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综述人口问题历来都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管是在整个世界的层面,还是在国家层面上,乃至局部区域层面上,都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人口问题。尤其是人类进入20世纪的100年期间,全球人口的增长速度更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迅猛,人口倍增的时间一再缩短。可持续发展理论自提出以来,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模式,其宗旨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会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在我国,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改变我国当前以高能耗和高污染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控制人口数量的增加一直是我国政府人口政策的首要目标。随着人口系统、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矛盾的日益凸显,我国现有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亟待调整。而基于人口安全的视角来研究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则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上的具体表现。

一、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综述

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所有人口问题中最基本的出发点之一,因此长期以来倍受学者的关注。早在几百年前,世界各国的学者便根据当时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现状,从不同角度上探讨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人口悲观论

1798年,马尔萨斯发表了重要著作《人口原理》,他认为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即“人口呈几何级数增长”,而“食物呈算术级数增长”。人口与食物和生活资料相比必然呈现相对过剩,引起粮食的不足和社会贫困的发生,最终引发战争和疾病等社会危机。由于战争和疾病的发生,人口数量与物质资料之间被动恢复到平衡状态。因此,马尔萨斯提倡通过晚婚、节育和禁欲等主动的人口控制手段来抑制人口的增长。马尔萨斯的理论带有明显的悲观主义色彩,是人口悲观论的代表人物,对后世影响深远。1956年,美国学者赫茨勒(Hertzler)在其著作《世界人口危机》中认为,由于人口因素而引发的风险可能对

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产生一定的阻碍。美国人口学家寇尔和胡佛(Coale.A.J;Edgar.M.Hoover)于1958年发表了《低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一文,他们在其著作中指出,人口的迅速增长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进程,由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使这些国家陷入贫穷状态,想走出这一困境,必须通过控制人口的数量。这些观点发展了马尔萨斯的人口悲观论,被称为“新马尔萨斯主义”。人口悲观论对近现代的人口思想界影响巨大,这些观点就是后来世界各国实行节制生育的人口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对我国后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决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二)人口乐观论

人口乐观论的观点与人口悲观论正好相反。1798年马尔萨斯发表《人口原理》之后,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但同时也遭到众多学者的指责与批判。主要包括三类论断:首先是人口与物质资料的决定关系,即认为人口决定了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不是物质资料限制人口增长;其次是技术进步观点,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物质资料的生产能力会大幅度提高,未必会滞后于人口数量的增加;第三是强调人口规律不会一成不变,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口规律也会随之改变。人口乐观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美国学者西蒙(Julian Lincoin simon)和凯恩(Herman Kahn)。西蒙在其1977年出版的《人口增长经济学》和1981年出版的《最终的资源》著作中,通过一系列论证阐明了他对于人口发展趋势的乐观态度,这些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了美国人口政策的制定。西蒙的研究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随着社会发展到达不同阶段,人类会根据不同的矛盾和需要找到解决人口与经济、环境问题的方法。第二,人不仅是消费者,更是生产者,人一生生产的物质财富远远多于其消费的生活资料,因而人口数量的增加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第三,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而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夸张。第四,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完全有能力从技术角度解决因人口而引起的各种矛盾和危机。人口乐观论的观点强调科技进步的作用和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的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是有限的,不能否定生物数量

的规律,也不能忽视人口膨胀产生的严重不良影响。

(三)适度人口论

适度人口理论(Theory of Optimum Population)探讨了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最合理的人口规模、人口增长速度以及人口密度。适度人口论的基本观点是,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都不是越多越好或者越少越好,而是有一个相对适度的人口规模,这一人口规模能够与该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口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探索出与各个国家和地区相匹配的人口数量,并使其成为现实。适度人口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坎南(Edwin.calinan)和瑞典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威克塞尔(Kunt.wicksell)。坎南是适度人口理论的奠基人,他在1929年的《经济理论评论》中认为,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下,人口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一个适度的人口数量,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同时可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坎南认为,想要人口数量达到适度水平,必须控制人口的生育水平。威克塞尔于1910年首次正式提出了“适度人口”这一概念,因此也被认为是适度人口理论的奠基人之适度人口论是继马尔萨斯的人口悲观论之后,对人口学界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适度人口论观点既反对人口数量不受限制的盲目增长,也反对过度抑制人口的增长,而是主张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来调节人口的数量,达到均衡发展的状态。该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让人类开始认真对待人类的发展方式,全面思考人口与社会、经济以及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在此之后,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转变为综合考虑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以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

二、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综述

对于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讨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各种不同的流派和观点,某些观点之间甚至是对立的关系。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观点: (一)马尔萨斯主义与新马尔萨斯主义者的观点

马尔萨斯主义学派的观点从思想渊源上可以追溯到苏格兰学者华莱士(Robert wanace)。华莱士早在1761年就在其著作《人类、自然和上帝保佑的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