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7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西晋的建立和统一,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在266年由司马炎建立,结束了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短暂的统一。

然而,由于统治集团的腐败和内乱,西晋在316年灭亡。

在此期间,北方各族的内迁也为中国的历史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体系,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西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民族融合是历史进步的动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

2.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历史图片、地图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式,自主获取知识。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素材。

2.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

3.教学PPT或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西晋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时期的历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西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西晋统一的影响和北方各族内迁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互相提问,巩固所学内容。

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的发展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晋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少数民族的内迁、八王之乱的历史史实。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提高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

3知道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学习重点】八王之乱和少数民族的内迁【学习难点】理解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直观利用朝代歌导入方法指导一: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第1题的知识模块。

第1题知识模块相对较多跨越时间段较长难度较大在认真阅读查找的基础上可采取边找边读方法让学生有个大致印象注意指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来理清朝代更替。

方法指导二:第1题的知识模块较多且零碎提醒学生仔细阅读查找注意不要遗漏;第3题较为简单阅读即可找出答案。

注意答案完整性。

方法指导三知识模块三可以采用角色扮演。

假如你是北民南迁的一员为大家介绍北方人口南迁。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在《中国历史朝代歌》里中间有几句“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这二十个字中前十五个字是我们常讲的魏晋南北朝的历史。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的发展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二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北方民族融合”的相关问题。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西晋的建立1自主阅读课本P78~79内容完成第1~2题。

1你能写出三国末年到南北朝的大致朝代更替吗? 2简述西晋(三国政权的演变) 三国时魏国最强蜀国最弱曹丕死后司马家族控制魏国大权灭掉蜀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31张PPT)
影响:加强了各地区、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 流,促进了民族交融。
角色扮演:
假如你是北民南迁的一员请为大家介绍你迁移情况 • 氐族、羌族 • 匈奴、羯族 • 鲜卑族
由西向东 迁至陕西关中 从内蒙古草原由北向南迁至山西一带 一部分迁至辽宁 另一部分迁至陕西及河套地区
2 “十六国”的出现
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 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 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 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前秦统一北 方)
腐之内
败乱迁
随堂演练
• 1.标志着西晋实现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 • A.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 C.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 • 2.标志着西晋走向衰落的历史事件是 • A.晋武帝封王 B.“八王之乱” • C.“五胡”内迁 D.匈奴起兵攻晋
• 3.导致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根本原因是
3.主要地点:洛阳一带
4.影响:
1)“八王之乱”历时十六 年,西晋从此衰落。
2)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 纷纷逃离,其中往南方的即数以 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的 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合作探究: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统一至灭亡:36年
266年
28因:
灭亡:316年。原因:政治腐败;少 数民族极力反抗;八王之乱。 (3)氐族建立的前秦
历史园地: 作为晋武帝,你将怎样统治西 晋?
• A.封王各自为政,社会上层非常腐败
• B.封王争权夺利,连年混战
• C.统治者不重视发展生产,经济衰退
• D. 匈奴入侵,攻灭西晋
• 4.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 A.曹魏
B.东晋
• C.西晋
D.前秦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精品教学课件
过着着什逐么水样草的而生居活的?游牧生活
学习任务三
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人和羌人,由西向东迁入关中地区。 分布在漠北草原上的匈奴人和羯人,由北向南迁到汾河 流域一带。 鲜卑人有一部分迁到辽河流域南部,有一部分迁到河套、 河西走廊及河湟一带。
在内迁各族中,哪一支在什么时间灭亡了西晋政权?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攻陷西晋都城,西晋灭亡。
——西晋鲁褒《钱神论》
学习任务二
阅读教材第99页的内容,指出为了巩固统治,西晋初年, 晋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大封同姓诸王(分封制)。 分封诸王有什么权力? 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 分封诸王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八王之乱。
学习任务二
八王之乱产生了什么影响? (1)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2)严重削弱了西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 而衰的转折点。 (3)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南迁, 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学习任务一
自主阅读:阅读教材第98页的内容,梳理西晋建立的相关史实。
背景:263年,魏灭蜀。曹魏中期,司马懿逐渐控
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建立时间:266年 建立者:司马炎(晋武帝) 都城:洛阳
政权 户数 魏 103万 蜀 28万 吴 52.3万
人口 443万 94万 230万
兵力 60万 10.2万 23万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学习任务一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说说西晋的社会状况。
统治阶层昏庸腐朽;贵族与大臣道德沦 丧,唯利是图,贪图享乐。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 帝曰:“何不食肉糜?”
——《晋书》
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 ——《资治通鉴》
石崇与王恺斗富
“钱被奉为神物,无德 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 入紫闼。危可使安,死可使 活,贵可使贱,生可使 杀 …… 凡 今 之 人 , 惟 钱 而 已。”还说钱“为世神宝, 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主要讲述了西晋在晋武帝的统治下,实现了短暂的统一,以及随后八王之乱的爆发。

课程内容还包括了北方各族的内迁,以及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引导学生了解这一段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具体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有一定的认知,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深入探究西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2.难点:理解西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以及八王之乱的原因和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西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提高学生的 historical thinking ability.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

3.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

4.学习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论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西晋时期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西晋的地理位置和周边民族。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晋迅 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 教训:(1)反贪防腐,加强思想建设; (2)要团结,不要内耗;(3)民族关系 要融洽;等等。
西汉和西晋都分封过诸王。想一想:分封诸王对 中央政权的统治会产生什么影响?
受封诸王获得土地和人口,他们须履行保卫 王畿、保护国君、交纳贡赋等义务。但是,由于 各诸侯王在封地内拥有绝对的统治权而成了大大 小小的独立王国。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王国势力 逐步壮大,直接或间接威胁中央统治,酿成诸王 争霸、征战不断的局面。
3.影响 “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严重削弱了西
晋的国力,成为西晋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思考:八王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和实 质是什么?
➢ 根本原因:西晋统治者的昏庸腐败。 ➢ 实质:西晋皇族为了争夺中央政权而进
行的一场混战。
4.北人南迁
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 其中逃往南方的人口数以十万计,出现我 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263年,魏灭蜀。曹丕死后,司马懿逐渐 控制了魏国的军政大权。
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称帝,改国 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司马炎 就是晋武帝。
2.统一全国 263年
魏灭蜀
266年
司马炎建晋
280年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220—266年

西


221—263年

229—280年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专权时,小皇帝曹髦 不甘心做傀儡,对手下说:“司马昭之心,路 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 出讨之。”随后他带领侍卫出宫,不料消息走 漏,司马昭派军队进行拦截,杀死曹髦。
西晋北方各族 内迁分布图
➢ 根本原因是受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件】
263年
蜀 吴 280年
统一全国
266年,司马炎称帝,是为 晋武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西晋 “三国尽归司马氏”
263年,司马昭灭蜀汉, 刘禅被送至洛阳,封“安 乐公”。(乐不思蜀)
280年,晋灭吴, 三国鼎立局面结 束, 西晋统一。
阅读地图及史料,思考西晋的统一的历史意义?
意义: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 ,再次实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下来, 有利于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问政西晋
①西晋统治阶层竞相奢侈,生活腐化。 ②社会风气败坏,唯利是图,享乐之风盛行。 ③分封诸侯导致诸侯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统治。 ④晋惠帝昏庸无能。 ⑤统治腐朽、民族矛盾突出。
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概括“八王之乱”的影响。
1、严重削弱了西晋国 力,成为西晋由盛而衰 的转折点。 2、中原人口锐减,大 量人口逃往南方,形成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 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 3.南方出现成汉政权, 成为统一王朝分裂的开 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材料二 钱被奉为神物,“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闼(钱能够推开富贵官 宦之家的朱门和宫廷)。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 钱而已!” 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文章问世后,广为传诵, “孔方兄”一词也成了“钱”的同义词。
赤壁之战 局面形成 魏灭蜀 西晋建立
208年 229年 263年 2一全国
280年
4
听文物讲故事
“归义侯”金印:方寸之间见证融合时代
5
“孔方兄”的来历
凡今之人,惟钱而已!……(钱)
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东吴·大泉五千铜钱 西晋时多用三国时所铸旧钱,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课程标准: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理解这个时期的政治特色,民族政权的并列与晋王室南迁。

教材分析:本课上承三国鼎立的分裂割据局面,介绍了三国归晋之后西晋的发展脉络。

首先介绍了西晋的统一,但是蕴含着新的矛盾,统治集团内部日益腐朽,奢侈堕落风气盛行,隐藏着分裂的矛盾。

其次引出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最后突出表现为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

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学情分析:学生们本课内容比较陌生,毕竟西晋的历史如昙花一现,而且其中夹杂着阶级、民族矛盾有着诸多矛盾,所以说,学生们对本课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老师进行巧妙灵活的教学设计,去引导学生们在历史的线索中,剖析事件背后的因果律。

知识与技能:掌握西晋的建立、八王之乱、北方各族的内迁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1、西晋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顺利了历史的潮流,符乐不思蜀石崇王凯斗富何不食肉糜狗尾续貂刘禅亡国后,在洛阳不思故国,自谓乐不思蜀;西晋贵族石崇、王凯攀比斗富,挑动不良的社会风气;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后,不知民间疾苦,当百姓受灾,他只能以何不食肉糜对答。

西晋八王之乱,司马伦大肆授予官职,由于封官太滥,百姓以狗尾续貂讽刺之。

师:听完这些故事,同学们能够感受到什么样的社会风气?生:腐朽、堕落、不堪,没有进取之心,充满了腐败的味道。

师:常言道,魏晋风度,既指两晋时期,人们追求个性,放荡形骸的洒脱,也从另一个方面暴露了当时赤裸裸的个性的私欲,人性的本恶、社会风气的堕落。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就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西晋的建立与统一出使历史图片,展示三国后期的政治斗争,让学生们看图说历史司马懿装病司马昭之心司马炎称帝魏灭蜀之战西晋灭吴之战师:三国后期,司马氏逐渐掌握了魏国的军政大权,司马懿通过高平陵政变,把持曹魏政权;此后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相继执曹魏之牛耳。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1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1 新人教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 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西晋短期统一,八王之乱;少数民族的内迁和西晋的灭亡;人口大迁徙。

二、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2.西晋八王之乱以来,中原大乱,人口大规模迁徙。

人口大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它客观上推动了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

讲清其中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西晋使我国从分裂复归于统一,这符合人民愿望,也适应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发展需要,从而肯定统一是中国历史最突出的特点。

2.中华民族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

西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了解,加强了联系。

3.西晋统一的短暂,固然有多种矛盾冲突的因素,但统治阶级的贪婪腐败却是导致当时政治黑暗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

历史教训提示我们,无论治理国家,还是管理小家,都应居安思危,切不可放纵奢侈。

教学要点一、西晋的统一1.司马氏势力的发展2.魏灭蜀3.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和统一全国二、八王之乱1.大封皇族与封王掌握实权2.社会上层的腐败3.八王之乱的过程与后果三、各族内迁与西晋灭亡1.内迁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2.西晋统治者压迫内迁各族3.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和西晋的灭亡四、人口大迁徙1.人口迁徙的原因2.人口迁徙的方向3.人口迁徙的影响教学要求和建议一、本课重点:八王之乱。

本课难点:各族内迁,人口大迁徙。

二、在讲新课之前,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讲过的内容,特别要强调曹魏推广屯田制,重视水利建设,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国力日益强大,然后逐渐导入新课。

三、“西晋的统一”一目,先要讲述魏自曹丕之后,司马懿父子逐渐控制魏国军政大权的情况。

司马氏掌权大体上分三个发展时期:司马懿时期,司马师、司马昭时期,司马炎时期。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部编版七年历史上册第17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西晋在266年由司马炎建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西晋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291年,西晋统治集团内部爆发了“八王之乱”。

316年,西晋被一支来自北方的民族匈奴所灭。

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进入黄河流域,历史上称为“五胡内迁”。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内容,对于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西晋和五胡内迁的历史事件距离今天较远,学生可能对这些事件的具体情况和影响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西晋的统一和灭亡的过程,理解五胡内迁的历史背景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西晋的统一和灭亡的过程,五胡内迁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教学难点:对西晋和五胡内迁的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制作教学PPT。

学生准备笔记本,做好上课的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短暂的统一王朝吗?它是由谁建立的?又为什么迅速灭亡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西晋的统一和灭亡的过程,五胡内迁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例如:“同学们,你们认为西晋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呢?五胡内迁对我国北方地区有什么影响?”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7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西晋在280年统一全国后,由于统治腐朽、奢侈浪费,导致国家迅速衰落,最终在316年被匈奴族一支武装灭亡。

同时,北方各族内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的迁移有一定的理解。

但对于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的具体情况,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理解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迁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西晋的统一和衰落过程,理解其原因。

2.知道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理解其对历史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晋的统一和衰落原因。

2.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材料。

2.历史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西晋的统一和衰落过程,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结合PPT和地图,分析西晋的统一和衰落原因,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所学,思考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期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期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期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以求真的科学态度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从而初步树立学生尊重历史、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和积极进取勇于改革的的历史使命感和健康向上的历史价值观。

【教学重点】西晋的统一;少数民族内迁。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含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导学法【课前准备】课件、视频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提问:“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的鼎力局面是怎样形成的?那么,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结局如何呢?它又是如何灭亡的?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西晋的短期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板书)。

三国实力比较表三国中哪一国有条件完成统一?一、西晋的建立(学生读书思考并回答)说一说,西晋是如何建立的?1. 背景:学生回答:263年,司马昭出兵,魏灭蜀。

教师讲解: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的吞并战,蜀汉灭亡,开始了三国时代统一的序幕。

国家的统一是由西晋王朝完成的,西晋是什么时候、由谁建立的呢?2.建立: 学生回答:266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

教师讲解:司马炎是谁呢?我先讲一个故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国人,他父亲名叫司马懿,是魏国的大将。

经过激烈的权力争斗,魏国军政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

司马懿死后,其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专权。

司马昭总揽大权后,野心更大,总想取代曹帝曹髦。

他不断铲除异己,打击政敌。

年轻的曹髦知道自己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休想当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就打算铤而走险,用突然袭击的办法,干掉司马昭。

三国中哪一国有条件完成统一?谁知大臣中早有人把这消息报告了司马昭。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主要讲述了西晋在266年由司马炎建立,定都洛阳,至316年灭亡的过程。

本课重点掌握西晋的建立和灭亡,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材内容紧凑,结构清晰,通过阅读史料,使学生了解西晋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针对西晋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部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探究欲望。

同时,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史料分析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的建立和灭亡,掌握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西晋时期民族融合的趋势,增强民族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晋的建立和灭亡2.北方各族的内迁五. 教学方法1.史料教学法:通过阅读史料,使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图片展示法:运用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料2.历史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3.学生分组讨论所需器材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西晋时期的场景,引导学生了解西晋的历史背景。

2.呈现(10分钟)讲述西晋的建立和灭亡过程,重点讲解晋朝的兴衰原因。

3.操练(15分钟)学生阅读史料,了解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西晋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和影响。

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西晋会如此迅速地灭亡?与当时的民族政策有何关系?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西晋时期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的第17课。

教材主要讲述了西晋在266年取代魏国,建立起晋朝,并由晋武帝司马炎领导,实现了短暂的统一。

然而,由于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皇族内乱,西晋迅速衰落。

同时,北方的各族内迁也对西晋的统治造成了巨大压力。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衰落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对西晋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三国鼎立局面,对于历史上的统一和分裂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衰落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对西晋的影响,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认识西晋的兴衰,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对于西晋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的建立、统一过程及其衰落原因;掌握北方各族的内迁对西晋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晋的建立、统一过程及其衰落原因;2.北方各族的内迁对西晋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西晋的建立、统一过程及其衰落原因;2.案例分析法:分析北方各族的内迁对西晋的影响;3.讨论法:引导学生对于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 教学准备2.相关的历史资料;3.投影仪、课件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国鼎立局面,激发学生对于西晋统一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西晋的建立、统一过程及其衰落原因。

让学生了解西晋在266年取代魏国,建立起晋朝,并由晋武帝司马炎领导,实现了短暂的统一。

然后,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西晋的衰落过程。

3.操练(10分钟)分析北方各族的内迁对西晋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北方各族的内迁对于西晋的统治造成了巨大压力。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这一课,主要讲述了西晋在晋惠帝时期实现的短暂统一,以及随后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材从西晋的统一过程、北方各族的内迁以及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等方面,展现了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貌。

通过对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西晋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同时对北方各族的内迁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古代中国的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西晋的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这两个历史事件,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模糊之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清西晋统一的过程,明确北方各族的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影响,以及这一历史事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西晋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理解北方各族的内迁原因及其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3.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晋统一的过程及其原因。

2.北方各族的内迁原因及其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3.内迁对北方地区的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西晋统一和北方各族内迁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让学生理解北方各族的内迁原因及其对北方地区的影响。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教学资源:收集与西晋统一和北方各族内迁相关的历史资料,如图片、文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如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局面。

然后提问:“西晋是如何实现统一的?”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西晋统一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案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西晋的建立、八王之乱、北方各族的内迁的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西晋统一的短暂,固然是多种矛盾冲突的结果,但统治阶级的贪婪腐败是导致当时政治黑暗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

历史提示我们,应居安思危,吸取历史教训。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西晋的统一、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学难点:西晋的短暂统一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三国鼎立中的三个国家是何时由谁建立的,都城在哪里?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后,再进一步提问:那么三国鼎立中,你认为哪一个国家最有可能统一全国?为什么?估计学生会回答:魏国。

因为曹魏的发展超过吴和蜀,实力最强。

教师进一步引导,在三国的角逐竞争中,魏、蜀、吴三国谁都没有能够统一,那么,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吧。

二、教材引导自主学习1.自读教材。

2.结合学生用书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探究一:西晋能够统一中国与三国鼎立有何关系?(分层探究)1.在三国鼎立时期哪国实力最强?2.在三国鼎立时期哪国最先灭亡?【归纳】在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的统治者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致力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由于全国处于分裂和战争状态,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因此各族人民都迫切要求实现全国的统一。

同时,各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北方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比较显著,物力和财力都比南方充足,所以后来全国的统一便由代魏而立的西晋来完成。

探究二:八王之乱【想一想】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分层探究)1.西晋统一后,统治集团迅速腐朽,其表现在哪些方面?2.西晋第二代皇帝晋惠帝智力低下,你能举例说明吗?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什么?3.第一次人口迁徙高潮在什么时间?【归纳】(1)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1.知识结构
2.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本课上承三国鼎立的分裂割据局面,主要介绍了三国归晋之后西晋的发展脉络。

本课看似头绪较多,实则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

第一部分主要围绕着西晋建立后,统治阶层统治腐朽,奢侈腐化之风盛行,虽然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任务,但是,社会矛盾依然非常尖锐。

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第三部分集中体现了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

少数民族的上层利用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当然,在这部分内容的讲述中,教师需要指出在民族之间存在矛盾的同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3.本课突破点
【西晋的建立】
西晋的建立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但其统治时间非常短暂。

本课课题中“西晋的短暂统一”,需要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既要理解其统一的重要作用,也要寻找到西晋灭亡的社会背景。

司马家族与西晋的建立部分,需要明确的是司马家族在三国鼎立到西晋建立过程中地位逐步提升的过程。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把握三国鼎立、西晋建立并统一全国的历史发展脉络。

西晋的社会状况部分的讲述,教材的处理看似简单,实则层次清晰、生动有趣。

从西晋王室和大臣的出身、西晋王朝的统治政策中,分析了西晋统治阶层的问题。

从西晋大臣之间“斗富”的案例展现出“唯钱是图”的社会现状。

同时,教材的材料研读部分精心选取的《钱神论》,生动地描写了西晋社会对金钱的狂热追求,其中对于“孔方兄”一词由来的介绍,都为学生了解西晋社会状况打开了一扇窗。

当然,虽然此段材料内容简单,但是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理解水平,仍有部分内容需要教师精心引导。

以上两个部分虽然不可能完全展示出西晋的社会部编版历史
部编版历史
状况,但教师可以将以上内容从统治阶层出身、统治政策、社会氛围等方面进行精心梳理,引导学生分析这种社会状况之下隐藏的统治危机,为之后两个子目的学习奠定基础。

【八王之乱】
西晋年间,为了巩固司马家族的统治,采取了大封同姓诸王的政策,后来又让封王移封就镇,导致宗室诸王势力强大。

八王之乱是指此后司马家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混战,前后历时16 年,最终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

这场战乱对统治造成了严重破坏,被认为是导致西晋灭亡的原因之一。

其中,对于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的关系的理解,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其他朝代也有过类似的叛乱,而西晋却在叛乱中亡国了呢?”教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从西晋统治内、外状况两个角度分析原因。

一方面,西晋建国不久即出现了此次叛乱,教材中对于其对政治、经济和百姓生活的影响有细致地描述。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是匈奴人灭掉了西晋。

我们可以联系之前学习过的汉朝的历史,思考匈奴主要活动在哪些地区,从而过渡至下一子目“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从教材结构看,本部分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幅地图,即《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两个阶段,即北方游牧民族原本的生活状况和内迁后的生活状况;三个问题,即内迁的过程、迁移后的生活状况和内迁的影响。

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围绕着以上三个角度展开。

针对西晋时期的特殊社会背景,教师可以将这一历史时期同一背景下的两种人口迁移,即中原地区人民的南迁和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知识调整为一项内容讲述,这样更容易突出其迁移的时代大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