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IS-LM模型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IS-LM模型

第十一章IS—LM模型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有:一、IS曲线二、LM曲线三、IS—LM模型一、IS曲线1、IS曲线的定义IS曲线表示在物品市场达到均衡(即I=S)时,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或者说,IS 曲线是表明这样一条曲线,在它上面的每一点,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是不同的,但是投资都等于储蓄。

2、IS曲线的由来在分析IS曲线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假设:①投资与利率呈反方向变动,投资量是利率的递减函数.②在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中,国民经济的平衡要求投资等于储蓄。

③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函数。

一般来说,两者同方向变化.根据以上几个假设,可以描述出在利率和国民收入的不同组合条件下,储蓄等于投资的轨迹.假设:储蓄函数为S= —50+0.2Y;投资函数为I=100—2500r;下面用图形描述:利率r(%)Y 投资I储蓄S通过分析可知,IS 曲线的方程式为:I=100—2500r=S= —50+0。

2Y ;Y=750—12500r ; 以上分析可知,要使储蓄和投资相等,就必须要有高利率和少的国民收入的组合,或者是低的利率与多的国民收入的组合.其内在的经济逻辑是,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储蓄也增加;反之,利率上升,投资减少,国民收入减少,储蓄也减少。

3、IS 曲线的移动 ①投资的变动如果投资的边际效率(收益)上升,则在同样的利率条件下,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使得储蓄增加,与投资相等,从而IS 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反之亦然,如图所示。

②储蓄的变动如果国民边际储蓄倾向变小(或边际消费倾向变大),则相同的国民收入水平下,储蓄下降,投资与储蓄要相等,必须利率上升,从而IS 曲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反之亦然,如图所示。

Y 1Y 2r国民收入Y利率rY 1r 1利率rr 22二、LM 曲线1、LM 曲线的定义LM 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L=M )时,利率和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或者说,LM 曲线是表明这样一条曲线,在它上面的每一点,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是不同的,但是货币供给都等于货币需求。

第十一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第十一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图1. 观察短期经济波动
(a) 实际 GDP 2000的 10亿美元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实际 GDP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 在短期中, 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倾向于 增加物品与劳务的供給量。 • 物价总水平的下降倾向于减少物品与劳务的 供給量。 • 结果是,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贬值,而且这种贬值刺激了美国的净出口。 • 净出口开支的增加意味着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更大了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为什么总需求曲线会移动
•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物价水平下
降增加了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量。
• 但是,许多其他因素也影响既定物价水平
时的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图2. 总需求与总供给 …
物价 水平
总供给
均衡物价 水平
总需求
0
均衡产量
产量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总需求曲线
• GDP (Y)的四个组成部分对物品与劳务的总 需求做贡献。
Y = C + I + G + NX
商业周期 经济活动
时间
© 2007 Thomson South-Western

参考答案:第十一章货币需求

参考答案:第十一章货币需求

第十一章货币需求一、填空1.流通速度2.商品价格商品价格水平3.资产4.现金交易现金余额5.利率6.预防动机投机动机7.收入利率8.预防性货币需求9.恒久性收入10.物价变动11.机会成本12.保值生利13.规模机会成本二、判断1.错2.对3.对4.错5.错6.对7.对8.对9.对10.错三、单选1.C 2.A四、多选1.ABD 2.BCD 3.AD 4.BCD 5.ABC6.ABCD 7.AB四、问答1.阐明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

答:首先,马克思是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

他的论证是:(1)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价值,而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所以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2)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有多少金来实现它;(3)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金却留在流通之中可以使另外的商品得以出售,从而一定数量的金,流通几次,就可使相应倍数价格的商品出售。

因此,有: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的流通速度三个因素。

马克思在分析这个问题时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假设,即在该经济中存在着一个数量足够大的黄金贮藏:流通中需要较多的黄金,金从贮藏中流出,流通中有一些黄金不需要了,多余的金退出流通,转化为贮藏。

也正是由于假设存在这样一个调节器,所以流通需要多少货币,就有多少货币存在于流通之中。

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并不一定必然存在这样的假设条件。

其次,马克思进而分析了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他指出,纸币是由金属货币衍生来的。

纸币所以能流通,是由于国家的强力支持。

同时,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有流通,才能作为金币的代表。

如果说,流通中可以吸收的金量是客观决定的,那么流通中无论有多少纸币也只能代表客观所要求的金量。

也就是说,纸币流通规律与金币流通规律不同:在金币流通条件下,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是由商品价格总额决定的;而在纸币为惟一流通手段的条件下,商品价格水平会随纸币数量的增减而涨跌。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IS-LM的运用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IS-LM的运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IS-LM模型不断被 完善和扩展,以适应经济学的理论发 展和实际应用的需要。
02 IS曲线
IS曲线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IS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和商品市 场同时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 之间关系的曲线。
特点
IS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在商 品市场上,利率上升时,国民收 入会减少;利率下降时,国民收 入会增加。
IS-LM模型可以用来分析菲利普斯曲线,即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通 过调整模型中的参数,可以解释不同经济环境下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和位置。
政策选择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政府可以根据经济状况选择适当的政策组合来平衡通货膨 胀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经模型可以用来划分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如繁荣期、 衰退期、萧条期和复苏期。
IS曲线的移动及影响因素
政府购买
增加政府购买将导致IS曲线向右 移动,因为政府购买增加会刺激 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
税收政策
减税政策将导致IS曲线向右移动, 因为减税会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 入,从而增加消费和投资,进而 增加国民收入。
货币供应
增加货币供应将导致IS曲线向右 移动,因为货币供应增加会导致 利率下降,从而刺激投资和消费, 进而增加国民收入。
IS-LM模型的重要性
01
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 要工具,用于分析经济政策对总 体经济活动的影响。
02
通过IS-LM模型,可以理解货币 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影响经济, 以及政策如何相互作用。
IS-LM模型的历史与发展
IS-LM模型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 理查德·希克斯提出,后来经过其他 经济学家的改进和发展。
03 LM曲线
LM曲线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第十一章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第十一章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第十一章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在这一章,将货币供与求两方面放在一起,并联系市场商品的总供求进行分析。

第一节货币的均衡与非均衡一、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含义均衡是一个由物理学引入经济学的概念。

经济学引入均衡概念,一般将其用于描述市场供求的对比状态。

这里提出的货币均衡与货币非均衡概念,则是用来说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

货币均衡条件为M s = M d。

而货币非均衡则是M s≠M d。

这里,可能是存在着过大的货币需求,但货币供给短缺;也可能是相对于货币需求来说,货币供给过多。

把价格水平变动的因素置于视野之内,假若价格水平提高,名义收入水平提高,名义货币需求相应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则名义货币需求相应减少。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名义货币需求的增减变化如果只是由于价格水平的波动引起的,实际货币需求并不会因之改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和非均衡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利率的作用。

利率对于公众和企业的货币需求来说,第九章第一节指出,呈负相关关系。

而货币供给,作为一相关关系。

如图11-1所示,货币供求决定均衡利率水平r0; 或者说,在均衡利率水平上,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达到均衡状态。

图11-1 均衡利率下的货币供求决定的,而且,货币当局并不根据货币需求的变化调节货币供给,这样,货币供给就成了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如图11-2。

而当M s是一条垂直曲线时,货币需求如果增大,利率会由r0上升至r l;货币需求若减少,利率则会由r0下降到r2。

也就是说,货币需求只对利率有影响,但却不能通过利率机制影响货币供给。

图11-2 货币供给无弹性下的状况二、中国集中计划体制下的货币供求对比状况为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替代指标,情况如表11-1。

表11-1 1953-1979一般的货币需求理论,收入Y总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

至于利率,在集中计划体制下,对货币供求起不了什么作用。

这样,选取收入变量作为货币需求决定因素的代表性指标是合理的。

以国民收入指标代表货币需求决定因素中的收入变量Y,1953-1979年这一指标的增长变动如表11-2。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 货币需求(精品文档)

(货币银行学)第十一章 货币需求(精品文档)

第十一章货币需求、供给、均衡第一节货币需求一、货币需求及其种类概念: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是一个存量概念,执行了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储存手段职能。

分类:1.主观货币需求与客观货币需求主观货币需求:指人们在主观上要占用的货币量,是一种无约束的需求。

客观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经济主体究竟需要多少货币才能满足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要,在经济学中,我们研究的货币需求是指客观货币需求。

2.宏观货币需求与微观货币需求宏观货币需求:是从一个国家的社会总体出发,探讨一国需要多少货币量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

微观货币需求:是从社会经济个体出发,研究个体社会经济单位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所需要持有的货币量。

微观货币需求的总和往往大于宏观货币需求,货币理论主要关注宏观货币需求。

3.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社会各经济部门当时所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

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那部分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综上所述:经济学中研究的货币需求是客观的、宏观上的、实际的货币需求。

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1.价格水平: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情况下,价格越高,用于交易和周转的货币需求量就越大,价格与货币需求量呈正比关系。

2.收入水平: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成正比关系。

3.利率水平:在正常情况下,利率和货币需求呈反比关系。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需求呈反比关系,在商品与交易总额一定的前提下,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少。

5.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开支占收入的比例。

消费倾向与货币需求呈正比关系。

6.企业、居民对未来利润和价格的预期:若企业预期利润下降,则会减少投资,货币需求量减少。

若人们预期物价下跌,则愿意多持有货币而放弃其他资产,因此货币需求增加。

7.其它因素:三、货币需求理论1.古典货币数量理论主要包括现金交易数量理论、收入数量理论和现金余额数量理论。

第11章 货币均衡

第11章 货币均衡


3.货币供求均衡的现实论证
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的货币供求均
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有自己独有的特征:
由于中国的信用制度水平和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较低, 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不能随市场供求的变化而自然变动,
所以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极为微弱,利率很难对货币供
求发挥调节作用; 中国现行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快速增长,形成了国有企 业的投资饥渴和软预算约束的特征,由此导致社会经济经 常处于投资扩张过度、货币供给偏多的失衡状况。图11-6 和图11-7说明了中国的简单货币均衡和总供求均衡下的货 币均衡特征。

(2)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原因
在纸币流通时代,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
是一种经常出现的失衡现象。就我国的情况而言, 根本原因是国民收入的超分配,即从整个国民经济 看,价值形态的分配超过了使用价值(实物)形态 的分配。

2.货币失衡的深层原因
(1)货币运动的相对独立性和物资运动存在着矛盾 (2)财政、信贷再分配杠杆的使用和配合失灵

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1.社会总供求的含义 ●社会总供求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合称。 ●社会总需求,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的 社会各方面实际占用或使用的全部产品之和。 ● 社会总供给,通常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 生产部门按一定价格提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和劳 务的价值之和,以及在市场上出售的其他金融资 产总量。
商品供求和货币供求的四方关系图

图中包括了几层含义:
① 商品的供给决定了一定时期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理论)
② 货币的需求决定了货币的供给(货币均衡) ③ 货币的供给形成对商品的需求(货币供给与社会需求) ④ 商品的需求必须与商品的供应保持平衡(社会总供求) 在这个关系图中,货币供求的均衡是整个宏观经济平

第11章货币供给货币金融学蒋先玲版

第11章货币供给货币金融学蒋先玲版

授课题目 第十一章 货币供给课次 第12次-第13次授课方式讲授课时安排第12教学周-第13教学周,共4课时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熟悉货币供给的概念2理解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原理和模型3.掌握基础货币的概念与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方法。

4.掌握货币乘数的概念、公式及影响因素分析教学重点及难点提示:1.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原理和模型。

2.货币乘数的概念、公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教学主要内容: 案例导入:2013年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103.61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全球第一2015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33.34万亿元,同比增长11.8%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是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向流通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量的行为和过程。

以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为起点,以商业银行运用基础货币为中间环节,以非银行部门转移、结算货币为重点,形成一个复杂的货币供给系统。

货币供给量指某一时点上,一国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通货)与存款货币的总和。

(存量)现金是中央银行对其持有人的负债; 存款是商业银行对其持有人的负债。

货币供给量反映了某一时点上,由银行体系向社会提供的债务总量,表现为银行体系向全社会提供的信贷总量。

二、货币存量的几个层次(教材14页)如果有人告诉你,当你将一元钱现金存入银行后,会引起数倍的银行存款增加,你也许会感到惊讶。

但这却是货币银行学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存款货币创造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教法提示:多媒体教学 案例教学讲授法一、存款货币创造的条件1.部分准备金制度部分准备金制度下,银行吸收到的存款,并不需要为此保留等额的现金,而是按存款的一定比例保留准备金,包括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存款,其余部分可以发放贷款或投资,并由此形成多倍的存款创造。

几个关键概念存款准备金目的:用于存款人的提现或合理的贷款要求。

保存形式:库存现金或中央银行存款。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1.消费者信用控制 消费者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其他耐用消 费品的消费信贷实施管理,以达到抑制过度消费需求或刺 激消费的目的.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对有价证券交易中的各种 贷款进行限制,主要目的是抑制过度的投机.
3.不动产信用控制 这是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的管 理措施,和消费者信用控制类似,主要是规定贷款的最高 限额,贷款最长期限和最低首付额等,目的在于限制房地 产投机和泡沫. 4.优惠利率 通常中央银行会对国家重点发展的某些部门,行业和产品 规定较低的利率,以鼓励其发展.例如基础产业,能源产 业,新兴产业等.优惠利率一般被用于配合产业政策使用. 5.进口保证金制度 类似于证券交易保证金制度,中央银行常常要求进口商事 先缴纳进口商品总值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存款,主要目的是 抑制进口的过快增长.
.
中介目标
近期中 介目标
.
.超额准备金
基础货币 利率 货币供应量
远期中 介目标
1,选择标准:
可控性 可测性 相关性 抗干扰性 经济金融体制的适应 性
2,利率指标
优点: ◎首先,利率与总产出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其次,获得准确的利率数据; 最后,债券市场上进行买卖来改变债券的供求,从而对利率施 加有力的控制. 缺点: ◎中央银行所能够控制的是名义利率. ◎利率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依赖于市场主体对经济收益变动 的敏感度,即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
利率指标还是货币供应量指标?
没有那个绝对好,也没有那个绝对会差.需要 根据经验积累才能判断怎样的选择对本国条件 来说较为理想.
4,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
◎超额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有直接的作用. 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工具,都是 通过影响超额准备金水平而发挥作用的. ○但是它不易被货币当局测度和控制. ◎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由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组成.作为操作指标,综合考 虑两个货币创造基础因素的基础货币比准备金更为有利,尤其是 在现金流通比例较高的不发达金融市场中. 基础货币相对于准备金具有更强的可控性.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基础货币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的作用也不是完全 的,还要受到政策工具选择和货币乘数稳定性的影响.

第十一章课后答案文档

第十一章课后答案文档

第十一章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1.为什么说现今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找一找是否有不是信用货币的货币。

答:(1)现代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替代金属货币,这一过程的萌芽早就存在于古老的信用工具之中;这一过程的不可逆转决定于商品经济覆盖整个经济生活,也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这一过程的最终完成则是在经历了几百年之后的20世纪。

现代信用货币,其最早的典型形态是银行券。

当前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流通着的钞票都是银行券。

关于银行券,由于银行券的发行权集中在中央银行,所以银行券的持有者就意味着握有对中央银行的债权。

不论在法律形式上如何规定,人们总是把中央银行与国家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特别是这样。

所以,人们认定,持有钞票就是持有对国家的债权;在人们心目中要求国家对钞票负责。

与银行券同时流通的有作为辅币的金属硬币。

硬币已不是过去意义的金属货币,并不是以自己所含金属的价值流通。

现在世界各国,硬币的发行通常统一于中央银行,也属于信用货币。

伴随着银行券的流通,不以现钞形态存在的货币也出现了。

在19世纪和更早的年代,人们曾广泛讨论商业票据和支票由于背书流通所发挥的货币功能。

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人们则已明确认识到:银行活期存款,其本身就应视为货币。

至于商业票据和支票,由于背书流通的现象逐渐减少,已不再讨论它们是否是货币的问题。

银行活期存款,其根本特征是随时可据以签发支票用以购买和支付,同时也有权从中提取钞票。

活期存款的名称多种多样。

我国在出现新式银行以后多年,习惯称之为支票存款。

实际上,由于管理习惯,活期存款有种种名称。

如我国机关单位在银行中的经费存款账户就是一种活期存款账户。

此外,更具有重要意义的是,由于金融创新,有些存款不叫活期存款但实际有活期存款的功能。

如美国的NOW(可开出相当于支票的“转让支付命令”的账户)就是一例。

这类账户上的金额,就其实际功能来说,无疑应同活期存款一样视为货币。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

西方经济学第十一章
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 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 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 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及收入的增加多。 及收入的增加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 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是: 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是: c=c(y)
消费函数表
6000 6000 6000 9000 12000 15000 15000 14700
0 0 0 3000 3000 3000 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300 3300 3300 300 0
c+i
E
c+i’ c+i
∆i

0
。 45
y y’
∆y
y
图3-18 乘数效应
第五节 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说明收入变化如何引起投 加速原理: 资变化的理论。表示投资变化引起收入变 资变化的理论。 化到什么程度的系数是加速数。 化到什么程度的系数是加速数。 加速数=总投资的改变量 本期收入 加速数 总投资的改变量/(本期收入 上期收 总投资的改变量 本期收入-上期收 入)
i ,s
s E
+
0
i y
图3-12储蓄曲线和投资 储蓄曲线和投资 曲线的交点决定收入
-
y0
图民收入的决定(图示二) 图民收入的决定(图示二)
c ,i c+i
E

0
。 45
y0
y
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5度线的交点决定收入 图3-13 消费加投资曲线和 度线的交点决定收入
二、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三部门经济中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货币银行学教学课件-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货币银行学教学课件-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需均衡的关系:商品市场上的商 品供给决定了一定时期的货币供给;在货币市场上, 货币的需求 了对货币的供给;就社会总供需而言, 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形成对商品市场上的商品需求; 商品市场上的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必须保持平衡。
一、货币供需失衡的校正
央行的任务:准确预测货币需求量;合理控制货币供 给量及在此基础上货币供给量的适量增长;灵活地调 节进入流通的货币供给量;为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提 供一个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的干预思路:权变法(逆经济风向而行的货币供 给控制)。经济运行中主要的冲击来自商品市场上的 各种干扰,其修复要经过较长时间,只有通过政府校 正才能较快慰平;
规则论(货币供给的适度增长控制)。在自然失业率下,国民经济运 行具有内在稳定性,错误的货币政策造成经济波动,经济发展与 经济政策都存在不确定性(如:知识的、外生变量的、认识上的、 时滞上的等),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具有彼此矛盾的多目标性,权变 可能加剧经济波动。“由立法 机关制定规则,命令货币当局来使 得货币数量按照具体的比例增长”(弗里德曼),当经济过旺时,货 币供给增长率低于货币需求增长,可以约束过旺;反之,当经济 过分萧条时,货币供给增长高于需求,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固定 的货币供给增长率与最终产品的长期价格保持稳定为前提。
10、我国如何划分货币供应量的层次?
凯恩斯均衡(供给大于需求的需求约束型)与凯恩斯失 衡
需求约束型经济中普遍存在非自愿失业和非自愿的 商品过剩。凯恩斯 均衡是指由有效需求所决定的非 充分就业均衡,相对应的凯恩斯失衡是指除凯恩斯均 衡之处的状态
科尔纳均衡(需求大于供给的资源约束型)与科尔纳失 衡
广义的均衡和正常状态下的均衡。前者 指短缺和滞存都不超过一定幅度时的均衡,后者指均 衡本身是一种正常状态。科尔纳均衡是一种广义的均 衡与正常状态下均衡的有机结合,习惯上称其为非瓦 尔拉斯均衡。科尔纳失衡是指短缺和滞存都 超过一 定幅度,或经济运行处于不正常状态。

西方经济学课件:第十一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西方经济学课件:第十一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 物价水平与净出口:汇率效应—物价水平 下降,利率下降,实际汇率贬值,刺激了 净出口的需求,从而增大了商品与劳务的 需求量。
❖ 但在价格水平固定的情况下,任何影响总 需求发生变化的因素变动,都将导致AD 曲线的移动:引起总需求增加的因素变动 使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引起总需求减 少的因素变动使AD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 物价水平与消费:财富效应—物价水平下降使消 费都更为富裕,又可鼓励他们更多的支出,刺激 了消费品的需求,从而增大了商品与劳务的需求 量。
❖ 物价水平与投资:利率效应—物价水平下降,家 庭购买商品和劳务所需的货币就越少,于是家庭 会去进行股票、债券投资,或者储蓄,导致利率 下降。鼓励了更多的投资品支出,刺激了投资品 的需求,从而增大了商品与劳务的需求量。
第十一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一、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概念
➢(一)总供给:是指全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 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从实物形态计量,总供给等于一定时期内消 费品总量、投资品总量、商品库存增加量、 商品净进口量以及劳务总量之和。
➢从价值形态计量,总供给等于社会成果经过 社会分配后所形成的总消费、总储蓄和政府 净税收之和。
❖价 ❖格
❖ 水 P3 ❖平
❖P

P2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
D C
涨价了,生 产多多,更
多。。。


P1
A
B
Y0
Y1
Y2 Y3 YF
产出Y
❖ 总供给曲线表示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一般物价水平和厂商总产量之间 的关系。
❖ 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说明在高的 价格上,设工资不变,每一厂商愿意供 给更多的一些产品,从而总供给更大。 根据厂商在价格水平上升时愿意供给的 数量,可以划出所有厂商愿意供给的产 量水平的轨迹,得到一条总供给曲线。

货币供给答案

货币供给答案

第十一章货币供给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认为货币供给将完全由货币当局的行为所决定。

A、货币供给内生论者B、货币供给外生论者C、货币供给中性论者D、都不是2、定期存款比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的行为。

A、中央银行B、社会公众C、商业银行D、非银行金融机构3、通货比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的行为。

A、中央银行B、非银行金融机构C、商业银行D、社会公众4、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的行为。

A、中央银行B、社会公众C、商业银行D、都不是5、下列银行中,对货币扩张影响最小。

A、中国人民银行B、浦东发展银行C、中国工商银行D、中国进出口银行6、存款准备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一定7、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能力。

A、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B、与原始存款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C、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正比D、与原始存款成反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8、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越大,则货币供应量。

A、越多B、越少C、不变D、不确定9、强调货币的价值储藏职能,认为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所”A、凯恩斯B、费雪C、弗里德曼D、庇古10、下列不属于M1?A、通货B、企业活期存款C、个人活期储蓄存款D、NOW帐户11、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当中货币流通的总量,它实际上是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

A、货币流量B、货币存量C、基础货币D、货币乘数12、认为货币与各种非货币的金融资产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类同性与替代性是的观点。

A、凯恩斯B、乔顿C、弗里德曼D、格利和肖13、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确定14、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低,则货币供应量。

A、越多B、越少C、不变D、不确定15、正统的货币供给理论模式,即货币供给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是由源于提出的简单模型。

A、乔顿B、弗里德曼C、菲利普斯D、卡甘16、持狭义货币定义的经济学家一般都强调货币的职能。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第十一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

在本章中,我们以公开市场业务为例展开分析(一)公开市场业务对均衡收入的影响初始均衡点为E1,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增加了市场上的名义货币供给量。

在物价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名义货币增加即为真实货币增加。

这使得LM曲线向右移至LM2。

新的均衡在较低的利率和较高的收入上实现(即图中E2)。

均衡收入提高的原因是,央行在公开市场购入债券,降低了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导致投资支出的增加。

1.LM曲线斜率与收入变化的关系LM曲线越陡峭,均衡收入的变化幅度越大。

即h越小,均衡收入的变化幅度越大。

2.货币扩张的调整过程央行购买债券增加了真实货币供给增加,从而形成当前利率水平下的过量货币供给;公众对此的反应是,设法通过购买其它资产进行调整,从而导致资产价格上涨、收益率下降。

由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调整十分迅速,经济体的状态立即从E1调整到E′,并使货币市场达到出清。

但在E′Y下,存货被降低到合意的库存水平之下,即商品市点,经济体存在过量的商品需求,在收入水平1场供不应求。

对此,经济体内各厂商的反应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会导致实际的收入水平上升。

实际收入水平上升带动货币需求的增长,利率也将从i'逐渐上升,利率和收入水平的变动轨迹大体是沿着LM2曲线。

最终,经济体在E2点实现新的均衡。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对经济体产生的影响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真实余额变化,资产组合失衡;资产组合调整,利率水平变动; 第二阶段:利率水平变动,投资支出调整;需求发生变化,调整产出规模。

上述阶段又可分解成四个步骤: 1.真实货币供给变动;2.资产组合调整,引起资产价格和利率水平的变化; 3.利率水平变化,引起投资支出即总需求的变化; 4.根据新的总需求水平,调整产出规模。

(三)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表明,利率水平调整是整个传导机制的核心环节。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三、宏观经济理论体系
宏观经济理论以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的决定为中心来 展开对各种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以探讨整个经济的运行规 律,研究各种总量之间的关系,为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图示概述宏观经济理论体系: 总需求与总供给是决定产量和价格的关键因素。 总需求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利率)的影响,总供给受财 政政策与工资行为和预期的影响。 通过货币市场的反馈:收入水平的提高增加了货币需求,货 币需求的增加提高了利率又减少了总需求;反之,则相反。
(1)收入政策 根据总供给分析,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不仅可以由需求引起, 而且也可以由供给引起。由供给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成本推 动的通货膨胀。生产成本中,工资是主要组成部分,因此, 要制止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就必须控制货币工资增长率。 收入政策一般采取三种形式: 工资—物价指导线,工资—物价冻结,税收刺激计划 (2)人力政策 就是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结构的改善来减少事业。主要是对劳 动力进行再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完善劳动市场,以及协助 劳动力在地区间流动。
宏观经济学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1、国民生产总值的决定 整个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决定 为中心的。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决定了经济中的就 业(或失业)状态,国民生产总值的波动与增长, 就是一般所说的经济周期与增长问题。 只有在说明了国民生产总值决定的基础之上,才 能分析其他宏观经济问题。

(2)IS—LM模型,它是对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扩大。 它说明消费、投资、利率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从更广泛 更现实的角度说明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 这一模型分析了在国民收入决定中消费、投资、货币需求与 供给,利率这些因素的关系,而且可用于分析财政政策与货 币政策。这一模型被称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相互作用 来说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 它首先分析不同情况下总供给的特点,决定总供给的各种 因素,以及总供给的变动;然后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 起,构成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十一章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第十一章   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P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当资源充分闲 置时,Ms增加,总供给 置时,Ms增加, ,Ms增加 增加,但价格不变. 增加,但价格不变.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潜在资源仍可 利用时, Ms增加 增加, 利用时, Ms增加,总供 给继续增加, 给继续增加,但价格陆 续上升. 续上升. 第三阶段:资源无闲置时, 第三阶段:资源无闲置时, Ms增加 总供给不变, 增加, Ms增加,总供给不变, 而价格直线上升. 而价格直线上升.
4.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的 4.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的 四边联动关系
市场供求
S
D
货币供求
Md
Ms
◆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有早期的
马克思的“ “面纱论” 、马克思的“第一推 面纱论” 动力论” 现代经济学的“ 动力论” 、现代经济学的“三阶 段论”等各种学说. 段论”等各种学说.
货币扩张对总供给影响的三阶段
二、我国集中计划体制下的货币供求状 况 1. 特点: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特点: 2. 原因: 原因: 微观主体投资饥渴和预算软约束 造成货币供给过多 。
三、不同经济体制下货币均衡问题 表现的差异 主要矛盾不同: ◆主要矛盾不同:市场经济体制下货 币供大于求或供小于求的现象可以 交替出现; 交替出现;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均 衡问题的主要矛盾是供大于求. 衡问题的主要矛盾是供大于求.
第二节
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
一、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 1.货币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 . 系 货币供给是社会总需求的载 体,货币供给决定社会总需求 。
2.社会总供给与货币需求 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3.货币供给与总供给 主要说明货币供给对总供给 有否能动作用. 有否能动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需求愿望和货币需求能力的统一
经济学家认为货币需求主要源于:
充当交易媒介的能力 具备价值贮藏的能力
2014-4-26 14
11.2 货币需求
货 币 银 行 学
2.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
① 传统的货币数量说 ——把货币看作工具,并无内在价值。
现金交易数量说(费雪) 现金交易方程式: MV = PT 现金余额数量说(马歇尔) 剑桥方程式: M = k〃PY 剑桥方程式更为进步,提出新思路。
反映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结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相对稳定性 (政策意义)。
2014-4-26
18
货 币 银 行 学
2.
强调把收入作为财富的一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 种代表,而不是衡量货币 运行情况的尺度是现代货 ③ 现代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 币需求理论与传统货币数 量论的根本区别。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人力财富:个人获得收入的能 恒久性收入: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 力,一切先天后天才能技术, 即长期收入的年度平均预期值。 与教育程度密切相关。 各种财富的预期收益率:持有他们的机会 •非人力财富:物质性财富,房 屋、耐用消费品等财产。 成本,货币rm,公债 rb,股权资产re,预期
4
2014-4-26
11.1 货币供给
货 币 银 行 学
3. 存款货币创造过程
若上例基于更现实的考虑: 华夏银行习惯在法定存款准备金之外保持5% 的超额准备金。 现金不断从银行体系中漏出,假设每增加1元 支票存款,人们则提取出10分现金。 新增的支票存款向其他存款转化,假设每增 加1元支票存款,其中30分会向非交易存款转 化。且非交易存款的准备金率为6%。 换而言之,流通中现金、支票存款和非交易 存款始终保持1:6:3。 存款乘数与原始存款只能控制M1中最重要的部分: 支票存款,但对流通中的现金无能为力。
2014-4-26
17
11.2 货币需求
货 币 银 行 学
2.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
③ 现代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
Md 1 dP f rb , re , rm , ,W ,Y , u P P dt Y、rm与货币需求成正比。
1 dP W、rb、re、 P dt 与货币需求成反比,
11
11.1 货币供给
货 币 银 行 学
4. 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
④ 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
影响超额准备金率的因素
市场利率: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 成反比关系。 企业贷款投资机会:与经济周期相关。 成反比关系。 借入资金的难易程度及成本大小:成正 比关系。
2014-4-26
12
11.1 货币供给
L = L1(Y)+ L2(r) 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到很低水平,所 有人几乎都预期利率会上涨,债券价格 会下降,人们对货币需求量无限大。
2014-4-26 16
11.2 货币需求
货 币 银 行 学
2.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
②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历史意义:
强调货币的价值贮藏职能,将利率因素引 入货币需求函数。 使微观分析法成为现代货币需求理论的研 究方法主流。 提出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开创先河。 L1是收入的增函数,L2是利率的减函数。
2014-4-26 9
11.1 货币供给
货 币 银 行 学
4. 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
④ 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
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因素
基本是一个可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外生 变量,由于准备金率变动带来的冲击巨大, 并不常被央行运用。
rd与rt的高低与货币乘数大小成反比。
2014-4-26
10
公开市场业务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是确定的,对 银行准备金则不确定。 虽然每天现金和准备金的结构都在不断变化, 但基础货币的数量不变。
2014-4-26
6
11.1 货币供给
货 币 银 行货币实际上就是央行的货币负债
对政府的债权净值
正比例关系
货 币 银 行 学
4. 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
④ 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
影响非交易存款对支票存款比率的因素
定期存款利率:成正比关系。 收入和财富:成正比关系。 公众投资渠道: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 成反比关系。
2014-4-26
13
11.2 货币需求
货 币 银 行 学
1. 货币需求概述
需求: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货币需求:一定时间内社会各个经济主 体为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需 要的一定货币量。
保持固定比例:C/D=k 非交易存款( deposits )和 又因为 TD = t〃D,Non-transaction R = ( rd + rt 〃 t+ e ) 支票存款保持固定比例:TD/D=t M1 D C ( 1 k ) D 1 k rd,非交易存款 m1 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 B R C ( rd rt t e k ) D rd rte tek 的法定准备金率 rt,超额准备金率 。 对m1的推导:
货 币 银 行 学
第十一章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
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
11.1 货币供给
货 币 银 行 学
1. 货币供给概述
货币供给(money supply):一国的货 币供给主体(以央行为首的银行体系) 向社会公众供给货币的经济行为。
供给主体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特 定的存款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运 用基础货币 非银行部门 转移结算货币
5
2014-4-26
11.1 货币供给
货 币 银 行 学
4. 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
① 基础货币base money:流通中现金和银 行准备金的总和。
B=C+R
因银行准备金(R)部分具有存款创造功 能,即每1元基础货币的增加,将导致数 倍的货币供给的增加,又称高能货币。 基础货币可以更精确地被央行控制:
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债权
正比例关系
国外净资产
反比例关系
其他项目净值
2014-4-26 7
11.1 货币供给
货 币 银 行 学
4. 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
③ 最基本的货币供给模型: M = m × B 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货币供给 量与基础货币之间的倍数关系,又称基础 M1 = m1 × B,B = C + R,M1 = D + C 货币扩张倍数。 流通中现金与支票存款( Check R = rd〃D + rt〃TD + e 〃D deposits)
8
2014-4-26
11.1 货币供给
货 币 银 行 学
4. 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
对m2的推导: M2 = m2 × B,B = C + R,M2 = D + C + TD R = rd〃D + rt〃TD + e〃D
又因为TD = t〃D,R = ( rd + rt 〃t+ e )
M 2 D C TD ( 1 k t ) D 1 k t m2 B RC ( rd rt t e k ) D rd rt t e k
费雪方程注重交易媒介职能,忽视人的主 观作用;剑桥方程重视价值贮藏手段,强调 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判断力。
2014-4-26
15
11.2 货币需求
货 币 银 行 学
2.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
②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流动性偏好理论
交易动机:与收入成正比。 预防动机:与收入成正比。 投机动机:与利率水平成反比。
11.2 货币需求
物价变动率。 非人力财富和人力财富的比率W。
»
人力财富占比越多,对货币需求越大。
其他因素。比如特殊偏好,短期内假设不 变。
2014-4-26 19
货 币 银
本章结束! 行 谢谢欣赏!

2014-4-26
20
央行提供 基础货币
起点
2014-4-26
中间环节
终点
2
11.1 货币供给
货 币 银 行 学
2. 货币供给量的度量
货币层次划分标准: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流动性:金融资产能够迅速变为现实购 买力,并使持有人不受损失的能力。
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划分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居民)+定期存款 (企业)+其他存款(外币存款、证券 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
11.1 货币供给
货 币 银 行 学
4. 货币供给的基本模型
④ 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
影响现金漏损比率的因素
公众的流动性偏好程度
» 公众的消费习惯受银行转账系统、信用制度 发达程度以及银行服务质量的影响。 成反比关系。
持有通货的机会成本
»
2014-4-26
税率:成正比关系。 非法经济活动:成正比关系。 金融危机:成正比关系。
3
2014-4-26
11.1 货币供给
货 币 银 行 学
3. 存款货币创造过程
货币供给过程的参与者:中央银行、商业 银行、存款人和借款人。 货币供给量由通货和银行存款构成。 假设老张在华夏银行存入1000元支票存款, 他与借款人都不持有现金。则请问准备金 率20%的时候,整个国家货币供给量会增 加多少。 1000*1/0.2=5000元,其中1000元是原始存 款,还有4000元增量是派生存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