿色生活环保选购
5、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变化:单一公有制想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提高人口素质
7、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开源节流
8、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原则: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9、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是:依法行政
八、“起点”(第一、开始、首要):
1、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2、“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
3、小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首先提出的是:邓小平
4、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上海国际组织
5、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
6、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是:经济建设
九、其他
(1)“目的”、类:
1、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目的是:保障宪法
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3、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发展两岸关系的最终目的是:为两岸人民谋福祉
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2)“决定”类:
1、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基本国情和社会性质决定的。
3、我国的分配制度是由: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挥着那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由主要矛盾和基本国情决定的
(3)、“数字”类:
1、四个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
2、五个基本国策:计划生育、一国两制、对外开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两个治国方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
4、四个方面的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
5、四个文明是: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1、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3、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见课本77
4、实行依法治国的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标志”类: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1956 ,三大改造完成
2、冷战结束的标志: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3、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200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标志着殖民统治在中国终结的历史事件是1999,澳门回归
5、联合国诞生的标志是1945,联合国宪章生效
(6)、“关键”(转折点)类: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
摇
2、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人口素质
3、PRED的关键因素是:人口
4、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发展
5、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必严
1、中国防治环境污染的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2、解决台湾问题的总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8)“前提”类
1、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
2、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前提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3、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稳定
4、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前提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