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本节课你有收获吗? 你收获到了什么?
谢谢!
5.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
Cu+2AgNO3=Cu(NO3)2+2Ag
新城中学
孙丽萍
化学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后, 设计了一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实验,说明氢氧化钠 溶液与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 请帮助他们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1.取少量氢氧化 钠于小烧杯中, 向其中滴入几滴 酚酞溶液
2.向上述溶液 中逐滴加入稀 盐酸
活动性强的金属离子在滤液中一定有
滤 渣 ( 或 金 属 )
Mg(NO3)2 Fe Cu(NO3)2 AgNO3
没反应,一定有 生成Fe(NO3)2,一定有 全部 没有 部分 全部
可能
可能
滤 液 中
有 没有
部分
有
活动性弱的金属在滤渣知,传统腌制松花蛋 的主要配料是氧化钙、纯碱和食盐.小组同学将这 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 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2C03、Ca(OH)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Na2C0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Ca(OH)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 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一是 ; 理由二是 .
7.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酸的性质”实验, 使用过的试剂有:①铁屑②氧化铁③盐酸④ 氢氧化钠溶液⑤碳酸钠溶液. (1)实验结束,他们将废液全部废液倒入废 液缸.为了使废液能无害排放,需要用 测 定废液的酸碱度,测定废液的pH=1,废液呈 性. (2)以上提供的5种试剂在废液中不可能有 的是 ( 填序号),你选择的理由 是(任选两种,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 废液中的溶质最多可能有 种.
答案 探究反应后溶液的成分
答案探究反应后溶液中的成分1、(1)可能是CaCl2和HCl(2)溶液不变色;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浑浊(3)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2CO3+CaCl2=CaCO3↓+2NaCl)2、NaOH;二者恰好完全反应;Ⅱ;Na2CO3;有白色沉淀生成Ca(OH)2+Na2CO3= CaCO3↓+2NaOH3、CaCl2、HCl;白色沉淀;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生成4、CaCl2和HCl;丙;Ca(OH)2 与HCl能发生反应,不能共存;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有气泡生成,证明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CaCl2和HCl (合理即可)5、(1)三;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不符合题意(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含有氢氧化钠,猜想二正确。
(合理即可)6、(1)不能,因为酚酞溶液在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所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不变色,溶液可能是中性溶液,也可能是酸性溶液。
(2)取样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如果变红色,说明酸过量,否则恰好完全反应(或取样加入锌粒,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酸过量,无明显现象,说明恰好完全反应等)。
7、略作出猜想的方法:①生成物;②含生成物和一种过量的反应物(因为两种反应物会发生反应,所以不能同时存在)。
如:A+B→C+D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物质的成分为C、DA过量:反应后物质的成分为C、D、AB过量:反应后物质的成分为C、D、B实验探究根据需要检验的物质确定添加试剂,利用反应现象判断该物质是否存在,反应后混合物成分的检验,只需检验过量的反应物,对于反应物的检验存在以下两种情况:①生成物的检验对反应物的检验不存在干扰(一种物质的检验);②生成物对反应物的检验存在干扰,应先排除干扰。
(1)实验步骤(试剂选择)、反应现象、实验结论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物质+试剂反映现象决定结论(有无该物质)。
(2)解答方案:看实验结论,①若实验结论未知,利用现象确定;②若实验结论已知:a.试剂和现象之间相互确定;b.选择合理试剂并确定现象。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专题5 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备战2020年中考科学探究题型特训(解析版)
专题5 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1.课堂上,老师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紫红色。
科学兴趣小组重做了这个实验,小明发现试管内壁显砖红色。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颜色呢?是否产生了别的物质?小明查阅了相关资料。
资料1:氧化亚铜是砖红色不溶于水的固体资料2: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CuSO4+H2O于是,小明往试管中加入一些稀硫酸浸泡一段时间后,根据产生的现象得出结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
(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
(2)小明与其他几个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发现加热前:第一小组是在潮湿的试管中加氧化铜粉未的;第二小组氧化铜粉末堆积在试管底部;第三小组氧化铜粉末薄薄地平铺在试管内壁。
三个小组其他操作都相同且规范。
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
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
(3)第三小组实验虽然很成功,但是实验后试管内壁不容易清洗。
老师告诉他们这是由于氧化铜粉末铺在试管内壁上造成的。
如何既让实验成功又不会在试管内壁留下难以清洗的铜?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铜粉末进行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答案】(1)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故答案为: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2)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或反应不充分(3)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解析】(1)得出“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中含有氧化亚铜”这一结论,依据的现象是: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试管壁红色变浅;(2)结果是第一、二小组实验后试管内壁都显砖红色,第三小组试管内壁显光亮的紫红色。
通过比较分析,试管内壁出现砖红色物质的原因可能是:参与反应的氢气量不足或反应不充分;(3)小明经过思考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他选择一束光亮的铜丝,对铜丝进行绕成螺旋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处理,将处理过的铜丝代替氧化铜粉末进行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2014年中考例析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氢氧化钠变质: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方法:(1)取样,加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NaOH+HCl=NaCl+H2O 和 Na2CO3+2HCl=2NaCl+H2O+CO2↑(2)取样,加氢氧化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Na2CO3+Ca(OH)2=2NaOH+CaCO3↓(3)取样,加氯化钙(或硝酸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OH已经变质:Na2CO3+CaCl2=2NaCl+CaCO3↓(或) Na2CO3+Ca(NO3)2=2NaNO3+CaCO3↓氢氧化钙变质:氢氧化钙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方法:取样,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钙已经变质:Ca(OH)2+2HCl=CaCl2+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氢氧化钠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变质时,固体质量都会增加。
二、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部分变质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证明方法:1、取样,(如果是固体,就需要加适量水,使固体完全溶解),加过量的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碳酸钠存在:Na2CO3+BaCl2=2NaCl+BaCO3↓ Na2CO3+CaCl2 =2NaCl+CaCO3↓2、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滤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存在,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氢氧化钙固体部分变质的证明方法:取样,加适量水使固体溶解,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碳酸钙存在,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证明有氢氧化钙存在在。
CaCO3+2HCl=CaCl2+H2O+CO2↑例1:(2014鄂州)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
《化学反应后溶质成分的探究》案例反思
案例反思本次信息培训技术的学习,我观看了三个教学案例,分别是《燃烧和灭火》、《化合价》以及《化学反应后溶质成分的探究》。
《化合价》这节课,将枯燥的化合价学习过程,用一部学生去超市购买物品的等价交换视频,来说明元素化合价也是原子相互结合时的一种价位,引出不同元素的原子相互形成物质时的个数比。
利用白板通过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中钠原子、氯原子分别失得电子后形成化合物,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目分析推测原子形成稳定结构的趋势是通过得失电子的方式达到的,从离子的带电性和电荷数目得出两种元素的化合价。
相比较板书或者直接讲解,白板展示更加生动并且容易理解,学生能够以此类推出氯化镁的形成,并从而推出镁元素的化合价。
利用电子白板,与学生进行交互式课堂训练,老师与学生能同时观察,某为学生计算与书写,规范与否,增强了教师批改作业的及时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燃烧与灭火》这一节课,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很好的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而利用白板的使用,不仅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还能把正确的保留,错误的及时删除改进。
不同的方法运用了不同颜色的白板笔,收到了很好教学效果。
而学生在“探究燃烧条件”改为“在控制变量的抑制下设计实验证明燃烧的两个外因条件”更符合实际情况和化学学科特点。
学生设计实验验证燃烧条件中的外因“氧气”与“温度”时,分别将设计方案在投影中展示,学生发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
《化学反应后溶质成分的探究》这节课中,运用flash动画、白板互动、实验视频等信息技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使教学与多媒体的完美结合,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通过对化学反应后溶质成分的探究,强化训练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对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通过参加培训学习,使我更进一步感受到教育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引起教育方式和教学过程的深刻变化,而且改变了教师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
专练09(经典实验探究20题)-2021年九年级化学中考备考考点必杀300题(人教版)(解析版)
中考复习考点必杀300题专练09(经典实验探究20题)1.某化学小组对K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后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
(1)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2)猜想与假设:猜想一:KOH猜想二:KOH和Ca(OH)2猜想三:______猜想四:KOH、Ca(OH)2和K2CO3(3)小组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______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4)实验探究:(5)交流与反思:同学们将实验结果与老师交流,老师认为实验二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______。
经过讨论,同学们又进行了第三次实验:另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_溶液(填化学式),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猜想三正确。
(6)拓展延伸:实验结束后欲使滤液中的溶质只含KOH,则可以加入适量的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答案】(2)KOH和K2CO3(3)四氢氧化钙和碳酸钾不能共存(4)二无明显现象(5)如果几滴稀盐酸不足以和氢氧化钾反应,即使滤液中还原碳酸钾,也不产生气泡CaCl2(6)Ca(OH)2【详解】(2)猜想一: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是KOH猜想二:氢氧化钙过量时是KOH和Ca(OH)2猜想三:碳酸钾过量时是KOH和K2CO3猜想四:KOH、Ca(OH)2和K2CO3(3)小组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四是错误的,理由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钾不能共存。
(4)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则猜想二错误;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若猜想一正确,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因此:(5)老师认为实验二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理由是如果几滴稀盐酸不足以和氢氧化钾反应,即使滤液中还有碳酸钾,也不产生气泡。
经过讨论,同学们又进行了第三次实验:另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钾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钾,由此得出猜想三正确。
中考化学培优探究试题专项复习(无答案)
1.(2019·盐城)小明取酸性锌锰干电池进行探究,他发现电池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查阅资料】(1)锌皮为金属锌(含有少量的铁)(2)黑色糊状填充物由炭黑、MnO2、ZnC12和NH4Cl等组成(3)有关数据见下表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NH4Cl 29.3 37.2 45.8 55.3 65.6 77.3ZnCl2343 395 452 488 541 614【实验探究一】小明取适量黑色糊状填充物,按图2所示实验流程进行探究。
(1)溶液A 中溶质主要有(填化学式),操作Ⅱ中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实现两者分离的依据是;(2)欲从固体M 中得到较纯的MnO2,操作Ⅲ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
【实验探究二】小明取电池外壳锌皮,用砂纸打磨干净,剪成小块,进行实验。
(1)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有ZnCl2生成。
①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 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 反应。
②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也能生成ZnCl2的有_ 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ZnO与稀盐酸B. ZnSO4溶液与BaC12溶液C. ZnCO3与NaCl溶液D.Zn(NO3)2溶液与NH4Cl溶液(2)另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一定量Cu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E和固体F。
当溶液E中只含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_ __(填化学式);当固体F中只含一种物质时,溶液E中最少含有___种溶质。
2.(2019·自贡)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示意图如图1)进行下列探究.[查阅资料]该气球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1)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填试剂名称)、探究一:液体包内溶液酸碱性的探究(2)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则该溶液呈性.探究二: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设计并进行实验](3)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填“正确”或“不正确”)、(4)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盐酸(装置如图2),记录如表:实验编号锥形瓶内物质最终得到CO2体积/mL 名称质量/g①碳酸氢钠0.10 V1②碳酸钠0.10 V2③白色粉末x V1实验①的化学方程式为;表中x= ;V1V2(填“>”、“<”或“=”)、[分析并得出结论](5)白色粉末是。
《中和反应》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1 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建构“活动——探究”教学模式1.1活动教学观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活动教学观认为,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事积极的实验活动和思维活动,在活动中学会思维,从而把他们培养成能够创新、能够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知识是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构建、自我发现的,而不是从外部传递给学生的,因此要重视学生的自我发现活动。
1.2“活动——探究”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教学观告诉我们,知识并非单纯地来自主体,也非天性使然地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过程中生成、整合、建构起来的,据此这里设计了化学“活动——探究”教学模式,其主结构可表示为:课前预习学案、初步探究——课堂创设情境、学生产生问题——问题思考、讨论交流——实验探究、交流释疑——讨论反馈、纠正整理。
建构这一模式的目的就是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参与讨论、交流、实验、练习、调查研究等活动,自主探索知识,或通过合作协商的方式拓展知识视野,批判性地分析所提出的的各种观点,积极主动地建构自身知识体系。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化学的方法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研究、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化学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实验现象,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而一些新颖、奇特的现象,更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增强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使暂时联系的形成。
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新课程标准设计理念之一。
教学中,通过动手实验了解基本过程;通过实验和现象的观察、分析,建立化学变化的概念;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分析不同方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学习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
3 新课程倡导转变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任务,提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复分解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探究的解法例析
.
同 学 们 在 学 习 了 酸 碱 盐 以后 . 经 常 会 在 接 触 到 一 个 复 分 解 反 应 发 生 后 .对 反应 后溶 液 中溶 质 成 分 的探 究 感 到 比较 困 惑, 如何进行分析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此进行了摸索 , 现 总结如下。
判 断方 法 和 思 想 仔 细 读题 . 写 出 题 中 涉 及 的 所 有 发 生 反 应 的化 学方 程 式 ,
1废液缸中最终生成的白色沉淀是2通过分析废液缸中的现象你认为小红实验后的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由上述分析可知运用一个反应是否恰好完全来分析复分解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熟练掌握
■墨
复 分 解 反 应 后 溶 液 中 溶 质 成 分 探 究 的解 法 例 析
许 龙 福
( 张 家 港 市 常青 藤 实 验 中学 , 江 苏 张家 港 2 1 5 6 0 0 )
( 3 ) ② 取少量溶 液于试管 中 , 加 入少量N a , C O 溶 液( 或通
人C O , ) ; 产 生 白色 沉 淀? C O , ( 或N a C O ) 。
例2 . 化学课外 活动 中 , 小 红 将 稀 盐 酸 加 入 到 盛 有 澄 清 石 灰水的试管 中, 无明显现象 ; 小强将稀盐 酸加入到盛有K , C O 溶 液 的试 管 中 。 有气 体生 成 。反 应 结 束 后 . 两 名 同 学 把废 液倒 人 同一 废 液 缸 中 , 观 察 到废 液 缸 中产 生 少 量 的气 泡 , 最终有 白 色 沉 淀生 成 。请 回答 下 列 问题 : ( 1 ) 废 液 缸 中最 终 生 成 的 白色沉 淀 是 。 ( 2 ) 通 过 分 析废 液缸 中 的 现象 . 你 认 为 小 红 实 验 后 的 废 液 中一 定含 有 的物 质 是 ( 3 ) 小 强 从 废 液 缸 中取 出废 液 , 过滤 , 对 滤 液 进 行 实 验 探 究 。他认 为滤 液 中除 含 有K C I  ̄ b , 还可能含有K . C O , 请 你 帮 他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2、假如向具有酚酞旳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
溶液变为红色。那么此时所形成旳溶液中,除具有酚酞
外,还具有旳溶质是( C )
A. NaOH和HCl
B. HCl和NaCl
C. NaOH和NaCl D. NaCl和H2O
3、某学习小组旳同学在做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旳试验后,
【现⑵设 象小计产丽与生同试 ,学验据取此】少推⑴许断烧同杯学小中们敏旳取同溶少学液许旳于烧猜试杯测管中不中旳成,溶立滴液,加于理氯试由化管是钡中溶,酚中液滴酞没,加溶有有酚液氢白酞没氧色溶有化沉液变钠淀,红生无,溶成明液,显。
她据此拟定溶质还有硫酸。反应旳化学方程式为 H2SO4+BaCl2===BaSO4↓+2HCl 。 ⑶小华同学提出质疑,因为溶液中旳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也能产生白色沉淀。 为了证明溶质是否还有硫酸,请你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要求不能选用指 示剂和pH试纸)。
是正确旳。
②你以为小红旳试验 不能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旳猜测,理由
是 酚酞遇盐酸也不变色,无法拟定是否具有HCl
。
③假如要证明你旳猜测是正确旳,请你填写下面旳试验报告。
试验环节
试验现象
试验结论
取少许废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取少许废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取少许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或其他活泼金属
锌 氧化铁
碳酸钠 氢氧化铜
有气泡产生 固体逐渐消失,
溶液变成黄色 有气泡产生
固体消失, 溶液变成蓝色
【反思与评价】⑴在探究化学反应后旳剩余物质旳成份是,除了考虑生成物,
还要考虑
反应物旳用量
。
初中化学《实验类推断》专项训练题
物质的推断类型一、反应后溶质成分分析1、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猜想Ⅰ:只有CaCl2;猜想Ⅱ:有;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滴加紫色石蕊溶液通入CO2加Na2CO3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溶液变为实验结论溶液中含有Ca(OH)2溶液中含有Ca(OH)2溶液中含有Ca(OH)2【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2、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
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猜想三:猜想四:NaCl、Ca(OH)2和HCl【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①猜想二不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填名称)。
②猜想三成立【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
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中考化学质检试卷(3月份)+答案解析(附后)
2023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中考化学质检试卷(3月份)1. 化学实验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烧碱潮解B. 盐酸挥发C. 胶头腐蚀D. 稀释浓硫酸2.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与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B. 加热液体C. 称量固体质量D. 检查气密性3. 金属铝与酸反应能生成氢气,与碱反应也能生成氢气,铝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为( )A. B. C. D.4.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打开浓硫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B. 向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C. 将纯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有较多划痕D.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B. 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充入灯泡以延长其使用寿命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食品干燥剂6. 乙烯是一种无色气体,是石油化工的基本原料之一,易燃。
如图是乙烯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过程中共涉及三种氧化物B. 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分子数目均不变C. 相同条件下,乙烯的密度比空气大D.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7. 下列宏观事实与微观解释不相符合的是( )A. 氮气和氢气化合生成氨气——分子种类发生变化B. 过氧化氢溶液属于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C. “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D. 7800L石油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35L的钢瓶中——加压后分子变小8. 化学课上老师给大家表演了一个魔术:“烧不坏的纸币”。
他将纸币放入的酒精溶液中浸湿后,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纸币依然完好无损。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纸币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 纸币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 被酒精浸湿后,纸币的着火点升高了D. 酒精溶液中的水蒸发使纸币的温度达不到着火点9. 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
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2023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中考化学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2.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毒性B.密度C.溶解性D.熔点3.下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有白雾冒出B.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硫酸铜溶液中,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5.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新冠治疗药千金藤素(C37H38N2O6)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下列关于千金藤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606g B.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C.该物质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9:3D.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6.向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Zn粉和Fe粉的混合物。
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Ag、Cu、Fe,可能有ZnA.A B.B C.C D.D10.同学们对含有K2SO4、K2SO3、K2S的混合物中各元素含量进行探究,经测定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含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48.2%B.47.3%C.46.4%D.49.1%二、多选题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B.向p=1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C.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D.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三、单选题12.将一氧化碳和铁的氧化物Fe x O y置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反应过程中容器内部分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值为19.6B.参加反应的铁的氧化物的质量为16gC.当CO2质量为4.4g时,容器内CO的质量为14gD.铁的氧化物中x:y=2:3四、填空题13.用化学用语填写。
高分专练11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备战2021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高分专练(解析版)
高分专练11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图甲所示的两个实验。
实验后,小明同学将A、B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C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判断A实验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2)B实验中发生的现象是。
(3)【提出问题】废液缸C中,含有的碱性物质可能是哪些呢?【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NaOH;猜想二:可能是NaOH和Na2CO3;猜想三:可能是Ca(OH)2和Na2CO3。
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并提出猜想四:可能是。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
【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猜想正确,理由是。
【拓展提升】在40克溶质质量分数是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40克溶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解析】(1)A实验中,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判断A实验恰好完全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成无色。
(2)B实验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发生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3)【作出猜想】猜想一: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是NaOH;猜想二:碳酸钠过量时是NaOH和Na2CO3;猜想三:可能是Ca(OH)2和Na2CO3。
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溶液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不能共存;猜想四:氢氧化钙过量时是NaOH和Ca(OH)2。
【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猜想二正确,理由是溶液中只有碳酸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
【拓展提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NaOH+HCl═NaCl+H2O,40 36.5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氢氧化钠和氯化氢质量比是40:36.5,在40g溶质质量分数是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40g溶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
4中考化学重要题型四:实验探究题
中考化学重要题型四实验探究题(10年10考,9~13分)一阶点对点练基础能力点1实验猜想例1某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过碳酸钠样品,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发现产生大量气泡,同时得到无色溶液。
同学们对得到的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过碳酸钠与水反应有两个过程:①Na2CO4+H2O=== Na2CO3+H2O2;②过氧化氢在碳酸钠水解产生的氢氧根离子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
【猜想与假设】猜想1:Na2SO4猜想2:猜想3:Na2SO4、H2SO4猜想4:Na2SO4、H2SO4、Na2CO3其中不合理的猜想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元素守恒]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及白色固体,小明为探究这两种物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1】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1:H2猜想2:NH3猜想3:C2H2小明提出猜想2不成立,其原因是。
【提出问题2】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1:CaO猜想2:Ca(OH)2猜想3:CaCO3小刚提出猜想1不成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点2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的对应关系例3同学们对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后得到的滤液成分很感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NaOH和Ca(OH)2【进行实验】例4已知甲醇燃烧后的产物中除了水蒸气外,还含有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小组同学对其产物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
【进行实验】小华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常见的化合物_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三)
备考2022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常见的物质_常见的化合物_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三)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实验探究题专训1、(2019永昌.中考模拟)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1)(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猜想Ⅰ:只有CaCl2猜想Ⅱ:有________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3)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
(4)(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滴加紫色石蕊溶液通入CO2滴加Na2CO3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________ 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含有Ca(OH)2溶液中含有Ca(OH)2溶液中含有Ca(OH)2(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5)(评价反思)①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
②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
2、(2020淄博.中考模拟)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请填写下列空格:(1)图A进行的实验是某同学取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向甲、乙两瓶中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将两瓶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该实验中,甲瓶为对照实验组,则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________。
(2)用图B所示的装置探究酸碱中和反应。
2018中考化学专题十、实验探究
专题十、实验探究重难点突破题一: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准备①查阅资料: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②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
(2)实验过程【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___。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___。
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反思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题思路金题精讲题一:小华同学实验中发现:把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放入同样一杯水中,有的溶解快,有的溶解慢,是哪些因素影响着物质溶解的快慢呢?请你和他一起利用硝酸钾来完成下列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建立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一、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方法总结: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探究其中一个条件或一种因素对变化的影响时,要注意保持其他因素是相同的。
即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解决问题。
题二: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题三:化学课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实验桌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提出问题1] 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猜想与假设]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2021年九上科学期中复习-常见的物质_常见的化合物_盐的性质及用途-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
2021年九上科学期中复习-常见的物质_常见的化合物_盐的性质及用途-实验探究题专训及答案盐的性质及用途实验探究题专训1、(2019天台.九上期中)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酸的化学性质,他们将一定量稀硫酸加入到盛有少量CuO的试管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全部溶解,溶液呈蓝色。
为进一步确定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一:CuSO4猜想二:H2SO4和CuSO4【资料查询】CuSO4溶液呈弱酸性,加入Zn粒时有极少量的气体产生。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振荡,若观察到溶液显红色,则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取所得溶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Zn粒,若观察到产生大量气体、________等现象,则猜想二正确。
【讨论交流】A、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方案一是错误的,其理由是________。
B、要使由H2SO4和Cu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的溶质只有CuSO4,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填序号)。
a、CuO b.Cu(OH)2 c、Cu d.Cu(NO3)22、(2019泰顺.九上期中) 小苏打(NaHCO3)和食盐(NaCl)是厨房中常用物质。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拓展性研究。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
为了测定该样品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小吕、小周分别取 a克该样品,设计了如下方案:I.小吕方案:利用 NaH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 CO2,通过测定生成 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
(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1)小吕用下列装置完成本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________。
(填装置的字母编号,装置不重复使用)(2) D装置中的反应完全后,需再次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解题技巧
一、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思路:1.确定反应后溶质M后质是什么?有多少克?2.有气体、沉淀、杂质分别计算它们的质量;A:观察方程式中有气体还是沉淀,并计算出它们的质量是多少?B:计算参加反应的固体药品的质量是多少?C:杂质的质量=固体药品的总质量-参加反应的固体药品的质量3. M后液= 加入量-气体-沉淀-杂质(杂质不溶于水时减去,杂质溶于水时不减)4. 计算二、【简单题目导入】1、固体混合物中所含有的杂质的成分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例1:已知石灰石中含有二氧化硅(不溶于水,高温时难以分解的酸性氧化物),甲中学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矿山中石灰石的纯度,取30克该矿山的石灰石样品,加入100克某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二者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8.8克,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练习: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它可用来制造机器、电器零件及日用品。
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10g该黄铜样品加入到50g稀硫酸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2g。
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固体混合物中所含有的杂质的成分不参与反应,但是溶于水例2:t℃时将氯化钙和氯化钾的混合物16.2克,放入26.2克水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27.6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碳酸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练习:将7.33gNaCl和Na2SO4的固体混合物溶于85g水中,滴入10g BaCl2溶液恰好沉淀完全。
过滤,将固体沉淀物干燥称得质量为2.33g。
计算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九年级题目衔接---折线题衔接1.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结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B.a克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衔接2、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 点时,所得溶液的pH=7B.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C.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D.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衔接3.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
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 ______________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
合理的猜是
。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
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 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 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探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 溶质的成分
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例:某兴趣小组在做酸碱相关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实验,这些反应 后的溶液中溶质有哪些呢,于是他们取来滤液进一步探究其成分。
判断反应后溶液 中的溶质,应从 哪些方面考虑?
实验一 锌粒投入到稀硫酸中
实验二
实验三
氧化铜固体和稀盐酸反应 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猜想二:__有__N_a_O_H__和__C_a_(_O_H_)_2____
猜想三:___有_N_a_O_H__和_N__a2_C_O_3_____
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科学探究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有NaOH 和 Na2CO3
有NaOH 和 Ca(OH)2
只有NaOH
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方法总结:选择试剂做验证实验的思路
【得出结论】通过 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 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 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1、反应生成的溶质肯定有,不需要验证
2、验证可能存在的反应物溶质,可根据物 质性质选取试剂;根据反应现象做出判断。
注意:反应要有明显的反应现象(如气体、沉淀 或溶液颜色的变化等)。
巩固练习:
1、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
Zn+H2SO4=ZnSO4+H2 ↑
可能有 一定有
CuO+2HCl=CuCl2+H2O 可能有 一定有
Ca(OH)2+Na2CO3=CaCO3↓+2NaOH
可能有 可能有
一定有
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判断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 1.生成的溶质一定有 • 2.反应物中的溶质可能有(其一)
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实验三: 对Ca(OH)2和Na2CO3溶液反应后的溶液探究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_a(_O_H_)2_+_N_a2_C_O_3=_C_a_C_O_3↓_+_2N_a_O_H_ 【猜想与假设】 并对滤液中的溶质有哪些呢
猜想一:____只_有__N_a_O_H__________如__ 何设计实 验验证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