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摄影构图2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摄影讲座PPT 8.摄影构图二

摄影讲座PPT 8.摄影构图二





6.抓取富有吸引力的姿态来表现主体; 7.用强烈的运动感来表现主体; 8.用典型动人的真实情节和细节表现主体; 9.用强烈的影调对比,例如用强光照射主体,使 主体的色调鲜明突出,与背景、其他景物的色调 明显地区分开来; 10.用概念性对比来表现主体(如哭与笑、新与旧、 老与小的对比等等)。 这十种主体的表现方法,根据对象和艺术构思需 要,既可以"对号入座",也可以"借题发挥",而且 还可以两种情况: 一是前景就是主体;二是前景是陪体,它与 主体相互映衬,更生动地表现了主题。 其次,帮助画面构图。它能形成多景次, 有助于表现空间;能帮助平衡画面,并有装 饰效果,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前景是摄影构图中的一个深受摄影者喜爱的画面 成分,其原因就在于它能最方便的改善摄影构图, 或者说是创新结构的手段。但是要注意,前景也 不可滥用。每拍一幅照片就一定要用一个前景, 不论是否有益于画面构图,都要用前景,这种观 念是错误的。一定要掌握分寸,有益于表现主题、 烘托画面的就用,有益于画面构图的就用。否则, 就不一定非用前景不可。 对前景的选择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1.选择具有季节特征、地方特征的景物作前景 2.选择框架式前景 3.选择具有对比、比喻和比拟效果的景物作前景
造型形式是不依对象条件为前提的, 有主体位置与主体在画面空间中所占 的面积两个问题。关于位置,传统的 方法是将主体处理在黄金分割线或交 叉点的附近,易收到鲜明突出的果。

位置的处理还要注意对象的阴阳、向背, 或姿态动势的变化产生的方向性影响。一 般在主体前方多留一些空间;主体有动势的, 在动势的前方多留一些空间,使人感到有 活动的余地,有轻松的感觉。如果前方较 之后方空间小,就有闭塞的感觉。在现代 构图意识中,则又以反传统观念处理主体 位置,以产生特别的视觉效果突出主体。

摄影构图(讲座使用)

摄影构图(讲座使用)

六大构图原则
• 摄影构图原 则三:线条 • 因为带有强 烈动感的对 角线条,使 得 摄影构图原则三:线条
六大构图原则
• 摄影构图原则三:线条
六大构图原则
• 摄影构图原则 三:线条 • 你可以利用对 角线条作为视 线进入画面的 引导,这是一 个简单容易的 方法,使观众 的视线随着线 条的指引而投 向主体。
六大构图原则
• 摄影构图原 则四:均衡 • 利用其它几 何图形来帮 助构图。你 能看出想象 的联线在三 位修女间形 成的三角形 吗?它加强 了照片的整 体感。
六大构图原则
• 摄影构图原则 四:均衡 • 请注意这对模 特和他们的倒 影形成了多少 个三角形:研 究并找出图片 中线条和几何 图形的力量和 均衡感,借此 来培养你的艺 术眼光。
裁剪构图(二次构图)
• 葡萄叶 原图非常的杂 乱,裁减后, 从杂乱的背景 中减出半边葡 萄叶,逆光的 效果使葡萄叶 形成画框,叶 上的葡萄牙阴 影使得主体葡 萄叶不那么单 调,画面的明 暗形成对比。
裁剪构图(二次构图)
• 植物园的小朋友 看原图,的确不 知道想要表现什 么。但弧线的草 中小径和红衣的 孩子,比较吸引 人。裁剪后,把 多余的元素全部 去掉,得到一张 简洁而又主体突 出的照片。小径 以上占1/3,小 朋友大概在小径 的黄金分割点上, 下面留下宽阔的 绿地意蕴着希望。
规范的构图
• 构图是一门历 史悠久的学科, 早在摄影出现 的2000年前, 希腊和罗马人 就已经应用了 构图法则,这 在其建筑中有 明显的体现 。
规范的构图
• 在现代建筑 学中,构图 法也是一个 重要组成部 分。关于摄 影构图的定 义十分简单: 在图片范围 内,有美感 地选择和安 排物体。
规范的构图

《摄影构图》ppt课件

《摄影构图》ppt课件

人们的视线运动有一个习惯的规律:从左到右,从上到 下。合理运用这个规律,可使画面富于动感,拓展纵深, 延伸画面。
由于有了视线运动,使得图片的左上为视觉入口,右 下为出口,造成四个视觉中心的1、2、3、4的顺序。
1
2
3
4
10
(二)视线运动
视线运动
水平构图 垂直构图 斜线构图 “S”型构图 汇聚线
11
块中的小面积的对抗色 能产生强烈的刺激。 “万绿丛中一点红”
3、色彩的心理特征
红色--进取、热

黄色--温暖、幸

绿色、兰色--宁
19
静、和平、寒冷
20
21
四、心理特征
和谐: 指变化中的统一,指画 面的诸要素:光、影、 点、色彩、虚实等统一 在表现主题之下。
22
23
24
25
26
27
28
主讲:XXX
1
一、概论 二、视觉特征
(一)视觉位置特征 (二)视线运动
三、色彩特征 四、心理特征 五、突出主题的具体方式 六、总结 七、构图训练
2
一、概论
摄影构图是将现实生活 中的三维空间环境下的物体, 通过拍摄,利用视觉特征,有 机地再现在由角边限定的二维 空间内。
摄影构图担负着突出主体,
吸引视线,简化杂乱,给出
7
(一)视觉的位置特征
3、角 由两线相交所形成。
角有强烈的限制视线作 用。也就是说,将表现 主角置于角内能突出主 体,同时,角尖所指的 方向也有向上或向下引 导的趋势。
8
(一)视觉的位置特征
4、画面的几何中心 画面的几何中心(即
死点),为画面对角线 中心。有宁静、平衡、 固定或呆板的特点。

摄影构图 PPT课件

摄影构图 PPT课件
向均衡的特点
2.均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 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 巧妙,对应而平衡。常 用于月
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
3。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 定、相对的特点。缺点 :呆板、
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 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4.变化式构图。景物故意安排在 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 和想象,并留下进一 步判断的余
E.有明暗变化 的主体,可以 分别处理在有 明暗变化的背 景上。将主体 物亮的部分处 理在暗的背景 上,主体物亮 的部分处理在 亮的背景上, 这样也可以达 到突出主体的 目的。
F. 把主体物的轮 廓线处理得清楚一 些,而背景的轮廓 线处理得模糊一些, 同样也可以使主体 从暗的背景上突出 出来。
影子在构图中的重要性
3.色彩构成
注意的几点问题: 1.选择取舍 2.色温变化和对比 3.基本色调 4.正确使用滤镜
注意的几点问题: 1.选择取舍
一般来说,少量的有意 义的色彩比一堆杂乱无 章的色彩更能给人留下 深刻的印象。
注意的几点问题:
2.要注意不同色温条 件下,颜色的冷暖变化 和对比,有时会产生意 想不到的效果。
注意的几点问题:
3.要注意大面积的色彩在摄影画面 中的位置,恰当的处理会取得令人 满意的结果。
注意的几点问题: 4.要学会正确地把握色温
四.构图的形式法则
1.对称与均衡
2.节奏与统一
3.集中与呼应
4.对比
5.黄金分割
6.框中框
构图
1/构图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 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井”字 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 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 ,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点。但也不是 一成不变的。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 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 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

摄影构图基础PPT课件

摄影构图基础PPT课件

对称构图
总结词
对称构图是一种平衡的构图方式,画面被等分,两边呈现出 对称的效果。
详细描述
对称构图给人一种稳定、平衡的感觉。这种构图方式常用于 建筑、自然风光和静物摄影。通过对称构图,可以强调主题 的平衡和稳定性,同时创造出更加和谐和宁静的画面效果。
框架构图
总结词
框架构图是通过将主题包围在一个框架内来突出主题的构图方式。这个框架可以 是任何形状,如树枝、建筑结构或前景物体。
摄影构图的重要性
好的构图能够使照片更具吸引力,引 导观众的视线,突出主题,增强照片 的表现力。
不合理的构图可能会使照片显得平淡 无奇,甚至让人感到混乱和无趣。
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
平衡原则
通过合理安排画面元素,使 画面在视觉上达到平衡,避
免过于沉重或轻浮。
对比原则
运用色彩、明暗、大小、 远近等对比手法,增强画 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体感。
后期处理
学习后期处理软件
了解并掌握常用的后期处理软件,如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等,以便对拍摄的照片进行优化和修饰。
色彩调整与校正
通过后期处理,对照片的色彩进行精细调整和校正,使作品的颜色 更加自然、饱满。
裁剪与构图再创作
在后期处理过程中,根据需要裁剪照片,重新构图,以突出主题, 增强视觉效果。
果。
展望摄影构图未来的发展
创新构图规则
人工智能在摄影构图中的应用
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构图规 则也将不断演变和完善,未来可能会有更 多创新的构图方式出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 会在摄影构图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摄 影师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和工具。
多维度构图

《摄影构图教案》课件

《摄影构图教案》课件

《摄影构图教案》课件第一章:摄影构图概述1.1 摄影构图的定义解释摄影构图的概念,强调其在摄影艺术中的重要性。

强调构图是摄影创作的基础,对于作品的表现力有重要影响。

1.2 摄影构图的目的探讨构图在摄影中的作用,如引导观众的视线、创造平衡和对比等。

分析优秀的构图能够增强照片的视觉吸引力,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第二章: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2.1 规则三分法介绍规则三分法在摄影构图中的应用,如将画面分为三等分网格。

强调通过规则三分法可以创造出平衡和视觉焦点。

2.2 对比与平衡讲解对比与平衡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明暗对比、色彩对比等。

分析如何通过对比与平衡来增强照片的视觉冲击力。

第三章:摄影构图中的线条与形状3.1 线条的运用介绍线条在构图中的作用,如引导观众的视线、创造动态感等。

分析如何利用线条来构建有趣的构图。

3.2 形状的识别与运用讲解形状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识别和利用不同形状来创造视觉焦点。

强调通过形状的运用可以增强照片的立体感和视觉吸引力。

第四章:摄影构图中的光影与色彩4.1 光影的运用介绍光影在构图中的作用,如塑造立体感、增强氛围等。

分析如何利用光影来创造出有趣和动态的构图。

4.2 色彩的运用讲解色彩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情感表达、创造氛围等。

强调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提升照片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效果。

第五章:摄影构图的实践与应用5.1 构图实践技巧提供一些构图实践技巧,如观察角度、拍摄位置的选择等。

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拍摄来提升构图能力。

5.2 构图应用案例分析分析一些经典的摄影作品,探讨其构图的优点和效果。

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和模仿经典构图,提升自己的摄影创作水平。

第六章:摄影构图中的视觉元素6.1 点、线、面的构成讲解点、线、面在摄影构图中的作用和表现力。

分析如何通过点、线、面的组合来创造出有趣和动态的构图。

6.2 摄影构图中的空间感介绍空间感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如营造深远感、层次感等。

强调通过调整拍摄角度和距离来表现空间感。

讲稿——摄影构图

讲稿——摄影构图

摄影构图请大家想一想:当你已经熟悉了相机的基本构造,并掌握了一定的用光,布光知识和技法;可是当你把镜头对着人物和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对着雄伟的建设场景和壮丽的山河风光,拍出来的照片却没有人家的照片更吸引人呢?这是为什么呢?有些照片格外出色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良好的构图,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如何善用构图来改进你照片的质量。

一、构图的含义构图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早在摄影出现的2000年前,希腊和罗马人就已经应用了构图法则,这在其建筑中有明显的体现。

关于摄影构图的定义十分简单:在图片范围内,有美感地选择和安排物体。

当我们观察生活中的具体物象-人、树、房或花的时候,应该撇开它们的一般特征,而把它们看作是形态、线条、质地、明暗、颜色、用光和立体物的结合体,运用相机镜头的成像特性和摄影造型手段,在画面上生动、鲜明地表现出被摄物的形状、色彩、质感、立体感、动感和空间关系,使之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为观赏者所真切感受时,才能取得满意的视觉效果-视觉美点。

1、辨证认识摄影构图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构图是形式,摄影的内容寓于形式之中,没有构图的形式就不能很好的表达内容。

●运用生动、适当的形式来揭示一定的内容;正因为构图是形式的,所以过于追求形式的构图有时会形式盖过内容,使照片现出匠气和作作。

●防止滑向“形式主义”的泥坑。

2、摄影构图主要是一种“艺术性学问”而不是“技术性学问”●“艺无定规”,防止思想凝固、僵化中国画论上讲:“画有法,画无定法。

”摄影构图也是如此。

它有一些大多数人公认的一般性的法则,但这些法则有时又不是绝对的,不可以生搬硬套。

●摄影语言:线、形、色、虚、实安排一幅照片的构图,要从总体去考虑,运用线条、形状、色彩,有次有主,相互呼应,虚实对比,藏露隐现,简繁适中,疏密无间等的构图规律,服从于主题表现的要求,同时又要取得整体形式感的完美和谐的统一。

二、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1、简洁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构图时就要有意识地在画面中突出主体,精简陪衬,宾主分明,令人一目了然。

认识构图讲课稿怎么写范文

认识构图讲课稿怎么写范文

认识构图讲课稿怎么写范文构图是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作品的整体布局和视觉效果。

因此,在认识构图的讲课稿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构图的定义和作用(500字)构图是指在绘画、摄影等美术创作中,通过选择、排列、组织视觉元素,达到表现主题、营造氛围和产生视觉冲击的艺术手法。

它在美术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艺术家有效地传达自己的意图和情感,引导观众的目光,增强作品的艺术感。

二、构图的原则和技巧(3000字)1. 平衡(500字):平衡是指作品中各种元素在视觉上相对均衡、稳定的状态。

可以通过对称、近似对称、放置重点等手法实现平衡的效果。

2. 重点(500字):作品中的重点是指吸引观众目光的部分,也是表达主题的关键所在。

可以通过大小、颜色明暗、纹理等方式突出重点。

3. 简洁(500字):简洁是构图的重要原则之一,它能够使作品更加简洁明了、突出主题。

可以通过剪裁、排除多余元素、简化细节等方式实现简洁效果。

4. 秩序(500字):秩序是指构图中元素的有序排列和组织方式。

可以通过线条、形状、色彩等方式构建秩序感。

5. 对比(500字):对比是指在构图中相对矛盾的元素之间形成的明显差异。

可以通过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大小对比等方式增强视觉冲击力。

6. 节奏(500字):节奏是构图中一种韵律感,能够引导观众的目光流动。

可以通过重复元素、渐变、对角线等方式创建节奏感。

7. 比例(500字):比例是构图中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

可以通过放大、缩小、拉伸等方式调整比例关系,产生视觉效果。

8. 透视(500字):透视是指通过线性的变化,使画面具有深度感。

可以通过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等方式表现透视效果。

三、构图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应用(1500字)1. 绘画中的构图(500字):绘画中的构图是指在画布或纸面上选择、组织和布局图形、色彩等元素的过程。

可以通过线条、形状、颜色等方式构建画面。

2. 摄影中的构图(500字):摄影中的构图是指通过选择和安排景物、人物等元素的位置、角度等方式,构建照片的整体效果。

第三章摄影构图2讲课讲稿

第三章摄影构图2讲课讲稿

以虚实对比突出主体
4、利用色彩对比突出主体
主体与背景在色调上的对比越强烈,主 体越突出,对于表达主体也越有利。
如图大面积绿 色有一点红色, 显得格外夺目. 绿色中的影调 变化塑造了汽 车的形体
明亮的背景和深暗的红花形成色彩饱和度的对比, 使这幅画面色彩构成具有对比性质,更好地突出了 主体
当主体背景均为浅色时,主体应有暗的轮廓线; 当主体背景均为深色时,主体应有亮的轮廓线
竖构图中的兴趣中心
一般说来, 画面右端那 些交叉点被 认为是最强 烈、最吸引 人的位置。
绽放

《饥饿的苏丹》
这张照片是凯文卡特,赢得九四年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 的作品。那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鹫 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 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当人们纷纷 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以新闻 专业者的角色,按下快门,然后,赶走兀鹫,看着小女孩 离去。
第六节主体-视觉的趣味点
在一幅摄影作品中,主体、前景和背景 是画面组成的有机部分。
1、主体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中总要有一 个主要的表现对象,这个对象 就是主体。
作为主体,一般应该具有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画面所表现内容的主要体现者,它有集中人 们的思想,使人们领悟事物内容的作用。 二是画面结构的中心,是画面结构的依据,并有 集中 观赏者视线的作用。
3、陪体使画面造型更丰富、更具感染力
• 如图《藏人》并没有单调 地通过刻画人物面部来表 现主题,而是利用上下两 个人物,通过一老一少, 一虚一实的表现手法,运 用对比及特写来吸引读者。 画面下1/3处的孩子,露着 两只迷茫的眼睛,直视镜 头,而身后作为陪体的老 者尽管脸部模糊,但依稀 能够看到的沧桑面容,与 前方没有经过岁月磨砺的 孩子的脸形成强烈的对比, 从而使画面的造型更丰富, 加大了观看者的联想空间。

《摄影构图》PPT课件

《摄影构图》PPT课件
11 2021/5/27
兴趣中心 景别 均衡
12 2021/5/2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六节 摄影构图的视觉设计
1、主题突出 2、简洁而富有条理 3、追求动感与节奏
13 2021/5/27
14 2021/5/27
15 2021/5/27
16 2021/5/27
17 2021/5/27
18 2021/5/27
摄影成功的秘诀
打破摄影自身的局限性 打破人眼视觉的局限性
7 2021/5/27
第二节 摄影构图的内容
建立总的视觉印象(基调)
确立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处的位置
确立画面范围,以及长宽比例
区分被摄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透视与空间深度的控制
点线面的运用
影像清晰与模糊的配置
画面气氛的渲染
8 2021/5/27
第三节 摄影构图的基本步骤
观察分析研究被摄对象 组合画面 区分影调层次 拍摄的方向、距离、角度
9 2021/5/27
第四节 摄影构图的视觉元素
形状 线条 色彩 影调 质感 虚实 节奏 时间 空间
10 2021/5/27
第 画五面与节边线摄框 影构图的视觉效果
景别 兴趣中心 均衡 完整 多样统一 黄金分割 对比与呼应 视觉引导线 动势 形式感与图案 封闭式与开放式构图
19 2021/5/27
20 2021/5/27
21 2021/5/27
22 2021/5/27
23 2021/5/27
24 2021/5/27
25 2021/5/27
26 2021/5/27
27 2021/5/27
28 2021/5/27
《摄影构图》PPT课件

摄影构图PPT课件

摄影构图PPT课件
第3章 摄影构图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3
第一节
一、摄影构图及其目的、要求、特点 1、摄影构图
就是要把表现的客观对象有机地安排在一 个画面中而产生一定的艺术形式, 表达摄影 者的意念。它包括主体所处位置、长宽比例、 透视与空间深度的处理、清晰程度的 控制、 色彩的配置、影调与线条的应用,气氛的喧染
它的视平线较高,主体人物或景物与广阔的空 间相比,显得渺小 ,有“一览群山小”之感,它 适用于表现被摄物的规模和气势
13
14
三、摄影画面的 构成要素
15
1、主体与陪体
主体
陪体 环境
前景
背景
16
(1)主体
主体就是拍摄时关注的主要对象, 它可以是一个人或某一物体,也可以 是一群人或一组对象,它是构图的主 要构成成分。
正面构图 斜侧构图
.
侧面构图
背面构图
11
(3)拍摄角度 拍摄点与拍摄物之间的水平线高度的
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拍摄角度
12
①平摄角度: 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透视感较为正常,
拍人 物肖像(做证件照片用等)均采用正面构图 与平摄角度,这容易引起观众之间的交流,产生 亲近感。 ②仰摄角度
仰角拍室外景物可使画面出现很低的水平线, 将杂乱景物压在较低 的地平线以下,使前景高大, 主体突出,能改变自然比例,产生异常透视效果。 ③俯拍角度
5
3、要求:鲜明、易懂、有 表现力。 4、特点:统筹安排,总体 考虑,切忌顾此失彼,“画 有法”,“画无定法”,注 意灵 活性

《摄影构图技巧大全》课件

《摄影构图技巧大全》课件

2 虚实结合
通过将虚化和清晰的元素结合,营造出层次 感和焦点的引导。
3 框架构图
利用周围的元素将主题框起来,制造出独特 的构图效果。
4 多层次构图
将不同层次的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创造 出丰富的构图效果。
第四章:构图案例分析
建筑摄影
学习如何利用构图技巧拍摄出令 人惊叹的建筑照片。
风景摄影
探索如何运用构图技巧捕捉大自 然的美丽。
人物摄影
了解如何利用构图技巧拍摄出生 动自然的人像照片。
第五章:构图实践
1
作品展示与评价
2
展示自己的作品,接受他人的评价与建 议,不断提高自己的构图能力。
拍摄练习
通过练习不同的构图技巧,提升自己的 摄影技能。
结语
摄影构图的未来
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摄影构图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丰富人们的视觉体验。
后续学习推荐
继续深入学习摄影构图技巧,拓展自己的摄影技术与创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章:构图要素
长宽比
选择适当的长宽比可 以影响照片的视觉效 果和整体平衡感。
对称
利用对称元素创造平 衡与和谐的构图效果。
黄金分割
通过将画面划分为黄 金比例的部分,可以 创造出视觉上的美感。
中心对称
将主题放置在画面中 心,创造出简洁而平 衡的构图效果。
第三章:构图技巧
1 远景与近景
利用景深和视角,创造出远近不同的构图效 果。
《摄影构图技巧大全》 PPT课件
探索摄影构图的艺术,学习如何利用不同的构图技巧拍摄出令人惊叹的照片。
第一章:概述
什么是摄影构图
摄影构图是指将摄影元素有机组合在一起,以传达视觉上的美感和信息。

最新第三章-摄像拍摄与构图ppt课件

最新第三章-摄像拍摄与构图ppt课件

➢ 2、线条会聚构图
线条会聚构图是将主体安排在画面有方向的线条会聚 点上,将观众的视线引向主体。例如,一条纵向的宽广的 林间路,在远处的会聚点上有一个人,虽然人只占画面很 小的一部分,但是由于路面的斜线会聚,使得观众的视点
自然而然落到了人身上。
➢ 3、井字分割
"井"字的交点是视线集中的地方,因而常把主体安排在 这些位置的附近。
现实生活空间中去感受物体,而电视画面却是用二维
的条件去表现三维的空间,因此要对立体形象形成的
几个因素给以充分地认识,这样才能够在拍摄中很好 的把握立体的体现。
(a) 一个物体的立体形状是由若干个面组成的,画 面中若展现出三个方面的面,就会使人感到立体物的 存在。
(b) 物体的主体形态最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光线条件 实现的,若画面中展现出的三个方向的阴暗程度不同, 立体感就会更明显。
(4)色彩 人眼对黄、绿色区域灵敏度高、色亮度大,而对红、紫
色区域却相反。 在色轮上直接相对的两种颜色为相对色,相对色和补色一
样,对比强烈,色反差大,若搭配在一起显得非常鲜明、艳 丽;左右相邻或互相靠近的几种颜色为相邻色或相关色。它 们之间对比弱,色反差小,若搭配在一起显得柔和、自然。
在拍摄画面时,要根据传递的视觉信息的不同来选择色彩 搭配。如用相对色来达到强烈的对比效果,用条应力求简洁、单纯,要避开杂乱 的与主体无关的人物和景物。如果背景上有破坏主体形象 和破坏画面的物体和线条时,要改变拍摄角度或调整镜头 的焦点,使背景变得模糊,或利用光线使无关的景物隐没 在暗色调中。
二、画面构图的章法 ➢ 1、三角形布局
三角形布局根据的是三点构成一个面的原理。三角形 的布局可以让人感觉稳定。
能削弱主体,绝不能为了强调陪体的完整而影响主体的表 现。

《摄影构图讲座》课件

《摄影构图讲座》课件

上海市2020-2021版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8高三上·大兴期末) 下列物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2. (2分)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和AlCl3三种溶液中的Cl-,消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三种氯化物溶液的体积之比为()A . 1∶1∶1B . 3∶2∶1C . 6∶3∶2D . 9∶3∶13. (2分)(2018·鄂州模拟)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月饼因为富含油脂而易发生氧化,保存时常放入装有硅胶的透气袋B . 《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C . 酸雨样品露天放置一段时间,酸性减弱,为防治酸雨,应对化石燃料进行脱硫处理D . “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文房四宝”,用石材制作砚台的过程是化学变化4. (2分) (2020高一上·大庆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同温同压下,相同数目的分子必具有相同的体积B . 等质量的O2 和H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6:1C .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D . 同温同体积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5. (2分)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0.3mol NO2溶于水,转移电子数为0.1NAB . 0.1mol CH5+含NA个电子C . 1 L 0.50 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1.5NA个离子D . 标准状况下11.2 L Br2中含1.0NA个溴原子6. (2分) (2018高一上·乐山期末) 在Fe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直至溶液中沉淀的量不再改变为止。

摄影构图(图文并茂版)PPT课件

摄影构图(图文并茂版)PPT课件

还蛮容易的嘛!上次去北京,我就照了几百张,近4G的照片,在电脑
上一看,满意的没多少。我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的水平来。近些日子,
我在网上学习了一阵子,才知道里面有很深的学问呢。

我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准备当摄影师,我和我的相机也拍不出什么
“艺术”来,只是不想让人笑话我是“老外”。我写这个系列的日志更
不是想当什么“老师”,这对我没吸引力,就当成我的学习笔记,把学
2021
11
景物呈斜线交叉布局形式
景物的交叉点可以在画面以内,也可以在外。前者有类似十字型构图的特点 ,后者类似斜线构图的特点,能充分利用画面空间,并把视线引向交叉中心, 也可以引向画面以外。具有活泼轻松,舒展含蓄的特点。
2021
12
斜线式构图
可分为立式斜垂线和平放式斜横线两种。常表现运
动、流动、倾斜、动荡、失衡、紧张、危险、一泻千 里等场面。也有的画面利用斜线指出特定的物体,起 到一个固定导向的作用。
2021
13
X形构图
线条、影调按X形布 局,透视感强,有利 于把人们视线有四周 引向中心,或景物具 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 放大的特点。常用于 建筑、大桥、公路、
田野等题材。
十字形构图
画面上的景物、影调或
色彩的变化呈正交十字型
出现的构图形式。此构图
能剩余较多的空间,因而
能容纳较多的背景和陪体
,使观者视线自然向十字
摄【 好贫 人农 物教
程 】 怎 样
是长运用, 没有也不 要紧,关 键是心中 要牢记这 个对构图 有帮助的” 九宫格“。
2021

5
怎样安排人像构图
当初学者在拍摄人像时,往往首先注意到了人物表情和动
作,这无疑是正确和重要的。但普遍存在忽构图规律或根本 就没有认识到它的作用。这就是与专业摄影师和业余摄影高 手的一个显著区别。希望看了此章后,能够在立即重视并注

认识构图讲课稿怎么写范文

认识构图讲课稿怎么写范文

认识构图讲课稿怎么写范文
构图讲课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构图的知识。

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能够决定一张照片的美感和表达力。

下面我们将重点讲解一些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首先,让我们来介绍一下“第三分割线”。

第三分割线是指将画面分为九个等分的网格。

我们可以使用取景框或者想象一个九宫格来帮助构图。

将主体物体或者重要的元素放在交叉点上,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吸引人。

其次,接下来要讲的是“对称构图”。

在对称构图中,画面被分为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的两部分。

这种构图方式常常被用来表达平衡、稳定和安宁的感觉。

对称构图可以通过拍摄对称的建筑物、景观或者人物来实现。

第三,我们要谈的是“斜线构图”。

斜线构图可以给照片带来动感和流动感。

将斜线置于画面的对角线上,可以增强照片的视觉效果。

如拍摄一条弯曲的路、流水或者蜿蜒的山脉。

接下来是“前景构图”。

将一个有趣的或者引人注目的元素放置在前景中,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这对于风景摄影和人物摄影都很有效。

最后要介绍的是“眼神线构图”。

在人物摄影中,眼神线非常重要。

将人物的眼睛放在画面的交叉线上,可以增加对焦点和视
觉吸引力。

通过运用这些构图原则和技巧,我们可以让我们的照片更加有趣、吸引人,并能够更好地表达我们想要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这就是今天我要分享的关于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在摄影中的构图中有所帮助。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是这样的布局,能使观看者被作曲家那种深深地沉浸 在音乐世界中的情景所感染
第七节 陪体——与主体构成特定情境的对象
陪体是指画面中陪衬、烘托和说明主体的 景物。
有些画面上只有主体,没有陪体,但在一 些情境中,陪体是不可少的,它和主体构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
陪体的作用是陪衬、交代、说明、强化、 突出主体,让观者正确理解主题思想。
5、利用明暗对比突出主体 通常的做法是把主体安排在比较明亮的
光线下,将不太重要的陪体安排在阴暗 中。
亮背景衬托暗主体,暗背景衬托亮主体。
乡村女孩
通过背景 的暗和主 体眼睛的 亮的对比, 突出了主 体的眼神
6、运用透视突出主体
运用透视包括了近大远小、近实远虚及 线条的指向作用等方面。
采用短焦距镜头拍摄,主体距镜头近影 像大,比较突出。
陪体毕竟是次要部分,必须服从主体的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
1、当主体依靠自身的表现力已足以说明问题时,陪 体一般可以不出现在画面上。
2、在构图时安排和选择陪体,需注意陪体无论在位 置、明暗、色彩等方面不能喧宾夺主,干扰或削弱主体。
第八节前景——突破二维空间限制的标志
前景是指被摄主体前面、靠近照相机部分的景物。
竖构图中的兴趣中心
一般说来, 画面右端那 些交叉点被 认为是最强 烈、最吸引 人的位置。
绽放

《饥饿的苏丹》
这张照片是凯文卡特,赢得九四年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 的作品。那是一个苏丹女童,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鹫 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 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引来诸多批判与质疑。当人们纷纷 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他以新闻 专业者的角色,按下快门,然后,赶走兀鹫,看着小女孩 离去。
画面上如果有汇聚的直线或曲线,那么 主体应该放在汇聚点或汇聚方向上,才 能使主体突出。
No Image
主导线(引导线)
注意:
不能以占画面比例的大小说 明其是不是主体。主体主要是根 据所要表现的内容和所起的作用 大小而定的。
美国摄影家纽曼拍摄的《作曲家斯特拉夫斯基》,一架打 开的大钢琴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作为主体的作曲家却位 于左下边角落处。
陪体一般处在与主体相应的次要位置上, 与主体相互呼应。
陪体在摄影画面构成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陪体是摄影构图的参考系,与主体共同完 成主体思想的表达。
2、陪体能够与主体形成对比,Fra bibliotek到修饰、 美化画面的作用
《乌干达饥儿之手》
• 迈克·韦尔斯拍摄的《乌干达饥儿之手》是一幅 极具冲击力的成功作品。作者在构图时大胆地 采取了特写的景别,只拍下了两只手。同时那 只又大、又白、又胖的手和那只又小、又黑、 又瘦的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这幅作品富 有艺术冲击力。正是由于陪体(大的白手)作 为主体的参考系,主体的那种干枯程度才得以 给观者造成深刻印象,从而联想到旱灾的严重 程度并为之震撼。
以虚实对比突出主体
4、利用色彩对比突出主体
主体与背景在色调上的对比越强烈,主 体越突出,对于表达主体也越有利。
如图大面积绿 色有一点红色, 显得格外夺目. 绿色中的影调 变化塑造了汽 车的形体
明亮的背景和深暗的红花形成色彩饱和度的对比, 使这幅画面色彩构成具有对比性质,更好地突出了 主体
当主体背景均为浅色时,主体应有暗的轮廓线; 当主体背景均为深色时,主体应有亮的轮廓线
3、陪体使画面造型更丰富、更具感染力
• 如图《藏人》并没有单调 地通过刻画人物面部来表 现主题,而是利用上下两 个人物,通过一老一少, 一虚一实的表现手法,运 用对比及特写来吸引读者。 画面下1/3处的孩子,露着 两只迷茫的眼睛,直视镜 头,而身后作为陪体的老 者尽管脸部模糊,但依稀 能够看到的沧桑面容,与 前方没有经过岁月磨砺的 孩子的脸形成强烈的对比, 从而使画面的造型更丰富, 加大了观看者的联想空间。
3、前景能加强画面概括力,深化主题内涵
选择具有代表性、能点题、对比、比喻和 比拟效果的景物作为前景,往往能引起观 者的联想,产生意境,从而深化画面的表 现力,揭示出画面的主题并使主题得到升 华,使内涵更加深化。
《闹正月》表现的是 陕北秧歌拜年这一习 俗,画面中乐手的乐 器格外夸张醒目,正 是这样夸张的前景强 化了热闹的气氛。较 慢快门速度的运用使 正在表演的秧歌队员 适当虚化,形成流动 的色块。画面中的远 景是房屋和树木,整 幅画面具有较强的空 间感。
在他获颁这一生最高的荣誉两个月之后,卡特自杀身亡。 道德良心上的遣责,可能是卡特无奈结束生命的原因之一 吧?
在我们周围,正有无数这样的图像在形成、在发生,你 我是否也仅止于按下人生镜头的快门,然后,漠然地擦肩 而过?
3、虚实对比突出主体
摄影时可以利用拍摄技巧造成画面的清 晰与模糊,使主体突出。
由于前景距离相机镜头比较近,因此在画面上成像就大。
利用前景,能达到美化画面、烘托主体、加深透视、产 生对比的良好作用。
1、前景能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因画面缺少前景而显得单调平淡
选择框架式前景也是表现画面空间感的最常用方法
大连星海会展中心
2、前景能造成观者参与画面的幻觉
《山乡春夜》
画面以近处屋檐 上挂的红灯笼为 前景,表现出一 种开阔的气势和 节日喜气的气氛 ,突出了画面的 主题,同时也使 观者产生一种身 临其境观看远处 景物的感觉。
第六节主体-视觉的趣味点
在一幅摄影作品中,主体、前景和背景 是画面组成的有机部分。
1、主体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中总要有一 个主要的表现对象,这个对象 就是主体。
作为主体,一般应该具有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画面所表现内容的主要体现者,它有集中人 们的思想,使人们领悟事物内容的作用。 二是画面结构的中心,是画面结构的依据,并有 集中 观赏者视线的作用。
《东方红 》 袁毅平摄于1961年
《独立》
《加 油》
突出主体通常采用的方法:
1、让主体充满整个画面
这是偏重写实的直接处理主体的方法,可以通过 靠近主体拍摄,或者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来实现。
靠近被摄体,会给观众留下身临其境的感觉
2、将主体安排在黄金分割点或黄金分割线上
横构图中的兴趣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