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预应力后张法施工及张拉计算
桥梁预应力张拉详细计算过程及伸长量计算过程

一、工程概况(一)总体概况即本项目终点K11+700,全长11.7公里。
我标段共有T梁432片,其中90片为16 m,342片为13m,(详见表1.1T梁工程数量表)。
表1.1T梁工程数量表二、施工工艺张拉作业使用智能张拉设备。
当试压同条件试块强度和现场回弹强度≥90%设计强度值时进行张拉。
张拉正后方设置防护钢板挡板。
预应力张拉设计顺序现张拉N1,后张拉N2,依次进行。
钢绞线张拉程序:0→初应力(0.10δk) →0.2δk→1.0δk(持荷5min锚固),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采用双控,即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伸长量进行校核。
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差值需控制在±6%以内。
若实际量测伸长量符合计算要求(与计算伸长值相比误差在±6%范围之内)则封闭锚具和夹片并拆除千斤顶,如果实际量测伸长量与计算伸长值相差较大,暂停张拉,查清原因并解决问题后方再继续张拉(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及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的计算见计算书)。
T梁起拱度采用张拉前后测设高程并计算其差值得出。
张拉前,在梁中轴线上以跨中为起点向两边每2m纵距布设观察点位,用水准仪测设高程。
张拉时要注意不要堵塞进、出浆孔孔道。
张拉完成后,将多余的钢绞线用砂轮机切除,钢铰线剩余长度﹥3cm。
钢绞线切除后,及时对锚头进行封堵,保证封锚密实。
张拉前千斤顶、锚环、夹片、工作锚具、工作夹片、压力表、油泵等张拉设备进行检验。
千斤顶、油泵、压力表与张拉应力值的关系方程式,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
锚环、夹片、工作锚具、工作夹片应当无破损,锚环、夹片、工作锚具、工作夹片在使用前送样进行强度检验,符合《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公路桥梁预应力钢铰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格》等技术要求后使用。
使用前必须对每一个锚环和夹片进行观察,发现有损伤和裂纹等异常情况,给予更换,如异常情况的锚环、夹片数量占该批次数量的10%,则该批次的锚环、夹片停止使用。
张拉时,钢铰线应匀速渐进张拉,按照先N1后N2的顺序,智能张拉操作具体方法为:(1)、准备工作①准备与张拉系统能配套使用的限位板、锚具、夹片,电脑(预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自带无线网络适配器),三相电缆,阳伞等必须准备齐全。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两项因素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1、计算公式(1)预应筋伸长值ΔL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ΔL=Pp×L Ap×Ep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2)《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8中规定了Pp的计算公式Pp=P×(1-e-(kx+μθ))kx+μθ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对于圆曲线,为该段的圆心角,如果孔道在竖直面和水平面同时弯曲时,则θ为双向弯曲夹角之矢量和。
设水平角为α,竖直角为β,则θ=Arccos(cosα×cosβ)。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分段后为每个分段长度。
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管道内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注: a、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是决定计算值的重要因素,它的取值是否正确,对计算预应力筋伸长值的影响较大。
所以钢绞线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试验,计算时按实测值Ep’进行计算。
b、 k和μ是后张法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中的两个重要的参数,其大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管道的成型方式、预应力筋的类型、表面特征是光滑的还是有波纹的、表面是否有锈斑,波纹管的布设是否正确,弯道位置及角度是否正确,成型管道内是否漏浆等,计算时根据设计图纸确定。
2、划分计算分段2.1 工作长度:工具锚到工作锚之间的长度,Pp=千斤顶张拉力;2.2 波纹管内长度:计算时要考虑μ、θ,计算一段的起点和终点力。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1:正式风格】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1. 引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参考文件2. 术语定义2.1 预应力2.2 张拉2.3 后张3. 背景知识3.1 预应力工艺概述3.2 后张法工艺原理3.3 预应力材料和设备4. 设计计算4.1 设计工况说明4.2 预应力力设计原则4.3 后张力计算公式推导和参数4.4 张拉力预测和参数确定4.5 后张力校核计算过程4.5.1 选择预应力力值4.5.2 确定张拉长度和张拉应力 4.5.3 后张力计算4.5.4 后张力校核5. 结果分析5.1 预应力力值和后张力结果5.2 拉索和锚具选择及布置5.3 后张材料选用及工艺要求附件:1. 张拉计算表格2. 张拉力预测计算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一种施加在结构构件上的内部应力,使构件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产生预压,以提高构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 张拉:通过施加预应力钢束的拉力,使混凝土构件发生初始应力的过程。
3. 后张:在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通过施加预应力钢束的拉力以达到设计要求的过程。
【2:活泼风格】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1. 概述1.1 为什么要进行预应力张拉计算?1.2 为什么选用后张法?1.3 本文档的目的是什么?2. 术语解释2.1 什么是预应力?2.2 什么是张拉?2.3 什么是后张?3. 预备知识3.1 懂预应力工艺,先了解一下3.2 后张法工艺原理简介3.3 哪些材料和设备会用到?4. 设计计算4.1 先来看一下设计工况说明4.2 怎么设计预应力力?4.3 公式推导和参数,别看起来吓人,其实很简单 4.4 怎么预测张拉力?4.5 怎么进行后张力校核计算?4.5.1 如何选择预应力力值?4.5.2 张拉长度和张拉应力怎么确定?4.5.3 后张力计算步骤4.5.4 控制一下后张力,校核一下5. 结果分析5.1 看一下预应力力值和后张力结果都是啥5.2 拉索和锚具选择,不是随便选的哦5.3 后张材料选用和工艺要求,来看看附件:1. 张拉计算表格,有多详细就看你有多认真了2. 张拉力预测计算表格,别小看这个小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相当于给结构件穿了一件紧身衣,加固啦!2. 张拉:就像给混凝土做了一次放飞梦想的航班3. 后张:混凝土刚一固结,就开始由内而外给它加油喝彩。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
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后张法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用于在混凝土硬化之后施加预应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后张法预应力张拉的施工方案。
1. 背景介绍
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在施工过程中施加预应力的混凝土结构,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后张法是一种在混凝土硬化后施加预应力的方法,通常应用于梁、板、框架等结构的施工中。
2. 施工准备
在进行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设计预应力方案和计算预应力张拉力;
•准备预应力钢筋;
•配置张拉设备。
3. 施工步骤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3.1 钢筋穿线
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预应力钢筋,并通过孔洞或导管将钢筋引出待张拉位置。
3.2 固定锚具
在待张拉位置固定锚具,并将预应力钢筋固定在锚具上。
3.3 张拉预应力
使用张拉设备施加预应力力,使预应力钢筋产生一定的拉力,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预应力张拉力。
3.4 固定锚固
在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后,将预应力钢筋与锚具固定,确保预应力传递到混凝土结构中。
4. 质量控制
在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质量,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
靠性。
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包括:
•钢筋的质量和焊接质量;
•预应力张拉力的准确控制;
•锚具的固定性能。
5. 结束语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后张法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保证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
30m小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与应力控制

30m小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与应力控制1 工程概况(1)跨径3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连续箱梁,梁体高度1.6m,宽度2.4m,采用C50混凝土,(2)钢绞线规格:采用高强低松驰钢绞线Φs15.2规格,标准强度Rby=1860Mpa,公称截面面积140mm2,弹性模量根据检测报告取Ep=2.00×105Mpa。
钢束编号从上到下依次为N1、N2、N3、N4,其中:中跨梁:N1、N2、N3、N4为4Φs15.2;边跨梁:N1、N2为5Φs15.2,N3、N4为4Φs15.2;(3) 根据施工设计图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按75%控制,即σcon=1860×75%=1395Mpa,单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P=1395×140=195.3KN,锚口摩阻损失厂家提供为2%,5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F=195.3×5×1.02=996.03KN,4股钢绞线张拉吨位为:F=195.3×4×1.02=796.82KN,采用两端张拉,夹片锚固。
(4)箱梁砼强度达到90%、N4钢束。
(5)张拉:0~10%(测延伸量)~20%(测延伸量)~100%(测延伸量并核对)~(持荷5分钟,以消除夹片锚固回缩的预应力损失)~锚固(观测回缩)。
2 油压表读数计算根据千斤顶的技术性能参数,结合计量测试研究院检定证书检定结果所提供的线性方程,计算实际张拉时的压力表示值Pu:前端:千斤顶型号:YCYP150型编号:6067 油压表编号:9398或3676校准方程:编号6067千斤顶配9398油表:P=0.0333XF+0.2ApEp PpL 编号6067千斤顶配3676油表:P=0.0334XF-0.06后端:千斤顶型号:YCYP150型 编号:6068 油压表编号:2246或2360编号6068千斤顶配2246油表:P=0.0331XF+0.28编号6068千斤顶配2360油表:P=0.0328XF+0.48XF=所需力值P=压力表读数3 伸长量计算(1)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L (mm )按下式计算:△L=式中:Pp-预力筋的平均张拉力为(N ),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两端张拉的曲线筋,计算方法见曲线段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 2):取140A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 2)。
如何理解现浇箱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公式

教你如何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两项因素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1、计算公式(1)预应筋伸长值ΔL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2)《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8中规定了Pp的计算公式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对于圆曲线,为该段的圆心角,如果孔道在竖直面和水平面同时弯曲时,则θ为双向弯曲夹角之矢量和。
设水平角为α,竖直角为β,则θ=Arccos(cosα×cosβ)。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分段后为每个分段长度。
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管道内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注:a、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是决定计算值的重要因素,它的取值是否正确,对计算预应力筋伸长值的影响较大。
所以钢绞线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试验,计算时按实测值Ep’进行计算。
b、k和μ是后张法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中的两个重要的参数,其大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管道的成型方式、预应力筋的类型、表面特征是光滑的还是有波纹的、表面是否有锈斑,波纹管的布设是否正确,弯道位置及角度是否正确,成型管道内是否漏浆等,计算时根据设计图纸确定。
2、划分计算分段2.1 工作长度:工具锚到工作锚之间的长度,Pp=千斤顶张拉力;2.2 波纹管内长度:计算时要考虑μ、θ,计算一段的起点和终点力。
后张法预应力箱梁张拉计算与张拉施工控制分析

规 范 中 要 求 实 际 伸 长 量 与理 论 伸 长 量 的差 值 比在 ± %以 内。 6
二 、张拉 施工控 制
要保证预应力筋张拉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
首先应 该保证 正确 的施 工顺序 ,其次是张拉过 程细节控制及常见问题处理。
10 眠2 ●
8 《
实 际伸 长量 () 2 10 L = x 0 %P所 对 应 伸 长 量 一 (0 1%P所 对 应 伸 长 量 +0 3 %P所对 应 伸 长 量) 以 (
临 吉 高速 公 路 半沟 2号 大 桥 3 m 箱梁 中 跨 0 钢 绞 线 5根 为 一 束 , 锚 下 控 制 应 力 为 07 = . 19M a 35 p 。单 根 钢 绞 线截 面 积 A = 4 r 2 钢 绞 y 10 m , a
k — 孔 道 每 米 局 部 偏 差 对 摩 擦 的 影 响 系 —
数; , 广一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长度 ( 1 c ; m
制校核。在实际工作中首先 需要通过张拉计算 出张拉应力下对应预应 力筋 的理论伸长量从而
在施工 中与实际伸长量 比较 来指导施工 。由于 设计中预应力筋的布设型式 及根数不 同,使得
融
5 : 5
对应 伸 长量 ,通 过 这 三 组 数 据 来 获 得 实 际预 应
^ B m B c
.盯湖 5 6 4 弧5 . 9
力筋伸 长量 。下面介 绍两种 实际伸长量的计算
方法 :
c D 曙
3 2,7 盯 9蝴 弧7 6 . n7 0 n36 3 . 9 0 4 28 2 1 . 0 3 20 n5 0,3 9瑚 94 5 8 8 0 n93 羽 . 01 9 5 强 8 0 9 . 5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计算0.0

1、张拉前的准备工作1、波纹管一布置波纹管时首先用钢筋加工环形架作为波纹管的定位架,纵向间距为1m,横向位置按设计图纸上的坐标定位,波纹管中穿有内衬管,以保证波纹管成孔质量。
二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波纹管是否有孔洞或变形,接头处是否用胶带密封好,在与锚垫板接头处,一定要用磁带或其它东西堵塞好,以防水泥浆渗进波纹管或锚孔内。
三筑混凝土时应尽量避免振捣棒直接接触波纹管,以防漏浆堵孔。
2、钢绞线一钢绞线采用φs15.2(STM416-94a,270级,低松弛),标准强度Ryb=1860Mpa。
二钢绞线下料要在干净整洁的地面上进行,并清除表面上的锈迹及杂物,下料时用砂轮切割机切割。
三穿束前,将钢绞线理顺,用扎丝绑扎好,以防在穿束过程中钢绞线打绞,张拉时受力不均,导致有的钢绞线达不到张拉控制应力而有的则可能被拉断。
四穿束时,将钢束中单根钢绞线编号,以便张拉时做到对应编号,对称张拉。
3、预应力筋控制力计算一计算依据①设计图纸锚下控制应力N1~N3为1340 Mpa,N4为1340 Mpa。
②《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二理伦计算①计算公式:P=δ×Ag×n×1/1000×b式中:P—预应力盘的张拉力,KN;δ—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力,Mpa;Ag—每根预应力筋的截面积,mm2;N—同时张拉预应力筋的根数;b —超张拉系数,不超张拉的为1.0。
②参数先取中跨连续端:钢束编号:N1,N2,N3:δ中123=1340 Mpa;n=4N4:δ中4=1340 Mpa;n=4Ag=140mm2;b=1.0边跨非连续端:钢束编号:N1,N2,N3:δ边123=1340 Mpa;n=5N4:δ边4=1340 Mpa;n=4Ag=140mm2;b=1.0③计算张拉力P中跨连续端:钢束编号:N1,N2,N3:P中123=1340×140×4×1/1000×1.0=750.4 KNN4:P中4=1320×140×4×1/1000×1.0=739.2 KN边跨非连续端:钢束编号:N1,N2,N3:P边123=1340×140×5×1/1000×1.0=938 KNN4:P边4=1320×140×4×1/1000×1.0=739.2 KN二、张拉1、当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同时龄期必须为三天以上方可进行张拉,张拉顺序为N1,N2,N3,N4。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一、引言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是一种先进的预应力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土木工程中,尤其在桥梁、高速公路、地铁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这种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减少结构变形,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的工艺流程、设备选择、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二、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工艺流程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阶段:在此阶段,需要准备各种施工设备和材料,如钢绞线、锚具、夹具、高压油泵等。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和整平,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安装阶段:根据设计要求,将钢绞线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式安装在锚具上。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锚具的位置和角度,确保其与钢绞线垂直并对中。
3、张拉阶段:通过高压油泵对钢绞线进行张拉,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张拉力和伸长量,确保钢绞线受力均匀,达到设计要求。
4、固定阶段:在钢绞线张拉完成后,使用锚具将其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中,确保钢绞线的位置稳定。
5、封锚阶段:在固定完成后,对锚具进行封锚处理,防止锈蚀和外力破坏。
三、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设备选择在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中,设备选择是关键环节之一。
主要设备包括高压油泵、千斤顶、锚具、夹具等。
其中,高压油泵和千斤顶是用于提供张拉力的设备,锚具和夹具则是用于固定和连接钢绞线和混凝土结构的装置。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四、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质量控制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的质量控制是保证结构安全和稳定的关键环节之一。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质量控制:对进场的钢绞线、锚具、夹具等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其质量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2、设备检查:在施工前对高压油泵、千斤顶等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其性能正常。
3、张拉控制:在张拉过程中,控制张拉力和伸长量,确保钢绞线受力均匀,达到设计要求。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书最终

成贵铁路CGZQSG-4标段犍为制梁场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书编制:复核:审核:目录1、计算公式 (2)2、划分计算分段 (3)3、计算钢绞线理论伸长量 (3)4、伸长量的测量 (4)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两项因素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1、计算公式1.1预应筋伸长值ΔL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1)ΔL= Pp×L /Ap×EpΔ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1.2《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8中规定了Pp的计算公式(2)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对于圆曲线,为该段的圆心角,如果孔道在竖直面和水平面同时弯曲时,则θ为双向弯曲夹角之矢量和。
设水平角为α,竖直角为β,则θ=Arccos(cosα×cosβ)。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分段后为每个分段长度。
k—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管道内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注: a、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是决定计算值的重要因素,它的取值是否正确,对计算预应力筋伸长值的影响较大。
所以钢绞线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试验,计算时按实测值Ep’进行计算。
b、 k和μ是后张法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中的两个重要的参数,其大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管道的成型方式、预应力筋的类型、表面特征是光滑的还是有波纹的、表面是否有锈斑,橡胶抽拔棒的布设是否正确,弯道位置及角度是否正确,成型管道内是否漏浆等,计算时根据设计图纸确定。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伸长 量计算与测定分析一、理论伸长量计算 1、理论公式: 1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如下: PP P E A LP L =∆ ①()()μθμθ+-=+-kx e P P kx P 1 ②式中:P 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曲线筋计算方法见②式;L ——预应力筋的长度;A 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 2;E 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 2;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 ;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 ;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2计算理论伸长值,要先确定预应力筋的工作长度和线型段落的划分;后张法钢绞线型既有直线又有曲线,由于不同线型区间的平均应力会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分段计算伸长值,然后累加;于是上式中: i L L L L ∆+∆+∆=∆ 21PP i p i E A L P L i =∆P p 值不是定值,而是克服了从张拉端至第i —1段的摩阻力后的剩余有效拉力值,所以表示成“Pp i ”更为合适; 3计算时也可采取应力计算方法,各点应力公式如下:()()()()111--+--⨯=i i kx i i eμθσσ各点平均应力公式为:()()ii kx i pikx e iiμθσσμθ+-=+-1 各点伸长值计算公式为:pip i E x L iσ=∆ 2、根据规范中理论伸长值的公式,举例说明计算方法:某后张预应力连续箱梁,其中425米联内既有单端张拉,也有两端张拉;箱梁中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Φ,极限抗拉强度f p =1860Mpa,锚下控制应力б0==1395Mpa;K 取m,µ=;1单端张拉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计算:预应力筋分布图12两端非对称张拉计算:预应力筋分布图2伸长值计算如下表:若预应力钢筋为两端对称张拉,则只需计算出一半预应力筋的伸长值,然后乘以2即得总的伸长量;注:由于采用1500KN千斤顶张拉,根据实测伸长值为量测大缸外露长度的方法,则计算理论伸长值时应加缸内长度约500mm;而锚固端长约470mm,应在计算理论伸长值时扣除;由于两数对于伸长值的计算相差甚微,可以抵消,因此在计算中未记入;二、实测伸长值的测定1、预应力钢筋张拉时的实际伸长值△L,应在建立初应力后开始量测,测得的伸长值还应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即:△L=△L1+△L2式中:△L1——从初应力到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 ;△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 ;关于初应力的取值,根据公路规的规定,一般可取张拉控制应力的10%~25%;初应力钢筋的实际伸长值,应以实际伸长值与实测应力之间的关系线为依据,也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2、钢绞线实测伸长值的经验公式:L实=L b—L a/—L无阻 1L实=L b—L a+L a—L c—L无阻 2L实——钢绞线实际伸长量L a——张拉应力为20%б0时,梁段两端千斤顶活塞行程之和;L b——张拉应力为100%б0时,梁段两端千斤顶活塞行程之和;L c——张拉应力为10%б0时,梁段两端千斤顶活塞行程之和;L无阻——梁段两端千斤顶内钢绞线的无阻伸长量,即:L无阻=PL/E P A P对于以上公式,当钢绞线较短,角度较小时,用2式计算更接近设计伸长量;当钢绞线较长,角度较大时,用1式计算更接近设计伸长量;这是由于预应力筋的长度及弯起角度决定实测伸长量的计算公式,钢绞线较短、弯起角度较小时,摩阻力所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也较小,10%~20%Σ控钢绞线的伸长量基本上反映了真实变化,0~10%的伸长量可按相邻级别10%~20%推算;钢绞线较长、弯起角度较大时,摩阻力所引起的预应力损失也较大,故初应力采用20%Σ控用20%~100%推算0~10%的伸长量更准确;3、在施工过程中直接测量张拉端千斤顶活塞伸出量的方法存在一定误差,这是因为工具锚端夹片张拉前经张拉操作人员用钢管敲紧后,在张拉到约10%б0开始到100%б0时,因钢绞线受力,夹片会向内滑动,这样通过测量千斤顶的伸长量而得到的量比钢绞线的实际伸长量偏大;因此,我们采用了量测钢绞线绝对伸长值的方法,测得的伸长值须考虑工具锚处钢绞线回缩及夹片滑移等影响,测量方法如下图3所示:4、现以图2所示的预应力钢绞线为列介绍实际伸长值计算方法:对于多束群锚式钢绞线我们采用分级群张法,图2中钢绞线为7束,采用1500KN 千斤顶,根据不同应力下实测伸长值的量测,最后得出总伸长值及与设计伸长值的偏差如下表,并且用与设计伸长值的偏差是否在±6%之内来校核;预应力钢筋编号理论伸长值mm左端右端左端右端实测伸长值mm伸长值偏差% 20%б控/50%б控б控50%б控/б控11 605 69/94 54/183 195 21/24412 605 67/97 61/179 199 19/26613 605 63/91 58/181 197 18/23914 605 65/98 51/178 198 22/238 595注:由于钢绞线右端伸长值大于200mm,千斤顶需要倒一次顶才能完成张拉,因此右端出现了在50%б控时的两个读数,分别表示在从初应力张拉到50%б控时的读数和千斤顶倒顶后张拉到50%б控时的读数;三、问题与思考经张拉实践发现,预应力钢筋的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间有一定的误差,究其原因,主要有:预应力钢筋的实际弹性模量与计算时的取值不一致;千斤顶的拉力不准确;孔道的摩擦损失计算与实际不符;量测误差等;特别是弹性模量的取值是否正确,对伸长值的计算影响较大;必要时,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锚圈口及孔道摩阻损失应通过试验测定,计算时予以调整;。
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与测定分析一、理论伸长量计算1、理论公式:(1)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 2000),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如下:P P L力筋的工作长度和线型段落的划分。
后张法钢绞线型既有直线又有曲线,由于不同线型区间的平均应力会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分段计算伸长值,然后累加。
于是上式中:L L1 L2 L iA p E式中:P 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曲线筋计算方法见②式;L――预应力筋的长度;A 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E 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2)计算理论伸长值,要先确定预应P p值不是定值,而是克服了从张拉端至第i —1段的摩阻力后的剩余有效拉力值,所以表示成“ Pp ”更为合适;(3)计算时也可采取应力计算方法,各点应力公式如下:i 1 kx i 1各点平均应力公式为:kxi 1 e "kx i各点伸长值计算公式为:X iP i2、根据规范中理论伸长值的公式,举例说明计算方法:某后张预应力连续箱梁,其中4*25米联内既有单端张拉,也有两端张拉。
箱梁中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①15.24),极限抗拉强度f p=1860Mpa,锚下控制应力6 o=0.75f p=1395Mpa。
K 取0.0015/m, 尸0.25。
P pe kxkxL iP p L iA p E pPiL i(1)单端张拉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计算:预应力筋分布图(1) 伸长值计算如下表:(2)两端非对称张拉计算:预应力筋分布图(2)伸长值计算如下表:若预应力钢筋为两端对称张拉,则只需计算出一半预应力筋的伸长值,然后乘以2即得总的伸长量。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书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在张拉过程中,主要受到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管道弯曲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二是管道偏差影响引起的摩擦力;两项因素导致钢绞线张拉时,锚下控制应力沿着管壁向跨中逐渐减小,因而每一段的钢绞线的伸长值也是不相同的。
1、计算公式(1)预应筋伸长值△ L的计算按照以下公式:Pp X L△ L=—Ap X Ep△ 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n);Pp —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L —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r);A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 ;(2)《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附录G— 8中规定了Pp的计算公式P X(1 —e —(kx匕9))Pp= ——kx +卩9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将钢绞线分段计算后,为每分段的起点张拉力,即为前段的终点张拉力(N);9—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对于圆曲线,为该段的圆心角,如果孔道在竖直面和水平面同时弯曲时,则9为双向弯曲夹角之矢量和。
设水平角为a,竖直角为则9 =Arccos (cos aX cos 3)°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分段后为每个分段长度。
k —孔道每束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1/m),管道内全长均应考虑该影响;卩一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磨擦系数,只在管道弯曲部分考虑该系数的影响。
注:a、钢绞线的弹性模量Ep是决定计算值的重要因素,它的取值是否正确,对计算预应力筋伸长值的影响较大。
所以钢绞线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试验,计算时按实测值Ep'进行计算。
b 、k和卩是后张法钢绞线伸长量计算中的两个重要的参数,其大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管道的成型方式、预应力筋的类型、表面特征是光滑的还是有波纹的、表面是否有锈斑,波纹管的布设是否正确,弯道位置及角度是否正确,成型管道内是否漏浆等,计算时根据设计图纸确定。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值计算现场控制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理论伸长值的计算及现场控制摘要:预应力钢绞线施工时,采用张拉应力和伸长值双控,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预应力施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预应力筋张拉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关键工序,施工质量关系到桥梁运行的安全和交通人员安全,因此必须严谨对待整个施工控制过程。
本文通过实际施工过程,总结出一套预制箱梁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值的计算方法及现场测量。
关键词:后张法;箱梁;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测量控制;。
tu757.1+41、工程概况cjtj-i标段施家村大桥左、右幅孔跨布置为:(4×20)+(4×20)+(4×20)m,起止桩号:k1+365.0~k1+611.0全长246.0m,位于2×12.25m的分离式路基段内,桥宽2×12.25m。
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桥墩采用双柱式墩,桥台采用肋板式;基础采用桩孔桩。
2、箱梁设计结构形式施家村大桥箱梁梁高1.2m,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号为c50,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其标准强度fpk=1860mpa,设计锚下张拉控制力为0.75fpk=1395mpa。
纵向预应力钢束配合m15a-3、m15a-4型锚具,负弯矩区钢绞线配合bm15-4、bm15-5型锚具。
3、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公式《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中关于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mm)可按此公式进行计算:△l=ppl/apep (公式1)针对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pp的计算方法见附录公式如下:pp=p(1-e-(kx+uθ))/ kx+uθ(公式2)式中:△l-各分段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mm);p-各分段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kn);l-各预应力筋的分段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k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可查附录);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可查附录)。
桥梁现浇梁预应力张拉技术控制要点

位(KN) 7 4 35 56 7
1
1号 顶
YCW450 2013.6 y=0.06+0. 油表读 G-200 .1856 013078x 数(MPa)
4.91
9.77 24.32 38.88 48.59
2
2号 顶
YCW450 2013.6 y=0.23+ 油表读 G-200 .1863 013017x 数(MPa)
端头钢绞线切割 钢束全部张拉完且确认符合要求后,切割端头钢
绞线。切割处距锚具30~40 mm,使用手提砂轮机切割,严 禁使用气焊。
5.06
9.89 24.38 38.87 48.53
张拉实际伸长值的量测及计算
钢束张拉时实际伸长值的量测是一项重要的操作,按要求 应以梁端为基点,量测张拉过程中钢束的实际伸长值,以免使 滑丝现象被忽略。但此量测方法具体操作时大多较为困难,在 钢绞线预应力张拉时,钢绞线的外露部分,大部分被锚具和千 斤顶所包裹,钢绞线的张拉伸长量无法在钢绞线上直接测量, 而仍以量测千斤顶张拉缸的外伸量来计算钢束的实际伸长值。
张拉端总图
锚具:为保持预应力钢筋的拉力,并将其
传递到混凝土中的永久性锚固装置。
夹片:后张法中,在张拉千斤顶或锚具中
夹持预应力钢筋永久性锚固装置。
锚垫板:在混凝土构件中,连接波纹管,
预埋设置于混凝土模板边缘处。锚垫板其实 是一个承载体,要把张拉力传给构件。使用 安装时,通常与螺旋筋配套使用。
后张法施工工序
管道坐标 管道间距
项目
梁长方向 梁高方向
同排 上下层
允许偏差 (mm) 30 10 10 10
2、锚垫板安装 在固定端和张拉端分别安装对应型号和
规格的锚垫板和螺旋筋,并将锚垫板喇叭口底 端和波纹管连接牢固,锚垫板要牢固地安装在 模板上。要使垫板与孔道严格对中,并与孔道 端部垂直,不得错位。锚下螺旋筋及加强钢筋 要严格按图纸设置,喇叭口与波纹管道要连接 平顺,密封。对锚垫板上的压浆孔要妥善封堵, 防止浇注混凝土时漏浆堵孔。安装锚垫板时, 对于两端张拉的锚具,需注意压浆端进浆孔向 下,出气孔向上,对于一端张拉的P锚应把张 拉端作为进浆孔,且向下,以保证压浆的密实。
大桥大跨度连续梁竖向预应力张拉专项施工方案(后张法)

目录一、概要 (1)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1)三、主要工程数量 (2)四、结构及参数 (2)五、施工工艺 (4)六、质量检验标准及要求 (10)七、安全操作规程 (12)八、预应力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13)九、保证措施 (17)OHM15型竖向预应力张拉施工方案一、概要OHM15型低回缩量锚具是针对短预应力束锚具张拉放张回缩量过大,导致其有效永久预应力损失大而专门研究开发的一种低回缩高效率的预应力锚具。
OHM15型低回缩量锚具广泛应用于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连续钢构等桥梁竖向预应力结构,斜拉桥塔身周向、横向预应力结构,边坡锚固预应力结构及其它各种较短预应力筋结构中。
二、主要技术性能指标1、锚具效率系数:ηA≥0.952、破断总应变:εapu≥2.0%3、锚具二次放张回缩量:λ≤1mm4、满足试验应力上限为0.65f ptk,应力幅度100MPa,循环200万次的疲劳性能要求。
5、满足试验应力上限为0.80f ptk,下限应力为0.40f ptk,循环50次的周期荷载性能要求。
6、锚具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和放松钢绞线的要求。
7、锚具的锚口摩阻损失和喇叭口摩阻损失合计不大于6%。
8、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张拉控制力为σk=585KN。
9、管道摩阻系数u:0.2510、管道偏差系数κ:0.0015/m11、钢筋松弛系数ζ:0.312、钢束回缩和锚具变形:每端6mm三、主要工程数量及张拉设备1、工程数量2、张拉设备张拉机具配置表四、结构及参数1、OHM15低回缩量锚具(张拉端)结构及尺寸参数:低回缩量锚具张拉端由工作夹片、工作锚板、螺母、锚垫板和螺旋筋组成,见图1。
螺母通过内螺纹与工作锚板外螺纹相连。
锚垫板和螺旋筋作为锚下承载件,在预制结构时埋入混凝土中。
低回缩量锚具通过第二次张拉、旋转螺母锚固达到低回缩的目的。
低回缩量锚具(张拉端)尺寸参数见表1。
图1 低回缩量锚具结构图(张拉端)竖向张拉时为上端图2 低回缩量锚具结构图(固定端)竖向张拉时为下端注:单孔锚垫板尺寸(长X 宽X 高)=80X80X δ142、OHPM15型低回缩量锚具(固定端)结构及尺寸参数 低回缩量锚具固定端由锚板、挤压头、压板、螺栓、螺母、约束圈和螺旋筋组成,见图2。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与分析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伸长量计算与测定分析一、理论伸长量计算1、理论公式:(1)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钢绞线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如下:PP P E A LP L =∆ ①()()μθμθ+-=+-kx eP P kx P 1 ②式中:P 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曲线筋计算方法见②式;L ——预应力筋的长度;A 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 2);E 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 2);P ——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θ=夹角*π/180(rad)或弧长/半径(rad)。
k ——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2)计算理论伸长值,要先确定预应力筋的工作长度和线型段落的划分。
后张法钢绞线型既有直线又有曲线,由于不同线型区间的平均应力会有很大差异,因此需要分段计算伸长值,然后累加。
于是上式中:PP i p i E A L P L i =∆i L L L L ∆+∆+∆=∆ 21P p 值不是定值,而是克服了从张拉端至第i —1段的摩阻力后的剩余有效拉力值,所以表示成“Pp i ”更为合适;(3)计算时也可采取应力计算方法,各点应力公式如下:()()()()111--+--⨯=i i kx i i eμθσσ各点平均应力公式为:()()ii kx i pikx e iiμθσσμθ+-=+-1 各点伸长值计算公式为:pip i E x L iσ=∆ 2、根据规范中理论伸长值的公式,举例说明计算方法:某后张预应力连续箱梁,其中4*25米联内既有单端张拉,也有两端张拉。
箱梁中预应力钢束采用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Φ15.24),极限抗拉强度f p =1860Mpa ,锚下控制应力б0=0.75f p =1395Mp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桥梁预应力后张法施工及张拉计算摘要:简述了桥梁后张法施工的施工方法,质量保证措施及安全保证措施。
通过张拉计算书完善张拉过程中对张拉应力及千斤顶油压表数值的控制,保证钢绞线张拉的准确性。
关键词:预应力;后张法;张拉控制应力;伸长值;钢绞线通过本文简述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的施工步骤和安全防护措施,举例进行了张拉控制应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转换计算及实际伸长值的计算方法,希望得到各位同行的借鉴和指正。
一、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1、张拉控制应力和伸长值1)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采用张拉应力与伸长值双控的措施,以张拉应力为主,伸长值进行校核。
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
理论伸长值依据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进行详细计算。
2)预应力钢绞线的理论伸长值△l﹙㎜﹚可按设计图纸提供的参数执行。
也可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附录g-8“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的计算公式”进行核对。
本文对此不再叙述。
3)预应力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预应力10%σcon,张拉伸长值从初应力﹙10%σcon﹚时开始量测,预应力钢绞线的实际伸长值除量测的伸长值外,必须加上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
(详见伸长值计算)4)如果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差值超过6%时,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后,再继续进行张拉。
2、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工1)预应力束的张拉顺序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
每个工作面上必须保持不少于两台千斤顶同时操作。
(图纸设计一般均为双向张拉)2)安装千斤顶,将预应力钢绞线穿入千斤顶,锚环对中,并将张位油缸先伸出2~4cm,再在千斤顶尾部安上垫板及工具锚,将预应力筋夹紧。
3)张拉前使顶压油缸处于回油状态,张拉时向张拉缸供油,开始张拉。
同时注意工具锚和固定端的工作锚,使夹片保持整齐(一般误差在3mm•时不会明显影响夹持力);张拉至初应力时,做好标记,作为测量伸长值的起点。
4)按规定程序张拉至规定吨位或换算的油压值,并测量预应力钢绞线束的实际伸长值以校核张拉应力(详见张拉计算书)。
5)在保持张拉油缸调压阀阀口不变的情况下向预压缸供油,直至达到控制预应力。
6)使张拉油缸缓慢回油,完成油缸回油动作。
7)预应力张拉完毕后,各工区应安排专人在钢绞线束的端部用红油漆作出明显的标记,绝对不允许漏拉。
8)预应力钢绞线束的张拉应有完整准确的张拉记录,记录的内容应包括预应力钢绞线束的编号、张拉控制应力力、伸长值和伸长值的偏差值。
3、施工注意事项1)锚具垫板必须与钢束轴线垂直,垫板孔中心与管道孔中心一致,安装千斤顶时必须保证锚圈孔支垫板中心严格对中,防止滑丝、断丝等现象。
2)锚具夹片及锚头锥孔要保持清洁,严禁有金属屑等杂物。
3)顶板横向预应力筋与腹板纵向预应力筋顶板锚槽处位置冲突时,顶板锚槽封锚后再张拉相应位置的横向预应力束。
4)钢束张拉完毕后,严禁撞击锚具和钢绞线。
4、锚具、夹具的质量要求1)锚具、夹具进场时,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和数量。
2)外观检查:应从每批中抽取10%的锚具且不少于10套,检查其外观和尺寸,合格后方可使用。
3)锚具、夹具的静载锚固性能可参照生产厂家提供试验报告,也可对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在现场进行试验以检验其性能。
4)锚具、夹具验收批的划分:在同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条件下,锚具、夹具应以不超过1000套组为一个验收批。
5)锚具、夹具应设专人保管。
存放、搬运时均应妥善保护,避免锈蚀、沾污、遭受机械损伤或散失。
5、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质量要求1)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同时混凝土养生满足设计和规范规定,方可进行张拉。
2)预应力束张拉允许偏差项次项目质量标准1 张拉应力值允许偏差:±6%2 每束钢绞线断丝或滑丝 1丝3 每一截面的断丝率之和不得大于该截面总钢丝数1%3)预应力束的张拉顺序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关标准规范进行。
6、各工序成品、半成品保护1)箱梁预应力工程施工时,要协调各方做好各工序成品、半成品的保护工作。
由于预应力工程的特殊性、重要性,根据工程特点要求,钢绞线波纹管的安装必须与模板、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协调一致,安排穿插作业。
2)对于混凝土的振捣,应根据预应力管道布置特点,确定振捣方案,以确保预应力管道的位置准确及通透、完好。
灌浆、排气、泌水孔上下口均应封牢,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水泥浆进入波纹管内。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动棒应从管道两侧插入,严禁斜撬波纹管,防止进浆堵塞孔道。
3)往波纹管内穿钢绞线时,应在钢绞线端部安插塑料软接头,并涂上黄油以作润滑,避免在进行钢绞线穿插过程中损坏波纹管。
4)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完毕后,严禁撞击锚具和钢绞线。
5)张拉完毕后应按设计要求及时封锚。
二.预应力张拉安全施工保证措施1.展开的预应力钢绞线要一头卡牢,防止回弹。
2.作业场地两端外侧应设有防护拦杆和警示标志,张拉预应力束的两端必须设置挡板。
3.在测量预应力束的伸长值时,应先停止拉伸,测量人员必须站在侧面操作。
4.作业中操作应平稳、均匀,张拉时两端不得站人,不得用手摸或脚踩预应力钢绞线。
5.进行预应力张拉时,要搭设供操作人员作业和设置张拉设备用的牢固可靠的脚手架或操作平台。
张拉设备、工具、压力表必须出示合格报告后方可使用。
6.张拉千斤顶的对面及后面严禁站人,操作人员应站在千斤顶两侧进行作业。
7.张拉完毕后退销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人工拆销时不得强击。
张拉施锚两端,应妥善保护,不得压重物,严禁撞击锚具、钢束。
三、预应力张拉计算书例:某立交桥工程主梁张拉区间为11~14#墩之间,张拉顺序由内至外,双向张拉。
张拉钢绞线束为f1~f9(2×2束),毎束为12根,钢绞线直径φ15.2,截面面积139mm2,张拉控制应力为σcon= 1376.4mpa。
根据2009年10月21日“国家金属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供的液压千斤顶检验报告,共检验了两台3000kn的千斤顶,四块压力表(其中两块为备用表)。
具体参数详见检验报告。
低松弛力钢绞线束:张拉顺序0—初始应力(10%σcon)—最大控制应力σcon(持荷2分钟锚固)本次控制应力分别按10%σcon、20%σcon、50%σcon,100%σcon进行计算。
压力表选用i.09.4734和i.09.4764。
i.09.4734对应回归方程:p=0.01663f+0.45i.09.4764对应回归方程:p=0.01765f+0.62因为f1~f9钢绞线束均为12根钢绞线,所以本次只计算f1束张拉控制压力表读数,按照最大控制应力计算所得压力表读数量取钢绞线伸长量,该伸长量与设计伸长量比较在±6%范围之内,均属合格。
(一)主梁张拉压力读数计算1、10%σcon控制应力时压力表读数计算按图纸设计第三联双向控制应力为σcon= 1376.4mpa10%σcon= 1376.4×10%=137.64 mpan=12根,s截 =139mm2f=n×σ×s截 =12×137.64×139÷1000 =229.58(kn)(1)i.09.4734对应回归方程:p1=0.01663f+0.45p1=0.01663×229.58+0.45=4.27(mpa)(2)i.09.4764对应回归方程:p=0.01765f+0.62p2=0.01765×229.58+0.62=4.67(mpa)2、20%σcon控制应力时压力表读数计算按图纸设计第三联双向控制应力为σcon= 1376.4mpa 30%σcon= 1376.4×20%=275.28 mpan=12根,s截 =139mm2f=n×σ×s截 =12×275.28×139÷1000 =459.17(kn)(1)i.09.4734对应回归方程:p1=0.01663f+0.45p1=0.01663×459.17+0.45=8.09(mpa)(2)i.09.4764对应回归方程:p=0.01765f+0.62p2=0.01765×459.17+0.62=8.72(mpa)3、50%σcon控制应力时压力表读数计算按图纸设计第三联双向控制应力为σcon= 1376.4mpa 50%σcon= 1376.4×50%=688.2 mpan=12根,s截 =139mm2f=n×σ×s截 =12×688.2×139÷1000 =1147.92(kn)(1)i.09.4734对应回归方程:p1=0.01663f+0.45p1=0.01663×1147.92+0.45=19.54(mpa)(2)i.09.4764对应回归方程:p=0.01765f+0.62p2=0.01765×1147.92+0.62=20.88(mpa)4、100%σcon控制应力时压力表读数计算按图纸设计第三联双向控制应力为σcon= 1376.4mpa100%σcon= 1376.4×100%=1376.4 mpan=12根,s截 =139mmf=n×σ×s截 =12×1376.4×139÷1000 =2295.84(kn)(1)i.09.4734对应回归方程:p1=0.01663f+0.45p1=0.01663×2295.84+0.45=38.63(mpa)(2)i.09.4764对应回归方程:p=0.01765f+0.62p2=0.01765×2295.84+0.62=41.14(mpa)(二)伸长值计算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l(mm) 可按下式计算:△l =△l1+△l2△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
初应力下伸长值为弹性形变与非弹性形变之和,故该伸长值不准确。
准确的伸长值应按以下方法进行推算,推算时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进行计算。
如从初应力10%σcon—20%σcon,量取其实际伸长值,取20%σcon时伸长值与10%σcon时伸长值的差值作为初应力下的推算值。
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计算采用“量测缸体法”。
具体方法为:在初应力下测量外露缸体长度,再测量最终应力下外露缸体长度。
其差值减去两端预应力钢绞线回缩值,即为初应力至终应力下的伸长值,再加上初应力以下推算伸长值即为实际总伸长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